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名言 正文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名言

时间:2024-11-17 21:16:32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1

这本书是阿兰·德波顿写的,英伦才子,前期读到中途的时候就感触很深。

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大家普遍的身份的焦虑进行了讨论,一是焦虑起因、二是解决方法。总体来说:每个人身份的焦虑是对自己一种在社会地位的担忧,害怕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或者是担心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过于平庸,或者是滑落至更低的等级。

古代是什么对我们的身份决定很大?是出身,当你出身于权贵,那么你一辈子可能就是权贵,如果你是一位农民,那么在古代除了进行起义或科举,那么你翻身的机会很小很小。所以说在古代在这样小概率事件面前,大家反而对自己的身份这件事觉得心安理得。但是现在发生了改变,从资本主义萌芽到目前的开始的第五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的工业革命的推进除了生产力提高,还在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的阶级身份,因此对每个人出现了大概率的身份转变的机会,导致了目前大家普遍对自己身份的焦虑。

从欧洲、美国工业革命进程来看,在经历经济发展停滞或者工业革命加速转变的时候,欧洲人民也经历过巨大的社会焦虑,为什么我们以前没有?因为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周期,暂时还没机会看到,不过即将到来。

现在我们所运用的制度的本质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最高效的制度、同时我们的经济学过分的强调了要做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这个原则,这样的做的目的本质还是要提高生产效率、加速利润的获取。我们都知道目前大家公认的企业公式为:原材料+劳动力+机器=产品+利润,其实作为一名企业家基本的常识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增加利润,但是人力做为一项成本因素较另外两样有所不同,因为劳动力有感情、能够感受到痛苦、有喜怒哀乐。因此作为一名劳动力会做出的反馈就是:一是经济需求、因为要赚钱;二是人性需求、主要为经济的安全、尊严和职位等等。现在我们的GDP增速在不断的调低、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速或稳步增长,那么问题来了、本质就是企业的利润及投资要下降,这样会直接影响员工的收益以及职业规划进程,因为企业不会进行规模扩张,导致员工职业晋升的机会减少。进而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焦虑、对自己身份的焦虑。这个大概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主义制度的一个大不同吧。

其实在目前社会制度下,企业家去追求合法的利润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企业都要活下去,但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是为了去单纯的`追求利润而做出一些伤害感情或违背原则的事情。试着回想一下,我们企业中那些雇佣关系不稳定的情况出现,难道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吗?在现在企业中,员工感情的需求有时候是第一位的,然后可能才是工作中的金钱回馈,可是我们往往在企业中看到的是勾心斗角、抱怨运气、处理事情鲁莽等等,这样的工作氛围导致员工无法获得稳定的感情需求。

对于解决焦虑的方法,作者提到了哲学、艺术、宗教、政治、还有波西米亚style的方式来解决,换句话说就是将自己代入一个不需要用金钱或身份决定社会地位的领域,比如哲学中说“觉得我幸福的不是我的社会地位,而是我的判断,只有这些才是我自己的,别人无法从我身边拿走”;艺术家口中常常说的“艺术的批判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宗教体系中“我们都是上帝的子民”,一句话已经抹掉了社会中所有的身份;政治中如政治手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因为目前的身份大部分都是政治进行创造的、当然也可以抹杀等等,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不符合上流社会关于身份的定义的观念,其实这群开拓者为大家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或解药,我们无法否定也无法预测,只能等时间去给我们答案,这也就是大概很多艺术家在去世后,其作品的伟大才慢慢被世人发现的原因吧。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找到他真正想做的事情,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身份的焦虑》读后感2

解惑的一本书。几年前我就买到了纸质版本,磕磕巴巴看了个开头。几年之后疑惑依然存在,这本书重新读起来便也是合时宜的。阿兰德波顿是英国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他的文章介于哲学与散文之间,既讲究学术性(从他引经据典进行论证的模式可以看出)又不失幽默风趣,读起来不费劲。

这本书内容紧扣题目,似乎为了节省读者从文字中总结的精力,他将作品分为两大部分。

焦虑起因——渴求身份,势力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解决部分——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

在第一部分“焦虑起因”中,他提出人类在对于自我价值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看法。从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中,他提出在过去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个体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这种制度虽极端不公,但底层却也因此不会将自己与他人的成就进行比较,也不会感到自己缺乏社会身份“也没有如今底层人们那种强烈的一无所有和一无是处的焦虑”。

他引用一个公式: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待。

西方社会风气在于鼓励人们追求更多。民主的社会以及大众传媒的发展助长了人们对于自我期望过高的事实。“我们所期待的远超我们祖先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古代的故事里,穷人被认为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富人不值得尊敬,世间的地位不代表任何道德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富人成为经济学里的英雄,他们的欲望和贪求恰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再往后,则人们开始认为社会等级反应了社会成员的自身素质。

“贫穷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而在精英崇拜的社会里,贫穷更是一种羞辱。”

