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音乐教室对联名言 正文

音乐教室对联名言

时间:2024-09-28 05:24:21

社团活动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因此,本学期的硬笔书法社团活动根据书法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特设计以下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在书法学习中,使学生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掌握基本的硬笔书法技巧,熟练书写。低年级学生重点书写汉字基本笔画;基本掌握汉字的结构要领、书写要领。高年级重点练习字的笔画,熟练掌握汉字的结构,书写要领以及基本的书写章法。

2、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3、让学生接触书法,爱好书法,学有所用。

三、教学措施

(一)精选学习内容

首先,选好教材,阐明学习书法道理、增强学习勇气。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书法不是高不可攀的。

其次,创造学书气氛、形成专注心境。要求学生临帖写字时要排除杂念做到平心静气、专心致志。

(二)教给正确方法

在书法教学中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执笔轻重的调控,书写坐姿、站姿等要领;

其次是教给正确的读帖方法和临帖方法,如看笔迹,悟其运笔过程,看结体悟其组合规律,临帖时“字数宜少、遍数宜多”等;再次是要求学生注意写字卫生。

(三)加强书法训练

汉字书写,落笔的轻重,结构的疏密,运行的缓急,气势的强弱,均有章法可循,训练学生遵守汉字书写规律。书写内容为课内外文章、诗词、对联或名言、警句之类。从而培养学生虚心、诚恳、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四、 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书法常识,(硬笔书法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

2、书写楷书,以描红、临贴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五、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四下午地校课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书法教室。 3、硬笔书法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室内大声喧哗,不准做与书法练习无关的事。 4、按时完成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 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六、活动想法

希望一、二年级的学生能通过参加书法社团活动开始,认真写字,

用自己去影响班级的每一位同学,更希望他们为将来的钢笔字、毛笔书法打好基础,成为一名小小书法家。

为了体现学生一个时期的书法学习程度,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本学期计划开展如现场写字、书法作品展览,建议班级开展写字园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书法竞赛等。

社团活动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制定社团,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

二、 教学重难点:

1、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文章,并要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

2、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文章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三、教学过程

1、谈谈自己喜欢的文章,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2、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文章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3、学生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

4、指导诵读。

A语气强弱

B停顿

C情感的表达

5、同学们展示。

A个人展示

B小组展示

C以喜欢的.方式展示

四、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受到了朗诵的熏陶,同时在能熟读成诵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不仅懂得了常规的礼仪、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社团活动教案 篇3

本学期竖笛兴趣小组队员来自四年级的部分同学,共有学生30人,活动18次。现将活动作以下小结:

(一)辅导内容:

结合以前训练的经验,我仍然把发声方法和吹奏技巧作为训练的重点,同时加强了识谱和视唱、节奏学习,为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倦怠心理,我在做好基本教学的同时,还适当的教学生一些优美的歌曲,在平时的训练课上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听一些竖笛独奏,看一些合奏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的技巧。

(二)出勤情况:

作为辅导教师每次我均能提前到达音乐教室,做好本节课的准备工作,学生也做到了按时到、按时走,身体不舒服能及时向老师请假。活动开始前实行点名制,及时记录每次学生训练的出勤情况,本学期参加活动的学生除生病、参加比赛外均能出满勤。

(三)管理情况:

为了便于管理,我在每次上课时都能和学生平等对话,让他们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每次活动时都能保证课堂纪律优秀、训练时间不浪费、训练效果良好。除了课堂上做到这些,课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习,增强手指的灵活,大多数学生都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因此,在训练的管理上比较轻松、有效。

(四)学习成效:

通过几个多月的训练,学生知道了气息放松、吐音要干净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学会了二首曲《我和竖笛是朋友》和《小夜曲》。

存在问题及下学期打算:尽管有了一些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学生的视唱及音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 高音的吹奏不到位。

(3) 姿势有陋习

下学期我的打算:在进一步加强基本训练的同时,要精心准备学校艺术节的演奏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演奏水平和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1

一、教学要求和目的:

1、识字、学词和练句

(1)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继续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2)密切联系实际。对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无论交流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写完及时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每次习作(包括自读的笔记、日记),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那些带普遍性的错字病句,要发动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刚开始这样做可能会感到麻烦些,但是坚持做下去,就能养成习惯。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基本知识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效果才能更好,师生也才有可能从繁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2、阅读

(1)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学会写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3)学会查找目录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4)培养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3、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通过与生活结合(日记)、与阅读结合(仿写、续写、补写等)、与活动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4)以认真阅读为前提、感受为主,抓重点写,注意错别字和病句,提出评语的语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对比修改,可以小组讨论,使修改成为生动、主动、创造性学习的过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1)制订可以实行的小组活动计划,要求:①可实行,能应用。②有时间安排和分工。③计划制订后要检查实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改。

(2)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结果是否漂亮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创造性和合作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秉承了前八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依然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以保持教材的连贯性。单元主题分别为:马、奇观、变化、韵味、智谋、水、危急时刻、方法、面对错误、家园的呼唤。

三、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30人。大部分学生活泼可爱,积极好学。上学期语文成绩均已达标,但经过分析,本班学生的写作部分相对较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害怕写作。还有从村校并校上来的一部分学生,汉语拼音没有过关,就连看拼音写汉字的题目都写不出来。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普通话中的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发音不够到位。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教学评价方案,实践活动安排

六、教学课时安排:

1、马12课时

2、奇观12课时

3、变化7-8课时

4、韵味10-12课时

5、智谋9-10课时

6、水10-12课时

7、危急时刻12课时

8、方法10-12课时

9、面对错误10-12课时

10、家园的呼唤10-12课时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2

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比如:课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由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甚而有念读、唱读之势,老师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顿遭瓢泼冰雨……针对这种语文教学的弊端,我想就此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看法:

1. 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2. 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十分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似乎十分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过去和当前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

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讲授新课文之前,都要充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使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3.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头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倍加珍视和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激起孩子极大的兴趣,拨动他们的心弦。

4. 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得不到深入,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和途径。

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

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

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这可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5. 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上阅读课文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读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至理解全篇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情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如同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第二,巧用示范,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可以老师示范,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语感还没有成熟,而且模仿能力很强。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怎么用示范?一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二是尽量让学生来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课堂宝贵的时间。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指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倘若老师只是从道理上讲应怀着什么感情读,哪个字读重音,哪里应该读得快,哪里应该读得慢……是不够的,而且,“强加”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俗话说:说十遍不如做一遍。教师范读一下要现实的多,有效的多。

第三,多形式练,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由教师的指令性转为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学生主体了,积极性也就高了。

第四,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已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例如: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一部分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实践下来发现,评读,使大部分学生得到了发展,课堂上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倾注自己的体会,虽然读法有别,各具特色,但都进入了境界。这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6. 尽量提倡课内海量阅读

“课内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的“海量阅读”。但“海量阅读”的教学目标不是以一节课、一篇文章设定,而是以一本书、一个年龄段为单位设定目标。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海量阅读”,那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可以到达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可以把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识字;

第二阶段:二、三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

第三阶段:四、五、六年级则“海量阅读经典”。

一年级“海量阅读”中识字。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为此,我们开一个可以给不会拼音的一年级新生编一本他们能够“自学”的小册子———《读儿歌识汉字》。这本小册子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如《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儿歌的后面,附上要认的字词:“功劳——劳动——太阳——小鸟——为什么——长大——学校——学习——迟到——书包”,我先带着学生唱一唱、念一念,之后我就教他们“自学”生字的办法:念儿歌下面的生字时,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就到儿歌中找。

第二部分有《小书包》、《国旗》、《坐得正》、《写字姿势》、《爱护眼睛》等儿歌。这是我结合入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孩子们喜欢,我也因此一举两得。

第三部分是汉语拼音情境歌,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生读熟儿歌,认读儿歌下面生字的任务由学生自己完成。

中年级: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我们把二、三年级归为中年级段,这一年段的特点是在“海量阅读”中诵读、积累。有了一年级的基础,语文课本学生们来说很简单。从二年级开始,只消半个月时间就能读完整本语文书。我的教学方法也很简单:一是略读教材,如《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就行了;二是精读的文章也不去条分缕析,只要求有感情朗读,学生诵读的文章越多,朗诵、理解能力越高。到三年级时,不经过预习,只要默读一遍,或听一遍录音,学生就能有感情朗读。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3

通过一学期的相处,我对本班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总结上学期教学工作得失的基础上,现初步拟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有条不紊的开展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让本班孩子在新的一学期学得更开心,收获更大。

