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中庸处理人情世故名言 正文

中庸处理人情世故名言

时间:2025-01-11 08:16:04

宁静致远  胸无城府  正人君子  众望所归  谨言慎行  邪魔外道  万事如意  景行行止

赤子之心  瓜田李下  奉公守法  闲云野鹤  与人为善  感慨系之  人皆有之  是非之地

反求诸己  逢人说项  心照不宣  超然物外  传为美谈  反躬自问  树大招风  一扫而空

洁身自好  无可厚非  淡泊明志  心平气和  不知进退  长林丰草  三思而行  以力服人

惠而不费  成人之美  打躬作揖  独善其身  襟怀坦白  乐善好施  顾全大局  心甘情愿

宽大为怀  老成持重  人之常情  从善如流  八字打开  战战兢兢  公正无私  怡情悦性

可歌可泣  不胜其烦  后人乘凉  夜深人静  不痴不聋  豁达大度  披肝沥胆  百灵百验

堂堂正正  平心静气  仙风道骨  收回成命  宽宏大量  从容不迫  风土人情  修真养性

过犹不及  德高望重  举手之劳  年高德劭  四平八稳  宽以待人  不成姑公  一片冰心

放荡不羁  在所难免  先人后己  肝胆相照  雪中送炭  路见不平  古道热肠  发扬光大

知遇之恩  孰能无过  无拘无束  一竿风月  无边风月  隐恶扬善  前人栽树  自己方便

心广体胖  安分守己  逍遥自在  轻而易举  送往迎来  瞻前顾后  能屈能伸  己所不欲

闭门思过  善罢甘休  打抱不平  久假不归  忠心赤胆  韬光养晦  两袖清风  天下为公

疾恶如仇  千金难买  来去分明  推己及人  无可非议  惩忿窒欲  力所能及  居安思危

何乐不为  玩世不恭  投鼠忌器  恻隐之心  居功自傲  引咎自责  拈花微笑  一团和气

排难解纷  勿施于人  舍己救人  忠心耿耿  慷慨解囊  廉洁奉公  无偏无党  功成不居

万籁俱寂  报之以李  舍生忘死  冰清玉洁  归真返璞  与人方便  入乡随俗  朝闻夕死

至高无上  落拓不羁  高风亮节  高高在上  以德报德  见贤思齐  一蹴而就  开诚布公

入境问禁  心慈面软  公而忘私  古井无波  谦谦君子  彬彬有礼  平易近人  见义勇为

有闻必录  为人作嫁  礼贤下士  至死不变  身体力行  蔚然成风  严于律己  光明磊落

大发慈悲  户枢不蠹  任劳任怨  仰不愧天  投我以桃  无所畏惧  设身处地  与世无争

杀身成仁  通情达理  悲天悯人  以诚相待  慎终如始  好好先生  安贫乐道  代人受过

肝脑涂地  慈悲为怀  一尘不染  正大光明  知过必改  私心杂念  任其自然  置之度外

手下留情  行不更名  放浪形骸  大有人在  闻过则喜  锦上添花  箪食瓢饮  三省吾身

仁义道德  公事公办  息事宁人  目不邪视  忍辱负重  天高听卑  宠辱不惊  温柔敦厚

明哲保身  挺身而出  当仁不让  心同此理  高抬贵手  以理服人  以身作则  一叶扁舟

克己奉公  安身立命  扶危济困  将心比心  舍己为人  人同此心  少年老成  下自成蹊

尽忠报国  一视同仁  舍我其谁  未尝不可  俯不愧人  温文尔雅  郑重其事  艰苦朴素

无价之宝  人非圣贤  问心无愧  适得其反  清心寡欲  开诚相见  物归原主  助人为乐

如释重负  拾金不昧  如临深渊  自始至终  不露锋芒  感激涕零  中庸之道  如履薄冰

身外之物  虚怀若谷  口服心服  人情世故  坐怀不乱  不念旧恶  拔刀相助  心悦诚服

舍生取义  仗义疏财  一举一动  有口皆碑  诚心诚意  独往独来  允执厥中  戒骄戒躁

高山仰止  忠贞不渝  不成体统  一片丹心  桃李不言  贵人多忘  没齿不忘  正经八百

流水不腐  扪心自问  以德报怨  感恩戴德  谦虚谨慎  坐不改姓  防微杜渐  解囊相助

在滚滚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流淌着无数璀灿夺目的珍宝,《弟子规》便是其中之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所作,李毓秀依据《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参考了《礼记》、朱熹童蒙养正书籍《小学》等,编就《训蒙文》流传于世,后经乾隆年间的学者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全文1080字,360句,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述及103事,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内容有修德、立身、处事、为学、言语、礼仪、气节、举止行为、生活习惯等。自清朝中叶,此书流行甚广,有“天下第一规”之誉,一度成为私塾学堂的必修课本,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教材。

