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书馆是你难过时候的理想之所,因为在书中可以找到鼓励和安慰;图书馆是你困惑和犹豫时的理想之所,因为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2、如果认为人应该自由生活就是孩子气,那么我很高兴停止发育,随便世界上其他人如何成长。
3、对一个问题,答案是切合实际的,还是理想主义的,要看人们回答时,说的是一年,十年,抑或是一百年。
4、生活中少有回报,这些滋生小小的优越感的时刻,不可等闲视之。
5、任何人若有意识地去写给小孩看的东西,那都是在浪费时间。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他们是地球上最认真、最好奇、最热情、最有观察力、最敏感、最灵敏,且一般来说最容易相处的读者。只要你的创作态度是真实的,是无所畏惧的,是澄澈的,他们便会接受你奉上的一切东西。
6、我始终直觉,人与自己订有及其重要的契约,必须保持自我,又能容受万物,独立自强,凭借与此一星球的偶然遇合,随机应变又像猎犬一般执着,不离不弃。
7、我生活的主题就是,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8、孩子们把春天严实地留在他们棕色的小拳头里,而成年人对春天将信将疑,他们把它留在心里。
9、拾起一本书,安静下来,不再留神听,抛开屋里的世界,收音机的世界,自顾自沉浸在书页间紧凑的小天地里。有许多世界。对于一个社会,异议的声音、挑战的声音,是多么的重要,追求'真'的生活,'真'的声音的热情,将会转化为多么大的力量。
10、当时我是个阅历很浅,焦虑不安的年轻人,但当我检点当年的记录,辨认那些晦涩难懂的句子,就发现并非我一个人焦虑不安,所有人都试图用这样那样的方式安慰自己。周遭的环境令我癫狂。我鄙视所有人,妒忌所有人,骄傲,大胆,又怕得要死。
11、每个人在他人生的发轫之初,总有一段时光,没有什么可留恋,只有抑制不住的梦想,没有什么可凭仗,只有他的好身体,没有地方可去,只想到处流浪。
12、我喜欢与步行者为伍,因为他们有一种本能的、习惯的意识,知道走在路上不仅仅意味着到达。
13、在自强者面前,运气是一种不宜提及的事。
14、民主是始终怀疑一半以上的人在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对的。
15、这是青年人所必须弄明白的:女孩、爱情与生活。拥有与匮乏,挥霍与奉献,以及那无知的忧郁时代。这是年长者所必须了解的:死亡的ABC。离去,但又还没离去,爱怜与离开,以及那无法忍受的无所不知。
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读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生接:我最好的老师)强调“最好”,再读课题
2、概括主要内容:打开书114页,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向我讲述了一件什么特别的事儿?
交流,能说说这件事儿特别在哪里?
面对这样一件特别的事情,面对这样一个特别的老师,人们做何评论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朋友的一段话--
出示:“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方法介绍给一个朋友。他听后吓坏了,说:“他怎么能这样来糊弄你们呢?””
指名朗读
(1)仔细看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2)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糊弄)糊弄就是--(欺骗 蒙骗)看来朋友对怀特森持强烈地反对意见。在作者眼中,怀特森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
二、探究老师的个性
1、看看课文第1小节,找出作者评价怀特森先生的一个句子。
(1)指名朗读。出示:“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说说作者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随着学生回答板书。
(2)结合板书小结:他的个性表现在教学方法--生接:独特 他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真是--生接:出人意料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这位特别的老师。
(4)那么课堂上发生的哪些事情让作者出乎意料,也是你所没想到的?默读课文1--5小节,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并写下你的感受,一会儿我们交流。
相机理解如下句子: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了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答的。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
(1)谈感受。什么叫“目瞪口呆”?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有过“目瞪口呆”的感受?读出作者的那份惊诧。
(2)还有哪些字眼让你感受到作者的惊讶了?(竟然)
(3)作者为什么“目瞪口呆”?“目瞪口呆”的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读出全班同学的那份惊愕来。
(4)一个人得零分很正常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内,可全班同学都得零分,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用一个词那就叫--(出人意料)
(5)所以说,(读)“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考试的结果只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让你出乎意料?
