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自身发展环境因素名言荀子 正文

自身发展环境因素名言荀子

时间:2024-10-15 18:24:32

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

其他

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乏,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非十二子》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仲尼》

巧而好度,必节;勇而好闻,必胜;知而好谦,必贤。——《仲尼》

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仲尼》

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也。——《仲尼》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效》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儒效》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儒效》

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儒效》

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儒效》

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儒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诗经 》

能小而事大,辟之是犹力之少而任重也,舍粹折无适也。身不肖而诬贤,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儒效》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人主用俗人,则万乘之国亡。——《儒效》

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儒效》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

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儒效》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王制》

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王制》

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王制》

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王制》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王制》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

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节也。——《王制》

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王制》

王者者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王制》

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王制》

政事乱,冢宰之罪也;国家失俗,则辟公之过也;天下不一,诸侯俗反,则天王非其人也。——《王制》

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富国》

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富国》

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王霸》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王霸》

国无礼则不正。——《王霸》

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王霸》

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王霸》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王霸》

以小人尙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是伤国之大灾也。——《王霸》

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君道》

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不能生养人者,人不亲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显设人者,人不乐也;不能藩饰人者,人不荣业。——《君道》

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君道》

治则衍及百姓,乱则不足及王公。——《君道》

为人主者莫不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是禹、桀之所同也。——《君道》

人主有六患: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知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污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君道》

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循乎道之人,污邪之贼也。——《君道》

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石,无私人以官职事业。——《君道》

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

唯明主为能爱其所爱,暗主则必危其所爱。——《君道》

卿相辅佐,人主之基仗也。——《君道》

1、 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

2、 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4、 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5、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6、 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7、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8、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9、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0、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11、 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2、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

13、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4、 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15、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16、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17、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8、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19、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21、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2、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23、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24、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5、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26、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27、 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28、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29、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30、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1、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2、 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33、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34、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35、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36、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37、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38、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39、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40、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41、 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42、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所尊后也。——《臣道》

明君之所赏,暗君之所罚也;暗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臣道》

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爪牙之士施,则仇雠不作;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臣道》

罚其忠,赏其贼,夫是之谓至暗,桀、纣所以灭也。——《臣道》

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臣道》

仁者必敬人。……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臣道》

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臣道》

君子安于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臣道》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议兵》

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议兵》

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刑威者强,刑侮者弱; 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强,械用兵革寙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议兵》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议兵》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议兵》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议兵》

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议兵》

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议兵》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天论》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论》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买与礼义。——《天论》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天论》

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正论》

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传曰:恶之者众则危。——《正论》

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正论》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正论》

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称功,罚不称罪,不详莫大焉。——《正论》

刑称罪责治,不称罪则乱。——《正论》

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正论》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

天下从之(礼)者治,不从之者乱;从之者暗,不从之者危;从之者存,不从之者亡。——《礼论》

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论》

君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乐论》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乐论》

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乐论》

凡人之患,蔽于义曲而暗于大理。——《解蔽》

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乐论》

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性恶》

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性恶》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性恶》

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成相》

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成相》

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