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献给妈妈的爱的名言警句 正文

献给妈妈的爱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4-09-29 21:21:25

母亲节主题班会一: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 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三、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一(3)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我名字的故事

(1)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期望,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 我成长的足迹

(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

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真情交流使他们再次

3、 父母写真

(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 亲情赞颂知多少

(1) 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母亲节主题班会记录母亲节主题班会记录。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让我们尽情歌唱或朗诵赞美父爱、母爱的歌曲和诗文,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四〉、行动篇——回报亲情

1、确定回报方案

(1)甲:记得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2)班主任讲《回忆我的母亲》

(3)乙: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们对我们的'肯定,您们放心吧,感谢您们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回报给你们,回报给社会,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合: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爱是亲情书写它独特魅力的过程。利用讨论使学生明白: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母亲节主题班会二:

活动目标:

1、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端正学生的劳动态度。

2、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关心他人,能积极主动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问题分析:

我和同学已经有了近一年的接触,发现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基本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但在家庭中,却缺乏劳动意识,过于依赖家长,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不能积极主动的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此,召开"家里的事帮着做"的主体班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使学生体会父母的劳苦,学会关心他人。

活动准备:

1、课前以一些生活现实为背景排演小品;

2、以:母亲节”为题材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母亲献礼;

3、收集自己在家中劳动的资料,制作成展板;

4、练习各种家务劳动技能;

活动人员:

1、本班51名同学和正副班主任;

2、聘请部分学生家长;

主持人:4人

整体设计:

1、利用生活小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的兴趣,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启发明理;

2、结合生活实际,部分学生汇报自身的家务劳动小技能;

3、请家长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提出学生倡议;

活动过程:

一、对话引入,启发活动兴趣。

a:***你知道“母亲节”是那天吗?

b: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呀!

a:你在那一天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啦?

b:我的礼物最珍贵,是——(神秘的),反问:“你都送给妈妈什么礼物了。”

a:我呀,我送妈妈一枝花,开在心间的花朵,还为他送上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你听!(放录音)

b: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在家里我们时刻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下,我们快乐成长!

a:你看,我们每长高一寸,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展示父母照顾孩子生活的照片和家长下班后的安排)。

b: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不懂事情到步入校门,我们正在渐渐长大。在学校,我们要做好学生,在家里我们更应该做好孩子母亲节主题班会记录默认。

a: 同学们,在"母亲节"这一天,一些同学为爸爸妈妈送上了这样的礼物。

1、出示a剧:(a剧主人公说:“我今天过得真快乐!同学们,你们跟我一样高兴吗?” )

2、b剧主人公上场,:找b说:“我的好朋友来了,我要找他玩儿。唉,小红,等等我,我们一起玩儿去!”

b剧主人公:“我今天可没时间,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b剧上演(b剧主人公说:“我今天也很快乐,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

a:两个同学都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相比之下,你觉得那位同学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呢?

学生讨论发言

二、深入生活,技能展示:

b: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今天我们三(3)班的同学把母亲节那天献给家人的礼物都带来了,你们看!

劳动小技能展示:

1、图片展示:在家里收拾房间

2、技能展示:洗手绢、洗袜子、叠衣服、扫地、擦桌子、择韭菜、做水果拼盘(以组为单位同时展示)。

b:昨天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中小心长大,今天我们将张开小翅膀练习飞翔。

从生活小事学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成为父母的小帮手,回报他们的爱.

三、家长与孩子互动,激发情感,提出希望:

1、演唱:《小乌鸦》(放音乐)

小乌鸦:我爱我的家,更爱我的妈妈。我在温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大声:“妈妈呀!”

全班:我们爱你!

家长:孩子呀,我们也爱你!

2、家长结合学生生活表现,夸一夸孩子;

b:父母那么爱我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倡议:(宣读倡议书,出示展板)

b:现在,你知道了吧!这就是我送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我们三(3)班同学送给所有幸福美满家庭的礼物。同学们,快快加入我们的倡议吧!(学生贴名字,放音乐)

班主任:同学们,你们的倡议太好了,我和王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倡议,行吗?(教师贴上自己的名字并进行讲话)

a、b:母亲节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妈妈,您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谢谢您,亲爱的妈妈!

