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事例佐证的经典名言 正文

事例佐证的经典名言

时间:2025-01-11 17:01:20

内容丰富、说理深刻、论证集中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通常具备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分别对应着议论文写作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语言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形成,既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对写作者能力的要求依次递增。借助古典诗词的形象性,引用三句诗句来描述这三种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称之为议论文写作的“三境界”.本文比照这“三境界”,立足中学生议论文教学的现状,谈一谈改进的意见和方法。

境界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好的议论文可以映照人生世态,可以阐明观点道理,就像“半亩方塘”,把“天光云影”尽纳其中。积累是语言能力养成的根本途径。议论文的内容的丰富性不仅体现在文章语言的丰富多彩,还体现在写作过程中有足够多的语言材料可供选择。语言要丰富,根基在积累,包括词语的积累、句式的积累、优美语段的积累和素材的积累。只有扎扎实实地过好“积累关”,才有更多的语言材料供以支配,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

在日常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在积累方面主要存在两种不好的现象:一是过分强调语段和篇章的积累,却忽视了词语和句式的积累;二是过分强调识记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培养。前者导致产生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的坏习惯;后者导致出现有积累但是不会运用的困惑。写作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缺少自己思考,仅凭迁移、模仿别人的成果,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

议论文写作内容的积累应该是全方位的。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1)眼到,强调看。看经典名着,看报刊杂志,看电视网络。中学生迫于课业的繁重和学习生活的相对封闭,可以充分利用好纸质媒介的途径,尽可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通过网络和电视为学生搭建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保证学生与社会同步成长。(2)口到,强调熟读能诵。背诵经典,特别是强化经典文言文的背诵。诵读的内容应该立足于课本,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拓展。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早晚读和课堂有限的诵读时间,辅以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与热情。(3)手到,强调勤做笔记。“好记性不容烂笔头”,要巩固和优化阅读效果,做

以上方法是夯实语言基础最根本的'方法。语言能力的养成无捷径可走,虽然我们在日常教学一再强调它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做到统筹安排、落实到位、持之以恒,确实需要花费一番苦功夫。单靠学生的自觉行为,缺少老师的引导和督促,构建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大厦,无疑是一座“空中楼阁”.语言能力的培养,是教师

境界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议论文重在说理,把纷乱繁杂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这是一种境界,就像花木深处的“禅房”,只有穿过通幽的“曲径”,才能体悟其真正的“禅意”.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曾说到,“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理也如此,理曲则意远。说理要深刻,旁征博引必不可少,拓展延伸也必不可少,横拓纵伸,前者体现说理的广度,后者体现说理的深度。

然而,在议论文的教学中,我们更重视说理的广度,而忽略了说理的深度。引用

议论文的说理如何才能做到深刻?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面对结果,人们往往喜欢关注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作用影响;面对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现象,人们往往喜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挖掘事物的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人们往往喜欢通过比较,寻找联系,明白差异;面对疑难困惑,人们往往喜欢提出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在处理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时,我们是往往注重论及其对其他事物的限制和影响。议论文的说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意识在书面上的再现。议论文的说理角度归结起来有以下七种:析原因、谈意义、挖本质、找联系、明差异、提方法、论影响。议论文的说理,可以根据论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说理。说理角度有变化,让论证有纵深感,道理自然就显得深刻充实。

日常中的议论文教学,对角度的区分与选择做得是不够充分的。这与教师偏好事实论证不重视说理思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随着考场作文越来越重视对思辨思维的考查,只注重素材积累而不注重思维方法训练的议论文教学已难以满足考场作文的需要。如何避免议论文说理“堆砌素材”“说理平面化”的现象不再成为作文呈现的常态,对思维方法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迫在眉睫。事实上,有意识地对议论文的说理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是把议论文写深刻的强有力的“抓手”.

