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先秦和两汉的名言 正文

先秦和两汉的名言

时间:2024-10-12 08:27:50

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

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不扣亦鸣。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可以说,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

四、强调学以致用。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志和行为效果的功结合起来。

1.兼爱。

【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

2.非攻。

【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3.尚贤。

【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4.尚同。

【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5.节用。

【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6.节葬。

【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7.非乐。

【译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8.非命。

【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9.天志。

【译文】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10.明鬼。

【译文】辨明鬼神的存在,鬼神能扬善惩恶。

1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译文】兴天下的利益,除天下的祸害。

12.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1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爱别人的,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别人也必然残害他。

14.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把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你。这就是说,爱人的必定被人爱,而憎恶别人的必定被人憎恶。

15.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大取》

【译文】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之中。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译文】若使天下的人都彼此相爱,国与国不互相攻打,家与家不互相争夺,没有盗贼,君臣父子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太平了。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怎么能不禁止人们互相仇恨而不劝导彼此相爱呢?所以,天下人能彼此相爱才会太平,互相仇恨就会混乱。

17.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不相爱,那么强大的一定会压迫弱小的,富有的一定会欺侮贫穷的,显贵的一定会轻视低贱的,诡诈的一定会欺骗愚笨的。天下一切祸乱、篡位、积怨、仇恨等之所以会发生,都是由于互不相爱引起的。

18.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大取》

【译文】爱人不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样,是为了与人方便。

19.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大取》

【译文】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相爱就是这样。爱上世之人和爱后世之人,都像爱今世之人一样。

20.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法仪》

【译文】天希望人们互相爱护、互惠互利,而不希望人们互相厌恶、互相残害。

先秦名句

(一)《论语》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4、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篇》)

孔子说:“至于仁人,自己要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要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7、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畏,怎么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8、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9、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颜渊篇》)

子夏说:“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10、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说:“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1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1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篇》)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篇》)

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1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1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20、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有句话说:“能竭尽自己的力量就登上那官位,不能的就辞职。”

2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篇》)

过去的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还可去追求。

2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篇》)

子夏说:“广博的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2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2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卷)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像北极星,自己居于一定方位,群星就环绕在它的周围。

(二)《孟子》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把老百姓的快乐当成自己快乐的,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乐;把百姓的.忧愁当成自己忧愁的,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28、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即使有离娄那样的眼力,公输子那样的巧技,不靠圆规和曲尺,也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

2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

30、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一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二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三乐。

3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04重庆卷、08安徽卷、10浙江卷)

认真兴办教育,把对父母孝敬对兄长敬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头顶东西走了。

(三)《荀子》

3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和它们一起变黑了。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34、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流动的弹丸在瓦器中会停止,谣言传到明白人那里就平息。

35、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所以人没有礼义就不能生存,事情没有礼义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义就不得安宁。

(四)《老子》

3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

37、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难事,必从容易时做起;天下大事,必从细微处着手。所以,圣人自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而能成就其伟大的事业。

38、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天道公平,看似疏漏,但不会放过坏人。

3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五)《庄子》

40、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

(六)《礼记》

41、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独自学习,没有学习伙伴商量,就会孤陋寡闻。

4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所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发挥长处纠正学生学习中偏差的人。善于唱歌的人,能够使听者随着歌声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够使学生随着他的意愿来学习。

43、君子慎始,差若豪蹜(sù),缪(同“谬”miù)以千里。

君子慎重于开始,开始时相差好像只有一小步,最后也会相差千里。

4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选拔贤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4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46、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

(七)《尚书》

47、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不注重小节,最终累及大德;譬如造山,已高至九仞,只是因为少一筐土,山就没有造成。

48、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以轻视。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基石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49、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不被耳朵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处理就会适当。(一心)戏弄人就会丧失道德,(一心)玩弄器物就会丧失大志。

5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在国邦中能够勤劳,在家庭里能够节俭。

51、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能看得长远就是眼明,能听进善言就是耳聪。

5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常问问题会变得学识渊博,自以为是就会使自己渺小。

5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不可能逃。

(八)《诗经》

54、高山仰止,景行(háng 道路)行止(止,句末语气词)。

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后用来形容崇高的德行。

5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如果没有过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九)《左传》

56、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不道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我跌倒,你暂且耐心等待结果吧。

57、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尚书》上说:“处于安全境地要想到危险。”想到危险就会有防备,有防备就没有祸患。

5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59、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们的大功劳。

6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61、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

62、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为政好像务农,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开始又思考怎样使它取得圆满的结果。

63、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左传》引逸周书)

谨慎地开始,不怠慢地终结,就不会有窘迫之患。

(十)《易经》

64、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因此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居于下位而不忧虑。

(十一)《楚辞》

65、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世道混浊没有人了解我,我正远走高飞不回头。

66、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假如我的心是正直的,即使是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能有什么伤害?

