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精选收集的爱国名言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9、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1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宋·陆游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6、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2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28、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0、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31、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3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3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3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8、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1、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4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4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4、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45、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46、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7、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48、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50、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思乡(诗)1
那年
青春年少怀揣梦想
独自走上了漫漫寒窗路
故乡的眼泪太酸
离家的行囊太重
亲人的嘱托太沉
那月
素年锦时深深的眷恋
故乡的眼睛送我上路
门前的小河伤心的哭泣
袅袅炊烟那么迷人
捧一捧泥土上路
从此伴我一路风霜
那天
无论是碧云浮空
还是万里无云
却始终无法迷失
游子寻家的步伐
那夜
淡淡月光梅花欲吐
我站在望乡的路口
远远嗅到家乡春的气息
可思乡的路似乎太长
我站在望乡的路口
远远嗅到家乡春的气息
可思乡的路似乎太长
而今
岁月沧桑一肩风霜
牛背上的思念太重
可回家的行李似乎太轻
轻得听得见亲人的呼唤
无论天涯海角
思乡的思绪
如风
散落在温暖的故土
思乡(诗)2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思乡(诗)3
以思乡为题材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这联诗,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执着而又殷切之情。就是在今天,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歌曲,仍可车载斗量。在唐宋诗词中,直可汗牛充栋,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什,千古传唱不衰,至今依然能激发读者强烈的怀念故乡的纯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经典之说,用在乡思类诗词的鉴赏上,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不同的是要抓住这类诗词的特有景象。首先要抓住篇中的“月”。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先以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中那皎洁的月亮将清辉洒满庭院,一片白茫茫的,很自然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园、故人之思自然蕴含其中。后两句转为写“秋思”,这个“秋思”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故园、故人、情人都可以包含其中。十五的月亮照在庭院,也照在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正“举头望明月”,在这团圆之夜,我的家人,是否也和我一样,都在苦苦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结尾一句很有讲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为深长,但在表现形式上却采用了“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句式。这种既非自问,也非问人,更非反问,充满伤感的话语,把读者带进了月明人远,思悠怨长的境界中去,显得意韵深邃,回味无穷。尤其是一个“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贴,掷地有声,不同凡响。又如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罗邺的“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顾况的“此夜断肠人不见,起看残月影徘徊”,卢纶的“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都是用“月”抒发乡思的名句。我们可以用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来出这样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的残月对表现乡思之情起到何种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回答前应做这样的考虑:诗中的残月和该联中其他五个景物的描写共同构成一幅画面,极富羁旅行役的色彩,并联系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即可作出正确的回答:“诗中的残月既衬托出诗人羁旅天涯的孤苦伶仃的形象,又和‘鸡声’等景物的描写共同熔铸出浓烈的乡思之情。”其次要抓住篇中的“雁”。秋去春来的候鸟鸿雁,和月亮一样,也是触动诗人们乡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乡思类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我们先以杜牧的《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来做个典型分析:诗人写早雁惊飞,四散逃难,将咏早雁和咏逃避战乱,背井离乡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再写早雁南飞经过首都长安上空的情景,衬托出逃难的早雁孤飞时的悲凉情怀,加上“数声”悲啼,更显出境界之凄凉,情景妙合无垠。又写了诗人对鸿雁的深情叮瞩,同情它们惊飞离散,也怜悯它们有家难归,还为它们的将来做了打算,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可以说整个乡思之情都笼罩在“雁”中。而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韦应物的.“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刘禹锡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李益的“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等等,都是以“雁”达乡思的典范之作。我们可用陈均的《九江闻雁》(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出道题:“‘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是否合情?为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回答前可作这样的思索:可把这一句改造为一个复句:正因为有了“一声新雁”,所以人们才觉得“九江秋”来了。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闻雁而思乡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一声新雁’和‘九江秋’构成因果关系,看似很不合情,却是顺理成章,因为大雁南飞代表了秋天的到来,而这新雁一声最能触动人的乡思。”其三要抓住篇中的“柳”,这一点在《赠别诗词鉴赏要诀》里已经论及,不再赘述。
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是解答这类诗词的一大关键。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古人有诗云:“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
思乡(诗)4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寒山寺,钟声
【名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处】
唐 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注】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的钟声传到了客船。
①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又名枫桥寺,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② 夜半钟声: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
【说明】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本诗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赏析】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密集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旷远而又显凄清的意境。月亮西沉,树上的栖鸟发出几声啼鸣。秋霜像是从四方袭来的寒气,侵向诗人夜泊的小船,“江枫”与“渔火”相对,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表现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思乡之愁。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羁旅游子,夜半卧于客船,置身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境地之中意境备显凄凉,加以一声悠悠的钟声,那乡愁就愈发的难以承受。这两句从听觉着笔,以“夜半钟声”来衬托夜的静谧,揭示夜的深沉,衬托出作者的孤独内心。“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又名枫桥寺,始建于南朝梁代。这种古刹为枫桥的诗意美,增加了历史的色泽。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声音,渗透着宗教的情思,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
思乡(诗)5
《相思》原文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相思》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相思》简介
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思乡(诗)6
关于重阳节思乡的诗句
蜀中九日(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思乡(诗)7
皎洁的月光
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轻霜。
秋风送来一丝微爽
犹如流水一般清凉。
不是清秋的夜色
令人如此沉醉,
而是远方的家乡音韵
流淌穿过我的心房。
晶莹露珠儿
放肆在圆圆的荷叶上,
天然如此的寂寞却无人欣赏。
三更嘈响怦然飘零一叶铿然,
黯沉沉的梦里倩影
又惊散了谁的忧伤。
几经天涯的流浪已身心疲惫,
一心归隐去山林又被莫名思乡。
夜色茫茫无处重寻梦里的悲欢,
醒来后走偏了大街小巷…….