计划从六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课文学习。

学习专家提出的:对于课文的学习,要形成简约,突出,积累,灵活的四大要点。课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抓住每篇课文最为重要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简简单单地完成训练,尽量不啰啰嗦嗦从头到尾地详细讲解力求“简约”,有的放矢。课堂简洁明了的呈现,得益于课下精心的备课,所以这学期在备课上尽量博采众家为我所用。本册每篇课文需要训练的要点很多,但要突出一两个最为明显的要点,训练得扎实,到位,同样忌面面俱到。“积累”则是强调对课文的背诵记忆,无差错默写,这是本班最为薄弱之处,这学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有不同的要求,希望得到家长的帮助一对一的督促。以上三点处理时注重“灵活”,对课文有整体的观察,知道有些事可以不在本篇做,有些事下一篇还会遇到可以多次重复做,有些事错过这一篇就没有下一处。灵活机动,有张有弛。

二、关于阅读。

本学期将细化课外阅读要求,增加积累,增加默读时间。每日早上7:25 –7:40为读背《日有所诵》时间,7:40—7:50读背每日一首和每日一句。每天下午放学推迟二十分钟,为自由默读时间,5:30放学。乘坐校车学生正常放学,回家阅读。阅读课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师生共读激发学生集体阅读兴趣。阅读课除师生通读,学生自由读外,还可以增加听读等多形式的阅读。本学期我将继续给学生推荐读物,集体购买,以便形成集体阅读的氛围,带动阅读兴趣较弱的孩子。除老师推荐外,鼓励学生相互推荐。三年级孩子需要知道一些技法。特别是阅读方法,写作基本方法,一边读一边用,现学现用,管用,本学期继续要求学生人手两本优秀作文选,一本课外阅读练习。

三、关于作文。

量的积累才会带来质的飞跃。本学期继续注重平日的小练笔,精心布置每次练笔任务,认真落实每次作文讲评,让学生在练与改的交叠中提升习作能力。本学期强化自觉修改的习惯,最开始从修改的形式入手,只要改都好,改得越多越好。修改这件事,可能会做整个学期,意在让孩子知道:我自己的作文自己改!一旦修改习惯养成,再提升能力,终身有益!

四、关于习惯。

预习和复习习惯。开学后,课文学习的进度会加快,如果没有预习,就像被火车拖着走一样,是痛苦的。所以预习习惯一如既往的执行,并将检查预习任务落实到人,争取孩子们能养成自觉认真的预习的习惯。每日复习,查漏补缺必不可少,作业前要求孩子们先复习当天知识,在合上书本完成作业。

练字的习惯。本学期继续上学期“提笔即练字”的书写要求。上学期虽对学生书写任务有明确要求,但每天下午练习时间没有认真去落实写字任务,加之学生初写钢笔字,对学生要求不够高,所以学生书写较之二年级有很大的落差。这学期,希望在美术老师的引导下,能坚持落实每周一节的写字课,同时认真对待每天二十分钟的练字时间,让班级孩子在书写规范性,整洁度和美观等方面都有提升。每月利用写字课举行一次写字比赛。内容可以是古诗词,或者是生字词。一个孩子可以不会写作,但是不能不会写字。不会写作的可以成为另一些学科的专家,不会写字或者写不好字的,却会是一辈子的遗憾。所以,不要让孩子将来后悔,从现在强迫孩子开始练字!

自觉检查的习惯。每次作业后要求逐题检查,检查认真审题,无答非所问现象,检查漏写、错字、不美观书写现象。除检查作业外,我班孩子还要落实检查书包,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上学期隔三差五就有孩子忘带书本或其他学习用品的现象。

听读(朗读作品或者评书或英语)的习惯。听读是阅读的形式之一。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每日收听一回音频资料,早晚皆可,也可以伴随着家庭生活进行,积跬步,聚细流,厚积薄发,素养渐成,终身受用。特别是专家诵读作品,甚至超过纸质作品阅读的效果。本班潘彦成家长很有心,将优秀学生读物的音频下载后每日让孩子收听,积累语言,学习诵读和表达。

收集、保存资料的习惯。自己的作业,作文,下载或是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都要收藏,积累,组成自己强大的复习资源和素材库。

室外锻炼,游玩的习惯。这与学习息息相关,爱健身,爱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能让大家的大脑充氧,更加有利于学习,特别有利于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的提升,并且有助于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

五、关于学习形式。

本学期仍然沿用上学期的小组督促互助的学习形式,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a层学生一名,b层学生两名,c层学生两名,每组五名学生。a层学生负责检查组员听写改错、帮助c层学生进行作文修改,并收齐作文、听写作业;b层学生检查本组成员的课外阅读作业完成情况,收齐并督促组员改正《同步练》;c层学生检查预习作业。每组成员相互监督,相互帮助。

六、关于学生分层目标。

a层学生的阅读量加大,适当写读后感。学生每月至少两篇作文在班级每周美文秀粘贴展出,一学期至少向特区报推荐四篇作文。

b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阅读作业,增加阅读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答题能力。每周课外阅读摘抄一页好句好段。注重基础的夯实,家长每周检查学生听写和背诵。

c层学生注重基础的落实,家长协助每课生词听写,重点段落背诵或默写。每周摘抄好句好段,读背美文。坚持每日听读音频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范文篇四: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47人,班里男生偏多,课堂上开小差的现象时常有出现。总体而言,班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具体来说,班上的周子涵、麻倩凌、廖文烺等十来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自觉性很强,基础非常扎实;柯林峰、谢溧森等几个学生知识面广,上课发言积极;谢安琪等几个学生书写非常整洁漂亮……在这学期,应抓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建立学困生档案,促进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高。但学生平时作业中的书写欠认真工整,周记应付性完成,质量不高,写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有待本学期继续完善的。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2、加强词、句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5、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增加到课外阅读量。

教学难点:

1、生字的认识与书写。

2、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4、习作兴趣的培养,掌握习作的基本要领,初步掌握使用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立足我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面向全体,打好基础,围绕“真实、有效”的教研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努力实现“扎实、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重点

1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健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

1、严格执行和落实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批改与辅导、教学测试与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本学期要抓好教学常规的执行与落实。

(1)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优化教育教学为目标,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把学校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

(2)抓紧抓好备课工作,备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学计划,落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3)加强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不能弄虚作假。加强评课活动,发扬教学民主,浓厚教研气氛。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研水平。

(1)语文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探讨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互相听课,共同提高。

(2)继续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与训练,规范作业书写格式,争取学生水平书写能有所提高。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反思,一课一反思。语文教师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变得准确、生动、形象,为学生示范。

(4)坚持集体学习研究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做法,语文组每位教师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5)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认真做好教学的测评工作。各年级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搞好教学测评,搞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实施“青蓝工程”,落实青年教师帮扶制度,尽可能地为新教师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与帮助,使其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学科骨干。

(7)布置好学生的预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并做好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

3、组织各项活动和竞赛,创设展示师生才华的平台。

(1)各年级组织学生参加专项竞赛,如写字比赛等。

(2)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积极参加教育局的评比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教学教研工作将在区教研室的引领下,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贯彻学校“人人是达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求真向善,达已达人”导向,以促进师生良好的教育生长为核心,全面实施“达人课程”体系建设,全力建设基础性、拓展性和探究性等多样化、个性化适合师生发展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统领师生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生身心发展和谐,教师队伍优良,特质文化明显,办学质量优质,社会声誉良好”的省市级示范学校,来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幸福教育人生。

二、工作重点

1、区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区级教研活动,学校的活动尽量以区教研室的活动为主导,尽量整合。本学期的区教研活动主要是一年级的新教材培训和展示推广优秀教研成果和先进教改经验。片区活动以区教研计划来设计,作为中心校,会在引起专家学习时邀请兄弟学校的老师参与学习。本学期将有三次联片共同学习、集体备课的活动安排。

2、主题阅读今年,我校样本课程以主题阅读为主,主要打磨两种课型:整体识字和以文带文课。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各年级选出负责人,通过新进教师展示课、名师工作室、集体备课等多种方式进行课例研讨。搜集以往和本学期的优秀课例,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形成持续、有效的发展。以游x为主持人的关于主题阅读的国家级和省级的课题已开题,全体语文老师将紧紧围绕课题开展教研,做好过程性资料。“以文带文”课将分体裁来研究,相同爱好的语文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组成小团体,进行某个体裁的研究。

