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帝内经》对针刺补泻问题非常重视,并有较详尽的论述。
1 制定针刺补泻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又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者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补虚泻实是《黄帝内经》针灸治疗原则。虚实补泻要妙,以九针针具最为理想,补泻的功效取得,可以用针刺手法来解决。《黄帝内经》制定的针刺补泻原则,为后世针灸医学家所竭力遵循。
2 创立多种补泻手法
2.1 迎随补泻:《灵枢・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指出迎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是泻法,顺着经气循行的方向而针刺,是补法。
2.2 徐疾补泻:《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解释说:“虚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这是以进针、出针过程的快慢来区分补泻。慢进针而快出针,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为泻法。
2.3 呼吸补泻:《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名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呼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这是在进针出针时配合患者呼吸来区分补泻。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2.4 提插补泻:《灵枢・官能》曰:“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灵枢》中没有出现“提插”二字,但上文中所说“伸”即提之意,“推”乃插之意,这就是说泻法以向外提引为主,补法以向内按纳为主。
2.5 捻转补泻:《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这是以针的捻转方法不同来区分补法和泻法。泻法用力较重,捻转幅度大,频率快;补法用力较轻,捻转幅度小,频率慢。
2.6 开阖补泻:《灵枢・官能》云:“泻必……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补门,真气乃存。”《灵枢・终始》又曰:“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无使邪气得入。”是说出针后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后摇大针孔或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2.7 导气补泻:《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导气补泻又称导气法,是慢进针、慢出针,以导引逆乱的经气,使其恢复正常。这种补和泻,手法轻巧无形,其目的`在于调和精气。因为这类病证,并不属于有余的实证和不足的虚证,而仅是气机一时的混乱而致违逆。
2.8 方员补泻:《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穴,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穴,盖其外门,真气乃存。”“‘方’、‘员’是一种复式补泻手法,主要由提插和捻转两种单式补泻手法组成。‘方’是由浅入深,先天部后地部,以插针为主,并配合左转;‘员’是由深至浅,先地部后天部,以提针为主,并配合右转。”《素问・八正神明论》:“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补必用员,员者,行者,行者,移也……”可见《素问・八正神明论》“方”、“员”二字的含义已脱离了针刺手法的具体内容,只是对针刺手法技巧的形容而已。
2.9 三才(三刺)补泻:古代医家常将腧穴的针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浅层为天部,中层为人部,深层为地部,天、人、地合称三才。《灵枢・终始》曰:“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灵枢・官针》又曰:“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先浅刺于皮部(天部)驱出在表之阳邪,二刺至肌肉(人部)疏泄阴分之邪,最后刺至分肉(地部)间,引导谷气。正如《灵枢・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气。”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烧山火、透天凉、阴中引阳、阳中引阴等复式补泻手法。
3 阐述针刺补泻征象
3.1 医者指下针感:《灵枢・终始》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针刺得气后,若邪气来时针下觉得坚紧而疾速,应该施用泻法;施用泻法后,若谷气来时针下觉得徐缓而柔和,可以中止手法。如用补法,针下虚软无力变为和缓有力,可知谷气至,“谷气至而止”(《灵枢・始终》)。谷气至是指用了补法而正气已有充实的表现,用了泻法而邪气已有衰退的表现,才让事实说明谷气已至。
3.2 患者针下感觉:《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也,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针用泻法,患者感觉针下寒凉时,说明邪气祛除,已达到泻法目的,应出其针;施用补法,患者感觉针下发热时,说明正气来复,已达到补法目的,也应出针。
3.3 临床症状变化:《灵枢・终始》:“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补法能使正气充实,泻法能使邪气衰退,病痛虽不能随针立即消除,但病势必会减轻,临床症状大为改善。《素问・刺热》曰:“热病始于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热病始于首头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说明治疗热病,针刺有关腧穴,施用泻法后,见病人汗出,可结束手法,疾病即告痊愈。《灵枢・终始》云:“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这段经文进一步阐述了针刺补泻与脉象变化的关系。
《旁篇》二十五卷
医经共七家,一百七十五卷,可惜除了《黄帝内经》,其余六家全都散佚不存。据《艺文志》定义,“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剂)和之所宜。至齐(剂)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我们今天所见之《黄帝内经》,内容与之完全相应,可以肯定,就是《七略》所辑《黄帝内经》。
既然《黄帝内经》书目著于《汉书·艺文志》,且未说不存,说明东汉班固那个时代还能见到此书。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序中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仲景未称《黄帝内经》,惟言《素问》《九卷》,尚不知二者关系。后世很多学者认为仲景为伤寒学派,与《黄帝内经》无涉,实际《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是从《素问·热论》中脱胎而来,二者关系密切。读书不多不明之人,乃有割裂之论。
