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鬼谷子名言警句名句 正文

鬼谷子名言警句名句

时间:2025-01-11 23:47:37

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张定浩 《既见君子》

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高明 《琵琶记》

3、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庄子 《庄子·天下篇》

4、"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庄子 《大宗师》

6、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

7、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舆!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舆?胡蝶之梦为周舆?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张子语录·中》

9、"回首,几多迷茫,岁月刻满了脸庞, 挥手,些许凄凉,相思涌上了心房。 ——流云"

10、儒法道是中华文化长寿基因组合,缺一不可。儒家扬性善,法家抑性恶,道家寡欲治未病。 恰如扁鹊三兄弟:道乃大哥,依直觉看透事物本质,治心,治未病,行帝道;儒仍二哥,依敏锐洞察力治将病,不使生大病,行王道;法家乃三弟扁鹊,对治已病、急病、大病下猛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如乱世用重典,如经济危机时的'凯恩斯主义。法家行霸道。 ——晓南 《中大国学班》

11、学问之要,只得于伦常日用间,事事不轻放过,日积月累,自然造到广大高明田地。 ——刘汋

12、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鬼谷子·权》

13、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包拯

14、“每件事都有好的一面,放弃就看不到了。” 《双面情人》

15、俛而读,仰而思。 翻译:低下头来读书,仰起头来思考,才能领悟书中的道理。 ——刘蓉

16、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冰心

17、人主病不能广大,人臣病不节俭. ——公孙弘

18、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 ——韩婴

19、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庄子 《德充符》

20、“儒佛等是闲名,心性人所同具。” ——马一浮

21、“天得一以清” ——老子 《道德经·三十九》

22、“象服珠冠一笑空,锦袍剑佩千秋壮!” ——曼素恩 《张门才女》

23、“会有四不赴,时有四不出。(邵翁自注:公会、生会、广会、醉会,大寒、大暑、大风、大雨)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里闬闲过从,身安心自逸。”——邵雍《四事吟》

24、“写诗的人不必为大众、小众、中心、边缘操心。只要世界不消亡,

25、吾口不能语轩轾,身不能行崎岖,色不能作昂藏,心不能迷玄异。 ——邹守益 《邹守益集》

26、“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朱熹 《论语集注》

27、跖之狗吠尧,非尧不仁。狗因吠,非其主。 ——蒯通

28、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蒯通

29、计诚知之,而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与,不如蜂趸之致毒;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贵能行之也。 ——蒯通

30、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蒯通

31、周者,周代也;易者,变易,简易,不易也。 《周易》

32、尔,近也;雅,正也。 《尔雅》

33、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顾炎武 《顾炎武诗选》

34、文须有益于天下。 ——顾炎武 《日知录》

35、“熬天下之脂膏,斲生人之骨髓” ——范晔 《后汉书》

36、市朝亟革宠贵方来陵阙虽殊顾眄如 《南齐书·褚渊传论》

37、“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 ——张溥 《魏特进集》

38、“泻溜高斋响,添池曲岸平,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 ——魏收 《喜雨》

39、凌寒翠不夺,迎暄绿更浓。 ——魏收 《庭柏》

40、“循于道之谓备” ——庄子

41、“德成之谓立” ——庄子

42、“行不崖异之谓宽” ——庄子

43、“不同同之之谓大” ——庄子

44、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 ——庄子 《庄子·外篇·天地》

45、“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庄子 《庄子》

1、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

2、观天下就如观这远山,不能单靠眼睛,要用直觉,要用心。观远山,不必上远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反过来说,若是真的上了远山,你只会观不见远山,看不到深谷。就好比钻进林中,但见树木,不见林莽。要想看到林莽,唯有站在此处绝顶,用眼望下去,用直觉望下去,再用心望下去。

3、故计国事者,则当审量权;说人主,则当审揣情,避所短,从所长。

4、善言者,言则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可使人想所不欲想,行所不欲行;不言则神定如山,势若引弓之矢,可使人心神不安,如坠五里云雾中。此所谓不言即言,无声胜有声。

5、情心与道心其实并不冲撞。道既存在于万物之中,自也存在于世俗之情中。天地有阴阳,禽兽有雌雄,世人有男女。阳阴相合,雄雌相匹,男女相配,此乃道之常理。情心即道心,道心亦即情心。生情与修道,二者并无相碍。不悟情心,难通道理。缘到情到,缘止情止;情到心到,情止心止。

6、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7、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8、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

9、机心是术,若无道心统御,术越高,行越偏,到头来不仅难成大器,只怕想保自身,也是难能。世上多少人沉迷于此,祸及自身,殃及他人。

10、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11、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2、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

13、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14、捭阖道术,皆有循依。如果揣摩已成,利弊已权,则可决定如何出言。一般说来,当因人而言。与智者言,依博;与博者言,依辨;与辨者言,依要;与贵者言,依势;与富者言,依高;与贫者言,依利;与贱者言,依谦;与勇者言,依敢。

15、天下分合,可有两种,一是名分实合,二是名合实分。武王分封,当属名分实合。西周初年,天下大势是,周天子威服四方。周公制礼,诸侯皆受王命,礼乐有序,西周四百年因而大治。然而,平王东迁之后,情势有所变化,周室式微,诸侯坐大,天下大势开始走向名合实分,终成今日不治乱局。

