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在整个二十世纪经历了蓬勃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繁复的装饰艺术设计风格,也有简约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然而在这两种风格的发展过程中,繁与简两种对峙的设计理念都是处在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之下的,所以要了解二十世纪设计的发展历程,就不可避免的要对简约风格和繁复风格的设计理念做深入的解析。这就要通过解读上一个世纪的作品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来了解简约风格和繁复风格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历程。
1.简约风格平面设计的审美特征
简约就是一种规律和文化的提取,把各种优良的事物通过不同的组合来表达出其中的精华所在,是一种高度的概括的抽象表达形式。简约的观念就是摒弃一切传统的庸俗和华丽,运用新的材料、新科技、新组合,与人们的观念达到统一。简约而不简单,就是简约主义的精髓所在,简约的理念就是将画面的元素缩减、缩减、再缩减,直至完美。构成画面的元素越少反而能够表达更多、更深的内在含义,这也是作为一个好的设计的必需条件,也是我们常说的“以简胜多”。
1.1平面设计画面元素的以少胜多
简约设计的要求就是将画面中的元素、色彩减少到最少的程度,表达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在涵义。这样对于设计师自身是一种相当大的考验,任何一个有深度简约设计都是表意鲜明、深刻的,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弃之不舍,食之无味的犹豫心态来处理一幅设计。画面中的元素少所表达的设计思想也会非常的含蓄,从而能够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这一思想也被当作简约主义思想的精髓被人们所认可,再十九世纪初期这一思想正好迎合现代工业化所带来的追求产品的功能性和简洁性要求,简约主义即摒弃拙劣和繁杂的元素以有限的空间,展示博大的内涵。另外简约主义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商业化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传统设计的大部分组成模块也将被商业化,这一点在以价值为区别的领域体现的尤为突出。同时简约主义也在设计的不同领域所采用。简约主义是一种高度理性的设计思想,强调文字的简洁明了、表意深刻,没有太多的修饰和做作。色彩上更是追求单纯、明快,经常使用原色,如红、黄、蓝三原色的运用,与黑白灰的色彩搭配上,简约主义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设计生活表现出相当的生命力。资源与环境保护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之中,简约主义的要求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利用,不能单纯的靠过度包装来迎合商家的利益,简约主义也体现在国家的政策要求,是我国的资源基本国情决定的,资源和环境在21世纪尤为重要。这样简约主义思潮正好迎合了时代的要求蓬勃发展起来。
1.2画面有序要求多而不繁
二十年代中期以后,简约主义设计发展到了“多而不繁”,相应的“少则乏味”的主张正式针对现代极简主义设计思想而被提出的,这种思想也缓解了即将走入极简主义思想的死胡同中解救出来。多而不繁在设计中的表现为:观念繁多、却没有只需可言,因为全球化的思想带动多元文化的交融,观念理念也表现为多元化的集合,另外后现代主义要求的人性释放、人性自由理念的要求也促使各种文化无序的组合。形态元素再画面构成上相当的多,这也是现代设计走向繁多的另一个原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丰富,想要表达的主题层次多,画面中的元素不能再缩减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形式美的手法,使画面达到繁而有序的效果。
2.繁复风格平面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繁复风格的发展到了现代,这个混合着多种文化的社会语境时,其在平面设计中也发生了一种崭新的改革———繁复风格。对于繁复风格的风格特征的研究,要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来了解。
2.1开放性的语义系统
一般在平面设计所用的图形一定要承担着一定的信息,受众只是在等待接受信息,设计者是这个过程的中心,是文本的制造者和意义解释者,受众只是一个接收器被动的接受信息。解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认为“文本是没有内在中心的,它只是一些元素或要素,它的意义存在于这些元素与理解者的语言所组成的新的结构之中,因而也是无限开放的。”美国后现代学者波林罗斯诺从新解释学的角度也提出了对文本解释的新观点“后现代主义使文本具有代表权,并且抬高了读者的地位。后现代文本是开放的,并且没有客观的内容。读者被赋予确定并创
2.2拒绝对意义的阐释
对于图形的阐释的风尚只是出现在二次大战后,一些平面设计家在探索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成文的设计方法。图形释义在以德国平面设计师冈特兰堡的作品很能证明,它是以类似、隐喻等手法来表达和阐释一种内在含义,但是这种设计手法对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也会必然束缚整个平面设计的发展。对于现代文化思潮中对意义的解释的反叛深深的影响了繁复风格的核心理念,并能够从其风格特征中体现出来,拒绝意义的阐释通过感性的体验和受众的情绪的牵动,追求同受众心灵的直接沟通,这样也为繁复风格的突破和发展获得了独到的表现。设计者拒绝在平面设计图形中解释意义也正是设计作品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2.3奢华装饰的语汇复兴
装饰纹样的华丽一直都是被认为是高雅和富丽的艺术形式,在各种设计中都被广泛的运用,在维多利亚时代后设计同装饰产生了矛盾,但随着工业生产技术的急速发展后,在平面设计的制作过程中,借助了计算机的.图形技术的辅助下,种单纯的设计风格形式,它同简约的平面设计的劳动时间和生产成本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反复奢华的装饰纹样不再被斥为罪恶的化身,为繁复风格的平面设计也迎来了一次复兴。繁复风格把传统和现代的,现实与虚拟的,写实与抽象的,严肃与活泼的各种元素和装饰图形和纹样全都运用到其画面之中,都为繁复风格所用。自然而然的繁复风格也就成为了古往今来各种装饰纹样和图形的聚集地和交流的平台。
2.4各种装饰性图形的杂糅
首先,繁复风格的设计的组织元素都是装饰性能的,更确切的一种说法可以认为繁复风格的设计就是纯粹装饰性能的。繁复风格画面不会以某一画面元素作为整个画面的中心来诠释,那些奢华华丽的装饰性图形不再只是美化传统意义上的添加物,他们被设计者编制起来,使其本身也作为设计图形的主题。这种传统或者自创的图形被设计者组合在一起构建起了富含魅力的繁复风格图像。其次,繁复风格的设计图形还表现在图形语言的繁复性和杂糅性。简单的说就是元素众多的组合在一起,元素的杂糅则是把这些图形元素种类混杂,使图形的语言丰富多样。繁复风格平面设计就是这种图形语言的繁复和杂糅取得了一种感性的存在形式。最后,繁复风格并非画面过度的饱满和滥用,其中的元素也可以是局部的繁复。画面保留一定的空白使受众视觉可以缓解,从而产生强烈的简繁的对比,增强视觉的效果。
3.平面设计世界空间层次的发展
变化在繁与简的平面设计风格中,从二维视角向三维的空间的拓展也是其中一个明显的外在特征。在通常意义上,平面设计总是借助一定的平面媒介进行传播,而平面设计意境体现出年轻设计师们对单纯二维局限的突破。将二维的平面作品应用与三位空间中,搭建出平面图形与纵身空间的内在关联,从而获得二维与三维的共鸣。这种二维平面与三度空间的混合即增加了简约设计的深度也加强了繁复风格平面设计的感性魅力,同时也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4.结束语
