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楷书书法七言绝句
1、《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9、《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拓展阅读】
文字产生以后还在点画符号的时期,就逐渐有书法。到商周、秦汉,古文字已从大篆和小篆而演变为隶书,当时书法作为艺术还不完全自觉,但是已经形成一套书写技法,也有书法理论出现,善于书法的文人已经对书法优劣有评价。如传秦国丞相李斯见到周穆王的书法以后,观赏兴叹了七天,忧悒自己写的字太没有骨力。可见,从那时起书法的好坏,写的是否有骨力,就是评价书法的一种标准。不过那个时候,书法的好坏并不影响实用,因为它还不是以艺术品出现,不是以观赏为主要功能。
文字的变化总是和实用不可分,简化笔画,方便书写是文字演变的一种规律。所以文字演变往往从民间开始,约定俗成,经过官方加工整理并确认,就成为官方文字,成为大家共同承认的规范化的文字。汉末草书的出现,书法就成为观赏艺术品,成为人们收藏欣赏的宝物。从此以后,一方面是以实用为主的书法;另方面名家作品也成为历代宝藏的'艺术品、文物。
汉代隶书已经比篆书笔画简化,书写也容易得多。但是,写波磔的笔法还是很麻烦,所以在实用当中自然会出现简便的写法,即是楷书。楷书传说是汉上谷人王次仲开始作楷法,少波势,字以方广,字方八分。可见最初的楷书体是缺少波磔的隶书,如武威汉简中这些字,如果用逆入回锋等楷书笔法来写就是楷书。从这变化中,可以看出楷书笔法比隶书要复杂和丰富。所以,隶书在楷化过程中,往往是先在结构上变化成接近楷书。和《韩仁铭》等成熟隶体相比,既可看出墨迹和碑刻的不同,也可看出民间、下属写的和上层官府书家写的区别。
楷书化进一步发展,楷书的结构和笔法更成熟,隶书的成分越来越少。传说汉魏的钟繇,对使楷书脱去隶书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楷圣”。现在留存他的作品,大都是晋唐人的临本,但总留有原笔迹的基本面貌。如《宣示表》《荐季直表》《还示帖》。从这三件作品来看,《宣示表》受唐人书风影响较大,但是总的讲都还受隶书影响,留有它的遗意,如结体趋横势,笔画左轻右重,挑钩不露,捺笔重,等等,和三国吴《谷朗碑》的字体接近。
楷书的书法作品有不少爱国人士所创作的爱国诗词,赏析性较强。
爱国诗词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褐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爱国诗词楷书书法作品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热血;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
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爱国诗词楷书书法作品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
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
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的巨大手臂,
不光把采油机钻杆钻进
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洋倾听东方声音的时候,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
让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住。
我就是飞天,
飞天就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叮咚的驼铃
是它让丝绸之路源远流长
我爱你嫩绿的草芽
是它覆盖了戈壁沙漠的荒凉
我爱你乡间的牧笛
是它把五彩的音符撒向八方
我爱你都市的高楼
是它把人们的理想托向太阳
我爱你长江的碧波
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
我爱你黄河的波涛
是它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
我爱你长城的雄伟
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我爱你巍巍的黄山
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
我爱你高原的旷达
是它袒露出炎黄子孙的豪放
我爱你蔗林的茂密
是它甜透了亿万人民的心房
我爱你开放的窗口
是它让文明的花朵争艳芬芳
我爱你改革的浪潮
爱国诗词楷书书法作品
是它把贫穷落后的帽子甩掉
我爱你智慧的头脑
是它领回了四大发明的金奖
我爱你勤劳的双手
是它为现代化祖国打扮梳妆
我爱你伟大的旗帜
是它代表了人民前进的方向
我爱你五色的风帆
是它让世纪之船鸣笛远航!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的草青木秀
我爱你的鸟鸣蛙唱
我爱你的山山水水
我爱你的城城乡乡
我爱你的风花雪月
你爱你的丽日艳阳
祖国,我爱你
是你给了我生命
是你给了我力量
是你给我的渴望插上了
一双飞翔的翅膀
爱国句子
1、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2、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3、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4、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5、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
6、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7、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8、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9、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10、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11、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12、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13、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4、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5、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16、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17、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18、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19、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20、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下面是书法
1、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2、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6、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8、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9、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1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1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2、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3、书肇于自然。——蔡邕
1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1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7、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18、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19、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2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3、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2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25、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2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8、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0、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31、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32、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3、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3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35、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3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3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3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4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4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4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4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5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5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
5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5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5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55、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57、拳要打,字要练。
5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59、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60、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6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62、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6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64、字怕练,马怕骑。
65、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附:如何学习书法
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字上去填写。
摹帖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字,用透明而不透墨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轮廓,用极细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来龙去脉,揣摩它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基础上,对帖字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要求去写,有一定规范和约束。摹帖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笔意,而易失古人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者采用“双钩”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