《妈妈,我爱你》

世界上最纯真、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从小我就沐浴着这爱的阳光,陶醉在温暖的爱河里。

要学会感恩,感念母亲,感恩母爱。倘若我是夜行者,母亲必是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的为我亮着,轻唤我迟疑的脚步;倘若我只是小小演员,母亲必是那热烈的掌声,呼唤我自信,鞭策我努力;倘若我是水中嬉戏的鱼儿,妈妈必然是那清澈无暇水,在包容我顽皮任任性的同时,也将我的快乐涟漪般一圈圈的扩散了去……

母爱是一缕阳光,洒在身上,暧在心里;母爱是一道港湾,颠簸之时,避风之处。母爱是一根拐杖,扶持左右,走向希望。有一种爱博大精深、纯洁无私、让人流连忘返,这种爱就是母爱;有一种人完成着自己无怨无悔的奉献,这种人就是母亲。

因为母爱的与生俱来,她是完美的,从生命刚刚降临之时,她就开始播撒爱,为生命得到升华而不断燃烧自己;然而也因为她的与生俱来,她也是平凡的,无声无息中奉献着自己,但从一开始我们就在忽略她的存在,只是把她当做理所当然,甚至是不争气的训斥。十月怀胎的艰辛,终于迎来了一条崭新的生命。当那时的我们用一双稚嫩的水润大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周围已经被母亲的全部爱所包围。

一年的艰辛哺育,终于从我们的口中换来了第一句温馨的话“妈妈”,稚嫩却又真实。蹒跚学步的我们,总是有可能向任何方向摔倒,但在前方不远处永远有母亲的身影,我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向母爱前进。因为我们知道,前方有温暖的怀抱。

五年的光阴瞬间过去。当母亲毅然决定让我们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学习的时候,我们只能用哭声去感动母亲,然而一无所获。我们开始远离母亲那温暖的怀抱,开始觉得母亲没有那么好。然而这种形式的母爱,当时又有几人能够了解呢?

记得我小时候,我生病了,妈妈着急的抱着我往医院跑,汗水从妈妈的脸上流了下来,在迷糊中,我仿佛看到妈妈着急而又无助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至今难以忘怀。

妈妈的爱如河流,流淌在我成长的每一步里,妈妈的爱用世间最华丽的词语也描述不出来的,妈妈的爱是无穷的,是至高无上的。

妈妈您像一个辛勤的园丁,无私的为我们奉献着,抚育着我们,培养着我们,不知费了多少心血!您不断地鼓励着我,鞭策着我,疼爱着我,希望有一天我能从平凡的人变成不平凡的人,出人头地。

无情的岁月,在你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在你的额头上留下了无法挥去也无法抹去的痕迹。可你的爱仍然那样无私,妈妈我最爱的妈妈,您把世界上最珍贵最伟大的爱给了我,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我永远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的爱的!

《我的母亲》

母亲是我一生当中最疼爱我的人,母亲也是我人生之中的第一任老师,母亲更是我最亲近的亲人,她一直在默默的为我点亮前方不明确的路。

记得有一次,在我考试的前一个晚上,我不断地在复习着,一直很烦躁又记不进知识,突然母亲走进我的房间里叫我快把学习放下,快去睡觉,我便忍不住大声的对她大声地哄了几句,我觉得她很>唠叨,但她依然露出满脸笑容,可能她知道我的脾气是这样的,对我如此宽容。

当我考完试后,我却不敢拿出来看,而我就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看了以后没有对我大发雷霆,而是再次对我微笑了几下,也许这是母亲对我的爱,母爱是无可替代的,因为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

