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孔子名言君子八个字 正文

孔子名言君子八个字

时间:2025-01-11 02:24:21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最关键的

《孔子》读书笔记1

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孔子》。

孔子生下来很穷,他三岁的时候,爸爸就死了,他和妈妈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它不像其他儿童一样玩耍,而是学习礼仪。***妈死后,他开始立志学习,只要他不会的都要仔细地询问。40岁的孔子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开始当官治理国家,可是大官们都不听。他想寻找一个更好实现理想的地方,就开始周游列国。在途中,他收了许多徒弟,回到了故乡,写下了《春秋》这一本书。他死了以后,弟子们为了纪念他,写了《论语》这一本书。

“昔仲尼,师项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在周公的太庙里,不停地问这问那。我也要像他一样勤学好问,想方设法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只要有不会的就去问。孔子每天都在大树下大声朗读。我也要像他一样坚持学习,节约时间,坚持做到每天早晨都大声朗读。

《孔子》真是一本好书。

《孔子》读书笔记2

最近,我学习了《孔子游春》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洒畔观赏迷人的春景,并借水论人和弟子们各谈其志。从这篇课文,我觉得孔子把大自然都做他的讲堂,在什么地方都能讲课。我还觉得孔子虽然孔子要传授道理给弟子们,但他不会直接告诉弟子该怎么去做,他会说一段比较深奥的话语,让弟子们自己去

学完这篇课文,我对孔子产生了兴趣,便去翻阅了关于孔子的其它故事。这故事又让我觉得孔子不仅善施教化、充满智慧,我还发现他其它特点。

故事是这样的:在认识孔子之前,子路好武,每天衣着不整,子路总惹事生非,去孔子学堂捣乱,还有时差点划到孔子的鼻子,但是孔子并没生气,反而感觉有趣。几次之后,孔乙己子对子路说:读了书就有学问,就像在竹箭上装上羽毛,箭头又安上了箭镟,这样箭就更利害了!你与其这样每天混日子,还不如来我这读书吧!听了这话,子路去偷偷听了几堂课,对孔乙己子佩服的五体投地,就求人介绍他进学堂。

从这个故事,我又体会出孔子循循善诱,不摆架子,不小心眼。由此看来,孔子才是真正的好老师啊!

《孔子》读书笔记3

《穿越历史看孔子》这本书,让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对孔子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我试着对孔子做了一次专题小研究。

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三十七日,孔子出生于战乱纷飞的春秋时期。而那时的人们不曾想到这个婴儿十几年后会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的母亲名叫颜徵在,父亲名纥,字叔梁,他是当时有名的武士之一,为鲁国立过两次功,曾任陬邑大夫。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还有个哥哥,名伯尼,又称孟皮。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便带上孔子和孟皮去他们的老家:曲阜城内的阙里。曲阜在当时是鲁国的国都,如今,中国每年都会在山东曲阜举行祭祀孔子仪式,不仅如此,全国还建立起孔子思想学会;儒家学派,孔子与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并称为四位思想史上的顶级宗师。孔子主张儒教,老子主张道教,苏格拉底主张目的论,但是他们都是以“百善孝为先”为根本和最基础理论,由此可见,“孝”和“善”是多么的重要和分不开呀!

再说孔子,他刚来到曲阜,就被这素有“礼乐之邦”的城市感染了,于是他更加勤奋学习,这也为他日后做为“圣人”打下坚固的基石。

公元前523年,孔子到晋国,向闻名于诸侯的乐官师襄学琴。师襄,春秋时期出生于鲁国,为乐官,他擅长于磐,《史记》里说师襄:“以击磐为官,然能于琴”。孔子向师襄学琴,非常刻苦,他曾三番五次地领会《文王操》的曲调、技巧、志趣神韵和作者周文王的风貌精神。由此可见,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认真、虚心的。也因为他喜好音乐,领悟力、欣赏力都很强,以致后来在周游列国时,在齐国听到了优美的《韶》以后感叹到:“尽美矣,又尽善也!”其实《韶》是世俗结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也表达了文化思想,这也让孔子达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入迷程度。

在雒邑,孔子遇见了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生于楚国,世代都为掌管周王室的典籍的史官,所以孔子便向他虚心请教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计算)。他还去请教了周王室的乐官苌弘,他也是孔子的老师之一。他擅长六艺,他还是个占卜、星象家。孔子从他那里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和“善”,孔子也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兴于诗”于孔子另外一句

到晚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便带着弟子们返回了鲁国,此时孔子已经见闻丰富,便开始删改《诗》、《书》,定《礼》、《乐》,修改《春秋》,孔子为此注入了许多心血,是他把中华民族的古代历史文化集合起来,这些书是中华民族思想上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史上一颗闪耀的明珠!

朱熹曾说:“天不出仲尼,万古如长夜。”没错,假如没有孔子,世界上不会出现儒教,也不会出现“尽善尽孝”这个理论。世人都在学习孔子,纪念孔子,领悟孔子思想,他是世界的一代“十全十美”的思想圣人!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一本《穿越历史看孔子》帮我打开了圣人的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孔子》读书笔记4

于丹的孔子忽然就热了起来。于丹的孔子用朴素的真理,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让大家忽然感觉到,孔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也参与了其中,并从中感受了点什么。把这点感受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做人第一,学问第二”——体育与德育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体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体育的教育目标之一。体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所收到的效果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成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可见,学校体育炼“身”的同时更要炼“心”。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体育活动多数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体育活动中的团队也是多种多样的,班级、小组、教学比赛中临时结成的队(组)等等,都构成了团队。在集体项目中,团队更是体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体育活动非常有益于团队意识的形成。团队精神需要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识。合作精神和角色意识不仅是一种心理、思想品质,也是一种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合作精神渗透在角色之中,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扮演好所承担角色的人,就被认为是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

因此,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2.快乐比知识更重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的心态让人充满智慧,直接指向成功.”

知之者不如好之着意思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是一种大知识.

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心理学家也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上体育课,最初往往是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有兴趣的游戏,喜欢比赛,特别关心自己的成绩,希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练习结果的鼓励和表扬。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思想教育与学生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活动中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也还说,做一件事光凭爱好还不行,还必须不断收获快乐才能成功.

体育教学中现在崇尚“快乐体育”。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立足尊重学生的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有吸引力的。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喜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体育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经之路。事实证明,通过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当然,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并不代表教学的整个过程,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创新教学的一个点,是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为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快乐”并不是没有任何失败的痛苦,某些人认为体育的某些项目不可能带给学生快乐,但因其具有某种特别的运动价值而主张必须保留,还有些人则认为既然不能带给学生快乐,就应该减去这些项目,增加学生喜欢的项目,其实这两种看法,既没有看到痛苦和快乐,失败与成功的内在联系,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不可能否认痛苦和失败的存在,因为只有经过了失败的成功才能真正理解到快乐的含义。经历上自己的努力拼搏才能感到真正的乐趣,这些正是学生投入到终生体育的原动力,例如长跑项目的运动员,每天必不可少的经历许多次的胸闷,气憋的痛苦,而最终把目标实现,最终把一项纪录打破,这时只有他体会到了体育的快乐,体育的真谛,又如我国有途步走遍祖国的从事体育人,他又经历了多少苦和累,挫折与痛,才能达到了目的,只有他才体会到了体育的快乐,体育的真谛。快乐体育的含义,简单地说是“寓教于乐”这就是体育的最高境界。体育的发展是人类追求着快乐的发展,体育教材与体育乐趣有着天然联系,它须要我们去研究、提炼、利用他们把这体育内在的魅力带给学生。

《孔子》读书笔记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绝对光速宇宙观的一个自然的`推论,在《道纪》第五章中有相应的论述。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实践的,孔子说:“那就是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同样是子贡关于这个行为准则与孔子的一番对话很值得研究,这段对话出现在《论语》第五章: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释就是:子贡想要做的“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是子贡的能力不及,无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就是这样解释的:“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开《论语集注》,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还是来源于朱熹。朱熹认为子贡做不到,还解释了子贡为什么做不到。朱熹认为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也就是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强能做的来的,所以孔子认为不是子贡能力所能达到的。熟悉《论语》的朋友应该对子贡有所了解,他热情、聪明、好学、能举一反三。《论语》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往往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孔子曾经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一个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还有谁能做到?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们平常的对话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某甲阐述了一种设想,某乙可能会说:“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并不是质疑甲的能力,而是质疑甲的这种设想的可行性。同样,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五章汇集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类似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如果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那么这一章中所列内容的思想价值就不大,因为,那是针对个人的。但是,我们只要细细的品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孔子借弟子们的言行,在阐述适用于所有人的宏观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装饰,对宰予又能指责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从宰予这里改变的。”借批评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有多么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就说:“申伥就是刚强的人。”孔子说:“申伥有欲望,怎么能刚强呢?”借着对申伥的评价,孔子在说明“无欲则刚”和“世上根本就没有无欲之人”这两个论点。可见《论语》第五章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是以小见大、由浅及深的人生道理,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弟子的操行评语。因此,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探讨也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人生实践准则的一个宏观阐述。

