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读后感1
读《张居正》犹如爬山,抵达山脚之前漫长的缓坡,再途经危石旁仅容一人而过的羊肠山路和退一步就会坠入深渊的绝壁,,一路险阻疲惫,换得驻足顶峰远眺崇山峻岭那种“一览众山小”的片刻怡然,随之而来的却是身不由己地仓惶下山,黯然神伤地潦草离山。仕途权贵好比自然节令,艳阳当头之日断然想不到冰冻三尺之寒;仕途权贵也好比登山,在巅峰之刻的怡然是断然无法预见山下凄凉际遇之痛。
卷一《木兰歌》描述了绵里藏针的张居正,如何在隆庆皇帝大行和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这个改元的关键时期、依托李太后和新任的司礼监掌印冯保,一举挫败当时的首辅高拱,荣登万历第一任首辅的宝座。身世凄凉的玉娘是一位才貌双全、能吟会唱的才女,曾是邵大侠送给高拱的礼物。她和张居正相逢在前首辅高拱致仕的京南驿里。玉娘一曲《木兰歌》道出了“皇城中尔虞我诈,衙门内铁马金戈”的残酷,也叹出了政局“荣辱兴衰转瞬间”的无常。如果把政治权力比作登山的话,登山前的缓坡是漫长枯燥的、是需要忍辱负重的。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处理政务的胸有成竹和得心应手,其实完全取决于他“登山”前的隐忍与后退中积蓄的力量。
卷二《水龙吟》如水龙吟的词牌,气势雄浑,抒发激奋的情怀。张居正接手朝廷时,政治、经济和军事皆处于千疮百孔的状态,百事待兴。治乱需用重典,而重典必触及巨室的利益。年仅十岁的朱翊钧还无法独政,于是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组成的朝廷“铁三角”形成了实际的“君”。这种局面,成全了张居正这个“臣”,可以君臣合道,上下一心,把满腹治国兴邦的良策和襟抱,自上而下推进到万历新政之中。张居正上任之初,面临着户部连官员俸禄都发放不出来的窘迫局面,而官场三蠹——贪、散、懒——举目可见。张居正沉着应对胡椒苏木折俸引起的轩然大波以及推行京察广泛任用循吏而不是清流的举措,和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不谋而合——管好人、抓住财。这些循吏中除了武将戚继光、殷正茂,也有王国光、金学曾这样的文人。对京官的“选、育、用、查、升、降”为万历新政的上行下效培育出了“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的沃土。张居正为“登山”创造了良好的开局。
卷三《金缕曲》是张居正迈向权力巅峰的关键时段,他所倡行的一系列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其中包括了裁汰冗官、整饬吏治推行“考成法”、整顿驿递和子粒田征税。难上加难的是这一系列变革不是触动“君心”就是撼动“官心”和“特权”,这些都是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利刃之举。其中最令人始料不及的就是张居正自揭“家丑”事件。张居正把赵谦在官任江陵县令期间,赠送一千亩官田给父亲以换得举荐机会的实情,亲自禀告给李太后和小皇上。张居正这种把国放在家之上的气魄,和振衰起隳的种种举措,使得万历的新气象不仅仅只是流落笔头的文字,而是取得了很好的实效。然而,张居正所处的时代毕竟还是儒家思想统治的“忠孝仁义信”时期,张居正父亲去世,原本应该遵从洪武帝立下的回乡丁忧守制三年。为了万历新政不半途而废,小皇上坚持夺情,张居正在《金缕曲》中表现出心中不被清流理解的无奈:“我为人子遭诋毁,忘江南,烟水茫茫,陡然泣血。”也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无畏“只是明君难割舍,扶社稷,要创千秋业。功与过,且抛却!”