第二部分“解决部分”中,作者将目光对准了五个方向。

哲学让人观照自我,而非过度关注他人的看法。哲学家们在独立的研究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遵循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在一个随机形成的人群中看起来是什么形象,而在于我们自己知道是什么形象。”艺术则往往对等级制度提出质疑,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物而非地位。悲剧引导人们探索失败的根源,也因此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原谅他人。而漫画等幽默艺术则“努力揭示一些对身份的焦虑,进而对此进行控制”。

对于政治的探究重在明晰对意识形态的理解,“通过对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使它丧失理所应当的合理性,进而使它丧失其影响力——从而在面对意识形态时,我们不再迷惑不解和沮丧不堪”。

基督教一方面指引人们重视道德,另一方面也让人认识自身渺小,痛苦往往与抱负宏大密不可分,而一旦认识自身微不足道,那么心情便可获得宁静。

波西米亚则是另外一种以惹恼资产阶级为特点的追求精神第一的生活方式。

作者说:“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这样说,并非要我们永远都不要去努力克服焦虑,或不要努力去满足某种欲望,而是要求我们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作者非常善良、温和地劝诫大众,即便身份的焦虑确会存在,这一点取决于我们对于身份的固有需求,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生活有多种选择,不必认为世界上只有唯一的方式才能证明成功。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越来越容易焦虑了。

闺蜜说,生了孩子以后,整个人会变得特别敏感,总怕哪一点做错了会影响到孩子。

吃的每一口饭都精确到时间和克数,每次喂奶换尿不湿都很紧张。不能母乳喂养,自己总是会在半夜的时候想哭,觉得特别对不起孩子。

大家都说,其实并没有多大事儿,孩子很健康可爱,家人对自己也很好。但自己就是经常敏感焦虑到像个神经病一样,经常自责,最重要是,根本控制不住这种情绪。

你每天很努力的提高自己,一早起听来逻辑思维,上班路上每天听本书,关注了很多财经时事的账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了很多东西。

但你发现,越努力越焦虑。

看的越多,觉得自己差的越多,感觉压力越大。听到的新知识很多,你全都想学一遍,可是总觉得没时间,越想越急躁。

你不停地刷微博,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新闻点,不想失去和别人的谈资,但是感觉怎么都看不完,看得越多脑子越乱。

每天晚上回到家,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有好多事儿没做,疲惫的睡去又困难的醒来。

朋友Cindy是外企总监,前一阵,单位新来了几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海归硕士,很漂亮,人也都很好,有礼貌有能力。

但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她们来了以后,朋友就总是感觉不舒服,经常觉得背后有股力量在推动自己,好像再不努力一点,继续加班加油,很快就要被赶超,工作就要不保了一样。

大家都觉得她多虑了,可她就是控制不了每天都很急躁。

一对夫妻本来生活平淡幸福,但一次同学聚会看到别人都混得比自己好,奔驰宝马房子几套,孩子也都在重点学校上学,瞬间觉得黯然神伤。

聚会以后两个人回家以后都没睡好觉,感觉生活的幸福指数直线下降了。

你本来在家呆的好好的,刷了会儿朋友圈,里面都是各种旅行美照,恩爱图片,生活的美好,本来平静的心情会莫名起一点波澜。

明明这些都是好朋友的日常,怎么就看着这么闹心了呢,以至于关掉手机也还会浮现一些画面,闪过一些只言片语,让自己陷入烦躁之中。

一切都没有变,变得是自己的心态。

就是这些日常的点滴,让我们不停的感到焦虑。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我们比以前有更多的钱和时间,我们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可是,我们却越来越焦虑,越来越负能量。

《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诉我》里面说,“焦虑的起因是内心而不是外界,是对某个模糊,遥远,不可辨识的危险的反应。”

我们常常说不清楚为什么,但就是感觉很烦躁很焦虑,好像在担心什么,但仔细想想,担心的那些事儿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很荒谬,但就是控制不了。

说到底,焦虑的根本原因,都来自于我们自己。在我看来,无非两个方面:

第一是与他人的比较。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说,“社会保障了基本生活需求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身份焦虑产生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别人拥有的更多时,当我们陷入与别人无止境的比较时,我们的焦虑感就会不断打扰我们。”

社会越发达,我们的欲望越强烈。所谓饱暖思淫欲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留意生活的细节,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你可能很容易发现,我们生活中大多数负能量的来源都是比较。而且,我们通常喜欢和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比较。

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妒嫉的往往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

有人说,这世界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事,就是亲近的朋友比自己成功。

焦虑的第二个原因,是内心的不安全感。

现代人常常缺乏安全感。无论男女老少。而人的安全感的来源是他人的肯定。

所以常有女人一遍一遍不停的问对方爱不爱自己。所以孩子得不到大人的肯定时会变得害怕无助。我们做一项工作,让自己感到的快乐的原因不在于是否完成,而在于领导是否满意。

我们的喜怒哀乐经常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因为担心别人的评价,所以内心时常敏感,而敏感,是焦虑的源泉。