于是,母亲从厨房里拿出了一杯泡好的“苦丁茶”。香醇的茶味透入我的鼻子,那阵浓浓的香味让我想起了许多曾今在我身处逆境时母亲常常陪在我身旁的深刻回忆。于是,我小口的喝了一点,顿时,味蕾中出现了两种重口味。第一、苦,第二、涩。虽苦但却领略了生活,在苦涩的学习生涯中品味着学习的快乐,寻找自己未来的梦,这种滋味真的如同现在的学习日子,只有用心体会,用心交流,用心交流,鲜花才会再泥泞的道路上绽放。

母亲为了让我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她告诫我一定要勤奋的学习。要想学习好,就要像名人所说的几句名言警句里说的做,好比高尔基、杜甫等,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杜甫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使你变得更加聪明,变得更有智慧去战胜>对手。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母亲是您为我创造了这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在这里不断地允吸着知识流露出来的甘露,是您教诲我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一道道的坎坷的路段,是您为我成长的路途中铺上了“垫脚石”。母亲有时狂如雷霆、有时温柔细腻。母爱之恩,与山河同流,与日月同辉。母爱之情,惊动天地,感泣鬼神。

《我最爱的母亲》

我又想起了我的母亲。

五月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在孕育着感恩和爱的初夏时光里我又想起了在我生命里最爱我的女人——我的母亲。

母亲是一个典型劳动妇女。微微有些发胖的身躯,嘴角总是盛满慈祥的微笑。独身在外求学的`游子,午夜梦回时,总是会思念母亲,思念母亲的布鞋,思念母亲的咸菜,思念母亲的腊肉,思念关于母亲的一切爱恋。

在稠的化不开的亲情里,关乎母亲的记忆汹涌而来。

每一次我总是带着长长短短的想念回到故乡。迈着疲惫的步伐在老远的地方总是会看见母亲早已守候在村头那棵老榕树下。那时,母亲你总是带着焦急期盼的眼神望着那条回村子的山路,当你看见我时,总会长长的松上一口气,然后快步迎上我,笑容满面的用那双劳作了半辈子的手夺过我的行李。此时,我呼吸着熟悉的故乡空气,望着母亲的笑容,一切的生活辛酸,一切的旅途劳顿都渐渐的消逝在风里。

晚上,母亲总会不辞辛劳的张罗一大桌子饭菜。然后一家人围坐在堂屋那张八仙桌上。饭菜里当然会有我最喜欢的腊肉。腊肉经过长年累月的熏腌,在浓烈的香味里浸透着家的气息。母亲殷勤的为我夹上那些金黄的腊肉,不住的要我多吃一些。在那盏昏黄的电灯下,我总是会习惯性的望一望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多少银发,突然我觉得,似乎在我漂泊的时间里,母亲的银发竟是我唯一的收获……饭菜的香味,母亲的唠叨,在微弱橘黄的灯光下调和着母亲浓浓的爱恋,就在这矮小的老屋里升腾起人世间最温馨的幸福。

每一次离开家,由于要走很远的山路区坐早班车,母亲总在天未亮就起来为我准备早饭。母亲蹑手蹑脚的再厨房里忙上忙下,生怕吵醒了我。然而,此时我怎可能睡的着呢!躺在床上,透过那层几乎不隔音的土墙,我能清晰的听到厨房里的一切声音。“吱吱”,那是油下锅的声音;“噼啪”那是木柴在灶里燃烧的爆鸣声;“叮当”,那是锅铲想撞击的声音……翻过身来,我闭上双眼幸福地沉醉在这幸福的音乐里。脑中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首熟悉的诗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我的鼻子微微的有些发酸,原来,原来我终究是不想离家的啊,真的不想离家啊!追溯我思乡的情结,大概就从这里开始的吧!

吃过早饭,天刚刚亮,母亲为我提上行李,将我送到很远很远。一路上,母亲总是不住的叮咛我路上小心,在外要注意身体。还是在村头那棵老榕树下,母亲的眼睛注视着我的背影,直到我消失在你的眼眸。那时,你知道吗,母亲我几乎不敢回望你的身影,因为我的眼睛里早已蓄满了泪水。这浓浓的爱恋,早已幻化为我的离别愁绪和你的满心牵挂!

