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多字,但是已经涵括修行要旨,体现了真空妙有的佛法中道思想。现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阐述。
一、《金刚经》的宗趣
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第一、离一切相;第二、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是要有空慧(真空的智慧),就是性空无我。修一切善就是要有大悲心,包括五戒十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无量心、四摄六度。由性空生智慧,由缘起修善业,这就是悲智双运的菩萨行。
(一)离一切相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实叉难陀译本)中说:“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就是说,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真如,但是众生受妄想执著的缠缚而体证不到。妄想是第六意识的妄想,指因种种分别而生起的种种颠倒;执著是第七末那识,包括人我执、法我执,由人我执就生烦恼障,由法我执生所知障。必须以般若空慧,也叫金刚宝剑,才能斩断妄想执著。
金刚的特性有三个字:第一、坚,金刚是很坚固的,不坏不灭;第二、利,很锋利;第三、明,金刚是透明体。所以金刚具足坚固、锋利、透明的特性。坚固就能不坏不灭,代表实相般若;利代表正智(正确的智慧),智由定生,叫观照般若,指能够观照一切;明就代表名言,以名言说教,也代表文字般若。
所以金刚就是般若的形容,形容般若能够斩断妄想执著,就是智慧。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由文字了解以后至观照,由观照而证实相,就可以离一切相。
《金刚经》讲的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相就是执著有个我,我能够度众生,执著有个我体。人相,这个人是代表其他比比皆是的人,有种种差别,那个人是我所度的,执著差别。众生相,众生就很多,有能度的我,有所度的众生,属能所执,能度的执著,所度的执著。寿者相,就是以上“我、人、众生”都是真实不虚、相续不断的,有个实体,也包括执著长远的寿命,执著上帝常在等等。
法相,法相代表常有执,一切法常常都存在,永远都不坏。非法相,一切法现在存在,消灭了就没有了,还有人、一切物质都是这样。法相就是常见论,非法相就是断灭论。般若就可以消除众生的四相,也可以消除诸法的法相、非法相。
(二)修一切善
修一切善,就是从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到四摄六度。六度中特别以施为首,就是妙有,由妙有生大悲,不舍众生,不离众生,所以《金刚经》既明真空又明妙有。
以上就是关于《金刚经》的宗趣。
二、般若就在生活中显示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具体就体现在第一段里,释迦牟尼佛的生活就体现了六度的修行。
[经文]“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一,著衣持钵。穿起衣,拿起钵,形象很好,端庄肃静安祥的形象,表示持戒精严。这代表持戒度。
第二,城中乞食。众生以饮食供养佛,而佛以法味布施众生,这就代表第一度,布施度。彼以财施,我以法施,广行布施,使众生都能够有见佛闻法,广种福田的机会。这就是修布施度。
第三,次第乞已。比丘乞食是一家一家依次序来,不分别贫富贵贱,不分别是得到半钵还是满钵,也不分别食物的好坏。这种不分别、平等对待一切的心就是广大忍辱的心,这就修忍辱度。
第四,饭食乞,收衣钵。说明穿衣吃饭,收饭具,不假手于人,亲自动手。这代表精进度。
第五,洗足已,敷座而坐。脚洗了,再把坐具安好,坐下来。这代表守静,修禅定。禅定就是消灭妄想,消灭内心的散乱,达到内心的平静。这代表禅定度。
第六,以上几项能够做到圆满,而且很自然,不着相,就是般若度。
我们来看一看,般若由世尊来显示,就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间就可以显示般若的妙趣和般若的生活。不是说离开生活,离开行住坐卧,另外去找个般若。禅宗讲:“平常心就是道”、“行住坐卧、搬柴运水都是道。”所以说般若就在日常生活中。
三、如何发心
[经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就要发这个心,这是什么心呢?菩提心!具有对象广、空间宽、时间长、目标高的'特点。对象广就包括胎卵湿化,欲界、色界、无色界。空间宽就包括整个众生世界、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的世界。时间长,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目标高,使众生都能得到解脱,都能证得无余涅槃,这就是最高的目的。无余涅槃就是阿罗汉,没有余报可受,已经得到了生死解脱,不受后有,为无余涅槃。
四、如何修行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提出的以布施为首要的六度行,这六度中特别发挥出来是第二忍辱行,另外还有无诤行,这三种行都是《金刚经》上很突出的。
(一)布施行,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六度中特别提出布施行,布施就可以代表六度。
(二)忍辱行,有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第一,耐怨害忍。若冤家仇敌,或者坏人、他人,对我批评、刺伤,我就以德报怨,心胸广大,要忍耐,不要怨害别人,要化冤为亲,冤亲平等,不能冤冤相报,纠缠不休,这就是耐怨害忍的精神。
第二,安受苦忍。这个苦就是环境造成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等。在灾害逼迫之中,我不能怨天尤人,要随缘生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第三,谛察法忍。要相信真如的境界、菩提涅槃的境界、不生不灭的境界。只要你能够修,就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对此要坚定不疑惑。
(三)无诤行。什么叫无诤行?《金刚经》上讲“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这是在赞扬“无诤行”。实际上有分别心就有诤,有诤就有分别、有矛盾,就要斗争,引起混乱,各种混乱因此而来,人与人之间的混乱、家庭混乱、社会混乱、世界混乱,都引起来了,全是因为不能够无诤。所以特别提到“无诤三昧”,是“人中最为第一”,它是百千三昧中的第一三昧。
五、应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
[经文]“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应如何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无住就代表由空慧达到真如境界。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里提到:《金刚经》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以无念为宗,无念,内心不要有妄念;以无相为体,对外境不要执著;以无住为本,不管内外,内心和外境一切法都不要粘缠、执著。
“无住生心”,生的是何心呢?生的是大悲、大智、大愿、大行之心,就是菩萨的悲智行愿。
《六祖坛经》中讲到:“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这里讲了两种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于一切处,心要无憎无爱,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安闲恬静,虚融澹泊,就是空的思想、无住的精神,叫无相,也叫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就是指在行动上,行住坐卧,纯一正直,无私无杂。要保持纯一,保持正直,没有私心,没有杂念,如如不动,在一切行动中保持不动的佛性,动中有静,就可安坐道场,真成净土,这样你存在的地方,走过的地方,以这个精神对待,无不是净土,无不是道场。所以这个“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也是解释“无住生心”的。
(二)如何降伏其心
降伏其心,就是修布施而不执著布施,能施、受者、施物都不执著,三轮体空。乃至于修忍辱而不执著忍辱,修般若而不执著般若,修禅定而不执著禅定,修精进而不执著精进。修一切善法,都要达到三轮体空,才可铲除一切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这样才能降伏其心。
这是《金刚经》中典型的三段论式,语体采取了“正、反、合”的三段论形式,深合辩证法。下面列举十四种:
1.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2.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3.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4.是实相者,即非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5.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第一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是六度之首,是其余五度的指导思想);