67、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我不能改变心志去顺从世俗啊,本来就该愁苦终身不得志。

68、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我要坚守正道毫不犹豫啊,本来就要身处重重昏暗直至终了。

69、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

鸟飞千里,最终会返回自己的老窝;狐狸将死时,头总朝向出生的小山头。

70、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世道混浊不清:蝉翼变重,千钧变轻;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山响。喜欢进谗言的人地位很高,贤德的人却默默无闻。

在秦汉官僚体系中,出现了专司进谏的官员。⑤虽然正式的谏官出现了,但是他们在进谏时候的表现,并不比别的官员更好。虽然皇帝们多次下诏鼓励人臣进言,西汉的大臣中也颇有几个敢于直谏的人,如贾山、晁错、汲黯,但就整体来说,是不太愿意直谏的。究其原因,大概有二:第一,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盛行,政治上,追求无为而治;个人生活上,讲究保养长生,不被刑戮。惠帝时,丞相曹参“择郡国吏长大,讷于文辞,谨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辄斥去之。”《汉书?曹参传》)景帝时丞相卫绾“醇谨无他”,“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万石君石奋一家更是“恭谨无与比”。石庆于武帝元鼎五年拜丞相后,“事不关决于丞相,丞相醇谨而巳。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虽然也有不少人以“直谏”自我标榜,但是真正敢于冒死为国,匡正君过的人,少之又少。司马迁由于为李陵辩解,触怒武帝,被下狱处以腐刑,残缺身体,遭遇不幸,结果非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反而“重为天下观笑”、“重为乡党戮笑”司马迁《报任安书》)。

所以,与此相关的第二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亡秦暴政给人留下的可怕回忆,一直在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至尊的皇帝对进言者的迫害,也始终没有从汉代的现实政治中消失。晁错建议景帝削夺诸侯封地,吴楚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之名反,景帝乃将晁错腰斩于市。晁错死后,七国并未收兵,与中央军激战后,才被消灭。这件事情成为那些想要为朝廷进献忠言的大臣的一个前车之鉴,使得“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其不良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武帝的刻薄寡恩是史上有名的。《汉书?公孙贺传》“时朝廷多事,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然数被谴。”而大农颜异竟被张汤奏以“腹诽”之罪而诛死丨“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比,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史记?平准书》)宣帝的时候,情况也没有好多少。“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汉书?元帝纪》)

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小心戒惧,人人自危,为了保全禄位和性命,也只能“谄谀取容”了。如公孙弘“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张汤“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像他们这样的谄谀之臣,却极被武帝重用,则当时臣道可知矣。东方朔在《非有先生论》里,借非有先生之口来论当时直言之难:

昔者关龙逢深谏于桀,而王子比干直言于纣,此二臣者,皆极虑尽忠,闵王泽不下流,而万民骚动,故直言其失,切谏其邪者,将以为君之荣,除主之祸也。今则不然,反以为诽镑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人,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

在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生开始在朝中有了势力。然而儒生们的表现并不比汉初的重黄老的大臣们更勇敢。班固《汉书?匡张孔马传赞》:

自孝武兴学,公孙弘以儒相,其后蔡义、韦贤、玄成、匡衡、张禹、翟方进、孔光、平当、马宫及当子晏咸以儒宗居宰相位,服儒衣冠,传先王语,其蕴藉可也。然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笑。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

对于最后两句,如淳注曰“迹谓既明且哲也。绳谓抨弹之也。”颜师古注曰“古人之迹,谓直道以事人也。”班固认为,那些只会阿谀奉承而持禄保位的儒臣,是远远不能和敢于直谏的古人相比的。诚为一针见血之论。