3、经典诵读经典诵读采用多种方法推行,一是部分老师的`艺训课,二是课间操“国学三分钟”,三是由种子教师对部分老师进行培训,四是通过餐前诵读来传播国学。延用上个学期经典诵读检测,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关于如何将“阅读考级”中学生必背的古诗与“主题阅读”中经典诵读的篇目进行整合,会进一步在集体备课上进行研究,并形成较为成熟的结果。早读一周四次,一次20分钟,保证时间的同时,要抓质量,精指导,重展示,要求每次早读的后面5分钟,都给学生单个上台展示,由督导室进行检查,公示。

4、阅读考级继续实行“阅读考级”,建设书香班级,检查班级书柜,要求学生必读两本书,必买这两本书,师生在课堂上共读这本书。要求低年级老师通过集体备课上好两堂新书推荐课、中年级老师上好两堂中期分享课、高年级老师上好两堂后期总结课。课题《以阅读考级为载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本年度结题。

5、名师工作室和新进教师展示课新进教师举行一年一度的课堂展示,名师工作室的导师们要对学员进行耐心精致的培训和引导,以此达成双赢、共长的目的。本学期的新进语文老师有:她们都教学一年级,而且都是班主任,因新一年级重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新进教师的展示课可以稍晚一点。本学期的名师工作室的导师有:

6、天天练字“听说读写”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为了规范汉字书写,加强教师书写指导,学生每天练字10分钟。由于练字已成为学校的传统和习惯,所以不再立项,由语文老师自行检测,本学期展示一次,主要方式是各班挑选出优秀作品能过宣传栏展示,评比“汉字书写小达人”。

7、小记者和《雨燕》继续请张荣老师为社长做好校级刊物《雨燕》,打造好《株洲晚报》《株洲日报》的平台,全体语文老师做好20xx年的小记者发动工作,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社会,发表文章,获得进步

8、教师读写本学期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读好一本专业书,边读边标注。积极参加论文评选,30岁以下的老师每人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

三、工作措施

1、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制是语文教研组的重要管理制度,一共分为两个项目,分别是:主题阅读项目、经典诵读项目。各项目组的组长每个月进行一次阶段性工作汇报,群策群力,及时调整好实施过程。各项目组选出组长,定好组员,明确职责,各项目的职责如下:项目组职责组长组员主题阅读集体备课,做课例研究重点研究“以文带文”课型搜集整理课例资料和教案经典诵读检查书香教室(书柜)必背诗文检查课间操“国学三分钟”对部分老师进行培训

2、做好集体备课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主题阅读,本学期的主要教研内容是“整体识字”“以文带文”课型的研究。要多利用集体备课,骨干教师多展示“以文带文”的课型,并进行及时的分析探讨,尽量做到说课、上课、评课三结合。本学期的备课组长是

四、工作安排

月份周次集体备课内容及语文组的工作形式二月1语文组工作计划解读上交语文学科计划集中2《三字经》吟诵学习根据《主题阅读》来确定本学期必背的诗文集中3分年级教材解读“书香班级”结果公示及分享集中三月4《三字经》吟诵学习分年级教材解读集中5主题阅读课型研究集中6《三字经》吟诵学习分年级教材解读集中7主题阅读课型研究集中四月8清明放假一周9分年级教材解读集中10期中考试复习经验分享集中11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会集中五月12书写展示集中13《三字经》吟诵学习分年级教材解读集中14主题阅读课型研究集中15分年级教材解读集中16经典诵读必背诗文检测集中六月17主题阅读课型研究集中18必背诗文检测结果分享集中19期末复习经验分享集中20期末复习经验分享集中注:以上计划还未加入区教研室的计划,等到区里召开了会议后再加进去。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6

教学目标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学习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出现的字词。

(二)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理解自然段的内容,特别是没有中心句的第5、6自然段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菌(j&n)不要读作(j(n)的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chu2n(传说、传递)

都d#u(都是太阳送来的)

zhu4n(自传、水浒传)

d&(首都、都市)

差ch4(差不多)

漂pi1o(漂浮)

ch1(差数、差错)

pi4o(漂亮)

ch1i(出差)

3.注意不要读错以下带点字的读音:

比较(ji4o)

疾(j0)病

虽(su9)然

哪(n3)能

那(n4)里

抵(d!)得上

4.兽殖蔬蒸是翘舌音,注意不要读错。

5.正字:

生字中,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横;蔬字不要少写一点;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疗是病字头,不是广字头。

抵得上的抵是扌旁,不要写成亻旁。它的意思是顶、相当。

汽和气:汽,由液体或固体变成的气体。如汽车、汽水。气,如气体、空气、气味。

(二)思考解答: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活动?

这篇是写物——太阳(属天体)的说明文,但不是自然课。学习这一课,除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还要学习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语言和表现方法。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投影幻灯出示: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四)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4~8自然段为第二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提醒学生:第一段写太阳的特点,第二段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即第4自然段开头的一句话,既是两段之间的过渡,也是第二段的总括。

(五)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一边读,一边想,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明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二)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并初步学习用数字说明问题的方法。

(三)学习用如果就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一边读,一边想,通过阅读,了解太阳的特点,明确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认识数字和比较说明的方法,做好词语、句子的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指出课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个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射日的传说做开头,后羿射日的传说是真实可信的吗?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2.既然不可信,课文为什么引用它做文章的开头呢?看看不用它做开头,一上来就说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3.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传说和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之间用其实过渡,其实是什么意思?不用这个词可以吗?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还有这个词或类似的词语。其实,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起转折作用。

4.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或特别特别远,哪一种说法好?为什么?

(肯定:用数字说明问题,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写作方法。它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5.指名读第2、3自然段。

提问:看看这两个自然段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大、很热的?写太阳很大时,把太阳和什么作比较?写太阳很远时,为什么用钢铁作比较?要求学生把数字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的括号里,然后归纳:

(这一小段不仅用了数字说明的方法,表现太阳很大、很远,还用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进一步说明太阳很大,就更加具体、鲜明了。钢铁是坚硬的金属,碰到太阳表面六千度的温度,竟变成汽。这就把太阳很热,形象具体地告诉了我们。)

6.齐读第一段,做课堂练习:

①用数字说明天气很冷或很热,火车行驶很快,塔楼很高,树干很粗,等等。

②有一位篮球运动员身材很高,用数字或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很高。

③公园有一棵老槐树,树干很粗,用数字或比较的写法,说明它很粗。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2.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这两句话在说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说明太阳和地球上的动、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说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是事实;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不是事实。)

第二句虽不是事实,可是当作事实说的,从哪个词看出来?(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设的句子里。如果后面提出的事实没有太阳是假设的,就的后面是假设的事实所产生的结果: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4.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产生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

5.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无数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样变成水蒸气呢?(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6.看看这一小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讨论: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句话?上一句末尾的词语和下一句开头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上一句末尾的词语也是下一句开头的词语)

归纳:这一小段话,承上启下,环环相扣,清楚地写明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云、雨和雪。

7.做课堂练习,用课堂讨论形式模拟第5小段句式,说几句话。上句末尾和下句开头使用同一个词语。出示第一句:走进公园大门,迎面是一个圆形的花坛,接下去,要求学生用花坛开头说出第二句。如花坛里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花朵围绕着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喷出清亮的水珠,水珠映着阳光,闪着七色光彩。

(如有同学问起这种说法叫什么,可以说明是顶针辞格)

8.读第6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从段中指出的,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

(风是流动的空气)

空气为什么会流动?

(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

空气为什么会有的冷,有的热?

(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为什么空气有冷有热就会流动呢?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膨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9.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光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同举例)。

提问:第8自然段共写了三句话,哪一句是全文的总结?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第一句话)

再谈谈第一句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词语可以替换它?

(总之、总而言之、总括起来说)

10.回忆一下第4自然段的学习,再看看这一小段前两句的意思和说法上有什么特点?

(意思相同,说法不同:第一句是从正面说的,第二句是从反面说的,是假设的,也用了如果。)

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吗?用什么词可以替换它?

