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桃花源记的一句名言 正文

桃花源记的一句名言

时间:2024-10-14 18:13:55

桃花源记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下面让我们进一步对其语言特色进行赏析学习。

《桃花源记》虽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其《桃花源诗》所作的一篇“序文”,却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备至。这篇短文以简炼的文字、委婉的文笔、非凡的文采虚构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赋税,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开幕前夕,笔者再次品读《桃花源记》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内涵丰富,魅力无穷。

追求浪漫的杰作

东晋王朝,极端贪腐,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国家濒临崩溃。同时,朝廷承袭旧制,保护士族特权。因而年轻时的陶渊明,尽管有着“大济苍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为官,必然“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很快就成了官场上的异类。于是,仅当了81天彭泽县令的他,便于义熙元年(405年)不得不辞官挂印,从此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元熙二年,刘裕弑君篡位,建立南朝。这更激起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在无可奈何中,他只好借助文学创作来虚构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桃花源记》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了。

“桃林景色,秀丽诱人;桃洞入口,神秘离奇;桃源仙境,与世隔绝;出之桃源,不可复得”;“这里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神仙,没有唾手可得的财宝,但一群避秦难世的普通民众却享受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都为“世外桃源”涂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如此完美之仙境,怎不令人陶醉,难怪渔人也要为此而流连忘返。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心愿,若述之笔端,犹如七彩云霞。显然,《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基础上,为寻求心灵慰藉、追求理想境界而撰写的一篇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神奇杰作。我们不难看出,这篇文章所描写的景象既有现实社会的影子,又是陶令心中的梦想;它既不同于神话传说,又具有一定神话传说的色彩。有必要强调的是,陶渊明所设计的这个理想社会,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式社会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老子主张复古、倒退,并希望人们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上;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则是与东晋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与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绝然不同,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也不可与陶渊明的理想王国混为一谈。因为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论,而后者则是折射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蓝图;前者仅仅是儒家宣传空想观点而提出的一种假设,而后者则是封建社会广大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因为陶渊明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才使得《桃花源记》这一名篇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令人心怡的美文

《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美文,还因为陶渊明秀丽的文笔将“世外桃源”描绘得既神奇美丽又扑朔迷离。笔者以为,其创作艺术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叙事简练,惜墨如金。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盛行的氛围中,陶渊明却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没有典故的堆砌,也没有字句的雕琢,语言朴素,明白如话,风格明快,委婉得体。尤其是作者仅用三百多个文字就把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以及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等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真可谓惜墨如金。可以说《桃花源记》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独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称奇。

传世名篇 魅力永恒 ——《桃花源记》艺术风格赏析 - 醉眼看世界 - sxtytghlx的博客二是写景优美,如诗如画。“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妙笔生花,就像一组电影中的长镜头:既有清澈的小溪,又有鲜嫩的小草,还有那桃花盛开的成片桃林,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自然引起了渔人探访桃花源的好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段描写桃花源里面情景的文字,作者仅寥寥数语,便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山村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毫无疑问,桃花源里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也自然会激发广大读者浓厚的品赏兴致。

三是虚实相衬,亦真亦幻。作者借用小说的写法,以一个捕鱼人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为线索展开故事。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后,他还把渔人怎样步入桃林、怎样进入桃花源、怎样和桃花源人对话、走出桃花源时怎样沿途标记等等都刻画得非常细致,如此着笔,就是要使人们觉得桃花源这个地方确乎存在。但是作者又通过几个绝妙的文字,把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比如“晋太元中”的“中”字就用得很巧妙,作者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故事仅仅假设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而不明确具体的年份,于是故事就具有了传说的性质;又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和“忽逢桃花林”的“忽”字,也具有画龙点睛之神奇,它不但把渔人步入桃花源之路点化得空灵剔透、飘忽不定,而且把渔人进入桃花源前恍惚迷离的状态描绘得有声有色;再如渔人走出桃花源后再度寻访时,用“遂迷不复得路”一语与前述“忘路之远近”中的“忘”字相照应,这又是可圈可点之笔,就因为有了这个“迷”字,瞬息之间,“桃花源”便如同烟消云散,杳然不知所往。最后,作者还通过讲述南阳雅士刘子骥寻访仙境未遂一事,进一步渲染桃花源神传世名篇 魅力永恒 ——《桃花源记》艺术风格赏析 - 醉眼看世界 - sxtytghlx的博客奇多变、虚实莫测的气氛,使得文章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的确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它似在人间,又非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胜似人间;它只可于无意中得之,却不可于有意中求之。这种虚实相衬的对比写法,既强化了整篇文章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也流露了作者苦闷迷惘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引发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无限遐思。