卷四《火凤凰》中张居正权力登顶的标志,就是他如同帝王般的南归江陵厚葬父亲以及“一条鞭”法赋税改革的实施。这次南归,张居正不但见了即是政敌又是挚友的前首辅高拱,而且也再遇阳明新学的传人何心隐。何心隐曾在隆庆皇帝大行之时给了张居正“消朋党、用循吏、清巨室”的治国方略。在吏治和财政稳定之后,张居正不得不把他的雷霆手段延伸到学术。而何心隐由于干涉朝政之事最终落得不得不死的结局。高拱虽身在乡野,但对朝廷大事了如指掌,他对“辽东大捷”的疑窦,导致了张居正对“辽东大捷”真相的调查,以及对皇上已颁旨赏赐给各路官员爵禄的悉数追缴。如果说何心隐之死,伤了一派中立清流的心,那么对于“辽东大捷”的追缴则彻底让张居正改革计划的追随者寒心。而张居正的功高盖主和严父般对幼年万历帝的高压管束,都在他死后遭到了万历帝的残酷清算。玉娘在张居正坟前殉情前的一曲《火凤凰》道出了张居正已知其难,却能不变其行;已知其身后凄凉,却能不变其治国雄心。“不用说生前显赫死后孤凄,不必叹人妖不分世态炎凉,先生即是火凤凰,又何必,在这尘嚣浊世争短长”。至此,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彻底失败,他的功名也转瞬从峰顶陷入谷底。
张居正,成也朱翊钧,败也朱翊钧。因为朱翊钧的年幼和师徒关系,张居正得以施展他的治国宏愿,成就万历年间的太平盛世。也由于朱翊钧,张居正生前就已落入亢龙有悔的境地,身后整个家族如弃子般被彻底清算。海瑞曾说过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而我更宁愿相信张居正最喜爱的循吏之一金学曾的一句话“张先生不是不懂得防身,而是根本不屑于一防;他对于自己身后的悲剧早已料到,他之所以要这样做,乃是为了实现他担当天下事的宏愿。”忠诚信念,甘愿燃烧自己的人不多,张居正当属一个。世间纵有千万官,人间再无张居正!
《张居正》读后感2
张居正这套书一共4册,我花一周时间把它认真读完,这是我自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以后读的第二套历史类小说,读完后我不禁掩卷而思。
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伟大的改革家,在他的提意和行动下,本被贪官花掉所有钱的户部(财政部)收入了几百万银子(约要等于几十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在五年内拿到了几十亿元!我终于知道,奇迹是创造出来的,而这个奇迹,是张居正创造出来的。
因改革而利益受损的人有很多,他们联合了起来,极力反对张居正改革,还好皇帝对他非常信任,让他继续改革。本来很快就是灭亡的明朝在张居正的改革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开创了继永乐盛世以后的又一太平盛世。
然而,有些什么都不懂,只知道遵守祖制的读书人,在张居正父亲张文明死后,不顾改革正在进行中,强烈要求张居正回家守制。张居正当然不同意,好不容易做到这样,如果一回家,这些事谁来管呢?但是那些读书人一再要求,还上书批评张居正不孝,其中还有他的学生。学生骂老师,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啊!最后,这些读死书的人在被打了几十大板后罢官。
当改革接近尾声的时候,张居正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没过多长时间就死了。贵族们趁机破坏改革成果。此后,明朝进入无可救药的深谷中。
张居正的一生是悲剧的,他一心为民推动改革,敢于与天下富豪为敌。只为创立太平盛世,延长这个朝代的“生命”。
张居正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一生可以用岳向身上四个字来概括:精忠报国。
《张居正》读后感3
我今天要介绍的书是熊召政的长篇小说《张居正》。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张居正,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后,张居正与太监冯保合谋,逐去高拱,自任首辅,掌握明廷大权,开始进行改革。改革中他提出以“考成法”整顿官僚机构;同时注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之士。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中央集权。实施清通欠、省驿递、惩贪墨、汰冗官、省支出等项改革措施。改革赋役制度。为清查隐漏土地和推行一条鞭法,又在福建开始清丈田亩;实行查革冒免,即清查冒充优免的丁田,不许官僚假冒优免逃避赋役。张居正还采取厚商措施,整顿钱法,严禁私铸,同时许银钱兼用,许商税纳钱;批准实施户部“速通关以甦商困”和“减税契,宽铺行,恤商人”之请,并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减轻了黄、淮下游的水患,漕运畅通。对周边民族,“外示羁縻,内修战守”,整饬边防,改善了民族关系。他以戚继光等主持蓟州防务,以李成梁镇守辽东,边防败坏局面得到扭转。
