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1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最近我认真品读,感触颇深,二十多年来,吴老师在小教战线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漫漫教学路上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不断挑战自我。她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博采众长,创立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趟出一条当代教师成功之路。她总结出的“吴正宪数学教学法”享誉国内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吴老师教育思想的核心。吴老师以优秀教师人格的魅力、精湛的教艺以及独具感染力的语言,紧紧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也令我折服。这本书共分四部分,“在探索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让我深切的感悟到一位教师职业生命的价值所在。
“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使我领悟到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大家眼中的吴老师”是我从侧面感悟到吴老师的成功源于他的人格魅力,她用心去拥抱生活,她用爱去托起事业,她用情去绘画风采。在“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中反复品读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我忽然有了一种新生的感觉,一种向上的活力。因而忍不住心中萌动的情感,稍作整理与大家共勉。一、让我领略了“自主学习”的魅力。吴老师的课堂上自始至终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以学生为主体”在她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课堂上,她不是一位谆谆教导的长者,而是一位处处撒播火种使人泛起思想涟漪的老朋友,读后感《《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在吴老师执教的《平移和旋转》一课中,她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吴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使学生们感受到鼓舞和激励。抽象的数学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二、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领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课的标准,我不敢妄自定论。通过听吴老师的课和报告,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重要:
1、真诚的教学感情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除了语言的激励,吴老师还非常善于用体态语言来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如:用眼神表达、扶扶肩膀、摸摸头、甚至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这一系列自然的行为,细腻地向学生传递着老师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她对学生的那种深深的爱。相信,老师如此的身体语言定会震撼每个学生的心灵,这种身体力行的做法将比任何干瘪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2、独到的课堂设计综观吴老师的众多教学实录,可以看到,无论哪节课,学生们都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独到的教学设计。吴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精益求精,不是“为追求风格而风格”,而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例如:在《旋转与平移》这节课中,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和旋转,进而又通过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探究平移和旋转。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楼房会搬家吗?”、“聪明的设计家”、“巧算长度”等解决问题的题材,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感性这样两次飞跃。这充满智慧的教学设计环节深深地吸引学生,也吸引着无数的老师的目光。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这正是吴老师教学设计艺术高潮迭起性的体现。另外,吴老师列举的课例——《千以内数的认识》的设计也独具匠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高潮迭起,充分体现出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3、挥洒的教学机智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看了吴老师的实录课,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在课堂上那驾轻就熟的教学机智。吴老师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能随时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如: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课一开始吴老师问:“大家说玩好还是上课好?”老师的本意是借学生说“玩”引出游乐场,但孩子却说:“上课好”。吴老师巧妙地一引:“我认为玩不错,上课好不好呢,你们需用心体会,40分钟后再告诉我,好吗?”话语不多,就把学生引入了课堂。这样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2
初识吴正宪老师是在四年前,学校派我到外地培训学习,有幸聆听了她的一场学术报告和一堂数学课。当时让我惊叹、敬佩的不仅仅是吴老师所获得的荣誉和特级老师的称号,更是被她那亲切的话语、平易近人的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回到学校后我通过网络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吴正宪老师的事情,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全面。正巧,和同事在逛书店时看到《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想都没想就把它买下来了——因为这是一个让我仰慕已久、钦佩不已的小学数学名师。
怀着崇敬之情读完《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后,我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又近了一些,我再次领略到吴老师是如何赢得孩子们的喜欢和老师的景仰的,掩卷之余,我很希望能用笨拙之笔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内心感受。