6.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8.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9.如来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1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1.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12.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13.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14.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这十四种论式就代表般若,为般若的论式。“如来说如是(正),即非如是(反),是名如是(合)”,从否定意识语言的执著,而契合中道妙义的真理。
“说”就代表立,言语假立,为有;“非”就是不要执著这个,代表空,要空相、空执著;“是名”代表中道,你能够从假名中了解空的道理,了解一切法即空即有,真空妙有,就是般若中道。《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中道思想。
天台宗发挥成空、假、中的“一心三观”,即观空、观假、观中。修“空”得一切智;修“假”得道种智;修“中”就得一切种智。由空可以证般若,由假可以得解脱,由中可以证法身。
六、由大行趣大果
何谓大行?就是菩萨的六度行,四摄六度。虽然《金刚经》讲空,但它不是断灭空。修一分善就证一分果,积累一分功德就有一分功德的果,这是实实在在的,这个功德是不落虚空的。修一切善法,具“空除执著、空除烦恼、空除妄情”之真空,因果相应,必有“妙有”之功德。
大果是什么呢?就是无住涅槃,这是佛菩萨的果。无住,以大智故不住于生死,以大悲故不住于涅槃,而度众生。不管佛还是菩萨,都是住的无住涅槃,叫住大涅槃,也可以证得大菩提。
《金刚经》中有一段话:“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够遣相去执,不着相,这样来修一切善法,即能得大涅槃,证大菩提。
大涅槃就是大解脱,离开生死就是大解脱,虽然离开生死证大解脱,但不舍众生,所以叫无住涅槃。同时也可以证大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就是般若的果,般若就是证菩提的因,般若里边包括六度,在六度中,般若是指导思想。
所以能够从真空妙有之中,了解真空而不执著一切相,了解妙有生大悲心,不舍一切众生,就可以证得大涅槃、大菩提。大涅槃是已经解脱生死,虽然已经解脱生死而不舍众生;大菩提是最高的智慧的结果。这样就可证得如来法身,为菩提之果,包括三身、四智。三身指法、报、化三身;四智指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拓展阅读:《金刚经》的总骨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
又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
选自虚云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二)自渡渡生
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
选自《虚云和尚年谱·重兴曹溪南华寺记》
(三)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轨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于涅,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维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习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子、做饺子、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全文是怎样的呢?大家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立斯题者。示无胸臆尔。谓此记文。是皆佛祖之灵蛇夜光赤野丹渊明月亏全者也。第以朱丝金缕贯连成记。有类苍梧之珠丘焉
宋玉峰沙门师会述
将释此疏。文二。初题目二。初标疏题。然题目有二种。冠之经首则曰经题。标于疏前乃曰疏目。今即疏题。般若等是所解之经略。疏乃能解之疏。取所解之经目。能解之疏分。取他名有财释。若云之疏。即依主释。略者。要略之略。非别有广疏也。并序者。兼有一序也。二显嘉号翻经者。京口仅公所刻。夹科经疏之后刊。祖师自题云。法藏长安二年于京清禅寺翻经之暇。属司礼部兼检校雍州长史荥阳郑公再三殷勤令出略疏。既曰翻经之暇。非曾预译场之谓也。沙门者。此翻勤息。次二字疏主之令名。述者述而不作之谦词也。二本文三。初总标名意。二开章释文。三庆赞回向。初中二。初通叙玄纲彰般若大宗二。初正叙幽深三。初超言以指体二。初体玄。夫以等者。夫乃发语之词。以言由也。真源者。非虚妄念虑曰真。是诸法性体曰源。即实相般若无相真如也。清凉释刹那际三昧云。即穷法真源谓穷彼刹那时相。都寂则刹那无际。由达清净真如本无相故。则以无相真如为真源矣。贞元曰。妄随境变体逐相迁。鼓击真源浩荡无际。彼以衣珠秘藏为物性之真源。草堂曰。般若之心是万法之体。又曰。真空者。即灵妙心源。良由本是真如。一心与生灭合。名黎耶。变起根身器界色等诸法。推之无体归于真心之空。则第一义空为诸法之本源。故曰真源。论曰。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镇国曰。无住性空真如皆实相之异名。疏主又曰。令机证真源入果海也。则以果海为真源矣。素范者。素表无瑕范持自性。谓其体若冰霜。性犹珠玉。在烦恼泥不改坚白。论云。如如体中过恒染法。皆悉空空无所有故。疏主曰。素范超情空有以兹双泯。冲漠者。冲曰深玄。漠言广远。疏主又曰。廓无涯而超视听。深无极而抗思议。论曰。超思惟之境绝窥竩之域。是岂筌羑所能获哉。筌者。取鱼之器。羑者。网兔之羋。以况谈思与真理隔绝也。妙觉下二用妙即观照般若也。镇国曰。离觉所觉故名妙觉。经云。如来今得妙空明觉。论曰。觉心源故名究竟觉。又论曰。萨般若慧唯有觉照。无一一法而非觉故。疏主即曰。妙证真源之知慧也。玄猷者。猷者道也。因也。言此妙觉入真源之正道克妙果之深因故。下疏云。由斯妙慧翻生死过。尽至真空之际奥。颐者谓般若渊海深而不可极也。大论云。智慧大海唯佛穷底。超于言象者。经云。般若义者无名无说。又曰。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古德云。体本绝待名说俱寂故。超言象也。前云筌羑。乃言象之喻而互举者。欲文妙耳。周易略例云。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犹羑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存言者非得象。存象者非得意。然彼欲学者舍诠而求旨也。今之疏者。乃谓妙空真觉理圆言偏毕竟不可说相故。疏主曰。渺渺玄猷名言罕寻其际。茫茫素范相见靡究其源。是则即言忘言即相忘相。非谓涤除万物。相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者也。问曰。时然后言非其时而言谓之过言。且此教之兴。欲令行者发大心修广行。破外回小断障得果益众生也。疏主何由约彼万法之源妙觉极果而遽叙耶。答曰。欲显修因同果地觉故。文殊创问本起之因。至圣首提究竟之果。若性非金玉虽琢不成宝器。故经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又问。苟叙首楞圆觉顿教深经可如高论。今此经者列属五时渐教明矣。何以直叙真源妙觉。以渐滥顿宁无过乎。答曰。吾祖心游大教妙悟圆宗。行行令了自心。字字朝宗顿旨。圆顿宗主华严祖师。岂与夫三时五时之学士。会权归实之渐人。同日而语哉。又况一经之所宗万行所由生也。虽真下二三谛以彰玄下疏云。令悟二谛中道生正见故空假皆中。色空无寄方为此经所宗。第一义谛之真空。故于中有二。初二谛存泯。文有二句。上句相违义故双泯。下句相作不相碍义故双存。镇国曰。色空相望总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结云。此三无碍方曰真空。亦称妙有义。记曰。所以真俗双泯者。真者真空之理为真谛也。俗者色等诸法为俗谛也。又曰。但约缘起万差为俗。无性一味为真。双泯者以二谛不一相违义故。以俗害真。真泯。以真违俗。俗亡。互夺两亡。是曰双泯。又曰。此缘起法由性空故。令彼幻有亦不得有。是故一切唯是真空。经云。诸法毕竟空无有毫末相。又云。一切法空如劫尽烧等。大般若云。色等空故空中无色。依彼幻有非有之门。及依真空非不空门。说彼真空永害幻有。是故遂令俗相永尽而为真谛。又此缘起法由幻有相故。令彼真空亦成不空。唯是缘起幻有差别故。楞伽云。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故。摄论瑜伽等中明依他起法。永不是无。如是并依真空非空门。及依幻有非不有门。说彼缘有永非是空故。方为俗谛。如是二谛极相形夺方成本位。璎珞云。世谛有故不空。真谛空故不有。故双泯也。二谛恒存者。宗致曰。以若不缘生不无性。故谓缘有者。显不自有。不自有者则是无性。又无自性者显非自有。非自有者则是缘有。下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论云。智障极盲闇。谓真俗别。执亦不得以性空故。而不许缘生以无缘生空不立故。论云。有为法空以从缘生故。又此是真空非断空故。若待灭缘生方为空者。是则情中恶趣空也。是故以真夺俗俗尽而俗常存也。又亦不得许缘有故。违害真空。以若不空非是缘有。自若有者非缘生故。是故以俗害真真泯而真常存也。又不异有之空方为真空。不异空之有方是幻有。是故此二不二存泯同时也。空有下二。一味圆彰。圭山曰。谓一真心性非空非色。能空能色如镜之明。是于二谛之后。加第一义谛。谓无性故缘生空亡也。缘生故无性有亡也。空有俱亡为一味法故云常显。下疏曰。幻色存亡无碍真空。隐显自在合为一味。圆通无寄是其法也。良以下三中道以显妙。清凉曰。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然幻有真空虽通三性。诸祖释义多就依他以叙诸宗立义不同。