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议论文1
日光投射在漫无边际的大海,远处,高高的悬崖上,一只苍鹰抖落满身的灰尘,张开翅膀,像风一般飞向太阳,消失在强烈的日光中。
雄鹰之所以能振翅高飞,是由于它的羽毛丰满了,翅膀硬了,是因为它经过无数次尝试,积累了足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成功的秘笈在于积累。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潜心钻研。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季,他始终坚持阅读书籍。他用他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是数不尽的题目和数不清的挑灯夜读。
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年轻的时候为了收集文学资料,经常来到集市的一棵大树下,摆开一块布,布上放一支烟杆以及一杯茶水。每当有行人路过时,他总会请他们来歇歇脚,喝上一口茶水,抽上一袋烟,然后请他们讲一些民间的神话故事,并自己做好记录。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四十多岁,他终于完成《聊斋志异》。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成功在于顽强的意志和不停的积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的秘笈是积累。
赵括是楚国大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谙兵法,论作战的战术,连父亲也比不过他。高傲的他自以为精通兵法,于是自己请缨作战。但是空有满腹兵法的赵括却因为实战
注重积累,当羽毛丰满时,我们就会享受到翱翔于天空的乐趣。
注重积累,当羽毛丰满时,我们会领略到山之巍峨,海之博大。
注重积累,当羽毛丰满时,成功就在前方。
日光下,山林间,我仿佛看到一只雄鹰,一种精神在云间穿梭。
阅读议论文2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题记
生命是首华美的乐章,喜忧交织,在成功之际又有谁能知晓背后的辛酸?人生如梦,有乌云也有阳光,经历重重困难,恍然间发现生命是根华美如诗的铉。
听,这又是谁痛喊的声音,司马迁?那个即使遭受宫形的折磨,却也依然不向权贵低头的文学家,饱受着屈辱,他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渐渐地,我读懂了他,原来磨难,它催人奋进。
战火纷飞的战国又是别一番混乱,而越王勾践,他—却成就功载千史的霸业。又有谁知道他成功背后的艰辛呢?即使是住草棚,即使是饱受他人的欺辱,即使是……可他却从未放弃过,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个信念:“我要复国”。因为他,他卧薪尝胆,经历巨大的磨练后,他终于打败吴国,成就了一代霸主的丰功伟绩,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渐渐地,我读懂了他,原来挫折是一首歌,它激发人的斗志。
海伦凯勒,一个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的女人,她的一生波澜起伏,曾经一度自暴自弃。原以为此生就如此过去,这时,一个女人给她带来了光明,最终她终于走上了成功之路。渐渐地,我读懂了他,原来挫折是是一盏明灯,它引导人们走向黎明。
磨难是沙漠中的绿洲,滋润了拓跋者干涸的意志;磨难是黑夜中的明灯,燃起了夜行者渺茫的希翼;磨难是高山上的顶峰,树立了观光者前行的榜样。
成长之路上,或许会有很多磨难打败你,或许会有很多甜言蜜语诱惑你,或许你会知难而退,望而止步。或许这滋味是苦涩的,似咖啡一般,然而最令人流连忘返就是这滋味。因为一切风雨过后,又将迎来新生的彩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逆境催人奋进,助人成长,愿我们乘坐理想的小舟到达成功的彼岸。
阅读议论文3
一柄刀,一把居中折断的残刀,静物似的呆在战场的角落。一名江湖武士偶然捡得,又偶然得到一本残缺的古怪刀谱。残刀和残缺的刀术合作得非常完美,使江湖恶人闻“残”色变,搅得整个江湖热气腾腾。此后数十年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人不在谈论那把出招怪异的残缺刀和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刀客。
不知是残刀成就了人,还是人赋予了残刀另类的壮美——残缺的美。
残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残刀背后的那个人,那个慧眼识珠、善使残刀的行侠刀客。因为使静物状的残刀“活”起来的首先是刀客的思想。
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维纳斯亦是如此。她是爱与美的女神,但她却少了双臂,命运就是如此怪异,命运不可能让十全十美的东西留在这个世界上,它总是要夺走什么,令人永久为之遗憾。但在这遗憾中,;另一种艺术价值、另一种美由此诞生。残缺是美,令人遗憾的美,所以人才意识到去追求完全的美。维纳斯正是失去了双臂,才奏响起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刀客正是赋予了残刀的生命,才演绎出了拥有独特完美的无限力量的刀术。
没有人会因为永久的开放而喜欢假花。正是因为花的雕谢,人才会在它开放之时倍加珍惜,在它凋谢之后又领悟到生命无常这个真理;月亮正是有阴晴圆缺之美,才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宠儿。因为它的缺,我们才会爱上它的圆,所以人们总喜欢在月圆之时团聚。
过于完美的东西往往显得平淡无奇。
因为有风雨的前奏、跌跌撞撞的经历,雨后的彩虹才有了诗意的美。
所以残缺是一种美,这种美往往令人有所追求,有所感悟,有所祈盼。
阅读议论文4
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是中考阅读复习中的一块儿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阅读复习教学的薄弱环节,就目前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能力表现现状看,大部分的学生只停留的表明的认读,囫囵吞枣地接受,未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加上文体上的特点,造成了复习教学课堂上沉闷压抑的气氛,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造成阅读能力低下,在中考中失分不少。
究其原因有三点:
1.教师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把握不透,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把握不准。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课文内容的讲解,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3.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技巧的传授,造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和能力的缺陷。
如何突破以上三道防线?这是提高阅读复习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点。在这一问题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笔者认为,要提高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从新运作我们的教学策略。以下是笔者的粗浅看法,以此就教于同仁:
策略一:总结规律,找准教学着力点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应是什么?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总结。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命题与语文学科的其它知识模块一样,都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着重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中考议论文阅读设置的考点,其实是对这些要求的细化和显性化。纵观以上地市的中考考查情况,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规律:
1.材料的选择。议论文阅读所选的材料规范,能够注重文化内涵,突出人文精神,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这些文章的选材都围绕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启迪,所选文章的内容都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贴近人的心灵。
2.考查的内容。纵观我省一些地市的中考命题情况看,这些题目难易适中,注重双基,着眼能力,着眼整体,着眼思维的训练。文体知识的考查与学生的的阅读分析及运用能力紧密结合。考查要点全面多样:分析概括论点;辨析论据,补充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辨析论证方法,探究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结构思路;赏析品味议论的语言;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等。同时,题目也逐渐趋向于迁移拓展,渗透积累。更加注重思想内容与个性品质及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读写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开放性试题大量增加。