《弟子规》在中国儒家文化中虽然出现较晚,却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其教育思想系统且涉及范围极广,在古代、近代家庭教育与基础教育中具有代表性。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涵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弟子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份精神财富,仍然放射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因此,《弟子规》所蕴藏的教育思想内涵非常值得探究。

1、慈爱教育。慈爱精神是人最基本、最原初的道德,是仁义之本,礼仪之源。“泛爱众,而亲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在弘化一种“博爱”精神。人有了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他就会生发出一系列善良的行为,人生第一步就会走正。慈爱是政治和道德的根本原则,是一切美好德行滋生的源泉。假如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生活信条,这个世界一定会安宁得多,和睦得多。《弟子规》的教育思想以此为纲,可谓识见卓异。

2、孝亲教育。人是国之本,德是人之本,孝是德之本。《大学》中早就提出:“为人子,止于孝。”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在《弟子规》中,从“父母乎,应勿缓”至“事死者,如事生”共四十二句全面提出了孝亲教育的详尽内容。例如,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神,暖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待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从角角落落方方面面把子女对父母的孝敬系统铺陈,从而使“孝”这一重要德行在一系列与长辈互动的行为中养成。

当前,在亲情关怀方面出现了一种异常现象:情感“下流”。即父母关怀爱护儿女,儿女并不“领情”——不关心孝敬感恩父母。《弟子规》中的孝亲教育思想倡导了一种慈孝对等、孝亲报恩的伦理道德追求,这有力地避免了亲子关系淡化、失落、分离的风险。这对当今亲子关系的改善无疑具有一种巨大的启迪意义。

3、诚信教育。诚信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的普遍价值。西方文化传统对此也有相应的表达。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列举公民美德十一种,“诚信”便是其中之一。《圣经》里说:“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弟子规》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体现了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也体现了做人须遵守“言行如一、言出必践”的原则。鄙弃虚伪、欺诈的恶德,凡事抱求实求真的态度,是为人子弟的本份。如果一个人不讲求诚信犯了错误,而且不承认不反省,那么,他就有双重过失:一是对别人不诚信;二是欺昧了自己的良心。《弟子规》旨在孕育出一种美好心灵和人际伦理秩序,就不能缺失对诚信的培养,须将诚信根植于儿童心中。

4、节制教育。教育的真谛不在于长养孩子们的名利欲望,而在于修养身心,积极健康的精神品德与过份的物欲冰炭不相容。《弟子规》中要求,“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着力强调的是“节制”的美德,这也是人际互动利益当前之际一个人应有的行为准则。同样,17世纪的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一书中对“节制”教育也有明确的阐述:“如果他们从小就能习惯于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轻易提出要求,这种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他们免于放纵,到他们长大成人,做事会斟酌的时候,如果他们遇到事情听从理智而不是本能的时候,他们在这世上就能多获得一些自由”。现代教育思想与制度对传统教育中这些非常合理的部分非但没有承续,反而盲目地抵制传统教育思想价值观念,结果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肆意开发,对金钱贪欲无限,对物质尽情占有,放纵欲望,过度消费;在个人交往中取多予少;在公私交往中侵吞,沦为社会的蠹虫。