影响深远的名篇

陶渊明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居田园,关注民生”的文人情节,溢于言表的“自由、豁达、乐观”精神,开拓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尽管他只是虚构了一个与残酷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但其笔下的“世外桃源”,却是一个和平安定、令人向往的美好社会,他的这一崇高理想境界,比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早600多年,比19世纪早期法国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大约早1300多年,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大约早1400多年,可见陶渊明确是开创世界以人为本、和谐平等、幸福快乐价值观之先驱。

传世名篇 魅力永恒 ——《桃花源记》艺术风格赏析 - 醉眼看世界 - sxtytghlx的博客我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颢之于黄鹤楼,范仲淹之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凡此种种,莫不如此。地处武陵余脉的桃源,本是一处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桃花源记》问世之后,才开始有文人来此涉足山溪,探寻仙源。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的传说开始引起朝廷关注,天宝七年,即诏令“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文以景传,景以文盛,文景交融,声名远播。它不仅吸引了无以计数的游客,而且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神魂颠倒,王昌龄、孟浩然、李白、刘禹锡、杜牧、陆游、姜夔等著名文人也曾纷纷慕名而至。桃花源究竟是“仙境”还是“人世”?这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唐代王维、韩愈、刘禹锡把桃花源视为人间的仙境,而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则把桃花源看作避乱的圣地,近代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当代的陈寅格则称:“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写实之文也”。千百年来,《桃花源记》竟然赢得世人如此津津乐道,实乃世上罕见。

《桃花源记》问世一千六百多年来,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既相当积极又非常深远。《桃花源记》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和无情地揭露了所处社会的丑恶;《桃花源记》就像一座灯塔,勇敢地开启了一道探索理想社会的亮光;《桃花源记》就像一柄火炬,毅然地点燃了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尤其是《桃花源记》中所推崇的那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完美统一”的生活方式,就像一部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于我们今天尊重和保护自然世界,构建和谐社会,落实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传世名篇 魅力永恒 ——《桃花源记》艺术风格赏析 - 醉眼看世界 - sxtytghlx的博客掩卷搁笔,浮想联翩。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不愧是美丽而神奇的人间仙境,它不仅深深地感染了笔者的情绪,也强烈地振撼了笔者的心灵。今日之桃花源,早就因为《桃花源记》而举世闻名,而陶渊明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正在桃源逐渐变成现实,眼下这里的山水洞谷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联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桃源人家之趣,无不给游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预见,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桃花源文化必将继续传承下去,明天的桃花源必将成为桃源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人间天堂。

拓展阅读:重点语句解析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了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写出了桃花源仙境的美丽和谐,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美与向往。这是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所见到的桃源风光,是本段的第一层次。作者把桃源写得如此幽静美好,是为了反衬外界的黑暗和污浊。

2.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解析:“异之”、“复前行”、“欲穷”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文章用一个“异”字来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又以一个“穷”字,紧连下段首句的“尽”字。

3. 见渔人,乃大惊。

解析:“大惊”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间隔”暗合,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黑暗。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析:这两句都表现了村中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特点,也从侧面反映了桃花源人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恬静,丰衣足食,表现了作者对其的向往。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析:“叹惋”,一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如此黑暗而叹息,二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6.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解析:桃花源从此与世隔绝了,这就渲染了“世外桃源”的神秘。

7.不足为他人道也。

解析:说明桃源人不愿外界打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同时为下文埋下伏笔。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用借代的写法写出了老人和小孩的欢乐,表现了桃花源人民的幸福安定,表达了作者对其的热爱与向往。

《桃花源记》大家都很熟悉的啦,讲了一个渔人奇幻漂流的故事。一个渔人,经过一番奇幻漂流,回到村里告诉大家有个地方像天堂,里面人穿的袜子都是玫瑰味儿的,别提多香了,他闻起来都舍不得放下。人们听后一个个都撇嘴:忽悠,接着忽悠!为什么呢?这家伙是有名的造谣大王啊。看村人不信,他就给太守说了,太守一听:有这种事儿?在我的地盘上竟然躲起来偷税漏税,奶奶的,去,找到他们,看本大人怎么收拾他们!于是派人去找桃花源,结果没有找到。这下子坏了,渔人以造谣的罪过被打一百大板,又让他赔了来回路费餐饮费精神损失费各种费,将家当赔了个底朝天。回到村里又被取笑了一番。于是此人就郁郁而终,临终之前说:我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告诉人们世界上有桃花源这个地方,可人们不相信啊!我好后悔啊,当初不应该天天造谣啊!造谣毁一生啊!

以上纯属胡编乱造,切勿对号入座。如有相信者,请自觉面壁,直到证明1+1=11为止。

不过,你有没有觉得《桃花源记》是一篇悲痛欲绝的文章呢?里面有一句话最最伤人了。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和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 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