3.考题的形式。中考命题的题号为2~5题;分值在10~15分之间;试题形式填空、简答是主流;直接考查识记、判断文体知识的题目很少出现;迁移性,开放性试题大量涌现;考题答案灵活多样,不局限于一种答案。
研究课标,把脉中考走向,我们不难发现,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着力点应放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环节上,而这点恰恰是我们当前教学中所忽略的!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实现从课文内容分析的模式回归到发展阅读的能力上来呢?
策略二: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1.转变观念。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前提。转变教学观念,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材和资料的关系。以往复习中,教师往往重资料轻教材,殊不知,过度远离教材、引进资料、沉湎题海,导致学生学习疲惫,所学知识零乱,知识结构体系难以构筑,最终制约学生能力的形成。二是基础与能力的关系。传统复习中往往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强化训练,忽略知识积累。正确的做法应注重双基,侧重能力的培养。三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传统的复习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接收器。学生是主体,就教育对象而言,它要求我们的复习教学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纲举目张。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原则。纲举目张,即复习教学要以“课标”、“
3.教法创新。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核心。在复习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教法就得创新,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在阅读复习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对议论文有关知识、技能进行讨论探究、启发辩论等的语言活动,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联想、想象等的思维活动。通过启发、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思维的训练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融为一炉。
例如:在复习梳理议论文有关知识点、能力点时,我的课堂教学导读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出示三则材料:一是课标对议论文阅读要求的文字材料;二是中考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的文字材料;三是出示表格材料,表格设计近六年来龙岩市议论文阅读的篇目、考查的题目、题型、分值等。要
(1)分析概括文章的论点
(2)辨析论据的种类,概括论据
(3)辨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议论文的结构思路
(5)议论文语言的分析理解(含词句理解、语言赏析)
(6)拓展、感悟、启示(开放性试题)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明确上述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按平时惯例,每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检查员,将全班分为12小组。教师出示讨论的问题,明确讨论的目标:
问题:梳理并交流讨论上述每个考点的知识要点,解题方法。
分工:第一、二组完成第一个考点;第三、四组完成第二个考点;第五、六组完成第三个考点;第七、八组完成第四个考点;第九、十组完成第五个考点;第十一、十二组完成第六个考点。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记录员记下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推选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
第三阶段:交流心得总结归纳。每一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
第四阶段:考点技巧专项精练。针对每一考点,教师设计3~4篇的阅读语段加以强化。
第五阶段:学生评价反思改进。在练习批改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这样的阅读复习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一讲到底的复习模式,复习有目的,针对性强,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策略三:精心引导,加强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从学生终身受用的观点出发,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梳理要点。在阅读复习中,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进行详细的梳理,或以网络的形式,或以表格的形式以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对议论文的定义,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论证方式、语言特点等有明确的、系统的、完整的印象。
2.点拨技法。在阅读复习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针对每个考点的考试方法技巧进行分类总结归纳。注意点和面的结合,从课内总结知识点及方法,再进行课外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针对考查方向精选题目进行系统训练,在训练中总结题型,总结方法,形成能力。
3.规范答题。在中考阅读复习中,教会学生规范答题是获得阅读高分的关键,在考点的训练中,我是按照以下答题的步骤方法要求指导学生的:
第一步:浏览题干,审读要求。审题要把握三个要素:明确命题的角度;看清题目表述的要求;根据题意确定阅读范围。
第二步:整体感知,掌握大意。对阅读文章要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议论文的整体感知包括所议论问题的感知、所议论作者观点的感知,还包括作者所运用的论据、论证方法的感知。这时的阅读只须掌握大意即可,不必咬文嚼字、深究细研。
第三步:对应原文,聚焦考点。根据设计的问题,逐一找到原文的对应处,再联系上下文,确定考题的落脚点:一是局部的语段或语句;二是文章的整体。
第四步:整理信息,稳妥解答。从文章中收集整理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摘录原文词句或提炼文章有效信息,用确切的文字加以表述。
第五步:掌握方法,规范答题。有些题目明确规定答题的字数,解答这种题目可分三步走:首先读懂题意,不限字数的多少,尽可能网罗答案。其次根据字数要求进行简缩:抓住核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或可要可不要的词句。最后根据题意和字数要求组织答案,做到简明通顺。有些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答好这种题目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根据题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和语句来回答;然后再把原文中的内容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A.变换句式法:如将文中的疑问、设问、反问句改为语意明确的陈述句;B.提炼概括法:对原文相关句子进行提炼概括,剔除一些修饰语和无关紧要词语;C.词语替换法:是用通俗易懂的词句替换原文的生僻词句。
这些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复习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总之,要提高学生议论文阅读复习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需总结规律,瞄准教学着力点;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精心引导,加强学法指导。只有坚持运用这三种策略才能使我们的阅读复习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议论文5
一、课前研究课标及考纲