《孔子》读书笔记6

孔子的时代是氏族宗法制向地域国家制转型的时期。孔子思想是氏族贵族社会性格的表现。孔子创始的这一儒学心理文化结构复杂多元,对中华民族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子维护周礼。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套典章制度规矩。它由原始巫术礼仪演变而来。周公在这一演变转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周公制礼,即周公整理、改造、规范了巫术礼仪、先人习俗。一方面,它注重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的严格规定;另一方面,它因为延续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经济社会结构,而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古典文献和现代民俗学都可印证。

这套礼仪对于氏族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是不成文的习惯法(信)。礼仪繁多,其起源和核心是尊敬祭祀祖先神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贵族衰弱,土地私有,商业兴盛,新兴阶层壮大。“群臣太富”。经济的强大导致政治的夺权、军事的侵吞。沿袭氏族部落联盟体系的天子—诸侯—大夫的周礼统治秩序彻底崩溃。赤裸裸的压迫剥削和战争主张取下温情脉脉的礼德面纱,公开维护压迫剥削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管仲—韩非的法家思想)取得优势。

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明确地站在了保守的一方。但历史的前进无法阻挡,即使它有时要付出很大的牺牲。战国文明和秦汉帝国出现了,早期宗法制中的民主仁爱人道也被历史无情地淹没。恩格斯说:“生产的每一进步,同时也就是被压迫阶级即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退步。”

历史向来就是在这种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正如战争是历史进步的推动力,但反战也是人民正义的呼声。正如挫折使人痛苦低沉,但也使人成熟强大。

君主集权专制取代氏族贵族民主。落后的家长制的氏族统治结束了。

孔子好古复礼,向往西周礼乐仁和的“黄金时代”,是逆历史潮流的,是不现实的,是保守落后反动的,是有时代局限性的。但他反对残酷的压迫剥削、反对战争扩张,强调仁义道德,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人民性。其仁学思想体系就建立在这样一种矛盾复杂的基础上。

孔子释礼归仁,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自觉,成为周公制礼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重大创举,为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后世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也因此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仁学思想可分四因素: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其整体特征则是实践理性。

一、血缘基础。

释礼归仁。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即:氏族/家/大夫——部落/国/诸侯——部落联盟/天下/天子的体系。孝悌为仁的基础,亲亲尊尊为仁的标准。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恩格斯)。人类早期社会无不如此。中国当代社会依然存在,“任人唯亲”而非“任人唯贤”。

二、心理原则。

作为社会规范的礼,是以食色声味和喜怒哀乐等人性为基础的。那么,人性是什么呢?以“三年之丧”为例,孔子认为只要心安就可以了。儒家重视这种孝慈亲情,并将其心理化,转变成人性之一。动物不守丧,只有人守丧。外在社会规范变成内在心理要求。疑点是,宰我认为三年太久,一年可已。不是不守丧,是度的问题。孔子却认为宰我不仁。不过一切皆在是否心安,这是重视心理原则。人性如同修养,亦人人不同。孔子将观念、情感、仪式(宗教三要素)消融满足在日常生活亲子关系中,而不须再建立宗教神学信仰,使得儒家成为准宗教(不是宗教但起到了宗教的作用)。这也是为何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知识分子不信宗教的深层原因。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照样可以活,因为儒家起到了宗教的作用,以至于一些人要把儒家儒学变成宗教乃至国教——儒教(没有这个必要也不太可能)。儒学重视完善人的伦理心理状态,也就是完善人性,培养适度、美好的人性,追求君子圣人的人格理想人生境界。

三、人道主义。

既维护上下尊卑的氏族社会等级秩序,又保存原始民主人道的温情脉脉,坚决反对残暴过分的压迫剥削。此即中庸,“籍敛中而庶民附”。

由亲及人。由爱有等差到泛爱众。“亲亲爱民”,此民仅指氏族部落联盟内的自由民,不包括夷狄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整个氏族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角度来主张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仁的人性体现在社会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人对他人要有责任心,不能只顾自己;对社会要有责任感,不能只顾自己身边的一小群人。

这里的人道主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民主遗风。禅让、明堂可为佐证。

这与后来发展成伪善的仁是很不同的。这时候的仁还带有很大的忠诚性。

四、个体人格。

仁,在外的表现是人道主义,在内的表现是个体人格的独立自主。也就是所谓的“君子。”它要求氏族贵族成员承担起复兴周礼的历史重任。它既是理想人格又是个体行动。它把对原始氏族首领的要求标准降为对所有氏族成员的要求标准。孔子以身作则地实践了这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伟大人格。

基于这样的追求,在认识论上孔子重视教育,强调学习历史和现实的知识,提出了一些普遍的教育规律。勤奋学习与磨练意志相辅相成。刻苦的自修与伟大的使命感使个体人格达到仁的最高点:杀身成仁。在这里,孔子把本属于宗教信徒的素质要求归结为不须服从神的个体自觉。所以,中国的志士仁人不需要佛祖和基督,却同样会有献身精神和救世理想。

正如康德所说,古人把哲学家特指道德家,即在理性指导下自我克制的人。它不仅仅是一些道德教条,而是半哲学半宗教的理想人格。

五、上述四个方面共同形成了一个整体特征:实用理性。

《孔子》读书笔记7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孔子》读书笔记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学习中,我只知道孔子的这两句名言,但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话为什么能千古流传?读了《孔子的故事》这本书后,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事》一书从孔子的出生以及成长开始讲起,主要讲述他开创杏坛教育,招收弟子,广推周礼、六艺之道,周游列国14年,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暮年的孔子,因为抱负不能施展,开始编撰《春秋》,他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也被编写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

孔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很多举止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从他初习周礼,到下定决心学习圣贤,造福于民,孔子的虚心好学、求实上进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感受最深的是寒窗学易。由于孔子很小就失去了父亲,渐渐地,母亲没有能力教导他了,就把他交给了外公。一个下着大雪的冬天,孔子在雪地里一会儿原地小跑、一会儿扎马凝神,一会儿又俯卧在地练双臂腕,读到这里,我想:孔子才十岁呀!一个十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天气里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带着疑问,我继续往下读。原来是孔子是在看《周易》的时候,有一些疑问,见外公在休息,由于天气寒冷,于是就练武强身一下。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学好问,热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孔子。我想:孔子真是勤奋啊!在这样冷的天气里也不休息,仍然在学习,而且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外公,怕[

《孔子》读书笔记9

何谓“恕”也?“恕”乃宽容之意,中国文字中有八个字可以进一步地诠释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许你会说:当今社会想做到这一点太不容易了,那么就请把今天的社会与当时孔子的时代进行比较一下,不用翻词典,就一个时间概念可以体现——春秋战国时代……,难道我们当今的社会比那时还动荡不安吗?孔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两个词,他就过了一辈子!就这么简简单单。

佛家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两人出去下山化缘。走到一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地学师傅。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傅就问姑娘,说你要过河,我背你过去,于是老和尚就把姑娘背过河。姑娘向老和尚道过谢意后,老和尚领着小和尚继续走。而小和尚对师傅刚才的举止是目瞪口呆,可他又不敢问,于是走啊走啊,大概憋了有20里路,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道说:师傅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可以背那姑娘过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而你却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

这个道理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的:该放下时就放下,“仁者不忧”嘛。当今我们很多老师,会因为生活里不开心的事,而把那种不愉快的情绪带到课堂;再加原本对学校或领导的不满,此节课如果哪个倒霉的家伙撞到了这位老师的枪杆上,那就是自找苦吃了。学生在成长阶段他们会学习他周围的一切事物,即使他不是主动学,但周围的事、物对他都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今天可以无缘无故地拿学生出气,在学生心目中,他就会认为:下次我不开心时,迁怒于别人,那也是天经地义,因为老师就是这样做的。这就是“言传身教”,当然这是反面教材。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过的犹如快餐,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培养感情,学生从小就看见的是那种缺乏人情味、没有宽容之心的社会,那我们的人类将发展到何方去?