留下一路的是心中几多惆怅。
汗水里的咸,泪水里的涩,
在追逐的主题岁月里飘迫游荡,
望着浩瀚的苍穹,
慢慢的回头….
看见亲人的笑容里
还有对自己的欣赏。
浮世繁华的背后
又隐藏有多少悲沧。
走过的岁月虽然艰辛漫长
并不影响对生活的渴望
庞杂的阅历刻印在眼角上
心底的善良让纵纹美丽绽放。
思乡(诗)8
《故乡情思》
小时候
故乡是村边流淌的小河
河水清澈了我童年的天真
两岸的垂柳碧绿了我幼稚的梦幻
欢畅的鱼儿唱起懵懂的歌谣
故乡是雨后的泥泞
父亲的脊背散发着爱的芬芳
风霜雪雨在教科书里流淌
父亲在泥泞的路上种下了
望子成龙的梦想
故乡是母亲的一声声呼唤
辛勤的汗水在田间里流淌
我顽皮执拗的眼望着白云蓝天
产生无限的遐想,袅袅炊烟
载着我的梦飘向远方
故乡是黄昏下的打麦场
那一堆堆金黄的玉米、高粱
醉了夕阳,也醉了星星月亮
沉淀了勤劳,收获了希望
故乡是大雪覆盖的苍茫
冰雪封闭的忙碌,悠闲在炕头上
男女老少拉着家常,畅饮一壶佳酿
在雪白里留下了串串猎物的仓惶
现在呀
故乡是一排排漂亮的瓦房
柏油路掩盖了泥泞
蚊蝇垃圾的游乐场
也变成了鸟的天堂、美丽的水乡
田野上,到处可听到马达的声响
现代化让镰刀、锄头下岗
而今呀
故乡是春风常驻的地方
这里已是姹紫嫣红,鸟语花香
林立着现代化的工厂
实现了富裕的梦想
是中国梦腾飞的地方
思乡(诗)9
⑴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思乡(诗)10
1、除 夜 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 家 【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3、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9、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2、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4、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15、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16、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7、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8、 乡思 【唐】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19、登逍遥楼【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20、渭上思归【孟郊】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家在吴楚乡,泪寄柀δ喜ā?br>
21、吐蕃别馆月夜 【吕温】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22、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23、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24、赠吴之山【王间 】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25客中夜生【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26、静夜思 【李 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8、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29、秋风引【刘禹锡 】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30、长相思 【纳兰性德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3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2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3、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4.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5.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6、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37、戎昱《长安秋夕》
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
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38、孟郊《秋夜长安病后作》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洞庭芳草遍,楚客莫思归。经难人空老,逢春雁归飞。
39、杜甫《春江夕望》
东西兄弟远,存没友朋稀。独立还垂泪,天南一布衣。
40、白居易《江楼闻砧》
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
41、柳宗元《零陵早春》
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42、刘禹锡《南中书来》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惟秋?每羡朝宗水,门前尽日流。
43、韩愈《宿龙宫滩》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如何连晓语,只是说故乡。 44、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4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46、《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47、《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4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49、《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50、、《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51、《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52、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2、名句“寸寸山河寸寸金”出自晚清诗人黄遵宪的《题梁任父同年》
题梁任父同年
作者:黄遵宪 年代:清
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3、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篇
作者:曹植 年代:三国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赏析: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4、名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出自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的《国殇》
国殇
作者:屈原 年代:战国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赏析:
这首诗歌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诗中不仅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精神,而且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九歌》从《东皇太一》到《山鬼》,九篇所祭奠的都是自然界中的神灵,独最后这一篇《国殇》是祭奠人间为国牺牲的将士的。许多学者认为,这和战国时期秦楚战争有关,楚怀王时楚国多次和秦国交战,几乎每次都遭到惨重的失败。楚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抗击强秦,英勇杀敌,前赴后继。屈原写这篇作品就是为了歌颂楚国将士为保卫国家不惜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豪迈精神。
本诗的写作从敌胜我败着笔,反映了楚国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清人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中论及此篇是指出:“怀襄之世,任谗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怨神怒,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极痛之。”
全诗分三节。第一节描绘车战的激烈场面。先写楚方士兵的武器和铠甲,后写两军相接,再写敌人的蜂拥和疯狂,最后写楚方士兵的英勇顽强。这一节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突出了战斗的残酷、士兵的无畏和豪壮的感情。
第二节写楚方寡不敌众,全部战死的悲壮场面。敌人疯狂而且残酷,楚方受创惨重,然而士兵们却英勇无畏,宁死不屈。“援玉袍兮击鸣鼓”十分重要。古代作战,鸣鼓表示进攻。这说明,楚方伤亡即使如此惨重,仍然一心进击。楚方将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第三节是对为国战死者的赞颂。先讴歌战士们远离家乡、誓死报国、义无反顾的决心,然后赞美战士们刚强勇武、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感情是凝重、真诚而沉痛的。
在此诗中,屈原将动态过程的描述和静态雕像的刻画紧密结合。在动态过程中的描述中将大场面的鸟瞰同局部特写紧密结合,在静态雕像的刻画中将外形描绘同精神赞美紧密结合,而这种结合过程有同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
5、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出塞
作者:王昌龄 年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6、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泊秦淮
作者:杜牧 年代: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这首诗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题解]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