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保护古村落名言 正文

关于保护古村落名言

时间:2024-10-10 18:24:29

①留住美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村落是人们的发源地,即便是城里人,往上数好几辈,也是村里人。这样乡村就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对于城里人来说,看着万亩良田,能够让他们暂时远离水泥,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对于根在农村的人来说,回到乡村,跟自己的亲人亲戚朋友团聚,既能享受亲情,又能舒缓一下自身的压力。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描绘的村落。现实中,却是另一幅场景,“这村里站着最后一座房子,荒凉得像世界的最后一家。”有价值的传统村落消失的快速,着实令人心疼。“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乡村都没了,我们还到哪里去找“乡愁”?如此说来,传统村落的.消失,从小的方面看,是让人们失去“乡愁”的寄托;从大的方面看,就是截断我们民族“思乡”这一文化根脉。

③留住美丽的乡愁,就要建设好乡村。古村落的纷纷消失,与农村贫穷,人们受不了而纷纷逃离不无关系。这就促使我们要提高乡村生产和获得收益的条件,确保经济来源,才能激发年轻人务农的积极性,人们才能留在村里,实现“就近城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乡村建设中注入现代物质文明元素,与美丽的自然生态相融合,从而实现新的理想的美丽乡愁——屋外,青青的山脚下,篱笆上缠绕着美丽的花儿;屋旁,清澈的溪水流过,渴了可以直接掬一捧来喝;屋内,卫生间、厨房现代设施一应俱全,与城市生活并无区别。

④农村人有钱了,盖新房是不可少的,但盖的跟城里无区别,钢筋水泥小洋楼,千户一型,连贴个楹联的梁柱都没有,有的只是物质上的华丽光鲜,这样似曾相识,毫无个性,缺乏文化内涵的建筑,也就缺乏让人记在脑中,留在心头的独特价值了。冰心在《我家的对联》中说到:“‘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些挂在梁柱上的好对联,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他们人格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其效果决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因此,留住美丽的乡愁,还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

⑤白沙鸥,黑耕牛。秋雨春风,花树满山丘,少小欢声追蝶路。乡关万里载乡愁,从此乡愁绕心头。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本来延续的命脉;留住美丽的乡愁,就是要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文根据冯骥才有关访谈等资料整理)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怎样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请简要概括。(6分)

3.本文引用精当,请找出一处并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

1.(3分)留住美丽的乡愁,就是要留住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或:我们要留住美丽的乡愁。)

2.(6分)(1)要保护传统村落;(2)要建设好乡村;(3)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或:留住美 丽的乡愁,首先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美丽的乡愁,就要建设好乡村;留住美丽的乡愁,要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

3.(4分)示例一:选文第②段引用了陶渊明 的诗句(1分),并与“现实中传统村落不断凋敝”比较(1分),有力地突出了“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2分)。

示例二:选文第②段引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名言(1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保护好传统村落,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的道理(或:保护传统村落对留住美丽乡愁的重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3分)。

示例三:选文第④段引用了著名文学家冰心的话(1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在乡村建设中提升文化内涵,才能留住美丽的乡愁”(或:提升文化内涵对留住美丽乡愁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3分)

1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启示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是政府职责。政府要主导,组织古村落外部环境整治,内部建筑维修,基础设施配套,村民搬迁安置等。旅游经营可由市场运作,成立保护利用有限公司(股份制),国有控股、村集体控股、社会资金控股均可。为启动新叶古村保护利用,建德市成立8人编制的古村落管理委员会,文体副局长专职负责,财政投入500万元/年,同时落实60万元专项管理经费(12%)。黟县成立遗产办,设专职人员编制,统筹西递、宏村的规划、文物、文化等管理事项。

2)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古村落保护利用,要因地制宜、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实行原地保护与异地保护并举。对于有保护利用条件、街巷肌理尚存、传统建筑较多的古村落,应该整体原地保护;对于散布在偏远村落不便就地保护或即将倒塌急需抢修的古建筑,可通过异地搬移的方法集中保护;在保护措施上,可采取认租、认购、认领多种形式,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3)有效利用、文化传承。中国近代史上出现晋商、徽商两大商业主流。深厚的徽商文化底蕴正是从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中得到延续、传承,形成了文化产业链,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当地政府从一开始就从文化层面统领古村落保护利用,把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建设美丽乡村、小康村、生态旅游村有机结合。如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宏村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浙江金华市婺城区寺平村、杭州建德市新叶古村申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建德市对新叶古村保护开发定位为“游秀美新乡村,览千年古建筑;体验耕读文化,品尝农家土菜”。寺平村在保护利用中将古村落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获得了浙江省特色生态旅游村、小康示范村、美丽乡村等称号。

2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思考

1)政府主导。古村落历史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保护利用必须政府主导,成立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拆迁安置、资金筹措等工作,在处理好村民生存与发展、保护与利用、近期与长远等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实行企业化运作。

2)规划先行。编制古村落保护利用发展规划。规划要充分体现古村落的主题和特色,包括保护、完善、村民安置、旅游利用等内容,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规划一经确定,严格实施。古村落保护区内,村民建房必须报批后才能动工。今后的规划修编,也尽可能邀请原编制单位,以保证保护与利用思路、理念、技术方面的连续性。

