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俄罗斯赫鲁晓夫名言 正文

俄罗斯赫鲁晓夫名言

时间:2024-10-09 16:25:52

1959年7月23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索科尔尼基公园为美国国家展览会揭幕,以此作为对苏联官员访问纽约的“回拜”。

随后发生的事情很难说是对缓和东西方紧张状态的贡献,但却被看成是两大阵营的一次大辩论。当时,展览会上最使人感兴趣的陈列是一套有六间房的典型美国住宅,在中央有一条参观走廊,能让观众看到里面的全部陈设。苏联领|导|人对这个样板住宅不禁大为光火,它触到了他的痛楚:俄国制造人造卫星是以牺牲消费品生产和对消费者的服务为代价的。展览会的开幕实况在苏联通过电视向公众播放了,赫鲁晓夫感到他有些失策。他摩拳擦掌,而尼克松正是向他应战的人。开幕式也要在美国电视中播放,尼克松一心想当来年共和一党一总统候选人,当然不愿在电视上使自己受气势汹汹的共|产|一党一人的欺负。结局就是新闻界所谓的“厨房辩论”或者“索科尔尼基最高级会议”。

辩论开始是他们停步在样板住宅的光洁漂亮、设备新颖的厨房的时候。尼克松说这是一所典型的美国住宅,几乎任何美国工人都能住得起这样的或类似的房屋。苏联总理昂起头来表示蔑视。

赫鲁晓夫:你以为俄国人会被这个展览惊得目瞪口呆?可是事实是所有新建的俄国住宅都将有这种设备。在美国要得到这所住宅要有钱才行,而在我们这里,你只要生为苏联的公民就行了。如果美国公民没有钱,那就只有权在人行道睡觉。而你们却说我们是共产主义的奴隶!

尼克松:我们并不认为这个展览会使俄国人民惊讶,但是它会使他们感兴趣,就像你们的展览会使我们感兴趣一样。对我们来说,多样化,选择权,我们有上千个不同的'营造商的事实,这些就是生活的情趣。我们不愿有一个zheng府官员在最上头做出决定说,我们只要一种式样的房屋。这就是差别——

赫鲁晓夫(插一进来说):就政治差别而言,我们永远不会一致。如果我同意你说的,我就会受到米高扬的引一诱。他喜欢辣味汤,而我不喜欢。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意见分歧。

尼克松:谈谈我们洗衣机各有什么优点,岂不比谈论我们的火箭各有什么威力更好?你想要的,不也是这种竞赛吗?

赫鲁晓夫(把他的大拇指顶在尼克松的前胸上):对!我们所要的就是那种竞赛,但是你们的将军说他们强大的很,能把我们摧毁掉。我们也能拿出点东西给你们看看,让你知道俄国人的精神。我们是强大的,我们能打败你们。在这方面,我们也能让你看点东西。

在放着加利福尼亚名酒的桌子旁停留时,他们做了最后的较量。

赫鲁晓夫:为和平和废除在国外的一切军事基地干杯。

尼克松(没有举杯):咱们只为和平干杯。

一位站在一旁的俄国人:祝赫鲁晓夫总理长命百岁!

尼克松:我要为这个干杯。我们尽管不同意你的政策,但是我们愿你健康。祝你长命百岁。

赫鲁晓夫(干杯后):到九十九岁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些问题。我们着什么急?

尼克松:你是说到你九十九岁的时候你还会当权?还没有自一由选举吗?