人们审美观与审美追求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过往的东西都可能会是一个新的开始”,纵观当今现代艺术设计,我们应该敏锐的注意到在艺术设计领域又在涌动着新的潮流,人们似乎越来越对现代主义简洁的风格产生“审美疲劳”,国内外平面设计领域里出现了重新追求繁复变化和装饰意味的表现趋势。这种趋势又在向我们展示在艺术设计中“简”与“繁”的新变化,新循环,这种变化是不是昭示着艺术设计新潮流的到来呢?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艺术设计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与循环、肯定与否定中向更高、更美的阶段迈进。
赏析二: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作者介绍】
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汉族,吉州吉水(今属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抗元名将。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后世纪念/文天祥
文天祥殉难后,汉族人民以各种方式纪念他。曾经参加义军的王炎午写了《望祭文丞相文》,赞扬文天祥像岁寒的松柏一样坚贞。他的死,使“山河顿即改色,日月为之韬光”。1323年,在文天祥家乡吉州的郡学里,他的遗像挂在先贤堂,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等并列祭祀。1376年,北京教忠坊建立了“文丞相祠”,后来,他的家乡吉州庐陵也建立了“文丞相忠烈祠”。文天祥的文集、传记在民间流传很广,历久不衰,激励着民族的正气。
墓地介绍
文天祥墓位于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骛湖大坑之原。走进墓园,心里为之一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石坊,石坊上镌刻着“仁至义尽”四个大字,迈过石拱桥,登上石级神道。神道为47米长,寓意为文天祥走过的不平凡的'47年人生路程。神道两旁,翁仲、石兽肃立,青松翠柏成行。文墓的所在,是一座虎形山,从山下仰望墓茔,巍巍然,森森然。文墓的建筑可谓独具匠心:不左不右,方位正北;最上端是墓茔,呈圆形,往下是菱形石梯,再往下是狭长直立的石台阶,整个造型,如一柄利剑,不偏不倚刺入虎口之中。这一切似乎向人们展示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和不屈的性格。
祠堂介绍
江西吉安
缅山缅怀正气堂位于吉安县新县城当缅山,取名“缅怀”。1984年动工,1991年底竣工开馆。总建筑面积1398平方米。正气堂坐北朝南,临门九十九级台阶,周围松柏四季常青。正气堂为序厅,有文天祥塑像,高6.4米,庄严威武。四壁嵌八幅大型壁画,描绘文天祥生平佳绩。序厅设有一全馆整体模型盘,指导游人参观瞻仰。四个展厅,分东西厅,西厢房为书画珍藏厅及文天祥生平事迹展览厅,四周亭廓环抱,馆内有中心花园。
文天祥生平事迹共分六个部分展出:1、少年立志,尽忠报国;2、宦海沉浮,忧国忧民;3、起兵勤王,扶危社稷;4、万里羁囚,慷慨悲歌;5、咏心写史,一代诗豪;6、千古俎豆,万世楷模。
展出的展品现共有307件。其中雕塑4件;书画作品103件;拓片7件;照片、图表155件;文献、文物38件。另设有文天祥研究文献档案室一处,珍藏研究资料及名流书画墨宝。文天祥纪念馆1992年1月9日正式开馆,年均接待参观者5.5万人。以文天祥纪念馆为主体的文山公园也正在筹建中。
广东海丰
方饭亭及表忠祠,位于广东省海丰县城北面的五坡岭上,乃文天祥被执之地,亭坐西北向东南,占地960平方米。前面分五层34级台 阶,台阶上面是一幅长20米、宽13米的月台,中心建一重檐攒尖顶,通高9米。亭内后侧再置一庑殿顶小石亭,高3.9米,内竖一碑,高2.7米,宽0.9米,刻文天祥画像。该亭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方饭五坡岭不幸被捕而建,故取名“方饭亭”。
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为赞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由邑生吴子昌提请广东提学章拯恩准,令海丰知县杜表、县丞陈义、教谕林右、训导万秉和等协力同心,于五坡岭上建立“表忠祠”。
惠州守备陈祥又建“忠义牌坊”于“表忠祠”前(祠之南面),又建“方饭亭”于祠之后。惠州知府甘公亮从其家乡庐陵取得文天祥画像,勒像于石,并于画像石碑上题刻其〖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石亭两傍嵌刻“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的对联,此联为明代潮州籍状元林大钦书写。亭前月台还树一碑刻:“一饭千秋”四字。
明、清两朝曾多次重修此亭,后来,“表忠祠”和“方饭亭”被侵华日军飞机炸毁。现存的方饭亭是解放后重修的,但文天祥的画像碑刻是原有的。自明正德至清代、民国、近现代以来,历代官员、游客、诗人登临五坡瞻仰,多有题咏,留下凭吊讴歌五坡岭文丞相的诗词一百多首,其中有:
谒五坡祠
擎天协梦,洗日回光。九死匪悔,百炼益刚。
正气堂堂。丹心炯炯,惟五丈原。如五坡岭,
名世不偶,在天有灵,下为河岳,上为风霆。
愿公归来,慰我仰止,庙貌巍巍,俎豆千纪。
——明正德广东提学章拯
五坡怀古
孤忠祠下拜冠裳,北望燕云几夕阳。
庙食不惭专俎豆,路碑留得好文章。
江山有色长灵秀,草木无知也感伤。
百十年前双眼孔,几人生死为纲常。
——明嘉靖状元林大钦
谒五坡祠
吾道终无一日遗,太丘亡社此存祠。
扶持千古纲常处,剥尽五阳元气时。
天有星辰为肖貌,地将滇渤作尊彝。
须知养士功成后,汉寝唐陵不共悲。
——明御史陈言
北京东城
又名文丞相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遭囚禁和就义的地方。1376年明洪武九年建祠,现存大门、前殿、后殿。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北京保存至今仍有明代风格的一处不可多见的古建筑。
祠堂所在地是文天祥生命最后一段时间居住的地方,他在率兵抗元中被俘,被押往元大都(今北京),囚禁在这个小院里,一直到1283年殉国,身陷囹圄长达三年多。明洪武九年1376年,为了纪念当年的民族英雄,在这里设立顺天府学文丞相祠。
1979年,文天祥祠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后对游客开放。
浙江温州
江心寺文天祥祠
位于浙江温州江心屿。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亦即文天祥就义200周年,占地面积821平方米。文丞相祠是为纪念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而建的。
温州文天祥祠
江心寺文天祥祠位于浙江温州江心屿。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祠纪念。今祠为清代重建,合院式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三间二进,左右为廊屋。一进为门厅,硬山顶。二进正厅为悬山顶。正厅正中塑文天祥坐像,左右壁画叙生平事迹。1963年该祠列为浙江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深圳南山
深圳文天祥祠,位于深圳南山区南头城现中山东路15号,是清嘉庆年间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修建的一座祠堂。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古迹,是南头城中保存最为完整并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江苏南通