而今,我仍在蹉跎岁月里挣扎,母亲你已经年近半百。或许你仍然在拿着锄头,烈日拖长了你的身影;或许你仍然担着那几乎比你身躯还重的柴禾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又或许在那棵老榕树下你正在低唤我儿时的乳名……

母亲啊,母亲,这浓情蜜意叫我怎能报答?愚笨的我只能用我手中的笔拾掇起关乎你的支离片段。当我漂泊于远方时,母亲请您拾起我儿时的身影,点燃一堆篝火,在我看不清前方时,照亮我归乡的路。

母亲,请允许我轻唱一曲传承了千百年的赞歌,“母亲,我爱你!”

后记:在伟大的“母亲节”里,谨以此文献给此时仍在土地上劳作、我最爱的母亲!

1.

2.

3.

4.

5.

6.

7.

8.

9.

10.

【老舍我的母亲名句】

1、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老舍《我的母亲》

2、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设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老舍《我的母亲》

3、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老舍《我的母亲》

4、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多少还有点孩子气——老舍《我的母亲》

【课文赏析】

老舍,1899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在41岁的时候生下了他,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在老舍一岁半的时候,阵亡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巷战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母亲柔弱的双肩是怎样支撑的呢?老舍笔下的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是他遇到的“真正的老师”,因为她给老舍的是“生命的教育”。沿着这条线索,老舍塑造了一个感人的母亲形象。

母亲勤劳朴实而且做事总是那么仔细认真。母亲帮人家洗衣服挣钱养家,手常年浸泡在水里,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简单的一句话,一个不断在搓洗衣服的母亲的身影就如在眼前。这一细节描写,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读来令人心酸。“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母亲的勤劳于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母亲不仅勤劳养家,让孩子们有饭吃;母亲更是勤俭持家,让孩子们生活得体面些。在如此窘迫的家境中,她保持着爱清洁,照顾花草的好性情。而老舍爱花,爱清洁,守秩序的品性正是得益于母亲。母亲热情好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自小耳濡目染,老舍也养成了好客的习性,一生从未因为生活的清苦而改过。母亲乐于助人,总不怕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

在“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的环境下,母亲又是那么的坚强,她咬牙挑起当家的重担,保护自己的儿女。“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忙,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很难想象一个无助的妇人怎么承担得起那么大的生活压力。“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母亲的泪是苦涩的,是酸楚的,是不舍的,它包含着慈母对老儿子初次离家的依恋,更洋溢着一位肯于为儿女牺牲一切的慈母因不能为儿子谋划更多而产生的自我愧疚,同时这眼泪也充满了母亲对儿子全部的爱和希望。“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母亲的泪是欣慰的、幸福的、欣喜的,百感交集的。“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这一“笑”,一“愣”,“一叹”,一“递”以及一句短短的话,传神地表现了母亲的感情变化。儿子的到来,母亲兴奋地笑了;儿子要走,母亲又失望了。可母亲强忍悲痛平静地送儿子离开,这其中有理解有无奈,更包含有对儿子的无尽的爱。言语不多,但她对儿女的爱却已十分令人感动。

《我的母亲》是一篇叫人落泪的挚情之作,文章语言既朴素平实,流畅生动,又凝练含蓄隽永,抒发了对母亲的敬仰感念追怀和永世不忘的深情。读后不禁令人流泪,它没有普希金的波澜壮阔,也没有闻一多的特殊见解。有的,只是对母亲一颗真切的心。老舍“絮叨”起母亲的家长里短,是不吝笔墨的,他那么细微的描写,只为传达一个朴素的道理:“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这言简意深的情语,分明是由母亲用血汗灌养生命的景语结晶成的。“她一生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从中读到的分明是一个游子的丧母之痛,感受到的是撕心裂肺的哀凉。文章以“心痛!心痛!”结束,读文之人却落泪!落泪!这难道不正是老舍文章的伟大之处吗?