关于尊重的论点

1.尊重需要理解和宽容。

2.尊重也应该坚持原则。

3.尊重知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4.尊重别人就要尊重别人的劳动。

5.尊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6.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7.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8.尊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9.我们应该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10.对人尊重,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

关于尊重的

1.仁者必敬人。——《荀子》

2.忍辱偷生的人决不会受人尊重。——高乃依

3.尊重别人的人不应该谈自己。——高尔基

4.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5.谁自尊,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6.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

7.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8.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9.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10.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重。——陀思妥耶夫斯基

11.对于应尊重的事物,我们应当或是缄默不语,或是大加称颂。——尼采

12.尊重老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忘记。

1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十六大报告》

14.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15.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是通用电器长久不败的法宝。——杰克·韦尔奇

16.君子之于人也,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程颐

17.施与人,但不要使对方有受施的感觉。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刘墉

18.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叔本华

19.要喜欢我们所不尊重的人是很难的;但要喜欢我们对之尊重得超过我们自己的人也是同样难的。——佚名

典型论据

——学生最需要礼貌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回厦门大学参加 60 周年校庆,向欢迎的人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非常高兴回到母校,我常常怀念老师。”被人誉为“懂得人的价值” 的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老校长王亚南,曾经给予陈景润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陈景润重返母校,首先拜访这位老校长。校庆的第三天,陈景润又出现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启蒙老师李文清教授家中,陈景润非常尊重和感激他。他还把最新发表的数学论文敬送李教授审阅,并在论文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以下的字:“非常感谢老师的长期指导和培养——您的学生陈景润。”陈景润还拜访了方德植教授,方教授望着成就斐然而有礼貌的学生,心里暖暖的。

停奏抗议的反思

——没有礼仪就没有尊重

孔祥东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 1998 年 6 月 6 日晚,他在汕头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出之前,节目主持人再三强调,场内观众不要随意走动,关掉 BP 机、手提电话。然而,演出的过程中,这种令人遗憾的场面却屡屡发生:场内观众随意走动, BP 机、手提电话响声不绝,致使孔祥东情绪大受干扰。这种情况,在演奏舒曼作品时更甚。孔祥东只好停止演奏,静等剧场安静。然而,观众还误以为孔祥东是在渴望掌声,便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件事,令孔祥东啼笑皆非。演出结束后,孔祥东说:有个 BP 机至少响了 8 次,观众在第一排来回走动,所以他只得以停奏抗议。

“礼遇”的动力

——尊重可以让人奋发

日本的东芝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大型企业,创业已经有 90 多年的历史,拥有员工 8 万多人。不过,东芝公司也曾一度陷入困境,土光敏夫就是在这个时候出任董事长的。他决心振兴企业,而秘密武器之一就是“礼遇”部属。身为偌大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他毫无架子,经常不带秘书,一个人步行到工厂车间与工人聊天,听取他们的意见。更妙的是,他常常提着酒瓶去慰劳职工,与他们共饮。对此,员工们开始都感到很吃惊,不知所措。渐渐地,员工们都愿意和他亲近,他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好评。他们认为,土光董事长和蔼可亲,有人情味,我们更应该努力,竭力效忠。因此,土光上任不久,公司的效益就大力提高,两年内就把亏损严重、日暮途穷的公司重新支撑起来,使东芝成为日本最优秀的公司之一。可见,礼,不仅是调节领导层之间关系的纽带,也是调节上下级之间关系,甚至和一线工人之间关系的纽带。

世界知识产权日

——尊重知识

在 2000 年 10 月召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 35 届成员国大会上,我国提议将 4 月 26 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这个提案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得到了确定。 2001 年 4 月 26 日成为第一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这是我国尊重知识的具体表现。

屠格涅夫与乞丐

——尊重比金钱更重要

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镇上散步,路边有一个乞丐伸手向他讨钱。他很想有所施与,从口袋掏钱时才知道没有带钱袋。见乞丐的手伸得高高地等着,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乞丐笑了,含泪说:“不,我宁愿接受您的握手。”

——尊重不分社会地位

有一天,孙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疗。当时,孙中山已是大总统、大元帅了。但是,他对医务人员很尊重,对他们讲话很谦逊。平时,无论是早晨或是晚间,每当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他总是微笑着说声“谢谢您”,敬诚之意溢于言辞。

