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与三个石有关的名言 正文

与三个石有关的名言

时间:2025-01-16 13:23:07

1、羲皇以上人何似,不过临风卧北窗。石成金《传家宝》

2、誉人之言太滥不可,责人之言太尽不可,一事虽不畅意,日后亦无悔心。含蓄之妙不可不知。石成金

3、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须满把金樽倒。石成金《传家宝》

4、莫言世事常如此,堪笑人生有几何。石成金《传家宝》

5、得一日闲为我福,做千年调笑人痴。石成金《传家宝》

6、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石成金

7、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石成金《传家宝》

8、入我室者,但有清风;对我饮者,惟有明月石成金《传家宝》

9、一生爱我无如酒,凡事输人不但棋。石成金《传家宝》

10、举世尽从愁里老,天涯惟有酒杯宽。石成金《传家宝》

11、心中无崎岖波浪,眼前皆绿水青山。知止自能除妄想,安贫须要禁奢心。石成金《传家宝》

12、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如魔如贼。石成金《传家宝》

13、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石成金《传家宝》

14、遇好晴和天、好山水、好风月、好书、好字画、好花、好酒,须受用领略,方不虚度。石成金《传家宝》

15、曲岸横塘,画桥兰桨,只此处,尽可容得疏狂。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臣所得也。石成金《传家宝》

16、寂寂空山何堪久住,因多情花鸟不肯放人。石成金《传家宝》

17、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石成金《传家宝》

18、眼前随分好光阴,谁道人生多不足。石成金《传家宝》

19、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石成金

20、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石成金

21、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石成金《传家宝》

22、于无酒时学佛,于有酒时学仙。石成金《传家宝》

1、三生石上三生缘,奈何桥下问忘川。修得几世同船渡,又俢几世共枕眠?共看沧海月明,相依蓝田日暖,红尘晓梦醉心田。谁知梦醒良人远,竟是绝情踏誓言。无奈缘字怎堪解,多少痴情化执念?

2、三生石上一轮回,何苦无奈解心迷。饮此一汤皆忘却,来生定会有贤妻。看那忘川水,洗尽一生的回忆,走那奈何桥,唤醒生生世世缘。的确如此,既然饮尽孟婆汤,何不逍遥去往生。

3、你在我生命里的出现,或许不是然偶然,也许就是那遥遥守候了千年的期盼,也许就是那三生石上不变的诺言,只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最好的年华里,与你遇见,相知!

4、三生石畔,许下爱的诺言:“愿倾此生之愿,许你一世欢颜。”

5、那一往情深,那海誓山盟,遗忘在了三生石上。那段流光剪影,那场盛世繁花,谁会记得?倾尽万缕柔情,只为花开彼岸的相依。

6、那一世,我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镌刻于三生石上,却未能改变下一世你选择将我遗忘。

7、忘川河畔见三生,三生石上,隽秀了青河绝恋。在谁的墓前,我葬下了一生的诺言。夕阳垂暮,静静守护不变的容颜,这一等,竟是姻缘轮回的千年!

8、我深记,你说过,你是明月我是雾,我若随你离去就只剩下雾水,寒凉整个秋;我记得,你说过,纵使人海茫茫,只需一眼,我便能牵到你的手再不放开;你也曾说过,若是能够找到我,便在三生石上刻下不老的誓言,缱绻一生,永不言分,用一生温暖我凉薄的心。

9、孤城杨柳弄春柔,谁解离愁?彼岸花开,三生石畔寻寻觅觅,犹记多情,人不见,也不过是红尘一梦,风潇兮兮几时休,山一程,水一方。人生迢迢漫路,前世今生旧缘,忧伤的等待,花开花落终成空,缘来缘去缘如水。

10、三生石,三生路,三世情缘尘归土,妾相思,花儿谁人顾,浮生无你空虚度;君莫负,人间有你胜无数,再见时盼亲如故。

11、也许,人世间所有的相逢都不是偶然,该是前世的恩怨,是久别重逢的因果,是忘川河里执着的沉浮,是三生石上那慈悲一念。

12、风吹流云散,而三生石上的诺言,又被岁月沧桑了多少遍。我握着那一纸的誓言,蹉跎于红尘流年之间。只为初见你时的浅浅的笑脸,前世的相许,今世只是遇见,而那天长地久的缘分,又该许到哪一天?