全书共有四章,第一章吴老师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她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16岁少女成长为一名人人景仰的教育名家的历程。她曾经历了拜师学艺、苦练积累、艰辛探索科研之路……为我们展示了吴老师“情”、“勤”“创”的人格魅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吴老师以亲身经历向我们娓娓道来,让我感受、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为人师者的含义,一个个独具匠心的设计为我们展示了数学课堂的精彩魅力,让人受益匪浅。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初次踏上三尺讲台的我信心满满,每天忘我的工作,放学了还把班上的后进生叫到办公室辅导功课,每日超负荷的工作,但我从未觉得累。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换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个别学困生和我的距离反而越来越远,对数学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和积极性了。我迷惑了,请教了很多老教师,也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我逐渐意识到老师的任务绝不单纯是课堂上知识的讲解、传授,更多的是应该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吴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在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的同时,忘记了学生在想什么,学生喜欢做什么,把成人的意识不折不扣地变成孩子们的行为,忽视了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充满感情、有着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这番话让我恍然大悟,一个只会让学生死做题目的老师怎会令他喜欢呢?他又怎会喜欢上你的课呢?于是,我改变了以往的一些做法。课堂外,我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和他们一起晨跑、沐浴清晨的阳光,和他们一起为了运动会上的胜利而欢呼,和他们一起为同学举办生日party,冬天到了,和他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课堂上,我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孩子们的合作伙伴,我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起探索,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取得的成绩欢呼雀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不仅仅把我当老师,更是把我当朋友、姐姐,他们喜欢上了我,更喜欢上我的数学课。李镇西老师曾说过:“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如今,我带的第一批学生已经上高三了,他们每次给我打电话总会说这样的一句话:“老师,做你的学生好幸福!”我的身心也常常为学生的纯真和对老师这一职业的挚爱而感动着,觉得当老师真的很幸福!拜读了吴老师的书,则更加让我明白了老师的含义、教育的真谛。
数学学科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科学性、严谨性让很多学生感觉很枯燥、难懂,对其不感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如果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很有趣,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俗话说:先入为主。第一印象会深深而长久地留在人们记忆里,不可磨灭。因此,让孩子们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显得格外重要。比如本学期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我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了一个数学典故—丢番图墓碑之谜。故事刚讲完,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他们觉得数学有趣极了。吴老师在书中也为我们描述了很多有趣、神奇的数学情境,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的知识时,我就采用了吴老师设计的情境:请同学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上,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一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每次问题的抛出,我都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同学们吃惊了,疑问由此产生了:“老师又没有看见我做的三角形,为什么每次都能猜得这样准确呢?”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规律。有的把三个角撕下来,重新拼在一起,有的用折纸的方法,有的用测量后再计算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方法,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有了这个结论,学生们很快知道了我为什么总能猜对的秘密。接下来又是一次神奇的感受,“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你能推导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同学们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上感受到了数学的有趣和神奇,这样的数学课堂有哪个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呢?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或感到惊奇,对数学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还能不喜欢数学吗?在数学的王国里,有趣、神奇的事儿可多了呢!我精心采摘一朵朵趣事小花,奉献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欣赏,和他们一起领略数学的有趣和神奇,使他们更加喜爱数学。
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著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教学。用吴正宪老师的话来说,教师走进教室就像演员走进摄影棚,立刻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已快八年了,在此期间,我一直努力、真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走进他们的心灵,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让孩子真正爱上数学、爱上我。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3
在满满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曾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放弃过追求……当我读到这句话时,不禁心中一颤。追求,一词在我心里打了一个重重的问号。我不禁自问,做一名教师,对我来说,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份追求。在我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吴老师的这番话帮我找到了方向。“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作为一名教师,时刻铭记自己肩上教书育人的责任,时时处处用心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就会把更多的热忱投入的教育中。教育是长期的事业,教师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的态度,一本本的作业,一句句的话语,这是什么都无法替代的熏陶。
全书从“在探索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和学生一起走进教学乐园”、“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大家眼中的吴老师”四个方面介绍自己与数学和教师的情缘。深入浅出,却给人很多思考的空间。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