【拓展延伸】

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老舍笔下的母亲形象非常感人:她勤劳诚实,做事认真;她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有着这么好的母亲,身为她的子女,老舍是幸运的。文中交代老舍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大外甥女还长老舍一岁,老舍自己是“老”儿子。父亲呢?在老舍一岁半时就死了,是什么力量让母亲这样一位寡妇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呢?

孙绍振先生曾经在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指出“这是一种字面以外的默契,在无声的、心照不宣中,构成比字面更为丰富的微妙的交流。心照不宣是自动化的,把许多逻辑层次省略掉的,因而,给人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但是恰恰在这种心领神会之处,正是可讲性的所在。这里包含着语言和人的精神的奥秘。”

我根据孙老先生解读作品的这一方法,觉得句中“遗留下”、“永远会”就是关键词,很有分析性。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是父亲遗留下的,“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老舍母亲的眼里,它们不是简单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它们早已成了父亲形象的'化身。“年年夏天开许多花”,我在想,只要每年的夏天一看到它们开花,老舍的母亲眼里定在发光!年年绽开的朵朵花儿就像是父亲对于母亲前一年里所作所为的肯定与赞许,它们早已是老舍母亲的精神支柱,是让母亲这样一位寡妇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精神支柱!作为“未亡人”,母亲睹物思人,望着丈夫遗留下的石榴与夹竹桃,如何才能够停止对亡夫的无限的思念?她只有不停地劳作——“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休息”、“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我想,除了解决整个家庭的经济困难,应当还有这方面的因素。

文中老舍的母亲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连话语也说得不多,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爱着自己的子女,爱着自己的家庭,爱着自己的亲友,爱着自己的邻居……总之,老舍的母亲有着大海一般无私、宽广的胸怀,无时不在为自己所爱的一切默默地奉献着。中年失偶可谓人生的一大悲哀,这是对未亡人说的;而从逝者角度讲:在这悲哀里,如果有人能时时记着他的好,处处念着他的情,那他也算没白来人世走一遭。这样一分析,老舍的父亲虽然走得突然,却也没留下多少遗憾了。

俗话说“爱屋及乌”,正是老舍的母亲对父亲有着这样深沉的爱,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她对“父亲的寡姐”的爱:

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们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这就是人世间的大爱!有了这样的母亲,老舍的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因为不管姑母闹脾气也好,吸鸦*、摸纸牌也罢,都是老舍儿时的记忆,“我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都是发生在父亲死了之后的事情,可见母亲有多大的委屈无处诉。

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按照孙绍振先生所说的“还原”方法,我们可以推论得知老舍的父亲健在时,应当是一位相当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是母亲的靠山,是儿女的天空,是家中的顶梁柱。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中年人,一名清朝皇宫的护军,在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巷战中不幸阵亡: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在血光火焰里、刺刀下、饥荒中面无惧色地保护着儿女?是父亲不屈的英魂!“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这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正是母爱之源泉——生生不息,汩汩流淌。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教材。老舍从小就跟着母亲和三姐:“他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对父亲遗留下的石榴与夹竹桃的“浇灌与爱护”,以及母亲和三姐平日里言谈间关于父亲的话题,儿时的老舍耳濡目染,也就秉承了父亲爱花的习惯。在《养花》一文中,老舍这样写道:“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中国人历来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夹竹桃可以抗烟雾,抗灰尘,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卫士。

老舍为什么在文中要特别谈到父亲遗留下的石榴与夹竹桃,是否另有深意?该不会是父亲的愿望(多子多福)与职业(护军)的象征?老舍呢?“时代使我成为逆子”:二十三岁不要结婚,二十七岁上了英国,七七抗战后,老舍别妻抛子,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他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之后,又转到重庆,他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此时的老舍俨然成了父亲遗留下的“夹竹桃”。

在老舍笔下及其身上我们或多或少看到了老舍父亲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