1925 年孙中山患肝癌,弥留之际,当一位护理人员为他搬掉炕桌时,孙中山先生安详地望着她,慈祥地说:“谢谢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过后您应该好好休息休息,这阵子您太辛苦了 ! ”听了这话,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国家之间需要尊重

要别人听取你的意见,你先要了解同情别人。同样的,你得遂心愿后,也该为别人着想。如果你不顾别人颜面,就可能会毁去你努力争取到的成绩。

美国总统肯尼迪深明此理, 1962 年 10 月经过两周的紧张谈判后,前苏联领袖赫鲁晓夫同意,如果肯尼迪答应不进攻古巴,他就从古巴撤走所有的导弹,因而得以化解古巴导弹危机。据肯尼迪的顾问修多尔·索仑森说,肯尼迪接着便向大家指示,要不自夸,不自满,甚至不说取得胜利。我们能够赢是因为我们保全了赫鲁晓夫的面子——我们现在也不该羞辱他。

鲁哀公以服饰定儒士

——真才实学才值得尊重

有一天,庄子拜见鲁哀公。鲁哀公颇有感慨地告诉庄子说,鲁国的儒士很多,但都没有什么杰出的才能。庄子却认为鲁国的儒士很少,鲁哀公不解其意,同他争辩,认为鲁国那么多人都穿儒服,怎能说没有儒士呢 ? 庄子告诉哀公鲁国人穿儒服是为了适应天时地形。有才学的君子未必穿,穿儒服的人未必有才学。就让鲁哀公下一道命令:没有才学的人不得穿儒服。哀公按庄子意思下了一道命令, 5 天后,果然鲁国人再不敢穿儒服了。

哲理材料

女王敲门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纪晓岚的幽默

纪晓岚有一天去游五台山,走进庙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见他衣履还整洁,仪态也一般,便招呼一声:“坐。”又叫一声:“茶。”意思是端一杯一般的茶来。寒暄几句,知他是京城来的客人,赶忙站起来,面带笑容,把他领进内厅,忙着招呼说:“请坐。”又吩咐道:“泡茶。”意思是单独沏一杯茶来。经过细谈,当得知来者是有名的学者、诗文大家、礼部尚书纪晓岚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满脸赔笑,请进禅房,连声招呼:“请上坐。”又大声吆喝:“泡好茶。”他又很快地拿出纸和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禅院。纪晓岚提笔,一挥而就,是一副

尊重的魅力

有个业务员曾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工作是为强生公司拉主顾 , 主顾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 , 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 , 他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因为强生公司的许多活动都是针对食品市场和廉价商店而设计的,对小药品杂货店没有好处。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很久 , 最后决定再回到店里,把情况说清楚。

走进店里的时候,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然后到里面去见店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回来,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这个业务员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自己离开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在你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我,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惟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从此店主成了这个推销员最好的主顾。这个推销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许多的朋友,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人体解剖课

这是一堂人体解剖课,一群刚入学的大学生在教授的引领下,来到一具新鲜的标本前。标本是一位刚去世的'老人。他临终前自愿把遗体捐给医学院,虽然他的子女中有人持反对意见,但老人的态度很坚决。最后他们只好顺从了老人的意愿。

玻璃盖被轻轻掀开,手术刀拿在手里,老教授忽然停住了,他对学生们说:“让我们一起向这位陌生的逝者默哀 3 分钟吧 ! ”学生们愣了一下,随后不约而同地摘下头上的帽子和围巾。

3 分钟后,老教授说:“虽然这具标本是其本人自愿捐献的,但我们毕竟损伤了他的躯体,所以我们要向他表示歉意 ! ”

学生们静静地听着,这一堂解剖课让他们得到了两次人生的洗礼:一次是那具纯洁的标本让他们产生的敬意,一次是老教授因为尊重一具遗体而让他们产生的尊重。

乞丐的尊严

我的朋友吉姆曾向我讲述过一个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尊严,这是他们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即使是乞丐也不例外。