美国杰出的政治家、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为自己制定了十三条守则并终生坚守,第一条便是“节制”,其中内涵主要是“食不过饱,饮酒不醉”。集中表达了《弟子规》“食适可,勿过则”与“饮酒醉,最为丑”之义。

一个人若不懂得节制,他终将被欲望所毁灭。

5、行为限制教育。如果说节制是自律性的,那么限制就是他律性的。《弟子规》全篇共有“勿”字句四十二句,“莫”字句三句,这些含有否定词的语句几乎都是对不当行为的制止,内容涉及举止、言谈、饮食、起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在一系列限制中形成的,良好的习惯与人生态度也都是在严格的管束中养成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著名教育家康德对此早有透彻的认识,他在《论教育》一书中写道:“管束是防止人类为动物的冲动所支配而不能达于‘做人’的目的的,人的目的是‘做人’”,“管束一定要禁止他做野蛮危险的事情……他的作用是抵抗人类自然有的野性……野性是不受规则约束的,管束便使人服从人类的规则,使其感受到一种制裁。”“人必须早早的受理性的指挥,因为一个人为其幼年时让他任意胡为,无所制抑,终身是有一种不服从规则的性情的,这种情形与他们自己不好”。康德之所以重视对儿童的行为习惯通过禁止、劝阻、制裁等限制手段进行培养,主要出发点还是着眼于根据儿童的认识水平,进行养正教育,“防止侵越人性”。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孩子的自由……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应具有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因此,只要孩子冒犯或干扰他人,有不礼貌或粗野行为,就应该加以制止。”教育及其效果应当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力量和手段,而恶劣的教育很难被指望在当时和以后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控制效应。当学校放弃惩戒、家庭弱化管束的时候,那些“不曾受过管束的人是什么事都能做的”。

6、生活实践教育。《弟子规》倡导“行先知后”、“解行相应”,且特别看重的是“行”,而不是“思”“学”“言”“知”,非常重视儿童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说明一个人不会“做事”,也就不会“做人”。《弟子规》主要关心的并不是用文化知识和特定的技艺去“武装”子弟,而是让他们更广泛地参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在家庭内外的事务和人际互动中训育执行力,使“做人”的目的在“做事”中逐步实现。家庭是生活的场所,在家庭生活中随着儿童生活实践能力的.培育和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将会不断成熟和发展。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卢梭的名言:“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不正是表达了对儿童进行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吗?

《弟子规》又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说明并非一味地看重“行”的作用而忽视“学文”。其实,培养生活实践能力的同时也须兼顾到文化知识的学习,否则,就会割裂“行”“知”,使事与理不能贯通。而不求真理,不明道理,固执已见,则容易迷失方向。

7、安全教育。《弟子规》文小体大,述细思精,包含有一定的安全教育思想。“宽转弯,勿触梭”,“斗闹场,绝勿近”,强调安全意识,要求儿童远离危险处境,远离打架闹事场面,避免自伤性他伤性事件发生。“邪僻事,绝勿问”,这是要求儿童对不正当的事不要打问探听,避免感染邪恶,受邪思邪见侵袭,这一观点与亚里士多德所说“应让少年对一切恶劣的事物保持陌生”何其相似!“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意思是,宣扬别人的恶行,也是一种恶行;憎恨过了头就可能会引起祸端。《弟子规》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在传统社会条件下的未成年人,他们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都非常微弱,若宣扬一些人(尤其是成年人)的过恶乃至违法犯罪行为不利于自己的人身安全,甚至会惹祸上身。“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要求儿童对待他人要柔和宽容,谦让待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谨慎做人,学会明哲保身。