诸教浅深逈异。而宣政之来奥义湮微。遂令驾说之流多抑深经以为权浅。今当先叙诸家所宗空有。令昼然在前后销疏文。初言幻有者。亦名缘有妙有假有似有。宗致曰。此大乘内于缘生法二宗盛诤。一法相宗说此缘生决定不空。以有因缘之所生故。犹如幻事不可言无。若言空者应非缘生。如兔角等。又云。三论但破小乘外道。遍计实我实法。不破大乘依他起性。以是幻有非过失故。若此亦破则是断灭恶趣空摄。非正法故。既是深过。明知缘生决定不无。摄论瑜伽深密经等决定说有不可违故。此乃始教相宗说。此幻有不许即空也。二空宗说。此缘生法决定是空。以从缘生必无自性。犹如幻事不可言有。若言有者则不从缘。不从缘故则非缘起之法也。又云。设使瑜伽等论所立。依他三论。亦破以诸缘生无不空故。若此不破见不亡故。理非尽故。此是始教空宗说。此幻有不得言有。若言其有则是病眼愚夫所取。法执未尽也。三法性宗说。此幻有从缘无性。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故。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为有故名妙有。又曰。以即空之色为妙色。由了无色而现色故成妙色。又曰。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又曰。幻有义者是则非有非不有名为幻有。又云。不堕一边为俗谛中道等。此乃法性宗约空有相。即以显幻有义也。次言真空者。一法相宗约彼遍计所执。密意说言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而空六识依圆。是有不得即空遍计。是空但是空无亦曰真空。二空宗说。心境俱空平等一味。圭峰曰。以诸法无性即名真理。如幻花无体。即是太虚。又引门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假名及中道但就空说。清凉曰。三论宗云。妄说为有真谛故空。依计是俗俗故是有。圆成是真真故是空。从缘生法决无自性。故曰真空。若言有者。即是法执。智光竺汰康朗诸师之所宗也。汰法师本无论曰。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故曰真空。所以肇公作不真空论演义释。其题曰。此中真空非是对妙有之真空。此真空是所破病。彼谓真谛一向无物为真空故。肇公以不不之云不一向是无物故。曰不真空。又曰。此但得三论一分空义耳。草堂曰。彼且不立真何况于妄。以真谛为真空也。三法性宗所说真空。镇国曰。即色之空方曰真空。亦称妙有。又曰。要皆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又曰非空之空为具德耳。此即法性宗所显中道之真空也。次销疏文。文有四节。初对总融空有以显中道。所以前科三谛圆通。空有一味者。良由幻有真空无二为中道故。一疏结成中道云。非空非有是中道义。钞云。然其正意合真空二义。总名非空。合幻有二义总名非有。空有不二故为中道。真空二义即空与非空。幻有二义即有与非有也。言真空者。清凉曰。由无性故空。是空义缘生故空。是空之所以。所以即是因缘。谓何以无性得成空义。释云。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是故缘生无性。是空之所以。既是从缘生法无性故空。故曰真空。而又不待坏彼差别法体然后方空。是故真空未尝不有。又即此有法缘生无性。便名真空。故云。即有以辨于空。言幻有者。清凉曰。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有是有之所以。又曰。何以缘生得为有义。释云。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是故无性是有所以。既是从缘无性之有。则此有常无自性。故云。幻有未始不空。又即此无性举体从缘而成于有。是故即空以明于有。然此疏文直明真空。是即幻有之真空。幻有是即真空之幻有。故云。总融空有以显中道。有空下二别融空有以显中道。即于幻有真空之上。各显一中道义也。初言有者。是指幻法自体即幻有上非不有义也。次言空有者。谓此幻法从缘无性。即空之有。是空家之有。故言空有。故不有者。以其举体全空无所有故。即幻有上非有义也。非有非不有无二为一幻有。宗致曰。一非有义。谓举体全空无所有故。二非不有义。谓不待坏彼差别相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是故非有非不有。名为幻有。次云空者。是指真空上非不空义也。言有空者。谓此真空是缘生无性之空。即有之空。是有家之空。故云有空。故不空者。不待灭缘生方为空。故全有之空故不空也。即真空之上非空义也。非空非不空无二为一真空。宗致曰。二真中亦二义。一非空义谓以空无空相故。二非不空义谓余一切相无不尽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为真空。经云。空不空不可得名曰真空。中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宗致合此有五重中道。一谓非有则是非不有。以此无二为幻有。庄严论云。无体非无体非无体即体无体体无二。是故说是幻。此以无体为幻体故说无二。由此无二不堕一边故名中道。此是俗谛中道。二真中非空即是非不空。以此无二为真空双离二边。名为中道。此是真谛中道。三幻中非有则真中非不空义。幻中非不有则真中非空义。以并无二故。由此无二与前无二复无二。是故二谛俱融不堕一边。名为中道。此是二谛中道。四幻中非有与真中非空融无二故。名为中道。此是非有非空之中道。经云。非有非无名为中道。五幻中非不有则是真中非不空。此则非非有非非无之中道。谓绝中之中也。是故二谛閒融妙绝中边。是其意也。此中初二中道是空有别融。后三二谛交络以显中道也。不空下三显正拣非。以明中道言不空等者。即无性故。空缘生故。空为真空也。镇国云。显正也。空而非断者非无见断见之空。镇国云。拣非也。断见之无是定性之无。定无则着断。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无性故空亦非定无。定无者一向无物。如龟毛兔角。今但从缘无性故非定无。是故空而非断也。不有等者。亦先显正后拣非。不有之有者。即无性故有缘生故有。此二种有并非常见之有。常见之有是定性有。今从缘无性之有。非定性有。显是幻有显正也。既非定性之有。故云有而不常拣非也。则是真空妙有离断常之中道也。四执下四离谤。具德以显中道。镇国曰。中道者非唯非有非无而非断非常等。皆中道也。四执者亦云。四谤。镇国谓。定有者增益谤。定无者损减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一异俱不俱常无常等。皆曰四谤。如情所封定执四句。故皆成谤。般若离四句不可以有无取故。今四执既亡即成四德。吾祖又曰。然皆具德不成四谤。谓此四句即是具德以称真故。不同情计。又曰。尽有之空尽空之有。方为具德。又皆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又随一句必具余三。若随阙者则非具德。百非斯遣者。论曰。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百非背千是非非。中中背背天天。演水之谈。足断而止。审虑之量。手亡而住。可谓般若二谛中道之大宗也。古云。境智余科不贯义似未安。故不欲循其辙也。上来正叙幽深竟。般若下二结归玄旨。夫般若虚玄者。盖群诠之宗极真一之无差。一十六会之格言。二十四年之雅诰。性理幽微超情离见独拔于有名之表。颖脱于曳尾之涂。玄虽玄矣。妙复妙焉。不亦罄于兹序哉。故云。斯之谓欤。若历下二别叹真诠显。曲尽妙旨二。初通明广略二。初示文。若历等者。谓历色心等事备陈正理。则有八部二十万颂。颂有四种。一阿耨窣睹婆此云数字颂。不论长行。但数三十二字。则云一颂。二伽陀此云讽颂。亦云直颂。直以偈颂讽美法门故。三祇夜此云应颂。应前长行颂故。四集施颂积集法义令诵持故。今即初也。若撮下即略经也。枢谓门枢。尔雅曰。制扇以柎门傍曰枢。即俗呼门准是也。又言行乃君子之枢机。盖言华屋之要四体之本也。以况八部所诠顿实之旨。斯经尽之。故曰。撮其枢要理尽一十四行。行即十七字之行耳。理趣般若序云。此经并乃核诸会之旨归。绾积篇之宗绪。清凉曰。明是六百卷理趣也。今经亦六百卷之枢要矣。是知下二显意二。初广略由机。疏主曰。机缘感异圣应所以殊分论说。广自力根略自根力。如来则以广说修多罗略说修多罗以应之。故曰。广略随缘。缘者机缘也。超言下二理圆俱现。疏主又曰。圣应虽殊不思议一。经云。譬如痴人畏空而走。经恒沙劫不能得出。在所至处不离虚空。良以真空妙宗性无不在故。能俱现矣般若下二别叙。今经二。初妙赞投机。昏衢苦海以喻有情奔驰生死无智慧明。五苦八苦不得边底也。高炬迅航以况斯经。三无相慧拯接物机导引迷徒。群修多罗莫比斯最。然则下二聊示经目二。初略提纲要。般若等者。肇公曰。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经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则观照实相也。波罗下功者。功用也。谓漉人天龙渡生死海置涅槃岸。乃斯妙慧之功用也。心显等者。赞能诠经略能摄广之妙胜也。如圆觉题中修多罗了义五字。是故圭山科下六字总属能诠。钞曰。上五字是比对诸经叹此经殊胜。意显圆觉一经是修多罗藏中了义之经。今疏主特彰一十四行。是六百卷中之要妙。意言是般若部中之心。如人心藏是一身之要也。前已广叙所诠甚深故。此特显能诠文字。般若如精耀气丝焉。盖顺译主独就喻彰经。乃等者。线能贯华。经能持纬。圣宣法义。经以贯之也。从法下二以义结成般若法也。心乃喻焉。心经为诠般若为旨。结为题目矣。将释下二开章释文二。初标列章门。五门者。疏从经略门止五焉。前三义门。后二正释。以经题目即本文故。然此五门生起有绪。初教兴者。夫圣人言不虚发。动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兴斯教。教虽无量不出二藏。三藏权实教门。虽知深旨未悉所崇。宗趣既明。须知题目纲要。已彰在文难晓。五章生起。其略如是。初教下二依门解释五。初教兴二。初生起大意。教兴者。论问曰。佛以何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经。诸佛不以无事及小事因缘而自发言。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小事因缘故动。今以何等大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经。故疏引此生起教兴大意。一谓下二开章别释二。初正释四。初破邪回小。谓末伽黎等广起有无等见。行于理外。世尊说般若等经破实我法化令入道。二者鹿园之器方等弹呵渐已成熟。