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形容老师这个职业,为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与人类,教师欲使学生具有很好的德育意识,必先建立自己的良好德育意识,一切行为从“恕”开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尽心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的学生樊迟曾必恭必敬地问道:“何谓‘仁’者”?,孔子回答道:爱人;然后樊迟又问道:“何谓‘智’者?,孔子答曰:知人。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到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仁”的真正核心就是做你身边的这件事,爱你身边的人,即爱亲亲,泛爱众,仁民爱物(陈新汉《哲学与智慧》P310)陶渊明,因为自己的一头耕牛之死,而伤心难过半休。为师,育德不是教德。今天的老师能否理解学生,爱学生?这是最基本的德行体现。有的老师认为师、生是两大永不相容的阵营,甚至拿出《孙子兵法》那一套研究出所谓的《班主任兵法》来“对付”学生。想想“兵法”被用于你死我活的战场之中,如果我们的老师都是用“兵法”这一套来与学生相处,那么师生的关系会是什么样子?未来我们熏陶出来的学生又怎么会有爱心?所以只有老师具有了永远的爱心,爱学生之所爱,能做到义、礼、智与信于一体(如不能全做到,哪怕一样也比没有好吧),这样也就达到了“不言而育”了。还需要所谓的“兵法”来“对付”学生吗?或者读者会说:你这说的这种爱是很高要求的爱,我们很难做到……。试问爱还有高低水平之分吗?要么爱,要么不爱,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许你还会说:照你这样说,我们的学校德育就没有必要了?在此笔者绝无取消学校德育教育形式的意思,而是希望学校里的德育应当搞清楚德育应以谁为中心?是不是说一切以中央的文件、地方的指示、学校的规定来进行学校的德育?是不是只有德育老师的课堂才是德育的地方?离开了所谓的德育课堂就不言德育了。是不是我们的德育老师才应谈德育其他学科教师就不用言德育了?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我想应首先建立全体教师的德育意识。学校、学校本乃育人之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是学校全体人员义不容辞之责任。而且,每位教师都要严于律己;因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

以上只是笔者在读《论语》时,观今之德育工作而领会出的道理。记得一位德育老师曾在发表过文章说:在德育课堂上他教育学生要正直、诚实、守信等等,而自己、包括学校领导每天都行欺骗之为——老师应付领导、领导应付上级、上级应付上级(中央)……。如果我们的生活圈是这样的一个德育氛围,那我们未来的校将不校,国将不国?

正如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两个词,他就过了一辈子!其实现代的我们可以比曾子过的更简单,一个字足亦——仁。因为《谈文·心部》:“恕,仁也。”“恕”属于“仁”的范畴。这个字就是希望我们人类从自己的仁心与善心去处理自己周边的情感与物质利益。在人际关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推及到当今教师的话,就是要用一颗仁慈的心去看待学生天性中“恶”的一面(记得一位西方古代哲学家曾说过:人的天性就是——天使加魔鬼);要通过“正己”进而影响学生,而不是采用兵法来“驯服”学生。赫尔巴特在其德育目的原初说中曾讲过:人对德性的需要是永远的。最重要的是这些道德准则只有学生主动愿意去追寻时,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的德育责任就是从自我德育意识培养开始,即从“仁”始亦,感染学生、激起自己然后才是学生心底的那份德育原初欲望!

孔子已离开我们太久,他不可能今天来教导我们什么是德育?怎么来教德育,可为何孔子的思想能对我们每个后人有这么大的魅力?也许我们会说他是圣人,而圣人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孔子的思想集《论语》教给我们的就是:简单的生活、获得心灵的快乐,所以我们的教师能带给学生的也应当是他们应有的快乐,而自己也从中体会到更大的快乐。

《孔子》读书笔记10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学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仁”,《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更是对孔子一生品格的赞颂。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介绍。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孔子的谦虚、大胆、聪明、好学和勤奋。孔子三岁时就丧了父亲,十七岁丧了母亲,自己只能流入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更加好学、更加勤奋,不懂就问,这让我也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谦虚令我最敬佩。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一天中午,烈日当空,孔子正坐在一辆马车上赶路,忽然,孔子听见了两个孩子的争论声,好奇的他走过去一看究竟。“你们好,小朋友。”孔子先打了招呼,“请问你们在争论些什么?”“我们在争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时离我们近!”一个小孩抢先回答。孔子听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认真思考,可想过来想过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又问了一下两个孩子:“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你们自己的理由!”“我先说。我认为太阳早上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的太阳大,所以我认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个子高一点的小孩说道。“不,我反对。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因为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最热,所以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个子矮的小孩说道。孔子听了两个小孩的话后,仔细想了又想,觉得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再想想吧!”……

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也正是因此,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儒学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仁”,《孔子的故事》这本书更是对孔子一生品格的赞颂。

《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一生介绍。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孔子的谦虚、大胆、聪明、好学和勤奋。孔子三岁时就丧了父亲,十七岁丧了母亲,自己只能流入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更加好学、更加勤奋,不懂就问,这让我也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的谦虚令我最敬佩。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一天中午,烈日当空,孔子正坐在一辆马车上赶路,忽然,孔子听见了两个孩子的争论声,好奇的他走过去一看究竟。“你们好,小朋友。”孔子先打了招呼,“请问你们在争论些什么?”“我们在争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还是中午时离我们近!”一个小孩抢先回答。孔子听到这个问题后,开始认真思考,可想过来想过去,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便又问了一下两个孩子:“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你们自己的理由!”“我先说。我认为太阳早上离我们近,因为早晨时的太阳大,所以我认为太阳早晨时离我们近!”个子高一点的小孩说道。“不,我反对。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因为太阳在中午的时候最热,所以我认为太阳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个子矮的小孩说道。孔子听了两个小孩的话后,仔细想了又想,觉得两个孩子的话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于是,他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对两个孩子说:“两位小朋友,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们让我回去再想想吧!”……

孔子就是这样的谦虚,没有不懂装懂,他这样的好习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也正是因此,孔子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使自己变得更加博学,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孔子高中作文1

孔子,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大家都明白孔子有“七露”,眼露、鼻露、耳露、齿露,虽然不那么英俊,但这丝毫不影响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圣人。经过《论语》的记载,能够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进取、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以德为教”。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灵,人才必须经过教育培养。他最早讨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似的,个性差异是后天造成的。所以主张“有教无类”。这是一个故事:子路以往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当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立刻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当立刻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一样,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这就给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启迪。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他与弟子探讨最多的便是学习。他教育弟子要勤奋学习,说好学是到达仁德的必经之路。看看孔子的好学是怎样的。子曰:“君子食物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能够看出孔子对学习是多么重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时常温习,不也欢乐吗?把学习当成人生的欢乐,孔子不但好学,并且到达了乐学、善学的境界。异常是孔子觉得自我学识不够渊博,拜老子为师,认为“学无止境”。

这就是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能够看到他一生的风尘仆仆,出身卑贱,而后自强不息。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诲人不倦。一个我们教育者心中的先师。给我们留下了万世的文化,也造就了泱泱中华‘礼貌礼仪之邦“的盛誉。

孔子高中作文2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日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明白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可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能够“毁三都”、为了国家,他能够亲自领兵。可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我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可是,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教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可是,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头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构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孔子高中作文3

春秋末期,有一位圣人。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学的精华。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标。虽然离我们有2000多年的距离,可是,这个名字我们终生不忘——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读书人都在寻找一个救国复兴的方法;就在这时——孔子诞生了。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学有所成,他在母亲的悉心关爱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志向远大、勤奋好学的青年。由此可见,志向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

我心中的孔子有才能。他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正式出来做官,官职越做越高,做到了"代理总理",帮忙鲁定公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序,齐国侵占鲁国的几块地还给鲁国就是孔子的贡献。司马迁用八个字形容:"路不拾遗,男女分途。"这样的管理才能卓越的人,不正是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么?

我心中的孔子坚韧不拔。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传播自我的思想,期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可是春秋时期,天下大乱,正是各国以大欺小,夺取天下的良机,谁肯采纳孔子"不要战争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继续周游推荐自我的思想。如果换成咱们中的一个,肯定是早就退缩啦!

在我眼里孔子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推行的教育政策"有教无类",让平民也能上得起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正是因为孔子的思想,独创私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有了之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有了今日我们能在学校里开心的生活!

一本《论语》道不尽孔子对我们的教诲,孔子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过去、此刻、还是将来,孔子这一伟大的形象都会永恒不变地烙在我的心上。

孔子高中作文4

冬天将尽未尽,我走近孔子。

当车窗外向后跑走的建筑有春秋战国时的味道,当小小的黄包车上都印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字眼时,我微笑,我走近孔子,我对他的解将不只是历史课本上几行枯燥的.文字。

走近孔子,我走进孔庙。自汉至清,代代皇帝都来祭拜他,为他“为政以德”的告诫,为他“苛政猛于虎也!”的感叹。唐宋元明清,数座不同时代的牌坊巍然而立,将我们从现代引到古代。铮琮古琴,千年古柏,我们走进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心境。各代皇帝在此立的碑,文革时尽被销毁,只完整地保留两块。有人遗憾,有人咒骂,但他们毁掉的只是千年来压在孔子身上的一些无谓的赞美和所谓“荣誉”,孔子周游列国,一生未被认可,又怎么会在乎这些?我想,孔子留给我们的是思想,是境界,而并非这些后人所刻的大石板。孔庙,原是孔子生前所居住的三间茅草屋的所在地,现在被各代君主所建地如此规模庞大,他去世后没几十年就开始年年有皇帝来祭拜,他的待遇甚至比皇帝还高。但想孔子一生清贫,周游列国无数次被拒之门外,他的“仁”,他的“一介草民的思想”却在他死后被发现,被无限度的升华。