吉姆曾经在流浪汉聚集的地下通道里遇到一个乞丐。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衣衫破旧,抱着一把褪了色的旧吉他,唱着悲伤的歌曲。这样的情景,在这个城市每一天都可以见到。

“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却在这里乞求别人的施舍,他们为什么不觉得脸红 ? ”想到这里,吉姆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吉姆可不想为这样的人付出什么。忧伤的歌曲依然在吉姆的耳边萦绕,但是吉姆没有心情停住。

“先生,请等一等。”当吉姆走上台阶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吉姆,吉姆知道是那个乞讨的人。

“别人不给钱就算了,还要追上来要钱 ! 这样的人我是绝对不会给他钱的。”想到这里吉姆生气地对他说: “对不起,我没有钱给你,我现在很忙,请不要打搅我。”

“您误会了,我想问这是您的东西吗 ? ”当吉姆看到他手里的钱包的时候,这才发现,那正是自己的钱包,里面有整整一万美金,这些钱要是丢了,吉姆的工作就完了。

刹那间,吉姆感到了羞愧,是自己误会了这个乞丐。他并不是向吉姆讨要什么,而是归还吉姆丢失的钱包。

吉姆非常激动地接过了钱包,为了表示谢意,他从钱包里拿了一张 10 美元的纸币,然后对乞丐说: “为了表示感谢,请接受我的一份心意 ! ”

“先生,我是需要钱,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那个年轻的乞丐说道, “希望您今天有一个好心情,下次可要注意了。再见了,先生。”说完,又回到了原先的地方,继续弹那把旧吉他。

原本觉得并不怎样的吉他声突然变得如此的人性化,吉姆站在那里,感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悦耳的吉他声在耳边萦绕。

这就是乞丐的尊严。

报酬

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但进去后,他发现周围的 8 个同事中有 6 名硕士、两名博士,作为新来的,他一点优势也没有,整天被呼来唤去,忙于事务性工作,渐渐感到委屈、乏味。更重要的是,他所得的报酬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于是,这个硕士心一狠,辞了职,又回大学里攻读博士。

取得学位后,博士来到沿海经济区求职,很多用人单位抢着要他。对比之下,一家私营企业老板心最诚,开价最高,博士挺满意,就去了。这个私营企业老板文化程度虽低,但十分尊重人才,对博士总是笑脸相迎,博士很感动,决心要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学。

久而久之,博士发现:老板虽尊敬他,却从来不要他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倒是常常带他去赴商界朋友们的宴席、打高尔夫球、洗芬兰浴什么的。博士渐渐感觉到,老板其实将他当作了一件“活首饰”,因为每逢以上场合,老板总不忘给朋友们介绍:这是我聘请的某某名牌大学的经济学博士……

为了扭转局面,博士决定主动出击。他花费数月时间,将所在企业全面考察、分析,呕心沥血搞出一份厚厚的《企业未来发展规划》。本以为老板会大喜过望,但事实上老板对此并无兴趣,依然经常拉着博士会见自己的商界朋友,逢人就要介绍:这是我聘请的某某名牌大学的经济学博士……

终于有一天,博士忍无可忍,向老板递交了辞呈。老板很惊讶:我给你的报酬还不够高吗 ?

博士摇摇头,给老板讲了个小故事——英国有位大科学家法拉第,要进皇家科学院。知情人告诉他,在那里,工作是十分劳累的,而报酬却相当少。法拉第毫不在乎地说:“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

尊重是金钱买不到的

有位富翁十分有钱,但却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为此苦恼不已,每日寻思如何才能得到众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心想机会来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丢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币。

谁知乞丐头也不抬地仍是忙着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气:“你眼睛瞎了 ? 没看到我给你的是金币吗 ? ”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给不给是你的事,不高兴可以要回去。”

富翁大怒,意气用事起来,又丢了十个金币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这次一定会趴着向自己道谢。却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几乎要跳了起来:“我给你十个金币,你看清楚,我是有钱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个谢你都不会。”