般若之经广说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引令入大故。大品云。若人欲得阿罗汉果。当学般若波罗蜜等。疏主曰。九十五种竞扇邪风。一十八部争挥爝火。遂使真空慧日匿辉昏云。般若玄珠惑兹鱼目。三令下二显理成行。前二显理。次三成行。令小等者。即下三乱意人。为说般若令意净入理也。四令悟下正见者。令信解真正了悟。中真不执定实色空。方名正见。二谛中道者。以是此经之所诠故。义记云。二论宗于般若通。以二谛中道而为其宗。彼文具彰真俗空有与夺存坏。以明缘有性空。或相夺全尽。或相与全存。或自坏自存无有障碍。若相与门则不坏有之空。与彼不坏空之有理不杂。故成非一门。若相夺门则此坏有之空。与尽空之有全。夺故非一也。若各自存门则不相。是故非一也。若各自坏门则无一。可一故非一也。以存坏无碍二理不杂。不堕边故不失中道。是谓二谛中道也。非异之义如彼所明。又非一与非异复无有二。以缘起无二故。以坏有之空即是尽空之有。无障碍故。极相违反。还极相顺。是故相夺相与复无有二。閒融无碍也。由非一即非异故。即二谛为中道。由非异即非一故。即中道为二谛。又非一与非异亦非一。是故即非一之非异与即非异之非一。义不杂故。而非一也。谓不异中之二不异二之中。融通不杂故非中非二。具足中二。是谓中边无障无碍之中道。令悟此故斯教兴也。五显等者。此下欲成胜行故演斯经。以净信大心万行之本。又发三心修十信即是行故。佛德者。常等四德及佛地河沙真净功德。义同华严。举果劝乐生信心也。问觉钞说空宗佛德空云诸部般若中百门论首末皆是。又引此经无所得等。皆曰彼义。何由今说常乐等德答彼成智光此顺疏主。下辨所得中。云德无不备故。非佛德空也。大菩提心者。即直等三心深广。行者离相为深。随相为广。般若具明二行故。八令下三断障得果二障二果。并如下说。十流下四传芳万古。此为未来等蒙益也。略说下二结指第二下二明藏摄二。初藏摄三藏者。谓经律论也。通称藏者。以含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摄。即包含故。契经者。谓契理契机贯穿摄化。即贯穿言教摄持所化也。经非余二故。契经摄二藏者。则约大小以分。今非二乘故。菩萨藏收。权实下二教摄。镇国曰。由前经藏有权实等故有此门。然疏主述作随宜制度事非一准。且华严备张五教起信无差。唯约四宗斯经但明权实。梵网独开化制。盖以欲和阳春之高唱乃追玉舌之旨归。然则门门刃解东流义义冰閒。三藏戒经具说重轻。佥明持犯约化制以释通。岂非得旨。般若竖贯二时横通五教。有带有双谈空谈有彰权实以明之。可称绝唱。且一大藏经虽皆佛说。然有就机方便权宜说。有称性决了真实说。今经决了真实故云实教摄也。但以权实多门理须略辨。约说有三。一就五教。前四皆权后一方实。此如孔目教章等说。二者前二为权后三皆实。如华严圆觉等疏所说。三者净土说为真实娑婆谈是权宜。如修证仪说疏依第二。问般若谈空以空为始。始固属权故。政观以来议斯权实众说不同。或约大小或约通别。或曰。教果是权理行是实。何以记皆不叙。答曰。论云。从得道夜乃至涅槃。常说般若。斯经权实双彰渐顿兼唱诸宗判释不同。故使后贤多误。今将具列以罄源流。一戒贤论师曰。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判般若等经中百等论。说六识空多谈空理。属第二时法界无差。论疏依此以判般若等经。属第二宗摄。二智光论师曰。第三时中方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谓此缘生即是性空平等一相。依计是有圆成是空。依此以判般若等经。总破大小法相八识俱空多说空理。圆觉疏等叙彼所判。般若等经中百等论属于空宗。始教所摄。三吾祖镇国大和尚曰。若唯说法华为实则抑诸部般若了义大乘之经。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是知实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观照般若即为了因。大品仁王理趣等经。皆属终教。四者诸祖皆曰。二边既离中道不存心境两亡。亡绝亦绝。般若现前。已当八部无相六乘之极致。镇国曰。即同智照无二亦同顿教。文殊问光赞放光等经。诸祖并曰。顿教。五镇国曰。大品云。一切法趣色即一切皆色。一中具一切。即事事无碍般若义。该五教即具圆矣。而疏主以戒贤智光二宗所判。真谛之空非第一义空。故不摄此义。当后三故言实摄。若约今经显诠分齐者。镇国云。若以三观就心经意。色不异空明俗不异真。空不异色明真不异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为空假中之三观。疏中亦以三观释经。当前第三义也。又云。以会色观中明色不异空等。明空即色中明空。不异色等。第三观但合前二。第四拂前四。向相现真空相不生不灭。无智亦无得真空观备矣。贞元判同顿教。即前第四义也。前疏广叙中道。下文备彰相作相成。互存互泯无碍自在。圆中同教。经诠坚实一心即圆觉妙心。含圆别矣。皆前第五义也。疏文经旨明若瞩日。别议权实者。惑亦甚焉。第三下三明宗趣二。初唱章释名。宗者崇也。尚也。今云。语之所表者。即此经表彰表显之崇。崇尚也。趣者趣向也。即宗意所归趣之处也。然先下二总别演义二。先总。总以等者。大论云。说智及智处智智皆般若。晓公曰。此中即显三种般若说。智者文字般若。及智处者。实相般若。智智即观照般若。是三皆此经之宗。一贯等者。古德曰。妙心湛寂无相而相。谓之实相。实相随缘为诸法之真性。肇公云。实相法性性空缘会本无一义耳。二观照等者。即正体智等无相离分别之慧也。三即文字般若。孔目云。熟教有三种智。谓实相般若智等。清凉曰。清凉法界相宗不得名智。法性宗中亦名为智。即此实相也。或说五种般若不离此三。故云不越等。别亦下后别一教义。对深穷教海志在见理成智也。二境智对谛观正理意。其破惑发智矣。三因果对因行。即观照妙慧也。果德为趣非佛德空矣。然别宗如此。其通宗者。般若以无相为宗。清凉曰。无相宗含于三教。谓始教顿教实教。今经正当顿实。若深必该浅。义或可通。第四下四释题三。初唱章。二演义三。初分教义二。初辨诠旨。谓般若心者。标举也。是所之诠义者。判释也。判此题中心及般若等言。皆属所诠之法。即下无挂碍心也。不空译云。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乃至色性是空空性是色等。即心是所诠法。明矣。圭山曰。藏和尚般若心经疏作所诠义释心字。意云。般若之心是万法之体故云心也。会同坚实用释圆觉妙心。拣云。不同缘虑集起之义。又曰。肉团粗浅不必拣也。故云。所诠之义经之等者。诠上般若心也。佛地论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又曰。应知此中宣说佛地饶益有情。依所诠义名佛地经。且能所诠释经题者。本出亲光。而四明礼公乃言。大违佛理。智者位居五品。亲光登地菩萨位望相辽。如一轻尘较大地土。而辄是彼非此不知其可也。若心作喻释。即心经二字是能诠教也。二结离合即能等者。依所诠义立能诠名。三摩娑释依主得名。补卢沙声属声受称。二就下二析法喻二。初约所诠以指法。就上所诠义中。复取心字以喻能诠教胜。唯般若等是所诠之法。故不言所喻。复云。所诠是知实相观照非所喻也。独将一十四行文字般若为所喻。故但言所引之喻。不言能喻心之下二叹能诠以引喻。此乃译人之意非疏主正义。故慈恩云。般若波罗蜜多者。大经之通名。心经者。此经之别称。般若之心经也。草堂曰。亦作能诠教释。意云。此半纸之经是六百卷之中也。即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引而为喻。喻此略经是大部之心藏也。即文字般若是所喻。心之一字是能喻也。即般下法合以彰要。谓六百卷二十万颂之内也。统要等者。幽赞曰。甄综精微纂纲赜事。虽万象统即色而为空。道纵千门贯无智而兼得。采广文之秘旨。标贞心以为称也。况人等者。况譬也。如人百体心为其主。故经云。心如帝。三喻此略。经唯谈妙最余藏六腑喻广说。经兼被二乘亦该权浅。岂似此经中道閒融。唯终唯顿文略义深。括尽玄奥故云。统极之本。然泛论心者。有其四种。一纥利陀耶即肉团心。二缘虑心谓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三质多谓集起心。即第八识。集诸种子起现行故。四干栗陀。此云坚实心。若作所诠则当第四坚实。约法以解心也。作能诠释则当第一肉团。约喻以解心也。且圭山出。自大唐。非后人救过而穿凿也。显矣。近代岳公而谓疏主不知约法以解心陋哉。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也。三就下三明体用二。初翻名以显体。即就前所诠法中。非所喻文字般若中也。体用分二者。然体用多门略明三义。一寂体照用则实相观照为体用也。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此明寂体无相也。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此显照用无知也。二权实二智以分体用。实智照真内鉴而无知体也。权智涉俗外应而无虑用也。三直就大乘以明体用。则以当法包含为体。运载功能为用。疏主曰。体用合说故云大乘。三大二运即其义也。又疏主明乘体中。则以无分别智所依真如互为兼。正摄余胜行为乘体。性明业用中。乃约三佛性中自性为所乘。引出为能乘至得果。为所至处。又约运因成果等义。为乘业用。然今此疏。乃取到岸为用。证真为体。正用第三兼之前二。若以翻尽为用照源作体。则通用二三该之。第一般若等者。译梵成唐。即神等者。灵知不测曰神。颖脱众妄曰悟。超名言之表曰玄。出相见之乡称奥。以无得无智之般若。会契离性离相之真源。本觉自知照体。独立绝知会忘能所。本心挺现不由他悟。故证而称妙也。若以真源为实相。则般若但目观照文字。若约一法多名则理智互出。以无智外之如故。真源即般若。亦无如外之智。故智慧即真源矣。波罗下二会梵以彰用。波罗者译梵成唐。既以到岸为用。正约运因成果也。而义有三。一由斯妙慧者。运行令增也二生死过尽者。运惑令灭也。三真空际者。运理令显也。初一是能后二是所。又即杂集三转依义。一心转真性现故。二道转行渐增故。三断转惑障灭故。又起信云。破和合识是转灭显现法身。是转显智淳净是转增。但小不次不到之慧。拣权小也。谓体下三结释。初一持业。后二依主。立斯名者。据不空译本。即说主立耳。经观下五解文疏三。初唱经标章。然此当通唱一经而判释之。随科释处再唱子科。经文于义即便。今疏从略但存别唱。不然则判释居前。或本作此安布以广陈。中例亦如此。故不敢率易改动。此既下二会义具阙。然此经六译三分有无译人意乐。今此云者。是语略之之意也。慈恩曰。录大经妙。最别出此经。三分二序故。皆遗阙。然余译多具。文中下三开章演释二。初总别开判二。初分总二。初判经。何以下二显意。何以者。假问令说也。谓显等者。灭惑要须开解。开解在于显谈。祝诅志期生福障除。然后福生。经谈二分依修而福慧等严。故云显了等也。夫灌顶大悲涤业之辞甚显。首棱如意雪罪之文颇明。孤山乃谓显秘之与机心好异引。直说为神咒。判情迷作秘宣。遂使教阙浅深人无利钝。且郢书燕说谁曰不空。献替凤毛岂称秘密。况乃全抄本疏杂以浮辞谩夸。十疏通经是亦浪名。江表钞盂兰而服义疏。斯经乃欺心中边皆甜实难其味。就前下二判别二。初判经略标。纲要者。真心之空斯教喉衿。是以经家标为义本。不空译云。菩萨白言。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蒙佛听许入慧光定。照五蕴空度苦厄等。一经宗本故略标之。广陈实义者。色空交彻性相融通。事非权浅故云尔也。以义下二显意。初约广略。三约解行者。略乃定中照见得非自利行乎。广则起定宣扬对机明辨。开彼解为。然今经略分则别译序分之文。译者之妙巧应秦人。而皆别相修多罗摄略为广本。亦本略收前中下。二依门作释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卷上