这种风气在学术上也有反映。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春秋之大义也”。将周代的以民为本改成了“屈民以伸君”,认为臣民应该绝对顺从君主,而只有不可知的天,才能通过谴告的方式制约君主。《春秋繁露?竹林》又说“忠臣不显谏。”这句话,在汉代影响非常大,被引用的频率很高。这种柔靡的士风,一直延续到了东汉,直到东汉中期以后,才由于士大夫对衰颓政治的挽救运动而有了转折性的改变。

三、“讽谏”的提倡与《诗经》学美剌讽喻说的形成

所以,汉代人不强调直谏,而鼓吹讽谏。所谓讽谏,就是用微言婉语来进谏。从流传至今的文献来考察,“讽谏”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共出现了三次。两次出现在《滑稽列传》中,分别用在淳于髡和优孟身上: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丨其说可得闻乎?”髡曰“……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还有一次出现在《太史公自序》,用于屈原和《离骚》: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另外,讽谏也可以写为“风谏”。这个词在《史记》中也出现了三次,都与司马相如作赋有关。在《史记》及其后的文献中,有的时候,讽谏还可以简称为“讽”或“风”。汉代对进谏之道有了比先秦时代更为深刻的研究,出现了五谏之说,把“谏”分为五种,但是这五种的具体分类,各家则有些出入:刘向《说苑?正谏》:是故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孔子曰“吾其从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班固《白虎通?谏浄》: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庄公二十四年》: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说直谏,四曰争谏,五曰戆谏。《孔子家语?辨政篇》: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讽谏。应劭《风俗通?过誉篇》:《礼》谏有五,风为上。《后汉书?李云传论》:《礼》谏有五,风为上。李贤注:“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陷谏也。讽谏者,知祸患之萌而讽告也。顺谏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窥谏者,视君颜色而谏也。指谏者,质指其事而谏也。陷谏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见《大戴礼》。,”

从上面这些论述中,可以知道,虽然各家对五谏的分类并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点他们是共通的。那就是,在所有劝谏方法当中,讽谏是最被推崇的。在各家论述中,班固是论得最具体的。其《白虎通?谏浄》一篇中,专门用了一小节来阐述五谏的问题。他用声训来释“谏”字,并将五谏分别比附于仁、义、礼、智、信:

谏者何?谏者,间也,更也。是非相间,革其行也。

人怀五常,故知谏有五。其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窥谏,四曰指谏,五曰陷谏。讽谏者,智也。知祸患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此智之性也。顺谏者,仁也,出词逊顺,不逆君心。此仁之性也。窥谏者,礼也。

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此礼之性也。指谏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谏。此信之性也。陷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此义之性也。孔子曰“谏有五,吾从讽之谏。”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去而不讪,谏而不露。故《曲礼》曰“为人臣,不显谏。”纤微未见于外,如《诗》所刺也。若过恶巳著,民蒙毒螫,天见灾变,事白异露,作诗以刺之,幸其觉悟也。

在班固所论列的五谏中,前三项讽谏、顺谏、窥谏是属于有艺术性的、比较柔和的进谏方法,而后两项指谏、陷谏则属于直谏一类。其他书中与此大同小异的各种名目,也大致可以归入这两类中。在《说苑》和《白虎通》中,都提到孔子也要“从讽谏”,这应该是假托。在孔子的时代,还并没有讽谏这个词,先秦典籍里也没有记载他说过这样的话。刘向或许是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更有力量而假托孔子之言,班固则是从刘向那里继承了这个说法。

五谏的理论和讽谏的推崇,为汉代恭谨的臣道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和依据。这个理论属于汉代经学研究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来源与现实政治的考虑,更与汉代《诗经》学的方法论息息相关,互为因果,互为表里。

汉初,传习《诗》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诗》是官学,属于今文学派;而毛《诗》是私学,属于古文学派。四家各有家法,对诗的解说各不相同,且有今、古文之分,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那就是都用美刺说来解诗。清代程廷祚说“汉儒言《诗》,不过美刺二端”3]3),近人朱东润也在《诗心论发凡》一文中指出:“四家以美刺论《诗》,大抵皆同。”[4](_由于齐、鲁、韩三家诗说在后来都先后亡佚,经过清代人的辑佚,也只留下了数量有限的残章断简,所以我们在接触美刺说这个问题时,也就只能主要依靠保存完整的毛《诗》学派的文献来进行研究了。