南通文天祥祠,位于南通市东华塔陵园东侧。2008年,崇川区政府恢复重建了文天祥祠。坐北朝南,由主展厅、竹林山景、廊道石舫、义马墓等组成。主展厅采用仿宋古建风格,陈列展示了文天祥忠贞报国、一身正气、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和纪念篇章,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公园介绍
井冈山天祥公园
天祥公园以文天祥纪念馆为主体,位于位于吉安县城东北角,紧靠吉泰走廊快速通道——井冈山大道吉安县段,占地面积550亩,其中将军湖水面面积200亩,绿化面积300亩。
取名“天祥公园”,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二是吉安县自古便是祥瑞之地,诞生了民族英雄文天祥、三朝重臣周必大等人物,以及曾山、余秋里等革命功臣;三是表达了一种美好的祝福,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天天过着平安、吉祥、幸福的生活。
天祥公园按照北山南水,前湖后溪,山环水抱,山水相依的空间构架建设。景点布置以水为中心,环湖而设。从南入口进入,我们可以欣赏到十二处美丽的景观:云帆阁影、三屿环春、水车雅憩、田园秋实、青洲银鹭、浮光跃金、桃溪幽居、香荷听瀑、水巷古韵、书香竹影、重峦叠翠、正气松风。这十二处景观构成了农耕、手工、民俗、书院和正气五大文化版块,集中展示了庐陵传统文化。
天祥公园内设计了名人馆、农耕、手工、民俗、书院、正气等六大文化板块和田园秋实、水车雅憩、水巷古韵、云帆阁影等十二个景点,集中展现了正气文化、红色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等庐陵风情,是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公园,2012年5月全部完工后对公众免费开放。建成后会与文天祥纪念馆、将军公园连为一体,并与吉州窑遗址、横江葡萄谷遥相呼应,成为吉安县城市核心景区。
汕尾海丰
海丰文天祥公园汕尾海丰县五坡岭方饭亭,是南宋文天祥落难之地。在原有方饭亭的基础上,海丰县投资1700万元,把其建成了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健身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并征名确定为文天祥公园。2011年8月21日,文天祥公园正式开园。
文天祥公园位于海丰县城二环北路南侧,是以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总投资1700多万元。它以原有建筑方饭亭为中心,重建表忠祠,修建文天祥纪念馆及纪念广场,附建海丰八大名人塑像。建成后周围林卉葱郁,绿草茵茵,碑文诗情,相映生辉,独具意境,是一处文化、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香港新界
香港文天祥纪念公园,位于香港新界新田之青山公路新田段及新田公路之间,占地2万公顷,为纪念文天祥而建,又名“文天祥公园”。公园内最高处有文天祥铜像一座,铜像后有一幅石碑,描述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当中包括耳熟能详的《正气歌》。公园由香港、深圳文氏后人及社会各界集资所建。
众生分有情与无情,只是有情具备阿赖耶识。有情和无情的法性是平等的。就有情来讲叫做佛性,就无情来讲叫做法性,最后都统一到法界上。
学《心经》用《心经》
净慧老和尚
缘起:“追随祖师的足迹,重走成佛之路”参访团于2008年5月17日前来朝礼四祖道场,师以《学〈心经〉用〈心经〉》为题讲课,以飨不远千里朝山礼祖之虔诚信众。侍者明敦据录音整理,共分上下两篇。此为上篇,5月17日晚讲于黄梅四祖寺方丈室。
开场白:
你们不远千里来到四祖寺,其目的就是要重走祖师路。你们这个团的名称定得好:“追随祖师的足迹,重走成佛之路”,很有意义,而且含有一种责任感。中国的佛教文化就是由从印度来的祖师和我们中国的祖师开创出来的,我们要重走这条路,就要发心承担由中印历代贤哲们所构建的佛教文化的重任。所以,我看了你们团的名称后,感到非常喜悦,也随喜你们的功德。我去年在石家庄办七日禅修的时候,曾经在三字禅茶院作过一次讲话,题目就是《重走佛祖路》;后来也把那次禅修课程的讲话结集成书印出来,也叫《重走佛祖路》。重走佛祖路,是我们每一个学佛人的本分事。这件事很艰难,但是非常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件事应该是人类的希望所在。如果大家都知道重走佛祖路,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就是一个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世界。
今天是5月17日,就在5天前,四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直到今天还有余震。各位住在都市,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应该比我这个住在山里一无所知的人多得多,感受也会更加深刻。从今年一开始,我在四祖寺打禅七的时候就说到,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发生基本上有一个规律,大概是每十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性灾害的发生,不一定都在某一个国家,但每一次都会有几个国家是重灾区,好像逢八、逢九的年份重灾就发生在中国,很奇怪。大家回顾一下,建国后的几次重灾大概都是逢八、逢九,而且是每十年一次。今年刚好是2008年,所以提醒大家,今年肯定是个多灾之年。刚说过没多久,就发生了南方的雪灾。南方有如此大的雪灾是前所罕有的。雪灾以后,各种各样的灾难就接二连三地频频降临。
虽然说自然灾害是人类自己无法控制的,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尽人事,顺天心”,我们把人事尽到了,有时候就能改变天心。所谓天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自然;从古人或者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大自然也是有灵性的,隐隐约约存在着赏善罚恶的功能。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说,人类不知道爱护大自然,过分地损害自然环境,大自然就会惩罚人类,实际上“人事、天心”的道理也在其中。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动不动就要征服大自然,动不动就要改天换地,显得过分骄傲了。但是,每当自然灾害降临,在自然界的惩罚面前,人类却显得太脆弱了,一点办法也没有。现代科学这样地先进,仍然没有预测到5月12日会发生大地震。听说有个别人预测到了,但没有人相信。
所以说,人类要爱护大自然,要对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有敬畏之心,要珍惜和爱护她,使她和人类能够和谐共存。“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惜这个口号提晚了二十年。早二十年我们要是有这个觉醒,提出这个口号,可能中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你们从北京一路到黄梅,可以看到铁路两边到处被挖得破皮烂肉,山不像山,水不像水。只有黄梅还算好一些,保存了一点儿青山绿水。我不只一次向当地领导提建议,一定要保护好黄梅的生态环境,留有发展后劲。只要有青山绿水在,不怕黄梅没发展。现在暂时不发展,留着后劲,日后大家都要到黄梅来。黄梅有山水,黄梅有文化,这就是黄梅的资源。听说大家明天要去老祖寺,看看那个地方的山水,你们就知道保护大自然是多么的重要。一路的水都污染了,只有那个地方还有一渠干净的水,有一渠随处都可饮用的水。山沟里的水可以随时随处地饮用,这个了不得。
佛祖告诉我们,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山山水水,甚至连一块石头都有灵性,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我们对一切都有敬畏之心,那么世界就和谐了。我们现在处在被动的局面,被人家牵着走、拉着走,不走也得走,最后把自己的资源全部破坏掉了,全部耗尽。再过五十年,我们中国人怎么办?
