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孔子负能量的名言 正文

孔子负能量的名言

时间:2024-11-16 19:44:39

2017高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

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披上了一面国旗,不管你是否认同,但你都要去面对。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我认为,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过去”这个词眼似乎在我们当下人们的心中很遥远,而我们对金钱的追逐,对名利的渴求充斥着这个世界。反而应该对历史和过去认真回望,没有去做,更为可悲的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不再回味。银屏和直播充斥着满眼的荒芜和凶杀,各样的娱乐和花边新闻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主轴。有人对刘胡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不再回味,有人已经麻木地正在数典忘祖,奔跑到了异国叫嚣他国空气清新。这不再是崇洋媚外,这是赤裸裸地丧失中国人的国格,让世人嗤笑。有位戏子的婚事闹剧奇迹般地刷爆了朋友圈,这是为什么?我们国人的传统基因正在丢失和消减。

由此,我想到了列宁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未曾中断的一个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文字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可以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我们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每时每刻都能读懂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的辉煌,汉唐雄风都在传唱着历史强音。新中国的建立,让中国人推倒三座大山,翻身做主人。忆往昔,我们中国人气势磅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梦,世界的梦。我们在正视历史的同时,畅想未来,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让世界在中国睁大了眼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十四年抗战”就是一曲全民族的可歌可泣的抗争史、奋斗史。在新时期,我们正在怀揣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依法治国,深化改革。正当我们在感慨万千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传统继承和发扬方面走出了中国特色。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我们的传统经典作品出版和阅读在逐年攀升,我们的传统国学热潮正在全球兴办孔子学院中播撒,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正在迈上史无前例的一个好时节……

毛主席说过,未来是我们的,是七八点钟的太阳。作为我们的青年人就更应该学好历史,要有责任感、使命感,为国家为集体为个人都要交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

格局与担当

假如生活是一条河流,愿你是一叶执著向前的小舟;假如生活是一叶小舟,愿你是个风雨无阻的水手。

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格局;鲁迅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敢言敢作敢当,为同仁呐喊,为革命鼓与呼,这是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宽窄;不同的眼界,担负不同的责任。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何等境界!格局就是无尽的远方,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担当是为了无数的人们的福祉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格局有大有小,根植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个大我;格局小者,为已为私为小我,也许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自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脊梁”何等气魄!他们有为民请命肝脑涂地者,有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还,有身处异域不改气节者,有面对利诱势逼不改初衷者,有为官一方与民同乐者,有著书立说延续中华文脉者,有壮烈激烈慷慨赴死者……他们的名字、事迹如昆仑伟岸,如大海浩浩。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什么是格局,什么是大我。

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鲁迅面对万马齐喑、风声鹤唳的局面,团结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人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也勇于解剖自己,对国民劣根性而痛,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就是担当。有人批判现如今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精致利己主义,缺乏必要的责任担当,沾染了太多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我们不会忘记“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官;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扎克伯格在回到母校演讲时说,FACEBOOK有志创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气候变化与你我相关,基因组全球共享为治愈某些病症提供契机。中国致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个大国立于民族之林,也离不开格局和担当。

中国天机

名句之所以成为名句,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生至理。中国名句,背后往往还暗藏了天地玄机,是为天机。所以如此,全因中国文化,不仅注意体察人情世故,还注意参悟天地之道。

这些参悟天地之道的圣哲,窥破了天机之后,留下的法语金言,吾辈若能领悟一二,真真受用无穷。

窥破天机一:法天则地

天垂象,圣人则之,中国文化由此产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这句

这里面暗藏的玄机是:天地的运行有它的法则,一个人的行事作为,一定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人性若不合乎天性,就会变异、退化和扭曲。顺应天道的人生,方显刚健、中正、纯粹。

你要达到庄子所说的“逍遥游”境界,你得先做到“无己”、“无待”,“乘天地之正”——一切完全顺应自然。

庖丁解牛之所以能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他遵循了解牛的规律: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郭橐驼种树,就是让树静静地生长,尽可能少的去扰动,去干涉,甚至去过多养护……

窥破天机二:返璞归真

有一种美,清雅脱俗;有一种花,清香四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在写桂花,也是在写诗人自己。李清照就是这样一种美:美在内在修为,美在高雅气质,美在本色,美在纯真。