般若心经略疏连珠记 卷下
宋玉峰沙门师会述
经二。初显了般若二。初略标纲要分疏三。初科分。第四科名诸师注本。但云明利益无能观之言。以愚所见。传写之家误下能字耳。二随释经四。初能观人疏二。初标章指经。初句标章。次句牒经。能观人者指示也。言观自在者。镇国曰。三业归依十通随应。鉴无遗照益无不周。然或云。观世音梵云婆卢枳底。此云观世湿伐罗此云自在。若云摄伐多。此云音。梵本有二故。译有二名。而法华云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即观世音。然彼经初语业称名灭除七灾。二身业礼拜能满二愿。三意业存念净除三毒。即自在义。今多称观世音者。语业用多感易成。故经取义圆云观自在。慈恩说十自在。恐繁不录。谓于下二依名演义二。初解别名理事等者。良以观不可分之理。圆摄一尘中。本分限之事全遍法界内。理事圆融无所挂碍。广大甚深三昧。自住三摩地时解脱若斯。是以从三昧起。如证而说。故云观达自在等也。又观等者。十四无畏三十二身。皆本妙圆通也。菩谓下二释通名。上求下化翻梵成唐矣。经行下二所行行二。初唱经。二明下二演义二。初就法以拣浅
妙行二者。即二空行也。人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人空。法我执无处所显真如。名法空。如为所显智是能显。二执空无故名二空。太一云。人空通小乘而未清净三乘方清净。法空在三乘而未清净。至一乘究竟清净。言时下二约时。以显深。别译云。欲说菩萨普遍藏心非应二乘时也。然疏主循荣阳之请。协译者知见。以大拣小略显一理。般若时贯五三教。诠权实对浅论深。旨该多义。清凉引理趣般若一段经文。用彰二义深浅悬绝。理趣分当五百七十八。经云。尔时世尊依一切无戏论法。说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甚深理趣轮字法门。谓一切法空无自性故。一切法无相离众相故。一切法无愿无所愿求故。一切法寂静永寂灭故。一切法。无常无常性故。一切法无乐非可乐故。一切法无我不自在故。一切法无净离净相故。一切法不可得推寻其相不可得故。钞曰。此上显性空理趣。又经云。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一切众生皆金刚藏。以金刚藏所灌洒故。一切众生皆正法藏。一切皆依正语转故。一切众生皆妙业藏。一切事业加行依故。钞曰。前明有法非有。后明无法不无非有非无。是中道理趣。上皆彼文有法非有。是性空理趣义。当始教空宗无法不无中道。理趣义通。后三实教理趣。今经采其秘旨。实教所摄理当后义。故云行深时也。又般若义具五教。今经撮其枢要。相望备论浅深理无不可。恐繁不叙。上皆顺疏以深拣浅。今于疏外率愚以助一解。辄谓慧光三昧。广大甚深穷法源底。当体难思菩萨游此。故云行深。如理而证照理究竟。当斯之时乃曰行深时耳。原夫经意未必须俟拣显。疏主且顺译人。三乘宗旨大以拣小为义。作此释耳。经照下三。观行境。初唱经。三明下演释观行境者。镇国曰。五蕴者。身心之异名。行人若不识身心真妄。何能悬契。不达真妄之本。诸行徒施。是以菩萨欲为大心宣秘要法。先入慧光大定。以离念之明智。彻法之慧目。洞达五蕴自性空。无所起当体即如。然后从三昧起。告鹙子曰。应如是学。故以达五蕴空为观行境。然以深慧观蕴性空对之起观。故名为境。若成般若境即所行。镇国曰。如般若中虽有实相。为成智慧所行境中。若能若所皆是所行。如诸菩萨行深般若。能观所观皆所行行。二空理者。镇国又曰。生死之本莫过人法二执。迷身心总相故。计人我为实有。迷五蕴自相故。计法我为实有。智眼照知。五蕴和念假名为人。一一谛观。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先观色蕴是观身了知。坚则地润则水暖则火动则风。观余四蕴则是观心了知。领纳为受。取相为想。造作为行。了别为识。依此身心谛观分明但见五蕴。求人我相终不可得。名为人空。若观一一蕴。皆从缘生都无自性。求蕴相不可得。则五蕴皆空名为法空。是以照五蕴而二空理现。经度下四明利益。夫一切苦厄二死收尽。今见真空度已尽矣。何者。清凉曰。乘人空观行出分段生死。永处涅槃。乘二空观行双照人法二我。毕竟空无所有。则离诸怖畏度一切苦厄。出变易生死名究竟解脱。苦谓五苦八苦。变易谓因缘等四种生死。如唯识等说。依此观行得究竟乐果。佛德空乎。上来下三通结。经舍下二广陈实义分五。初拂外疑。作此科者。切缘郑公久诵此经。先己熟闻译者之说。是以疏主顺其闻见。有此云耳。故慈恩云。今说色空互相显者。令义增明破疑执故。一者二乘作意狭劣不乐利他二者于大乘中颠倒推求。及起疑惑等。实非疏主及经宗旨。故有便显正义之科。方顺本宗释经通意。于中二。初唱经。清凉曰。色即法相之首。五蕴之初。故诸经论凡说一义。皆先约色故。大般若等从色已上种智已还。八十余科皆将色例。若略收法不出十对。所依体事无不即空。是以诸祖皆云真空之理幻色等事。遂以释或十门无碍也。自下下二作释二。初判。总此科疏文理在唱经之前。疏中从略不存通唱。已如上会。初段下二释别二。初总示释仪。文有四释者。则此唱经文通。作四释。盖文含四义故也。非于所疑法中有。四释也。是则鹙子亦随四说义有不同。若总四释皆属所疑法。则陆沈经宗失于深旨矣。大科从初二义以立其名。初中下二唱章显相四。初正去小乘疑。经二。初举疑人。言舍下牒。经举疑人者。判释也舍利下出得名之缘。亦翻春莺。聪慧下叹德。以释对告之由。异译经说。佛在鹫山与大比丘众满千百人。今特告之。故曰上首。彼疑下二对释疑三。初有余位。初举疑。彼闻大乘说法空理而生此疑。有余者。太一云。有余身智故。见蕴无人者。蕴中无我显人空故。亦云下正疑。与彼大乘法空无别。今释下显异相。蕴中等者。床上无人床固非无。蕴中无人蕴岂空耶。则空与蕴异。今明下以经遣疑。又疑下二无余位。太一曰。无余身智故同数灭无为为体初举疑。此位身智俱尽无色心等蕴故。汝宗等者以小乘析色观色尽方空。大乘体色观色即是空。非灭色明空。如始教说。今则下以经释遣。以二下。三通结示。二兼下二兼释菩萨疑。是亦通释。舍利下一段经文。理当亦有唱经。举疑人之科。疏略不指疑人。即舍利子耳。而谓引论举疑人者。非也。然疏云。菩萨何以鹙子者。疏主曰。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则鹙子等位皆三乘。太一曰。舍利弗身在佛法中义当聪明位。又曰。其位在于顿悟熟教义通初教。又回心声闻约本则名声闻。据现学法则名菩萨。疏文有三。一宝性下标举。一疑下二列释。三疑下三结示。然今列三疑以顺经文。故与玄镜不次而圭峰略注。意存的示。观心不欲衍引故。云不必和会。三便下三便显正义。良以色空无碍相即圆通。乃是斯经所诠正理故。云便显正义释疑之义。义门兼有经亦二段。舍利子者。对告人也。所显义中一彰所以。释成空有二。初正显无碍因由二。初标示。便显下牒科名。但色下示义所以。经说色空相即互无异者。良由具此三义故得空。非断空有非定有空而全有即有。以辨于空有而全空。即空而辨于有。真空妙色存亡无碍。隐显圆融一味无寄也。镇国又曰。缘起之事与性空之理。二互相望有乎三义。由此三义成于理事无碍。彰其所以。亦但说此三门四义。疏主仰释斯经。则此段经文义渊奥。具足十门理事无碍。是一经实义之宗本也。下明所离显法体。皆即妙有之真空耳。此下二科疏文。今古同迷乃将斯经抑为权浅。往往不免谤法矣。镇国大和尚循文解释。辞句晓然。今略出之。一相违下二释相。彼文云。言相违者。经云。空中无色以空害色故。亦应云。色中无空以色违空故。若互相存必互相亡故。即五六九十四门后二义全同。此疏但不相碍义。末文云。此即七八事理相即。二门相作义至准上应知。下云。此即三四依理成事。事能显理门也。其初二门即通显体相亦不相碍义。释曰。言初二门者。即相遍二门文句全同。故不备书。具如贞元。第一之下真空亦有者。上以色望于空而成相作。若空望于色作义亦成。是故下二蹑示圆通所以。是故者。蹑上之辞。由上三义无碍故。令真空妙色各具四义。而成空色圆通。镇国曰。又由上三义诸空有法通有四义。当知始教所诠真谛之空。虽云即色之空不具四义三门。良由若言其有即是法执未尽故。当深究此经所诠即色之空即空之色。各具四门三义。双存双泯逆顺隐显。具德自在无滥空宗。妄说为有真谛是空。镇国说性宗。即空之色为妙色。即色之空为真空。是则非有之有非空之空。为具德之空有也。吾祖随句牒释。恐有固执不敢避繁。遂具书之。于中二一真空望妙色。彼文云。一废已成他义以空即色故。即色现而空隐也。即是第三依理成事门。二泯他显己义。以色即空故即色尽空显也。即第八事法即理门。三自他俱存义。以隐显无二是真空故。谓不异空为幻色色存也。不异色名真空。空显也。以互不相异二俱存也。即是第九真理非事门。四自他俱泯义。以举体相即全夺两亡。绝二边故。即第五以理夺事门。上之四义并空望于色。色望下二妙。色望真空。初标示。以色为自以空为他。故异前门一显他自尽义。即是第四事能显理门。二自显隐他义。即是第七真理即事门。三俱存义。即是第十事法非理门。四俱泯义。即是第六事能隐理门并准前思之者。一以色即是空故。即空现而色隐也。良由显空之他尽色之自故。事有显理之能也。余三可知。又有前四门必带后四门。有后四门必带前四门。合则通为四门全有之空全空之有。故通合为四。是则下二会圆通结示经宗。是则者。承前之语也。由色有显他自尽等不思议玄奥之德。故能或存或亡无有障碍。具德之空或隐或显逆顺自在故。即幻有之真空即真空之幻有。圆妙融通无有异相。故云合为一味圆通无寄。是其所诠之法故。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也。所以相违无碍及相作者。以缘起法有四义故。一缘生故有。二缘生故空。三无性故有。四无性故空。由初及四二义别故。有相违义。由二及三有相作义。谓缘生故空。则有作于空无性故有。即空作于有。由上四义同一缘起有不相碍义。又由初二义有有望于空而成四义。由后二义有空望于有而成四义。谓由无性故有有广己成他义由无性故空有泯他显己义。由上二义无碍故。有俱存义。由上二义相形故有自他俱泯义。有望于。空四义准之。又以无性缘生故有。