《张居正》这部书,以明朝张居正为原型的一部小说。这本书共分为《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四卷,129章。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着张居正展开,第一卷《木兰歌》是变法的前奏,主要叙述着在隆庆皇帝病重去世和皇权变更的特定情况下,高拱、张居正、冯保之间的争斗和权力三角的逐步成型。第二卷《水龙吟》明写京城里“胡椒苏木折俸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纷争,暗写张居正借“京察”整饬史治的机会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力。这一阶段中,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三人的权力关系中逐渐趋向稳定。第三卷《金镂曲》是在权力三角关系稳定后,叙述了张居正变法最艰难的攻坚阶段。小说第四卷《火凤凰》描写的就是随着小皇帝长大而逐步收回皇权,权力“铁三角”随之瓦解进而导致变法迅速失败,保守势力全面复辟。
2015年,《张居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这本书吸引读者的地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书中对景物的空间位置描写非常的细致。比如这是庆远府最西北端的一个县,三面与贵州接壤。境内万山重叠,处处奇峰插天,道路窄如羊肠。僮、瑶、苗、僚等土蛮杂居于此。经过两个多月的围剿,韦银豹、黄朝猛率数万叛匪退缩到荔波县的水山中。殷正茂层层堵截步步进逼,统率十万大军对叛匪形成合围之势。荔波县归南丹州管辖,属于那种“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地方。县城在缥碧的荔溪边上,萦水枕山,风景如画。只是地方过于促狭,县城常住人口不过三千人左右。把毛厕茶亭统算在内,也不够一千间房屋。可是此番前来的人马,先不说粮食辎重堆积如山的大军,单是广西布政使、庆远府巡抚、南丹州知州、府治镇抚司以及驻军千户等等随军而来现场办公的各级官员,连同僚属一块大大小小也有上千人,纵是把县城居民全都赶走,房屋也不够。殷正茂也不管许多,只是命令这些地方官员悉数住进县城,而把自己的总督行辕安置在城外三里地的关帝庙中。关帝庙在一处山坡上,底下是清清浅浅的荔溪,溪对岸又是连绵的岗峦,再往里走,便是进入水嵃山的官道。这天上午刚过辰时,殷正茂正在关帝庙内与几位参将商议军事,忽有亲兵来报:“启禀督帅,所请客人已到山下。
第二、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解决写的非常生动。比如胡椒苏木折俸一事,从头到尾做了详细的介绍,从中也可以让读者深刻体会到“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第三、此书让读者对张居正的人格魅力和治国方略折服,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张居正从入阁到首府的历程,中间夹杂着高拱的权谋暗算、大明皇室的无奈渴望。在张居正出任首府后,将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实行京查、取消皇亲国戚的部分特权,使大明的江山再一次固如金汤。
《张居正》读后感4
几个月前,我在网上一口气买了六本书,分别是《稻盛和夫自传》、《苦难辉煌》、《风雨张居正》、《博弈论的诡计》、《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禅宗图文百科》。我对张居正的第一次了解,是在看《明朝那些事》时。由于《明》没有深入地介绍张居正,使我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他。因此,我基本上用了我最快的时间看完了《风雨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湖北江陵人,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号太岳,谥号“文忠”。