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老子关于易经的名言 正文

老子关于易经的名言

时间:2024-09-25 17:20:27

《易经》与其他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除了文字以外还有符号、图形。

何谓“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力量,是这个民族文化传统孕育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它是整个民族文化 的灵魂和升华。辜鸿铭先生说:“我所指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中国人赖以生存之物,是本民族固有的心态,性情情操。”而所谓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民所认同和追求、对推动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概念,即“(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那在《老子》与《周易》中所凝聚的一般的共同的民族精神又是什么呢?我们先从两部典籍及其关系加以探讨。《老子》是春秋末年作品,为老子所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生于西周乱世,任周守藏之史是可以肯定的。其博览商周典籍,读到《易经》也在情理之中。《周易》分《易经》与《易传》两个部分.“《易经》乃殷周之际作品,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为上古巫史文化的百科总汇,反映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早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易传》则不同,它是公元前4—3世纪的作品,反映战国中后期新兴封建阶级的世界 观,已形成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经”是占筮书,早于《老子》。“传”,又称“十翼”,是后人对 “经”的解释,比“经”晚出很长时间,在《老子》之 后。李镜池先生在《周易探源》中说:“传’虽然是解释‘经’的,但作者们从卦画和卦、爻辞分析综合、引申发挥,研究宇宙问题和人生问题,很清楚,《易传》是哲学书。”

《老子》五千文深邃思辨,文约义丰。其立论的根基是“道”这一观念,“‘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将‘道’视为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其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运行规律,也是人生的准则和宗旨,是对经验世界的总结和感性人生的体悟。并由宇宙观来反省人生观,以求社会发展应然与必然的统一。徐复观先生说:“(老子)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老子》哲学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内在精神,与孔子一样,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已扎根人心,决定着中国人的性格情操和处世待物的方式方法。《老子》与孔子的内在精神共同决定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而民族精神在《老子》哲学中有其独特的表现,它上承《易经》,下启《易传》,自成体系。《易经》对《老子》和孔子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易经》中的阴阳符号、八卦构架,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卦爻辞,都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因素。《老子》秉承《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发展了其阴阳辩证思想和整体性直觉性的思维方法,并对《易传》的形成发挥了直接的启发作用。

《老子》与《周易》的传承关系十分明显。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这本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有系统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及独特的人生观。其自然观的形成,可上溯《易经》而下启《易传》,并成为(易传》哲学思想的主要骨干。”而《老子》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由此脉络而得以展开与延伸。《老子》虽没有直接引用《易经》,但《老子》中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创生历程,很像是《易经》在八卦构成上的`构思,即由整体的“一”衍生出两个爻,又由两个爻经排列组合衍生出“三”画的八卦。“三生万物”的说法也很像《易经》从八卦组合中衍生出象征万物的六十四卦的构思。同时《老子》中“贵柔”、“守雌”的观念,也与《易经》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传自商代的《归藏》(即《坤乾》)的思想。与此相应,《老子》的思想又为《易传》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在思维模式上,《易传》直接承继《老子》,由天道推衍人道,以天道明人事,并进而以人道反观天道,以社会反观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是两者民族精神融会贯通的基础与联结的桥梁。《老子》追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以下引用《老子》只注章目),强调“人道效法天道,《易传》也追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强调天地人三才统一,认为:“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传·系辞下》以下引用《易传》只注章目名)其次,两者共同点是“道”,“道”不仅是《老子》的核心观念,其也贯穿于《易传》始终。《老子》认为,“道”超越万物而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25章)而以“道”释(易》是《易传》的一大特点,《系辞上》说:“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是变易不居的“道”。《老子》中的精义在《易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传承与发挥,《老子》与《易经》中的民族精神也在《易传》中得到充分的交汇与融通。

《周易》中的·易”、“太极”、“中”、“和”、“阴阳”、“刚柔”、“天地人”、“德”、“生”等概念与《老子》中的“道”、·一”、“天地”、“冲气”、“阴阳”、“守中”、“和”、“柔弱·等概念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两者互补兼蓄。融会贯通,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对两者加以比较研究,便能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最一般的特质和本质内涵,这就是:“刚柔同构·”的进取精神、“宽厚相得”的道德情怀、“中和为用”的和谐观念以及“利生并重”的人文理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生平简介