西晋时名医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序中称“《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皇甫谧去仲景未远,其言当有所本。说明东汉时医家已将《黄帝内经》分作两部分,一部分以论析医理为主,一部分以经络针灸为主,前者名之以《素问》,后者署名不定,或直称《九卷》如仲景,或称《针经》如皇甫谧。从此《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两部命运亦各有起伏。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板荡,衣冠图籍随之南渡。东晋时,《黄帝内经》或《素问》之名未曾出现于史册。南朝时有一人名 全元起,注解了《素问》,他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依此当为齐梁时人。其作注释,以训诂为主,朴实无华,是已知《黄帝内经》的最早注本。《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起注,今亡。”说明隋唐之际,此书已不存。唐朝的`王冰,宋朝的林亿,校正《素问》时所见全元起注本,只是断简残编,宋以后全部湮没无闻。从一些引文我们可以看到全元起对《素问》之名的解释:“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
隋朝的杨上善撰《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将《黄帝内经》的内容分为数十类如“摄生、阴阳、藏府、经脉、诊候”等等,以类汇编条文,依次注解,极具特色,其内容包括今之《素问》《灵枢》。据传杨上善是道士,隋炀帝大业年间为太医侍御。他的《黄帝内经太素》在《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中都有存目。宋代林亿校正《素问》时,此书尚在。大约在南宋时散佚,中国无由得见。此书在日本一直有流传,当是唐朝时遣唐使带去,1825年左右,日本人在京都仁和寺发现了《太素》古抄本,较为完备,日本学者参阅各本进行整理,得二十三卷,并刊刻发行,清末学人杨守敬赴东瀛访书,遂将刊本带回。时隔千年,中国医者方得再见《黄帝内经太素》。
《素问》流传过程中,贡献最著者当属唐代的王冰。王冰,号启玄子,亦是道家人物,雅好医药,潜心研究《素问》十二年之久,感慨《素问》“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确实,《素问》经过口耳相传,之后录于竹简、布帛,接着钞于纸本卷子,损坏、佚失、错简、误字等实属难免,王冰决定重新进行校勘整理。《素问》当时第七卷已不存,王冰自称从他处得先师张公秘本以补入,这部分就是“运气七篇”。他经过分合增删,《素问》由原来的九卷变为二十四卷,并重新调整篇目次序,每篇冠以名称,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完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素问》,完全以王冰的本子为基础,从篇目可知,王冰将道家的观念贯穿其中,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书?经籍志》载:“《素问》九卷,《针经》九卷。”说明隋唐之际,《灵枢》仍然以《针经》之名流传。王冰注解《素问》时,在自序中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焉。”其注文也大量引用《灵枢》。这是《灵枢》这个名称的最早记录。但当时《灵枢》篇目似已不全。
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图书之厄不及备载。北宋初期,朝廷重开献书之路。宋朝皇帝,特别重视医学。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 ,仁宗皇帝诏令编修院置校正医书局,命集贤院、崇文院学士带领医官,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并予以出版。校正医书局堪称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高宝衡、林亿负责校正《素问》,林亿等人搜集了当时流传的多种《素问》古本,决定以王冰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为底本,参考《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素问》全元起注本、《黄帝内经太素》等,进行极为严谨的校勘,“正谬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两千余条,”所增所减,必详明出处缘由,最后撰成《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北宋已兴雕版印刷之术,朝廷下令将此书刊印发行,流传天下,从此《素问》再无散佚之虞。宋以后医家注解《素问》皆本于此。
林亿在校正《素问》时指出:“按今《素问》注中引《针经》者,多《灵枢》之文,但以《灵枢》今不全,故未得尽知也。”表明,北宋时《灵枢》已难窥全貌。林亿注《素问》时,又引《九墟》《九灵》之文,内容多与《灵枢》重合,当是《灵枢》在民间流传时的别称,其别称也颇具道家色彩。
北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十二月,高丽国派使臣朝贡,并献书于宋廷,其中有一部《黄帝针经》。高丽更有所求,希望天朝准许其购买中国历代史籍及《册府元龟》等书。时任端明殿学士兼礼部尚书的苏轼上书,认为不宜许,史书包含历代兴亡治乱之理,又兼山川地理形势,不可遗他国。苏轼从朝廷安危考虑,很有道理。然而哲宗皇帝于元佑八年(1093年)正月下诏颁布高丽国所献《黄帝针经》于天下,显然已经答应了高丽的请求。此《黄帝针经》有九卷,乃完本,于是《灵枢》也得以刊刻流传。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中原又遭金人荡涤,到南宋建立时,官方已不见《黄帝针经》。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四川成都的史崧献出家藏旧本《灵枢》,当是北宋所刻《黄帝针经》的后继本。史崧所献《灵枢》后经南宋朝廷刊印发行,流传至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灵枢》。今本《灵枢》对比《黄帝内经太素》及王冰注《素问》所引《灵枢》条文,都能相合,差别极小,确为《灵枢》真本。
宋以后,《黄帝内经》之《素问》《灵枢》再未失传,研究并注释《内经》的医家层出不穷。金代刘完素研究《素问》三十五载,对原文进行阐发,著有《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元代的滑寿研究《素问》颇有心得,著《读素问抄》三卷。明代的马莳,字玄台,对《素问》《灵枢》原文逐篇逐段加以注解,并阐发精义,撰成《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两书。马莳擅长针灸,对《灵枢》的注释更加精妙,对后人启发不少。之后明代的吴昆亦对《素问》进行全文注释,著有《素问吴注》二十四卷。明末张介宾穷三十年之力,撰成《类经》三十二卷。他将《素问》《灵枢》内容按主题重新编排,分为十二大类,三百九十节,逐次注释,条理井然,便于查阅,其方法与隋朝杨上善不谋而合。张介宾集历代注家之要,参以己见,很多注解极为精要,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末清初的李中梓,编有《内经知要》,将《内经》的内容节选分类,加以注解,如《类经》的简要版,颇受后世学医者的欢迎。
清初张志聪仿照历代注释儒家经典的方法,与其门人汇集各家注解,著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经集注》,亦颇有影响。此后又有高世栻的《黄帝素问直解》,姚止庵的《素问经注节解》,汪昂的《素灵类纂约注》,黄元御的《素问悬解》《灵枢悬解》,皆可资参考。 日本的丹波元简著有《素问识》《灵枢识》,专门挑出《内经》中的难解之处进行注释,在学界评价很高。