8、礼仪教育。礼仪是人们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确立的应该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礼仪,并且以风俗、习惯、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美好心灵、文化修养、整体素质、交际能力的自然外露,也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根基。《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说明礼仪是人们安身立命、完善人格、成就人生的前提条件。礼仪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民众教养乃至国运盛衰的重要标志。《荀子》中写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者,人道之极也”。《左传》又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可见中国古代把礼仪教育是放在安邦治国的高度来认识的(这一点在世界文明史中极为突出,这也就是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的最大根据)。《弟子规》是一本礼仪大全,其中对儿童应遵循的礼仪随处可见,在其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诸多方面都有要求,且非常细密周全。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冠必正,纽必结,祙与履,俱紧切”。“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礼仪教育的巨大作用被约翰·洛克所认识,“礼仪的目的和作用本来就是使天生强硬的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多为别人着想,使人与人相处得融洽”。他在《教育漫话》中继续写到:“凡是懂得如何使对方感到舒服,而又不会自贬身价、显得卑躬屈膝的人,就是明白了处世的真谛,处处会受到欢迎和尊重,所以礼貌是儿童和青年必须养成习惯的头等大事”。

人们生活的现实是由个人和环境组合而成,要使社会生活和谐有序,就必须确认尊卑等级关系,确定一个人的“伦理执行界面”,按“礼”为人行事,俾使人们各得其所,各安本份。《弟子规》尊重父母权威,尊重律令秩序,其礼仪教育具体而不抽象,实在而不空洞,非常适合时代需要。

但很不幸,过于单一化、模式化、功利化的现代家庭与学校教育完全忽略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国学复兴的浪潮为《弟子规》的推广开启了一线曙光,倡扬《弟子规》作为一种“后启蒙”策略,已经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认可和接纳,这无疑是面对反智色彩浓裂厚重的现代教育浊流的一次有力冲击。

9、心理健康教育。一个人有心胸,格局大,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而心胸狭窄、格局小,不能宽容、包涵别人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心狱之中。《弟子规》不但关注儿童的行为养成,而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自己有才能,不能只为个人谋利,还要助人为乐利益社会;别人有才能,也不要轻视和诋毁,而应见贤思齐,学习其长处。嫉妒、憎恨、敌意,这是人心的毒瘤,对儿童本人的成长永远是一种威胁,因此,《弟子规》积极主张以平和心代替仇恨心,培育健康心理,“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也涉及到学习心理问题,“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认为墨磨偏,写字潦草不工整是学习时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的表现。如果在学习前学习中克服心理障碍,诚意正心集中注意,这才是做学问的样子。此外,“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是《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义异构语,提倡遇事进行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和畅人际关系。

10、责任心教育。在家庭内,每个人既为人儿女又会为人父母,父母所负的责任和子女所负的责任如果是高度一致的,则会造成家庭功能有序、充分的发挥。家庭是只讲责任、义务、付出、奉献和感恩的地方,在家庭内一旦培养起一个孩子的责任心,他才会有担当,他的高度的责任感就会很自然地适时地移向对待他人和社会。批判性地思考教育现状,不难发现,这些年来,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责任心教育作了边缘化处理,结果导致人们大都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许多家庭及社会越来越陷入混乱,进而趋向瓦解。

在教育问题上,不管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理论和方向,我们首先要澄清这个时代最缺失的是什么。不是危言耸听,一些所缺失的东西(如责任心)的重要性往往与民族的兴衰存亡气脉相连。

若要扭转由于普遍的责任心缺失而造成的社会颓势,我们必须重新铸就经得起检验的教育信念,重新认定并确立教育的主流价值,这个主流价值之一便是《弟子规》所高度重视的“责任心教育”。在《弟子规》中,关于培养儿童责任心的语句俯拾即是:“亲所好,力为具”强调了子女有给父母提供一切资生物品用具的责任;“亲有过,谏使更”,强调了子女有帮助父母改正错误的责任;“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强调了子女要悉心照料生病长辈,尽责尽孝;“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自己没有看清事情的真相,就不要随便乱说;对事情没有确切的了解就不要轻易传言,避免散布谣言,无事生非,造成混乱,这是对公众社会负责。“善相劝,德皆建。”兄弟姐妹友伴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勉励,一起建立美好的品德,共同前进。强调要对他人的成长进步负责,也要对自己的道德进步负责。伟大的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对责任的认识是:“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这(责任心)在人与人的所有关系中也无所不及。”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责任,责任的一些内容与时俱变,但责任感当持续存在。那些对家庭、生活、工作、学习、事业没有尽到责任乃至不负责任人的人将为社会所轻视。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将生命跟崇高的责任感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人就会创造出不朽的业绩。