乞丐懒洋洋地回答:“有钱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则是我的事,这是强求不来的。”

富翁急了:“那么,我将我的财产的一半送给你,能不能请你尊重我呢 ? ”

乞丐翻着一双白眼看他:“给我一半财产,那我不是和你一样有钱了吗 ? 为什么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来道:“好,我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这下你可愿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将财产都给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凭什么来尊重你。”

尊重的力量

曾经听说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 10 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没想到商人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竟使一个不无自卑的人顿然树立起了自尊,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正是有了这种自尊与自信,才使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优势,终于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不难想像,倘若当初没有那么一句尊重鼓励的话,纵然给他几千元也无济于事,断不会出现从自认乞丐到自信自强的巨变。这就是尊重,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

《全球化和大同理想》

美国的理想是建立民主世界。伊朗的理想是建立地上天国。苏联的理想是建立没有阶级剥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理想是“世界大同、天下为公”。大同是理想;小康是现实。我们的当前任务是:建设小康,志在大同。

《全球化时代的华夏文化》

现代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学术科学化,生活电气化,信息网络化。现代文化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主流。

《如何弘扬华夏文化》

文化如水,从高而下不能逆流。

评美洲英葡殖民地发展迥异

天下乌鸦一样黑,可是有的乌鸦只顾“抢巢”,有的乌鸦还能“筑巢”。抢巢乌鸦也筑巢,筑巢乌鸦也抢巢。但是,重点不同,方向各异。

评美国脱离英国王朝独立

抛弃皇冠,人人平等,会不会变成一盘散沙倒退到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的社会需要用法律来作为粘合剂,使自由成为有规律的活动,自由决不是胡作非为的别名。

评自由和发明的关系

“自由就是动力”。这一点没有疑问。发明创造是不能用政府命令来催生的。政府所能做的是保护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不是军事力量,而是发明创造。

周有光评美国政党的

美国不是没有左翼和右翼的政党,有时还有极左和极右的政党。可是他们在选举中只能得到少数或极少数的选票,而且左派和右派相互对垒,相互抵消,往往不久就自行解散了。抓住中间多数,跟着主流走,不理会左派和右派,这是选举的“趋中”策略。

评苏联的政党专制和意识形态

对苏联的专制制度来说,透明性和民主化不是福寿膏,而是催命羹。1986年11月5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向中央报告(密):《当前大学生思想行为》(要点):选读课程,出路第一;社科废话,马列无用;党委落后,高干愚蠢;心中英雄,美国牛仔。领导批示:加强意识形态教育。

谈苏联的专制

赫鲁晓夫的儿子过了60岁之后,申请移民美国,在入籍考试的20个题目中,答对了19个,可是1个答错了:他不知道美国是“三权分立”,闹了笑话。这不能怪赫鲁晓夫的儿子,要怪苏联的政治教科书上不许谈“三权分立”。

评苏联解体

西欧记者问叶利钦:你搞垮了苏联后悔不后悔?叶利钦说:苏联的解体是俄罗斯前进的必要条件。

评全球化下世界观的重组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跟过去不同,主要是:过去从国家看世界现在从世界看国家。在全球化时化由于看到了整个世界,一切事物都要重新估价。

评太平天国历史剧

民国政府歌颂太平天国,因为他反对满清;共产党歌颂太平天国,因为他是农民革命。

评苏军烈士纪念碑从市中心迁移

希特勒是侵略者;苏联究竟是解放者还是侵略者呢?