境界三: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议论文的写作就像弹琴,每一段琴声组合在一起就汇成了一曲美妙的琴音。可是有的议论文总是让人难以感觉到它论证的力量?一篇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是一篇中心论点鲜明、论证结构井然有序的议论文。它不仅要求语言的简明恰当,它更要求论证思维的得体有序。语言、素材是议论文华彩的外衣,逻辑思维、成文构架才是议论文说理有力深刻的根本。

写好一篇议论文,其实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传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对这两个问题研究是比较粗浅的。前者过分强调感性素材的积累,如优美语言、名言警句、事实例子;后者,过分强调若干固定的论证结构,如并列式、正反式、层进式、起承转合式。前者,没有经过思想的内化、思维的选择、语言的提炼,只是机械地堆砌写作“元件”,写作者成了“搬运工”;后者,缺乏情景写作的意识,无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想不跟着内容走,只是一个劲地往模式灌注写作“原料”,写作者成了“灌浆匠”.如此,重视了内容与形式,却忽视了思想与思维,在这样背景下写出来的作文,其论证力是十分微弱的。

提高议论文的论证力,论证集中是最根本的要求。论证要集中,写作者需要具备两种能力---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1)如何提高整合能力?面对丰富多彩的书面材料和纷繁复杂的日常现象,我们需要分辩、判断、提炼、取舍,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这是写作者的思维由面到点、由分散到集中、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提高整合能力可以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提炼观点和素材运用的训练。可以通过挑选一些道理深刻、故事性强、题材新颖的优美篇章,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写200-300字的素材运用;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让学生写200-300字的短评;也可以提供题材相近的几则素材,让学生挖掘其内在的联系,提炼出统一的主题,并集中呈现。以上的方法都能够极大地收束发散的思维,让思想表达更有条理,更简洁凝练。

(2)如何提高分析能力?本质总是遮掩在表象之下,道理总是寄寓于事物的深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思维的适当延伸和拓展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议论说理才能做到更深刻辩证。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思维方法是构建思维“大厦”的基础,而让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是提高分析能力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可以就某一主题让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段落说理”训练,教师也可以就某一话题让学生选取几个合适的角度进行“篇章说理”训练。这样由观点到段落、由段落到篇章,循序渐进,既拓展了思维的宽度,又增加了说理的深度。当学生有道理可讲,再辅以一定的思维方法,写出一篇富有思辨性和深刻性的议论文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思辨性与深刻性是论证集中的一种体现。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师生积极投入和参与。有“话”可说是前提,把“话”说好是要求,二者都偏废不得。写作就如弹琴,有把好琴未必能弹出美妙的琴音,拥有美妙的琴音未必能奏出名曲。如何写出一篇内容丰富、说理深刻、论证集中的议论文,永远都是写作教学中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 辨析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认识议论文

有人把议论文的特征概括为“一”“二”“三”“四”。“一”指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二”指两种论据形式:事例论据和道理论据;“三”指议论文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四”指四种常用论证方法: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下面先来看看议论文的三要素。

(一) 把握论题,明确论点

生活中常常有对某一事件或现象,各执一词。有人能赢得别人的赞美:“说得有道理!”这是说他对事物或现象的见解、对问题的主张,较为准确、深刻甚至有独到的见地。所以说议论往往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议论总是围绕一个话题——论题进行。论点就是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题往往显现为议论文的标题,直白的如《谈骨气》,含蓄点的如《错过》。论题的核心词或相关的近似词,大多会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使文章论述有机统一。

论点作为作者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主张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表述形式往往是个明确的表态,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有些论点直接落实在标题上,如《多一些宽容》,有些则藏身文本中,需要稍加辨析,如《创造学思想录》。

论点的位置,出现在开头结尾居多。开头提出论点可以统领全篇,结尾归结出论点是为有力收缩全篇。同学们常常可以在开头结尾,觅见存在论题中的关键词或者意思相当的词语的句子。那些态度明确表明主张的,往往是论点。

当然有些文章,不止一个观点,这时你需要判断哪一个是中心论点。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鲜明的统摄全篇的中心论点,其他则是围绕它展开的分论点。有时议论文开头由故事或事实导出,论点就在紧跟而出的分析论述中。

(二) 理清关系,选好论据

议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要想拿出的观点要让人信服,就要有充分的论据。什么是论据呢?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就叫论据。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即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据有两种,一是事实论据,二是道理论据。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所以要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得很有说服力。要注意事例的典型性,表现的是本质的东西。千万不可选择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更不能事例本身有失偏颇。事实论据包括现实材料、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还是具体事例的论据。初中议论文阅读常有“判断下面这一段话的论点,并为其补充一个(两个)事实论据”的题型,考的大多还是学生课内外获知的生活或书本上的人物事例。