全书自始至终,我都感觉到吴老师积极投身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处处以学生为中心。现在数学课程改革要求在丰富有趣的数学学习中,让孩子主动地去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和推理,从而发现规律获取知识。相信智慧就在孩子们的手上。作为青年教师,更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钻研教材方面。教活教材,更教活知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还记录了吴老师教育教学成长历程和数学教学精彩例题集锦。让我惊叹的是吴正宪的教学艺术,他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与付出。十几万字的心得体会和反思就是见证。
二、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其实,名师和所有教师一样,都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他们真是“累,并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当然,作为教师还应该学会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幸福,用行动去诠释自己的职业角色。
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感受着吴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学习她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并在教育中寻找教师的快乐。为更高的教学目标努力。最后以这样几句话与大家共勉: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4
“在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曾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没有放弃过追求,……,每日超负荷的工作,我不在乎;每天辛勤的付出,我心甘情愿。……,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使我跃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层面,我拜师学习,苦练内功,注重积累,……,在孩子们的眼里,我再也不是那个只管“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而是一个充满情与爱,给予他们智慧和力量的“立体教师”,我感受着教师职业生命的价值和快乐”——吴正宪
看完第一部分“在探索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感受教师职业生命的价值”,就被吴老师的执着深深感动了。
勤于笔耕,做教学有心人
吴老师16岁走上教师的三尺讲台,满怀激情地投入教育事业,她激动过也冲动过,彷徨过也迷茫过,但正是这样的不知所措与彷徨,使吴老师的内心凝聚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吴老师开始探索一条新的教学之路。于是她踏上拜师学习、艰辛探索、苦练积累、潜心科研、逐创特色的漫漫长路,这需要长足的毅力,更需要心中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忱与挚爱。
我对自己说,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随着书页一页页的翻去,我已随同吴老师走进了书的第二部分---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我被吴老师对学生无私博大的爱和学生对吴老师崇敬欣赏的喜欢所深深吸引。
永葆童心,做孩子真诚的朋友
孩子是教学的主体和对象,我们的教学始终围绕着孩子进行,所以,教师要用心去感悟孩子们的敏感一丝变化,用情去激励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吴老师做到了,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他们。吴老师对学生真诚、至深的爱护,令我感动。
我对自己说,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用真心去抚爱孩子,用智慧去启迪孩子,用人格去感化孩子。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老师,试图走进孩子的心灵,永葆那份童心,做孩子们真诚的朋友。
看到第三个部分“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内心已满是敬佩与景仰。
教学艺术,让数学课堂焕出生命活力
同样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但吴老师的课却能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习,不用感觉数学的枯燥无味,并且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她用爱启迪学生,拨动思维的琴弦;她用爱诠释了“真实、有效、互动”的课堂魅力,她用爱将教育的境界无限扩大。
这不正是我们所有数学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吗?
我对自己说,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用不用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新出现的数学概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数学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用教学艺术,让数学课堂焕出生命活力。
合上书本,我痴痴地想,我若是吴老师的学生,那才是一种享受……但这终究只能是痴想。我对自己说,做不了吴老师的学生,我就试着成为吴老师的影子,让学生喜欢上我,更喜欢上我的数学课,我愿就这样一路领着孩子们走着、说着、笑着、欣赏着、品味着,同时也不断地思索着。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5
有幸真正领略到吴正宪老师的教育专著《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尽管在这之前对她的教学艺术和人生经历已经略知一二,但仍然觉得这本书常读常新、爱不释手。
让我惊叹的是她的教学艺术,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其实,名师和所有教师一样,都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他们真是“累,并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吴正宪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打动了,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吸引。”正是这份热爱,让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创造了唯美的课堂,让吴老师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的热情。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6
一直以来,最让我钦佩的数学教师就是吴正宪老师。这学期,我读了《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对吴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她的成长之路告诉我,一位教师只有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才能在教学中博览众采,有所成就。没有钻研、没有进取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吴老师首先钻研教材改革,建立了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整合成六大知识体系:面积教学一条龙;体积教学一条龙;分数四则计算一条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条龙;数的整除一条龙;正反比例一条龙。教学改革试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本来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吴老师的讲授变得妙趣横生,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而这一切都是从读懂学生、走进孩子心灵开始的。首先教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富有人情味的老师,能够学生做朋友,被学生喜爱。其次教师要努力研究教材教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体验数学有趣,发现数学神奇,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学会创造也是不可缺少的一步。