这使我想到了苏轼的一句诗:“人间有味是清欢”。能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趣味,能于平淡的人生中发现诗意,这是最难以达到的境界。苏轼历尽宦海沉浮,历经人生风雨之后,再来看走过的路,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内心完全趋于平静。这正是:

繁华落尽,铅华洗尽,人生进入真境界。

返璞归真,至纯至简,生活方得真滋味。

窥破天机三:心包宇宙

毛主席诗词,有一种“雄视古今,俯仰天地”的大气,有一种“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壮美。无论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还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都既有“推倒千古之豪杰,开拓一代之新风”的胸襟豪情,又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使命担当。

只有进入“宇宙境界”,才能如此鸟瞰人间,见一般人所不能见之景,抒一般人所不能抒之情。人存在于宇宙这个巨大的时空结构之中,可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读主席的诗,能把我们“唤醒”,把我们从狭小、平庸、猥琐中“唤醒”,从而遇见“胸怀天下、心包宇宙”的最美自己。

读名句,如果不能“唤醒”自己,从而找到自我,既有负于名句,也有负于自己。天机已泄,大道已显,赶紧对接,完成生命的不断自我超越。

文人的傲骨

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视百花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诸多文人以物自喻,洁身自好。爱菊的陶渊明,面对充满束缚的官场选择隐遁。不愿久在樊笼,心为行役,于是种豆南山,采菊把酒,复得返自然,灵魂舒畅,安贫守志。爱莲的周敦颐没有选择逃避,不被逍遥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浊世风所沾染,亭亭而立,香远益清,操守高洁,矢志不移。爱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当年的屈原来,《离骚》里赞美了那么多花,为何不提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为秋花之冠,“梅应妒,菊应羞”,只因它色淡香浓性柔,卓尔不群,这种清雅秀美,幽香袭人的美,也是李清照傲视尘俗,乱世挺拔性格的写照。他们虽不见得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或出世入世,或自赏自伤,都保有文人的一颗清净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无愧于心,也便无愧此生。

傲视死亡是一种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落入敌手,不屈不卑,年仅17岁,慷慨赴死,可叹可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国不复,悲情难书,身入黄土,心系天下,陆游的身后事与己无关,与利无关,只有民族危难,国家统一。“此去泉台找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不惧死难,存亡之间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壮歌。他们有血性,有骨气,有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这是中华民族凛然正气之所在,也是我辈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视群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绝对自信。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这种自信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的而消弭,反而格外难得。与他不同,毛主席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青年时期的毛主席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已有鸿鹄之志。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那真英雄舍我其谁。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主席。毛主席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当今时代,文人的傲骨更不可少。这种傲骨不是清高自闭,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也不是不与尘俗,不触名利的酸葡萄心理,更不是没有道德底线无知无畏的冲锋陷阵。它是一份沉淀了浮躁的平心静气,是一种摒弃了俗累的自由性灵,是一种有节有度的自尊自强,更是一份充满了理性的社会担当。

自强开放,光照四方

“大道之源”《周易》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谓古之君子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近代思想家魏源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谓君子应接受各种教诲,博采众议,开放远见。一人一家一国,如皆能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皆能进取开放,博采众议,如何不可成功、成仁,家兴、国富?只有自强开放,才能光照四方。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自强不息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自古以来,不管国家如何盛衰荣败,都不乏自强奋斗、开放进取之王侯将相,仁人志士。他们或为个人理想,或为亲人家族,或为国家民族而自强进取,不停不息。不管是汉唐将士的积极戍边、扬声边陲,还是民族危亡、外族入侵之时有志之士的喋血沙场、视死如归,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前有不向权势低头的董狐,后有忍辱负重,成就千古大业的勾践;小有司马迁在人生遭遇面前的奋发图强、绝不灰心,写下亘古巨著,大有李白“海县清一,寰宇大定”的远大抱负,仗剑四方;古有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气概,今有侯德宝自主发明侯氏制碱法,打破发达国家的封锁,为世界做出贡献。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一精神的形象注脚。

今天的中国同样多灾多难,冰灾大雪、西藏爆动、火车越轨、地震洪涝……,一系列的苦难考验着这位伟大中国母亲。那牵动亿万人心的5、12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刚健豪迈,不屈不挠。壮哉,我大中国,光照四方!