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吏(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相传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主要着作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着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着《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历史人物,/)

经典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何谓“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这个民族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力量,是这个民族文化传统孕育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它是整个民族文化 的灵魂和升华。辜鸿铭先生说:“我所指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中国人赖以生存之物,是本民族固有的心态,性情情操。”而所谓中华民族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民所认同和追求、对推动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概念,即“(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

那在《老子》与《周易》中所凝聚的一般的共同的民族精神又是什么呢?我们先从两部典籍及其关系加以探讨。《老子》是春秋末年作品,为老子所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生于西周乱世,任周守藏之史是可以肯定的。其博览商周典籍,读到《易经》也在情理之中。《周易》分《易经》与《易传》两个部分.“《易经》乃殷周之际作品,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为上古巫史文化的百科总汇,反映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早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易传》则不同,它是公元前4—3世纪的作品,反映战国中后期新兴封建阶级的世界 观,已形成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经”是占筮书,早于《老子》。“传”,又称“十翼”,是后人对 “经”的解释,比“经”晚出很长时间,在《老子》之 后。李镜池先生在《周易探源》中说:“传’虽然是解释‘经’的,但作者们从卦画和卦、爻辞分析综合、引申发挥,研究宇宙问题和人生问题,很清楚,《易传》是哲学书。”

《老子》五千文深邃思辨,文约义丰。其立论的根基是“道”这一观念,“‘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将‘道’视为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其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运行规律,也是人生的准则和宗旨,是对经验世界的总结和感性人生的体悟。并由宇宙观来反省人生观,以求社会发展应然与必然的统一。徐复观先生说:“(老子)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老子》哲学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内在精神,与孔子一样,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已扎根人心,决定着中国人的性格情操和处世待物的`方式方法。《老子》与孔子的内在精神共同决定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涵,而民族精神在《老子》哲学中有其独特的表现,它上承《易经》,下启《易传》,自成体系。《易经》对《老子》和孔子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易经》中的阴阳符号、八卦构架,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卦爻辞,都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因素。《老子》秉承《易经》中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发展了其阴阳辩证思想和整体性直觉性的思维方法,并对《易传》的形成发挥了直接的启发作用。

《老子》与《周易》的传承关系十分明显。陈鼓应先生说:“《老子》这本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有系统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及独特的人生观。其自然观的形成,可上溯《易经》而下启《易传》,并成为(易传》哲学思想的主要骨干。”而《老子》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由此脉络而得以展开与延伸。《老子》虽没有直接引用《易经》,但《老子》中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创生历程,很像是《易经》在八卦构成上的构思,即由整体的“一”衍生出两个爻,又由两个爻经排列组合衍生出“三”画的八卦。“三生万物”的说法也很像《易经》从八卦组合中衍生出象征万物的六十四卦的构思。同时《老子》中“贵柔”、“守雌”的观念,也与《易经》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传自商代的《归藏》(即《坤乾》)的思想。与此相应,《老子》的思想又为《易传》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首先在思维模式上,《易传》直接承继《老子》,由天道推衍人道,以天道明人事,并进而以人道反观天道,以社会反观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这是两者民族精神融会贯通的基础与联结的桥梁。《老子》追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以下引用《老子》只注章目),强调“人道效法天道,《易传》也追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强调天地人三才统一,认为:“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传·系辞下》以下引用《易传》只注章目名)其次,两者共同点是“道”,“道”不仅是《老子》的核心观念,其也贯穿于《易传》始终。《老子》认为,“道”超越万物而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25章)而以“道”释(易》是《易传》的一大特点,《系辞上》说:“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是变易不居的“道”。《老子》中的精义在《易传》中得到了充分的传承与发挥,《老子》与《易经》中的民族精神也在《易传》中得到充分的交汇与融通。

《周易》中的·易”、“太极”、“中”、“和”、“阴阳”、“刚柔”、“天地人”、“德”、“生”等概念与《老子》中的“道”、·一”、“天地”、“冲气”、“阴阳”、“守中”、“和”、“柔弱·等概念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两者互补兼蓄。融会贯通,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对两者加以比较研究,便能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最一般的特质和本质内涵,这就是:“刚柔同构·”的进取精神、“宽厚相得”的道德情怀、“中和为用”的和谐观念以及“利生并重”的人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