吴老师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是她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吴老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现,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一个教师不应该抹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设想一个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孩子是不可能成为学习优秀的学生的。
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著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教学。用吴正宪老师的话来说,教师走进教室就像演员走进摄影棚,立刻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
只有热爱教育的人,才可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细心雕琢;只有热爱教育的人,才可以站在三尺讲台上引领学生泛舟学海,寻觅知识宝藏;只有热爱教育的人,才可以发掘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7
当我再一次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时,我完全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但是每一次读这本书时都有新的感触,她一位不仅能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予学生力量的立体教师。她对学生、对教育的爱,让我感动;她为这份爱所付出的艰辛,让我敬佩;她在教育之路上收获的快乐与幸福,让我憧憬。
一、课堂教学的风采凸显出她无限的人格魅力
第一次听吴老师的讲座是在7年前,刚毕业的时期,那时是在杭州的一个展示课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她用了她一生的教学生涯演绎了一堂让我们在每位在场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
她把“让学生喜欢我”、“让学生喜欢数学”、“让学生学会学数学”作为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她利用、并创造机会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下雪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对冰雪世界的向往,她平息批评指责的冲动。课后,她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冰雪世界尽情地玩耍,学生对她说:“老师,我们真的很喜欢您。”;她坚信成功亦是成功之母,制造给孩子重新跃起的机会,在体验成功后露出了自信的笑脸。她新接一个五年级的班级,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打造开学的第一课,以“你知道阿基米德检验金冠的故事吗?、认识我吗——伟大的0、别小看它——小数点、车轮为什么制成圆的?1+2+3+……+99+100=?”等等许多有趣的问题,粘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喜欢数学。生动的故事,扣人心弦的比赛,人人参与的游戏,象一个个美丽的陷井,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陷入数学的思考中。为了她所爱的事业,她可谓使浑尽浑身解数,这些高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她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为之奋斗而无怨无悔;她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门科学,不断探索而乐此不疲;她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种艺术,追求美好的境界和神奇的效果。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8
最早认识吴正宪老师是在十年前,在淮海堂聆听她的一节展示课《平均数》,吴老师将拍球比赛引入课堂,引导孩子自拟队名,自创比赛规则,又在一次次矛盾冲突中激发起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当时觉得这个吴老师太厉害了!居然能带着孩子们玩一节课,数学课竟然还能这样上?不愧是特级!以后又陆续听了她执教的《找规律——搭配》、《认识方程》……越发折服于她高超的教学艺术,被她和孩子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所打动。最近拜读了吴老师的著作《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我才算更近距离地走近她,了解她在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艰辛的探索与收获,感受她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数学乐园的幸福与快乐,体会她令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智慧与用心。
一、积累与升华
在书的前半部分,吴老师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艰辛的探索、用心的积累和走上教科研所带来的升华。她拜师学习、发奋读书、勤于笔耕、科研兴教,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她说:"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十分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拿起手中的笔,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做教学的有心人。"我觉得这段话说得特别好,就像是对我说的,比照一下,我需要进行深刻的反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有一些体会和思考,我们组在早自习的时段常常进行课前的研讨,有时候上完课,我也会把课上发生的趣事、孩子们精彩的发言和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与组内老师分享,但这些体会或感悟往往稍纵即逝,因为我没有养成及时记录、勤于动笔的习惯,可以说我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为懒于动笔,有些当时很清晰的想法,日后需要作为素材记下来的时候却模糊一片了。其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是一些小现象、小问题、小故事,如果我们能多关注小现象、多研究小策略、多积累小故事,做教学的有心人,那么我们的思想和教学行为终有一天会得到升华。
二、理解与尊重
吴老师的数学课很精彩,除了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外,更打动我的是她对孩子们的理解与尊重。在她的课上,看不到对学生的否定,更没有批评,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同喜同忧;她总是那么善于引导学生争论,让孩子们在相互争论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她总是善于为学生的心灵碰撞搭桥,与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总是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孩子更多自由和发展的机会。书中说道:"作为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课堂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新出现的数学概念,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数学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而且吴老师还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进行了修改,她认为:"成功亦是成功之母。"的确,教师对学生充分的尊重,会带给孩子成功的体验,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因成功而酿造的自信心对其新成绩的取得又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对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宽容的、有爱心的老师,尊重和理解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最近复习期间,难免有焦躁的不良情绪,我要努力调整心态,真诚地和孩子们手牵手迎接挑战,度过难关。