则非常见有见之有为幻有。无性缘生故空。则非断见无见之空为真空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非空非有是中道义。以有与非有无二。方为幻有。空与非空无二为真空。故有非空与有无二为一幻有空与非有无二为一。真空又幻有与真空无二为一味法。上来并是镇国和尚将此一科经旨疏文。释彼理事无碍法界。则此经正义于斯可见。若依此释斯经分齐。正当圆中同教。于中若唯取双存义。当终教。唯取俱泯则当显教。若欲属当经文如前所引玄镜二义。亦当终顿。又以明所离未文问答并法相开。合疏语。则一经始终皆谈色空。交彻理事无碍中道。玄旨精考。疏主深衷未易肯将经文一字抑为权浅。况下更。有明所得一科。显佛德圆常乎。由斯等义。是故疏主判云。实教所摄。乃将今家五教后三合为一实。其理甚明。四就下四就观行释。前约所证所观之境。今就能证能观之智。以释经文。于中亦有对告等。科疏略不出。文三。初止观两轮。一观色等者。经第二句也。宝册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即以觉慧唯识道理破外尘相。尘相既止无所分别故云止。色是外尘观之即空故成止行。论又云。依是三昧则知法界一相。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文殊般若经云。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乃至广说真如三昧。能生此等无量三昧。文殊般若即此经之广文也。观空等者。论云。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即经第四句瑜伽云。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及诸无量。安住理趣世俗妙慧。当知名观。观空即色乃安立世俗矣。空色无二即二不异句也。见色非实色举体是真空。见空非断空举体是幻色。廓情尘而空色无碍。泯智解而心境俱冥。可谓止观变行为究竟也。论云。定随时彼观则顺。观随时中彼定即顺。具足具足不离转故。见色下次二不住道见色等者论曰。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智也。见空等者。论曰。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悲也。色空下二不异句。悲智念不殊者。即悲之智。观彼即生之空。即智之悲。以化即空之生。随顺法性不住二边。故云成无住处行。镇国曰。大智自利异凡大悲利他异小。此二相导成不住道。三智下后一心三观而言。依璎珞。经者。智者云。有次第三观一心中三观。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空观为方便得入第一义谛观。此名出璎珞经。彼释意云。假是虚妄俗谛。空是审实真谛。今欲去假归真。故言从假入空观。假是入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二谛观。从空入假观者。若住于空与二乘何异。不成佛法不益众生。是故观空不住于空。而入于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故。名从空入假观。而言平等者。望前称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观。二空为方便者。初观空生死。次观空涅槃。此之二空为双遮之方便。初观用空。次观用假。此之二用为双照之方便。心心趣归萨婆若海。双照二谛也。是为次第三观。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故。名一心三观。乃至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准此即三观之名本出璎珞。论以一心融之。名一心三观。故云。依璎珞经。当知论宗于经人承于论。就本而言依经立耳。文中初观会色归空。次观明空即色。后即空色无碍泯绝无寄。中道第一义谛观也清凉曰。空如不二为真空不坏。假名即为假观。合上空假为中道。故疏云。空假平等非破用均也。又可以次显不次也。谓说之前后观时三一相即。经诠普遍藏心故名。一心三观玄。镜云。色不异空明俗不异真。空不异色明真不异俗。色空相即明是中道。二祖配。经不同。则知经意融通。亦各任放辩才也。经舍下大文第二显法体经。二先总二。初唱经科判。今初下二依义演释二。初释经蕴等者。谓三科七大等法空。状者。即第一义空形相体状也。不同角犎垂壶之相。负近致远之性。内为性外为相也。良以真空随缘而现诸法。要在缘中方显空理。故约诸法而明空相。中边下二引论。初引颂。宗致亦引此颂则云。无二有此无是二名中道。言无下引释文义记。又曰。此有彼无无二为中道。又曰。此中有此无者。只是无彼有也。探玄云。一遣妄。二顺真。又初会性永无二实相不灭。又前了其不有后证其不无。故云无二有。此无是二名空义也。镇国云。无妄法之有有妄法之无。然有无有二。一定性有无。二真空妙有。无妄法之有。则无定性之有。非断无矣。有妄法之无是真空之无。便为妙有。是故若举妄取真则妄有真空。如三论说。若空有对辩。则妄空真有。如涅槃明无能取所取有者。则无妄法之有也。有能取所取无者。则有妄法之无也。又曰。遂令缘起之相相无不尽。无性之理理无不现。经不下后别三。初唱经。经明六不。而中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此明八不。清凉曰。欲明不生不灭含义无尽。略举八不。又曰。然不生等佛法之体。正教之要。义味无尽。释有多门略伸一两。是以贤首清凉约境行通别以释斯义。破法显理。此为最要。中论曰。不生不灭已总破一切法。又六八十不。若约显仪无尽。则经论异出不必更会。若言展转相因互成。由不来去得非一异。由不生灭得不断常。会亦无违。备如二祖恐繁不录。二别下二释仪。初就下三演释三。一就位释二。初直释。道前者。疏主云。谓见道前也。凡者内外二凡。今就相显遍。从外凡杂染众生位说。论曰。为本际无边烦恼藏所缚。从无始来生死趣中生灭流转。名众生界。故云。谓凡夫等是生灭位。第一义空性非生灭。故经以不不之。是以疏言真空离此等也。道中者。见修二道十地位中也。疏主曰。又以十地说为见修。故云菩萨等位。障染等者。此约能所治障行以分垢净。疏主又云。已断障故名净。断未尽故名垢。又修起净德名净。净德未圆犹带障故名垢。又异前位故名净。异后位故名垢。真空离此故。经不之道后等者。究竟位也。今尽者。疏主曰。习气亦尽也。万德今圆者。疏主曰。福智圆满最极净也。此皆染净相翻缘修。若此性觉真空不容有。是故总不之。首棱云。云何是中更容他物。又佛下二引论二。初引佛性先总标。即彼论第二卷第三显体分三因品。论云。复次佛性体有三种。三性所摄义。应知三种者。所谓三因三种佛性。三因者。一应得因。二加行因。三圆满因。初即二空所显真如。由此应得菩提心。乃至道后法身故。二加行因者。谓菩提心。由此心故得三十七品十度十地乃至道后法身。三圆满因者。即加行因。由此得一切满三种佛性者。应得因中具有三性。一住自性性。二引出性。三至得性。清凉曰。住自性性者。谓道前凡夫位。引出性者。从发心已上穷有学圣位。至得性者。无学圣位。言发心已上者。若约得位已去。则当解行发心。若约见道位说。则证发心也。疏主又曰。自性住佛性者。杂染众生位中有垢真如。引出性菩萨位垢净真如。至得性即无垢真如。真空等者。就前三位故有生等性空觉明无若干也。又法下二引无差论如彼分位门说。二就下二就法释二。初释别。谓此等者。珠现青黄而珠不生青黄。遽亡而珠不灭。又随等者。如华华空空不生华。华去空澄空不加净。障尽等者。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将谁减乎。德不增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其何增耶。此生下二会总诸识熏习故妄心分别故。有色等生。是故皆有为也。真空离此故翻破彼显空相也。三就下三就观行释二。初正释。谓于等者。标指也。具言三无性者。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于中二。初对三无性说。一于遍计作无相观。由无遍计方显无相。故唯识云。依此三性说彼三无性。是知若无。遍计安知无相。谓彼等者遍计之法妄情谓有道理。是无古今观之无可生灭。二于等者。染净之法从因缘生。无有生故。故经云。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既本无生将何垢净。三圆成中。言前二不有者。谓依计也。此约空性二宗义说。若法相宗但无遍计。又下约本性重释圆成也。又妄下二真就当性说。遍计性者。性本自无何有生灭。缘生即无性无性即空。奚染净之有。觉明空海面为虚空。平等本性孰增减耶。镇国曰。别约三性中。各有三释。一直就当性说。二约当性二义说。三对三无性说。今即初后二义显正作通别释者。未见其理。二会总可知。经是下大文第三明所离二。初正释经义四。初法相开合门二。初唱经。第三下二判释二。初总判。然真等者。真空是能离妄法之真如也。所历乃所离。定实有性蕴等妄染之法也。云空无者。即无此染法非无不空真如理也。统略有四。广说则八十余科法相。开合者。则蕴界处随根开合也。初是下二别释二。初示经意会中道。初是等者。良以第一义空无性故。空蕴等诸法定实有性有无相违。是故此中无彼等法。此就下会中道。即前相违义也。今云无者。以空害色故。中无色也。不坏色者。即不相碍相作义也。空是真空不妨幻色。若碍于色非真空故。自性等者。由从缘故有。有来即无故不待坏。近古不达而谓但显空理。未晓全即妙有也。此中下二就法相显开合。初明五蕴。亦云五阴。阴章曰。问蕴义云何。答诸所有色去未现在内外细粗远近胜劣。彼一切略说色蕴积聚义。故如财货积聚。乃至识蕴。此问显得名也。又苦相广大故。名为蕴。如经纯大众苦蕴集故等。又问。蕴义云何。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故观实有耶。答此余根境是实有义。一切皆实有为舍执着实有故。观察实有。此蕴义声闻即实初教即空。终教即如。顿教不可说。一乘即法界。二无下空十二处也。处章云。十色界即十色处。彼不言半略也。章问曰。处义云何。答识生长门义。是处义。当知是种子义摄。三无眼下三空十八界。界章曰。云何建立界谓色蕴即十界。眼等五根界。色等五境界。及法处一分受想行蕴。即法界一分识蕴。七识界谓眼等六识。及意界故。故云。色心俱开有作三六观者。义亦可见。章问。界义云何。答一切法种子义。谓依阿赖耶识中诸法种子说名界。界是因义故。又能持自相义。是界义。广义。彼说释。此下指广。经无下二缘起逆顺门二。初唱经。此即缘起观也。镇国云。缘起深义佛教所宗。乘智阶差浅深多种。龙树曰。因缘有二。一内。二外。外即水土谷牙。内即十二因缘。今正辨内。然外由内变本末相收总含法界。一大缘起。大经文内略说十重穷究性相。以显无尽一乘之义。