(当然、理所当然)

(三)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

《太阳》这篇说明文,通过阅读、分析,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课文两大段在内容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通过课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数字和比较的说明事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说明问题,给人以具体、鲜明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会背最后自然段。

2.做模句练习如下。

仿照第1、2句,做第3~5句的模句练习: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7

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为迎接明年的毕业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本人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今年所担任的六年级(1)班的学生,共有43名学生,其中女生18人。这个班级是我从四年级一直带到了今年六年级,是个师生都相互了解的班级,是个很有凝聚力的班级。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还需要老师加强管理,培养兴趣,争取这部分学生成绩能有所提高。新学期中,一方面要加强“双基”训练,一方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阅读”、“习作”、“练习”和“学和做”组成。

1.关于课文。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5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2.关于习作。本册课本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习。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总的目的要求

1、培养做读书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学会搜集材料并养成习惯。

2、准确认读209个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55个字.能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和写毛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教学措施

1、始终用素质教育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3、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和作文,并组织好单元测试。

7、平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新学期中,本人将力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更大成绩。

五、教学进度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接任新班,为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主线,从日常行为到学习习惯;从学习成绩到身体素质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计学生75名,其中男同学41人,女同学34人。大多数同学学习积极、主动、思想素质良好,还有一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良好习惯还有待形成。在今后教学上要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勤看书、多动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四年级上册教材,既注意落实必须一以贯之的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为了落实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还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对联、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

四、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五、工作目标:

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六、教学措施:

1、多读多记,多积累语言。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3、搞好各项班级竞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优秀生,增加班级优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努力在这学期的各项竞赛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4、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由于后进生本身的一些特点,比如比较懒散,行动比较缓慢,理解力上相对而言弱一些等,同时后进生经常在无形中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后进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进生转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意识到希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长的支持,首先应该掌握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在细节方面下功夫,发现学生有什么异常的情况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继而解决问题。取得家长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6、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培养习作兴趣,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9

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改变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介绍及要求:

本册教材分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大部分。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四课。独立成组。课文全册20课,5课为一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尽心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安排了练习题。从入学开始就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正确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并能正确书写,借助汉语拼音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会认400个汉字,会正确书写100个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人交流;能认真地听别人说话,有主动表达的自信。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入学教育

1、通过自我介绍认识同学和老师,初步了解班级的概念,告诉大家团结友爱,友好相处。

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做一个好好学习的好孩子。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写字习惯以及认真听课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步做到爱学习,会学习。

拼音教学

教学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2、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

3、借助拼音认读汉字、正音,学普通话。

4、借拼音认读字词句、儿歌,认识常用汉字70个。

教学措施:

充分发挥课文插图功能,启发学生发现拼音规律,在趣味活动中学习。

识字、写字教学

教学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的100个。

2、认识40个偏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3、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喜欢写字。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措施:

准确把握识字教学要求,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开放教学时空积累词语。

阅读教学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课文。

2、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4、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教学措施:

重识字写字,重课文朗读,重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教师的价值引导。

口语交际教学

教学要求: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

3、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4、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5、积极参与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措施:

正确使用插图,巧妙创设情境,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角色表演,注重多向互动,突出口语交际,渗透语言要求,鼓励个性表达,挖掘多种素材,扩大交际活动。

全册教材中,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他们贯穿在全册课文之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口语交际是另一个难点,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有主动表达的愿望,逐步培养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正确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要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尝到学习的甜头,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10

本学期是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最后半年,如何提高我班语文教学质量是这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心。为了使我班语文成绩在本学期有大幅度的提高,使学生乐学、愿学、会学,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特拟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六年级有学生28人,从整体上看学生知识参差不齐,双优生5—7人,学困生9人,其余皆为中等生。大部分学生思维能力差,学过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字写得歪歪扭扭,。虽然上学期加强训练,但仍有个别学生许多“字”不象字。所以必须加强基本素质训练。

二、本学期教学任务

第十二册教材共有26篇课文,6个积累运用,选读课文6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6篇。全册教材分6组,每组由四个部分组成:导读、课例、读写例话、积累运用。

要求是: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环保意识。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135个生字,其中100个能读准字音,认清自形,正确书写,会认35个生字,不要求会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查字典理解词语。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6、乐于参加讨论和辩论,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

7、能抓住重点事务进行观察,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词句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写作、想象能力;能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本期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能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乐于学,培养他们分析写作与实践、想象的能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批改好作业,辅导好后进生,以优带中差,使其成绩得到大面积丰收。

2、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六年级的这一学期的知识综合性强,生字力求人人会写,会认的字要求会认、读、写,而文中要求背诵的要求会背,不能马虎。

3、狠抓学生阅读理解这个薄弱环节,本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贪玩、注意力不够集中,针对这些,本期重点放在读上,从读中理解词义、句子的含义,从读中体会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创新。以学生自学为主,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从读中感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主动参与,老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默契来提高他们的各科成绩。

4、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展开想象,做到勤动脑、动笔的习惯,做到叙事完整、语言精炼、生动有趣、具体地表达出来。能说真话,吐真情,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5、认真落实好素质教育,杜绝学生死记死学,教学过程中重点在‘创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思维、激发自觉探索知识的奥秘,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记牢。

6、多激励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以欣赏、赞美、夸奖、鼓励,作为主体,勇气是把利箭,能帮助你斩出前进途中的障碍,由此可见,激励学生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成长途中的点点星光,让他们像一棵棵自信的小树一样,茁壮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闪光的机会、才会有上进、自信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人才会进步。

7、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课外知识量。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琵琶行》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同: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出示诗歌字幕投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生共同朗读上述诗歌)

师:这位诗人是谁?

生同:白居易

师:怎么知道?

生同: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生同:被贬浔阳。

师: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出示琵琶亭投影)。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这就是白居易(出示白居易头像投影)。现在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浏览课文)

生1: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词。

师:是一首词?

生同:是一首诗。

师:诗名就是(师生同:《琵琶行》)。

师: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出示白居易和琵琶女的人像投影)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咱们来看书。

(学生看书)

师生: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师: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看投影。

师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示人物画面投影)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生同:三个。

师:哪三个?

生同:诗人、琵琶女、客人。

师:客人?有没有客人这个形象?

生同:没有。

师:那么,应该说塑造了几个形象?

生同:两个。

师:哪两个?

生同:琵琶女、诗人。(出示字幕投影)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师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示字幕投影)

师: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现在我们共同完成一个板书。(出示投影)

学生看投影

师: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将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联系到了一起。一边是乐妓,一边是诗人。那么在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当中,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箭头之前各自应该是什么?一个阶段的状态吧。箭头之后各自应该是转折之后的状态。接下来看一下,左边乐妓这儿是一个“琵琶曲”,右边诗人这儿是一个“琵琶行”。是什么作为他们之间的一个桥梁,将他们联系起来的?

下一个问题是,我在上面引用了诗中的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大家想一个下联,应该填一句什么话能把这个内容连接起来。

现在大家看书,四人一组讨论,请一位同学为小组秘书,我在这儿展示,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好!开始!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行间指导。

讨论结束,展示答案。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先看第一幅(显示作业)——乐妓原来是“色艺双绝,生活奢侈”;生命转折之后“饱受冷落,飘沦憔悴”。诗人原来是“在京作官”,现在是“谪居江州”。他们两人共同地方是,原来都是“风光无限”,现在都是“沦落天涯”。他们认为是“相似的经历”将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对的下联是“异地相逢泪涟涟”。

下一幅(显示作业)——乐妓以前是“才高貌美”,现在是“飘沦憔悴”。诗人原来是“高官厚禄”,现在是“谪居九江”。共同特征是原来都“安逸闲适,凄凉落泊”。(看一下这个“泊”字对不对?生同:改过了。师强调怎样书写。)连接琵琶女与诗人的是“忳郁侘傺”,这四个字在哪首诗中学过?(生同:《离骚》)他们的下联是“共怀世间愁郁情”。

再看一幅(显示作业)——琵琶女原来是“欢笑红颜”,现在是“漂沦憔悴”。诗人原来是“高官帝京”,现在是“谪居卧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从“繁华得意”到“境况凄凉”。他们认为是用“琵琶情”将“琵琶曲”与“琵琶行”联系在一起的。下面的对联是“吟曲赋诗总关情”。再看一幅(显示作业)——琵琶女原来的境况是“才貌双全”,现在是“年长色衰”。诗人原来的境况是“身居高位”,现在是“谪居九江”。他们原来都显赫,现在都沦落。“琵琶曲”和“琵琶行”是用“音乐”连接起来的。下联是“共奏人间悲凉曲”。

大家觉得哪一个答案更好?

生同:押韵的比较好。

师: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我也做了一个板书,与大家切磋。(渐次出现投影)乐妓原来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的境况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的境况是“位至谏官、名动京师”,后来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他们相同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对的下联是——“共享高山流水情”!

