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佛经关于宇宙的名言 正文

佛经关于宇宙的名言

时间:2024-09-22 11:32:12

小子问:佛说诸经,动口即言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若何?

紫极曰:佛说世界,即今之系统也。一千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有那由他千三千大千世界。佛说世界,中有须弥山,周有四大洲,外有铁围山,铁围山之外乃另一世界。佛说世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等同道家之气。

小子问曰:何以系统论世界?

紫极曰:世为时,界为空,此时空之论。世界时时在变,故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道家之气,为宇宙最小不可再分之,实可再分,细分之无尽。气构成现在所谓原子,原子中实有不可说之世界。考之原子,中有原子核,周有电子,外围之外,为他原子,即为他世界也。以我之所处世界,原子之上世界,为地月之系统,中有地球,周有月球,外围之外,为他行星系。地月系之上世界,为大阳系,中有太阳,周有行星,外围之外,为他恒星系。太阳系之上世界,与之等同。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故曰:佛说世界,即今之系统。

小子乃问:世界之有形乎?无形乎?为质乎?为心乎?

紫极曰:世界之有形,而实无形,名之曰形。此类之语如来常说。为质为心,无质岂有心,无心岂有质。此因所言之人而不同耳!彼心非我心,我心为我世界之心,我之世界与彼之世界实为一世界,而有差别心,故曰有心,而实无心,名之曰心。

小子曰:此类若哲学中二元心物之论,然否?

紫极曰:否!若论哲学,实无二元,为一元也。此一为质。

小子问曰:缘何?

紫极曰:小子知何为心否?

小子曰:不知!

紫极曰:内经早有言述。《灵枢、本神第八》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所任物者,心。如何任物?上已言之,两精相搏谓之神。精者,质也。心者,神也。心之质任物之质,故曰任物。由是而知心不为物,而为二物相任。故曰:此为一元,质也。

小子又问:此即唯物之论?

紫极曰:又不尽然!唯物之论否定心力。心力者,二物相任之力也。此力不唯人独有,万物皆在也。故有之曰:万物皆灵也。若以个人而言,唯物相差无几也。故唯物中说意识,为人的意识。此人若广义而言,我可为人,他物亦可言已为人,此唯物若然也。

小子称拜而曰:吾得之目明也。

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当知,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你进入空无的那一天,你将会被所有的佛欢迎,整个存在都跟着佛性在脉动,因为有那么多佛消失进入它里面,他们提升了存在的水准。

——奥修《般若心经》

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在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来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维摩诘经》

修学为空,不以空为证。

《维摩诘经》

无明毕竟来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维摩诘经》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维摩诘经》

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维摩诘经》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维摩诘经》

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维摩诘经》

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维摩诘经》

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维摩诘经》

随顺法相,无所入,无所归。

《维摩诘经》

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维摩诘经》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

《维摩诘经》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维摩诘经》

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维摩诘经》

静心就是关于所有这些:一个没有头脑的意识,一个无摇曳的意识,然后它就以它全然的美和祝福存在,那么真理就在那里。

——奥修《般若心经》

洞见会否定,当某些东西被否定,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取代,某些东西被摧毁了,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代替它的位置,在这个时候会有宁静,那个宁静就是空或空无。

——奥修《般若心经》

洞见会否定,当某些东西被否定,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取代,某些东西被摧毁了,而没有东西被放进来代替它的位置,在这个时候会有宁静,那个宁静就是空或空无。

——奥修《般若心经》

只要一个片刻的清晰、尽致和自发性,你就会像火焰一样燃烧,只要一个片刻就够了!一个片刻就会使你成为永恒的。

——奥修《般若心经》

一旦你知道了这个内在的空,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因为死亡已经发生,现在已经不再有任何死亡的可能了,你感觉到一种无死亡(不朽),无时间性,你已经达到了永恒。

——奥修《般若心经》

你只要进入这个空无,然后空无就开始成长、再成长,而变得更宽广、更宽广。有一天它会变成你的整个存在,然后就有涅盘——你已经停止存在,你已经消失而进入宇宙了。

——奥修《般若心经》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譬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我今得灭,如除恶病;此是应舍之身,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1、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

2、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亦安得妄见业报哉?

3、解圣法者,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

4、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由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病本也。凡夫当生忧死,临饱愁饥,皆名大惑。所以至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

5、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6、"生亦何欢,死亦何哉。看破了生死,六道轮回又有何可怕呢?"万物看起来实有,都是因为暂时的相似相续的存在,但终归是有生有灭。"认同。如果你能看透,生灭跟寂灭我觉得也没有区别。寂灭是以某一种形态恒久存在于宇宙中,生灭只不过是不断地变换形态,但还是没有脱离宇宙。大家都在宇宙中。

7、修行是点滴的工夫关于生死的佛教名言关于生死的佛教名言。

8、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观念,不要使错误的观念落入我们生死的坑道里面,那是很危险的。

9、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10、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4、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15、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6、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你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

1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8、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0、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2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烦恼什么?

22、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3、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24、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痴。

25、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26、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27、心中仅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28、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0、如果不是拿无言的诚恳和慈悲的香油,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伤口的毒针拔掉。你为什么让自己对别人的恶念、忘恩、嫉妒、狡猾而感到气愤呢?争吵、轻蔑、处罚都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抹去这一切,反而善待他们,「善行」是让我们息怒的方法。

31、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32、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3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4、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35、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36、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3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关于生死的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3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40、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41、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42、有德自然香。

43、与其你去排斥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4、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45、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茁壮。

46、你要感谢指出你缺点的人。

4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48、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49、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50、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