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脱贫攻坚的名言及出处 正文

关于脱贫攻坚的名言及出处

时间:2024-09-27 15:35:57

【201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1】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新的显著进展。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脱贫目标艰巨繁重,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找准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动作为才能克难前行。今天,脱贫攻坚既面临着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党同志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上来,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新的光辉篇章。

【2017关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2】

小时候,笔者所在生产队有一位贫困户远近闻名,原因何在?他妻子去世早,自己带着一个儿子,平时四体不勤,自家干活时常不出工,集体干活时出工不出力,夏天怕热躲在破房子里不愿出门干活,冬天怕冷躲在破被窝里不愿下床干活,政府年年救济、邻里常常接济,还是摆脱不了贫穷。跟着他吃苦受罪的儿子成年后出门打工,勤劳致富,如今盖起了楼房,娶妻生子其乐融融。

人们常说,邻帮邻是一时的,自帮自是一辈子的。日子是靠自己过出来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贫富,政府救助、邻里接济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正如唯物辩证法所揭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起决定性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理论上讲,“真扶贫”是“真脱贫”的前置要件;从逻辑上讲,“真脱贫”必须要“真扶贫”;从实践上讲,“真扶贫”可能实现“真脱贫”,也可能实现不了,为什么?一是客观上真扶了,主观上真努力了,就能“真脱贫”;二是客观上真扶了,主观上没努力、或努力不够,就可能难以“真脱贫”。

中华民族是个勤劳的民族。应该说,贫困群众没有一个不希望脱贫致富的,绝大多数贫困群众都能在政府扶持、社会帮助下,勤劳致富,过上好日子。但正如笔者见证的那位贫困村民一样,确有少数贫困者在贫困面前失了志气:有的怨天尤人,抱怨自然条件恶劣、山多地少,认为种田种地再累再苦也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却不从自身找原因,也不看看邻里为何能在同等条件下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的怨病自弃,以病为由,自己放弃努力,也不调动甚至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导致一家人长期生活在自怨自艾中,放弃了致富希望;有的怨运不济,种植或养殖项目不幸遭遇天灾人祸,梦碎一刻,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诸如此类,正如人们所说,富裕的家庭各有各的理由,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原因。但是,如果是天灾人祸、患上大病等客观一时之因,政府可扶、邻里可帮,贫困可脱;如果是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等主观常态之因,政府投入再大、邻里帮助再多,也无济于事,贫困难脱。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贫困是座大山,但这座大山再高,也高不过人的志气,高不过人的自强。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人,物质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志气、才能自强,在脱贫上依靠“扶”而不全赖“扶”。

扶贫理论上,有个“贫困陷阱”,即贫穷会成为贫穷的理由:因为穷,有致富的机会没有钱投入,把握不住增收的机会;因为穷,受到的歧视多、打击多,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因为穷,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下一代还会穷。如果跳不出“贫困陷阱”,即使一时脱了贫,也容易返贫。扶贫实践中,有个贫困“依赖症”,即“等、靠、要”,虽然这是少数贫困群众的贫困“痼疾”,但个体带来的影响却不利于整体脱贫致富。 “等、靠、要”,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汉行为,等,等不来真正的富裕;要,要不来一生的幸福;靠,“靠山山会崩,靠树树会倒”。幸福不会从天降,扶贫当先扶其志,摘掉贫困帽子,最好的办法,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我反省;与其陷在阱中,不如效法榜样;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发愤图强;与其苦熬坐等,不如苦干巧干,“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不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扶持、有帮助,要抓住时机、借力脱贫;没有政府扶持、社会帮助,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志气,“输血”才能强身;靠实干,“造血”才能发展。

扶贫中,政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中,脱贫者“收人以鱼”更要“学人以渔”。一次两次、即使多次享受到扶贫和社会的救助资金,花光之后还是贫困。一位扶贫工作者到一个严重缺水县检查扶贫工作时发现,扶贫办以高价从巴西引进抗旱良种给贫困农民试种,没想到有的农户把良种拿回家没有种下去而是磨成面吃掉了,结果那些贫困户还是脱不了贫。 “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资源匮乏,自然禀赋不高,却成为京沪之外人均收入最高的省份,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浙江山区的贫困群众靠的是什么,是“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精神,憋足劲头艰苦创业,发挥智慧不断创新。 “收人以鱼”更要“学人以渔”,病后康复,焕发精神,全家一起脱贫困;因灾返贫,痛定思痛,远近兼顾建家园;面对政策,抢抓机遇,远谋近施谋发展;瞄准穷根,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快致富。扶贫要扶志,还要扶智,再穷不能穷教育,搭上“教育扶贫行动”,让孩子接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教育,以知识改变贫穷,以智慧改变命运,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与全国人民一起奔小康。

1.新形势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2.