广如彼疏。三乘缘起亦具十门。如璎珞经。三乘之智观之。各得自果。广说如余。二明下二作释彼之十门。皆具逆顺。逆则缘灭顺则缘生。此约流转还灭以为逆顺。即逆生死顺生死也。若言无明缘行等。顺生死也。无明灭故行灭等。逆生死也。顺即流转门。逆乃还灭门。若二门各说逆顺。具如探玄第十。以其等者。三道性空故。因缘生法生无有生故。逆观等者。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故无可尽。此举下例余支。经无下三染净因果门二初唱经。四圣谛也。圣者正也。无漏正法得在心故。谛有二义。一者谛实。此约境辨如所说相。不舍离故。真实故。决定故。谓世出世二种因缘必无虚妄差失故。二审谛。此就智明圣智观彼审不虚故。凡夫虽有苦集而不审实。不得称谛。无倒圣智审知境故。故名圣谛。瑜伽云由二缘故名谛。一法性故。二胜解故。凡夫有初无后。圣具二故偏称圣谛。法性是谛实胜解即审谛。三染下二作释。言世间因果者。欲显四谛义。通大小事理具足不同。十二因缘但事而无理。名广而事略。事亦不具。但有苦集而无道故。六波罗蜜但显出世间而无世间。今言苦集是世间因果。显四谛包含具足相也。所知所断无改易故。谓苦是下出谛体相也。逼迫名苦。虽释别名亦即辨相。逼迫身心是苦行相故。是生死报者。指体也。体即有漏色心业所招报也。集是彼因者。积集增长名集。亦是出名相也。谓是等者。出体也。厌苦断集能化教法出兴意也。上是染因果灭道等者。净因果也。灭是涅槃者。寂静名灭显名相也。涅槃者。出体也。道等者。即止观八正道等。令欣等者。示教意也。此约相说通大小乘。智论云。小乘三是有相灭是无相。大乘四皆无相。皆空者。即空即如也。然天台有四四谛。一生灭。二无生。三无量。四无作。束之唯性相。相开生灭无量。四无作束之唯性相。相开生灭无量。性开无生无作。若以名必召实。今经具四。若约所诠正当无作。兼摄无生。何者。若但解苦无苦名苦圣谛。解集无和合。解灭无灭。解道无道。达四缘生故空。则当无生。若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无苦无集即无世间。无灭无道即无出世间。不取不舍同一中道。又无苦可舍非是空故。无有可舍以体即如。如外无苦何所舍耶。此句言如如尚似空。集中无明尘劳皆即菩提。岂同前空。菩提体外无别可断。不同无生空无可断。前则空中无花。云何可摘。今则色则是空。波即是水不可除波。非同灭色。生死即涅槃。非是体空。无可生灭。边邪皆中正。非离边外别有中道。非离邪外别有正道。亦非无边无邪无可修也。即是今经圆通无碍一味法也。故当无作。经无智下第四境智能所门二。初唱经。四境下二作释。知空等者。经云。若说有觉犹未离幻。是故无智所知等者。经云。本无菩提及与涅槃。又经云。设更有法胜过菩提涅槃。我亦说如梦如幻。文殊般若分云。若知我性即知无法。若知无法即无境界。若无境界即无所依。若无所依即无所住。若无所住即住平等。若住平等则无能所故曰无住。镇国曰。我即法性更不证入。法性无性复何所入。又曰。然有二意。一上二句明一性不分故无能所。犹如一指不能自触。二法性无性复何所入。明性空故无能所入。亦如虚空不住虚空。文殊分又云。佛告文殊。汝于佛法岂不趣求。文殊言。世尊。我今不见有法非佛法者。何所趣求。此即一性意也。佛又问云。汝于佛法。已成就耶。文殊言。我都不见法可名佛。法何所成就。此即性空意也。佛又问。汝岂不得无著性耶。文殊答曰。我即无著性岂无著。性复得无著性。此即我即法性更不证入。唯一如如何有能所得哉。此皆今经之广文也。问前下二问答显宗二。初异乘蹑迹。问此中文虽中道义有二问。一即前后相违。二则疑今灭色。前拂疑中。空即是色色存也。今云。都无故似相违。二乘不达疑今灭色也。答前下二经旨圆通答不碍存者。清凉曰。即空之色为妙色故不碍存也。即色之空为真空。未尝不尽矣。今此都亡即色之空也。未尝不立即空之色也。镇国曰。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不碍存。未尝不立有句也。都亡未尝不尽无句也。合二则两亦形。夺则俱非。有则妙有。岂非正诠一性哉。大品下引证诸法无所有。即无妄法之有。是都亡无句也。如是有此乃则有妄法之无。是未尝不立有句也。此就等者。即所离中无定性实有也。前据如是有者。即空之有不思议之有也。又前下显正义中三义也。一法者。一味无差别法也。二义即空有二门。随说无违者。互融相是不同空宗空。即是真有即为妄。清凉曰。性空通于初顿终教。妙有即是实教。若通于空有二互交彻。具德即是圆教。经以下第四明所得。此经大科有五。初则断疑以生信。次则显理令正解。三则起行而断惑。四明所得以显果。五乃叹法以赞德。是则当机禀教依修克证。一道始终。岂可但将所离一科断除众生情计。经家说示行者。令解理中无。此便谓说空。抑归权始不观此科。二转依果。无得而大得当机获益耶。然此所得若通论般若虽有权实。皆为三人所得。故经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乃至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等。又疏主曰。般若亦为二乘。良以法华之前未经破会。通说三乘法。具获三乘益。今经虽唯说大兼断彼疑与其进也。于中二。初牒前起后二。初唱经。二判释言以下牒经科释也。前云无智亦无得故。今蹑为因行由是而得果。如是则前明所离。是断惑。今明所得。是证果也。清凉曰。无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无得智慧故方得也。故引大品无得而得。大品又云。以无所得而为方便。祖曰。若不住事理生死涅槃。则事理无碍之方便也。疏主曰。由观真空方成诸行。是故十度等行皆由空成。菩提等果皆由空立。是故从此真空无住建立诸法。又令诸法得相即相入。无障无碍等。并是此门之大用也。又无得者。要须足迹不存。荡然净扫。方云无得。清凉曰。非但相有性无而已。谓诸宗计多有此说。但空自性不空于法。如法相宗但无遍计非无依他。设学三论。不得意者亦云。法无自性故说为空。则令相不空矣。今无性缘生故有。有体即空缘生无性故空。空而常有要互交彻。方是真空妙有。其言大同而旨有异。政观以来尚不达此。经菩下二正明所得二。先明得断果二。初举人依法二。初唱经。二判释。言断果者。断所显故。明依等者。即依前无得般若智慧法行也。若无般若余度皆不到岸。经心下二断障得果三。初行成二。初唱经。二断下二作释。初科判。次牒释。行成者。总示。谓惑下别显。谓烦恼障障心。心不解脱故造业轮转。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脱故不了自心。不达诸法性相。纵出三界亦滞下乘不得成佛。今得般若深慧。二障种现俱亡得二解脱故。不碍等也。经无下二断障二。初唱经。二断下二作释。言魔冤之怖者。天魔外道现形以怖行者。广如起信本末论说。颠倒梦想者。生住异灭。疏主例释。以梦皆能眠。众生于我我所中而不觉知故。梦所见境无而谓有故。名颠倒。由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四相起诸烦恼。今得般若智。日破烦恼梦。了诸法空故。云恶因尽也。经究下三得果二。初唱经。三得下二作释。初翻梵成华。德无不备者。无住处大般涅槃。具足常等无尽德也。教兴中云。显佛胜德生净信故。今得菩提涅槃果故。不同无得。乃真佛德空也。祖文引此显佛德。空者。乃顺智光前记。已会障无不尽者。惑障本如无尽可尽。无断可断。简异下释究竟言。但简小乘顺慈恩三藏也。又释等者。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未有适真之行。不从真起。今以即实相之观。照证彼即智之如。如珠发光光还自照。穷理尽性故名究竟。此据自宗释也。经三下二诸佛得智果二。初举人依法二。初唱经。二作释。经云。一门超出妙庄严路。经得下二正明得果二。初唱经。二正下二演释。初翻梵成唐。觉有下释义。如理智观真非行理外故。云正觉。如量智观俗。如彼性相遍观察故。故云等觉至极。无边者。得一切种智。过彼下乘下位故。无有上。上来下结也。经故下大文第五结叹胜能。二先别叹胜德二。初唱经。二演释二。初牒前起后。由佛下显经意。叹其下二略叹四德三。一就法释。二约功能释。行满故无有过上。德圆故与无等齐等也。三就下三就位释。引论中比余下释无等字。重言等下。释后等言也。经能下二总结胜能二。初唱经。二总下二作释变易者。方便生死因缘生死。有有生死无有生死也。上来下二结分齐。经故下二秘密般若二。初牒前起后二。初唱经。自下下二判释。言前云者。牒前未显下起后也。然前科结叹。叹前显了。今云尔者。经意多含贯前通后也。经羯下二正说咒辞。二正下二疏语二。初理不可释。是诸等者。以诸佛心印下位不测故不须释。二若下二应机强释。疏主应郑公之请。而强释也。然虽云秘密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无言而言。如文殊五字咒。而般若等经大智度论皆有解释。智论曰。阿字是实相门则显三种般若。不相舍离字即名字般若。入般若波罗蜜门即观照般若。悟不生等即实相般若。大品云。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故。智论释云。若菩萨一切诸法中闻阿字即时随义。所谓一切法从初来不生相。以阿提秦言初故。阿耨波陀秦言不生故。大品云。啰字悟一切法离尘垢故。论云。若闻啰字即随义知一切法离垢相。以啰阇秦言垢故。大品云。波者第一义故。论云。若闻波字即知一切法入第一义。以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故。大品云遮字修不可得。论云。若闻遮字即时知。一切法。诸行皆悉非行。以遮利夜秦言行故。大品云。那字门诸法离名性相不得不失故。论云。若闻那字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以那秦言不故。故知不因缘亦可强释。三庆赞回向般若深邃赞也。累劫难逢庆今逢也。随分赞释谦也。冀会真宗回向实际也。而言真宗者。谓般若真宗亦佛法大宗
心经疏者。乃唐贤首国师。于译场中应郑公之请。而作也。其文约其旨微。故述钞之家尤为难能。慧因华严法师。独明幽趣颖迈常谭。每苦旧章颇乖疏意。一日俯从众请。爰出新记。名曰连珠。盖取诸祖遗训以为指南。经论格言而作程式。钩索深隐诒厥方来。俾令慧炬相然。则其功岂不懋矣。时皇宋乾道龙集乙酉中秋既望。沙门慧诜题
【人生哲理的佛语语录一】
1、 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 谁,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谁,唤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轹。 谁,弃我而去,留我一世独殇; 谁,可明我意,使我此生无憾; 谁,可助我臂,纵横万载无双; 谁,可倾我心,寸土恰似虚弥; 谁,可葬吾怆,笑天地虚妄,吾心狂。 伊,覆我之唇,祛我前世流离; 伊,揽我之怀,除我前世轻浮。 执子之手,陪你痴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万世轮回。 执子之手,共你一世风霜; 吻子之眸,赠你一世深情。 我, 牵尔玉手