走近孔子,我走进孔府,这是孔子后代的居所。看着偌大的宅院,听着孔子后代所享受的待遇和种种官衔,我思考,孔子留给后代的恐怕并不是他的思想和境界,只是待遇,只是享受。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世间能有几人?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对于孔子,我们永远只能知其皮毛。然而孔子的思想已经名扬海外,多少发达国家一直沿用孔子的思想,多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怀着虔诚的心来祭孔。作为中国人,我们为孔子而骄傲。多么想在杏坛下,在桃李旁,席地而坐,听孔子讲学,讲着一本又一本厚重的竹简,讲着他对世间的理解和梦想中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礼”的社会。

至此惊觉自己文笔的枯竭,对于孔子,我读不懂,读不完,自然也无法诠释。我无法走进孔子,我只得走近孔子。

一本《论语》,一杯苦茗,不需于丹,也无需跋涉,便走近孔子。

孔子高中作文5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以后想在文学方面发展,并且要发展的有前途有未来的话就必须要去仔细研读研读经典。那种比较经典的文学著作对自我以后文学方面的素养是大有裨益的。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也认识到了其中的重要性。所以从几个月前我就开始研读孔子的言行著作《论语》,但刘某实在不才,没有研读出个什么道理来。我领悟到的道理大都很肤浅,甚至死板。我甚至还认为只是读了一下这本书,关于里面的灼灼道理根本就没有领会到。我读孔子老生常谈的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就只简单地认为,哦,学习了后还要思考,思考的同时还要学习。我的认识就只到那里为止,再也没有深入的扩展延伸了。愚以为鄙人与大师教授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除了能读懂文言文之外,大师们更多的会用孔子的思想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他们的文学思维扩展很丰富,很有延伸性。他们能做到一个道理能够具体反三。他们能够把深邃的思想运用在我们生活中零零碎碎的事情当中。那些事情如此平凡,在我们眼里如此微不足道。可是经专家教授们用孔子的思想一点醒,我才恍然发现,噢!原先还那么有道理!

研读了孔子这么久了,此刻我尽力地搜肠索肚昔日自学的那些关于孔子的思想学术道理,可是搜索结果竟寥寥。所以,《论语》我根本就没有研读透彻,甚至都不叫研读,只能说是走马观花地过目了一下。想昔日下定心研读《孔子》时那个意气风发、器宇轩昂的风姿,甚至还制定了一系列研读孔子的步骤。先是读一本比较权威的原著,然后看看一本介绍孔子生平的书籍,再然后阅读阅读专家学者们对于学习《论语》的感想与领悟。一系列的步骤还没有循序渐、有条不紊地进行完就因为索然无味的研读而中途辍停了。因为此次的打击,我都不敢再贸然去研读什么书籍了。有时候所以而陷入困惑,到底有没有读研的必要。对于这个问题,我早已下定决心了。斩钉截铁地去考研。不后悔,不退缩。光是为了一个硕士学位证和一个更好的大学的毕业证,我就应当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应对它。

研读《论语》,我终究是没有研读出个什么名堂。既然踏出了细心的第一步,虽然不成功,甚至能够说彻彻底底地失败,可是我还会踏出殷实的第二步,信心的第三步,一步比一步迈地更加沉稳有利。

孔子高中作文6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秦国利用法家的思想,一跃成为秦朝,因为实行了商鞅变法。可是真正给我们中华礼貌创造了光辉篇章的是儒家代表——孔子。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我七十三年人生的概括,孔子字仲尼,鲁国曲阜人,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

孔子为什么能够这么伟大呢?以至于许多学者认为孔子是缺点最少的人呢?儒家思想就像是一部永恒的经典,很完美,可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可是孔子做到了,儒家思想里面的周礼拘束的十分多,又十分讲究,这规范那不规范等等等等,可是孔子却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上都做得十分周到。这需要多大的本领啊!孔子既然是教育家,教育方面也做出了与大贡献,因材施教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教育的先河,这是孔子提出来了,他收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七十二贤中有三个最有本事的:子路,颜回,子贡。

孔子的一生能够说是自我炼出来的,否则他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爱”,墨子是“兼爱”,仁爱是分等级的爱,兼爱是不分等级的爱,但兼爱比仁爱更难做到,因为当时的奴隶社会富贵贫贱分得相当明显,富贵的人就看不起贫贱的人,怎样可能去不分等级的爱呢?孔子提倡有为,道家提倡无为,道家的思想是适合于隐士一类人的,提倡顺其自然,自我过自我的生活,无为而治,不要兴风作浪。许多人想不通,男子汉大丈夫生来就是要纵横天下,怎样能蜗在一旁呢?这样的人不是隐士,自然理解不了道家的无为而治。虽说学说不一样,但孔子人说老子是人中之龙,这是孔子豁达的表现之一。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儒家思想提倡以仁治国。在现代社会,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儒家法家的思想结合,既走依法治国的路,也走以仁治国的路。只施仁,给人们太大的自由,只施法,给人们带来太大的压力,仅有仁和法结合才能适合于现代人民的需要。

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的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学说。

提起中华礼貌,无一人想不到儒家思想,无一人想不到孔子。他在历史上,在教育方面,思想方面,文化方面(《春秋》)都有过卓越的贡献和巨大的成就。正是因为孔子,我国才有五千年灿烂礼貌;正是因为孔子,我国中华民族才会延续至今;也正是因为孔子,我们中华文化才得以辉煌至今,影响至今,成就至今。

孔子高中作文7

阵阵云涛,我选那片最傲得,滚滚洪流,我取那最狂的巍巍群峰,我爱那座最峻的,茫茫古今,我仰望那卷最灿烂的——那就是承载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

残阳如血,晚风轻拂。他站在峰顶,衣服飘飞,阳光留恋地洒满他的面颊,山风轻轻地填满她脸上的皱纹。曾几何时,他登泰山长吟“登泰山而小天下”。率弟子三千游说诸侯,一心想推行“仁政”可山风刮碎了他的理想,大地已被金戈铁马占满,没有地方让他驰骋梦想。

他“学而优则仕”的愿望没有实现,只因仁爱在诸侯那里没有价值,连“执鞭之士”他也没有做成。

日渐西沉,他凝视夕阳的眼里有一些迷惑,为什么人们都要“不以其道”去获取那富与贵?夕阳下他的脸上的沟壑更加分明。“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而得之,不去也。这不是自己以前的宣言吗?他豁然开朗。于是“他执笔著《春秋》,编《诗经》。最后他赢得了“圣人”的美誉。我心一颤,在历史中,也感觉灵魂在茁壮,生命在成长,他就是我喜欢的历史人物——孔子。

月黑风高,昏灯昏暗。他端坐在桌前,奋笔疾书。灯光顽强地在纸上叹息,笔杆悄悄的在纸上投下影子,他就是司马迁。

曾几何时,他任翰林之职,伴君王左右,尽进忠言,一心只想国家强大,可灯芯的火烧毁了他的梦想,皇帝已被李陵降敌的消息气疯了,听不进他半句话语,反而对他处以宫刑。

灯光渐暗,他握着笔的手有一些无力。为什么直言相谏会有这样的下场?一点清油注在灯中,灯骤然变亮,整张桌子的每一个角落都分外明亮,若千秋史书,不是他最大的愿望吗?其他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豁然开朗。

于是他执笔奋书。最后他留下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于离骚”的《史记》,恒烁古今。我心一颤感觉灵魂在茁壮,生命在成长。

古人不远,他们一直都在我心中,他们的命运让我愤怒,他们的风采让我敬佩,他们的事迹流传千古,他的思想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让我做一个充满正义,勇敢,仁爱的人。古人不远他们一直在伴随着我成长。

孔子高中作文8

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给我讲关于孔子的故事,告诉我许许多多的大道理,直到长大,我也接触到了孔子的书籍《论语》里面的内容固然很难懂。但是大致意思看看就明白了许些,我也为孔子的知识而感到敬佩。我读《论语》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可谓是废寝忘食!

就有一次,在216宿舍中发生了搞笑事件,我们几个哥们晚上闲着无聊,谈起来了鲁国的孔子。在这里有个朋友说孔子的身世很苦,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但是孔子又非常的热爱学习,于是就每天拿着树枝到学校的趴窗户边瞧瞧的跟着老师写字。最后老师发现他很爱学习,也很聪慧,于是就收留了他,让他帮忙打扫卫生顺便学习。这下可把孔子乐坏了,一蹦一跳的跑到家中告诉了父亲和母亲这件事情,父亲摸了摸他的头说,去了可不要顽皮,要跟着老师认真的学。孔子高兴的点点头。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小孔子也长成了大孔子,他要追求更高的学问,于是告别了父母,走遍全国,于是认识的了他的老师,也就是著名的老子,老子看他天资过人,于是便让他留在身边,一方面教他更高的学问,一方面还有了个人和他切磋学艺。日子也过的很好,有时间还给人们讲讲儒家道教。人们也很信仰他们。

听到这里,我不由的感叹到,孔子也挺潇洒的!有个朋友补充到,还挺臃肿的。哈哈!我问为什么呀!他说,你没看到画里的孔子很胖吗?一定是每天学习连体育都不锻炼了,都吃了不消化,长脂肪了,逗的大家呵呵的笑了大半夜。更可笑的是有的同学居然在睡觉之后说梦话,另一个和他一起说,说的竟然是孔子的婚姻问题,这可又够我乐呵的了。慢慢的我也睡着了。梦到了我去了孔子的那个年代,孔子真的是很有学问,之呼者之类的词语弄的我出了一身冷汗。在这里不由的说,孔子真的很有学问,但也很啰嗦。

在学习了古代的《论语》《梦溪笔谈》我觉的我没有白到这个世界,也很佩服前人的聪慧。我想:您及您的著作一定会永远流传下去,因为您是值得骄傲,当之无愧的东方伟人,而您的著作也是使人受之一生、用之一生的知识宝库、精神财富。我依旧会继续将您及您的著作研究和挖掘下去。

我爱你,孔子!