评美国的阶级斗争和矛盾统一

资本主义社会包含不同的阶级。阶级之间,既有矛盾又有合作。有矛盾就有斗争;斗争方式主要是和平罢工,不是你死我活。工会认为工资不合理的时候,就举行罢工。罢工达到目的,立即复工。资本家改进技术,又获得超出原来的利润。如果赢利提高而工资不提高,可能再次罢工。罢工和复工,斗争和合作,周期往复,资本主义蒸蒸日上。如果美国的工会采取你死我活的斗争,美国早就完蛋了。

评马克思的《资本论》

马克思(1818-1883)去世太早,只看到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一战前)的前半,没有看到后半,更没有看到中级阶段(两战间)和高级阶段(二战后);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全貌,因此《资本论》只可能是哲学推理,不可能是科学论证。

评民主和阶级性

陈独秀早期认为民主没有阶级性;后来服从第三国际,主张民主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别;晚年冷静思考纠正错误,重新肯定民主没有阶级性。李慎之指出,民主不仅没有阶级性,也没有新旧之分。“新民主主义”是民主吗?“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什么社会主义?他提倡“回归五四,学习民主”。

论社会主义

搞了一辈子社会主义革命的老革命家也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既然说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革命家还要自称社会主义呢?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理想”,革命家不肯放弃这个“理想”。

论民主

民主不是某些国家的新发明或专利品,它是三千年间人类的经验积累。民主不是有利无弊的制度,但是历史证明,它是不断减少弊端的较好制度。先进国家无不尊奉民主制度。从神权到君权到民权是一条政权演进的路线,全世界的国家都在这条路线上竞赛。

评苏联民众对苏联解体的反应

全世界都在震惊,惟独苏联人民人人保持冷静!

评人类文化的运动

文化的发展道路只有一条,就是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科学道路。科学是一元性的,没有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分别。

评全盘西化论

五四邀请“德先生”和“赛先生”,不能只要“赛先生”,不要“德先生”。清朝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际是“封建为体、枪炮为用”。解放后实行“向苏联一边倒”,马列主义是西化不是东化,“一边倒”是“全盘苏化”。

评“主义”

福利是资本腹内的社会主义。资本养护福利,经济就兴。福利销蚀资本,经济就衰。百分比的多少决定天平的倾斜方向。

评西化

西方在哪里?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西方”。对中国来说,主要有三个“西方”:第一个是汉代的“西域”,第二个是唐代的“西天”,第三个是近代的“西洋”。从这些“西方”取得知识、技术和经世济民的丹方,就是“西化”。

谈文化图腾和文化禁忌现象

反对信佛而香火大盛。禁听邓丽君而邓丽君之风流行。简化汉字而繁体字复活。停止发行的小说一抢而空。传得最广的消息是小道消息。塞之而流,禁之而行,这也是文化运动的一种规律。

《漫谈“西化”》

地球缩小了。东西方文化正在汇流成世界文化。今天“洋为中用”,明天“中为洋用”,后天“中洋共用”。问题不在“中”或“洋”,问题在“用”。

科学和民主的关系

五四运动不断深化,提出了邀请“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位客座教授前来中国的建议。这个建议是五四运动的精髓。遗憾的是,德先生没有拿到“签证”,无法成行。赛先生一个人来了。他们二人原来是一对老搭档,长于合作演唱“二人转”。现在赛先生一个人前来,只能“一人转”了。一个人前来也好,比一个都不来好。可是,发生一个问题:怎样“接待”赛先生呢?接待问题是关键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赛先生到苏联,受到“苏维埃式”的接待。先改造赛先生的思想,然后叫他创造无产阶级的“真科学”,废除资产阶级的“伪科学”。最有名的创造是:马克思主义的“米丘林生物学”和马克思主义的“马尔语言学”。

评苏联的自然科学政治化

米丘林生物学是“哲学”!

《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

“改革”就是打破“框框”。要使改革成功,还要打破更多的“框框”,从自己建筑起来的“圈套”中走出来。重新考虑如何“接待”赛先生,这是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

《华夏文化的光环和阴影》

为封建制度服务了2500年的华夏文化,要想转化成为现代文化,那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大手术。如果对华夏文化的阴影,在理论上不敢彻底批判,在制度上无法严格防止,那么,我们将背着阴影遗产进入第三个千年纪。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冷战像是一场知识竞赛,苏联以米丘林遗传学对抗摩尔根遗传学,以实物交换对抗货币贸易,以专制制度对抗民主制度,实际都是知识差距的文化冲突。

问:专制和民主也是知识差距吗?