明代卓越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初年为内阁首辅,当时万历皇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他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他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张居正万历十年卒。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及守旧官僚所攻讦,被抄家,并削尽其官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一代能相之家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张居正在“夺情”前后,恍若两人。我非常喜欢和欣赏前半个张居正。张居正先后与严嵩、徐阶、高拱等权相同值内阁,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但是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为官之道。因此,在万历新政实施之初,张居正就在政治、吏治、经济、军事、水利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张居正是成功的,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不仅达到了位极人臣的巅峰,历史少有,也使得他自己看到了施政的斐然成绩。张居正也是失败的,因为在他刚一去世,不仅人亡政息,而且被朝廷全盘否定,子孙牵连落寞。张居正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他教年幼的万历皇帝时,为了讲解一些道理,还亲自画连环画,由此,他成为中国图文并茂进行教学的第一人。张居正也是一位很机械的老师,正是因此,在万历皇帝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巨大的叛逆心理,使之成为整个明朝最懒惰、无能的皇帝,连续30多年不上朝。我喜欢明朝,今后还会继续留意和研究明朝。下个关注的对象将是王守仁。作者郦波,1972年生,祖籍江苏省丹阳市。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年10月初,他在《百家讲坛》主讲《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风雨张居正》这本书,对张居正进行了非常正面的介绍,充斥溢美之辞,有失偏颇。其用笔,也不如《明》。
《张居正》读后感5
应该托《明朝那些事儿》,或“当年明月”的福,我再有幸观看了《风雨张居正》25集系列电视节目。观后有感,因为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张居正的伟大事迹。
《明朝那些事儿》关于张居正也只是只言片语,权术斗争,和万历新政大概情况和绩校。而《风雨张居正》不同,它不仅向我们还原了历史真相,还详细分析了万历新政取得成功原因,也赞扬了张居正为拯救明朝和明朝中兴,以及万历新政取得丰功伟业的做出巨大贡献,给以后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值得有意思的是,《风雨张居正》他是从最失败的教育开始讲起,这也很符合主讲人郦波的身份,也符合百家讲坛求真务实的风格。百家讲坛是我最喜爱看的节目,我看了将近也有一年的时间了很有启发。从易中天的《品三国》到现在的《风雨张居正》,讲得大多是历史、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和诸子百家。还原了很多历史真相,也让我们知道了历史原来就是这样!百家讲坛是科教频道,在这个地方讲教育和历史,也让我们观众获益匪浅,而且它还专门邀请那些知识渊博和高级的教师来讲,从而增加了我们的历史知识,也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使历史真相的可信度也越来越高!
《风雨张居正》也正是这样。历史上张居正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不知道历史,不懂得历史的人也许就不清楚了。所以通过郦波老师这25集的讲解,我们不更清楚地了解他了吗?我们知道,万历初期,他呕心沥血,为国尽忠,不断改革,那我们就问他为什么要改革呢?为什么他会成功呢?为什么他会成为明朝有名的政治家和家喻户晓的人呢?为什么遭到诸多阻碍后最后还是取得了不少成绩和为明朝中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有,他死后为什么会遭到抄家的命运呢?
