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关于重情重义的古代名言 正文

关于重情重义的古代名言

时间:2025-04-13 16:37:55

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6、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7、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8、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9、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12、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3、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14、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1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6、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1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18、可怜天下父母心。

1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2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2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22、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

2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4、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25、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6、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27、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洛克

28、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尼采

29、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卢梭

30、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莫泊桑

31、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罗素

32、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33、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3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前苏联谚语

35、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

36、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3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38、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39、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40、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41、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卢梭

42、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

43、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

44、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45、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46、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47、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48、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49、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 之恩-藏族谚语

50、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 日本谚语

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出处】诸葛亮《论交》: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解读】为权势,私利而交结的朋友,不会成为永久,更不会成为真正的知己。

所以说,建立在权势和私利基础上交的友情,难以持久。朋友也不可以利益感情为基础的,过分注重功利、讲究得失,彼此间以利益出发,把利益作为衡量情感的唯一标准,这也是不妥的,这种朋友也是不长久的。朋友是经得住挫折的考验,患难见真情,朋友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会离开你。

2、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出处】白居易《伤唐衢二首》: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得。

【解读】这句话是个人生道理,知人不足应知心才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元和六年(811),或稍后间,写了《伤唐衢二首》,悼念他的亡友。第二首中,谈到了他自己所作组诗《秦中吟》的创作缘起。“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出自《伤唐衢二首》。意思是:自己只是为了人民的疾苦、贫困而伤心,不知道还有什么禁忌回避的。他在《伤唐衢二首》中所写的“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就是他这些讽谕诗全面得罪的结果,也是他为文做诗,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必然要遭遇的厄难了。

3、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出处】杜甫《徒步归行》: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解读】人与人的交往,何必在乎年龄的老与少;只要彼比心灵契合,何必一定要先求同调呢?

唐代大诗人杜甫,自凤翔赴鹿州,途经分州,写了《徒步归行》一诗送给友人李特进,这是其中的两句。人生相交,贵在知心。不去计较年龄的差异,便可得忘年之交;不求同调,便可得忘形之友。只要彼此情投意合,任何年龄、身份、行业的差异,都不会构成朋友之间的阻碍的。

4、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出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读】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此诗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读】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十分愁苦,江边送客偶遇琵琶女,听罢婉转忧伤的琵琶曲后,才知道琵琶女也曾经是京城名倡,当年貌美技精,风光无限,而现今却流落天涯,嫁作商人妇,独守空船,亦是无限愁怨,诗人白居易陶醉于琵琶曲,又深感于琵琶女的身世,再想到自己由京官左拾遗被贬九江,其凄苦又何曾不是如此,作者感触于怀,便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名句。 其意彼此命运如此相似,虽不曾相识,但却像朋友一样有相知,感慨无限。

6、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出处】李白《赠友人三首》其二: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解读】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不以贫贱富贵作为择友的标准。

《赠友人三首》乃一组五言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春,李白游越中时。这两句写的.是李白对交朋友的态度——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不以贫贱富贵作为择友的标准。语含哲理,近于格言。

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处】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读】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其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处】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解读】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

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想象友人旅途中飘零之感,下句抒写别后故人相思之情。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李白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切,却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而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

7、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

8、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0、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11、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孔子)

12、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13、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14、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16、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9、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论语)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3、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2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5、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2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

28、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孔子)

29、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3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3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3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5、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3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

3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3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1、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4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4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45、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46、贫而无怨,富而不骄。(论语)

4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48、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4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5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5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5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54、听其言,观其行。(论语)

5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56、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5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58、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59、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6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6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6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64、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6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66、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6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8、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6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7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71、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7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7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74、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7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76、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孟子)

7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78、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7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0、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8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语)

8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8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8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

8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8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87、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孔子)

8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8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

9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9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92、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93、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94、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9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子)

9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9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9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9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100、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