一、学《心经》
这次大家到四祖寺来,我选了个题目,《学〈心经〉,用〈心经〉》。大家都知道,《心经》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个字,但她是佛教思想的精华所在,佛教修行法门的要领所在,佛教的一切思想都是围绕着《心经》展开的。《心经》的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题目往往使我们初读《心经》的人感到不容易理解。因为佛经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保持了许多梵语原来的读音,这就是古代的外来语。
首先说经的题目“般若波罗蜜多”,“般若”(字音为‘波惹\’),要读成梵文的音,现在外文翻译的读音,就和梵文的原音接近。在古代“般若”这两个字的读音和原音相近,由于一千多年来语音的变化,现在的读音同梵文原音有很大距离。但是为了使佛经的语言稳定,许多梵文音译词汇的读音不能随意改动,改了就乱了。“般若”在梵文来讲就是“大智慧”,因为汉语“智慧”二字不能完全表达梵文“般若”的含义。梵文“般若”的含义有大智慧的意思,有真理的意思,有究竟圆满的意思,有无漏解脱的意思。一词含多意,所以没法翻译,就保留了“般若”的读音,简单地翻译成“智慧”,但不能完全表达它的本意。“波罗蜜多”意思是“彼岸到”,“波罗”是“彼岸”,“蜜多”是“到”。中国语言是动词放在前面,名词放在后面,动宾结构;外文是宾动结构,所以是反的,倒装句。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有大智慧,就能够到达彼岸”,所谓的“彼岸”并不是说另外一个地方。有大智慧,就能解决人生的种种困惑;种种困惑能够解除了,就到达彼岸了。“彼岸”的意思就是解脱了,自在了。彼岸就在此岸,彼岸就在当下,但是要有大智慧才能领悟和受用。没有大智慧,此岸在眼下,彼岸很遥远。《心经》的题目告诉我们,用智慧觉悟烦恼、解除烦恼,我们就能得到解脱,就能到达彼岸,这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含义。
“般若”有种种解释,一般来讲有三种“般若”。“般若”是大智慧,但她需要语言文字来表达。表达“般若”的语言文字也是“般若”,叫做“文字般若”。由于有文字般若,我们就可以根据文字来思考,了解什么是“般若”,什么是智慧。我们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大智慧到彼岸”的要求,就需要下功夫,需要一种觉悟的功夫、观照的功夫。观照我们的生命怎么样才能与智慧融合为一体,保持零距离,就叫“观照般若”。人生的修养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观照。观照什么呢?观照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看我们这一念心在想什么。文字般若也好,观照般若也好,所表达的含义,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从观照般若领悟到一切诸法的实相。实相,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能够亲证一切法的实相,这样的智慧,就叫“实相般若”。由文字起观照,由观照证实相,这就叫三种般若。实相,就是万事万物固有的真理性。万事万物虽然是千头万绪,万象森罗,但是其道理只有一个。佛教把这个道理概括成一个字,也是最不容易懂的一个字:“空”。万事万物的共同性就是“空”。用汉语理解“空”的意思是:瓶子里面没有水,这就是空;这个桌子没有了,就是空;我们这一屋子人没有了,就是空。佛教的“空”的含义不是这样,不能用汉语的理解思路去理解佛法的“空”义。佛教的“空”叫做“一切诸法形象宛然,当体即空”。说这瓶水就是“空”的,这个不好理解。从“不空”的意义来讲,假使说这瓶水“不空”的话,那么它就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我们就没可能来饮用它。喝掉一口,瓶里的水就少掉一些,如果不空,我们就没办法使瓶中的水减少。正因为“空”,所以我们才能使用水,水才有作用、有功能,一切万物都是如此。佛教还有一个词,叫“无常”。佛教认为一切法无常,无常所以空。如果一切事物都是“常”的,都是不变的,我们这一代人就无法生存。为什么呢?从古以来的人都存在,我们这个地球早就挤破了、早就下沉了。正因为是无常的,所以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都是运动的,都是变化的,都有新陈代谢。从这个意义来理解空,才知道无常也好,空也好,是非常积极的概念。所以,诸法的实相、诸法的根本道理,就是空。认识了空,就能够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呢?因为我们众生,就是把一切的事物都执着是“常”的,是不变的,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执着就会有种种的障碍、纷争,是非、人我。如果大家能够觉得一切都无常,那么面对一切都会很和谐,很能够理解。你有这个观点,他有那个观点,彼此包容,和谐共存。每个人的家庭环境不同,所受教育有差别,每个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有差别。所以,要把所有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很困难,要有包容,“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包容了以后,我们再来慢慢地求同而存异。所以“空”的意思,是为了显示一切事物“不空”。“不空”才说“空”,因为一切事物都有作用,所以它“不空”;一切事物都是可分、可变的,所以“空”。从其作用来讲,它“不空”;从其本身的性质来讲,它是“空”的。正因为性质是空,才能够起作用。如果性质是实实在在的,就不能够起作用。为什么呢?有此就没有彼。学《心经》,讲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种般若所要显示的道理就是一个“空”字,《心经》所要显示的道理也是“空”字。“空”是佛教的辩证法,是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所以《心经》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字,是核心的意思。因为一部《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一卷经有一万字左右,六百卷就有六百万字。六百万字的《大般若经》以这篇二百六十字的《心经》为核心、为纲领。所以这个“心”字的本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所以叫《心经》。“经”字的意思和我们中国传统的解释有相同的地方,佛教讲“经者,圣人被下之言”,圣人为了教化大众所说的话,叫做经典。经典的本意有“经常”的意思,圣人所说的话有真理性,常恒不变,具有稳定持久的权威性。这里的“经”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经》所显示的文字、观照、实相三种般若,这个道理不可改变,所以称为“经”;依此道理修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菩萨能够得成就,所以称为“经”;而且,这本经所显示的道理是一切持不同意见的人——佛教称其为天魔外道,所无法驳倒的,所以称为“经”。总的说起来,经就有这三个意思:一是真理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正确性。
刚才讲到《心经》的“心”,在此主要是核心的意思。如果把这个“心”字引申来讲,这个心就是讲我们当下的心:怎样来安顿此心,怎样来认识此心。心在佛教思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佛教整个修证法门就叫“心地法门”。心,能生万法,所以把心比喻成为大地。由于佛教有诸多派系,对于心的分类有多种说法,有的分为四种心,有的分为五种心。南传上座部有八十九心、百二十一心的区分,密宗有百六十世间心的分析。分为四种心的,一是“肉团心”,就是心脏的心。二是“缘虑心”,具有思考问题的作用和功能。取一个对象加以思考,所以叫做“缘虑心”。三是“集起心”,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具有集聚诸法的种子,生起现行、发挥作用的功能。四是“坚实心”,指的是如来藏,自性清净,不生不灭。通过般若的理解与修证,最后所证悟的境界、净化的心灵,那就是“坚实心”。分为五种心的,是从心的作用来区分。我们坐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的那一刻,叫做“率尔心”,就是一个念头开始的那一刻。但是我们的思虑不会停留下来,接下来就是“寻求心”。起了这一念,就要去推理。率尔心相当于感觉,寻求心相当于推理。寻求以后,就要下判断,所以就有“决定心”,对所思考的这个念头进行判断。第四就是“染净心”。因为只要有判断,就一定有其性质,是善还是恶,是染还是净。判断总有个结果,结果不是善就是恶,所以叫做“染净心”。第五是“等流心”。等流者,念念相续不断。判断了以后,不论是清净心还是染污心,都要等流下去,就是继续不断地指导行善或作恶。这五种心,是从心的作用来区分的。
《心经》的二百六十个字,有一个纲要,那就是心经开头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心经》的纲要,是修行的纲要,也是佛法的纲要。“观自在菩萨”,可以从两个意义来理解:一是,以这一位修行证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作为一个过来人,所谓“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这位观世音菩萨,是实践了文字、观照、实相三种般若的人,所以他能够得到大自在。他的大自在是怎么样得到的呢?“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深般若”不是浅显的智慧,不是小聪明,而是无漏的大智慧,所以叫“深般若”。深般若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二是指那些“行深般若”具有观照功夫、能得自在的菩萨行者。