明确考纲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阅读议论文,能借助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明确文章的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语言的严密性。为此,要真正读懂议论文,解答好议论文的问题,就有必要对议论文知识有个充足的认识和把握。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复习,突出重点;落实知识,培养能力;单项训练,整体综合。因此把整个议论文复习分为三个课时完成(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结构、语言、生活)。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议论文阅读的基础,寻找、归纳论点最重要,所以我以论点这一知识点为切入口,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
教学目标:
1、复习议论文的三要素、基本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征等一般常识。
2、掌握论点的位置、引入方法、表述要点等知识。
3、能运用论点知识来阅读议论文,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议论文论点的知识快速寻找、论点的引入方法;论点的表述。
教学难点:
论点的概括性表述。
三、教学形式:“三我六步法”
(1)议论文阅读内容多,容量大,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作业纸相结合的方法。
(2)讲连结合。
四、教法
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考虑到初三学生已经学过议论文,所以通过布置预习,整体感知文体知识。从查找论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确议论文的知识要点,整理归纳,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好应对策略,加强学法指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知识与技能的联系,建立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学习。
五、学法
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合作——归纳——应用”。即教师设问,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通过“兵教兵、兵帮兵”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小组交流,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思考,把握各个知识要点,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情(课前背景音乐、提醒学生坐姿、学生回答问题音量)ppt1
2、揭题(教师导入语引出课题)ppt2
(二)、检查预习作业,整体复习感知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的基本定义:ppt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人、事、物或者某些现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分析事理,阐述观点,这就是议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叫做议论文。(学生交换预习作业一,互查、指名两生回答)
1、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ppt4
2、 议论文的论据有事实论据有道理论据两大类.ppt5
3、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ppt6
4、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Ppt7
5、 议论文语言具有概括性严密而又鲜明。Ppt8
(三)、明确教学目标:
1、由此可见,议论文的阅读方法就是:找论点、理结构、辨论据、品语言、联生活。Ppt9
2、揭示教学目标:(略)ppt10
(四)、教师点拨、指导方法
1、由预习作业《珍惜有限期限》引出找论点。
2、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见解与看法ppt11
3、类型:中心论点、分论点,如《理想的阶梯》ppt12
4、论点位置:ppt14(指名一生回答,其余面对的面说出其它位置)
(1)标题直接提出
(2)放在文章开头
(3)放在文章中间
(4)放在文章结尾
(5)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要读者概括
5、论点的引入 ppt13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
(3)根据亲身经历的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
(4)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如比喻、对比等。
6、了解考试中常见题型:ppt15
(1)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者中心论点。
7、论点要求:正确、鲜明ppt22
8、论点表述:ppt23
(1)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
(2)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3)应该具有概括性(反问句、比喻句原则上不作为论点)
(五)、学生合作学习,形成能力
1、小组讨论完成当堂巩固的的5篇文章中的2篇。Ppt16
2、教师巡回检查、对部分作业当堂批阅。(引入方法、表述要点强调)
3、全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4、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强调方法ppt17---21
(六)、当堂巩固:《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七)、课后巩固、提高能力
1、完成作业。
2、划出《珍惜弱点》、《一根牙签能走多远》、《人总得藐视点什么》、《学习语文不能求速成》、《成功也会成为包袱》中的论据,为下一复习专题“论据 、论证方法”做准备。
七、小结
这节议论文阅读复习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媒体的辅助,我认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复习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通过训练把握了议论文的论点的知识点方法,形成了能力。教学中体现了把议论文文体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共同要提高的能力相融合这一特点。通过上这节课,我感受到要上好复习课,教师课前研究课标与考纲,认真备课是必备条件,还课堂给学生是关键。
因水平有限,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阅读议论文6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①并列式②总分总式③总分式④分总式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7、常见考点
①、议论文的论点考点:
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第二,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2)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第三、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1)道理论据,增此文转自淘.教。案网()加论据的权威性。(2)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3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4)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⑤、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⑥、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⑦、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⑧、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阅读议论文7
议论文是一种逻辑性较强的文体,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时,我提前对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我发现在学生实际练习过程中,学生对议论文知识掌握情况不太理想,特别是选择题错误太多,失分过重。有些学生甚至两个选择题全部做错。基于这一点原因,我将本复习课的内容确定为选择题解题技巧指导。
