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中国女排朱婷最新名言 正文

中国女排朱婷最新名言

时间:2024-09-30 07:17:52

学习女排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1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对于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在里约奥运会赛场的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内,中国女子排球队以3比1的领先优势,力克塞尔维亚女排,斩获奥运会金牌。

时隔12年后,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又一次通过自己的拼搏,站在了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这也是中国女排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折桂后,第三次获得奥运会冠军。

中国女排夺冠后,人们沸腾了。这些连日来拼搏在赛场上的姑娘们,情不自禁地相拥而泣。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的时刻。这泪水,是幸福的泪水,也是高兴的泪水。

在这次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中国女排在此次运动会的小组赛中,磕磕绊绊勉强出线;在1/4决赛中,中国女排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东道主巴西队,晋级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在女排半决赛中,中国女排苦战四局,每局以排球比赛最小分差,最终艰难战胜了欧洲劲旅荷兰队,在时隔12年后,再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在决赛中,女排姑娘们最终战胜了曾在第四轮小组赛中战胜过自己的塞尔维亚队,赢得了冠军……

女排姑娘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顽强拼搏,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让国人懂得了什么是拼搏,什么是永不言败。女排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前,我市正在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提出了"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发展定位。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学习女排那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挖掘利用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美化城市环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我市的产业更强、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真正成为一座能够"与世界对话的城市"

这不是一场只关乎输赢的比赛,我们震撼的是她们一次又一次的绝地反击,能够在摸爬滚打中不抛弃不放弃,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到热泪盈眶。武僧团的学子们,女排精神所诠释的是体育精神,也是武术精神!

学习女排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2

在全民屏住呼吸的瞬间,朱婷一记神奇的发球,将那枚渴望已久的金牌揽入中国姑娘的手中。永不言败、绝不服输的女排精神,再度在中国天空激荡回响。

这两天,除了中国女排奥运夺冠这个事件,还有另外一件更为重大的命题令国人内心澎湃——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建设“健康中国”成为又一个国家战略选项。

两个并非同一领域的热点事件,其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将女排精神融入“健康中国”建设,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所谓,女排壮举为国民体魄赋予精神之魂,而“健康中国”为国民体魄赋予长远战略之义。“若要真小康重点看健康,若要真健康精神当自强”。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号角,然而,建成健康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并非坦途。从能看病到看好病到不生病,我们才迈出了第一步。

要真正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美化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大目标任务,绝非一蹴而就,医卫战线的选手责无旁贷自不必说,其实关乎全民体魄之事,各行业、每位国民又岂能仅当啦啦队甚至作壁上观?

“百战艰险多”,尤其需要一种精神支撑,今天的女排精神不正是我们建设健康中国的正能量吗?我们需要傲视困难的女排精神,需要舍身一扑的女排精神,需要咬紧牙关放手一搏的女排精神。唯有如此,在世界竞技场上、国与国的比拼中,我们才能最终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笑到最后!

梁启超有句名言:少年强则中囯强。今天我们要说:体魄强则中国强,精神旺则国运昌!

我们每天付出艰辛努力的医疗卫士,需要学习女排精神;我们在医改攻坚过程中,需要舍身一扑的女排精神;我们在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期间,需要咬紧牙关精准一击的女排精神。

学习女排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3

年轻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了。等待12年终见“王者归来”,许多人喜极而泣。“女排精神”也很快成了刷屏热词,在话语多元的舆论场,时代的共鸣竟然如此强烈。在这一刻更容易读懂中国,攻坚克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已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受到女排的激励,国人喊出了“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口号。那个年代,改革尚在起步阶段,经济薄弱、物质匮乏,但是中国人民由女排的崛起感受到了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那就是“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学习中国女排成了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理想的大旗猎猎作响,一批不计个人成败的“急先锋”打破体制壁垒,为改革趟出了路子,他们同样是当之无愧的“铁榔头”。

赛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三十年来中国女排几度起伏,可见竞技体育的竞争是多么激烈。让人欣慰的是,中国女排总有一股打不垮的精气神。暌违12年之久,年轻的中国女排又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实力固然是基础,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在几场硬仗中打得观众热泪盈眶的中国女排再次诠释了女排精神。