多个事实作为论据,这些事例的选择是否有必然的依据?我们以《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为例,作者先后举了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的事例。仔细阅读你会发现,事例前后有“一切贤哲” 等“平庸”议论的句子。所以事例间的联系不难判断。至于前三“贤”的选取标准,同学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 答案当然是不行。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分别是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非常有代表性。当然,我们鼓励同学们做其他先进人物事例的迁移训练。因为这对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发展课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并获得积极情感的体验是很有帮助的。

道理论据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义、规律、法则,社会科学的经典论述、格言、警句、名人

(三) 选好角度,分析论证

单纯地拥有论点,堆砌论据,分析论证不能到位,还不能构成一篇真正意义的议论文。没有分析,犹如不给米和水足够的热量却希望出现一锅热腾腾的饭一样。由论据到论点的过程,就是让米和水充分融合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论证。援引事实后要总结,概述要紧扣论点。运用道理论据时,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大多放在分析后做佐证。有深意的引用后一定要加以分析。季羡林老先生的《成功》引《人间词话》中的“三境”说。三种境界如何和“成功”关联?季羡林老先生紧接其后作了这样分析:“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

议论文要解决两个问题:论点是怎样提出的,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解决构成论证。论证方法的划分有两种,一是“摆事实”(事实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还有一种是事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也包括作者自己的说理)、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当然一篇文章的论证,一般会综合且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从不同角度证明其中心论点。

二、议论文写作技巧

(一)强化规范的文体意识,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一篇好的议论文应是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规范议论文是指以论点、论据、论证构成清晰的论证结构的议论文,其中论证结构规范是写好这一类型议论文的关键,而规范的议论文结构模式大致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强调分析问题的结构模式

(1)提出观点(引入――提出观点)

(2)分析:(为什么)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3)总结(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中心)

第二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者兼顾的结构模式

(1)提出观点:是什么

(2)分析:为什么、怎么办

(3)总结

在这两种基本思路中, “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是文章的论证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所在。要想把“为什么”说清楚,就要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论证模式。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模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以并列式为例可以进行以下分解:

(二)学会拟写议论文的提纲, 提高思路意识。

1、出示确定的作文题。

2、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按要求写出提纲。

3、选个别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提纲,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对学生个别辅导交流。

4、师生对黑板上的提纲进行点评。

5、学生整理修改自己的写作提纲。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就可以快速立意、快速构思,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和写作速度自然获得提高。

(三)用“范文”引领学生的写作。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生模仿范文是写作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奠基石。用“范文”引领学生的写作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一定要让学生面对具体的例子,教师的讲评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才会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要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摘录,在讲评时,用例子说话。特别是对那些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同学的范文是最可能攀上的台阶。所以每次作文写完后,我都会把优秀作文在课堂上认真讲评。如果总是以高考满分作文为例,以高考满分作文为标杆,学生就会一味模仿,失去自我,而作文水平低的学生则会觉得高不可攀,失去写作信心,使作文陷入泥潭之中。

四、面批――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无论老师如何精心准备作文讲评,都无法真正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详细写评语,学生可能无法全部理解,这样就失去了作文批改的作用,而当面批改,就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面批时,教师指导针对性强,学生听得专心,效果自然就好。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他及时对文章作出修改,这种修改对学生也是作用很大的。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认识了问题,并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作文教学才落到了实处。

六年级学生

1.脉络分明层次感强叙气说井然有序纤毫不乱。

2.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

3.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4.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5.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6.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7.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8.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

9.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10.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11.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2.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3.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4.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5.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6.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17.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18.主题严肃

19.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20.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

21.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22.主题不够严肃

23.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24.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25.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26.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27.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28.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29.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30.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六年级学生作文评语2

1.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2.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

4.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5.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6.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7.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8.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9.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10.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1.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12.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13.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14.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

15.引用名人

16.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17.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18.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

19.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20.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

21.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

22.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23.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24.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25.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26.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27.语言过于简略似为纲要式叙写但又未能提纲挈领文意残缺不全叙写枯燥干瘪呆板毫无生气。

28.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开头简明扼要

29.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30.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六年级学生作文评语3

1.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

2.以环境烘托人物的心情,情景交融,情现景中,景随景现。

3.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跟于生活的联想,拓宽了读者的思维,让人觉得生动有趣。

4.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5.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6.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

7.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8.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9.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10.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11.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2.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3.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4.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15.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16.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17.主题严肃,

18.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19.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

20.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21.主题不够严肃,

22.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23.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24.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25.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26.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27.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28.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29.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30.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