三、简单与适合
数学学科抽象、严谨、枯燥的特点加上课堂上教师过高的要求使得很多孩子对数学望而生畏,要让孩子们喜欢数学,就要把数学变得容易一些。吴老师在书中说:"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数学适应孩子的学习,而不应强求孩子去适应数学。"要适合孩子,就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熟悉,就要把数学知识和孩子们的生活进行联系,让孩子们从身边的.生活中去具体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我觉得这一点我做得还比较好。在备课时,我总是会先分析学情:在学习这节课的知识点以前,孩子们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计怎样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是否易于学生理解?为了使数学变得更容易、更有趣,我会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加入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新的元素。比如:执教《平移和旋转》一课,我借助课件带领孩子们到游乐园参观,请学生跟随画面用自己的动作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呈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观缆车、旋转木马、激流勇进、弹射塔……孩子们大多去过游乐场,都熟悉这些游乐项目,一个个小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表演完毕,我请孩子们按这些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从而直观感受了游乐园里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以上是我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粗浅的几点体会,当然这本书所带给我的感受远不止这些,吴老师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会一直激励着我,"积好在心,久而化之",我也会越来越好的!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9
当我在书店看到《吴正宪与小学数学》时,我如获至宝,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
一,感受教师职业生命的价值
吴老师16岁走上讲台,怀着做一名优秀教师的愿望,全身心的投入,勤勤恳恳的工作,以为这样就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天职。但教师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的,包括象吴老师这样的全国特级教师。终于有一天,她发现:课堂上孩子学生变得越来越麻木,目光有些呆滞,语言有些贫乏,思维有些滞后……当时的吴老师不知所措。但是,很快内心凝聚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促使她探索一条新的教学之路。开始拜师学习、苦练内功、不断积累……功夫不负有心人,吴老师成功了,她的课堂教学、她的教学理念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二、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
全书自始至终,我都感觉到吴老师积极投身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处处以学生为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才。吴老师指出:过去的教学更多注重的是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课堂上要么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要么是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演示操作,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自由地探索、发现、创造。现在数学课程改革,很强调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做数学,应该在丰富有趣的数学学习中让孩子主动地去观察、实验、操作、猜测、验证和推理,从而发现规律获取知识。看到这里,我想我平时在课堂上是不是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满怀信心地参加数学教学实验活动,使孩子们的思维闪烁出创造的火花。正象吴老师所说的:智慧就在孩子们的手上。
另外,吴老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注,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喜欢数学的态度,也让我深有感受。她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与孩子产生共鸣。例如:有一次,教学“带小括号的计算”。问题是这样的:李师傅上午工作4小时,下午工作3小时,平均每小时做12个零件。李师傅一天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位学生这样列式:12×3+4。在交流中,大家意识到要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与运算顺序不符。于是提出了“小括号”。大家都觉得小括号“了不起”。可偏偏王同学不同意。他是个个性极强的学生。他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小括号的存在,照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这么列式:12×4+12×3。虽然老师说“希望能够接受这个可爱的小括号”,但王同学仍小声嘀咕着: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学生情感上不乐意接受小括号怎么办?我们看看吴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吴老师非常在意,灵机一动,提了一个新问题:王红同学积极支援灾区。他有92本课外读物,自己留下32本后,把剩下的书送给了5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得到几本?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一定要用到小括号的。王同学认识到这一点后,不好意思的说了句“小括号挺好的”。吴老师对一个小细节这么关注,不正能体现她对学生的关爱吗?
三、大家眼中的吴老师
无论是张梅玲教授还是拜吴正宪老师为师的小学教师们,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不难感觉到,同样是数学老师教给小学生数学知识,吴老师的课却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且能让学生真正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所有小学数学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吗?
吴老师每个教学的细节,都有她与学生情感的交融。难怪,不仅孩子们喜欢吴老师的课,成千上万的小学数学老师也喜欢听吴老师讲课。我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这本书,感受吴老师的教学魅力!