今天的中国已经不需要通过“女排必胜”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女排的这次胜利之所以引起巨大的反响,是因为她们在新的时代引发了全社会的精神共鸣。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很容易让人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因此习惯性地拖延或者逃避一些改革难题。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其实比三十年前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容易改的都改了,留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此时不能咬紧牙关,像中国女排那样打几场硬仗,看似安逸的生活就会平添许多风险,甚至有可能戛然而止。现在无数人在谈论女排精神,也是希望借此机会重温那段艰苦奋斗、决不放弃的岁月,为自己打气提神。

在新的时代,女排精神也有新的内涵,过去我们侧重的是吃苦,为了胜利不惧“魔鬼式训练”,而现在我们更欣赏的是专注。对事业的专注,在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作为“五连冠”的主力,郎平在退役之后原本可以得到一个安逸体面的职务,但是她放弃了这种看上去一马平川的生活,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无论是在俱乐部还是在国家队,她都能积极地应对困难,从不逃避。在这个充满了太多机会的社会,很多人都觉得名利唾手可得,不肯“耽误”一点时间。而郎平用了32年,实现了从奥运会冠军队员到奥运会冠军教练的“升级”。很多人不惜用最美的词语赞美郎平,但是未必知道她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在里约赛场上,郎平说过“不是赢球才有女排精神”。第一未必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争取第一的毅力。说到底,“女排精神”并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社会的精神面貌,只是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待“女排精神”。里约赛场的经历证明,女排精神也不是战无不胜的利器,只是让人能在关键时刻不放弃,让人在遭遇失败之后依然选择积极战斗的精神动力。那些仅在口头赞美女排精神的人,不可能学到它的精髓。学习女排还得少说多做,认认真真地干自己的事情,少一些摇摆和浮躁,持之以恒,精神的价值终会显现。

“听说朱婷还有个妹妹,你替我盯着点儿!”

郎平求才心切,2014年,夏陆海、詹海根和河南省体育局排管中心一位领导到天津看望朱婷。见到主教练郎平时,河南省体育局的领导向她介绍夏陆海:“这是朱婷的输送教练。”寻才心切的郎平对夏陆海说,“听说朱婷还有个妹妹,你替我盯着点儿!”

不忘初心

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没多久,中国女排主攻手朱婷从巴西给河南周口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夏陆海打来网络视频电话。

网络信号不好,一直断断续续。夏陆海大部分祝贺的话朱婷都没听清,她只听到一句“要好好休息”。隔着大半个地球,朱婷平淡地回答启蒙教练,“知道了。”

夏陆海觉得,朱婷变了,说不清是大将风度还是对荣誉的淡然,总之她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事实上,朱婷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作为中国女排的主攻手,朱婷不仅帮助球队获得了里约奥运会的金牌,她更是在奥运会八场比赛中得到179分,名列所有参赛运动员得分榜首位,因而获得本届奥运会女排MVP(最有价值运动员)。

在半决赛与荷兰队的比赛中,朱婷更是拿到了本届奥运会中最高的33分。她在那场比赛中还贡献了一个表情包——在扣球得分后,她摇晃着手指脸上呈现出非常霸气的表情,这立刻被中国的段子手们命名为“王之蔑视”。朱婷后来回应说,当时的表情实属“即兴发挥”,她笑言,这是比赛中的一种下意识的情感流露,意在激发自己在场上的霸气和斗志。

朱婷毫无意外地火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来自河南周口的姑娘从13岁开始,就陷入一场与命运的漫长比赛。

乡村女孩

2016年7月20日,距离中国女排飞往巴西参加奥运会还有9天时,朱婷给父亲朱安亮打了一个电话,“爸,你从家里给我寄点东西,我想带到巴西。”

朱安亮有点疑惑,“家里也没啥好东西,你想要啥?”人在北京的朱婷停顿了几秒钟,“要不寄点面条吧,要是吃不惯巴西的饭我咋打球呢。”朱安亮用压面条机给女儿做了10斤挂面。