《弟子规》包含着一种“大德育”思想,以上十个方面只是择其要者加以分析概括。除此,还有许多教育元素也值得归纳,如“价值观教育”,美丑、是非、善恶、好坏的分辨在《弟子规》中非常被看重(“年方少,勿饮酒,饭酒醉,最为丑。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能亲仁,无限好”,“不亲仁,无限害。”)如“中庸教育”(“过不规,道两亏”,“扬人恶,即是恶。”)赞成“规过”,反对“扬恶”,把握分寸,不走极端,符合中庸。如“气节教育”,教育儿童“勿谄富”,当然“勿谄贵”也就不言自明了。如“赏识教育”(“道人善,即是善;人思之,愈思勉”。)如“感恩教育”(“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如“节俭教育”(“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防止儿童追逐时尚、盲目攀比斗富,产生虚荣心理与不平衡心理。如“卫生习惯教育”(“便溺回,辄净手。”“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如“学习方法教育”(“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此外,《弟子规》的教育还涉及到语言的文明与艺术、交友的方法与原则、谦虚严谨、发愤立志等方面。

《弟子规》所提倡的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教育,这种教育在吃、穿、住、用、行各个方面均可落实,要求儿童懂规矩、守规矩是这一教育观的主旨。《弟子规》提供给孩子认识自己和社会所需的各种生活界面,使孩子更容易在挫折中成长,在风雨冷暖、人情世故中修身养性。可以确信,接受了《弟子规》教育的人即使没有接受当代学校知识教育,他依旧能够成长为一个快乐幸福且对社会有益的人。

《弟子规》最显著地突出了“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先培养德行,后学习知识与技能;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其基本理念是:贵“德”“行”培育,在“做人”与“做事”二者的统一中养成优良人格;以德统行,德在知先,行胜于言,以道德修为品格完善行为养正为首要任务,学习书本知识次之。道德占据着生命与灵魂的制高点,教育的根本在于德行。亚里士多德说:“专门追求有用,不能形成高尚自由之心灵。”道德的教育在青少年儿童心里扎稳了根,他们就具备了分辨善恶的能力,就会有大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遇到一些染污心志的事物就会有免疫力,从而远离它们并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正途,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便不需要父母操心。事实上,大部分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人与做事。比起做人与做事,做学问位居其次。学会做人做事,才有可能做一些学问;放弃了做人做事,只去做学问是不会做出大学问也不会有大出息的。反观现代教育现实,有那么多“高分劣德”、“高分劣行”、“高分低能”者充斥于世,可见,修正不合时宜的教育制度已刻不容缓!

约翰·洛克就十分强调实践对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这实际上是表达了一种“由做事而会做人”“先道德而后知识”的思维。他认为,优良的品质优于智力培养,教育应培养“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这与《弟子规》的教育理路如出一辙。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在他的那篇著名论文《师说》中,早就申述了同样的观点:“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对教师职业角色“传道”(传播做人的道理)、“授业”(教授文化知识)的先后定位来安排教育教学的主次。“传道”先于“授业”,德育先于智育,成人在先成才在后。这与《弟子规》的教育方针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弟子规》倡导以圣贤为师,亲近有仁德的人(“能亲仁,无限好”),以经典为友(“非圣书,屏勿视”),学仁德大道。由“孝”至“贤”,进而成就一个“仁者”、“智者”、“贤者”,最后朝向“圣者”的目标迈进(“圣与贤,可驯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鼓舞与向往的目标!于此,我们能在欧洲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与教育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及其信徒的学说中找到回应。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一个不断使人类心灵得到升华的永不完结的过程。如果剔除了托马斯主义者教育思想中的神学因子,我们将看不出《弟子规》教育目标与之的区别。