这一切,都可以在《风雨张居正》找到答案。《风雨张居正》我是从第一集一直看到第二十五集的,每一集都给我带来不少的惊奇和震撼,尤其是感动。比如说郦波老师讲突如其来的官场风暴,就讲得特别激动,特别动情和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尤其打动我的心。在这一集,他讲到张居正的父亲在万历新政改革最关键时期不幸去世,如果按明朝祖制应当回去丁忧守制二十七个月。可是他一走,万历新政就无法正行下去,小万历和李太后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依靠。不得已张居正决定选择夺情留任。这时,却突然遭到大臣们激烈反对,尤其是他最信赖的亲信和学生们的反对,然后纷纷上疏弹劾张居正。小万里为了保证自己的帝位和希望能得到依靠。他下令给予上疏和弹劾的大臣们廷仗,廷仗虽然不是严重的酷刑,但是搞不好也会出人命。
人命关天,所以以内阁王锡爵为代表的大臣们纷纷向张居正求情,希望他能网开一面。张居正考虑到万历新政,而学生们不仅不理解自己是为国尽忠的一片苦心,还纷纷遭到自己学生的弹劾。学生弹劾老师这也在明朝历史上绝无仅有。所以张居正无情地拒绝了内阁和大臣们的请求,并下跪反而求大臣,有人认为张居正这是在作秀和耍无赖。郦波老师讲到这里,突然变得激动起来,然后连续发出几声慷慨激昂的质问,那质问的声音仿佛能穿过四百年的时光隧道,为不理解张居正改革作无声的辩白,那辩白也好象就是发自张居正孤独内心的声音,表达了张居正夺情留任改革决心,也道出了四百多年前张居正内心孤独心境,和难以说出来的言语与艰辛。我想,如果四百年以前那些人和他的学生听到这样质问和辩白的声音,我想他们一定会支持和理解他的老师,万历新政也会取得更大成效。
所以。这一集,讲得我非常颤动不已,震撼不已。可是当时那些人就是不理解,最后连他最看重和得意的学生也不理解。他死后,万历新政也随着人亡政息,没有继续维持下去,刚刚取得巨大的成效最后也被毁为一旦,而他本人后来还遭到抄家的命运,眼看复兴的大名王朝有了新的生机,人民就要过上幸福和安居乐业的生活,最后因为万历新政遭到破坏,大明王朝因此也走后灭亡不归之路。这不使人感到遗憾和惋惜吗?郦波老师最后还无比还惋惜地说,“张居正如果多活几年,后来的大明王朝也许就不会是这样结局。”
还有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集,讲他的孙子张同敝因为是张居正的后代,不愿看到大明灭亡而拒绝投降而遭到杀害,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和忠烈,使我特别感动。这也充分说明了张居正为大明王朝中兴做出巨大贡献和付出的努力让后来的人们怀念和反思。还说明了张居正为万历新政的付出的毕生心血和取得的成就也值得后人瞻仰。就连后来,之前阻碍他万历新政而反对他多情留任遭到廷仗那些学生也终于叨唠着张居正,从而证明张居正改革是正确的,因为他从根本和实际上解决了明朝中晚后期衰败问题,使明朝走上正轨,继续向前发展。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评论,“有人说假设张居正遇到刘后主那就好多了,至少他的身后就不会这样寥落,他的儿孙也能够平安过日子,明皇朝也许会有另外一番局面!”。也有人评价他是伊尹和周公,或把他比作恒温和王莽,因为万历初期,他专权,大权在手。而他自己则以诸葛亮自喻。我认为,无论把他比作谁,功或过和是非,他在明朝历史上,或万历初期功不可没,没有人可以比及,因此被后人当之无愧称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出色的改革家。
《张居正》读后感6
读完了《张居正》这部历史巨作,我深深为张居正的胆识和才气所折服,同时也为他悲剧的.命运感到惋惜。
他在世时,万历新政的推行和实施,无疑缓解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是他死后所遭受的非人折磨却令人发指。
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明只一帝,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张居正穷尽毕生心血,为的是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康。他是明朝的才子,是皇帝的老师,同时也是天下人的宰辅。他大力进行改革,使衰败至极的明王朝得以重振雄风。他的改革无疑触动了贵族门阀的利益,那些王公贵族恨不得将他粉身碎骨,然而他并没有丝毫犹豫和退却。
玉娘──他的知己,曾替他算了一卦,说他“精于治国,却疏于防身”,他的幕僚金学曾却说他是不屑于防身。是的,倘若他已经想好了退路,又怎么可能会不顾一切阻挠来改革呢?死后又怎会有那样的结局呢?