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读后感10
最近,又一次捧起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吴老师在书中用简明的语言,具体的事例,以“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育观”、“走进课堂”几个版块,深入浅出地将她一路走来的思索和心声娓娓道来。尽管在这之前对她的教学艺术和人生经历已经略知一二,但仍然觉得这本书常读常新、爱不释手。
反思起来,我之所以爱读这本书,可能有这样的三个原因:首先,让我惊叹的是她的教学艺术,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孩子。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其次,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多本书籍出版,教改文章常见于教育教学报刊上;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的最高荣誉,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钦佩。最后,让我深思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从名师到教研员,多年如一日地躬身而行,工作仅仅十年就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她的经历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吴正宪的成长经历,启迪了我关于名师的成长条件思考,下面总结以下几点:
一、热爱是前提
吴正宪在多年前的一篇日记中写到:“我懂得,竭诚为社会工作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会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奉献给我所热爱的事业和生活。”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吴正宪历尽角色、地位的多重转变,始终不移地按照自己做人、为师的准则去生活。其实,名师和所有教师一样,都承担着艰苦、繁重的工作任务,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做到苦中有乐。他们真是“累,并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吴正宪说:“我一上讲台,就融入了学生世界,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教学之中,其他一切便都忘记了。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打动了,学习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所深深吸引。”正是这份热爱,让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创造了唯美的课堂,让吴老师从心底欣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二、实践是基础
所有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地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吴正宪曾这样说,“在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曾经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努力,没有放弃过追求。在三十年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和探索着,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她有多年的教研、科研实践经验,80年代初期,教育界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大潮”,“题海战术”到处可见,作业堆积如山,学生负担很重,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面对这种现状,吴正宪经过认真思考,决心努力探索一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路。她开始了“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的教学实验。她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毅力,大胆改革实践。她从教材到教法,从学法到考法,进行了整体性教改实验。她不增加课时、不上早晚自习,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五、六年级两年的教学任务,并提前一年参加了全区小学毕业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应届毕业生的成绩。她辅导的学生,连续多年累计30多名学生在区、市级数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曾有3名学生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她有丰富的教研实践经验,为了提高教研工作质量,优质为基层服务,她做了大量工作。她创造了多种教研活动形式,还亲自为老师们上研究课,她的教研活动深受教师们的欢迎,老师们称她是实践型、研究型、学者型、服务型的教研员。正是这些实践,成就了她的理想,人们都说,在学校,吴正宪是一个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师;在教研室吴正宪是一个受学校和教师们欢迎的教研员。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植根于多年的教学实践。
三、学习是保证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的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伏笔。1970年7月,未满16周岁的吴正宪从北京108中学初中毕业。在学校就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吴正宪,因为班主任老师的全力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小小年纪的吴正宪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她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了。她还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二十余本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接下来,她师从特级教师刘梦湘、马芯兰,开始了对数学教学本质的探究,攻下了第二关——教法关。更为重要的是,她阅读了大量书籍,从日本山内光哉教授编著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先生编著的《智力发展与教学学习》,到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完成了第三关——学生关。多年来,吴正宪几十年如一日,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正是这些,为她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不能只满足课堂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做一辈子教书匠,善于学习,才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四、反思是关键