*“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是错误的信息。”
(1)最初老师的这种解释“我们”能接受吗?从哪看出来的?
(2)假如你是怀特森的学生,你现在怒火中烧,你回到家中,你会怎样向你的妈妈去学这一番话?那就读出来。
(3)我们愤愤不平,可怀特森却依然我行我素,振振有词,这就叫--(很有个性,个性十足),难怪我们会说“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与其说考试的结果让人出乎意料,还不如说怀特森的解释更出乎意料。还有哪些地方让人出乎意料?
*“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记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1)据老师了解,西方国家升中学是不考试的。凭的就是这张成绩单。孩子们有时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你认为,老师该不该把零分写进我们的成绩报告单。
(2)我们的出乎意料,却在老师的意料之中,他希望我们记住的是什么呀?(指读后半句)
(3)原来如此,就为了这么一句。(齐读后半句)整整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全班同学以零分的惨痛代价就换来这样一句话到底值吗?(不值。)师: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呀?(教训)这个教训让学生刻骨铭心,这也正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吃一堑,长一智。这就是他的个性所在,这就是他的魅丽所在。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读--)“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三、探究“最好”
同学们,书读到这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个性十足的老师,与其说他个性十足,不如说他用心良苦。他如此用心,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小节,划出有关句子,随时记录你的感受,一会交流。
1、“冒险”--你会在这样冒险的课堂上睡大觉吗?
2、“挑战”--是呀,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搭设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这便是一种挑战。
3、“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花这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不正培养了我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既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真是太吸引人了。
5、“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有两个“不要迷信”)说说你看法。
我们要尊重书本,但不要迷信书本;我们要尊重权威,但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读--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2)古往今来,正是人们一个个对书本的打破,对权威的推翻,才有了这个社会的不断进步。课件呈现,解说:
哥白尼坚持自己的“日心说”,之后的布鲁诺更是因此作出了被烈火烧死的伟大牺牲。伽利略的落球实验已是家喻户晓,他揭示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从相同的高度下落会同时落地的事实,但他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的精神更值得人尊敬。
(3)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会质疑,不要人云亦云。出示名人名言:读
这些古圣先贤的话还有很多,一言以之那就是--“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4)同学们,这就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全部,这就是老师的良苦用心。于是,当我的朋友这样评价我的老师时,出示:
“他怎么能这样来糊弄你们呢?”
“不,你的看法错了。”
是呀,在作者眼中,怀特森就是他--最好的老师(指着课题)
(5)让我们记住这位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记住这位老师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齐读
--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2、(机动)选择下面的'一个题目写一段话。
《我看怀特森老师》 《由〈我最好的老师〉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怀特森先生的学生》 《怎样看待书本和权威》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作为县学科带头人这学期要为市领雁工程的老师上一节示范课。接到这个任务,我很是担心,我该上什么课呢?如果选精读课文,一节课不能展示完整性,思量再三,最后决定执教一篇略读课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到五、六年级,精读、略读各占50%,那么,略读课文怎么教?听过一些课,发现很多教师把略读课上成了精读课。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略读教学特点,一直是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老师认为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点,单元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都有“导读”,这既是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课前要细细研读,这样才能做到该“精”的精,该“略”的略。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学期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以及他教育学生人生哲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的事件。这个单元是围绕“科学精神”这一主题编排的,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是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本课要体会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的重要性);二是学习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研读教材后,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感悟“特别”。
叶圣陶先生说:“学
二、以“情”为线,礼赞“特别”。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洋溢着人文的色彩,充满着生命的灵动,负载着陶冶情操、教书育人的使命。在教学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作者对老师的评价“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思考:那么课堂上发生的哪些事情让作者出乎意料,也是你所没想到的呢?