孔子高中作文9

对于孔子学习的方法和劲头,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孔子,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他自己的学习方面,更是有许多方法,他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从孔子学习的目的说起,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出自于《论语》的一句话,意思是,任何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便产生了差距。孔子说了这句话,激励人们和学生学习,同时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这句话可以充分说明,孔子学习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孔子对自己学习还会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同样是从《论语》中的一句话得出,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那他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孔子这是在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做一个计划,对自己学习的界定。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还是为了自己在以后学习时应该做到的事情被完成得很完美,没有一点瑕疵。这样一来,我看得出他是个要强的人。

第二,就是孔子学习的内容了。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讲究信用。这四点想必就是学习的内容了吧!他用历史的文献,这就相当于现代的书本。同时,它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教育学生,他教学生一些社会上的人情世故,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待别人的忠心指的就是对他人要用一颗善良纯真的心,不可以有半点杂质。而最后一点,讲究信用,这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你答应别人的事情认真做到,这一条规则你非常容易的就遵守了。孔子这样总结教学的四大点,我想他也是个聪明的人吧!

第三点,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学习的态度。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就像在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害怕丢掉。孔子的态度就是,学习就是追着学问着学,不管付出什么都要得到它。如果得到了知识,反而要更加努力复习,不能忘掉来之不易的学问。孔子的学习态度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一切!

孔子的学习方法—有目的,学习内容,有良好的态度和习惯。学习生活中,孔子就是指引我们上千的老者,我们要学习孔子的谦虚、认真、努力、聪明、好学以及仁爱!!

孔子高中作文10

他要走了,让世人忘记他吧!

曾经,他是个身长八尺的年轻人。他擅长射箭,也好于此。把黑布缠在手上,取一支羽箭,弓弦紧绷,锐利的目光盯在箭靶上。“嗖”,箭就扎在靶心上。他还好仁与礼,在他的心中,有这样一个大同世界——老人有所依靠,年轻人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幼儿有人扶养,即使是孤,寡,病,残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若能实现,该有多好。

眼下,正值耕作时节。他拉着车走在长堤上。杨柳似少女,在微风中轻轻起舞,蝴蝶追寻着花香的影迹。春风撩起他的鬓发,好生俊气。他四处张望,看看这片土地。百姓的额头上冒着汗,锄头翻出新的泥土,播下希望的种子。集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可是他的希望又在哪呢?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二小天下。泰山山顶直冲云霄,在他的脚下,是巍峨的泰山,还有无尽的云海。阳光灿烂夺目,漫漫的云海上架起座座彩桥。他如此的渺小,这,就是“大”呀!没有礼的雅,而是害怕。他那么的渺小,山这么的大。山顶的风就像一支军队,几次冲杀给他留下的只有孤独,别无其他。

他下了山,沿着山路走下去,走得更加崎岖。

他坐在马车上,他身边的一行人都老了。额角的鬓发已经斑白,眼角有了阴翳,衣服已布满了补丁。他们走得很慢,走得沉重。在这之前,颜回死了,子路也死了,他们带走了回忆,给人留下孤独相伴。当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他的肩上,他的粗麻大衣上,好冷啊!他想起了家,家里还有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们围坐在火炉旁,在讲什么呢?他们冷吗?这是可千万不要出去呀!会冻着的……

终于,在这么一个夕阳下,他庄严地跪在地上,任由这风沙的拍打。叩首,叩首,再叩首。这是鲁国的风,这是鲁国的沙。他回来了,他终于要见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了,他们已经分开那么久了……

后来,在杨柳树下。发须皆白的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缓缓地翻阅手中的竹简。旁边的房子里,是他的一行弟子们,他们正在整理文献,而另一边,是学子们的诵读之声,“仁以为己任,不以重乎……”

看着这些,他说。这路,让后人去走吧!

篇一:孔子论君子之德

【摘 要】

孔子认为,作为担负着匡复天下重任的君子,首先必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楷模。为家、为国他应该是忠孝兼顾,交友、谋利他必须经得起利益的诱惑,坚守诚信和道义的社会道德底线。

【关键词】

孔子;君子;道德;修养

孔子认为,能够负载社会的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并进而担负起匡复天下重任的现实主体就是所谓的“君子”。在孔子的眼中,“君子”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有丰富的文化和社会知识,又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他们既是社会的道德楷模,同时又担负着引领社会风尚、为建设理想社会制度导航的重任;这些人的身上寄托着社会大众的希望,寄托着人类社会的未来。所以,孔子对“君子”的道德修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概而言之,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首先,作为一名君子,在家里他应该是一名孝子;其次,在国家和君主看来,他应该是一名忠臣;在朋友看来,他应该是一个诚信而值得信赖的人;再次,当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时,能够做到不会因为追求物质利益而违背社会公义。

一、做人“孝”为先

孔子治学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和谐、公平的社会制度。而孔子认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建立都有赖于一批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人。因此,孔子的社会学说是从改造和培养人开始着手,以塑造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格为目的的。正是由于儒家的道德实践旨在成就一种圣人的品格,因此儒家思想的落实必然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一理想的社会群体。

孝是血缘等级社会最高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因为在宗法体制下,通行的是以亲亲为基础的家族政治体制。在这种家天下的社会制度下,家和国、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是统一的、难以严格分开的,孝既是构筑家庭和宗法关系的基本伦理准则,也是构筑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范畴。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孝道,并且把孝道列为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项目。他认为,作为道德高尚的君子,首先必须是一名孝子。

孔子重视孝道主要出于以下考虑:第一,孔子认为,君子承担着建设理想社会的重任。所以,君子首先必须是一个恪尽孝道的人,因为一个在家中不能尽孝道的人,是不可能担负起建设理想社会重任的。第二,家庭是社会组织中一个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要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如果没有一个理想的家庭,就不可能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而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家庭,首先就必须要求子女在家中对父母尽孝道。第三,恪尽孝道,也是社会发展向人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规范遭到严重破坏的时代,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礼崩乐坏”。为了重建社会道德规范,孔子对孝道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子女要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保证父母吃饱穿暖,无衣食之忧,无饥寒之虑。毫无疑问,一个连自己父母的温饱都保证不了的人是谈不上孝道的。第二,子女仅仅做到赡养父母这一点还是很不够的。 孔子认为孝不但是要在物质方面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必须尊敬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所谓“敬”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第三,做子女的应尽量争取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孔子告诫人们说,如果父母在世的话,作子女的尽量不要外出远游,假如外出远游一定要安顿好父母,首先要讲清去处,一旦有事可招之即回;二要安排好老人,使年迈体衰的父母能够得到照应;三,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将自己的行踪告知父母,免得父母挂念;四,在外面要守规矩,行为合乎礼法规范,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不要有让父母丢脸的言行,要以自己的言行为父母争光。第四,父母去世后,要按礼节安葬并祭祀他们,最主要的就是要求子女为去世的父母守孝三年。因为,每个人幼年时期都曾在父母的怀中被抱养了三年,所以作为回报,在父母去世后,子女应该在父母墓前为父母守孝三年。总之,孔子为“孝”确立了必须遵循的原则,行孝必须合乎礼法,必须心存敬爱,必须和颜悦色,必须不让父母操心,还要以自己的孝行为社会做出表率。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学,而孝则是实行“仁”的根本。孔子认为,人一旦确立了孝心,便能时时处处以亲子之爱处理血缘家庭关系,践履孝道,使家庭秩序在情感的组织下变得井井有条,使父子兄弟在情感的关联中变得融融乐乐。人一旦怀抱着孝心走向广大的社会,便能时时处处以“爱人”之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对此,孔子的弟子有若曾做过精辟的阐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正是靠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温温脉脉的情感,以及人们对礼仪规范的依恋、渴求和尊重,才能使人类社会从个体家庭到宗族到大小宗国,从父子、夫妇、兄弟到君臣,都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

孔子关于孝的思想对中华文明总体走向的影响是绵绵流长的。崇尚孝道,以孝为荣,以孝治天下,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儒家孝道作为一种道德价值体系已经在中国社会家喻户晓,孝已经成为华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它不仅成为中华民族虽历经劫难仍薪传不息的道德传统,而且内化为一种民族精神。