毛《诗》的每首诗之前都有一篇《序》,《毛传》都是依《序》来解诗。所以,《毛诗序》就成了我们理解毛《诗》阐释体系的关键。而《关雎》前的那一段长序则是其总纲,我们一般称之为《毛诗大序》。它解释“风”时说: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郑玄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所谓“风化”,也就是用诗歌对民众进行教化,它主要是与所谓“美诗”联系在一起的。所谓“风刺”,也就是“讽刺”,指的是用诗歌对君主进行讽谏、讽谕,它主要是与所谓“刺诗”联系在一起的。在《大序》中,用“谲谏,’来解释“风刺”,而《郑笺》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也非常接近。孔颖达疏“谲者,权诈之名。托之乐歌,依违而谏,亦权诈之意,故谓之谲谏。”用今天的话来说,谲谏就是一种比较机智的进谏方法,用语委婉曲折,既能起到规劝的作用,又不至于引起君主的愤怒,使进谏者陷于险境。谲谏不仅仅是指用诗来作规谏,但用诗规谏却是谲谏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谲谏与讽谏意思是差不多的。

在这段话中,把“风”训为“讽”的意思,“讽”的政教色彩大大地扩张、强化,而它原有的诵读之意则逐渐缩小、弱化了。讽本来是一种用诗的方法讽诵),但汉儒把它当作了诗人写诗的方法讽谏),并使它与政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直接启发了汉儒从政治角度来解《诗》、并为其提供了历史依据的,就是先秦时代的献诗说。但汉儒把由这个角度解诗的范围扩大到整部《诗经》,就以偏概全了。这种思路一旦具备了方法论性质的指导意义,就构成了《诗经》的讽谕说,它必然要扭曲一些原本没有政教目的的诗篇的原意。即便是那些本来就有政教目的的诗篇,其意义也有很多在汉儒手中发生了转变。按汉人的解释,它们都是用“咏歌依违”、“譬喻不斥言”的方法来写的,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前面己经分析过,《诗经》里有许多作品是耳提面命的直谏诗的。

上述《大序》中的这一段名言,表面上是解释“风”的,但实际上,它是对整个《诗经》六义所作的集中概括。孔颖达疏“此六义之下而解名风之意,则六义皆名为风,以风是政教之初,六义风居其首,故六义总名为风,六义随事生称耳。”这几句话告诉我们,汉儒论诗,主要是从政教的角度着眼的,所谓六义,所谓美刺讽谕,都是由此生发开去。

《毛传》“《毛诗序》和《郑笺》用美刺讽谕说来对每首诗进行解说,郑玄《诗谱序》更在理论上对这种学说作了进一步概括:“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美刺”和“讽谕”是密不可分的,美刺是手段,教化讽谕是目的,二者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诗说体系。但是汉儒过分追求体系的统一,将内容多样、风格各异的鲜活的诗歌创作统统附会于历史,附会于政治,就难免会造成对诗歌的曲解,从而掩盖了许多诗篇的本来意义。例如《郑风?子衿》是一首女子思念恋人的诗,写得十分优美缠绵,而《毛序》却根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与子产论毁乡校的记载,说此诗是“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但就从诗歌的文本来看,我们怎么也找不出跟废学校有什么关系。《陈风?月出》是一首月下怀人的抒情诗,却也被《毛序》附会到了政治上去:“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焉。”

以美刺论诗,并不仅仅局限于《毛序》直接标明“美”、“刺”二字的篇目。朱东润指出,在《毛序》中,“凡言‘劳’之诗,皆诗之近于美者也。至若诗之近于刺者,其数尤多,不可殚计。……凡此言‘恶,、言‘怨,、言‘疾,、言‘责,之诗,皆刺诗;言‘戒’之诗,则诗之近于刺者也。……要之果据《毛序》而论,总诗之美刺与夫类美刺者言之,《风》、《雅》二百六十五篇之诗,十可尽其八九,而刺诗为尤众。”

综上所述,现实政治中“讽谏”越来越被推崇,对于汉儒用讽谏来解释《诗经》,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虽然这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背景。我们要弄清楚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诗歌批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诗经》学美刺讽喻说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就不能不探讨《诗经》与现实政治,尤其是劝谏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只是努力作了一个初步的尝试,至于更进一步的探讨,就有待大方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