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季羡林名言天人之间的关系 正文

季羡林名言天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4-11-20 18:47:12

引导语: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学术大师,钱文忠据说是季老的学生,他们的关系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分析一下。

季羡林钱文忠

季羡林钱文忠可以说是年龄差距比较大的两代人,但是季羡林钱文忠两个人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文学方面的领先人物,他们在语言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其实季羡林钱文忠还是对师徒,在季羡林73岁的时候,季羡林在北大收下了钱文忠这个弟子。

季羡林钱文忠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曾经在央视的舞台上,钱文忠还曾经郑重其事的给季羡林磕头谢恩,其实这不是作秀,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季羡林钱文忠感情至深的一种表达方式。在钱文忠嘴里,季羡林这个老爷子是非常值得尊敬和敬仰的。

而季羡林对钱文忠也是非常喜爱的,钱文忠还曾经在北大获得过季羡林东方奖学金。可以说,在后来钱文忠取得的成就和季羡林有着深远的关系。两个人同时都是文学巨匠,季羡林钱文忠也都是国家人才,进一步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

在钱文忠的眼中季羡林就是一位慈祥的老者,他喜爱并且扶植每一个有能力的小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钱文忠的心中,季羡林所有的爱好和感情都融合在文字里,用文字抒发着心中每一个旋律,他认为,如果要形容季羡林,那么只有两个字“纯粹”。

季羡林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都放到了学术上,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也是一个平淡的人。说他平淡指的是他为人始终保持谦逊和用心,仿佛只是一个平常的老人。

季羡林简介

谈到季羡林,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季羡林简介,这样可以对季羡林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季羡林生于1911年,卒于2009年。因为季羡林是中国语言及文学方面的行家,季羡林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了文学研究上。

季羡林从小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没有很好的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全凭母亲一人,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因此季羡林在启蒙教育阶段几乎就只能学到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季羡林刚成年后便被家里要求娶了一位知识水平低的传统妇女,尽管交流有障碍,但他们也十分和谐的度过了彼此的一生。

在六岁的时候被叔叔接到济南读小学,初高中,虽然当时季羡林成绩一般,但他在文学及语言方面的天赋已经显露出来,在高考中成功考取清华大学,专修小语种德语,在这期间季羡林对语言学十分感兴趣,他十分用功的学习换来的是知识的'硕果,在此时期季羡林已经有机会发表各种论文,之后去了德国读研究生博士。

在顺利完成学业后,季羡林回到北京大学教书,职位是节节攀升,因为能力高,从主任升到了副校长的职位,最后进入科学院。在新中国成立后,还担任着政协委员一职。因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季羡林还学习了梵文等因此对佛学及历史也有着一番造诣。所以季羡林有能力担任中国语言学会长一职位。以上内容便是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 钱钟书

季羡林和钱钟书几乎生于同一时代,两人只相差一岁,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大师,还是清华大学的校友。

季羡林的头衔有很多,比如东方学大师、文学家,语言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甚至被后人称为“国宝”。钱钟书是作家、文学研究家。两个人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从情理上来讲,我们很容易把同时代的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人,还是学长和学弟的关系,就应该彼此认识或者相互仰慕。但事实上,季羡林和钱钟书的交集是很少很少的。

两个人虽然都是大师,但是大师也有不同的境界。钱钟书交往的对象,多是学界前辈或者后生晚辈,很少见到同辈的名流。再加上二人的品性不同,季羡林让人有很“入世”的感觉,而钱钟书淡泊名利,是一个真正生性恬淡的隐者。所以他们交往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让他们之间产生联系的人应该就是陈寅恪了。陈寅恪是季羡林的老师,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才高八斗的钱钟书却曾经批评陈寅恪的学问太琐碎了。这让季羡林非常不满,他说钱钟书根本不懂历史。季羡林和钱钟书学术研究的方向不同,学术上有争执是很正常的。但是季羡林对钱钟书写的《管锥编》评价就很高。不过他们的联系可能也就仅限于此了。

虽然季羡林和钱钟书没有什么交集,关系算是比较生疏,但是也没像传说的那样恶劣,他们只是学术之见不同罢了。

对季羡林的评价

对史上著名人物的评价,既有肯定的评价,也有否定的评价,但谈到季羡林,对他成就的积极评价,因为季羡林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很高,即便现在已经离开人世,后人对季羡林的评价也是十分高的。