二、为国事君“忠”为本

众所周知,儒家赋予君子的社会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说“孝”是“修身、齐家”之根本;那么,“忠”则是“治国、平天下”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在家事父、兄,在外事君、国。这是古代人两种最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孔子认为,君子在是“孝子”的同时,还必须是一名“忠臣”。

要求人们对君国尽忠,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夏朝开始,中国就建立了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主拥有无上的权力和至尊的地位。随着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不断地发展变革,春秋战国之际,许多奴隶主贵族占有奴隶所创造的财富而富比王侯,并由此而生了政治野心,而一些新兴的地主贵族也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于是,诸侯争霸、大夫篡位的现象层出不穷。各诸侯和大夫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纷纷养士招贤,许多与其没有血关系的人进入统治集团,这突破了传统的宗族关系的政治体制。为了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在统治者内部便产生了“忠”这种政治道德准则的需求,君臣关系便从宗族关系中独立来了,也即“ 忠”从“ 孝”中独立出来了。 关于君臣关系,《论语》对此有如下记载:鲁定公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孔子心目中的“忠”,具有襟怀坦诚推诚待人和恪尽职守等多重内涵。首先,作为臣下必须尊重君主,严格遵循君臣之间的各种礼仪规定,态度上恭恭敬敬;其次,对待君主的吩咐和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尽职尽责,即使被授予的职务和工作不合乎自己的愿望,一旦接受了任命,也要尽心尽力做好,哪怕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忠”与“孝”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孝”是事亲之道,“忠”是事君之道;“孝”道的进一步扩展就是“忠”,忠君爱国、成就勋业、扬名立万,又是最大的“孝”。历来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这就说明其实“孝”和“忠”是很难分开的。

孔子关于“忠”的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以下几点:第一,孔子认为“忠”是人际交往中人人必须普遍信守的原则,不仅是臣下对君主要忠,那种将孔子关于“忠”的思想仅仅理解为“忠君”的想法是不全面的。第二,孔子主张臣下忠君也是有无条件的。作为君主要想让臣下忠于自己至少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必须实行“仁政”;其次,必须严格按礼仪的规定使用臣下。否则,臣下也没有必要衷心服侍君主,这样孔子就将单方面的君臣关系转化为互为条件的君臣关系。第三,孔子主张的人臣之“忠”,并不仅仅是对君主个人百依百顺、绝对服从。相反,当君主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臣下要敢于当面提出批评,纠正君主的错误。无条件地盲目服从君主的旨意,那算不上是真正的忠臣。第四,孔子生活的时代,在上层贵族看来“家”与“国”是很难绝然分开的,君主就是国家的代表。因此,当时忠君和爱国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孔子伦理学说中的“忠”还具有民众与国家同存亡共荣辱的政治意义。春秋后期,随着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国家观念也逐步强化,“忠”渐渐被赋予“爱国”的意义。

在孔子的思想中,“忠”与“孝”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辩证的统一。“孝”是事亲之道,“忠”是事君之道;“孝”道的进一步扩展就是“忠”,忠君爱国、成就勋业,又是最大的“孝”。在孔子看来,“孝”和“忠”在人格修养中是辩证统一的,是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

三、与人交往贵诚信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动物,正常情况下人是不可能离群索居而孤立生存的。与此同时,人还是一种情感动物,有一种本能的情感沟通的需求,可以说情感交流是人的天性。人类情感世界的构成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亲情、爱情和友情。毫无疑问,友情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需求之一。因此,人生在世必须广交朋友。有了朋友,人生之路将会更宽广;有了朋友,人的内心世界将会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可见,朋友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所谓的“交往是一种生产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毫无疑问,与人交往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社会能力,也可以说是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 与此相反,一个不善于与人正常交往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讲究“诚信”。孔子认为,守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一个准则。因此,孔子将对朋友守诚信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之一。一次,他曾对自己的学生们说,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与此相反,孔子认为一个不讲究诚信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对此,孔子明确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也正是因此,“信”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与仁、义、礼、智一起被列入了儒家所谓的“五常”,也就是人们应该具备的五种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因此,提倡做人要守诚信,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孔子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为人处世要“谨慎而守信用”、要“敬业而诚信”。受孔子影响,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他每天都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对此,《论语》有如下记载: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关于孔子“与人交往贵诚信”的思想,需要特别指出的还有如下两点:

第一,孔子认为,守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不仅是一种交友之道,也是“仁政”建设的一种基本准则。他曾多次强调,为政者必须讲信用。如果为官者不讲信用,便难以取得百姓的信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相反,统治者只要讲信用,国家就不难治理;只要统治者守信用,老百姓就不会不尽心事国。对此,他曾说过:“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因此,孔子认为为政治国的基本要求就是诚信为政:“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甚至对他的学生们说,一个国家可以暂时缺粮,也可以暂时少兵;但是,一个国家不可一时一事不讲信用。第二,孔子不赞成无原则地守信用,如果只知道重然诺而不知分辨是非善恶,有言必信,有行必果,就往往会犯错误。所以,孔子认为,守信的前提是承诺合于道义,如发现说过的话不合于道义,即使不履行也是可以的,不必拘泥。

孔子有关“贵诚信”的思想对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般不轻易地向别人承诺;一旦承诺,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兑现。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能力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信守承诺。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信守诚信的民族,是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民族。

四、见利思义

孔子认为,作为一名以天下为己任的君子必须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这也是君子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孔子这里所谓的“利”就是指“物质利益”;所谓“义”就是“合理”,也就是合乎情理、合乎法律和公共道德规范。一句话,孔子所谓的义利关系就是指“个人利益与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生在世,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是维持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需要,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也就谈不上社会生活。因此,孔子认为一定物质财富是保证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 也正是因此,在管理国家方面,孔子提出了“先富后教”的理论;孔子认为,在管理一个国家时,首先应该先让百姓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然后才能对百姓进行教育。所以,尽管孔子很少言利;但是,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他说,人们总是希望富贵而厌恶贫穷,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他曾对人表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所以,孔子本人也向自己的学生收取一定数量的学费,并以此谋生。不仅如此,孔子的许多学生也是终生靠薪水维生的,其中与孔子感情最深的子贡就是当时有名的大商人。孔子甚至认为,如果国家治理有方,社会安定地向富庶方向发展,作为士入仕求职的机会很多,如果仍处在贫贱的困境,那只能说个人在修养水平、能力与努力程度上有所欠缺,那只能以此为耻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人生在世追求富贵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和生活需要;相反,在正常社会状态下不能以个人的能力致富并处于贫贱状态,那才是一名士人的耻辱。有人认为孔子于利是不屑一顾的,在其头脑中是不存在经济利益这一概念的 ,其实这是对孔子义利观的误解。

但是,由于“君子”是社会的道德楷模,他们肩负着为未来社会发展导航的历史使命。所以,孔子对“君子”和一般常人的要求自然不同。孔子认为,作为社会一般的“小人”,他们活着的目的仅仅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生命和生活的目的就是为追逐物质利益,只要对自己有利,他们可以不计后果,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但是,“君子”则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君子”的生命价值主要是其社会价值,而不是他们本身的生存。可以说,“君子”生命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而其生存价值则是第二位的;对于一名君子而言,其本人的生命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如果有必要,为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牺牲个人生命也应该在所不惜。因此,尽管就生命的生物学意义来说,“君子”的生存与“小人”完全相同,同样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君子”的社会活动还是不应该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第一位,而应该以遵守和实现社会道义为第一位,这也正是“君子”和“小人”道德修养最根本的区别所在。

所以,孔子认为,“君子”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处理“义”和“利”的问题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第一,“君子”当然可以追求物质利益;但是,他必须做到“见利思义”。也就是说,每当面临物质利益时,君子首先必须考虑自己在获得利益时是否合乎社会道义,不合乎社会道义的物质利益就是白给,君子也不能要。第二,力倡以义致利,反对不义而富、不义而贵。孔子曾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如果是以不合理的方法取得富贵,当它是天空中的浮云一样,他根本看不上眼。“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三,义利兼顾,利服从义。当利益的获得合乎社会道义时,君子当然不会拒绝物质利益,用中国一句通俗的话讲,这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之,当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君子自然应舍利取义,这叫君子不取不义之财。“礼以成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第四,要甘于“安贫乐道”。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如果严格遵守社会道义,将会失去许多在物质方面获利的机会,将会使人陷入贫穷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主张君子应该严格遵守社会道义,哪怕是暂时处于贫穷状态也不为所动,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安贫乐道”。孔子本来是一个很讲究生活品味的人,他曾说自己“食不厌精”,也就是说,饭菜做的越精越好。但是,如果为了追求真理,哪怕是青菜和很粗糙的饭,那也会乐趣在其中。他赞扬自己那位生活简陋却特别好学的弟子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的义利观,引导人们确立高洁道德、弘扬道义的精神对于人摒弃自身庸劣、卑污的生活形态具有的“春风化雨”之功。中国古代社会义利关系的历史实践表明,孔子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观,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铸成、个人人格的完善和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都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孔子认为,义利之辩,必须以义为上,这对于强调整体利益优先,育成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有重要作用。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中,就是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个人的生活应该融入民族、国家的命运之中。以义为先,以义为上的义利关系准则,还是中华民族追求、创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思想指南与精神保障。孔子义利观的精神对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培养民族精神,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义利观,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独特的精神化育价值。