(学生流露出赞叹的神色)

那么,我们现在就说一下本诗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是哪一段?

生同:第二段。

师:好,现在大家就大声朗诵一下第二段,注入你自己的(感情)理解。

师领读:“寻声暗问弹者谁……一二”

生齐读。“寻声暗问弹者谁……”

师:好!(正音)轻拢慢捻抹复挑,挑tiao,不念tiao,还有一个,曲终收拨当心画,画hua,不念hua,四弦一声如裂帛,弦念xian)大家说,我们刚才的朗诵能不能再现诗人的情感?

生:不能。

师:不能吧,好象还有一点距离。你觉得哪些地方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的传达诗人的情感?

(学生思考,有人准备发言)

师:好(请)

生1:我觉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应该读的重一点,快一点,然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应该读的舒缓一些。

师:示范一下。

生示范。

师评:情感把握的很好。

生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从这块可以投入自己的感情。

师:该怎么读,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示范。

师:很好,请坐!

生3:“寻声暗问弹者谁”,说明了诗人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却又怕惊扰了琵琶女的雅兴,断了琴弦,他想一听为快。

师:你觉得这句该怎么读?

生示范。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出示荻花瑟瑟的画面投影)故事就发生在荻花瑟瑟的秋季,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画面投影)现在我们就伴着琵琶曲,欣赏杨娜同学的朗诵。

杨娜配乐朗诵(同学鼓掌)

师评:杨娜同学精彩的朗诵再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假如说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不能激起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情感?

(学生思考)

师:如果说她演奏的是家乡的音乐,能否引发白居易的一声哀叹?

生1:我觉得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因此对这首曲子很有感情。

师:她的理由是江南小调是欢快的,不能表达白居易的心情。大家有没有别的意见?

生2:我认为琵琶女当时弹的应是《霓裳》和《六幺》,诗人在京城过惯了宫廷生活,在宫廷经常听到这样的曲子。琵琶女所弹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对往日生活的思念。因此,他听到《霓裳》和《六幺》才会比较感伤一些。

师:孙颖同学认为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宫廷名曲,易引起诗人的许多联想。那么,大家认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么?是因为地域的东西,还是因为音乐本身所代表的什么?

(学生思考)

(师提示)从小序中找最能反映诗人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感波动的句子。

(学生看书)

师生:铮铮然有京都声。

师:大家觉得长安对于诗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一改当初被贬到此地后的“恬然自安”,忧郁之情油然而生?

生1:我认为古代诗人都是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而诗人被贬之后,开始不适应那种落魄的生活,但是他觉得可以慢慢适应,但是琵琶女所演奏的京都声又勾起了他对往日奢华生活的回忆,让他想起了以前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被皇帝重用,被群臣所仰慕的生活,又让他有了一种在江湖间落魄飘零的感觉。

师:他有一个词“奢华”,大家觉得白居易所怀念的仅仅是一种奢华的生活吗?张秀,你说一下。

生2:古人是学而优则仕,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然而,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分(于)一种生活并适应了,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一首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烈的,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一种激烈的情感,琵琶女正是用一首激烈的曲子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

师:琵琶女的演奏让他把这种情感释放出来,自己的感情之门打开了,情感宣泄而下。好,如果诗人只写了演奏技法充其量只是琵琶演奏的教科书,但现在欣赏的是千古绝唱,(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诗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谁来说一下。

生1:我觉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写的音乐感特别强,在刚才读的时候,这两句的力度就特别重,琵琶女在抒发他情怀的时候,拨弦就有很强的力度,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而诗人白居易与他同病相怜、同感而发,诗写

出来也有很强的气势。

师:诗人与琵琶女有同感,写出来的诗也有气势,好,请问还有哪位?

生2: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听到,这是一件难事,白居易这首诗的第二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首先,他说,弦声似乎在诉说着琵琶女悲惨的遭遇和苦闷的心事,由此,人们可以感觉到琴声的低沉和抑郁,然后用急雨之嘈嘈,私语之切切来形容声音的粗重和轻细,用珠落玉盘来形容声音的圆润,更形象生动,我觉得在这里落得不仅是珠子,还有琵琶女心中滚烫的热泪,接着又用冰泉冷涩来写声音的间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压抑的深深的惆怅,终于,琵琶女心中所有的愁和怨在酝酿中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最后一句,他说,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琵琶女心的碎裂,这一句诗,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弹真情,两下里都有一样的愁,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师: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这分明就是一首诗,两处经典。我认为,第一处,(他说珠子落啊)史君同学觉得那不是珠子在落,那是什么在落?

生同:泪。

师:滚烫的泪。第一处的闪光。第二处,她说,(音乐)“激越”的时候,就好像是什么?——愁情恨海一样,(其实)这个解释非常好,非常全面。接下来还有谁?———

生3:我觉得“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不仅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呀,什么的)都被撕裂了。

师:她说四弦一声如裂帛,岂止是帛裂,简直是心裂。嗯,好,很好!还有哪位同学?

生4:我觉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得非常好,因为诗人是从这里开始描写音乐的,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能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从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我觉得这两句写得特别入神。

师评: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好!很好!请坐!

生5:我觉得第二段不仅写了音乐,而且写了音乐背后的情感。人们都说诗人是多情的,但分明是尘世太污浊、黑暗,诗人报国无门,无路请缨,他们只能在诗歌世界成为士大夫,却在尘世成为遗弃儿,满怀的愁怨,只能(只能)被仙乐似的琵琶声,甘醇的杜康酒浇灭,诗人的命运是苦楚的,他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他们醒来后只能继续他们飘泊的人生路。

师:噢,说得好不好?

生同:好!

师:请坐!他说这诗人的愁绪就算是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而且,他本来应该是个王国中的一个什么呢?(生附和:宠儿)。结果现在却成了尘世的弃子(生附和:弃子)说得非常好。还有谁?

生6:我觉得描写音乐不一定要从音乐的音色音质来写,我更觉得(能)从它的意境(来)能衬托出音乐的美感,我所鉴赏的是这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它给我(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虽然说音乐已经(悄)停息,浔阳江上微波荡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经停息了,但是,东船西舫却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而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令人感慨万千,在(江水)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满忧愁的纽扣,轻轻一碰就会溢出来,而这个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琵琶声(并没有直接抒发)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但是,人们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凉中,后来,人们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凉中,它所渲染的气氛是:乐声(虽然)动人,(但)听者被吸引被感染的一种寂静的气氛,点染出(刚才)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的感觉就是余音绕梁。

师:非常好,大家觉得她最出色的比喻是什么?

生同:纽扣

师:把什么比做纽扣?

师生同:把沉浸在江中的一轮白色的月亮比做一个纽扣,这个比喻非常出奇,应该说是前无古人,非常好。但它还有一个观点是:琵琶女演奏岂止是诉说自己的平生不得志,任何一个人都能借琵琶女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请牛颖同学谈一谈。

生7:我认为诗中那一句“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道出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来,而乐曲收束戛然而止,没有了呕哑啁哳,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回味,正如诗中所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特别的奇妙,作者在写法上是声色俱佳,音文相融,诗人为我们塑造(描写)了一个枫叶飘零的夜晚,瑟瑟的秋风,“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由此,我思绪纷飞,(挥泪)泪与笔同辉,写下一首诗。

师:把这首诗给大家朗诵一下。

生:醉品琵琶江水中,音律缠绵漫江痛,何须留恋杨家女,一曲长恨谱春秋。

师:好,大家觉得这里用了什么典故呀?