据说他死后,对他的清算除了对江陵张府挖地三尺,对张家老少无情灭绝之外,差一点就要掘坟碎棺,将他的遗骸拖出来喂狗。曾经对他唯命是从的皇帝竟会这样对待他的老师,对待这个国家的功臣,实在是令人心寒,自古朝臣小人多于君子,然而明朝最大的小人却是万历皇帝自己。
我想若非张居正,明朝早就会在历史舞台上画上一个悲惨的句号,正是因了张居正的改革,明朝的统治才会多延续几百年。张居正用他的铁腕手段维护了王朝的尊严,他在一天,这个王朝就必须按他的意愿按部就班地运转。这就是他的威严所在,不怒自威。
然而他的改革触犯了那么多人的利益,他的铁腕手段使他的同僚也感到胆寒,因而那些人抓住张居正父亲的死大作文章,说他匿丧不报的,说他贪恋高位的,比比皆是。哪怕是他的门生也不例外。
古时遇到父母去世,有为父母守灵三年的习俗。不论什么事情都必须放下,回家守制。因而张居正的无私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读书人对他的行为更是愤怒,然而皇帝袒护张居正的强硬态度暂时封住了所有人的嘴。我想这也极有可能是张居正悲剧命运的一个前奏。
古人云“人至清则无朋,水至清则无鱼。”所以这世上能够了解张居正人少之又少,就犹如那稀世的珍宝。
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的荣誉和尊严也一并被剥夺,甚至只要是与他有关的人都被牵连。他若是知道了定会寒心啊。但是我想,即便他是知道了这样的结果,也还是会力排众议进行改革。毕竟政治是张居正实现他毕生理想的舞台,也是他对这个国家最大的贡献。
他的成功令万人瞩目,他的失败又如此令人寒心。正是浮华淘尽,满目荒凉,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感伤。
《张居正》读后感7
近日读了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小说文笔流畅,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熊先生对明代的历史典故十分熟悉,很多背景知识的描述引用显示出了熊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张居正》共4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十分吃力,在春节期间是我难得的好读物。通读下来,对作为改革家的张居正有了一番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竭力推行改革,开创了万历新气象,大有一扫明朝颓废景象之势。在任期间,他大胆起用人才,清量土地、改革税制、整顿讲学,并在皇太后、皇帝和政治盟友冯保的支持下达到了人臣所能得到的及至。在其回荆州埋葬父亲时,沿途官员的巴结奉承、随行队伍的气派,都大有盖过帝王之情形。至此,张居正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点。
繁华过后总是难免寂寞。张居正任首辅十年,所积累的权势和人脉看似深厚不可动摇,却没有想到在其去世不久就被小皇帝迅速清算,多年的心血也随之而去。
当然,在熊先生的笔下,张居正还是作为正面出现的,对张居正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查阅资料,读者可以发现张居正在其去后所遭遇的情形决非偶然,在其政治生涯中存在着一些失败,正是这些失败导致了其身后的不幸:
1、张居正与小皇帝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好,对小皇帝的教育并没有起到效果。小皇帝刚刚亲政,就把火烧到了自己的师相身上,这是为什么?单单是因为张居正拒绝从国库拿银子补贴内廷?非也。或许是张居正的权势大得已经引起了小皇帝的不安,才痛下此手。想想当年高拱就是因为轻视小皇帝才被罢相,因此万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听张居正教导的小孩子。事实上,有记载表明万历在少年时即显示出较高的天分。
2、张居正失去了广大官员和士林的支持。虽然推行改革势必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而招致他们的反对,但张居正的问题决不仅仅在于此。根据《明史》记载,到了最后世人对张居正"日恶之"。从后来查抄张府看,张居正虽不算大贪,但也决非洁身自好,一个一向反对贪腐之人,竟背地里如此作为,难怪万历要动摇对老师的好印象了。在其任首辅期间,其父亲在荆州收取了地方官员奉送的数千亩的良田,恐怕张居正未必全然不知情的。
3、与冯保的联盟导致了内在的不稳定。按照明朝的祖制,内外官员是不能结交的。张居正与冯保的联盟既使张居正得到了政治上的有利支持,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境地。
熊先生还提及李太后对张居正有一份暗藏的情愫,并引得万历的反感,进一步导致了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我个人感觉这可能是文学上的春秋笔法,但不影响张居正的改革者形象。即便放在今日也可以理解,毕竟要打翻既有格局,总要各方博弈,并借助各方力量,直至达到最终的平衡为止。
如今,200多年过去了,类似张居正的改革者在中国的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些,只是世间已再无那个张居正了!