如果说自强不息是我华夏民族的脊梁,那么变革开放,自我提升则是每次阵痛后的重生。古有唐朝繁盛时,李世民之贞观之治应声而出;明朝蓬勃发展时,郑和之七下西洋沟通海外;清朝衰败时,魏源力求师夷长技,击退列强。今有八年抗战时期,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打败了日不落帝国;改革开放时,邓爷爷的市场经济救活了中国。面对“自强”道路上的局部利益失衡、发展失调问题,共和国领导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发展理念的提出,是从上到下进行的又一场自我革命。世贸总干事拉米最近在厦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发表演讲说“中国一开放就自强”。中国人民以开放阔达的心胸和情怀让中国这位坚强不屈的母亲冲破枷锁,改革开放,革故鼎新,获得新生。幸哉,我大中国,光照四方!

今天的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激烈而残酷。如果没有自强自立,开放进取的精神,则难以在世界立足。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中国积极应对,理智冷静,自强自主,稳定货币,度过危机,在世界面前昂首挺立。27年前,88岁的邓爷爷南巡,以其惊人的远见卓识,无私无畏的勇气,搞活经济特区,把握着中国的改革航向。十八大后习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反腐倡廉,一带一路,改革创新,让中国再次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若无壮士挥刀断臂的决心,又怎会有凤凰涅槃后的重生。美哉,我大中国,光照四方!

自信、自强、开放、进取的中国人民正在世界历史上填写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答卷。中国和她的人民奋发图强,创新开放,拥有巨大的潜能,让世界另眼相看。自强不息,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文化,必将是撬动地球的杠杆。

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开放进取这一精神命脉,中华民族将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故乡月明与他国月圆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有两句令人共鸣难忘的诗,那便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前半句是写实,后半句则是写心。何谓“写心”?抒写心中所思所想所好所恶。那么问题来了:月怎么会是“故乡明”?他乡就没有明月?他乡明月就晦暗不明?难道他乡故乡会是两个月亮?

月亮当然只有一个,他乡月与故乡月也不可能有本质的不同。所以问题不出在月上,而出在望月的人上,出在望月的人的心情心绪上。故乡的月亮之所以会独明,换句成语说,这叫“爱屋及乌”,因爱故乡这个“屋”,连带偏爱了月亮这只“乌”。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在认知上,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

所以一旦主观上认定“月是故乡明”,爱屋及乌,很容易就演变成偏爱偏袒,而偏爱偏袒向前一步就是偏听偏信。一个人的偏喜偏嗜似乎无关大局也无伤大雅,但如果这个人是一家之主呢?一族之长呢?一县之宰呢?甚或是一国之君呢?那样的话,这种偏执偏好就是不公的开始,腐败的温床,混乱的渊薮,就是致命亡国的了。

和“月是故乡明”这种什么都是自己自家的好相反,则是“月亮是外国的圆”这种什么都是别人别国的好,这两个极端的看法做法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患病的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只凭主观臆断,全无旁观客观。这种人这种事这种想法做法,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是一一指出,辛辣嘲讽过的,可惜,病症的诊断不等于病患的根除。现今的中国,深患这两种症候的还大有人在,要想弊绝风清,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那么,怎么走?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也开出了一剂良方:“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正视,我想,首先就是正视自己。不但正视己长,更应正视己短。《道德经》上说“自知者明”,就是此意。可是,自知何其难,总要找面镜子照一照,以鉴妍媸,以别雅俗。唐太宗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也恰恰是这位视魏徵为人镜的李世民,在魏徵死后半年,就下令砸了魏徵的墓碑,毁了这块明镜。所以,当权力失去制约走向极端,再好的明镜也未必有用武之力。这还是号称千古明君的唐太宗,要是碰上《白雪公主》里的魔镜与王后,就更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其次则是正视他人。也包括正视他族他国,总之,我之外的一切古今中外的人、事、物、理。《道德经》说“知人者智”,不过,这种智慧也非易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大原则,可是何者为精?何者为粗?还是需要正视的这个人立得正,站得稳,端得平,看得清,分得明。所以鲁迅再三强调“首先要这个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但不说别的,放眼天下,熙来攘往,又去哪里寻找那位“不自私”的圣贤君子呢?

