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默读的句子经典语录名言 正文

默读的句子经典语录名言

时间:2024-10-15 06:17:06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相关的阅读练习题大家学习了哪些?

鱼我所欲也练习

《鱼,我所欲也》选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2分)

①二者不可得兼( )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 ...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④故不为苟得也( ) ...

10.翻译句子(2分)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1.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①在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鲜明的,可用文段中的

“ ”四个字概括。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 ”

1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种设喻论证有什么好处?(3分)

13.人生要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3分)

参考答案:

9.①同时得到②同“避”,躲避③因此④苟且

10.并不只是贤能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会丧失罢了。

11.①舍生取义②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2.生与义 形象生动地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13.示例: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4、《谈骨气》一文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请举一例证明这一观点。(课内外均可)(3分)

示例:文天祥,拒绝元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降。(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注意的救济粮。

鱼我所欲也课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习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二、作者作品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弄清字音和停顿。

读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齐读全文。

4.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5.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自己试着翻译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kāipì fèixū  miǎntiǎn téngxiě jiān sè

(   )(   )(  )  (  ) (  )

二、用“___”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按顺序在()改正。(3分)

1、七八十台逢刃机发出的燥音震耳欲聋。(    )

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滥不甚,到处都是血迹。(    )

三、以下是我们学过的四字词语,你肯定能写出来,并根据句意选词填空。(6.5分)

一如(  )往 雪上加(  ) (  )胜于( )

来日方(  )  (  )(  )不安

1、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并不那么准确,但(    )。

2、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   )的心房。

3、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    )地鼓励我。

4、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    )。

5、我会用剩下的一个四字词造句。

四、默读下面四个句子,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在( )里打“ √”(2分)

1、东湖的春天是最美丽的时候。     ( )

2、满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鲜艳的映山红。 ( )

3、在森林里,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和各色的花。( )

五、在句子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3分)

1、我( )腼腆( )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的确是我写的。

2、( )我是母亲,( )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3、( )发生了什么,你( )会和我在一起!

六、把下列对应的句子用直线连接起来,再写一句类似的课外名言警句。(3分)

兄弟敦和睦,        不在于饰貌。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孝在于质实,        朋友笃诚信。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七、结合课文内容,读读下面的句子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写在括号里。(2分)

1、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

2、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八、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本单元,我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想必你也收集了不少有关歌颂父爱母爱的诗或名言警句了吧。试试写下来歌颂一下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吧。(2分)

九、你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吗?联系你平时课外阅读和搜集

我平时通常用     、    、    等方法搜集资料,我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4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得嚷道:“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不住地赞扬。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诗确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抚摸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画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侯,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1、给第二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2分)

2、“誊”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3、写母亲看诗后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说明了写母亲赞扬我以后,我的神态的词有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默读带横线的句子,然后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4分)

问题:

5、当母亲赞扬我的诗写得精彩极了后,我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4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5分)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翘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是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的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的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给短文加上标题。(1分)

2、在原文中找出下面的近义词。(2分)

锋利(  )痛苦(  )不谋而合(  )坚定(  )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2分)

4、请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找出弟弟情绪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5分)

当弟弟碰见爸爸时,弟弟

当爸爸走了后,弟弟

当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弟弟

⑵从弟弟的情绪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5、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和神态来写,真切感人,你能用“  ”画出这句来吗?认真读读这句,从这动作和神态中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2.5分)

6、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7、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2分)

第三部分:习作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小练笔。(5分)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母爱慈祥,父爱严厉。有的同学喜欢鼓励性的爱,有的同学喜欢严厉的爱,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喜欢哪种爱,为什么?请用80—100字说说自己的理由。

二、习作。(35分)

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

要求:1、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