做人与处世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去索取?索取手段不出两途: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我个人认为,东西文化之分野,就在这里。西方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或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用一句现成的套话来说,就是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结果呢,从表面上看上去,西方人是胜利了,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自从西方产业革命以后,西方人屡创奇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至宇宙飞船,小至原子,无一不出自西方“征服者”之手。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能报复的,它是能惩罚的。报复或惩罚的结果,人皆见之,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出洞,物种灭绝,人口爆炸,淡水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中哪一项不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我并非危言耸听,现在全世界人民和政府都高呼环保,并采取措施。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

中国或者东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宋人张载说得最简明扼要:“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我们把大自然看作伙伴。可惜我们的行为没能跟上。在某种程度上,也采取了“征服自然”的办法,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前不久南北的大洪水不是很能发人深省吗?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日子久了,难免有点

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则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解之之方,唯有消灭私心,学习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庶几近之。

1998年11月17日

牵就与适应

牵就,也作“迁就”和“适应”,是我们说话和行文时常用的两个词儿,含义颇有些类似之处;但是,一仔细琢磨,二者间实有差别,而且是原则性的差别。

根据词典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注“牵就”为“迁就”和“牵强附会”。注“迁就”为“将就别人”,举的例是:“坚持原则,不能迁就。”注“将就”为“勉强适应不很满意的`事物或环境”。举的例是“衣服稍微小一点,你将就着穿吧!”注“适应”为“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举的例子是“适应环境”。“迁就”这个词儿,古书上也有,《辞源》注为“舍此取彼,委曲求合”。

我说,二者含义有类似之处,《现代汉语词典》注“将就”一词时就使用了“适应”一词。

词典的解释,虽然头绪颇有点乱,但是,归纳起来,“牵就(迁就)”和“适应”这两个词儿的含义还是清楚的。“牵就”的宾语往往是不很令人愉快、令人满意的事情。在平常的情况下,这种事情本来是不能或者不想去做的。极而言之,有些事情甚至是违反原则的,违反做人的道德的,当然完全是不能去做的。但是,迫于自己无法掌握的形势,或者出于利己的私心,或者由于其他的什么原因,非做不行,有时候甚至昧着自己的良心,自己也会感到痛苦的。

根据我个人的语感,我觉得,“牵就”的根本含义就是这样,词典上并没有说清楚。

但是,又是根据我个人的语感,我觉得,“适应”同“牵就”是不相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常使用“适应”这个词儿的。不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都是习而不察。我手边有一本沈从文先生的《花花朵朵坛坛

再拿来同“牵就”一比较,两个词儿的不同之处立即可见。“适应”的宾语,同“牵就”不一样,它是好的事物,进步的事物;即使开始时有点困难,也必能心悦诚服地予以克服。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常不断地遇到必须“适应”的事务,“适应”成功,我们就有了“进步”。

简截说:我们须“适应”,但不能“牵就”。

谦虚与虚伪

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径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在中国最古的经典之一的《尚书•大

我认为,我们应当提倡真诚的谦虚,而避免虚伪的谦虚,后者与虚伪间不容发矣。

可是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拦路虎:什么叫“真诚的谦虚”?什么又叫“虚伪的谦虚”?两者之间并非径渭分明,简直可以说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掌握一个正确的分寸难于上青天。

最突出的是因地而异,“地”指的首先是东方和西方。在东方,比如说中国和日本,提到自己的文章或著作,必须说是“拙作”或“拙文”。在西方各国语言中是找不到相当的词儿的。尤有甚者,甚至可能产生误会。中国人请客,发请柬必须说“洁治菲酌”,不了解东方习惯的西方人就会满腹疑团:为什么单单用“不丰盛的宴席”来请客呢?日本人送人礼品,往往写上“粗品”二字,西方人又会问:为什么不用“精品”来送人呢?在西方,对老师,对朋友,必须说真话,会多少,就说多少。如果你说,这个只会一点点儿,那个只会一星星儿,他们就会信以为真,在东方则不会。这有时会很危险的。至于吹牛之流,则为东西方同样所不齿,不在话下。

可是怎样掌握这个分寸呢?我认为,在这里,真诚是第一标准。虚怀若谷,如果是真诚的话,它会促你永远学习,永远进步。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结果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较之乾嘉诸大师,甚至清末民初诸大师,包括他的弟子梁启超在内,他在学术上是没有建树的。

总之,谦虚是美德,但必须掌握分寸,注意东西。在东方谦虚涵盖的范围广,不能施之于西方,此不可不注意者。然而,不管东方或西方,必须出之以真诚。有意的过分的谦虚就等于虚伪。

1998年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