因为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大,涉及内容很广泛,在课堂的一开始,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本课内容,我准备了文体知识小测,以此检验学生对议论文三要素的掌握情况。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分别出示议论文三要素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之后,我又对这三要素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这样学生在碰到具体议论文时,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判断论点。整体实践下来,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对于论点有了一个相对清晰地认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传授给学生知识,还不如交给学生方法。在方法指导时,我先较给学生判断选择题的方法,然后用实例来进行指导。课堂中学生基本能根据方法来做题,也有小部分同学找不到门路。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当场予以纠正。在当堂的练习中,学生又有提高。只一点值得欣慰。
整一个流程下来,思路还是比较清晰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这方面的内容。但自己静下心来思考,发现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虽然中间也添加了一些其他方法。但是课堂还是显得沉闷了一些。所以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我想可能还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课堂效果可能会更好些。学会在一堂课之后,思考上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是我在这堂课中最大的收获。
阅读议论文8
一、收获与成长
第一次接触初三语文复习课,对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旁听初三级老师讲复习课、了解中考议论文考试题型、学习议论文相关知识,到这堂课能够呈现出来。在这一节课从备课、磨课到上课的过程中,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阅读与分析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我们的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查看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从选材上越来越接近学生的自身生活,题型也重在培养血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我将教学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立足文体特点,理解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这一考点上。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在中考复习课当中引入对话理论,是我思考的方向。初三考生,一直处于题海战术,他们很多时候是不明白自己的答案为什么能够得分,也不明白自己的答案为什么丢分。得到高分的同学,有时候甚至是认为自己运气好所以得到的分数高。在备课时,我一直思考如何基于“对话”达到我所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这个不断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个答案“对”,为什么这个答案“好”,从而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其实,初三考生对于所有的知识点都已经学习过了,他们都认为自己“懂了”,但其实他们是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如何让他们理解自己的半懂不懂,又如何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感受,然后去提高,是我作为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工作。也是我在这节课备课过程最大的收获。
二、原有不足
(1)学情分析不准确。一开始,我的思路并不是补充论据,而是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因为这是考生认为最难得分最无从下手的题目。而这道题是一道综合性运用题,是要求考生对于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点有全面的理解掌握才能够做好的。但在第一个班试讲的时候,发现不可行。我所预设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成为了一节只有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课,而不是一节复习课。
(2)课堂有效性不强。后来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把这一课的内容调整为“补充论据”,让学生可以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在第二个班试讲,是比第一个班课堂气氛好,学生参与感非常强,讨论、发言都很积极,但在学习“补充事实论据题”的这一环节出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答出“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事最后怎样”,但是他们所写出来的答案相当统一,似乎每个人物都是经历磨难最终成为伟人,写得一不具体二不突出论点。虽然通过答案的对比,学生能够理解要紧扣人物事件具体作答,但由于时间关系课堂生成不多,也就是没有达到预定的第三个教学目标。
三、现有提高
不断的试讲,磨课之后,我渐渐找到的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办法,也就是我之前谈到的在准备比赛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注重“对话”,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强调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前者强调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后者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相互评价,让他们总结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强烈的参与感,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感受感悟总结方法,并切实地运用到考题中。
阅读议论文9
有人说,写作是对笔和纸的真情流露。有人说,好的阅读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听了这么多,我不禁也想谈谈自己对写作和阅读的一份感想。
其实,在以前我对写作是没有一丝兴趣的,常常面对着
我是从什么时候喜欢写作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喜欢阅读的呢?应该是在初二的时候吧。那次我向老师交上了一篇苦心经营的作文,期待老师能够赏识,产生共鸣。果然,老师在发作文时,点名表扬了我次次作文写得不错。我当时开心坏了,要知道那种经过努力后的认可是多么让人幸福啊!从那以后,为了再得到老师表扬,我便很认真地对待每篇作文。但是写作的过程却很痛苦,因为那时对于写作文,我是怀有功利心的。为了老师能够喜欢我的作文,在写作过程中,我总是绞尽脑汁迎合老师的口味,却忘了写作的根本是写心里话,说真实事。由于这样,写作对我来说不是一种享受,但是这负担变得逐渐甜蜜起来。
写作和阅读果真是相连的。为了写好作文,我常会翻阅各种书籍,从中汲取一些写作养料。于是,我逐渐喜欢上阅读,发现这件事只要投入其中,很快便会找到乐趣。还记得,有那么多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总会和几个热爱写作和阅读的同学一同翻书,再一同记下些优美的词句,然后交换着欣赏,有时还会讨论几句。多么美好的日子呵!
因为读书,我发现自己爱看的是充满感情,语言质朴动人的,对于那些无病呻吟的矫情文字极为反感。于是,我想自己过去的是否就是这样,不是对感情的表达,而是对文字的堆砌?我忽然觉得,面对纸和笔的自己,应该潇洒点,不要瞻前顾后,而要以一种最本真自然的心态,最真情流露的文字去对待写作。写作就好像穿衣,语言再怎么优美如外衣,若没有真情,若没有思想,就如一件包裹着空壳的衣服。我决定不要那“因违背内心”的表扬了,我想诚实地对待这本无生命的纸和笔,用真实让它们都活起来。
也许我的想法和做法真的没错吧,我的作文真的越来越好了,这让我更开心了,因为这一次我没有说谎。我发现当你以诚相待每一篇作文时,写作的过程就是享受,有好多你无法倾诉的话,纸和笔会耐心地倾诉,不离不弃。
后来,我都这样努力地写作,每篇都有我倾注的精力和情感。写作于我虽是享受,又不全是享受,也不全是痛苦。但是当你投入一切,会发现它的吸引力足以抵得了一切,让你如痴如醉。
现在,我越来越喜爱写作和阅读了,只是写作的技巧还不娴熟,阅读的范围还不够广(文言文至今还是我不愿碰及的)。我想写作和阅读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我看起一本书,我就会动起一支笔。是它们让我拥有一份美好的念想,一份美妙的回忆。
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6、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8、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11、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1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18、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26、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2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激。——史记·李将军传
32、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3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长征
3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6、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3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3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40、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4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4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0、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5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5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54、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55、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5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57、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5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5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63、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64、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6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66、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6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68、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6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70、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71、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72、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73、买书没有读书难,读书没有消化难。
7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5、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
76、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77、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78、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7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80、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古代关于勤学名言
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2、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14、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15、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1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8、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蒲松龄《聊斋志异》
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2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3、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3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41、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44、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4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4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47、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48、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5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52、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53、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5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战国·屈原《离骚》
5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5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58、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5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6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6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6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6、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6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6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69、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到韶山》
70、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7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7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7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74、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7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7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77、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7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