朱婷家里确实没有好东西。朱婷家位于国家级贫困县郸城秋渠乡朱大楼村,从那里往东不到两公里,就是河南周口、安徽亳州、界首两省三市的交界处。与周口市其他六个国家级贫困县一样,豫东平原上的秋渠乡除了农业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朱婷人生的前十年,她从没有出过秋渠乡。2004年,朱婷去郸城县读初中时,朱安亮从秋渠乡开农用三轮车送她时,曾仔细记录了里程表的`变化,“单程33公里,大部分还是土路,颠得屁股疼。”

1994年,朱婷出生在朱大楼村。朱家的宅子大约有100平方米,墙体由土坯和韧性植物打造,房顶上铺满青瓦,是典型的豫东农家小院。

朱安亮和杨雪兰一共生了5个孩子,都是女儿,朱婷排行老三。朱安亮自学修车,在家门口的黄姑河畔盖了一间小铺子,修自行车、农用三轮。女儿们普遍早熟,尤其是朱婷,母亲杨雪兰对童年朱婷的印象是,“会帮她姐干活,不爱说话”。

到了五岁,朱安亮把朱婷送到朱大楼小学读书。在学校里,朱婷依然表现得默默无闻。除了有一次默不作声地扶好被同学弄倒的铁锹,她的三年级班主任高瑞华到现在也记不得,这个农家女孩还做过什么让老师记得住的事,“很普通一个孩子,她身高当时并不突出,班里四十多个学生,一二十名的中等成绩。”

2004年小学毕业时,朱安亮把朱婷叫到跟前说,“要不你去南方打工吧。”“万般出学业,我想上学”,朱婷还是想读书。朱安亮狠下心来,“那你别在秋渠上了,去县里上,省得我光想叫你缺课回家干活。”

那是十岁的朱婷第一次走出秋渠乡。她坐在朱安亮的三轮车上,一路颠簸到郸城县东郊的新世纪中学。

在新世纪中学,朱婷很省,一个星期只跟朱安亮要20块钱的生活费,朱安亮给她30,叮嘱她说:“你得吃肉”。初中三年,朱婷就没胖起来。2006年朱婷升入初三,新任班主任张心义看到她时惊住了,“一米七多的个子,黄不拉叽的,很瘦。”

2007年中考前,张心义一个个问学生初中毕业后的意向。轮到在班里一直处于中等成绩的朱婷,张心义直奔主题,“你以后想弄啥?”“张老师,你看我能弄啥?”迷茫的朱婷看着张心义说。

张心义心想,中等成绩的朱婷可能很难在学业上超越同龄人,于是问她,“你怕不怕吃苦?”“不怕”,朱婷回答得很干脆。“那你去练体育吧。”说完这句话,张心义看到朱婷笑了。

“你咋不早带她来”

2007年8月初,张心义正在忙着新学期开学的准备工作,朱婷突然打通了他的电话,“张老师,你不是说让我去练体育吗,现在咋不讲那事了?”

他让朱婷马上来县城。当晚,他找到郸城一高体育老师杨志义,“有个学生想练体育,你先看看。”运动员出身的杨志义曾参加全国第一届农民运动会,获得投掷项目第六名,他们二人曾在郸城白马三中做过同事。

13岁的朱婷做了一个立定跳远给杨志义看。杨志义觉得很满意,他马上给周口市体育运动学校(下称周口体校)的同学付明山打了一个电话,“孩子随便一跳两米多,不常见啊。”付明山很兴奋,“快点带过来。”

第二天,杨志义、张心义,带着朱安亮和朱婷到周口体校找时任副校长夏陆海。夏陆海不在,付明山便把朱安亮父女俩留下住一晚。晚上,付明山陪着朱安亮和杨志义喝了一斤白酒,朱婷则坐在旁边,安静地看着三人喝到半夜。

等到夏陆海回到体校,让他第一印象的是朱婷的身高。那时朱婷已经长到了1米78。他让朱婷做了简单的摸高、跳远测试。测试做完,夏陆海非常满意朱婷的身体条件,他甚至责备起张心义,“你咋不早带她来?”张心义也无奈,“农村咋知道练体育?”