审视当代教育体制,不难看出,现今的教育从骨子里洋溢着一种“伪教育”形态,泛滥着扭曲化、愚昧化、功利化、极端世俗化的倾向,完全丢失了教育应有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品性,远远地背离了“以德为根,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教师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盲从——最后发现付出代价后有时达到的竟是别人的目的。教材及辅导资料的配置是一条若隐若现的龌龊的利益链条运作的结果。智育、技能教学为先,忽视德育的荒谬做法使我们的学生纯粹成为容纳知识的器皿,教育不再是一种人生塑造而蜕变为一种“填充”和单一模式化生产,结果并没有当然也不会促进人的所有能力和气质的展开,也没有促进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更没有促进人性的实现与超越,进而也无助于社会的改良与文明的进步。这种教育使现在的学生更加重视那些与理想主义生活相反的事实材料,更加重视跟文化传统与永恒价值相对立的事物。教育的任务是使人以永恒的真理为生活指导,否则在这个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没有精神只剩躯壳的人会犹如水上浮萍,只能随波逐流。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成人”继而“成才”。“成人”的精髓在于“求善”,“成才”的精髓在于“求真”。苏格拉底说:“美德是由教育来的。”不难想象,抛却了“善”与“真”的教育该是何等窘迫!据实而论,现在的教育基本上属于一种“败坏了的启蒙”,这样的教育与《弟子规》“美好精神铸造”的教育无法对话也无法媲美。

一般而言,一个时代的思想、精神资源主要来自于自己的传统,如果人为地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矗立一条硬性边界,这意味着与一种已被历史证明是非常奏效的教育模式失之交臂,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种强大的育人的思想力量和方式方法。如果弃传统如敝屣,盲目地抵制传统教育思想的价值观念,在事关受教育者未来的问题上抱持一种极端偏颇的态度,我们将与教育本真形态的距离愈来愈远,企望社会的真正进步将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乌托邦狂想。

学者章小亮、李世宏在《中国家庭教育》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传统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尤为值得赞赏的.......所以,在当今家庭教育中,父母给孩子的教育,不能少了传统的色彩。用民族的精神来感染下一代,用传统的经典来教化孩子。这样培养出来的便是明日保有传统精华的继承者。”由于当今教育的总体价值叛逆了传统以人为根、以德为根、行先知后的价值观而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人们对于传统教育在当今教育事业中应扮演的角色还是有所期待的,然而人们的期待与期待实现之间还横亘着许多阻碍。虽然家长和教师面对着许多教育问题,但流行的教育价值观是忽视并排拒《弟子规》的作用与意义的。价值论的学习涉及行为的正当与荒谬,并可以帮助人们形成一套生活所赖以为继的价值观念,虽然《弟子规》为价值论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答案,可是在这样一个知识、专业、技术、物质需求受到如此推崇的时代,人们冷落《弟子规》是顺理成章却也是缺乏远见的。“保卫古典教育,复兴传统文化,追寻圣贤足迹,挽救世道人心”这一日渐高涨的呼声尚需得到普遍而强烈的响应。

在一个家庭内,《弟子规》是实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材料。虽说《弟子规》所涉及的个别教育情境在当前的社会中已不可能复现,但其精神实质并未过时仍可传承,只不过必须要进行“创造性转化”而已。如“骑下马,乘下车”何尝不可以转化并理解为“骑自行车路遇长辈”的情境?“待婢仆,身贵端”何尝不可以转化理解为“对待家政服务员、保姆阿姨”的情境?“长者先,幼者后”在下楼梯或进旋转门时又何尝不能转化为“幼者先,长者后”,幼者在前搀扶帮助长者并为引导的情境?台湾学者林毓生热情提倡“对中国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但要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对传统思想深入了解,并把它与我们自己思想的特性及我们遭遇到的实际问题客观情境相互比照。林毓生说:“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一套活泼、创造性的思想,我们是很难了解另外一套不同思想的;我们甚至连那一套不同思想的特性都看不出来。”《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字字药石,言言龟鉴,经过具有创造性的诠释、转化后,现代教育思想便可有望实现与它的对接。

