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2、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作者:《增广昔时贤文》
3、高行微言,所以修身。作者:黄石公
4、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作者:冯雪峰
5、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6、作者:卢梭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7、宜:应该,应当。作者:王安石
8、忠诚是人生的本色。作者:《明儒学案》
9、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10、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作者:周敦颐
11、终温且惠,淑慎其身。作者:诗经
1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作者:孔丘
13、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作者:高尔基
14、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作者:德谟克利特
15、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作者:雨果
16、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17、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作者:苏格拉底
18、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作者:别林斯基
19、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业录》
20、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作者:胡居仁
21、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者:狄德罗
22、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作者:贝多芬
23、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作者:欧里庇得斯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作者:拉封丹
24、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唐·白居易《咏牡丹》怜:怜爱。皎然:洁白。作者:白居易
25、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26、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作者:史襄哉
27、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作者:何塞·马蒂
28、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否则等于没用。作者:莎士比亚
29、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30、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31、作者:孟德斯鸠
32、不论将来自己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辉煌的顶点,决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当成商品。作者:张洁
33、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作者:培根
34、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35、为人应正直作者:李翱人而无德,生而何益。作者:法国谚语
36、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作者:普卢塔克
37、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作者:布夫勒
38、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作者:王安石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
39、暗昧:不光明。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作者:洪自诚
40、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作者:毛泽东
41、至诚无息。《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作者:《礼记·中庸》
42、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作者:约翰生
43、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
44、持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作者:金缨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作者:凯洛夫
45、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作者:克罗齐
46、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作者:毛泽东
47、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作者:唐·神秀
48、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作者:佚名
49、明人不做暗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作者:吴承恩
50、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51、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作者:马致远
52、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作者:凯洛夫
53、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作者:欧文
54、一生肝胆向人尽。唐·顾况《行路难》
55、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作者:顾况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x。作者:萨迪
论教育目的
1. 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 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 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 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 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 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论大学办学
7. 大学是培养未来各界领袖人才的地方。
8. 大学因为包涵万流,所以成其为大。
9. 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
10.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11.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 教育的发达,学风的优良,在人不在屋,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 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14. 若是一个大学单从事于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既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训练,则其学生之思想难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15. 要使大学生能担当得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16. 以人民为前提原则之下,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17. 在大学内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理应并重。
论大学精神
18. 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
(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
(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19. 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20. 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21. 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22. 科学可以左右一个社会的环境,同时一个社会的环境也可以影响科学的存亡盛衰。
23. 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24.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25. 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26. 浙大之前身为求是书院,希望诸位离校以后,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论人才培养
27. 毕业同学,应以学业为重,虽在社会上工作,亦应勿可忘记学习。
28. 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
29. 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诸位,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说负不起这样重任。
30. 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31. 吾辈大学生尤应为一般人士的表率。
32.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33. 要晓得学校教育,尤其是书本教育,不是惟一的教育。
34. 要晓得最好的训导是以身作则,这个理论,无论古代的庠序、书院,今日新式的大学,统可应用的。
35. 诸位毕业离校以后,若要发扬光大你们的学问道德,必得能深思、能善疑,利用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晓得天下事不进则退,不能发扬光大就是腐化。
36. 诸位
37. 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38. 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已,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
39.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40. 凡是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
41. 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统应该在求学时代养成和学习的。
42. 力诫学生勿受浮动盲从之恶习,须从学业思想道德体育各方面努力,方可养成将来健全的社会领袖,为国家民族效劳。
43. 立国虽暂,使蹈常习故,不求精进,即谓之老。立国虽久,使争荣斗盛,迈往无前,即谓之少。
44. 盲从的习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我们要做有主张有作为的人,这样就非有清醒之头脑不可。
45. 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46. 时际非常,吾人之责任尤重!无论精神物质,两不可忽。
47. 思想同与肌肉,多予训练,并能发达。
48. 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已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
49. 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
50. 在目前竞争剧烈的世界,有了信仰心的民族和一个没有信仰心的民族竞争,没有信仰心的民族一定失败的。……我们四万几千万人各能同一信仰,则民族的复兴不是难的事。
1、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王充
2、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冯梦龙
3、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陆游
4、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冯梦龙
5、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
6、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王小波
7、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许浑
8、事在是非,公无远近。--张九龄
9、时髦是仲裁者,是衡量是非的标尺。--斯梯尔
10、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11、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于谦
12、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宋振庭
13、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查·丘吉尔
14、目前之耳且可涂,身后之是非难罔。--张廷玉
15、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王守仁
16、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马致远
17、利害之心生,而是非之心昏矣。--杨万里
18、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者也。--吴兢
19、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20、假设善恶是可以判断的,那么明辨是非的前提就是发展智力,增广见识。--王小波
21、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干赏罚。--韩非
22、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王安石
23、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管仲
24、除了能明辨是非的灵魂之外,世界上最呆贵的就是钻石珠宝。--拉布吕耶尔
25、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史典
26、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
27、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
28、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王安石
29、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30、是是非非,号为信史。--冯梦龙
31、天下之是非,自当听之天下。--顾宪成
32、腿长沾露水,嘴长惹是非。
33、息事宁人的谎言,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萨迪
34、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王小波
35、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陈恭尹
36、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王小波
37、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玉外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