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古人经典名言及出处 正文

古人经典名言及出处

时间:2025-01-06 19:06:57

1、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5、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6、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7、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9、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1、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5、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8、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1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0、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21、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22、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2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5、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26、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27、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尤袤

28、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2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2、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

3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6、凡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王符

37、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38、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陈善

3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40、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4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3、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44、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5、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46、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47、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4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49、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2、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5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54、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5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56、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5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5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6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6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3、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64、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8、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6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70、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7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7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73、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7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75、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

76、开卷有益。——赵光义

77、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7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79、刻苦读书,积累

80、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8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3、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8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85、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8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87、劳于读书,逸于

8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8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9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1、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9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93、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9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95、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96、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9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8、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9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磨刀不误砍柴工。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7、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8、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1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6、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1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1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9、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1、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22、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5、酒香不怕巷子深。

2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2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

29、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30、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3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36、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3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丘迟)

42、人怕出名猪怕壮。

43、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44、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4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4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47、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48、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4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0、此地无银三百两。

5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5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54、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5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7、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5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9、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60、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6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62、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

6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6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66、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7、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68、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69、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7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7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7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7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7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7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6、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7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7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7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0、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8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2、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8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85、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8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87、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丘迟)

8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8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9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9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9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9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9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96、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97、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红楼梦)

98、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99、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游记》)

100、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0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10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03、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0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105、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10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0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0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09、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1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11、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1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

114、杀鸡焉用宰牛刀。

115、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116、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117、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118、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

11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1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2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1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2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2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2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12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12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2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2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131、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132、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13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135、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36、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137、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138、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140、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14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3、夫当今生民水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教战守策》)

4、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9、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0、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1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15、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苏轼

16、江流千古英雄恨,兰作行舟柳作樊。——文天祥

17、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

18、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

1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苏轼

20、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21、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2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23、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24、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25、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苏轼

2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9、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王勃

30、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31、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32、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曾巩《南齐书序》

33、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 ——王勃

34、大丈夫生当如此。

35、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36、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苏轼

37、欲灭其国,必去其史!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38、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孟子·离娄上》

39、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苏轼

40、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超然台记》)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42、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4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4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46、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47、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48、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曰喻》)

4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50、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5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52、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5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5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5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57、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58、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石苍舒醉墨堂》)

5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6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6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6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63、事不目见耳闻,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6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6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6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6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苏轼

6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苏轼

69、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答谢民师书》)

7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

71、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糯,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喜雨亭记》)

7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7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7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76、虽千万人吾往矣!

77、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 --- 王夫之

78、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7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苏轼

8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8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苏轼

8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83、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娄下》

8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8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有名的) ——文天祥

8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88、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

8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9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9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苏轼

9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94、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9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96、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97、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公孙丑上》

9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9、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0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101、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10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10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4、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10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0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苏轼

107、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书墨》)

108、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109、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刑赏忠厚之至论》)

110、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1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12、朕非亡国之君!古人霸气名言名句大全 太精辟了

113、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苏轼

114、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1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117、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118、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

119、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120、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阮郎归》)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