民本的思想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些关于民本的.名言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安民者何,无求于民,则民安矣——清·金缨《格言联璧》
2. 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明·张居正《张太岳集》
3. 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仍不外乎开地利而已。——《晚清文选·(彭玉麟)力阻和议片》
4. 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清·魏源《偶然吟》
5.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明·洪应明《菜根谭》
6. 大厦不倾,匪一瓦之积,黎庶之安,乃众贤之力。——明·方孝孺《瓦铭》
7. 大约小变其治,则人为本,法为末。欲变法,先变人。大变其治,则法为本,人为末。——张鹤龄《晚清文选·彼我篇》
8.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9.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0.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宋·文天祥《五月十七日夜大雨歌》
11. 道也者,导之也,上导之而下遵以为路也。——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12. 得民心者,可以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元·赵素《为政九要》
13. 得土地易,得人心难。——《宋史·杨简传》
14. 发政施仁,所以王天下之本也。——宋·朱熹《孟子集注》
15. 非甚不便于民,且莫妄更。非大有益于民,则莫轻举。——清·金缨《格言联璧》
16. 费千金为一瞬之乐,孰若散而活馁几千百人。——宋·林逋《省心录》
17. 夫民以国为本,不思养之,是自拔其本也。养民之法,一曰务农,二曰劝工,仁也,以博爱为本。——清·康有为
18. 富国之术,不在乎聚敛而在惜费。——宋·辛弃疾《九议》
19. 公道明,则人心自一,公道废,则人心自二。——《宋史·辛弃疾列传》
20. 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明史·周起元传》
21. 功成以开疆安民为要,而亦须能树人,能立法。能是二者,虽不拓疆,不泽民,不害其为功也。——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22. 民,国之基也。——宋·宋祁《杂说》
23. 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24.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清《古今药石·续自警篇》
25.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宋·苏舜卿《诣巨疏》
26. 民吾同胞,物为同类。——宋·张载《西铭》
27. 民陷水火,如已陷水火。——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28. 民者,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八》
29. 民者,天下之本;而财者,民之所以生也。——宋·苏轼《策别十六》
30.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尔,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31.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清·金缨《格言联璧》
32. 念念用之民生,则为吉士。念念用之套数,则为俗吏。念念用之身家,则为贼臣。——清·金缨《格言联璧》
33. 宁过于予民,不可过于取民。——《朱子语类·卷十六》
34. 农桑国之本,孝义古所敦。——宋·王禹偁《小畜集》
3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戊登程口占示家人》
36.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
37. 古之所谓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从其所同然之心。——明·海瑞《赠罗近云代丈定安田序》
38. 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清·金缨《格言联璧》
39. 官之得民与否,去官日见真,幕之自爱与否,去馆日毕露。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幕之自爱,要在廉、慎、公、勤。——清·汪辉祖《佐治药言》
40.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宋·朱熹《孟子集注》
41. 国以民为主,民以国为本,国本人民切不失也。——《武王伐纣平话》
42. 国之命,如人之命。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宋·杨万里《壬辰轮对第一札子》
43. 行钞先以利民为主,其次则不累民可也。——《晚清文选·(王旒)行钞之功》
44.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45. 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清·金缨《格言联璧》
46. 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侧怛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二》
47. 救荒事不可缓也。——《元史·列传第九十》
48.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49. 君必自附其民,而后民附之;君必自离其民,而后民离之。——明·庄元臣《叔笠子外篇·卷一》
50. 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宋·朱熹《大学章句集注》
51. 君子之为君子也,一人死而万人寿,一人痛而万人愈,一人忧而万人乐,一人劳而万人逸。——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
52.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53. 孙富而父母未有贫者也。——清·王旒
54. 所计一身肥,岂望天下活!——清·顾炎武《双雁》
55. 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犹舟也,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晚清文选·(郑观应)议院》
56. 天时不可失,人心不可违。——康有为《政论集·上粤督李鸿章书》
57. 天下不可一日无民,故孔孟是汤武明君道也。不然,则暴君接踵而难为民。——清·金缨《格言联璧》
58. 天下事有利于民者则当厚其本,深其源;有害于民者则当拔其本,塞其源。——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利》
59.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清·梁启超《新史学·第四章》
60. 天下之安而后乐——明·吕坤《呻吟语》
61.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朱子大全·文十一·庚子应诏封事》
62.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63.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明·刘基《郁离子·多疑不如独决》
64.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
65.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宋·朱熹《孟子集注·卷一》
66. 王者所以得天下者,以得民也。得民者,以得其心也。——宋·汪藻《奏论诸将无功状》
67. 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宋·毛滂《玉楼春》
68.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张子
69.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宋·程颐
70. 无德于民,不足以兴。——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十》
7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72. 刑罚当宽处即宽,黎庶皆上天儿女。财用可省时便省,丝毫皆下民脂膏。——清·金缨《格言联璧》
73. 严以驭役而宽以恤民。——清·金缨《格言联璧》
74. 一枝动则万叶不宁,一心散则万虑皆妄。——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5. 以爱已之心爱人,则尽仁。——宋·张载
76. 以天下为己任——《南史·孔休源传》
77. 英雄心性由来热,待竟苍生衣被功。——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棉雪歌》
78. 用兵之道,以保民为第一义。——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79. 有天下者,能存此心而不失,则所以絜矩而与民同欲者,自不能已矣。——宋·朱熹《大学章句集注》
80. 与其得罪百姓,宁得罪于上官。——《宋史·吴带传》
81. 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宋·苏辙《傅尧俞御史中垂》
82.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清·金缨《格言联璧》
83. 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四》
84. 众而不可欺者,民也。——宋·苏辙《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
85. 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
86. 自古未有逆民心而得天下者。——明·薛暄《读书录·卷三》
87.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清·张映斗《咸阳》
88.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89.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宋·苏辙《新论下》
90. 劝人生,济困扶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91. 却是竹君殊解事,炎风筛过作清风。——宋·杨万里《午热登多稼亭》
92.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清·魏源《默觚·治篇》