答:专制属于神学和玄学文化,民主属于科学文化,差距极大。

问:反右运动是文化冲突吗?

答:清除知识阶层,提倡外行领导内行,从知识无用论到知识越多越反动论,是对抗现代知识的文化冲突。

评中国和印度的外包经济

沉睡的古国需要服一贴清醒剂才能苏醒过来。这贴清醒剂就是外包经济。中国和印度同样依靠外包经济作为起动力量,实现经济的起飞。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成为“世界办公室”。

周有光讽刺语文也分层

“大人物的寡妇叫遗孀,小人物的遗孀叫寡妇。”

《跟林汉达一同看守高粱地》

教育,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启发青年,独立思考,立志把社会推向更进步的时代!

评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在西欧成为温和的民主社会主义,到俄罗斯成为残暴的斯大林主义,这显然是不同的历史背景产生不同的历史后果。

周有光评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理想还没成为事实。斯大林建成的社会主义是虚假的。苏联瓦解后,俄罗斯上接帝俄的民主传统,从头建设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自然趋势。

《闲谈俄罗斯》

死后平反的精神胜利是东方特有的历史传统。

谈如何与时俱进

“与时”,不墨守历史成规:“俱进”,改革开放,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实行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经济从工业化进步到信息化;政治从专制制度进步到民主制度;文化从知识禁锢进步到知识解放。这是全球化时代的脉搏。

评信息化的作用

如果不是亲自在美国和日本看到“没有农民的农场”和“没有工人的工厂”,我将继续高呼“耕者有其田”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谈信息和自由

追求先进生产力要从学习模仿进而能发明创造,前提条件是开辟自由创造的环境。追求先进文化要摆脱思想的束缚,先进文化是自由土壤中萌发出来鲜花。广播、电视、电脑等信息工具,要充分运用,不要限制运用。信息化时代而限制信息,何以自解?

谈文化冲突

十八只螃蟹放在一个竹篓里,哪能不我挟你、你挟我?文化冲突实际是文化差距的摩擦。

谈信息和真相

21世纪不会再出现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那是宣传,不是真实。

《学写八股文》

真理不怕批评,批评是真理的营养品。怕批评的不是真理,而是未能适应时代的宗教和教条。迷信时代要过去了,盲从时代要过去了,现在是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拘一格、奋力求进的“与时俱进”的时代。

《东洋变西方》

“东洋”怎么变成了“西方”?“这要感谢日本打了败仗!”“败仗,打掉了军阀,打掉了财阀,打掉了出身和身分,逼迫人民作知识和技能的竞争。这样,东洋就变成了西方。

谈民主之难

社会科学为什么不容易得到公认就是因为许多国家,他的统治阶级是特权阶级,如要服从社会科学原理,他就得放弃他的特权,这是特权和真理的矛盾。

谈民主大势

可是到了民主制度,政治家是为人民服务的,本是三纲,君为臣纲嘛,现在变为官为民仆,做官的成了人民的仆人,这不是倒过来了嘛?所以时代发展对特权者越来越不利。

谈制度决定认识

在美国,你若是一个大学教授,很被看重:你要是一个做官的就不被看重。专制国家则完全相反,做官的最重要。

谈社会科学的作用

为什么在200年间美国就能建成一个世界最先进的国家?这不是偶然的。他们是用先进的社会科学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先进的自然科学。用先进社会科学建立了一个社会,这个社会就能发展自然科学。为什么欧洲反而不行呢?历史的包袱。

谈话语禁忌和全球世界观

中国的问题,历来从中国看中国那永远说不清楚,得从世界看中国。包袱越重的国家,越难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