学生面对这个思考空间很大的问题,都能自发地去细读文本,感悟文本。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答案很快从孩子们的心底里说出来了:
“‘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我得的是零分!……而且,吃惊的并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得了零分。’这样的考试结果让我们出乎意料。”
“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因此,你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全是错误的信息……’课堂上老师的胡编乱造更让我们出乎意料。”
“‘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记录都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老师最后的做法让我们出乎意料。”
这节课上,我抓住了一个“出乎意料”,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文本,感受其教学方法独特,更领会其背后的良苦用心。教学过程主线突出,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讨论这个问题,深入钻研课文,朗读、理解、感悟得到了有机的整合。怀特森老师的鲜明个性也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清晰,并由此升腾起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以“敞开”、“接纳”、“倾听”和“分享”的态度,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一种对话型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彰显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份份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
三、以“导”为主,生发“特别”。
法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关键,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这也和课文中怀特森老师的做法是一致的。教学时,入手一篇,着眼于多篇。借助某篇教材为例子,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带动同类教材学习。堂上发现学生学得比较好,就让他谈谈是怎样学习的。多问学生:你为什么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你为什么能够这样理解词句?你对文章中心思想这样理解的根据是什么?这样教师及时发现好的学习方法,给予表扬鼓励,就会使学生更重视学习方法的改进。另外,还要让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互相得到启发。
如,在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后让概括得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概括的,这样其他学生也明白了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就行了。还有在解释“目瞪口呆”这个词语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出来的,学生说是逐字逐字解释的,我马上肯定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问学生还有哪些方法理解词语,学生说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等。
课后,虽然老师们也给予我真诚的肯定和鼓励,但认真反思之后,还是觉得有些地方没处理好:
1、学生的回答局限于书本,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更深层次的感悟。
2、第6自然段,学生如何上科学课是教材的空白点,能否有所运作,让学生对“貌似正确”、“充满刺激”等词有更深入的理解。
如何让略读教学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所”,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不懈的追求。
《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我读了《我最好的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其中有一个教学老师叫怀特森他的教学很独特。《我最好的老师》讲的是“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怀特森先生的故事。
怀特森先生是一个好老师,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怀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心情。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他告诉我们,当时他让我们看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猫的头盖骨,并且,就在那堂课上他还提醒过我们,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动物的痕迹——那么这个头盖骨是从哪来的呢?当时我们中间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出疑问。‘’其实我们的破绽还有很多。其中包括猫猥兽这个古怪的名字,你们却都深信不疑。‘’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0分纪录将写进每个人的成绩报告单。
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0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型问题就应该立即指出。这就是表示怀特森先生是一位好老师。
《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2
今天,我新学了一篇文章——《我最好的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很欣赏怀特森老师的教学方法。
课文主要讲了怀特森在给学生们上科学课的时候,编造出“猫猬兽”这个“绝迹”了的动物。学生们对此深信不疑,认真的记笔记,接着在随堂测验中,同学们竟都得了零分!
同学们都非常的气愤,但怀特森先生不理会学生们的心情,对学生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他通过这次实践告诉学生们不要迷信老师、迷信权威、迷信课本,要自己思考、判断。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觉得怀特先生是个很有个性并有独特教学方法的老师。
他自己“编造”出了“猫猥兽”这个角色,他想检验学生们是否有着独立思考和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不出所料,果然,学生们都相信了“猫猥兽”这种动物存在的事实,这能体现出他很有个性。
他教学方法的独特还体现在他用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让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喜欢并充满挑战意义,所以,他是一个有独特教学方法的老师。
我喜欢怀特森老师,因为他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3
前天,我们把第五单元的4篇课文都学完了,真是受益匪浅、感想万分啊!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最好的老师》这一篇课文。
它主要讲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教学方法很独特的人,有一次,他给同学们讲“猫猬兽”,可在随堂测验时,全班的同学都得了零分。
怀特森老师告诉了大家,世上其实没有猫猬兽,他所讲的都是假的,为的是考验同学们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事情真伪的能力和怀疑的能力。从此,上科学课对于全班同学来说是一种“冒险”,他们逐渐增长了知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接近真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觉得怀特森先生是一名好老师。虽然旁人可能会不太理解他的教学方式,但我想他的.那些学生应该是最懂的,怀特森先生他也是良苦用心啊!他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的领会到一种伟大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是一个多棒的老师啊!
上他的课,肯定谁也不会感到枯燥和无聊,因为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指出,不要被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给“骗”了,又能从这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逐渐增长知识。如果我也有这么一个老师可真好啊!