13、我早已在三生石上镌刻下千年的痴情,只为等你今生的回眸,我不惧怕婆娑转世轮回的屠苏,只为等你相逢时的回首;你的美,醉了我心底的温柔,你的情,等我来牵手,如能与你今生相守,不再叹世间繁华的奢求。

14、你的美如画,你的笑如花,三生石上有我们的情话,有我们血染的丹砂,这烙印在心中的情,这烙印在眸中的爱,如千年回首,如水墨青花,如天地神话,不惧婆娑痛苦的离愁;我的爱如花,每一季都会为你花开花落,何惧凡尘刹那间的芳华。

15、许多的伤心难过可以用泪水洗刷,多少次我也期待着泪水可以为我挽回一点什么!只是,美丽的遇见终是要在人走茶凉中随烟而淡。烟雨柔,春风画出万山遍野的缤纷,篷船过桥时留下水纹几轮,似是三生石上未尽的相思……

16、缘去缘归,爱意悠悠恨缠绵,有情未必就能相约终老,无情未必就是决绝。忽而经年,三生石畔,等一场衰老的别离,奈何桥下忘川水,清风过伊人仍旧,情难思量,你已不知归处。

17、是否转经筒里的轮回早已在三生石上写好,江南就是你,你就是那一窗江南。

18、那些最深的懂得,还在心底翩跹,一生的冷暖,早已刻在三生石上。

19、月色如水,心微凉,尘心半个, 静看流光指尖落。豆蔻何故苍老了容颜。西厢月落,琵琶尤弹昨夜歌。斗转星移,三生石上怎镌刻,今非昨!

20、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曾在三生石前与你盟誓相约,更不知道我是不是今生本该寻你而来,只是失落了前世的记忆而错过了与你的爱的邂逅,我只知道,这辈子我舍不得你离去,却又不敢靠你太近;我只知道,这辈子我终是你窗棂上斑驳的剪影,这一生我只能飘游于你的一帘幽梦之外。

21、岁月如流水一样悄然淌过,时光安然若素一般美好。只因为前世的我,在佛前苦苦祈祷,祈求今生能与你,能与你相携相守。只因为前世的你,在你悄然路过时停滞的脚步,眼眸中流出的眷恋,似已将我的容颜深深铭刻于你的心里。今生相遇,只为三生石上,镌刻的永恒的诺言。

22、若我离去,请你安然,三生石前我们已经许下千年的诺言!风儿的叹息会告诉你,纵使流年不在,我依旧在时光的某一处等你,等你在有生的日子里,把许下的诺言一一实现!

23、弱水三千,深情缱绻,梦中的记忆已经淡化成思念的波澜。岁月漫漫,幽思尽染,把你镌刻在三生石之巅,在一纸鹅黄的瘦笺里,让鸿雁衔去搁浅在心底深处的梦语呢喃。

24、转角遇到爱,三生石上,惊鸿一瞥,谁在谁的深情中凝望?谁又在谁的指尖淡走苍凉?流光飞转,一些念,就在经年的片片阙阙中,唯美成永恒......

25、都说:三生石上,篆刻着三生三世的因果情缘,那么,恒古不变的石碑上可曾刻着你我的名字?

26、你离去时,爱终于成伤 ,凄凉的笙歌 ,忧愁穿了三生石上清浅的笑容,虽然还依旧明媚,却没有了让人疲惫的灼热;虽然还带着暖意,却少一根肋骨到也消融。

27、夜渐沉,细雨霏霏。半弯清月,一窗疏影。曾记否,小轩窗,影成双,痴心相许,一念情长!三生石,共挥毫,墨印铁卷,痴恋情钟。待转身,三世桃花一朝倾,一袭青衫一秃笔,一脉幽思一帘情,寂寞红尘,执心浅墨念,执笔盈心弦。孤情锁梦长天啸,相思空老,红尘倚梦,谁又是谁的谁?