五蕴,就是人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总和,外在的山河大地也包括在其中。色、受、想、行、识,为五蕴。蕴的意思为聚集。这五件事聚集在一起,就有了我们人的生命体。色,包括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佛教叫“正报”,简单地又叫“根身”;外色,又叫“器界”,就是外在的山河大地,是我们正报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叫“依报”。依、正二报之所以叫做“报”,那就是说我们的身心和世界,都是由我们多生多劫所种的善恶因果而感得的果报。我们都生在中国,我们都是人,但是由于我们多生多劫所种的善恶因果不同,生在北京的人肯定比生在偏远乡下的人生活得好,这就是“依报”与“正报”的差别。相反的,生在偏远地方的人虽然在生活条件上不如大城市的人,但是他们生活安定,空气好,吃的都是纯天然的食品,这些方面就要比北京人好得多了,不好中有好。所以,依、正二报,善恶因果,千差万别。报者,因缘果报;依、正二报,根身、器界。佛教由此还讲到要“依正庄严”,依报、正报,都要去美化和净化,那就是依正庄严。而且,还讲到了“依正不二”,依报和正报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所以,要晓得爱护大自然;不知道爱护大自然,就等于不知道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五蕴,总的来讲是色、心二法。因为人的生命就是由色、心二法组织而成。色是生命的物质部分,心是生命的精神部分。在此把心分为四件事,受、想、行、识。人的生命,无非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佛教在此也认为物质第一性,先讲色法,再讲心法,先有对象才有认识。假使有对象不去认识,一切存在有也等于没有。有了色法,要了解色法,那一定要有心的作用、思想的作用、意识的作用。我们只要依于境界起心动念,首先就有“感受”,对境界的苦、乐、不苦不乐,起这三种感受。苦的感受不想接受;乐的感受不但接受了,还不想放下。不苦不乐的感受是平平常常的,过得去,能接受,不苦也不乐。有了感受以后,就要对所感受的事物下判断,刚才讲心的作用说到寻求心和决定心,那就是要给我们的感受安立种种的名词、概念——佛教叫做“名言”,不是名言警句的名言,而是对于已经感受到的事物给予界定。所以,感受以后就要“想”,想不仅仅是思考,还要下判断。想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一个念头上,想是不断地等流,不断地向前,那种思想活动就是“行”。有思想活动,最后要了解它、决定它,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要去分别它是善是恶,是取是舍,要用意识去判断,那就是“识”的作用。色就是生命的物质部分,受、想、行、识就是生命的精神部分,其中的“识”是生命的主体。“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就是三种般若当中的第二种——观照般若。照见就是以观照般若的力量,来体会五蕴不常、不一、无我的道理。如果说五蕴是“常”,那就没有变化了;如果说五蕴是“一”,那就不会存在色、受、想、行、识五个东西各有其用。如果说五蕴有“我”,所谓“我”的意思就是自在、能做主,这五蕴究竟哪个是“我”呢?找不出来,因为五蕴都不是孤立的。既然不是孤立的,就是因缘和合,就是有条件地存在。有条件而存在的事物,要找出固定不变的实我、实法,是找不出来的。这是佛教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叫做“缘起观”。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有,因缘而散,所谓“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今天这一期一会有缘,过两天这个因缘就散了,这一会就告一段落。虽然这一会散了,但是这一会所产生的影响会长久地留在每个人的八识田中。
讲“照见五蕴皆空”,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破除“我”的执着。世间的一切问题都是由于“我”的执着而产生的,都是“我”在作怪。如果大家把“我”看淡一点,把因缘所生法看透一点,世界上哪里还有不可解决的矛盾呢!执着,一种是对生命的执着,叫做“我执”;还有一种是对观点立场的执着,叫做“法执”。比如说,我是一个佛教徒,认为只有佛法是唯一正确的,如果这样坚持到极端,那就是执着。世界上因此而产生的执着可以说比比皆是。世界上的纷争不是“我执”引起的,就是“法执”引起的。一切战争的根源既有我的执着,也有法的执着。实际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有包容的心。这个世界是大家的,每个人的需求、根基、喜好不同,不可能只用一个思想、一个信仰、一个主义去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也不可以去强求所有人都去信仰一个主义、一个主张。任何事情只要成为执着,走向极端了,小一点是冷战,相互批判;发展起来,那就是真枪实弹地打起来了。亘古以来,就是这两件事。亘古以来的人都看不破,都空不了,都在执着。执着的后果就是苦难,自然灾害带来的苦难,战争带来的苦难,经济危机带来的苦难,各种恐怖活动带来的苦难。我们要学《心经》,要用《心经》,要破掉我们对生命的执着、对观点立场的执着。世界在不断地变化,这五十年来,变化多大啊!现在所承认的东西,都是过去所否定的东西。如果不变,我们就没有路可走,变要往好的地方变。但是,因为没有大智慧,这个方面的执着淡化了,另外一方面的执着却又强化了,人类还是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只有“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这一切的苦难,包括天灾人祸,都是由于没有真正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都是由于五蕴不空。五蕴空掉了,我执、法执去掉了,灾难就会逐渐减少,人类就能趋向大同。我们今天就只讲学《心经》,明天我们再来讲用《心经》。下面给大家留一些时间来交流提问。
交流答问:
问: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非自然化,这种非自然化的科学进步同时也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另外一方面,现代科学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比如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所用到的先进的'、科学的救灾措施,也会降低自然灾害对我们的损害程度。那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现代科学发展的归宿是什么?
答:西方的哲学家有一个说法:“科学是瞎子,宗教是跛子。”宗教有眼睛,但是走路要借助科学;科学没有眼睛,要借助宗教的眼睛。意思就是说,科学与宗教之间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助对方的优势。科学的发展从总体来讲,我觉得盲目性很大。这个盲目性是怎么样引起的呢?美、俄、日、英、德、法这些大国,完全是在追求高利润,所以发展高科技。制造最先进的武器也好,生产最先进的计算机也好,都是为了追求高利润,发动战争也是这样。资本主义有句老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了全世界。如果说第一个原子弹有点作用的话,以后的第二个、第三个乃至现在各国那么多的原子弹有什么作用呢?陈毅有句话,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不放弹。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制造原子弹给人类带来多大的危机,给财富带来多大的损失啊,给资源带来多大的消耗啊!世界各大国为了发展高科技的武器,在拼命的奔跑,弄得大自然百孔千疮。为了高额的利润,无限制地发展汽车,无限制地修高速公路,无限制地扩大城市面积,修建高楼。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石油没了汽车怎么开?无限制地把楼房建得高高的,把城市搞得大大的,地球究竟有多大的负荷力呢?一切事物都是物极必反。几十层、上百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大城市中涌现出来,难道不会对地球造成超负荷的压力吗?难道不会对全球的气候造成影响吗?难道不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吗?有什么必要把城市建得那么大,有什么必要把楼修得那么高,有什么必要修那么多的高速公路?几千年来,人类没有高速公路生活得很好。高速公路修起来了,把良田好地都变成了水泥疙瘩。在修高速公路和高楼的同时,多少山不见了,多少河流没水了,多少森林不见了。为了满足城里人的需要,煤挖空了,油抽干了,水抽干了。城里人每天的用水量是多少,乡下人的用水量是多少?乡下人用水是循环用水,在一条小河里洗衣服、洗菜、洗马桶,都在这条小河里,没有把水浪费掉,水是流动的。在我们大河镇就能看到,上游洗马桶,下游洗菜,照样不是活得蛮好么。因为流水不腐,一边流一边过滤。如果整个山河大地都有流水,那该多好啊!一旦停水停电,美丽的北京就成苦难的北京了,所有的大城市都是如此。去年冬天南方下大雪,城市的电线被压断了,电一停就开始停水停暖,一切东西都动不了。所以还是过去讲的“消灭三大差别”是对的,尽量地缩小城乡差别,尽量地缩小体脑差别,尽量地缩小工农差别,这才是我们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现在这三大差别明显地在扩大。我建议你们去看看黄梅的农家生活,看看农民怎么生活。城市生活完全是人为的,所以很脆弱,经不起任何天灾人祸的考验。虽然农民也在追求那些,但是基本上还是变化不大,人为的成分很少。科学的发展如果说不加以控制,盲目地发展,最后就是科学使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享受了科学带来的实惠,后代人就要承受科学所带来的灾难,这是肯定的。如果科学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一定会走到自己毁灭自己的道路上去。
问:一个人一生为善为恶,死后会受报。那么,宇宙的大法则会实施这个报,大法则是不空的,肯定有个宇宙意识来给人的行为做裁判。每个人意识的根本好像是阿赖耶识,那么这个宇宙上天的天意——给每个人阿赖耶识做判决的意识,也是佛性么?