而且,我还发现:“故乡月明”和“他国月圆”虽是两种症候,患病的却常常是同一个人。其可怪也欤?其实道理很简单:自卑的人往往自傲,极度的自卑往往产生极度的自傲。反之亦然。这大概也是物极必反的又一证明吧!只不过,这种证明一点也不令人愉快。

行文至此,似乎也该开出一副疗救的方子,可我不想开,药医不死,佛度有缘,再好的方子也救不下必死之症,作死之人。这么说,好像又悲观了,不够正能量。那就算是负能量好了,负能量也是能量不是。况且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读《圣经》看《神曲》,一点也不喜欢耶氏父子的天堂,老觉得满天都是神光太刺眼,满空都是鸟人太单调。我天性厌恶厌倦动辄清一色,异口同声,一致同意之类,因为《论语》中孔子早就告诫“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全体的赞同与反对本身就不正常。所以,这篇哪怕打入荒腔走板,只要仍属于不同的声音,也认了!

兼济天下,不负青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一个背井离乡的中国人都很熟悉杜甫这两句诗。当年的诗圣饱经离乱之苦,兄弟亲友星散四方,彼此音讯难通,故而思乡怀人之情愈发显得浓烈。一流的

扩而大之,对于炎黄子孙的我们而言,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故乡——国与家从来都是血肉一体的。我们绵绵不尽的乡愁的落脚点不仅仅是生养我们的村庄,也可以是江南塞北、黄河长江。江山壮丽,文明辉煌,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因为有如此伟大神奇的故乡而自豪不已。

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古往今来,为了让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愈加富强,为了使我们民族文明的火种代代相传,有太多的英雄豪杰挺身而出,奋发图强。他们的名字化作了天上的星辰,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比如尧、舜、禹,比如孔子、屈原、诸葛亮、王安石和王阳明。他们勇敢地践行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上古格言。日星交替,四季轮转,这是生生不息的天道。天道刚健,激励人们奋进有为,百折不挠。这种金声玉振的精神是我们祖国的品质,民族的魂魄,历史的骄傲。

日月不淹,历史老人抖擞精神,将发展图强的使命放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我们有青春,有热血,我们有理由为脚下这片热土奉献一份力量。志存高远,方可不负韶华。“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的这句话同范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源同一理,都在提醒我们要建立宏大的人生格局,有了大格局才能有大胸襟,有了大胸襟才能有大作为。视野若限于一隅则只能做个自了汉,唯有放眼四方,才能做兼济天下的大豪杰。

祖国培养了我们,故乡期盼着我们,为了这份沉甸甸的恩情,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无疑赶上了一个伟大的转折时代,能否向历史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能否赋予我们各自的青春以深刻的价值,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将绳武前贤,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最大的努力。

2、俗语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一个人如果没有未来,活着就没有意义。

3、一个登山的人在悬崖峭壁,所迫切需要的是青藤小树;一个上进的人在人生险途,所急于需要的是善言指南。

4、第一富有的人是谁?《佛所行赞》卷五中说:“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贫苦。虽贫而知足,是则第一富。”是贫?是富?在于我们懂不懂得知足,能不能够在当下的因缘中,寻出一片自在清淡的人生。

5、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6、为了体验人生,应以道德严律人格;为了追求学问,应以智慧扩充心光。

7、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8、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9、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完美无缺的选择。你不可能同时拥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时拥有硕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所有的好处都是你的。你要学会权衡利弊,学会放弃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学会接受命的残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气和。因为,这就是人生。

10、自处处人,就像在画圆,以自觉、自度为圆心,以慈悲、利他为半径,所画出来的一个人生时空的圆。

11、凡是都是一分为二,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在这个“一半一半”的世界里,想要求百分之百的圆满,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容易。所以我们只有从这一半的人生,来影响另外的一半,用好的一半去影响坏的一半,才可能逐步走向圆满。

12、忙,像一把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使人生充满生机。

13、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瞋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14、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15、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16、人生当中,唯有信仰、满足、欢喜、惭愧、结缘、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财富,才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踏实与充足。

17、人生之大病,不在无用,而在无明;事业之成功,不在学历,而在学力。

18、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19、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20、养生之道,在于吃得澹,吃得粗,吃得少;处世之道,在于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21、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22、由“无常”,可悟缘起缘灭,必能精进;由“无我”,可知性真性实,必得自在。

