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类似以戒为师的四字名言 正文

类似以戒为师的四字名言

时间:2024-09-22 07:28:44

1、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2、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4、用积极的眼光看待生活;用热情的`态度投入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建设生活;用廉洁的作风净化生活。

5、洁白以自爱,清廉以自律,清高以自尊;淡泊以自居,淡交以自制,平易以自恃。

6、以平常心坚守“清贫”之业;用满腔爱育出“清白”之人。

7、为师者,人魂之匠也。必清其志,洁其心,正其身。一生辛劳自逍遥,两袖清风终不悔。

8、贪一滴,占一点,点点滴滴是深渊;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间。

9、做人,学生以教师为镜;为教,教师以学生为镜。

10、安乐出自清正,烦恼源于贪欲。

11、育荷花之品质,习蜜蜂之勤奋,思学子之利益,树廉洁之风尚。

12、呕心沥血育桃李,两袖清风朝父老。

13、任劳任怨,献身教育无悔;诚心诚意,服务学生有情。

14、清风两袖诲学子,洁身自好树风范。

15、一支粉笔,铸就千百辉煌人生;两袖清风,扫得一方朗朗乾坤。

16、奉献千秋唯觉少,索求半念总嫌多。

17、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方流苏。

18、教书,点击学生智慧的键盘;育人,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

19、以圣洁的心,做神圣的事。

20、宁静以致远,学高为师必须坐十年冷板凳,淡泊以明志身正为范岂能挣一分昧心钱。

21、天地君亲师,为师须德艺双馨,忠孝礼廉耻,知耻必贪淫俱戒。

22、一身正气,踏实育人,公正廉洁,一生为师。

23、做一支粉笔,清白一世;当一根蜡烛,奉献一生。

24、一生育苗不图日后来乘凉,只愿千枝万叶成栋梁。

25、三尺讲台三十教龄,两鬓斑白两袖清风。终觉教书自有佳境,绝知育人贵在冰心。

26、两袖清风,清白教书,身正令行,一世为范。

27、在我眼里,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只是我的学生,犹砾石般平凡,如金子般珍贵,一视同仁。

28、廉是教的根本,洁是学的楷模。

29、勤善是立身之本,勤勉是立业之本,勤俭是立家之本,勤廉是立德之本。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

1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2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6、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7、学不可以已。《荀子》

2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9、天淡风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

3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4、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3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3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好学而不贰。《左传》

3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0、三思而后行。《论语》

4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4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45、知耻近乎勇。《中庸》

4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9、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50、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5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5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呻吟语卷上》

5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6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6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9、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7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7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7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7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8、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7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8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8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8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8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8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9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9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9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9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9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98、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9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

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

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

家庭和伦理的道德观念,在古今中外和很多流派都有阐述,比如佛教名言就有很多这样的语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指心不住于外在之一切物象。保持宁静澹泊。亦为心不住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皆是由心而生。即境由心造。心生万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一切物质。即五蕴皆空。

●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众生是一非三。学佛成佛应向心中求。

●六根清静。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外逐,自守其性,保持清静。

●万事随缘了。有缘则为,无缘则罢,为则了之,不生牵挂。

●因缘果报。因遇缘即生果。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无无因之果,无无果之因,因果相续,不可了了。因果报应贯于三世。

●以戒为师。守戒则关闭诸恶趣门。少受或不受苦报。得享平静安宁。

●不应观察美女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持守正当男女关系,不邪淫。

●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以性命为最宝贵,我如此,他亦然。诸功德中放生功德最大。

●恒顺众生。人情不悖天理。恒顺众生则众生安,众生安则己安心安。

●不赞不谤一切人。出言必以实以善以理。

●恒须隐蔽未来事。事未成不张扬,成亦不张扬,为而不居。

●普渡众生。娑婆世界众苦毕集,西方净土有诸乐,念众生之苦,怀菩提心,布施之、开导之、成就之,就于正道,同登彼岸。

●自净其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念惟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天下众生,个个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去除妄想、执着当下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