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韩愈的名言和批注 正文

韩愈的名言和批注

时间:2024-12-21 13:19:54

【作品介绍】

《鸣雁》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38卷。

【原文】

作者: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

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依,

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

毛羽摧落身不肥。

裴回反顾群侣违。

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

闲飞静集鸣相和,

违忧怀惠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注释】

①鸣雁:清编(全唐诗》卷二五《杂曲歌辞》作《鸣雁行》。此诗贞元十五年秋在徐州作。参见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

②嗷嗷:大雁哀鸣声。《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傲嗽。”全诗校:“鸣雁,一作鸿雁。”

③穷秋:秋末。指九月。南朝宋鲍照《白纻歌》之五:“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

④裴回:同“徘徊”。群侣违:与同伴离散。鲍照《代鸣雁行》:“中夜相失群离违,留连徘徊不忍散。”

⑤朔:北,指江北。原作“朝”,据全诗校语改。

⑥违:离去,避开。惠:善,好处。指上文所说“江南水阔朔云多,草长沙软无网罗”。全诗卷二五作“息”。匪:通“非”。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作品介绍】

《路傍堠》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1卷。

【原文】

路傍堠(以下四篇并元和十四年出为潮州作)

作者:唐·韩愈

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

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

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

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注释】

①堠: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

②秦关:指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南。韩愈贬潮州,由蓝田入商洛,出武关。出武关而南,即是楚地。

③楚泽:指云梦泽。古云梦泽在今湖北安陆县南,楚国境内。

④远:全诗校:“一作大。”

⑤敌:匹配。《礼记·经解》:“天子者,德配天地,利兼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

⑥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马说韩愈译文与注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待遇都没有获得,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鞭打马,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注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里。祗:只是 辱,受屈辱……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的食器,枥:马棚。槽枥:马厩

[4]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a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 石,十斗为石。

[7]食:同“饲”,喂养。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马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不译(转接)。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哀叹,唉。

[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