朱婷一下子被争抢了起来,赛艇教练要她练赛艇,篮球教练要她练篮球。周口体校唯一的排球教练夏陆海打断了他们,“她这个体型适合练排球。”可一辈子务农的朱安亮完全不懂体育,他有点懵,“啥是排球?”

排球是周口市传统优势项目,1974年周口体校建校,第一个项目就是排球。历史上周口体校向河南省队输送了大批排球选手,包括现任河南省女子排球队主教练的詹海根。

从2003年起,受周口市城市规划变动影响,周口体校原址被拆迁,直到2013年,体校在周口市区不停租赁房屋办学,夏陆海称之为“十年漂泊”。朱安亮带朱婷去的时候,体校正租了一排平房办公,唯一的训练场地是一块露天的土地。

更糟糕的是,1990年代正值金牌至上风行全国,因排球不像能产生多块金牌的举重、游泳等项目,“领导说周口市经费紧张,暂时先就这样。”周口的排球发展从此陷入停滞状态,朱婷被送来时,周口体校已经没有排球选手,夏陆海也改行抓柔道和水上三大项皮艇、划艇、赛艇。

当时,这都是周口市优势项目,周口体校先后输送过世界杯柔道冠军李一清,亚运会赛艇冠军张丽、刘丽娟、穆素丽。

朱婷在测试中表现出超常的灵活和协调性,这让夏陆海认定她更适合苛求位置感的排球运动。灵活和协调性对于一个从未接触球类专业训练的孩子有多重要?夏陆海举例说,他曾带一个身高2米的14岁的男孩去河南省体育局测试,“男孩跑着跑着就顺拐了”。

朱婷去体校时才13岁,她未来的身体潜力如何,教练们心里也没底。夏陆海带朱婷去周口市人民医院做了CT,又开车把片子送到郑州做骨龄测试,医生预测她的身高会达到186厘米——这足够在河南省队打二传和自由人。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婷最终长到195厘米。夏陆海经常和来访的记者开玩笑,“这一米八六是她父母给的,多出来那九厘米是老天爷给的。”

朱婷虽然进入了周口体校打排球,但依据当时周口体校的条件,无法为朱婷提供哪怕业余的训练,夏陆海让她先回家等着。暑假期间,河南省排球赛在开封举行,夏陆海叫上朱婷,去见当时的省队教练,省队教练也很满意,“条件不错,但年龄太小了,先去省体校训练吧。”

“疼也没办法,必须上”

2007年8月底的一天,朱安亮正在河边修车时,电话响了。河南省体校招生办的人在电话里说,让他赶紧准备朱婷开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年要三万多元”。被吓到的朱安亮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一次交清?一次交俺真上不起。”

回答幸好是否定的,朱安亮才有时间慢慢把钱筹集到。

在省体校,展现出运动天赋的孩子们被分到普通班和运动班。朱婷最初被分到普通班,刚刚过了12天,她就被抽调到运动班,运动班的孩子训练成绩更好,可以拿到每天4元的生活补助。

省体校女排主教练刘宏很快就注意到没有体育基础的朱婷,“她那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出现‘生长疼’,有时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但从来没有因为伤疼请过假,那么高的个子练滚翻,练鱼跃,也都是毫不含糊。”

2009年,在省体校进步迅速的朱婷被选入河南省女子排球队,主教练是夏陆海从周口体校带出的徒弟詹海根。詹海根曾给夏陆海打电话,描述朱婷的排球天赋:“我让她全力起跳扣杀打死,她刚一落地就跳起来庆祝,跳得比第一次还高。”

命运之门彻底向朱婷开放了。她迅速成长为河南省女排的主力主攻手,并开始为进入国家队做准备。2011年,在世界少年女排锦标赛上中国队获得银牌,朱婷独得87分,在所有队员中排名第十。2012年女排亚青赛,朱婷以105分位居次席。2013年世青赛,朱婷被评为最有价值球员。同一年,她进入传奇人物郎平执教的女排国家队。