23、自己不学好,别人帮不了;自己要学好,谁也挡不了。

24、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见解。

25、生产好似摇钱树,节俭犹如聚宝盆,勤快能换万担粮,用心拥有全宇宙。

26、时间是一秒一秒给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的用;书籍是一字一字写就的,所以要一字一字的读。

27、做人要能随遇而安、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做;处事要从澹处着眼、疑处用心、无处下手、拙处力行。

28、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29、俗话说:“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空手来到这个世间,最后也将空手远离而去,纵有万贯财富,也丝毫带走不得。

30、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31、一个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

32、一个人该住什么样的地方,事实不在于地方的大小如何,主要在于个人胸襟的宽阔如何。一个胸襟宽阔如当沙弥的朱元璋,虽然席地而卧,却有法界在我一心的感觉;如果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意。

33、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知人很难,知事也难,知理更难!但最重要的,人要知道自己。才能改进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智慧就是自知知人。“知人着智,自知者明。”

34、没有一种教育是成心要让人学坏,但是有些教育的结果是很多人变坏了,这是一个事实。

35、不辞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积小善,无以圆满至德。

36、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37、做事要能知己,若拾寸就尺,不易获得成功;处世要能知人,若拾长取短,容易导致失败。

38、依附得人,可获终身快乐;投靠非类,将造一生之殃。

39、我们或许有不少失败的记录,但是最后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有信心、有力量,每个人都能从失败中成功。

40、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41、人类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每天总是不断的向外去攀缘,对于外在的世界虚妄分别,因此产生了许多烦恼。如果我们能够一切返求自心,而不让此心随境而转,则不当看的不看,不当听的不听,不当说的不说。这就等于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2、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

43、平常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对待的事情调和,不偏激、不极端,那么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这不是很洒脱自在的生活吗?

44、龙要游到大海里应付猛浪,才能活动自如;狮要跑到山林里击败群兽,才能展现英姿;鸟要飞到虚空里接受挑战,才能学会遨翔;人要走到社会里承担考验,才能快速成长。

45、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46、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行致远。

47、有舍,才有得。

48、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49、愿力可大可小,例如:我愿做一头牛,为众效劳;我愿做一棵树,普荫大众。当然我们也可以发愿,成圣成贤,成佛成祖,因为愿力的推动,能让我们忍苦耐劳,甘愿做众生马牛,故所做一切自然会成就,只要愿不虚发,必定能完成。发心,才有力量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志愿。愿力,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50、胸襟宽大,条条都是大路;心意清净,处处都是净土。

51、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52、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53、要产生正能量,不要产生负能量。

54、人无全功;人无全能;物无全用;心无全善。

55、个人的性格,影响自己一生,群众的性格,影响万世族亲。

56、能吃亏可以获得大便宜,能受苦可以获得大安乐,能和气可以获得大力量,能散财可以获得大聚集。

57、求学读书要:读做一个人,读明一点理,读悟一点缘,读懂一颗心。

58、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59、好事要提得起,是非要放得下。

60、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对他都了不得。

关于守时守信守约的名言

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5、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2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31、民无信不立。——孔子

32、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33、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34、一言九鼎重千秋。——陈毅

35、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罗斯福

36、诚实是最好的政策。——富兰克林

37、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38、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40、没有诚信,何来尊严?——西塞罗

4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4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43、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4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45、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46、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克尔

47、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莎士比亚

4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49、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5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附:守时守约守信是一种美德作文

支教快半年了,跟孩子们也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都尽最大可能去宽容、包容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又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孩子,很多坏习惯需要慢慢改正,最关键的是纠正他们不以为然的观点,比如,对上课迟到满不在乎的态度、对约定补课不守信的无所谓态度、对作业不按时完成一拖再拖的态度等。

鄙人虽说能力有限,但可以负责任的说,是一个绝对守时守信守约的人。就拿前几天给孩子办公交卡这件事来说,我完全可以第一次因为没照片没办成就推掉,这是客观原因所致,与我本人无关。但我认为,既然答应了孩子,就要把事情做好。尽管中间中转了五六次,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看到孩子拿到公交卡时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这些付出,是对自己基本素质、道德修养的考验,很值。

