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关于老子的名言名句(精选100句)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0、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12、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3、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7、将欲取之,必先之。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5、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2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30、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5、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3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3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3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9、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40、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4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3、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44、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45、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46、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47、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8、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49、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0、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52、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53、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54、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55、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6、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57、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5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6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1、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62、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64、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65、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66、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67、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68、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6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70、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7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7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73、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7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5、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76、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77、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78、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9、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80、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81、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8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8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8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87、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8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9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1、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2、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93、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4、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95、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9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9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李氏山河锦绣尽,
素衣飘渺泪沾裳。
是问红颜终祸水?
白绫三尺夜飘零,
痴笑天下多情郎。
●我,李氏长歌,从此余生,将以诛杀窃国贼子李世民为道,只此一条,至死方休! ----夏达《长歌行》
●李氏听得很入神,她不懂什么是小说,也不懂什么叫文笔,甚至有些词语她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她唱过戏,知道有些戏词能唱得观众落泪,她们五姐写的故事就是能让人落泪的。 ----脂肪颗粒《纸上人》
●苍天有井独自空,星落天川遥映瞳。小溪流泉映花彩,松江孤岛一叶枫。南海涟波潭边杏,樱花尽朱落无音。神仙谷内美人姬,饭尽之岛爱成梦。西塞山野雁自翔,小桥水泽浸芳园。武园枯藤空留兰,李氏眉宇尽是春
●和晚清很多汉族大员一样,李鸿章的发迹,走的也是从书生到带兵官的路子,有些不同的是,李鸿章从曾国藩的.幕僚身份退下来,开始当上江苏巡抚时,已是不折不扣的中年(40岁),完全属于大器晚成型。李鸿章在给曾国藩做幕僚时,就以其识见和刀笔吏的功夫而深得曾氏的赏识,曾氏赞许其“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该书对李氏奏折中这种刀笔功夫,作了一些有趣的发挥,怎么反驳上级,如何敷衍皇上,揣摩圣意,打太极拳,今天的“秘书党”应该认真学学。 ----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氏有佳人
添字出人美 ----徐铁鹏
●就像你们的老主人一样,
既不是燕王的燕,也不是赐姓的李,而是本姓的罗,他们啊……
从来也没有信任过李氏的大唐吧。 ----夏达《长歌行》
●学物理,如雾里,雾里看物理,勿理物理
学数学,需输血,输血为数学,孰学数学
学历史,如离世,离世看李氏,吏士理事
学政治,如争执,争执看整治,整只整治
学语文,如遇蚊,遇蚊看余闻,余蚊余温
学英语,很无语,无语因英语,勿语英语
学化学,如花谢,花谢因化学,花谢化学
●九、妖魔:
《上经大法》:“夫妖魔者,山林多有之。凡入靖修炼一念不真,多招狐狸山精石怪妖魅,恐人成道化作妖艳以求宿食,或歌艳丽诗词以现形影。故行大法之士,多忌之。”
对于妖魔之说法可谓“正气不足”所至,《道法枢纽》或问:制邪之道如何?师曰:但修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闻“花月之妖不敢见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犹且知惧,况有道之士哉。而此句原于袁牧《甘泽谣》素娥曰:“请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某不复生也。”三思问其繇,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多言梁公之心将兴李氏。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梁公,狄人杰)。学道修真之士,心行光正故妖魅邪祟不敢进身,山精邪魅竞相来戏者,必然心有不正有亏暗室。
●今日按孙舆遗嘱,帮工将昔日他所恋之人的坟墓掘出来,端起了骨坛,与孙舆合葬。那牌上只有一个“李氏”,连名字都没有。
李治锋与一帮武将交谈完过来,数人目送棺椁入墓。边上站着赵超、李延、六部尚书、政事堂弟子们,以及翰林院的学士。
游淼铲了第一铲土下去,帮工便开始封坟。整个过程,游淼没有与赵超说一句话。坟墓渐渐上,留待数年后再开棺验骨。
在那静谧里,李治锋忽然说了一句。
“等咱们死了以后,也埋在一起。”
“好。”游淼答道。 ----顾雪柔《乱世为王》
钱文忠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的时候提到,李姓在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的李姓人有60多个。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所以李姓声威显赫。可以说李姓家族有一个职业就是做皇帝。
历史上的李姓除职业皇帝外,功成名就者更是不胜枚举!在这里,我们选取整理出十位:
1、李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即老子,字聃,亦称老聃。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传说是东周王室管理典籍之史官。孔子曾向其问礼。著《道德经》五千言。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儒家“仁义”观和墨家“尚贤”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史记》称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隐君子也”。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
2、李斯:(?-前208),秦代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少时为郡小吏,后受业于荀卿。战国末年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以贤任为郎,遂向秦王献灭六国、成一统之计,受秦王赏识,拜为长史、客卿。前237年秦宗室贵族提出“逐客”主张,他上书劝阻,又得秦王采纳重用,迁任廷尉。秦统一中国后,官至丞相。他力主废分封,设郡县;提议焚诗书,禁私学;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均为秦始皇采纳。又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前210年,秦始皇死,他与赵高合谋,伪作始皇诏书,逼迫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遭赵高所忌,诬以谋反罪,腰斩于咸阳,灭三族。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4、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5、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祖籍福建莆田,现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1939年6月,刚读初中的李嘉诚在与家人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1958年开始投资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1年获选“香港风云人物”和太平绅士。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
6、李时珍:(1518-1593),明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湖北蕲春)人。世代为医。他继承家学,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1518种,新增药物374种。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已佚。
7、李鸿章:(1823-1901),清末淮军军阀、洋务派首领。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曾率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为洋务派首领。从19世纪60年代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创建北洋海军,开办北洋水师学堂。曾代表清廷签订《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有《李文忠公全集》。
8、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6日,军阀张作霖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英勇就义,时年38岁。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9、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