中国女排在体育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1980年代,这支球队在女排三大世界冠军赛事中实现五连冠,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进步的象征。后来,中国女排成绩起起伏伏,但始终是三大球中最被寄予厚望的国家队。

2013年,郎平也是刚刚接手中国女排。当时,中国女排在竞技成绩上正处于历史最低谷。郎平起用了一大批尚未成熟的年轻球员,包括当时一传技术被媒体描述为“惨不忍睹”的河南女排主攻手朱婷。

郎平求才心切,2014年,夏陆海、詹海根和河南省体育局排管中心一位领导到天津看望朱婷。见到主教练郎平时,河南省体育局的领导向她介绍夏陆海:“这是朱婷的输送教练。”寻才心切的郎平对夏陆海说,“听说朱婷还有个妹妹,你替我盯着点儿!”

在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渐渐恢复往日实力。里约奥运会开始之前,复兴的中国女排在各项赛事中拿到4个冠军和3个亚军。比赛中队员们的拼搏精神被球迷编成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中国乒乓球队把对手打哭,中国女排把观众打哭。

与荣誉结伴而行的是伤病。杨志义和张心义曾去朱安亮家拜访,几杯白酒下肚,朱安亮向两位老师讲起朱婷的艰辛,“她给我打电说,爸,我累得疼得受不了了,不想练了。”朱安亮并不清楚女儿的疼痛从何而来,因为她从来不说。沉默半晌,朱安亮开口了:“就算你不练了,不管你想干啥,我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供出来。”

母亲杨雪兰也于心不忍,她一直觉得排球把第三个女儿从她身边夺走了。从进体校至今的9年时间,朱婷在家的时间不到两个月,“头几年回来,经常是一身伤。”

2015年8月26日,女排世界杯进行到第四轮,中国队对阵韩国队。第四局开局阶段,朱婷拦网落地时右脚踩到对方队员脚上,导致右脚脚踝受伤下场。在家里看直播的杨雪兰坐不住了,“坏了,坏了。”朱安亮赶紧安慰她,“别慌,要是还能上场就没大事。”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从直播镜头中他看到朱婷痛得直流汗。

第二局比赛中,一直被中国队压制的韩国女排将比分反超至14-13。这时,朱婷重新上场了。虽然朱婷走路的姿势有点别扭,但她最终和队友一起拿下了关键的第四局,最终让中国女排以3-1获胜。

第二天早上,朱婷从比赛地日本给朱安亮打了一个视频电话。朱安亮毫不掩饰对女儿的赞赏,他用家乡话说:“朱婷你中,真坚强,还疼不疼?”“疼也没办法,必须上。”听到女儿说得这么直接,原本很高兴的朱安亮怔了一下,不知道如何接话了。

在女排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最终战胜日本队夺冠。夏陆海给朱婷发微信祝贺,她回了一小段语音,“谢谢夏老师,我们是冠军了!”夏陆海知道,对于平时沉默少言的朱婷来说,这句话充满仪式感:她第一次在女排三大世界冠军赛事之一的比赛中证明了自己。

师徒情深

公众明星

2011年世界少年女排锦标赛结束之后,夏陆海便多了一个任务:每年朱婷返乡期间,他要接送朱婷。特别是2013年入选国家队之后,朱婷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河南体育的象征。

为了解决朱婷训练和比赛的后顾之忧,当地政府将朱安亮家列入扶贫工程的帮扶对象。朱家在朱大楼村的土坯房被拆掉,原地又重新盖起4间平房,当地政府提供了大半资金。村里的水泥路特意拐到朱安亮家门口,他家附近两条新修的水泥路被村民称为“朱婷一路”、“朱婷二路”。

朱婷的家庭境况也今非昔比。朱安亮曾给朱婷算过一笔账,从2007年进省体校到2012年入选国青队,朱安亮用修车挣的钱和向亲友借的钱供养朱婷,花了十二万多。朱婷心情好时曾和他开玩笑,“不就花了你十几万吗,以后都还你。”这并不是玩笑话,朱婷用比赛奖金还清了家里的欠款,还给家里买了一辆车、一套县城的房子。