《弟子规》也是亲职教育(家长自己教育自己)的绝好教材。

长期以来,由于受凝固僵化的非白即黑、二元对峙的思维模式影响,我们对传统文化经常从实用主义角度企图做出“精华”与“糟粕”的区分,结果因价值取向混乱与标准不一导致人们对“精华”与“糟粕”的判别往往大相径庭、莫衷一是。如果我们放弃或稍微超越一下这一思维习惯或心理定势,我们将会发现,思维模式的突破所带来的是拓展了的视野、更加深邃的眼光和更包容的心态,漠视传统、轻蔑先贤、遗忘历史的愚昧做法、长夜悲剧也必会终结。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下面给大家分享论语的

论语读书笔记1

喜欢莱蒙托夫的一首诗:“一条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

我,愿作这只孤独的小船,随着碧波荡漾在沉静的大海中,宠辱不惊,朝着前方行驶,感受着阳光的温暖。

高中时期,使人成熟,使人感性,使人明理。我们已不是懵懂的小孩,我们学会了孤独,学会了与自己相处,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化解。我们接触了更多的人情世故,

如今的我们,再也没有了一个人的不知所措。我们慢慢沉溺于一个人的世界,学会了面对繁华喧嚣过后的清冷,学会了忍受孤独与寂寞,就像那只孤独的小船,内心似一片深海,铁马冰河,波澜不惊,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如今的我们,再也没有了对人情冷暖的过多伤感。我们慢慢习惯于客套和僵硬,却仍保持那颗温暖的心,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值得付出的朋友,用温暖的心去认知社会,感悟世界,将那些琐碎、无所谓、负面的东西过滤。

如今的我们,更加感激生命的伟大,更加珍惜生命的时光,更加向往未知的世界。随时光流逝,看着身边的生老病死,我们不禁感动于生命的神奇,感慨于生命的脆弱。于是,我们在努力着,努力让自己的生命不留遗憾。我们在向往着,向往未知的国度、不同的文化,向往世界的无边与奥妙。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自然在不停运转,生命在不停消逝,我们也在不停成长。被岁月拔节,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淡然,学会了怀着一颗敬畏天地、敬畏生命的心,在这个迷蒙慌乱的时代里,为自己的未来奔腾!

论语读书笔记2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典籍不计其数,他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论语》就是对人们影响最深的书籍之一。

学习《论语》内容,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每一位华夏子孙的本分。本学期我们的教材中就列出了《论语》十句经典,让我感慨最深的就是这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一句是孔圣人在河流边感叹的,他告诫我们:时间就像河水一样不停的流逝,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是啊!时间飞速流逝,一去不复返。有一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崇拜“游戏英雄”,整天抑郁不振,导致学业荒废,这是非常可惜的。如此美妙的花样年华,却被白白浪费在虚拟的游戏中,被白白浪费在浑浑噩噩中。年轻时代,时间不能太随性去支配,要让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过得踏踏实实。

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及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纵观古今,没有哪一位对国家,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伟人不是珍惜时间,忘我勤奋的楷模。时下,不少中学生缺乏的就是时间观念,他们没有人生理想,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上课就萎靡不振,无心听讲。基本的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用业余时间让自己有所作为。长此以往,岂不是毁了自己的一生。

年轻的朋友们,为了自己光明的未来,为了自己充实的人生,让我们携手,一起珍惜时间,一道务实奋进。来展现自己靓丽的青春,实现自己成功的人生。

论语读书笔记3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说明《论语》这本儒学中的“圣经”有太多太多的营养等待我们去吸取。