我也时常这样,就拿写文章来说把。

很多时候,经常会想休息一下,懒几天什么都不写,但是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脑子里就会不断浮现一个念头,“如果我一直懒惰下去,如果一直不更新,读者会不会离我而去,会不会一觉醒来粉丝都掉光了。”

然后休息也休息不好,头疼烦躁,还不如起身码字。

说到底,无非是自身的不安全感,或者换句话说,不够自信。

是什么让我们不自信,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成长环境的熏染,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能力不够强大。

很多人有演讲恐惧症,这是典型的焦虑症的一种。没到演讲之前都心跳加快,呼吸苦难,想要上厕所,声音发抖,害怕说错等等。其实最大问题在于,你的准备不够充分。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说,他以前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最开始也并非游刃有余,博闻强识。

只是他每次上课之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一小时的课程,他至少会准备两小时的内容,并且尽可能的想到可能被提问的地方,可能会出现讨论、疑惑的地方,准备的越充分,内心越踏实,上台越有信心。

只有准备不充分的人,才会不停的焦虑担心。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会经常没有安全感。害怕被取代,害怕被打败。

现代社会,节奏快到起飞,焦虑早就是人之常态。人人都会有焦虑的感觉,产生焦虑是人的本能,战胜焦虑才是人的本领。

当你了解焦虑的来源,当你更了解自己的时候,你才能和焦虑和平共处。

所以,何不学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世界的不公平。不要再沉溺于他人的生活,不要再过分地在乎别人的看法。

焦虑的根源是你的内心,没有人能代替,也没有人能拯救,唯有你自己。

下次再感觉烦躁焦虑的时候,记得做个深呼吸,尽量屏蔽周围的杂音,关注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专注,你就会减少焦虑的时间。如果你心无旁骛,你就不会把别人当做参照物。

当你专注自己的生活,努力变得越来越优秀时,你的焦虑自然会消失。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2.宗教并不指望我们单靠自己来处理全部的情感问题,它们在这一点上非常明智。宗教知道,当人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克制绝望、贪欲、妒忌、自大等情绪时,该是多么的迷茫和蒙羞。宗教也理解到有些时候我们难以启口,比如如何去告诉无助的母亲我们对她极其不满,如何去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羡慕乃至嫉妒他,如何去告诉未来的配偶结婚这个想法既让人欣喜又让人惊恐。因此,宗教提供了特殊的节庆日子,使我们心中的烦恼可以借助这些日子而得到化解。宗教也提供了诗行让我们吟诵,提供了歌词让我么齐唱,引领大家走过心灵世界暗流涌动的险恶地带。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3.上帝的建议是,不要强调自己多么重要,受了多少委屈,也不要一心想着去改变个人的屈辱,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并且欣赏自己本质上的微不足道。在一个无上帝的社会里,生活中的重大危险就是,它缺乏对超然存在的提醒,因此,一旦遇到扫兴的事情乃至最终的毁灭,我们难免手足无措。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4.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说明,纵然我们拥有成年人的推理能力,也纵然我们肩负着责任并且占有着社会地位,但孩子般的需求依然顽固地留在我们的心智中。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5.当有人跃跃欲试的要质疑他人的行为时,自由主义者可能会抛出一个足以令其发抖的问题:你算老几来告诉我该怎么做?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6.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对任何成员在违背其个人意愿的情况下行使权力,只能有一个正当的目的,那就是防止其对他人产生危害。他自己的利益,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都不构成足够的理由。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7.在现代城市寂寞的峡谷中,没有哪种感情比”爱“更受到敬重。然而,这不是宗教所言说的爱,不是哪种天下一家的人类大爱,而是一种包藏嫉妒的、对象限定的、最终也更小气的爱。这种浪漫的爱驱使我们疯狂地追求单独的某个人,期望与之达成一种毕生的交融关系,而且,这个特定的人将让我们不再有需要去面对普天下的其他人。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8.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上帝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于一旦假设他不存在,人类将如何自处

《写给无神论者》

9.孔德认识到,而其诸多同时代人却未能认识到,如果一个世俗社会完全醉心于财富聚敛、科学发现、大众娱乐、浪漫爱情,却从根本上失去了伦理教诲、心灵抚慰、超然敬畏、群体凝聚,则该社会终将遭遇防不胜防的集体病患。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0.我们为自己还有那么多书尚未阅读而惶恐不已,但看不到自己已比奥古斯丁或但丁多读了很多很多,也因此看不到,我们的问题纯粹就是自己吸收的方式问题,而不是自己消费的范围问题。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1.人类近来对于信息前所未有的获取,是以我们的专注力为代价的。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2.在多数发达社会里,缺乏自由不再是个问题。我们如今之所以栽跟头,问题出在无法充分利用以往三个世纪中先辈们为我等苦苦争取到手的自由。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

13.上帝或许已死,然而,曾经促使我们树立起上帝的那些迫切问题依然挥之不去,仍在要求我们拿出求解方案。

——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