答:这位先生提的问题和佛教的本意有很大的距离。佛教认为一切自作自受,不是另外有个裁判者,自己的行为就是自己善恶果报的裁判。阿赖耶识的作用,一是含藏义,无始以来的种子都在阿赖耶识中含藏不失。二是阿赖耶识所藏善恶种子具有“引自果”的功能,由于阿赖耶识也是等流的(相续不断),所引发的是自己的行为所招致的善恶果报,不是另外有个判决者。这是佛教的思想。其他的宗教,主张另外有个裁判者,比如说上帝的存在。佛教认为,整个生命体系包括十法界(四圣六凡)。六凡法界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从佛教的思想来讲,天、人、阿修罗也一样是在生死轮回当中,他们的地位是由其自身为善为恶所决定的,不存在所谓裁判的问题。裁判就是自己的行为。所说的大自然的法则,佛教叫做因缘果报的规律,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因缘和每个人的善恶行为有关,人和人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善恶行为的关系,互相不错乱。不会因为我做了错事而别人来承受果报,每个人的善恶行为招引自己的果报,不需要在自身以外再找一个裁判者。佛教认为,裁判就是因果律。
问:万法由心造,法包括一切事和物。比如说设计一座殿堂,设计师心里有个蓝图,然后各种因缘聚合,石头、木料等等齐备,然后就能盖起这座殿堂。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万法由心造。我听说春天的时候这边的山上发生了好几次山火。假使我们心的能量很大,通过不断地修行,具足了足够的功能,那么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够请龙天护法来帮助我们灭火救灾?
答:从佛教典籍的记载看,是有这样的事情。四祖道信禅师当年在江西吉安参学的时候,住在城内的吉安寺。当时正值兵荒马乱,地方武装叛乱,吉安城都被包围几十天,粮食和水都断了,城里灾疫流行。大家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向四祖求救,请这位和尚给大家想想办法。四祖告诉大家,这个事情我一个人不行,要大家一起来做。我们手无寸铁怎么办呢?不要紧,大家一起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满城的人都念这一句咒语,结果奇迹出现了,四面城墙上出现了拿着各种武器的天兵天将。围城的叛军看到城墙上这些天兵天将,吓得马上就逃窜而走,吉安城解围了。这件事情在四祖大师的传记中有记载。我想,这是发生在特定的时节因缘下的感应事迹。为什么在特定的时节因缘下会有这样的奇迹出现呢?因为吉安城被包围了相当长的时间,城内的人都非常痛苦,大家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听说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管用,大家都诚心地念,所以奇迹出现了。如果我们一般地泛泛而念,奇迹是不会出现的。要有非常迫切的要求,这种感应才有可能发生。没有迫切要求是不会出现的。像这样的事情,应该说很多。比如说有的人得了绝症,求生的欲望很强,专门诚心地持诵某个咒语或某一佛菩萨名号,结果转危为安,不但没有死,还活了几十年。这就是说神的存在,这个神不是指主宰万物的神,而是有各种各样的神灵存在。《大悲咒》就是很多神灵的名字,念《大悲咒》有感应,就是因为我们在呼唤那些神灵,诚心诚意地在呼唤他们。他们通过五眼六通感觉到了众生的呼唤,他们就会来帮助你。所以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帮助大家解除困难。千眼就是大智慧,千手就是大慈悲。有大智慧和大慈悲就能帮助大家解除痛苦。前提是自己要有恳切至诚的迫切要求,才会有感应。
问:修行到一定程度,历史上记载的高僧大德,不用借助护法神,能不能自己就解决这些危难的事情?
答:法不孤起,一切法都不是孤立的。佛教讲自力他力,有自己的力量也有外在的力量。因为一个人修行达到无我境界的时候,他与一切护法神之间没有距离和隔阂,是一致的。在沟通上没有任何障碍,所以他一起心动念就有感应。一切我的执着、法的执着都破除了,沟通就没障碍,就有感应。所以高僧大德有强大的感召力,都是修行所致。
问:我听说根基好才能修禅,根基不好的人白修。我想知道我有没有修禅的可能性,如果不行的话,咱就赶紧换法门。
答:佛教整个的道理,本身叫难信之法。如果我们对禅修有兴趣了,就不要自己看轻自己。能够参加这次“追随祖师足迹”的活动,能够不远千里来朝祖庭,就是善根利智的人。要自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有善根,有大善根。今天我们相聚的人,都是大善知识,都是有大善根的人。开场白:
今天大家到老祖寺和五祖寺去了,重走祖师路。历代以来有千千万万的修道人走过这两个地方的路,我们今天又重走这条路。
五祖寺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兴旺的禅宗祖庭。在唐朝初期,也就是开元天宝之间,那个时候住在五祖寺的人就到了五百人以上。在去往五祖寺的路上,有的人是正要去五祖寺问道的,有的人是从五祖寺问道后离开的。就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的,月计千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盛况,未出家前的六祖慧能大师才能知晓五祖寺法席的消息。因为他在没有来五祖寺之前,是偏居于广东新会县一个小山村的砍柴人。一千多年前的广东,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而是蛮夷之地,是只有犯了王法的人才被发放到那里,古代叫做充军,现在叫做劳动改造、服役。在当时那样偏僻、边远、闭塞的地方,六祖都能知道五祖东山法门的盛况消息,可知在五祖开山及其住持期间,东山法门的影响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到了宋朝,那里出了一位五祖法演——五祖寺的法演禅师,底下人才济济,号称五祖再来、禅宗重建。所以五祖寺在历史上对于禅宗的发展,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五祖寺的历史和影响从开山到现在,和四祖寺比起来,应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后来居上。这和那个地方的山川形势有关,也和那个地方历代住持弘法的大德有关。
老祖寺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一时。由于这个寺院是反向——坐南向北,所以这个寺院的发展有间歇性,一起一落,所谓得人即兴、不得人即衰。老祖寺从开山一直到清朝,都是一个修道的场所,整个区域有几十座大小寺院和茅棚。像这么偏僻的地方,也居然留下了一本志书《老祖寺志》。从志书上看,老祖寺在宝掌和尚开山的时候兴盛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寺院规模不是很大。宝掌和尚两次到老祖寺来,时间相隔大概一百多年,因为他的寿命有1072岁,所以叫千岁宝掌和尚。他去开山是东晋时期,大概在唐朝的时候他又回来过一次。等他开山离开以后,由于改朝换代,他原来的庙已经不存在了,他又来重建一次,可能规模都比较小。到唐朝出了一位天王道悟禅师,才把那个寺院真正做得有一点规模。我们今天看到的“出米石”那个地方,就是天王道悟禅师留下的遗迹。
宋朝时,老祖寺默默无闻;元朝时,有一个出家人修了一下;一直到明朝末年,才渐渐出现几位高僧在那里住持。到了清朝初年,顺治皇帝的师父——茆溪行森,在那里当过三年住持,那是一代国师。至于是什么因缘,不是很清楚。如果从过往的高僧大德来看,明朝的时候,有一位鼎鼎大名的高僧——憨山大师,在那里住了十天;民国年间,佛教的改革家太虚大师在那里吃过一餐饭,还留下了一首诗《老祖山》。
我讲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千百年以来,千千万万的修道人都曾经走过那一条路,我们今天又重新走那条路,意义非常重大,也是各位的福德因缘。如果我们在今后有机会来翻阅有关五祖寺和老祖寺的历史资料,再回忆我们的这一次经历,就会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么重要的地方,我们曾经也去过一次。
今天我也特别给大家介绍一下:老祖寺修建了专门为男居士提供住宿的“维摩精舍”,男居士住在那里以后都成维摩居士,那就了不得了;也有专门为女居士提供住宿的“胜曼精舍”,胜曼夫人是佛陀时代的一位女菩萨、女弟子、大护法,希望将来住在那里的女居士,都能成为像胜曼夫人一样大彻大悟、对佛教作出重大贡献的当代女居士。老祖寺以后就是一座以禅修为主的道场,而且准备把那里办成每个月都有禅修活动的道场。每个月有七天,或者有两个七天那就更好了。希望以后大家来老祖寺分享大自然的风光和喜悦。