生齐:长恨歌。

师:“长恨歌”的典故,非常好!李娜。

生8:我赏析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我觉得这(一句)里可以读出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这个“铁骑突出刀枪鸣”让我想起了项羽在垓下突围的一个场景。那是对生命的最后一个寄托,至少他是一个英雄。然后呢?“曲终收拔当心画”就好像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个场面,一代英雄(就在乌江里面)跟乌江向远方长流,而且流到现在,还会一直流下去。我觉得生命就是一种凤凰涅pan。纵使前面有这一些“别有幽愁暗恨生”之类的,但是生命最终是一种激越的像流星一样,流星是注定要陨落的,生命也终究会消失,但是你最后要留给生命的是什么?应该是最后闪耀的那一瞬间,而且流星会把他的梦,会把它的光明也留在天空中,而且会留很远。我觉得诗人在这里呢,虽然他的志向得不到实现,但是呢,他的理想还是有的,人不能没有理想,我觉得,这也就是我的观点。

师:好,非常好!你看李娜同学给了一个生命的高度,她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当中仿佛看到了项羽垓下之围的悲壮场面,想起了一个悲剧的英雄。那么,我们来请程彦臻同学给大家说一下。

生9:我想赏析一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个是音乐的方面,它前面说“凝绝不通声暂歇”,“无声”是对“声暂歇”的高度赞赏,这就说明诗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种遭遇。还有就是从感情方面,“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说明这时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处在一种激昂澎湃的时刻,而且它后边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说明这也是一个基点,他们的感情也必须从这个基点才能喷泄出来,还有(我想)“无声”处应该是他们的一种思考,因为“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经历了一个高峰,一个低谷,他们一定有满腔的愁绪,所以“无声”处就能表现出这里面的感情。

师:哦,用了一句名言,笛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非常好啊,请坐。她(中间)的观点主要是说:他处于生命的一种沉寂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琵琶女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

那么大家现在看一下,上述说的这些关于音乐的描写的句子,是直接描写音乐的,是不是?

生:是。

师:那么,除了这些以外,诗文还有哪些诗句其实也跟音乐有关?赵志娟

生1:我觉得“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一句比较好,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精致而优美。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乐,它被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说过“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觉得是音乐把白居易和我们卷走,在他善感而优美的韵律之中。

师:琴声把我们和白居易都卷走了,卷到了一种伤感的韵律之中,好,请坐下。现在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你认为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描写音乐有哪些方法?上边同学鉴赏的非常好。(你觉得描写音乐)把无形的东西(音乐)写出来,可以运用哪能些方法?

生1:就是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个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叠字,还有“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师:她说了两点,一点就是运用什么修辞?(生答:比喻)另一点就是在用字方面有什么讲究?(生齐:叠词),双关的意思把诗中音乐的韵律表现出来。好,接着说。

生2:我觉得《琵琶行》里边,我们主要应该借鉴的就是它的有声和无声的对比。我们在小学就的时候就运用过这一种,在小学的作文中,曾经常写到“我们教室里非常的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以这种手法来写,就能突出教室的静,这种写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应借鉴一下。

师: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对吗?

生2:对。

师:请坐,好,史君。

生3:用心情来表现音乐,比如说“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师:好,用心情来写音乐,请坐,刘铮铮。

生4:诗人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

师评:她说,把无形的音乐写的有形,有了画面感。好!请坐!

按照大家刚才总结的描写音乐的方法,我们就来欣赏另一首(关于)与音乐有关的诗。古人说,在古代描写音乐的作品当中,韩愈的《颖师弹琴》能惊天,李贺的(师生齐说:《李凭箜篌引》)可以泣鬼,那么,江上琵琶,白居易的江上琵琶可以移人。

(出示箜篌投影)

现在我们来看,这就是竖箜篌,二十三丝的竖箜篌,现在我们来欣赏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出示《李凭箜篌引》)大家先朗诵一遍,(生齐读)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师:大家怎么欣赏这首诗?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描写音乐的方法,现在我们就能鉴赏一下这首描写音乐的诗。谁来说一下,好,史君。

生1:主要用的是侧面描写,(就)比如说第二句“湘娥啼竹素女愁”,它用湘夫人和素女的表情来写李凭弹的箜篌(时)的绝妙。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没了。

师:好,请坐。

生2:我觉得《琵琶行》中白居易写他听了琴声后“青衫湿”,而《李凭箜篌引》写李凭弹箜篌就非常形象,“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他通过四种意象写出这些事物听到李凭弹箜篌以后所感受到的东西,做出的动作,从而说明听李凭弹的箜篌(让人)听的非常入神。

师:她是从音乐效果来说的,好,请坐。我们接着说——李婷同学。

生3:我觉得这首诗的特点就是想象特别巧妙,形象特别鲜明,整首诗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后八句从“十二门前融冷光”一直到“露脚斜飞湿寒兔”,这八句都(由音乐)是由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联想到天上的音乐,这是一种特别奇特的想法。而他的“芙蓉泣露香兰笑”给予了这首曲子一种动感,它像芙蓉一样的哭泣,像香兰一样的欢笑,他又从音质和音效来侧面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昆山碎玉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写这首词……哎呀。

师:不要紧张,慢点说。

生3:从不同的侧面音质音效音响来写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它的特点就是想象联想特别丰富。

师:扣住了想象、联想的特点,浪漫主义的手法,好,请坐。

师:以上大家从视觉、形象、还有音乐的效果诸方面来欣赏这首诗,非常到位。那么,学习了《琵琶行》,又欣赏了《李凭箜篌引》,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启迪?可以想到什么?说一说。

生1:《琵琶行》的声音描写已令我如醉如痴,但在唐代的长河中,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会这样酿酒,我想到了李xin,他的《琴歌》,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细致地描摩音乐,赞叹了音乐的感染力,还有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其中有两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前两句不仅是描写琴,他用比喻来写(形容),更写出李白的高山大谷一般的雄奇伟岸的胸怀,唤起了一种强撼的震感,而后两句写蜀僧与“我”产生了一种共鸣,达到了一种至善至美,高山流水的音乐效果。

师:他举了两个诗人,但第一个诗人的名字,他说是李Xin,大家说这个诗人(生答:李颀Qi),第二位诗人是李白。好,杨娜。

生2:我觉得就了这两篇课文(首诗)后,我们(不但)在以后的写作中要运用音乐美,而且这种画面美也应该注意。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我觉得这里面的意境非常美,所以我在这里就总结了一下,写成了现代的散文,就是:春江花月夜,一弯江水,一轮明月,寻声凝目月下船,空舱之前一红颜,追前忆昔信手弹,月浸江水人心寒。

师:又是一个新的散文诗,独特的创作,非常好,请坐。那么,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描写音乐的诗都给人以不尽的美感,比如说刘长卿写过一首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写出了风入松的感觉。我们应该说,这么美妙的音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生和)

(师小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好,下面请尚金子用琵琶为我们弹奏《高山流水》,让我们回味一下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尽的美感。好,尚金子——

(师生鼓掌)

尚金子弹奏《高山流水》

(乐声结束。师生热烈鼓掌)

师:听了《高山流水》之后,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这段音乐描写出来,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琵琶行》课堂实录

授课人山西临汾一中秦梦

师:上课

生同: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的河流,走过了3000年的曲折岁月。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才子佳人,在唐朝就有这样一位皇帝,也许他的名字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位诗人就是唐朝的一张名片,千百年来,不断地接受一代又一代的诗歌朝圣者。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出示诗歌字幕投影)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生共同朗读上述诗歌)

师:这位诗人是谁?

生同:白居易

师:怎么知道?

生同: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生同:被贬浔阳。

师: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出示琵琶亭投影)。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这就是白居易(出示白居易头像投影)。现在我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浏览课文)

生1: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词。

师:是一首词?

生同:是一首诗。

师:诗名就是(师生同:《琵琶行》)。

师: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出示白居易和琵琶女的人像投影)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咱们来看书。

(学生看书)

师生: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师: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看投影。

师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示人物画面投影)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生同:三个。

师:哪三个?

生同:诗人、琵琶女、客人。

师:客人?有没有客人这个形象?

生同:没有。

师:那么,应该说塑造了几个形象?

生同:两个。

师:哪两个?

生同:琵琶女、诗人。(出示字幕投影)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师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出示字幕投影)

师: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现在我们共同完成一个板书。(出示投影)

学生看投影

师: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诗将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联系到了一起。一边是乐妓,一边是诗人。那么在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当中,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箭头之前各自应该是什么?一个阶段的状态吧。箭头之后各自应该是转折之后的状态。接下来看一下,左边乐妓这儿是一个“琵琶曲”,右边诗人这儿是一个“琵琶行”。是什么作为他们之间的一个桥梁,将他们联系起来的?