16、这个世上,胜者生,而败者亡,在世事的胜负面前,生与死不过是必然的因果。

17、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18、捭阖之术,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不言。捭阖之术,就是张口闭口之术,习口舌之学,知捭知阖,最是难得。难于何处?难于你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张口,何时应该闭口;你必须知道应该张口时如何张口,应该闭口时如何闭口。常言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理。

19、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

20、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21、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22、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23、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24、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25、天道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此三道相辅相成,失此离彼。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

26、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

27、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28、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29、所谓合纵,就是保持力量均衡。秦人若是无力,纵亲反而不成。秦人只有张势蓄力,保持强大,三晋才有危机感,才乐意合纵。三晋只有合纵,秦人才会产生惧怕,才会努力使自己更强。秦人越强,三晋越合;三晋越合,秦人越强,天下因此而保持均势,方能制衡。

30、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

31、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

32、圣人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33、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34、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35、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

36、去除心障,在于自觉,自觉之至,在于觉他。自觉不易,觉他也就更难了。也就是说,他障易除,心障却是难除。人无自信,他人怎么能使他自信呢?无自信者需要悟道,修心;自负者也需要悟道,修心。山不在高,在仙;水不在深,在龙;读书不在多,在精,在领悟,故此能修得其道。

37、一个人要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定要做到“审时度势”,审天下之时,度天下之势。所谓天下之时,就是天下大势的运动趋向;所谓天下之势,就是推动天下大势的各种力道。把握时势,就是弄潮。天下时势,扑朔迷离,神鬼莫测,瞬息万变。圣人知时识势,因而治世;奸贼逆时生势,因而乱世。

38、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心无妄念,一是死人,二是神人。你两者都不是,有此妄念,为何要控制它呢?

39、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故善用兵者,并不好战,用兵之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四两拨千钧。

40、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41、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天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

42、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43、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少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44、所谓摩意,就是投其所好,诱其心情。譬如说,对方廉洁,若说以刚正,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对方贪婪,若结以财物,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对方好色,若诱以美色,此人必喜,喜,必泄其情。是以善摩之人,如临渊钓鱼,只要用饵得当,鱼必上钩。

45、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46、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钳和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

47、知之始已,自知而后知人也。

48、“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49、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块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

50、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1、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与之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

2、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3、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4、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之党,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5、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6、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7、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

8、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9、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

10、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11、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12、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13、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

14、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

15、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钳求之。

16、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

17、引钩钳之辞,飞而钳之。钩钳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18、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钳之,其事用抵巇。

19、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20、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

21、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

22、"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23、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

24、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25、审定有无与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出处:鬼谷子

26、以阳而动,德相生也:以阴而静,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27、所处环境是命,所逢机遇是运。

28、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 …

29、捭阖之术,捭即开,即言;阖即闭,即不言。捭阖之术,就是张口闭口之术,习口舌之学,知捭知阖,最是难得。难于何处?难于你必须知道何时应该张口,何时应该闭口;你必须知道应该张口时如何张口,应该闭口时如何闭口。常言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讲的就是这个理。

30、观天下就如观这远山,不能单靠眼睛,要用直觉,要用心。观远山,不必上远山,看深谷,也不必下深谷。反过来说,若是真的上了远山,你只会观不见远山,看不到深谷。就好比钻进林中,但见树木,不见林莽。要想看到林莽,唯有站在此处绝顶,用眼望下去,用直觉望下去,再用心望下去。

31、所谓合纵,就是保持力量均衡。秦人若是无力,纵亲反而不成。秦人只有张势蓄力,保持强大,三晋才有危机感,才乐意合纵。三晋只有合纵,秦人才会产生惧怕,才会努力使自己更强。秦人越强,三晋越合;三晋越合,秦人越强,天下因此而保持均势,方能制衡。

32、天下分合,可有两种,一是名分实合,二是名合实分。武王分封,当属名分实合。西周初年,天下大势是,周天子威服四方。周公制礼,诸侯皆受王命,礼乐有序,西周四百年因而大治。然而,平王东迁之后,情势有所变化,周室式微,诸侯坐大,天下大势开始走向名合实分,终成今日不治乱局。

33、任何学问都有术道之分。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故善用兵者,并不好战,用兵之道,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于化干戈为玉帛,以四两拨千钧。

34、去除心障,在于自觉,自觉之至,在于觉他。自觉不易,觉他也就更难了。也就是说,他障易除,心障却是难除。人无自信,他人怎么能使他自信呢?无自信者需要悟道,修心;自负者也需要悟道,修心。山不在高,在仙;水不在深,在龙;读书不在多,在精,在领悟,故此能修得其道。

35、常言道,人无完人。此话是说,凡人皆有心障,或表现为此,或表现为彼。目中无人,自吹自擂,不求甚解,好高骛远,争风吃醋,自作聪明,凡此种种,心障在于自负;行为孤僻,极少说话,也很少与人合群,此心障在于无自信。修道之本,就在于去除心障。

36、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