一翻《论语》我们一定会看到“仁、德、孝、学、礼、和、知”这七个字,它们整部论语的核心,更是整个儒学的核心。可以说儒学的核心是《论语》,而《论语》的核心便是这七个字,我们便要读懂这七个字。

读懂它们不容易,两千多年来多少名人在思考这个词题到今天也说不清楚,以下是我的个人见解。

“仁”即爱人,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包括陌生人。这一点与墨家类似,但是儒学没有一味的爱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那些好人要爱,知错能改的人要爱,唯独犯了大错且不思悔改的人不能爱。爱人有限度,有底线,所以说人要善待人但不能没有底线。

“德”即道德,与道家有些相同之处。但道家提倡顺其自然,但孔子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显然孔子认为道德不能顺其自然,只能靠自己。

“孝”即孝道,孔子在《论语》中的“孝”有一部分涉及了封建思想,但抛弃这些渣滓,乘下的都是精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会让我们终生受用。

“学”即思学,按照王守仁的话说是“知行合一”。这正是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句学习秘决的高度概括并提纯。

“礼”是“克己复礼”,这可以说是孔子被现代人指责的一个地方。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指不能越过的`道德底线,“礼”是道德中的法律。

“和”为和谐,现代社会缺少这个,如同人人心怀“和”便不会铤而走险去犯罪,不会对贪污抱有一丝幻想,不会为了贪欲去侵略他国。

“知”便是“智”。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变幻莫测,飘乎不定。没有实体,却实实在在在那里。有明,纯洁,可以一眼看穿,但是又是那么令人捉摸不透,这便是智慧。

这七个字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我也只在这海边捡些贝壳暗自窃喜,却可能永远也见识不到这辽阔的大海。

论语读书笔记4

现代的社会里,处处都应存在着诚信。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对于每个公民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身之本。

假期里,我又一次捧起《论语》这本书,饶有兴趣地品读起来。在这本经典著作里,蕴含着古代灿烂的文化历史,富有哲理的人生名句箴言,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即使今日,处在21世纪的新社会,《论语》仍在文化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引领着人民朝着未来、文明,跨步前进。

《论语》中,一句至理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最让我刻苦铭心。从中,可见孔子对诚信的重视。在孔子看来,诚信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取得人们的信任比什么事都要重要。

“一个月包退,两个月包换,终身维修。赶快拿起手中的电话订购吧!”在许多电视频道中,经常看到这排山倒海的场面,听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的电视购物广告。多功能手机,褪黑仪,增高鞋,这一个个广告里的产品难道真的拥有那神奇的魔力吗?其实不然。在前几个星期,新闻里就揭开了电视广告背后的神秘面纱。主持人带着大家,一齐总结了电视广告的种种特点,拍摄电视广告的招招秘诀。其中主持人举出了一个典型事例。广告里介绍的一个号称“排毒基”的洗脚盆,声称只要你把脚放进去,并撒上一点盐,就可以把你体内各个部位的毒素统统地排出来。从电视屏幕上,观众分明亲眼目睹了那黑黄相间的毒素排出来。然而,买回洗脚盆的消费者发现,不只是放脚,即使放其他的物品,这水还是会变得浑浊不堪。看来,这毒素根本不是人体里排放出来的。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原来,洗脚水变色是由于洗脚盆里能量泵中的电极和溶于水后的精盐发生电解反应所产生的。

无论是在生活、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应保留着最为珍贵的诚信,才能取得别人对你的信任。失去诚信,就相当于一个健全的人失去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只五彩的蝴蝶失去了一对翅膀。没有了诚信,宏伟的企业项目将面临失败!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存在着由信任搭建起的桥梁!没有了诚信,世界将充满着灰暗与欺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论语》中的名言,教给我们:诚信,是我们的为人之本!是世间最美好的道德品质!

论语读书笔记5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