3.2017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4.

5.观看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6.2016当好脱贫攻坚的“领路人”心得体会

7.2016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心得体会

8.2016领导干部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9.干部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精选

10.2016基层干部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1.2016党员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2.2016年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3.两学一做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4.弘扬优良传统推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第一首)

炕上田间问暖寒,深思远虑诺宣言。

扎根蹲点摘穷帽,携手村民焕笑颜。

(第二首)

带路迢迢孝感牵,扶贫福至喜蝉联。

三农岁岁新春首,一号时时卓案前。

帽摘穷乡亲国梦,头昂故里吻天仙。

澴河秀丽荧屏美,人在画中乐种田。

(第三首)

一村烟树啼新鸟,谷雨春深变化娇。

谁种樱桃馋小嘴,初闻麦浪卷心潮。

(第四首)

凝心聚力铲穷根,精准扶贫正进军。

全面小康跨大步,复兴大业奏高音。

匡扶贫困民如意,建设和谐众顺心。

共奔康庄圆大梦,阳光普照九州春。

(第五首)

金融扶志脱穷貌,绝后空前出实招 。

金融先行重布阵,安居乐业起新潮。

(第六首)

致富脱贫任务艰,帮扶蹲点勇争先。

远家离子多劳苦,鲜艳党徽耀眼前。

(第七首)

虎落平阳仍为虎,致仕人品有余威。

情系百姓求温饱,无须高调代表谁。

四处化缘筹善款,一心扶贫苦作为。

豪富争宠兰花贵,卑贱最爱是寒梅。

(第八首)

问诊把脉找穷因,设策谋方对准人。

赤心为民寻富路,千山四处沐和风。

(第九首)

精字为本准当先,严把审核克攻关。

调动群众齐上前,共产党员走在先。

不怕吃苦日夜艰,田间地头身影现。

全民齐心奔小康,国富民旺家平安。

艰苦奋斗攻难关发言稿(一)

党员干部倘若丢掉了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好作风,长了奢靡之气、享乐之风,就可能陷入腐化的泥潭“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井冈山斗争时期,在国民党的严密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之下,红军“苦到了极度”。此时,毛泽东带头吃野菜,朱德和战士们一道挑柴担米……军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共渡难关,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边界的红旗始终不倒”。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靠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我们党一步步成长壮大,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当前,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足仍是我省面临的主要矛盾,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破解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无论是强化创新驱动能力、加速转型升级,还是实现“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等,都需要我们艰苦奋斗攻难关,敢于出实招、破难题。

然而,当下有些党员干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好作风,有的精神懈怠、作风漂浮,沉湎于吃喝玩乐;有的在工作上拈轻怕重,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阻力便退缩,失去了革命者的那股子干劲和闯劲;等等。古人常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党员干部倘若丢掉了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好作风,长了奢靡之气、享乐之风,就可能陷入腐化的泥潭,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今天,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攻难关,并不是要求党员干部重过艰苦生活,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保持井冈山斗争时期那种艰苦朴素、崇尚节俭的精神品质,那种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状态。

弘扬艰苦朴素、崇尚节俭的精神品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带头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按军部规定,毛泽东晚上点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但为了省油,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担心长此下去会损害视力,便在灯里加上两根灯芯,却被毛泽东挑开了。在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引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艰苦朴素、崇尚节俭的传统都不能丢。当前,广大党员干部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抵制“四风”,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井冈山斗争时期,在生活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我们党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要求全体党员坚决不拿群众一点东西,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今天,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上走在前列”,就要坚持“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自觉做到秉公用权、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状态。一个区域的.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要涉的险滩、要啃的硬骨头还有很多。这紧要的几步来不得半点务虚、浮躁和马虎。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拿出“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干劲,多一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多一些舍我其谁、奋发有为的气魄,一棒接着一棒干,稳扎稳打、攻坚克难,不断开创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局面。

艰苦奋斗攻难关发言稿(二)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靠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我们党一步步成长壮大,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新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我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示精神,按照《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要求,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省教育信息化总体水平与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完成委厅提出的“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全省中小学 ‘三通︐建设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目标,任务艰巨。在推进“三通”建设、深化应用、资源供给、队伍建设等工作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每一名电教人,特别是党员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昂扬精神,坚守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切实担当起排头兵的责任,稳扎稳打、攻坚克难,为我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