《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4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觉得最好的老师!我呢,当然也啦了!觉得最好的就是:徐老师!她今天教了我们一篇课文名:《最好的老师》
文中梗概:怀特森老师是作者觉得最好的老师。他用的不是传统的教育方法,而是先“教错误的知识”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教育方法,又一次怀特森老是就讲述一种叫“猫猬兽”的动物,可他说这种动物一般在夜间活动,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所以在冰河时期便灭绝了。
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但其实这个颅骨只是个猫的头盖骨而已。总而言之他的教育方法很独特!虽然他教的知识是假的,但让同学学会了课后思考的好习惯!教会了我: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的道理!
我与作者一样觉得上这种课是一种“冒险”,是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课!这种特殊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好想有这种老师给我上课啊!
《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我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不禁心潮澎湃,因为它使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在学习中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要敢于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六年级的科学老师怀特森在第一天上课时,告诉“我们”猫猬兽的知识,“我们”认真聆听,但是随堂测,都得了零分,怀特森告诉我们原因后,大家都不开心,后来,他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只是科学课成了冒险课。
我觉得这位科学老师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可能就有人会问:“他不是骗了学生们吗?”这种思想和文章中的一些朋友的思想是一样,我会对他说:“没错,他从表面上看是骗了学生,其实,他使用他独特的方法激发孩子们拥有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敢于开动脑筋的科学精神,所以,我向往他的课堂,向往那充满冒险、刺激和趣味的课堂,向往那种不分成绩好坏,谁都可以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的课堂。
在生活中,我也有几个实例:同学们都知道伽利略吧,他就是敢于打破权威的人,不顾人们的讽刺,不顾亚里士多德的权威头像,只为把这种发现畅销给全世界,让所有人都知道权威也不一定是对的。
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近的,还有一位叫聂利的十二岁小学生,它用实际行动推翻了蜜蜂发声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常识”。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有不迷信权威、敢于进取的精神。
《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6
人人都说:老师是春蚕,无怨无悔地吐丝,只为结出造福天下的茧。老师教给我们许多科学的道理,使我们一生受益。今天,我学了《我最好的老师》这篇课文后,加深了我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更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最好的老师》记叙了怀特森在科学课上用出人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对科学的怀疑精神。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大吃一惊!如今,老师们都尽量在课堂上做到十全十美,生怕自己传授错了知识。而怀特森先生却还别有用心故意讲错,这种做法还真是新奇!
的确,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对科学怀疑的能力。书上写的,不一定是对的;名人说的,也不一定是至理名言。
记得我曾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名叫聂利的12岁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推翻了“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真理”。
在现今这个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早已被先人留下的“真理”所禁锢。有几个人能像聂利一样勇于向“真理”论证,向科学权威进行挑战呢?这不禁让人觉得有点悲哀。
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对貌似正确的观点相信,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这也是怀特森先生让我明白的道理。
我相信,我能做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我最好的老师》读后感7
这个星期语文书的第四单元的《我最好的老师》已经学完了。但虽然学完了,可怀特森老师的教学方法、怀特森老师那有个性的性格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文中写了一个叫怀特森的老师,他把错误的动物学“教”给了他的学生,当学生们测验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说出真相,并让他的学生时刻警惕着。
读完此文后,我觉得我的班主任徐老师和文中的怀特森先生一样。记得上她的第一次语文课时,我读课文时读错了一个字的音调,当同学们为我纠正时,徐老师却说是对的,我们一下子被蒙住了,心想老师总是对的,我们也就全信了。
当做练习时刚好有那个字的音调,结果是全班都错了,我们都愣住了,明明徐老师上课时说我读对了,怎么又错了呢?徐老师笑着说:“那是我故意骗骗你们的,没想到你们这么容易上当,”我们这才明白过来,以后徐老师每次提问,我们总是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常常警惕徐老师“骗”我们。
就拿这学期父母让我做过的练习《第十二块纱布》来说,文中的女护士没有因为医生是外科专家而被他所说的:“我全部取出来了。”而迷惑,她坚持自己是对的,为此,当专家取出第十二块纱布时称赞女护士是他合格的助手。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所以说一个人要自信,要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要大胆地尝试,这样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甚至还会有发明创造呢!
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警惕而又大胆的人,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