28、你许我的那个红楼梦,终于如烟散去,飘荡在离恨天深处的太虚幻境中 而我们的前世今生,刻骨铭心,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在三生石上,刻下了永远的莫失莫忘、不离不弃。

29、只因为天各一方,只因为心隔天涯,便少了牵绊。我一个人四处寻觅属于自己的藏匿地方。期望躲在一个无人触及的角落信手埋葬心中那一段最美的鸳鸯蝴蝶梦,给你献上那梅林路途最妩媚的玫瑰花瓣,静候如果下辈子你依然记得我,我会在三生石的奈何桥上断桥边等你……

30、古风倒映了岁月,轻吟里阴晴圆缺给予悠长人生中绽放绵长悲欢。一花一草我揣测着它的前世今生,来世缘由。幻想着三生石畔的相遇,还有转世相认的欣喜,旷世奇缘,佳话锦篇。

31、带着前缘旧梦和风尘满身,在三生石上刻下你的名,奈何桥头,望乡台上,一生牵挂,一世浮沉,却不饮那孟婆汤的忘情。

32、红尘梦,如烟散,清瘦了一段记忆,苍白了一段年华。三生石旁,我不入轮回,甘愿化身为一棵树,经受风吹,经受日晒,经受雨淋。不求千年的深情,不求三生三世的痴恋,只求这一世莫要错过你,让我第一眼看见你,让你成为我这一世最美年华里的遇见,不诉离殇。

33、阡陌红尘,我踏遍所有足迹,只为与你相遇。那是不是我们前世的缘,在三生石上刻下的暖呢?回眸婉约醉三千,才有千百次回眸中的一次《奇迹》。走进这样季节,雪落指尖,绕心愁。夜已深沉,我仍在痴痴地守候,守候你我如期的约定,约定桃红柳绿的相依相恋,约定每一次回眸和目送。你知道吗?宝子。只因你的存在,我的冬天才这样暖。

34、你是我朝思暮想的笔尖倾城女子,在烟雨江南里成就了我今生的最美,你飘逸的三千青丝成全了我的繁华一世。共一场倾城之恋,把琴瑟和鸣的满怀谱写成不朽传奇。从此,三生石上,今生共流离。

35、站在梦的此岸,望彼岸,看时光流逝,海角天涯难隔断朝朝暮暮的情缘;任风霜雪雨也难以阻断痴痴遥望的视线。相守流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行尽深情路,为与情相依。梦萦情牵,字字刻骨,倾情愿得一心人;祸福白首不相离。等你,是我不变的心愿;爱你,是我今生的宿愿。对风长叹,对雨缱绻,把情字萦心,把心香挽结,相守,相望,只为三生石上刻相思,缘定前世今生。

36、曾记否?千年之前,那君山上斑驳的泪渍,是你为我流落的感动;曾记否?忘川之上,为你写下的诗篇,是我不变的誓言。三途河旁,三生石上,我们执手共同刻下“地老天荒,此生不换”。前尘往事,历历在目;昔日芳华,刻骨铭心。

37、夜半泪痕拆两行,三生石碑葬野岗。负首冷夜玉结霜,缕缕牵挂愁不凉。

38、缘起时我们邂逅了彼此。都说人生只若初见该有多么美丽,而相知相惜的缘份更让我明白红尘自古有情痴。穿越三生石的印记,我和你又会有怎样的往昔?前生的我是否是静静开放在你窗前的一盆兰伴随在你无尽的梦里,还是像你说的那样你是跟随在我身边的影子换成了今生今世的难舍难离?

39、现在才知道,没有什么缘分可以维系一生,再华丽的筵席也会有散场的那一天。三生石的传说,那只是奈何的渡口,三生佛语有云;缘尽终散,渡者已去,莫再苦守,此生无缘,轮回去罢!