93.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明《名贤集》
94. 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明史·海瑞列传》
95. 人心之于立也,如木之有根,如灯之有膏,如鱼之有水,如农夫之有田,如商贾之有财。——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96. 三代以上,君民相通,但有足民之事,更无足君之事。必百姓足而后君足,犹子三曰惠商,四曰恤穷。——《晚清文选·康有为·上皇帝书第二》
97.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8.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99. 使民有常产者,又发政施仁之本也。——宋·朱熹《孟子集注》
100. 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清·金缨《格言联璧》
101.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清·金缨《格言联璧》
102.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孝肃奏议集·乞不用赃吏》
1、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6、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9、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2、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3、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4、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5、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8、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9、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20、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2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2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23、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2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25、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2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2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2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2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3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32、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33、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35、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36、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37、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8、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9、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40、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41、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42、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4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44、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45、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6、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7、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4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49、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50、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5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韩非子有度》
52、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韩非子有度》
53、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54、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55、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56、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5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58、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59、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60、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61、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62、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64、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65、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66、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6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6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69、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70、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1、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72、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7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74、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75、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76、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77、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78、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79、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80、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8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82、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8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84、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85、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86、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8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8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89、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90、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91、不以私害法,则治。——商鞅《商君书修权》
92、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9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孟子离娄上》
94、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95、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96、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97、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98、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99、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00、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