2、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 ——释迦牟尼佛 《增一阿含经》
3、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4、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
5、 《般若》扫迷妄;《法华》示究竟。 ——蒋维乔 《中国佛教史》
6、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心柔顺了,一切就完美了,心清净了,处境就美好了,心快乐了,人生就幸福了。 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 人,要有一颗干净的心。无论相貌,无论着装,心的通透是最美的;不分贫富,不分高低,心的善良是最贵的。身处俗世,却不被俗世所染;对人几分真便会换取几分心;用情几多诚就会收获几多永恒。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一个人的心就是一个人的世界。
7、 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维摩诘经》
8、 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维摩诘经》
9、 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维摩诘经》
10、 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智者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11、 妙有(圆觉妙心) 《圆觉经》
12、 心净则佛土净 亦入世亦出世 在入世中出世 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
13、 外境非有 三界唯心 万法为识 《解深密经》
14、 《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愣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愣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是为“佛教十三经”。
15、 过去泥于“心注眼,眼注空”之说,务求定睛于空际,而睛不能定,又深以“观鼻前四指空,折回观心”为难。今忽悟“观空”、“观心”是同时一件事,“折回”不免是多余之言,且以观心之故,不求定睛于空际,而睛自定,又以观心而心空、空不起念,亦易于无念。 ——梁漱溟
16、 修密,只是为了调心养心,以改去其“心不能闲”之病。 ——梁漱溟
17、 “不除妄想不求真” ——永嘉 《证道歌》
18、 “灿烂的太阳普照万物——那是白天。它让人迎接黑暗的夜! 黑暗的夜空,笼罩着痛苦众生的心。 众生啊,这无边的黑暗,就是那虚妄的无明心。它让人们在轮回中永续。 佛心漂入大海,反映在无垠的天空。这就是甘露的源起。 虔诚者们,让甘露沐浴苦难的心, 唤醒沉睡的佛性——那是过去善缘种子的秧苗, 尤需甘露滋润。” ——仲巴仁波切 《瑜伽士之歌》
19、 “灿烂的太阳普照万物——那是白天。它让人迎接黑暗的夜! ——仲巴仁波切 《瑜伽士之歌》
20、 其功德为: 一、净除烦恼显俱生智 二、调柔气脉证无死果 三、降伏魔仇摄十法界 ——金刚亥母
21、 咒 语 : 嗡 班杂 贝若渣尼也 哈哩尼萨 吽吽 呸 梭哈 ——金刚亥母
22、 一念真实一切是,一念不真实一切不是。 ——梁漱溟
23、 “若离执计是见王,若无散乱是修王,若无作求是行王” ——贡噶上师 《恒河大手印偈颂》
24、 天未明,念习静当在后半夜,睡醒时试为之。又念每晚将睡前,宜清净其心,俾梦中少杂乱念头,庶可睡安稳,而醒时精神较好 ——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
25、 一日间当有一时间习静。 ——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
26、 “发愿”与“见体”是吾人一生最要紧的事。愚当下甚有警省。吾人一生若于此二者皆无有,则只有下堕,一生不如一生。因而时时念及之。 ——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
27、 脚踏实地在此岸,精神探险达彼岸。
28、 “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 《十地经论》
29、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心无所依,必无所获。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还须自己去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温暖的还是自己。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心有所持,才能行之安然。
30、 一切事物皆因缘所生,成为假有;虚妄不实,故为真空;空、假不可分离,非空非假即是中道。于一心同时观悟此三者,称“一心三观”。 ——慧文
31、 “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
32、 “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 ——慧远 《法性论》
33、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慧能 《坛经》
34、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 ——智觊 《摩诃止观》
35、 “心和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马鸣 《大乘起信论》
36、 “三界虚伪,唯心所作”。 ——马鸣 《大乘起信论》
37、 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惠能 《坛经·机缘品》
38、 古语云:福尽灾来,禄尽人亡。世人皆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殊不知,世人之福,皆有定数;福报享尽,灾到人亡。古圣先贤告诉后人,少年培福,中年积福,老年享福。如此一来,则人之福报则绵长不尽矣。 《每日一禅》
39、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希迁 《参同契》
40、 在四大菩萨当中,观音主悲,是大悲的象征;文殊主智,是大智的化身;地藏主愿,是大愿的典型;普贤主行,是大行的代表。 《中国宗教》
【人生哲理的佛语语录二】
1: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2: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4: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5: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6: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7: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8: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9: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0: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11: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12: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13: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4: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15: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6: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17: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18: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9: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20: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21: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22: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性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
23: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24: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5: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