40、若我离去,请你安然,三生石前我们已经许下千年的诺言!风儿的叹息会告诉你,纵使流年不在,我依旧在时光的某一处等你,等你在有生的日子里,把许下的诺言一一实现!

41、我再次又跪倒佛前,乞来世还与君相见,求三生石畔不老泉,倾我千千岁,与君长相恋!

42、当岁月无情的斑驳了三生石上的情缘,我又能如何改变宿命?于是,唯有放飞心灵深处相思的云,任其飘荡,慢慢覆盖在那一片寂寞的沙洲。

43、我当初错把结局当作了开始,我始终无法相信,与你的缘分就这样随荡开的波纹渐次散尽。你冲破我的视线,消失在天边湛蓝的颜色里。三生石上的情愫,穿透今生的尘墙,隐约间放佛又回到了过往,可是曾一起走过的小路上,只有一缕孤单的身影,陪同我的是那不断飘落的枯叶。

44、为锦瑟执笛华年,着一身淡妆素颜,这是春天里的瞬间,这是陌上的思念,那一曲红尘,那一阙无题,在心间,在记忆,没有淡然,又上眉梢,再落愁伤,一地的离歌,满目的惆怅。因为,我只是寻觅的蝴蝶,我只是归途的孤雁,飞越大海,飞过长天,伴一世情深,伴一生缘浅,那是三生石上,还是彼岸花开!

45、浮生若梦,浅唱花样流光,日也好,月也罢,终究是不停地走,觅一处幽静,点一盏青灯,用泪筑围城,守那繁华落尽,转回身来,却已三生石上。曾经的那一年,定格了那一天,不是谁的谁,却恪守了那一生,化别了那一瞬间。茫茫人海,陌路匆匆,只为擦肩成过客,才在今生的路上,岁月悲歌,任你期许!

46、月下,西窗的帘影空垂了我无计的清泪,说着缠绵,叹着离殇,却不敢回首偷看,漏沙的歌声滴落了芳华,贯穿了梦的一曲红尘,谁懂化别,谁问凄然。哪怕用一生的时光,我还是会在草原的河流里沉睡,期盼着你的花香,如同秋叶的搁浅,不再遗憾,不再幽怨,以你的名字取一世菩提,陪衬这秋的涅磐,等你一笑倾城。也许,这是一低头的温柔,也许,这是三生石上的守望,苦了心,累了情,但还是无怨无悔。无奈声声泪,几许字字愁!

47、如果,就在停滞中绚烂,何必要流浪天涯,早已记下三生石刻,却不识今生的玛尼文字,又为什么要读你来世的经文,再跪拜佛的菩提。错过彩虹的冷雨,着凄凉的残秋凋零,看萧杀大地,一步是泪,两步疼痛,又何必要哭泣着走下去,哪里成梦,又哪里是溺水三千!

48、坐在黄昏的海岸,听浪花里的陶醉,说着来自彼岸的一次等待,看帆影中的流年,讲着摇篮的一种情感,而哪一年,是我追逐的方向,回眸,徘徊,错过了夕阳的客船,一个人,孤单在孑然的角落里,暗数着发黄的红尘,她,是佛前的歌唱,触动了三生石上的涅磐,走向了我无法接近的,那年,正是雪花飞扬的冬天!

49、问爱人,这浩渺的红尘,可有一粒埃尘融进你的心底,让你惊悸,耸动?莫忘莫失,三生石上的约定,依稀泪痕斑斑,一句承诺,跨过了世俗的羁绊,相守只为遇见的美丽。

50、赠君情思环佩,预约了来世轮回,相依相偎。镌刻在三生石上的盟文,依然清晰,始终不悔。一直在你的梦里醉,掩藏了空落的泪,可是牵了手的玲珑穗,你又赠与了谁,那首谱了曲的相思坠,在寂寞里吟颂到心字成灰。

1.

2.

3.

4.

5.

6.

7.

8.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白落梅经典语录

9.

10.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 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 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 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 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

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 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5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54)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5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5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57)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分别。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61)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63)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64)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65)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66)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67)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6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69)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71)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