二、用《心经》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观自在菩萨”到“是无等等咒”叫“显说般若”,用明显的道理来阐述般若的妙义。在阐述般若妙义的时候,首先是一个提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以说是全经的纲领。以下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六根、六尘)、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这叫三科法门,属于众生法;“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属于缘觉法;“无苦集灭道”四谛,属于声闻法;“无智亦无得”,属于菩萨乘的法。众生、缘觉、声闻、菩萨,都以般若为修行的指导,归根结底都是要证得般若空性,所以就一路地无、一路地空,一直空下来,空到究竟,“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一个肯定、一个结果。然后讲“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成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是究极的佛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这四咒也是就众生法、缘觉法、声闻法、菩萨法来说的。这个经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以上为显说般若。最后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是密说般若,把全经的意义以密语密意进行归纳和总结。如果我们平时没有时间念诵《心经》的全文,那就念这个咒。
既然我们重走了一次祖师路,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修行当中留下了什么呢?留下了佛法的心要、般若的心要,我建议大家把这二百六十个字每天最少背诵十次。有些人就是把背诵《心经》作为自己修行的课诵,周而复始地背诵,赵朴老就是把这个作为修行的法门。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一切苦包括我们内心的苦和外在的种种苦难。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按照《西游记》的说法是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他有几次遇到有生命危险的大灾大难。强盗把他绑起来,要杀他祭天,他就是靠念《心经》来解除这个灾难。《心经》的能量不可思议。因为是佛法的纲要,佛法这么重要的法门,十法界修行的纲领,这么重要的经文,能量比原子弹还厉害!如果打坐的时候,不念佛也不数呼吸,那么就可以默念《心经》。念的时候,心里在观想,口里在念,耳朵在听,那就能够把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心经》的每一个字上。这样修行的方法,是很容易见效果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昨天我讲到,佛法有其真理性、实践性、正确性。佛说的法门都称为经典。经典者,不可改变。经典告诉我们的法门,都是可以照着操作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做了以后就能够得到效果。我们学了《心经》,就一定要用《心经》。用《心经》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从思想到工作、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遇到的种种烦恼。这种种烦恼就是苦,就是厄。厄是什么呢?厄就是套在牛马身上的笼套,套上以后就脱离不了束缚。烦恼的意思就是逼迫。一件事情来到我们面前,想解决又解决不了,想得到又得不到,想排除又排除不掉,就在这样的两难之间,人心就如火燎一般。烦恼就是火烧心,一定难受极了。学《心经》用《心经》,就是来解除火烧心的痛苦。
昨天我还讲到,要在三个字上下功夫 :“观”、“行”、“空”。观、行的结果不但是烦恼空,想要空烦恼的心也空掉,那个时候就是度一切苦厄。
观,有观照的意思,有观察的意思。观什么呢?观我们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对境生心。对境不生心,对境不起念,那就没有烦恼了。如何观照呢?观照、观察从字面上来讲,都属于认识范畴的概念。能观是智,所观是境。能观是智,包括器官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其功能。器官和功能佛教叫根与识,意根指的是四种心中的“肉团心”。现代科学是把意识的功能归结于大脑,佛教的讲法是说认识的功能依托在肉团心上。这是佛教对于人体的认识和现代科学之间一些差别。六识就是认识的能力。认识的对象是六尘。法有一部分是属于主观的。六根、六尘、六识,三个六加在一起就是十八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加上六根是十二处。这十二个地方是意识能够产生和活动的地方,所以叫十二处。在此基础上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为什么叫界呢?六根、六尘和六识,每个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不会错乱。比如说我们要喝水,水属色法,为味界,舌是属根身,是舌界。在喝水的过程中,感受到水的清凉,不会产生火的感觉,这是舌识界。味界、舌界、舌识界,各有界定。喝水一定是用口来喝,不会用耳朵来喝,这也是有界定的。意识认识外在的事物的时候,六根与六识各司其职,不会错乱,这叫做界。有界定、界别、界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在《心经》里面叫做众生法。我们都是从众生法开始修。
《心经》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观五蕴,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我们生命的总体,从物质到精神都表现在五法上面,是五法的聚合体。怎么样观察到五蕴皆空呢?色法不会孤立的生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有条件的,不是孤立的,这是空的第一个含义。空的第二个含义,色法也好,受想行识也好,都有不稳定性。才起一念,马上第二念又跟上来了,不稳定,表现出五蕴的无常性。第三,色受想行识,是在运动的。昨天我讲到心的五个作用的时候,讲到等流心,一念接着一念在运动变化发展。五蕴法都是动态的,所以是空。空的这三个含义,没有先后,是同时的。所以五蕴皆空的空,不是说这个事情没有产生以前是空,也不是产生销往以后是空,而是正在进行中当体即空。
只有这个事情当体即空,你在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才真正有意义。当你处理问题的时候了达一切皆空,才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不会产生执着。这样判断一定是准确的,一定不会起烦恼,一定不会有执着,一眼就把事物看得清楚。所以只有当体即空,我们运用起来才有意义。我们在正在进行中观察空义,才能真正度一切苦厄。如果不是在正在进行中来观察空义,那就是马后炮了,没有什么意义。一切苦厄都是正在进行中的东西,不是空洞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用观的方法,了解五蕴所引生的烦恼,当下的,正在进行中的,然后用我们所了解的空性、空义来指导我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了解了空性,看问题就全面,可以避免偏差。因为有执着就一定会产生偏差,没有执着了,看问题就不会出偏差,就会把问题看得很准确。
空还有辨证的意义在里面,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说精神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说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二元的对立消融了,就没有所谓的精神和物质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与空在一定的意义上是等同的。有的书上就单讲这四句话,认为佛教的大智慧与大慈悲都包含其中。空就是佛教的大智慧,是文殊菩萨的法门 ;色就是大慈悲,是普贤菩萨的法门。这种理解更加深入地把经文内在的奥义发挥了出来,然后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修行。我们要学会用“观”字,实际上就是学会怎样正确全面辨证地看待一切问题。