《黄帝内经》能保存至今,历代医家都为此付出过大量心血,今我梳理其本末,见者当知华夏医学之源远流长,亦知经典流传之不易,愿读《黄帝内经》者能惜之!
三、((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
有人认为,《内经》是一部阐述中医学理论的著作。但金元时代张子和曾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
首先,《内经》所阐述的中医学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这是中医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以阴阳为例,阴阳学说导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自被引进中医学领域后,使阴阳的概念不仅具有哲学的涵义,用以阐释事物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且赋予阴阳以医学的内容,例如阴虚、阳虚二词,作为病理名词,具有医学的涵义,这里不再作为二个哲学概念来理解。阴阳的这种双重的涵义,使中医学的理论具备了思辩的色彩,同时可直接作为诊治疾病的指导。
再以藏象理论为例,《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以五脏为中心,把六腑、五气、五神、五志、五体、五时、五味、五色、五音、五声等构建成五脏系统,形成一个表里相合、内外相关的整体。在这个整体系统中,经络是沟通表里、联络脏腑的渠道,精气神是维护和主宰这个系统的中流砒柱。藏象理论比较科学地阐释了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整个人体的生命状态。《内经》藏象理论在分析人体疾病状态时,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型。如《素问·咳论》《痹论》《痪论》《风论》等篇章,将咳、痹、疾、风等疾病用脏腑作为疾病证候分类的纲要,咳有五脏咳、六腑咳,痹有五脏痹、六腑痹,每一病证均有各自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各异。现代所通行的脏腑辨证肇端于《内经》的藏象理论。
另外,据粗略统计,《内经》还记载了多种病证,尤其对热病、疟病、咳嗽、风病、痹病、痪病、厥病等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作了专题讨论,许多内容和观点至今仍是临床实践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例如,关于“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治疹独取阳明”,“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观点,均是《内经》首次提出并沿用至今。《内经》中所论述的这些病证,有些虽然和现在临床的分型不太一致,但其对病机理论的分析,分类原则和方法等,已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树立了楷模。值得提出的是,《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但从它的脏腑分证、六经分证来看,却正是后世“辨证论治”理论及方法的起源。
在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与早治等原则。在治法方面,除了针灸和药治外,还广及精神疗法、按摩、导引、药熨、渍浴、术数等方法,这些说明了《内经》治法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其中有些疗法,如针灸、按摩、导引、精神疗法、饮食疗法等,已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
四、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总览《内经》,其内容远不止涉及医学一个学科,它还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对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内经》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汇集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也为我们展示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例如,《内经》记录了春秋战国时代气象学成就,《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对四时、八节、二十四气有了较早的应用,对气象变化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创立了古代医疗气象学―运气学说。
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叙述了东南西北中五方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当时的民风习俗、饮食习惯、体质特点、多发疾病及治疗特点,这是医学地理学的雏型。
《内经》十分重视心理活动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从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到情志过用导致疾病的发生以及运用心理疗法防治疾病,均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奠定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医学心理学。
《内经》还记述了较为丰富的生物钟思想,认识到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变化存在着昼夜节律、潮汐节律、周月节律、周年节律,顺应这些节律的变化有利于维护健康,否则容易导致疾病,等等。
《内经》多学科内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尽述。《内经》时代这种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形式,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古代科学尚未精确分化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却说明了医学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以及哲学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融合,正是产生新学说、新理论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术发展的重要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内经》所确定的理论原则至今还有一定生命力的根本原因。现代新兴的某些边缘学科,如医学气象学、时间医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等之所以常常可以在古老的经典里找到若干雏形,其道理盖出于此。现代科学已逐渐由高度分析的方法,趋向高度综合及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方向,而中医学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借助于与之相关的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有希望获得突破,而这一思路不正是可以从《内经》的成功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吗?