孔子提出的关于君子人格修养的一系列准则,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力争做一名正人君子,曾是大多数中国人终生追求的人生理想。“君子”曾被广泛视为中国人人格修养的道德楷模, 即使在今天,“君子之德”中的许多因素对中国人道德修养的影响力依然是不可忽视的。

篇二:孔子论君子之德

摘要:

孔子的君子之道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人都整全地具有天道赋予的完满德性;二是人人还须通过不断地修身来成就自身的完满德性。而君子之道有三大关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家,修己以安国、安天下。在孔子看来,修身中已经奠定了安“家、国、天下”的根本原则,因此安“家、国、天下”并非修身以外事,修身即在齐家治国平天下。

关键词:

君子之道;孔子;修己

一、“君子”概念

“君子”这个概念,自孔子开始,便主要指向一种道德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的真正内核为,对德性完满的人的称谓、“成德之名”或“全德之人”,而不仅仅指有道德修养或德性的人。因此,“德性完满”才是君子人格的最根本内涵,进而,“身份地位在上者”可否被称作“君子”,也须依据德性是否完满来衡量,即“身份地位在上者”的“位分”的规定性由完满的德性给出。在孔子的义理脉络中,君子的本质规定性是其道德性,而非其身份地位,甚至有相应德性的人才配有相应地位,孔子的君子人格说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通义”寻求道德上的完满性。

在孔子的视野中,每个人在道德或德性上是圆满自足的,因而一方面无法设想在道德上绝对虚无的状况,但另一方面也无法直接肯定每一个人就已然是君子了。原因在于,每个人惟有在其禀受了相同之“道”的意义上是完满自足的,“德”者“得”也,人通过自身不懈地学习、修养和践行而“得”之于“道”,“个体分享、获得了‘道’,内得于己,便凝结为自己的德性”。所以,依据“道”之相同和相通,则人人都是君子,而根据“德”在多大程度上通向了“道”,则人不经过亲身的修养功夫便难以成就自身的君子人格。因此,“君子之道”的一层意思为人人天然就具有君子人格或完满的德性,同时,“道”也指“大道之途”,因而这与人之修身进德相通,所以“君子之道”又指人如何一步一步地成就自身的君子人格。一言以蔽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性近”表明人人天然地具备成为君子的内在本源,“习远”则说明有的人走上了君子之大道而有资格成为君子,有的人却自暴自弃而成为小人(《孟子离娄上》)。追问“人是什么”和“人如何去是”,往往会趋近一个抽象架空的“自由”规定,在这种自由中,人及其世界似乎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丰富性,然而它的悖论却是:对个体自身而言,生命没有安顿,始终处于流变状态,就诸个体间的共处来说,只能生活在一个“底线道德”随时都可能被突破的世俗世界里,德性的完满与否同这个世界了无干涉。相反,追问“君子是什么”和“如何成为君子”,会获得一系列普遍具体的真实规定、特别是在孔子的精神世界中,对己(个体)而言,以修身养性为本务,不断地提升自己生命的道德境界,证成自身的完满德性,以德配天,终至与天地合德,在人伦关系(伦理实体)方面,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各种伦常关系,进而治国安民,实现天下的和谐大同,而个体的生命在向诸种伦理实体的回复中得到超越与安顿。

二、 君子之道的义理展开

在《宪问》之“子路问君子章”,问“为行何如可谓之君子”,孔子给出了君子之道的基本生成关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揭示了要成就自身的君子之道须以修身为本、以家庭为伦理关系的基地以及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与实践行动。此章总论君子之道的本末体用。本者本根也,末乃根之成长散发也,体者本体也,用乃本体之施用也,因此,修己以敬或以敬修己为君子之道的本和体,而安人安百姓是修己之发用施行,末用为体本之自然展开,“一切作用莫非自根本出”,正因如此,修己以敬“夫子之言至矣尽矣”,从道理的内在逻辑来说,才言本体则末用自然在其中也。修己以敬之“敬”, “敬其身”, “君子自修己身而自敬”,“身正则民从”“而后”安人、安百姓9。此处的“而后”首先不是从君子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实践步骤来说明“修身、安人、安百姓”的先后秩序、“君子何如德成于己,而见之于天下”,而着力于修己是安人安百姓的根据所在,“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所以 “修己以敬,贯彻上下,包举远近,……曰安人,则修己之余而敬之至也;安百姓,则修己之极而安人之尽也。……非有待扩而后大、推之而后远也”,即“‘安人’、‘安百姓’只是‘修己以敬’本具之实义”。

1、修身以敬

“修己以敬”与“以敬修己”合而言之才完整地表述了敬之于修身的意义,“敬”初在修身之发轫处,又贯穿于其中,最后达至其终了不迁地。“修身以敬”依据仁义礼智等诸根本德性来涵养成“敬”之心性言动,“以敬修身”则指于自家心性上、事事物物上恒“敬”不灭,或曰“一切致知力行工夫都是敬做成的”。在孔子看来,君子修己以敬则须依据仁道而成,所以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去仁违仁则无君子之实质,无实便无被称扬之名,则人焉能配有君子之名!况且人要达成自身的君子人格和遵循君子之道,非时时刻刻、非于匍匐危难之际倾心奋力于仁不可,人以此不间断行仁,既久,乃自成其名,名显扬其实而已。有名无实,乡愿也;无实无名,小人也。故而,仁乃君子人格之定质,君子之道不外于仁道,因而君子只是谋道、忧道以致道。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仁乃心之主,本心全仁,而仁生发义为身之主干,既为主干,则须公正不偏,故曰“正义”,其如尺度权衡一般,称量事事物物毫厘不爽,因而事事物物各“得”其“宜”,各归其位分,无可争讼。人心正身正,以义为质干,方能自作主宰,立身行道,以成君子。君子以义为正道,“行义以达其道”(《季氏》),则君子于己于人于物处分得当,无适无莫、不偏不斜。而明晓“义利之辨”是人心之觉醒立志处,也是人行君子之道的起手处,故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非不“晓”利、不知利,只是不存心动念于此,不以此作为立身行事的动机和根本轨则;君子知利之所以为利,“义者,宜也,事得其宜,则利在其中”,“君子义足以兼利”,求之以道理之至当性,利亦可求;然而,利总牵连着人心之私念、人情之私欲,人若死死沉湎迷昧在这类私意里,利欲熏其心,则庶几为小人而已。在孔子的道德世界里,小人的道德含义是,与德性完满的君子绝对对立,为自己主动弃绝一切美德之人,正因如此,小人只能作为一种道德上的虚位,这是基于孔子及其开启的儒家源流对人性抱有根本的信任心怀、人性善,决不会决绝地断言一个人就是不可救药的小人,孔子立此道德之彻底对立面来警醒人要不断修身成德,以合道理之公义。人于其起念发轫处,将义利看得分明,以义正心,使身有质干依傍,则人格庶几可以挺立起来;如是,由义得利,不亦宜乎?于此,孔子强调,见利而思其义,“义然后取”(《宪问》),见得而思其义,“不苟得”,人所求之“利”与“得”,经历过“义”的权衡后方具有与其自身相应的合理性。

礼乃立志成为君子的人之视听言动的规矩准绳。君子以礼约己,则其之手足得宜,手足合宜则秩序条畅而生和谐。礼何以能造就如此景象?因为礼规定人之视听言动的“分”,分者,事物之恰当位置与事物间的恰当关系,“恰当”的含义不是指折中妥协,而指道理之应然,其依据在正义与仁道。反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若无礼之约束,则原本可以通向仁心仁性的德目,极易超出其本应有的限度而变得不恰当,究极言之,“礼者理也,恭慎勇直,必中于理,则不过矣”,所以君子学礼知礼以使其耳目手足适宜,从而立定自身不逾规矩法则。

孔子谓知者不惑,因其不惑于“命”、“礼”与人之“言”,“知命者,知命而安之,穷通得丧,无所动其心……知礼则动不违于理,故能立。知言则得其情实,故能知人”,故知命知礼知言而为君子。命者乃天之所命,天命也;“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知天命,则为穷竭事事物物之理、尽己之整全善性,以期与天道之大流融合在一起,事天而安命,这既为认知活动亦为修养工夫,这即是《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意味,因为在孔子看来,知行不可分离、分立而言,君子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讷其言而躬其行、敏其行,君子“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子路》),孔子所讲的“知”为德性之知,指人体认自己的本心善性,辨别善恶是非,这种体认必须基于人在不断地做穷理尽性之工夫,而此工夫的推进亦须人之学、人之知进而人之觉,极言之,对自己本质的觉悟与觉醒也是一种“行”,依靠这种向内的工夫才可能生发出外在的具体道德行为,故而知便是行,行即为知,知行不可分作两截。