吴正宪在顽强、自觉学习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反思,通过思考,她对教育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我很欣赏吴老师有关思考的论述,她说“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她还说“在众多学术研究成果面前,在繁杂的教育信息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汲取过滤。学习百家之长,博众家之采,结合自己实际创出特色”。这就是名师的反思,既要勤思、还要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做到善思。人类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批判史,在批判中否定,在批判中更新,在批判中进步。作为教师思想的引领者——名师,固然要继承和借鉴,但更要突破自己的思维惯性,不唯书,不唯上,也不满足于别人已得的结论,敢于、善于怀疑和批判,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分析、综合、归纳,以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吴老师的成长历程也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就要做一部时时处于反思状态的发动机,成就自己,启发别人,这就是名师的价值。
人们常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想任何老师都不想在教学中只做一名匆匆的过客,任何一名教研员都不希望本区域的教师甘于平凡,掩卷而思,我想对自己说,也想对教师说:请为热爱工作的火焰加柴,请对你工作的环境心存感激,因为是它造就了你或即将造就你;请为教学实践辛勤付出,请你珍惜每节课、每次活动,因为它是你事业的出发点也是目的地所在;请为学习的脚步搭台,请你利用环境、把握机遇,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因为是它让你战胜自我,超越别人;请为反思喝彩,请你永远不要无视属于你的思考的权利,因为教育的真谛是发展与生成,没有可以再现的同一课堂,没有可以重复的生命历程,没有可以简单模仿的一招一式,只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才能缔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才能成就自己的辉煌。
文言文教学,既是初中
一、改变角色,换位体验,提高有效性
心理研究表明:不一样的体验蕴含的新鲜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中,改变师生固有的角色定位,开展师生换位体验活动,可以给学生全新的感觉,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是教学真正的主体。凯洛夫在《教育学》中指出:“学习是学生自觉地与积极地掌握知识的过程,没有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是不可能掌握知识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创始人巴班斯基也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因此,要想调动学生参与认知过程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教学《狼》时,考虑到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浅显易懂,加之学生手头都有一本文言翻译的书,不懂的自己可以查,于是,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翻译,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举行模拟记者招待会,尝试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来当记者,向教师发问,由教师答问释疑。为了难倒教师,学生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细致地研读文本,都想从文中找出一些难题来向教师发问。
整个活动,在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化解了学生的疑难,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种有趣的活动,产生了精讲的效果。
二、以今度古,拉近距离,强化有效性
来自遥远年代的文言文,其文字和说话习惯都与学生生活中接触的语言文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陌生、难理解、不好掌握、费时多而收效甚微等原因,使很多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望而生畏,从而严重影响到文言文的学习动机。心理学认为:“经常失败的体验,最终将引起回避和退缩反映,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从细小的成功中获得学习的信心。
美国著名教育家西尔伯曼在《教室里的危机》中指出:“所谓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指教师并不是全部知识的源泉,教师不包办代替,而是采取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的形式。”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牢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求理解,不让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两小儿辩日》时,我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我找出四位学生,分别扮演小儿甲、小儿乙、孔子和懂得一定科学知识的当代初中生,围绕“太阳究竟是初出时距离我们近,还是日中时距离我们近”这一问题,各持观点进行辩论。活动中,形象生动的表演代替了教师单一形式的讲解分析,吸引了学生,从而成功地让学生们的表演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久远的古代,亲身感受文章所描述的人、事、物,设身处地地思考,这样得来的理解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其实,角色扮演的形式非常多,除了扮演角色进行辩论外,还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本剧,扮演导演给同学们说戏,扮演说书人讲文中的故事等等。这样的课堂既气氛活跃,又能帮助学生在表演与观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解读文本,从而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三、内外拓展,突破文本,确保有效性
知识中心视点是设计有效教学环境必不可少的四个视点之一。钟启泉在《“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一文中,对知识中心视点做了如下解释:“指学生通过基于理解的学习,产生迁移的学习,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智力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内与课外拓展。
王荣生教授对文本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教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其中蕴含着杂质,因而,这块‘璞玉’需要教师精心雕琢。雕琢,即从教材中开发出适合自己以及学生的‘教学内容’,这是一门学问。”
王君老师就是掌握了这门学问的佼佼者。在进行《陋室铭》与《爱莲说》的整合教学时,王君老师长袖善舞,纵横捭阖。纵的方面,师生一起重温了前期积累的相关诗句,背诵了相关的名言名句,了解了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陋室铭》的具体背景等等;横的方面,从身世、作品、思想和情趣等角度,对陶渊明、周敦颐、刘禹锡三人进行了比较,陶渊明的避世,周敦颐的入世,刘禹锡的矛盾,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纵横捭阖的课内拓展之后,产生的是思接千载、“意”通万里的解读效果,即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本课教学的主题。
这节课上,王君老师带领学生打开思路,向课内纵深拓展,在广泛涉足前期积累的知识的同时,对文本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增添了课堂的厚实感。
总之,让学生像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北大学者谈读书》中所说的那样“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去阅读,从而达到“入其境,领其义,会其神”的境界,这样的文言课其教学有效性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