2016年8月上旬,朱安亮一家搬到县城的新房居住,离开了朱大楼村。朱安亮打算以后就在县城安家了,只有在农忙时才回村子里呆一段。不过,因为奥运会,让朱安亮很快就回到了老家。

8月21日,在当地政府组织下,数十家媒体记者和上百位村民被邀请到朱安亮在朱大楼村的老家,观看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直播。

当比赛打到第四局22-22平时,朱婷一记扣杀砸中了塞尔维亚队10号球员奥格涅诺维奇的面部,后者当即倒地长达半分钟之久。看到这一幕的朱安亮很紧张,“要是把人家打出毛病了,朱婷不会承担啥责任吧?”

当比赛终场的哨声吹响,这个农家小院彻底沸腾了。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朱婷也成为中国队的得分王。她还获得了奥运会女排的MVP(最有价值运动员)。

这场比赛同时宣告,朱安亮一家彻底告别以往平静的生活。许多赞助商都给他电话,要求朱婷代言,朱安亮一家接着一家拒绝。一家暖气片厂商把产品拉到他家里,朱安亮都没松口。

对于22岁的朱婷来说,漫长的比赛其实才刚刚开始。今年9月中旬,朱婷将前往土耳其女排联赛豪门瓦基夫银行俱乐部报到。周口体校校长夏陆海对朱婷抱有更高的期望,奥运决赛结束之后,夏陆海给朱婷发了条微信,“你现在已经是优秀的运动员了,但是你还要成为伟大的运动员,像郎平、姚明、贝利、乔丹那样。”

朱婷很快就给他回复,“我不是一直在努力吗?”

女排精神的演讲稿1

女排重隔12年站到奥运之巅,赛后采访的时候姑娘们不断说的一个词就是“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还在。这场比赛我们看到其实打的很艰难,第一局输下来的时候感觉,实力差的有点大,危险。没想到从第二局开始,我们加强了发球、拦网防守和后排策应,打得非常耐心和坚韧,逆风球也是一个个拼,慢慢扭转战局,直至最终胜利。可以说,这场仗完全是拼出来的。

这里面的耐心和韧劲,怎么能够在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姑娘们身上体现得如此硬气,是谁在背后默默打造着这些东西?我们看到整个比赛过程中,郎指导和对方教练的面部语言有些不一样。不论球队顺风还是逆风,郎指导的脸上一直是冷静的、淡定的,让我们想到12年前陈 忠和的“死亡微笑”,是可以让前线的姑娘们有心理上的依靠的:我们不想那么多,就一个个拼下来,拼到哪是哪。反观对方教练,脸上表情更多的是焦虑、埋怨。不过也挺带种的,明星主攻状态不好,坚决摁在板凳席上,反而盘面似有扭转、更加焦灼,这点是真英雄。

祝贺中国女排,祝贺中国队,感谢中国女排!

女排精神的演讲稿2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内涵,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中国女排在里约再度夺冠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日益崇尚训练条件、奖金待遇的当下体坛,拼搏精神弥足珍贵、永不过时、必须弘扬!

女排精神不朽!

女排精神的演讲稿3

在全民屏住呼吸的瞬间,朱婷一记神奇的发球,将那枚渴望已久的金牌揽入中国姑娘的手中。永不言败、绝不服输的女排精神,再度在中国天空激荡回响。

这两天,除了中国女排奥运夺冠这个事件,还有另外一件更为重大的命题令国人内心澎湃——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建设“健康中国”成为又一个国家战略选项。

两个并非同一领域的热点事件,其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将女排精神融入“健康中国”建设,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所谓,女排壮举为国民体魄赋予精神之魂,而“健康中国”为国民体魄赋予长远战略之义。“若要真小康重点看健康,若要真健康精神当自强”。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号角,然而,建成健康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并非坦途。从能看病到看好病到不生病,我们才迈出了第一步。

要真正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美化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大目标任务,绝非一蹴而就,医卫战线的选手责无旁贷自不必说,其实关乎全民体魄之事,各行业、每位国民又岂能仅当啦啦队甚至作壁上观?