下一个问题是,我在上面引用了诗中的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大家想一个下联,应该填一句什么话能把这个内容连接起来。

现在大家看书,四人一组讨论,请一位同学为小组秘书,我在这儿展示,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好!开始!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行间指导。

讨论结束,展示答案。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各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先看第一幅(显示作业)——乐妓原来是“色艺双绝,生活奢侈”;生命转折之后“饱受冷落,飘沦憔悴”。诗人原来是“在京作官”,现在是“谪居江州”。他们两人共同地方是,原来都是“风光无限”,现在都是“沦落天涯”。他们认为是“相似的经历”将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对的下联是“异地相逢泪涟涟”。

下一幅(显示作业)——乐妓以前是“才高貌美”,现在是“飘沦憔悴”。诗人原来是“高官厚禄”,现在是“谪居九江”。共同特征是原来都“安逸闲适,凄凉落泊”。(看一下这个“泊”字对不对?生同:改过了。师强调怎样书写。)连接琵琶女与诗人的是“忳郁侘傺”,这四个字在哪首诗中学过?(生同:《离骚》)他们的下联是“共怀世间愁郁情”。

再看一幅(显示作业)——琵琶女原来是“欢笑红颜”,现在是“漂沦憔悴”。诗人原来是“高官帝京”,现在是“谪居卧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从“繁华得意”到“境况凄凉”。他们认为是用“琵琶情”将“琵琶曲”与“琵琶行”联系在一起的。下面的对联是“吟曲赋诗总关情”。再看一幅(显示作业)——琵琶女原来的境况是“才貌双全”,现在是“年长色衰”。诗人原来的境况是“身居高位”,现在是“谪居九江”。他们原来都显赫,现在都沦落。“琵琶曲”和“琵琶行”是用“音乐”连接起来的。下联是“共奏人间悲凉曲”。

大家觉得哪一个答案更好?

生同:押韵的比较好。

师: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我也做了一个板书,与大家切磋。(渐次出现投影)乐妓原来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的境况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的境况是“位至谏官、名动京师”,后来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他们相同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对的下联是——“共享高山流水情”!

(学生流露出赞叹的神色)

那么,我们现在就说一下本诗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是哪一段?

生同:第二段。

师:好,现在大家就大声朗诵一下第二段,注入你自己的(感情)理解。

师领读:“寻声暗问弹者谁……一二”

生齐读。“寻声暗问弹者谁……”

师:好!(正音)轻拢慢捻抹复挑,挑tiao,不念tiao,还有一个,曲终收拨当心画,画hua,不念hua,四弦一声如裂帛,弦念xian)大家说,我们刚才的朗诵能不能再现诗人的情感?

生:不能。

师:不能吧,好象还有一点距离。你觉得哪些地方应该怎么读,才能准确的传达诗人的情感?

(学生思考,有人准备发言)

师:好(请)

生1:我觉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应该读的重一点,快一点,然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应该读的舒缓一些。

师:示范一下。

生示范。

师评:情感把握的很好。

生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从这块可以投入自己的感情。

师:该怎么读,给大家示范一下。

生示范。

师:很好,请坐!

生3:“寻声暗问弹者谁”,说明了诗人迫切的想知道答案,却又怕惊扰了琵琶女的雅兴,断了琴弦,他想一听为快。

师:你觉得这句该怎么读?

生示范。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琵琶行》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出示荻花瑟瑟的画面投影)故事就发生在荻花瑟瑟的秋季,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画面投影)现在我们就伴着琵琶曲,欣赏杨娜同学的朗诵。

杨娜配乐朗诵(同学鼓掌)

师评:杨娜同学精彩的朗诵再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艺术魅力!

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假如说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不能激起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情感?

(学生思考)

师:如果说她演奏的是家乡的音乐,能否引发白居易的一声哀叹?

生1:我觉得江南小调所表达的是一种欢快的、流畅的感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因此对这首曲子很有感情。

师:她的理由是江南小调是欢快的,不能表达白居易的心情。大家有没有别的意见?

生2:我认为琵琶女当时弹的应是《霓裳》和《六幺》,诗人在京城过惯了宫廷生活,在宫廷经常听到这样的曲子。琵琶女所弹的(曲子)容易勾起他对往日生活的思念。因此,他听到《霓裳》和《六幺》才会比较感伤一些。

师:孙颖同学认为琵琶女所演奏的《霓裳》《六幺》是唐代宫廷名曲,易引起诗人的许多联想。那么,大家认为最能刺激他敏感的神经,拨动他那脆弱的心弦的是什么?是因为地域的东西,还是因为音乐本身所代表的'什么?

(学生思考)

(师提示)从小序中找最能反映诗人受音乐影响而导致情感波动的句子。

(学生看书)

师生:铮铮然有京都声。

师:大家觉得长安对于诗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一改当初被贬到此地后的“恬然自安”,忧郁之情油然而生?

生1:我认为古代诗人都是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而诗人被贬之后,开始不适应那种落魄的生活,但是他觉得可以慢慢适应,但是琵琶女所演奏的京都声又勾起了他对往日奢华生活的回忆,让他想起了以前在京城施展自己的才华,被皇帝重用,被群臣所仰慕的生活,又让他有了一种在江湖间落魄飘零的感觉。

师:他有一个词“奢华”,大家觉得白居易所怀念的仅仅是一种奢华的生活吗?张秀,你说一下。

生2:古人是学而优则仕,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然而,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分(于)一种生活并适应了,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一首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烈的,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一种激烈的情感,琵琶女正是用一首激烈的曲子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

师:琵琶女的演奏让他把这种情感释放出来,自己的感情之门打开了,情感宣泄而下。好,如果诗人只写了演奏技法充其量只是琵琶演奏的教科书,但现在欣赏的是千古绝唱,(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诗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谁来说一下。

生1:我觉得“银瓶乍破水浆迸”写的音乐感特别强,在刚才读的时候,这两句的力度就特别重,琵琶女在抒发他情怀的时候,拨弦就有很强的力度,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而诗人白居易与他同病相怜、同感而发,诗写

出来也有很强的气势。

师:诗人与琵琶女有同感,写出来的诗也有气势,好,请问还有哪位?

生2: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听到,这是一件难事,白居易这首诗的第二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首先,他说,弦声似乎在诉说着琵琶女悲惨的遭遇和苦闷的心事,由此,人们可以感觉到琴声的低沉和抑郁,然后用急雨之嘈嘈,私语之切切来形容声音的粗重和轻细,用珠落玉盘来形容声音的圆润,更形象生动,我觉得在这里落得不仅是珠子,还有琵琶女心中滚烫的热泪,接着又用冰泉冷涩来写声音的间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压抑的深深的惆怅,终于,琵琶女心中所有的愁和怨在酝酿中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最后一句,他说,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琵琶女心的碎裂,这一句诗,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弹真情,两下里都有一样的愁,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师: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这分明就是一首诗,两处经典。我认为,第一处,(他说珠子落啊)史君同学觉得那不是珠子在落,那是什么在落?

生同:泪。

师:滚烫的泪。第一处的闪光。第二处,她说,(音乐)“激越”的时候,就好像是什么?——愁情恨海一样,(其实)这个解释非常好,非常全面。接下来还有谁?———

生3:我觉得“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不仅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呀,什么的)都被撕裂了。

师:她说四弦一声如裂帛,岂止是帛裂,简直是心裂。嗯,好,很好!还有哪位同学?

生4:我觉得“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得非常好,因为诗人是从这里开始描写音乐的,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能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从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我觉得这两句写得特别入神。

师评:既漂泊流浪之恨,又有高山流水之慰。好!很好!请坐!

生5:我觉得第二段不仅写了音乐,而且写了音乐背后的情感。人们都说诗人是多情的,但分明是尘世太污浊、黑暗,诗人报国无门,无路请缨,他们只能在诗歌世界成为士大夫,却在尘世成为遗弃儿,满怀的愁怨,只能(只能)被仙乐似的琵琶声,甘醇的杜康酒浇灭,诗人的命运是苦楚的,他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他们醒来后只能继续他们飘泊的人生路。

师:噢,说得好不好?

生同:好!

师:请坐!他说这诗人的愁绪就算是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而且,他本来应该是个王国中的一个什么呢?(生附和:宠儿)。结果现在却成了尘世的弃子(生附和:弃子)说得非常好。还有谁?

生6:我觉得描写音乐不一定要从音乐的音色音质来写,我更觉得(能)从它的意境(来)能衬托出音乐的美感,我所鉴赏的是这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它给我(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虽然说音乐已经(悄)停息,浔阳江上微波荡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经停息了,但是,东船西舫却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而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令人感慨万千,在(江水)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满忧愁的纽扣,轻轻一碰就会溢出来,而这个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琵琶声(并没有直接抒发)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但是,人们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凉中,后来,人们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凉中,它所渲染的气氛是:乐声(虽然)动人,(但)听者被吸引被感染的一种寂静的气氛,点染出(刚才)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的感觉就是余音绕梁。

师:非常好,大家觉得她最出色的比喻是什么?