3)科学保护。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制订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保护利用中应注意古村落周边环境营造,尽可能的保护古村落的整体环境。对于需要新建的建筑,其建筑风格必须与历史建筑保持传承关系。

4)多元投入。古村落保护利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非单个部门、乡镇、村力所能及。针对财力紧张状况,可建立政府、部门、乡镇、村集体以及民间资金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在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的前提下,坚持政府扶持、项目争取、部门协作、民间资金和村民投资投劳相结合,全方位多渠道融合资金。

5)利益共享。古村落保护利用必须把村民收益纳入计划,让村民通过保护利用增收。可借鉴安徽黟县西递村、宏村经验,由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村民以房屋、家具、古董等入股,每年从利益中抽取一部分用于古建筑维修和村民参与旅游的补偿。同时,可引导当地村民投资一些“短、平、快”的服务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办原汁原味的农家菜馆、乡村旅店等,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从而主动参与到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中,让古村落活起来。

3对祁县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建议

1)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高质量编制保护利用规划。祁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众多,古村落富有特色,文化遗产价值高。借用建德市宣传部长的话:“晋商文化底蕴太深厚了,你们那的一砖一瓦都是文化”。建议县委、政府统筹文化、文物、旅游、规划、农业、林业、村镇等各方,由文化部门牵头,落实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工作。特别要规划先行,组织编制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规划,扎实做好基础

2)以点带面,构建旅游文化产业体系。2014年,谷恋村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村内历史古迹众多,明清肌理完好,文化积淀深厚。《谷恋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已批准实施。根据祁县实际,应突出重点,政府牵头成立谷恋村保护利用机构,把谷恋村保护利用纳入祁县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完善祁县“名城—名镇—名村—名院—名园”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千朝农谷庄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乔家大院—谷恋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祁太秧歌—塔寺村苗木基地—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河湾村罗贯中故里—九沟风景区—梁村遗址及麓台山、紫金山、上庄沟等”为一体的`“慢城”旅游休闲格局,为祁县文化强县夯实基础。

3)古城、古村联动保护利用,功能互补。昭馀古城以渠家大院晋商博物馆为核心,晋商名街为主轴,除了明清建筑本身外,可展示晋商商业票号、镖局、珠算、茶庄、山西面食、民间剪纸、手工艺,增加历史名人馆,制作历史名人蜡像,介绍历史名人事迹等。乔家大院是北方传统民居一颗明珠。2014年,乔家景区已获批国家5A级景区,充实景区内容必须依托大院

4)加大宣传造势,增加文化投入。宣传、文化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借鉴建德市的经验,配备村文化员,给予适当补助。组织专人整理、挖掘、编写历史名人事迹、戏曲秧歌、拳术套路、村史村志、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文化祁县》《祁县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的编辑出版。另外,把祁县的人文、地理、旅游资源、服务机构等浓缩成小册子,大批量印发,摆放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等集散地醒目位置,供游客免费提取。同时结合景点的地域文化特色,重新整理规范导游词,举办专题培训,提高导游人员素质,真正把祁县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展示给世人,传承给后代。

(第一首)

婺源三月暖,林麓郁芊芊。

水白云磨镜,桥飞影合圆。

清晖穿旧阁,老巷辩残联。

露饮村原外,依稀五柳烟。

(第二首)

青石小径探幽源,村社群山掩映间。

黛瓦粉墙彰古道,吴风楚韵育儒贤。

勤读勤垦民情厚,亦贸亦农家业延。

朱子衣钵传万代,茶盐天下墨香酣。

(第三首)

蒿溪黛瓦翠微森,惬意斜阳证古今。

一圣朱熹亦凄惨,九巅天佑几浮沉。

歙徽百宅黄花圃,县治三迁白鹭林。

水媚青春川最媚,老祠挑月鉴初心。

(第四首)

青山绿水白云间,鸟语虫鸣百卉香;

流水潺潺桥下走,无穷魅力在山乡。

高山流水弹一曲,羡煞当年伫听郎;

靖节先生归去也,桃花源里不堪当。

(第五首)

大树千秋绿,清溪绕古村。

墙高三尺巷,井老几街人。

石板留苔迹,灰砖刻旧痕。

小桥流水去,故事掩深门。

(第六首)

碧水石桥衔落花,空山老树抚流霞。

居中堪念三玄远,转首犹观一径斜。

鸡犬闻声殊轨辙,舟车绝影淡生涯。

欲留残息此间驻,但恨桃源非我家。

(第七首)

夜雨无妨入赣中,春风万里觅芳踪。

垂杨尽处接桃李,遍地黄花份外荣。

晓起村头还晓起,一坑过后又一坑。

嶂山婺水应知我,月月年年忆旧盟。

(第八首)

苍天钟秀古村行,四面青山抱水迎。

商埠依稀烟雨过,民居仍旧小桥横。

曲星斗井文渊默,明月宗祠剑匣鸣。

青史斑斓龙尾砚,随风直上绿萝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