“百战艰险多”,尤其需要一种精神支撑,今天的女排精神不正是我们建设健康中国的正能量吗?我们需要傲视困难的女排精神,需要舍身一扑的女排精神,需要咬紧牙关放手一搏的女排精神。唯有如此,在世界竞技场上、国与国的比拼中,我们才能最终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笑到最后!

梁启超有句名言:少年强则中囯强。今天我们要说:体魄强则中国强,精神旺则国运昌!

我们每天付出艰辛努力的医疗卫士,需要学习女排精神;我们在医改攻坚过程中,需要舍身一扑的女排精神;我们在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期间,需要咬紧牙关精准一击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的演讲稿4

在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后,一段话在网络中盛行:“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就像一万个读者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身处不同行业,所处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女排精神’也有各自的理解和感悟。记者在采访中,提到再度夺冠,提起‘女排精神’,近乎所有采访对象都难掩激动之情,有的甚至声音几度哽咽。

从清华大学走出的中国第一个国际大赛百米冠军胡凯,如今已经是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在采访中,记者依然能感受到曾经作为体育人的胡凯内心的激动和感慨。“这是我第二次在清华大学见证中国女排夺冠。从雅典到里约,12年来气质不变,从80年代一路走来,30余年精神永存!”

“什么是女排精神?就是淘汰赛以来你有主场气势,我把你球迷打哭;你在心理占优,我把你气势打掉;你本心态放松,我把你打到紧张!”胡凯说,“回顾历次夺冠,中国女排没有一次是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获得胜利的。我们的国家正走在民族复兴和重塑自信的路上,这条路上的道艰难险阻,都需要女排精神来提振士气,坚定信念!”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说:“‘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团结、拼搏、爱国。在清华大学,我们学习女排精神,要让她成为新时期体育教育的主旋律,让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不仅仅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成为培养完善人格的最佳手段。”

首钢总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郭庆说:“在企业,我们提倡‘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这跟女排精神高度契合。在新时期,我们强调传承和发扬,就是要不忘初心,敢于作为。”

“今天我们面临的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就像奥运赛场的激烈角逐,所处的改革进程就像中国女排此次里约之行的跌宕起伏。”在采访中,每个采访对象都情不自禁地把“女排精神”融入今天的时代,融入自己的生活,“女排精神”将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代人。

女排精神的.演讲稿5

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对于国人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上午,在里约奥运会赛场的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内,中国女子排球队以3比1的领先优势,力克塞尔维亚女排,斩获奥运会金牌。

时隔12年后,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又一次通过自己的拼搏,站在了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这也是中国女排继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折桂后,第三次获得奥运会冠军。

中国女排夺冠后,人们沸腾了。这些连日来拼搏在赛场上的姑娘们,情不自禁地相拥而泣。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的时刻。这泪水,是幸福的泪水,也是高兴的泪水。

在这次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中国女排在此次运动会的小组赛中,磕磕绊绊勉强出线;在1/4决赛中,中国女排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东道主巴西队,晋级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在女排半决赛中,中国女排苦战四局,每局以排球比赛最小分差,最终艰难战胜了欧洲劲旅荷兰队,在时隔12年后,再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在决赛中,女排姑娘们最终战胜了曾在第四轮小组赛中战胜过自己的塞尔维亚队,赢得了冠军……

女排姑娘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顽强拼搏,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让国人懂得了什么是拼搏,什么是永不言败。女排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前,我市正在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提出了"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保护生态家园、建设旅游名城,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的发展定位。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学习女排那种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挖掘利用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美化城市环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我市的产业更强、城市更美、文化更特、生态更优、民生更实,真正成为一座能够"与世界对话的城市"。

这不是一场只关乎输赢的比赛,我们震撼的是她们一次又一次的绝地反击,能够在摸爬滚打中不抛弃不放弃,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到热泪盈眶。武僧团的学子们,女排精神所诠释的是体育精神,也是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