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消防安全黑板报——小学校园消防安全黑板报大全,火是可怕的,只要稍有不慎,火就能将俊秀如画的江山在瞬间毁灭,将充满活力的生命在眨眼的功夫中活活吞噬
有关消防安全黑板报——生命只有一次,它是那么的宝贵,又是那么的脆弱,让我们好好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吧!
有关消防安全黑板报——关于校园消防安全主题黑板报素材,校园消防安全黑板报图
相关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
火警电话是119,报警时应讲清:起火的`具体地址,火势,什么物质燃烧等等;
消防栓周围十米内严禁堆物,十五米内不准停车。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防止烟气中毒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
浓烟下采用低姿势撤离,因为烟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
烟头属于明火源,极易引起火灾。
黑板报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在画黑板报过程中会学到很多消防安全知识。
4个"三字诀" 帮你从容面对家庭火灾
早报警:
火灾发生时,应该先报警,报警时尽量描述清火灾发生的具体方位,并安排人到路口给消防车指路。初起火时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之前,要积极开展一定的自救行动,自救时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失火时如先抢救财物,容易失去逃生的时机。
不慌张:
发现火灾时不能慌张,应该尽快冷静下来,积极寻找能够迅速逃生的办法。如果情绪失控,为了活命互相拥挤,就会把逃生通道堵塞,更为严重的.是会有踩踏事故发生。烟雾较浓时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靠近地面处往往残留新鲜空气。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善利用:
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可以将被单、台布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系牢窗户,再用布护住手心,顺绳滑下。邻室内起火,千万不要开门,否则热气浓烟会乘虚而入使人窒息。应跑到阳台打开窗户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
抢时间:
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头上,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抓地逃出。
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常用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
1、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就近取灭火器一手提灭火器,另一手拔掉保险栓,上下摇动数下,站在火势上风3-4米处。紧握压把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并不断向前推进,直到火灭为止。
2、 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使用消防栓时首先关闭所有灭火现场的电源,打开消火栓的玻璃门,按下手动报警器按钮,与之相连的水泵结合会自动加压,接好水带枪后(打开水阀门后由于水的压力较大,要将水枪头抱平)朝火场直射,直到火灭为止。
3、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使局部温度达到(红色)68℃时喷淋头上玻璃管会自动破裂喷水灭火。
4、 感烟探测器自动报警系统
当有大量人聚在一起吸烟或有电路短路、断路而引发冒烟,当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烟感器会自动传送信息到消防主机。
学生怎样防止火灾发生
1、点燃的蜡烛、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
2、到床底、阁楼处找东西时,不要用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
3、中小学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4、不能乱拉、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销。
5、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6、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
7、吸烟危害健康,学生不要吸烟,躲藏起来吸烟更危险。
8、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俗话说“水火无情”!这一点儿也不假。多少惨痛的教训证明,大多数火灾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20**年,发生在我市杨家庄乡的“11·28”烟花爆炸事故,就是由于现场作业人员不按规定穿防静电鞋,形成静电积聚,最终酿成了11死8伤的惨剧。还有某市在一起火灾事故的扑救中,尽管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却找不到消防栓在什么地方?因为施工时在消防栓外面包了一个壁厨,外面还有一道死死锁着的大门,所以后果可想而知。
还有在火灾中伤亡的人员,大多数是因逃生困难:或被烟气窒息、或被迫跳楼、或被火焚烧造成的.。那么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首先拨打119求救。如果楼梯已经着火,火势尚不猛烈,可用湿棉被、湿毛毯裹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如果火势很猛,则应另寻其它逃生途径:如利用阳台滑向下一层、从屋顶逃生或顺着水管等滑向地面;如果没有逃生之路,则可退居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洒水,或用湿碎布等塞住门缝,以延缓火势的蔓延;如果火势逼近,也不要仓促跳楼,可在窗户上系上绳子,或撕扯床单等连接起来,顺着绳子滑下。
“有禁不止”害死人,绝非危言耸听。令行禁止,方可防患于未然。希望同学们自觉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自觉宣传防火工作,自觉遵守各项防火制度,积极参与消防工作,形成“人人关心消防、处处注意防火”的局面,从而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