然后讲第二个字:“行”。看到了以后,要把看到的知道的事情真正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认识,变成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在行上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够真正运用自如。如果没有达到境界,那么知与行就会脱节,产生距离。要把知与行的距离缩短,甚至达到零距离,那就要在行字上用功夫。“行深般若”,就是要练习在最难排解的问题上,能不能照见五蕴皆空。
我们人生最难排解的问题是两个,第一是财,第二是色(男女色之色)。如果在这两个问题上能够当下排解得开,能够当下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思想和般若就少分相应了。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是很勉强的,要用很大的耐心、韧劲才能够达得到。古人有云“坐怀不乱”,这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下功夫。还有所谓拾金不昧,就是在财字上下功夫。中国古代人的修养也都是在这两件事上。从古到今,起烦恼的事情其实很简单,看起来社会现象林林总总,像万花筒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归结到根源上,只是财色二字。中国的儒家,孟子讲“食色性也”,食和财有关,色就是女色,这就是人的天性、人的本性。人在这个地方有所突破,苦厄就可以超越。超越了苦厄就能到达彼岸,就是波罗蜜多。所以彼岸就在此岸,要在行字上下功夫。
如何才能做到拾金不昧、坐怀不乱呢?除了我们当下能够用功夫,平常还要训练这个心,看到任何事情都不动心。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平常的修养上做功夫。比如说,每天最少背诵十遍《心经》,把心经里面的经文深深地印入脑海里面,留在八识田中,这就好像我们打防疫针、种疫苗一样,碰到任何传染病都不会感染。修养功夫就是这个。念佛、拜佛、打坐、数息等等都是为了这件事,都是为了要在具体的引诱面前能够把握得住。
当然这还是佛教修养浅层次的东西,深层次的东西不仅仅如此,还要有甚深的禅定,获得各种各样三昧,获得能够超越一切痛苦和烦恼的首楞严三昧——最坚固的大定。获得了这种修养的成就,我们在纷繁的世事当中就就能所向无敌、清净自在,不被一切境界所迷惑,而且能够转化一切,那就是大彻大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在行的同时,还要在认识上下功夫,就是空字。空,在我们正式进入认识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一下子体悟到空是无常的、运动的、发展的,以及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存在的特性。首先,从“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虚妄的”入手。唐寅的诗里面有句话:“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大家想想看,这就是空的一个方面,对空的一种理解。我们在茶余饭后,读一读类似这样的诗,思考思考,可能在某些排解不开的事情上,就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思想境界上一下子超越了,一下子就出现一番新的境界。
希望大家在“行、观、空”三字上下功夫,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法门。最简单的法门,宗教性不是很强,说起来大家都能接受的,就是观呼吸。这个法门最实用,这个法门随时可以提起运用。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眼睛一闭,观自己的呼和吸。观呼吸的要领是“知息出入”,包括“知自习出和知息入两个部分。用功夫用得深了,就可以观三个部分:“入、住、出”。住就是入与出之间短暂停止的过程。观呼吸能够得禅定。在功夫纯熟了以后,入息的时间拉长了,住的时间拉长了。息住以后,呼吸停止了,那就是入定的状态。当然定境没有达到四禅之前,呼吸不是完全停止,但已经不明显,很细微。
年轻人和老人,在呼吸上有差别。年轻人入息时间长,那么就可以专门观察入息,数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数入息,周而复始。壮年人,30-45之间的,入息和出息的时间相等,那么数入息和出息都可以。年老的人出息长,那就可以数出息。清代临济宗禅师祖源超溟的《万法归心录》卷上讲:“一昼一夜,呼吸往来,一万三千五百之息。”一呼一吸为一息。佛教把呼吸分为四种状态,所谓四相——风、喘、气、息。我们刚开始数呼吸的时候,肯定是喘,呼吸不匀,不绵密。前面的三个状态,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只有息的状态是我们应该保持的。
关于行,大家都可以按照观呼吸、数呼吸的方法来修炼我们的身心。这种方法不仅仅是能够调摄我们的心念,也能够逐步地强化我们的体质。我们有意识地关注这一呼一吸,吸进去的是天地自然的清气,呼出来的是我们体内的浊气。体内的浊气与天地自然的清气在进行交流,肯定就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进体质的健康,使我们的身心稳定。这个法门最适合我们在家居士来修行。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简单易行、不带宗教色彩的方法教给自己的朋友和同事,让别人觉得这是一件修身养性的方法,而不是在传教。实际这是佛教最古老的修行法。我们初学佛的人,散心杂念很严重,如何来停息呢?就是用观呼吸、数呼吸的方法。
今天我们学到这。《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发挥起来,十天半月也讲不完。不过不讲也可以,看一个字就够了:空!一个凭借一个空字,就能把佛法的要义、人生的修养,真正体悟出来。现在我们大家都能背诵《心经》了,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去运用,大家就是此行不虚了。阿弥陀佛!
交流答问:
答:一切诸法,包括精神、物质、能量,叫做“法界”。法是万事万物,清晰明白,不会错乱。是善法就不会产生恶果,是恶因就不会产生善果。这叫做“自类相续”,是由阿赖耶识起主导作用。阿赖耶识也是一个生灭不停的东西,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前一念与后一念是相似的,前念不是后一念,但又不异后一念。而且前一念和后一念还是相续的,所以就是“不一不异”、“相似相续”。整个“相似相续”的生命链条永远不会断,只是会转变。唯识宗叫“转识成智、转染成净”,只会转化。转化就是超越,就是突破。正因为有这样几个含义在内,你说的那些问题就不存在。精神与物质最后统一在能量上,这个能量就叫做“法身”。佛与众生,共一法身。都在宇宙的这个大流当中,每个众生都以自己的善恶业力相似相续地存在。这是很深奥的问题。《佛教三字经》里面有句话叫做 :“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法界性,即法身。”
众生分有情与无情,只是有情具备阿赖耶识。有情和无情的法性是平等的。就有情来讲叫做佛性,就无情来讲叫做法性,最后都统一到法界上。天台宗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从佛的眼光来看,这一切都是平等的;从我们凡夫的眼光来看,才有了有情和无情的分别。但是从我们的愿望和理想出发,都希望有情与无情都能够达到超越一切的境界——同圆种智。人所谓解脱,就是超越了一切的有限性、一切的局限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达到的结果就是如同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成佛不是要等到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真正大彻大悟了,当下能够证道,不再迷惑,那么就成佛了。这个是因中的佛,不是果上的佛。悟性和思想境界达到了与佛平等的地步,但是还没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畏,有限性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