但,很多人不这么想。尤其是我现在的学生——这些刚上初一的孩子们。他们认为,晚到一会没关系,上课说话没关系,作业不做没关系,不上学没关系。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没有守信观念。

不止一次了,某个学生说前几天请病假没来上课,让老师补课,老师很郑重的答应了,并让他中午休息时到老师办公室,老师给补课。答应的很痛快,老师也不敢睡午觉,吃过午饭,早早的来到办公室,一边工作一边等待来补课的学生,可是一直等到上课预备铃响了,还不见学生到来。学生很沉得住气,上了一节课,课间还是不见学生的踪影,老师忍不住了,课间赶紧去教室找学生,看到老师,该生一脸的淡然,也不跟老师打招呼,更别说解释原因。贱贱的老师和蔼的问道:“你怎么不去找老师补课呢?”“老师我忘了。”没有丝毫的愧疚,好像老师找他反而多事了。好吧,下次预约中午补课,依然答应得很干脆:“好的老师,我一定会去的。”第二天,又是中午,又没有午休,早早的来到办公室,离上课前还有半小时,依然不见学生的踪影,这次我学乖了,你不来补课,既然老师来了,就去教室找你。到了教室,没有看到该生,估计在宿舍或者其他地方,有几个学生在玩闹,我纠过来一个,考一下所学相关知识,再重点检查一下平时基础较差学生的阅读和背诵情况。打了上课预备铃,该生才慢悠悠的从外边走进来,见到我,也不说话,我也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跟刚才辅导的学生嘱咐了几句,就离开了教室。从该生看到老师到老师离开教室,该生依然没有一句辅导功课的解释说明。我知道自己作为老师,不能和孩子一般见识,不能生气,生气反而让这些没心没肺的学生开心。

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我不再对中午补课的所谓约定抱有希望。如果有了约定,老师肯定会如约而至,但若学生没有到来,那是学生的事,不是老师的事,老师没有违约没有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为人师表,老师我做到了,至于学生理解、学习到什么程度,我不能严以律人,尽管他们是我的学生,是我需要教育的对象。我只是一名语文老师,做好自己,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不让学生对老师说三道四,作为老师的本分,我做到了,我问心无愧。

不但对学生这样,生活中,我也会守时守信,尽量不要食言。但有的人,一如我的学生,对自己说出的话出尔反尔,约定的时间一拖再拖,问其原因,总能理直气壮的说出一大推的理由,丝毫没有歉疚之感,这样的人,比不守时的学生还要让人头疼。学生,起码还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导。成人了,总是迟到食言,总不能像孩子一样教育他吧,而且人家看起来理由满满,轻描淡写的几个道歉,让你怒火无处发,你若不原谅人家,反而显得你不包容太小气了。无语!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关于康德守时的小故事,说的是康德为了准时赴约,经过一座小桥时,桥坏了无法通过,若走其他的桥,就会误了与朋友约定的时间,康德当机立断,买下附近农夫家的房子,快速修好小桥后,马车顺利通过小桥,康德准时到了朋友家中。这样的故事,也许在习惯迟到的人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正因为这样的小题大做,让康德美德世代流传,也说明了人们是多么推崇守时守约的美德。是的,守约是一种美德,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不但要注意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时时注意不能浪费别人的时间。为了自己的私利总是浪费别人时间的人,说白了,是一种极端自私自利的表现。他们不会考虑到别人为了他们的约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像康德一样,为了准时赴约所花费的财力,他们的观点是:反正我们有约定,反正他们会等我,他们不会丢下我的,若是不管我,那是他们不守信。就连七岁的元芳尚且知道: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知,则是无信。为何有些成年人反而不懂这么浅显的道理呢?归其一点,对人的不尊重,极端的自私自利。

这样不守时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比谁都显得积极热情。他若对人有所求,这时的他,绝对不是那个拖拖拉拉、满口大道理找借口人了,几次三番、三番几次的催促他人付诸实施 ,丝毫不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如果一味的忍下去,做什么有涵养的修养人士,其实是在纵容这种极端不道德的行为。

康德的故事需要继续讲下去。我要讲给孩子们听,不批评他们的一些恶习,通过与高尚道德行为的对照,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他们的某些行为是否妥当。对于成年人,更是无权批评他们,但我们可以远离这样的人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远离充满负能量的人,免受负面情绪的感染,让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守时守约守信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