修己以敬为君子之道的大本大源处,分而言之,以“仁心、义质、礼矩、知命、辨是非”为其关键环节,人若要立志成为君子,则需知晓成为君子的每一层阶梯,一步一步踏实,每升一层阶梯都无可动摇,不可囫囵以为修身只须知晓大根本即可,因为没有细密分殊的扎实工夫,大根本也守不住。合而言之,君子之道的大根本是仁义礼智敬,而每一阶梯何尝不是由仁义礼智敬来做成。再者,仁义礼智敬之间又何尝孤立而不牵连,这些德目无非为天理仁道之曲折展现,它们既有特定的限度,也有内在的一贯性,所以,修己以敬的内涵为君子将天理仁道赋予的诸德目竭力朗现出来。君子修身之不正,养性之善,以体贴天理仁道,日就月将,步步落实,用力用心既久,则君子身正心正,其性磊落光明,于天理仁道无纤毫之隔膜,终与天理仁道贯通条畅,在此不间断的修养工夫中,君子于理于己于人于事于物笃敬不失,“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明晰自己的规矩位分,举措合宜,不僭越亦不失担当,由心透现出光明正大的气象,人人望之而敬意生。

2、修身以安家

安家即《大学》所谓的“齐家”,在孔子看来,安家不是修身以外另起一事,安家只是修身本具事,因为家能被安须依照天理仁道而来,安者,安于天理仁道之安排,而君子修身的本务是体贴天理仁道,成全自己的完满德性,所以身修才能将伦常秩序安置恰当,各适其位分,修身是安家的起源处,修身才能真正齐家。家庭伦常关系生发自人的根本情理、仁与敬,仁为“爱之理,心之德”,心之德乃心得之于性、性为天理贯注于人身,仁心依理发为爱之情,而敬上、敬长则能让人放下自己身段禀赋上的优越处,衷心体认到自己的位分与本务,并安于、忠于由道理给出的这些位分安排,根据仁心德性方能把家安顿得停停当当,所以,家是否齐会直接显现一个人修养工夫的高低。以下围绕孝悌来论说修身与齐家的内在关联。

在孔子及其开启的整个儒家传统看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学而》),孝悌是“为仁”之本。终极性的天理仁道完满自足,无稍亏欠,因此孝悌不能作为“仁”的根本。然而在人这里,因气禀所蔽,天理仁道非直接显明,需要人自身的修养工夫,而体认天理仁道须求诸身,人身之切近处无非父母之大恩大德,“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阳货》),为人父母,出于其本然之情理与血脉相连之事实而自然爱护其子女,其爱其理廓然大公,无一毫之私欲与私意,作为子女,领受着父母的大爱,孝敬其父母岂非其必然之行为!悌敬兄长亦如是。因此,虽然天理仁道是孝悌的根本,但孝悌却是“行仁”的根本起始处、着手处,无此根本起点,人体贴天理仁道就会浮泛无根,落不到实处。人们常常认为孔子及其儒家对子女的要求太过苛刻,不近人情。这是一种误读与误解,孔子之所以强调,“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三年之丧”(《阳货》),这既基于天理仁道之必然,又依据人类的普遍经验。这类经验揭示一个人要真正体认父母对子女的大恩大爱,需待他自己成为人之父母与他生命极度衰弱(面临重病或死亡)之时,为父母时自然会体会到自己的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与大爱,当自己的生命极度衰弱之时自然会呼唤亲人的爱,于人之常情于天之恒理,孔子要求子女孝敬与赡养自己的父母,因为孝敬接续着天理,赡养接续着生命,天理与生命的汇通给予每一代人的人生以源源不绝的价值与关怀。

若说修身,君子将仁义礼智敬作为其内核,若说齐家,君子从孝悌开始体贴天理仁道,而孝悌本于、发于仁心仁性,故而齐家以修身为本,于孝悌处获得落实。家是修身最重要的场所,一个人如果能安顿好家里的种种伦常关系,那么他也能安顿好家之外的伦理关系,因为这些伦理关系是家庭伦常关系的自然推廓,“‘家’不仅成为价值的出发点、价值的取向,而且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式”,虽然开源于家庭的仁爱有差等、深浅与远近,但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不会有陌生感,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德陌生人,因为每一个人都领受着来自家的爱,这是一个共同点,基于自己的本心推廓这种爱,则“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3、修身以安国、安天下

孔子引用《尚书》经文来回答齐家与为政治国的关系,“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为政》),发乎孝悌,家庭内部才会和谐,家庭内部和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和谐了,国家的和谐才有了根基,所以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治国如治家,家齐而后才可使国治。由于齐家的根本在修身,所以齐家与为政的关系最终会追溯到修身与治国的关联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虽然孔子会根据具体的时空、人物、对象阐明自己的思想,通常含有特指的意味,但孔子之言更指向普遍的道理、通义,因此此章所论之“君子”首先也本具道德完满之意,继而这章所立之观点具有代表性。己欲善才可期待民善,所谓“君子求诸己”是矣(《卫灵公》)。求诸己者,一言“自修”也,君子自修其身,发煌其本具之仁心善性,而自成其完满德性,仁心善性完满自足,非须向外求取才得,只需推廓养存,一言“责己”也,犹射箭,箭不中的,不怨责箭不直、的不正,而反求之于己之身、己之心,责己者,正心也,心正然后身正,君子“内省不疚”(《颜渊》),戒慎恐惧慎其独。君子以德修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先觉觉后觉,其行己恭而不放肆,事上敬而不傲怠,养民惠而公正,使民义而后利,依德安国,德如春风,化育生民,以德教导之,则为政之君子“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人皆仰望而仿效之。

孔子行政的具体理路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名何以得正?因其实,名与实相符才言名正,实者,天理仁道之自然也,其名符合天理仁道之所赋则得其正,反之则名不正,故“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卫灵公》),旁落自弃天理仁道,则无可称之实,亦无可称之名,人人名实不符,则位分在上者不像上者(如父母、兄姐)、位分在下者不像下者(如子女、弟妹);无实无名者,其言不顺承天理仁道而无所依傍,非靠外在强力不足以服人,此服非心服,靠外力服人者,事成于强制,此强制力一除,则事皆溃塌,而君子“言厚心亦厚”;人人心服于理,依照理之轨辙,则事成,因而事成意味着依理而动,而理的具体形态是礼乐规范,所以用礼乐规范来约束行为的本质为按照理而行动;礼乐规范源于人心之理,礼乐兴盛说明人心向理,心悦诚服于理,这即是德治,然而人心因气质所蔽,利欲萌生,若无刑罚之限制与惩处,终至掩善行恶而无忌惮,然刑罚之正当与否不在其效力大小,而在其合乎理还是违背理;刑罚作为人改过迁善的最后手段,指向“事的合法不合法”,若被非法(理)使用,则生民知善而难行善,行善之路被阻隔则生民手足无法安顿,如是之甚则国危矣。由此观之,孔子的为政不外于修身,修身即修得名实相符,发挥自己的仁心善性,固守自己的位分,使事事物物各适其性、各归其宜,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事事顺成,礼乐兴隆,刑罚公正,生民循规蹈矩,而天下太平庶几可望也。

以上从三个大的层次论述了孔子的君子之道,可以看出,修身修己是君子之道的核心,人之修身以天理仁道为最终根据,以仁义礼智为具体德目,常敬不失,反求诸己而“躬自厚”(《卫灵公》),则可为德性完满之君子,凭此完满的德性,君子齐家、安国与平天下才有根底。孔子所讲的齐家、治国与平天下,非停留于一时一隅之齐、治、平,乃是寻求一种“通义”,即如何永世地齐家、永世地安国和永世地平安天下,他以修身为最坚实的基地,自然且必然地生发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原则。既然修身内具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义理根据,那么君子之道的整全含义就只是修己以敬。

三、 总论

君子作为德性完满的人并不是一个特类,而是指所有人,因为在孔子的思想里,道不远人,不存在先天被天道抛弃而在道德上有亏欠的人,在每个人的心性中,完具天道仁心善性和仁义礼智,因而人在德性完具的层面上没有贵贱高低、聪慧愚痴之别。然而何以有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事出现?除开气质对全善心性的遮蔽,更重要的原因为,人自绝、自远于道,自暴自弃,辜负天道所赋之善性。

孔子的君子之道以修己以敬为本根,生发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原则,故而修身中也有齐家事、治国事与平天下事,或谓,君子于齐家安国平天下中修身养性,践履君子之道。孔子的君子之道基于人的本然情理,亦即从人的本质属性出发来探究如何证成自身的完满德性,这个证成过程不是运作在一个自闭的、自圆其说的理论空间中,而是要积极投身到真实的生活中,在“家、国、天下”里下切实的修养工夫,所以儒家有着细密的礼仪规范来使人每一步都足踏实地。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 、159 、159、54、48页。

[2]陈荣捷编:《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杨儒宾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3]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页。

[4]樊浩:《论中国道德的精神》,《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

[5]何晏注,邢疏:《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 、56 、213 、243页。

[6]刘宝楠撰:《论语正义》,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05页。

[7]丁纪:《论语读诠》,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412 、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