五、创建经络学说
发明针灸疗法当前国际医学界出现了一股“中医热”,与其说是“中医热”,不如说是“针灸热”,中国医学走向世界是以针灸为先导。由“针灸热”进而引发了探索经络实质的研究热点。经络学说的提出和针灸疗法的发明,是《内经》的一大学术成就。
从《内经》以前的有关史料看,针灸疗法的应用和经络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贬石到九针,从局部的刺激到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或“连穴成线”,或“先有经后定穴”,从脉演进到经络。但在《内经》诞生以前,这些经验的累积和理论的片断,颇为零星,尚未形成系统。这从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医书《帛书经脉》中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有关记载可以得到佐证。该书所载十一条灸脉尚不互相连接,及至《内经》才形成了包括正经、奇经、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内外连属的经络系统,明确了“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经络成为人体内传送信息而又与自然界密切相联的网络。
经络现象是中医学的一大发现,中医学以朴素的形态揭示证明了人体一个具有多种多样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整体系统。经络学说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用整体系统的观点观察人体和治疗疾病的这一特点。
对经络现象的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他们运用电生理学、解剖学、神经系统等研究方法,采用穴位皮肤电测定、皮肤温度测定及照相、液晶热象图、激光照相等多种手段,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客观存在。对于经络实质的探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学者认为,经络是独立存在的一套联络调节系统,经络是迄今为止未被认识的人体特殊结构;也有学者认为,经络没有特殊的物质结构,而是综合人体一切解剖系统来经营生活的综合系统。至今经络的本质还是个谜,这与其说是中医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如说现代科学远远不能胜任理解与阐释中华祖先发现的瑰宝。
经络研究的实质是寻找体内联系的途径和机制,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找出它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从而有可能推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大变革,创造出新的理论体系而导致医学革命。而针灸疗法除用于处理常见病外,还用于治疗肿瘤、不孕症、减肥、戒毒、艾滋病及针刺麻醉等。可见,以《内经》为发端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已经显示了无法泯灭的科学光彩。
六、《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
在公元前1世纪,当世界还处于天命、巫术等封建迷信笼罩之中时,《内经》就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的观点。有学者将《内经》和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著作的主要内容作了比较。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4团一公元前355年时代的古希腊名医,由于其光辉成就,被中世纪医学界推崇为“医学之父”,可见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将《希波克拉底文集》和《内经》相比,有两方面相似:两者著作的时代相差不远,它们的编辑性质相同,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也不是成于一个时代的作品。
再从两者的具体内容相比,《内经》认为,凡疾病都有致病的原因,或六淫,或七情,没有什么神秘的;希氏在《论圣病》中认为,疾病有它的自然原因而与鬼神无关。《内经》在对人体进行“解剖而视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表知里”、“司外揣内”的藏象学说,认识到人体内血液是流行不止的,“夫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肯定了心与血脉的关系,血液是循环运行的,“血出而射者”为动脉血,“黑而浊者”为静脉血,“清而半为汁者”为血清;希氏还不知道血液是流动的,至于血液循环的发现是在16世纪。《内经》依照五脏对疾病进行分类,在欧洲医学史上疾病按器官分类是从2世纪罗马的盖仑开始的。希氏从体液学说将人分为多血质、粘液质、黄胆质、黑胆质四种类型。《内经》采用阴阳五行的方法从体型肥瘦、年龄壮幼、性格刚柔勇怯、心理气质等方面对体质进行分类,远比希氏体液学说的分类详尽确切。《内经》对于脉搏的观察,发明了用健康人的呼吸测定脉搏的速度。《内经》为后世制订了一整套极具实践价值的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始终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所发明的针刺疗法至今仍显示出极大的科学价值。这些均为西方医学史所不可比拟的。
遗憾的是,《内经》的医学成就尚未写进世界医学史,但是《内经》的学术对世界医学史的贡献不可低估。我们确信,随着中医学走向世界,《内经》的学术价值必将逐步被学术界所认识,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终将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