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孟子关于师生的名言 正文

孟子关于师生的名言

时间:2024-11-14 15:56:15

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关师生团结的名言,欢迎阅读借鉴。

1、友情为人生之酒。——杨格

2、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3、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

6、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7、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韩愈

8、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歌德

9、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11、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培根

12、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13、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14、朋友之间感情真诚,敌人就会无隙可乘。——萨迪

15、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16、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伊索

17、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巴金

18、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

19、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20、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

21、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

22、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

23、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约·迪金森

24、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法国谚语

25、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泰戈尔

26、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奥斯特洛夫斯基

27、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

28、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贾谊

29、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

30、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31、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

32、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33、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雷锋

34、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应该是给他人好处,而不是向他人索取。这种友谊最为可靠。——修昔底斯

35、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泰戈尔

36、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37、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列夫·托尔斯泰

38、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马克思

39、撇开友谊,无法谈青春,因为友谊是点缀青春的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作

40、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英莎士比亚

41、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42、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杰弗逊

43、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44、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闻一多

45、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46、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别林斯基

47、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奥尼尔

48、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49、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列夫·托尔斯泰

50、两个聪明人在一起商量,就会生出更好的主张;黄和红的两种颜色混和,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 学生齐读课文。

3、 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投影显示: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行拂(    )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 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 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 师生共同补充。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解释2遍、课文1遍。

2) 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句2句和事例1个。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2)背诵课文。

二、分析课文内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 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三、内容拓展: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

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四、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五、谈谈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

1、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康有为

2、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反此。——孙中山

3、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蔡元培

4、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陶行知

5、大学应该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冯友兰

6、一个国家的基础的好坏取决于对青年人的教育。——(古希腊)第欧根尼

7、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俄国)别林斯基

8、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应该是施政的首要目标。——(法国)拿破仑

9、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国)巴尔扎克

10、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法国)卢梭

11、帮助无知的人得到智慧永远是一桩功德。教育是最大或许也是最好的福祉。——(英国)吉卜林

12、教育是一切资源最大最重要的资源。——(英国)舒玛赫

13、就功德的辉煌说,就范围的广泛说,世界上主要的事业是培养人。——(美国)爱默生

14、每关闭一所学校,就得多造一座监狱。——(美国)马克·吐温

15、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

16、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17、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18、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19、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20、“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

2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圣陶

2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春秋)管子

23、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战国)孟子

2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战国)荀子

25、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战国)吕不韦

26、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27、明而教之,君子所以开后学也。——(唐)柳宗元

28、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明)黄宗羲

2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0、教师的工作是激发学生对人生无限的好奇心。

31、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

32、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

33、教师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美崇高事物与新生一代之间的桥梁。——乌申斯基

34、儿童对于教师给予他们的良好感,反映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赞科夫

35、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3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7、好的集体中,学生自尊心是极易培养的。

38、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汇之处是爱的圣地。

39、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40、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逻辑就在于:让学生超过自己的教师是好教师,让学生连自己也赶不上的'教师是不好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

41、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42、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在于作为骑士的教师驾驭骏马的能力高低。

43、我觉得,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于漪

44、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

45、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欧阳修

46、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象父母那样爱学生的话,那他就会比那虽然读万卷书而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得多。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了。——托尔斯泰

4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48、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49、教育者要有力量,就要象母亲那样关心和注意儿童的心灵。——裴斯泰洛齐

50、严师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