生同:纽扣

师:把什么比做纽扣?

师生同:把沉浸在江中的一轮白色的月亮比做一个纽扣,这个比喻非常出奇,应该说是前无古人,非常好。但它还有一个观点是:琵琶女演奏岂止是诉说自己的平生不得志,任何一个人都能借琵琶女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请牛颖同学谈一谈。

生7:我认为诗中那一句“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道出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来,而乐曲收束戛然而止,没有了呕哑啁哳,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回味,正如诗中所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特别的奇妙,作者在写法上是声色俱佳,音文相融,诗人为我们塑造(描写)了一个枫叶飘零的夜晚,瑟瑟的秋风,“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由此,我思绪纷飞,(挥泪)泪与笔同辉,写下一首诗。

师:把这首诗给大家朗诵一下。

生:醉品琵琶江水中,音律缠绵漫江痛,何须留恋杨家女,一曲长恨谱春秋。

师:好,大家觉得这里用了什么典故呀?

生齐:长恨歌。

师:“长恨歌”的典故,非常好!李娜。

生8:我赏析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我觉得这(一句)里可以读出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这个“铁骑突出刀枪鸣”让我想起了项羽在垓下突围的一个场景。那是对生命的最后一个寄托,至少他是一个英雄。然后呢?“曲终收拔当心画”就好像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个场面,一代英雄(就在乌江里面)跟乌江向远方长流,而且流到现在,还会一直流下去。我觉得生命就是一种凤凰涅pan。纵使前面有这一些“别有幽愁暗恨生”之类的,但是生命最终是一种激越的像流星一样,流星是注定要陨落的,生命也终究会消失,但是你最后要留给生命的是什么?应该是最后闪耀的那一瞬间,而且流星会把他的梦,会把它的光明也留在天空中,而且会留很远。我觉得诗人在这里呢,虽然他的志向得不到实现,但是呢,他的理想还是有的,人不能没有理想,我觉得,这也就是我的观点。

师:好,非常好!你看李娜同学给了一个生命的高度,她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当中仿佛看到了项羽垓下之围的悲壮场面,想起了一个悲剧的英雄。那么,我们来请程彦臻同学给大家说一下。

生9:我想赏析一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个是音乐的方面,它前面说“凝绝不通声暂歇”,“无声”是对“声暂歇”的高度赞赏,这就说明诗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种遭遇。还有就是从感情方面,“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说明这时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处在一种激昂澎湃的时刻,而且它后边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说明这也是一个基点,他们的感情也必须从这个基点才能喷泄出来,还有(我想)“无声”处应该是他们的一种思考,因为“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经历了一个高峰,一个低谷,他们一定有满腔的愁绪,所以“无声”处就能表现出这里面的感情。

师:哦,用了一句名言,笛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非常好啊,请坐。她(中间)的观点主要是说:他处于生命的一种沉寂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琵琶女对于人生的一种思考。

那么大家现在看一下,上述说的这些关于音乐的描写的句子,是直接描写音乐的,是不是?

生:是。

师:那么,除了这些以外,诗文还有哪些诗句其实也跟音乐有关?赵志娟

生1:我觉得“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一句比较好,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精致而优美。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乐,它被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说过“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觉得是音乐把白居易和我们卷走,在他善感而优美的韵律之中。

师:琴声把我们和白居易都卷走了,卷到了一种伤感的韵律之中,好,请坐下。现在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你认为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描写音乐有哪些方法?上边同学鉴赏的非常好。(你觉得描写音乐)把无形的东西(音乐)写出来,可以运用哪能些方法?

生1:就是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都能用比喻,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第二个就是其中用“嘈嘈切切”叠字,还有“幽咽”,有双关的意思的词就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师:她说了两点,一点就是运用什么修辞?(生答:比喻)另一点就是在用字方面有什么讲究?(生齐:叠词),双关的意思把诗中音乐的韵律表现出来。好,接着说。

生2:我觉得《琵琶行》里边,我们主要应该借鉴的就是它的有声和无声的对比。我们在小学就的时候就运用过这一种,在小学的作文中,曾经常写到“我们教室里非常的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以这种手法来写,就能突出教室的静,这种写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应借鉴一下。

师:对比,动静结合的方法,对吗?

生2:对。

师:请坐,好,史君。

生3:用心情来表现音乐,比如说“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师:好,用心情来写音乐,请坐,刘铮铮。

生4:诗人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

师评:她说,把无形的音乐写的有形,有了画面感。好!请坐!

按照大家刚才总结的描写音乐的方法,我们就来欣赏另一首(关于)与音乐有关的诗。古人说,在古代描写音乐的作品当中,韩愈的《颖师弹琴》能惊天,李贺的(师生齐说:《李凭箜篌引》)可以泣鬼,那么,江上琵琶,白居易的江上琵琶可以移人。

(出示箜篌投影)

现在我们来看,这就是竖箜篌,二十三丝的竖箜篌,现在我们来欣赏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出示《李凭箜篌引》)大家先朗诵一遍,(生齐读)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师:大家怎么欣赏这首诗?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描写音乐的方法,现在我们就能鉴赏一下这首描写音乐的诗。谁来说一下,好,史君。

生1:主要用的是侧面描写,(就)比如说第二句“湘娥啼竹素女愁”,它用湘夫人和素女的表情来写李凭弹的箜篌(时)的绝妙。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没了。

师:好,请坐。

生2:我觉得《琵琶行》中白居易写他听了琴声后“青衫湿”,而《李凭箜篌引》写李凭弹箜篌就非常形象,“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他通过四种意象写出这些事物听到李凭弹箜篌以后所感受到的东西,做出的动作,从而说明听李凭弹的箜篌(让人)听的非常入神。

师:她是从音乐效果来说的,好,请坐。我们接着说——李婷同学。

生3:我觉得这首诗的特点就是想象特别巧妙,形象特别鲜明,整首诗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后八句从“十二门前融冷光”一直到“露脚斜飞湿寒兔”,这八句都(由音乐)是由李凭弹奏的箜篌声联想到天上的音乐,这是一种特别奇特的想法。而他的“芙蓉泣露香兰笑”给予了这首曲子一种动感,它像芙蓉一样的哭泣,像香兰一样的欢笑,他又从音质和音效来侧面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昆山碎玉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写这首词……哎呀。

师:不要紧张,慢点说。

生3:从不同的侧面音质音效音响来写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它的特点就是想象联想特别丰富。

师:扣住了想象、联想的特点,浪漫主义的手法,好,请坐。

师:以上大家从视觉、形象、还有音乐的效果诸方面来欣赏这首诗,非常到位。那么,学习了《琵琶行》,又欣赏了《李凭箜篌引》,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联想、启迪?可以想到什么?说一说。

生1:《琵琶行》的声音描写已令我如醉如痴,但在唐代的长河中,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会这样酿酒,我想到了李xin,他的《琴歌》,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细致地描摩音乐,赞叹了音乐的感染力,还有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其中有两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前两句不仅是描写琴,他用比喻来写(形容),更写出李白的高山大谷一般的雄奇伟岸的胸怀,唤起了一种强撼的震感,而后两句写蜀僧与“我”产生了一种共鸣,达到了一种至善至美,高山流水的音乐效果。

师:他举了两个诗人,但第一个诗人的名字,他说是李Xin,大家说这个诗人(生答:李颀Qi),第二位诗人是李白。好,杨娜。

生2:我觉得就了这两篇课文(首诗)后,我们(不但)在以后的写作中要运用音乐美,而且这种画面美也应该注意。比如像《琵琶行》里面的“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我觉得这里面的意境非常美,所以我在这里就总结了一下,写成了现代的散文,就是:春江花月夜,一弯江水,一轮明月,寻声凝目月下船,空舱之前一红颜,追前忆昔信手弹,月浸江水人心寒。

师:又是一个新的散文诗,独特的创作,非常好,请坐。那么,古今中外还有许多描写音乐的诗都给人以不尽的美感,比如说刘长卿写过一首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写出了风入松的感觉。我们应该说,这么美妙的音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生和)

(师小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好,下面请尚金子用琵琶为我们弹奏《高山流水》,让我们回味一下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无尽的美感。好,尚金子——

(师生鼓掌)

尚金子弹奏《高山流水》

(乐声结束。师生热烈鼓掌)

师:听了《高山流水》之后,请大家试着用文学语言把这段音乐描写出来,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