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分几个段落,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从不同的方面,告诉了我们:做一个人,就要尊敬长辈、诚信对人等。下面是关于《弟子规》的小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
1 “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2 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后来繁殖到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而这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卜式于是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不仅不贪图财物,而且为了照顾弟弟,还把自己的财产让给弟弟,这一行为感动了当时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3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
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4 汉朝有个蔡顺,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服事母亲非常孝顺。那时候正逢着王莽的变乱,年岁又荒。没有饭吃了,他就拾了桑树上结的果子,去供奉母亲。用一个器皿装着黑的桑子,又用另一个器皿装红的桑子。赤眉贼见了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蔡顺说,黑的奉养母亲,红的自己吃。赤眉贼听了,也很可怜他的孝顺,就送他牛蹄和白米。
拓展资料: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弟子规》全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育。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般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
此书原名《训蒙文》,采用《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忠厚家风的必备读物。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 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内容浅显易懂,很快流传开来,且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这本不起眼的“儿童普及读物”,成就了李毓秀的文名。下面是关于《弟子规》中蕴含的小故事的内容,欢迎阅读!
弟子规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易解】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做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故事】“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易解】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故事】重义轻财
卜式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贤士,他对自己的弟弟很好,照顾得很周到。父母去世后,兄弟俩分家,卜式把家中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头羊,后来繁殖到上千头,他买了房屋,置办了土地。而这时弟弟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卜式于是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弟弟。卜式不仅不贪图财物,而且为了照顾弟弟,还把自己的财产让给弟弟,这一行为感动了当时的人,大家都说他是个重亲情、不爱财的君子。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易解】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故事】懂礼的子路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学识渊博,并以懂礼貌著称。有一天,孔子走过庭院,要到门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里读书,子路看到老师,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对老师行礼。那时的“礼”是要鞠躬的,孔子并没有看到他,只是看到了庭院里的樱花而停下脚步,子路就躬身站着,一直等到孔子看到他,那时他的身体已经酸麻得失去了知觉。孔子称赞他说:“子路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学生啊!”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做到像子路一样恭敬有礼,但生活中有些细节也应该注意,比如:我们放学回家,一定要同父母坐下来,给父母泡杯茶,坐10分钟后,会感到心情很愉快,也许父母这时就会有感受要同你沟通,话就可以慢慢流露出来。假如坐10分、20分钟父母无话,我们要跟父母交待一下,如果没事,就告诉父母我要回房间去了,这叫“长无言,退恭立”。现在的孩子很卑慢,对长者的话听不进去,更不会恭敬地向长者请教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无形当中给自己的德行造成了很大损失。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礼仪已成为一个文明发达国家发展或民族进步、进程的衡量及体现。今天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必须学习和讲究礼仪。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易解】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敬老尊贤)。
【故事】粗心的司机
刘老师有一天看到一位老者的脚受了伤,就问他:“你的脚为什么受伤?”他说:“搭朋友的车子,脚还没有放进车内,这个司机朋友在前面没有看到我的脚还在外面,就用力关车门,结果脚受伤了。”这位长者的脚三个月才好。可见我们在这一方面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如果老者乘坐交通工具时,我们要特别谨慎,保护他们的安全。送长辈离开,我们也要记得不是只有送出门就好了,而是要保证长者安全地离开,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晚辈应尽的责任。
在生活中,弟子规有时也很有用,如“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我们从弟子规中,我学会了好多道理,我要做一个好少年。
一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评,一定要虚心接受。
[故事]王羲之教子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称为“书圣”。作为一代书法大师,王羲之在教育上深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王羲之对自己和七个儿子要求都很严格,规定他们在吃饭、穿衣上都要艰苦朴素,不能铺张浪费。小儿子王献之七八岁时便开始学**书法。有一天,他将自己写的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一张摇一下头,直到看到一个“大”字才有了点笑意,提笔在“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儿,然后把字都还给了王献之。王献之拿着自己的字给母亲看,问母亲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有什么不同。母亲拿着他的字看了半天,然后指着那个“大”字底下的一点儿对王献之说:“只有这一点儿像你父亲的字!”即使有客人在,王羲之总是让儿子王献之陪在身旁,从不约束孩子。父母热情好客的行为感染了王献之,并对王献之性格、品德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王羲之鼓励王献之勤学苦练,传说王献之练笔曾用尽十八缸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水平提高很快,终于成为一代大家。王献之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二
[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评,一定要虚心接受。
[故事]小熊冰雹
“妈妈,我要喝蜂蜜!”小熊说。
“孩子,你刚刚喝了一罐,要是再喝,就会牙痛的。”熊妈妈说。
“我要喝!我就要喝!”小熊又哭又闹,还在地上打起了滚儿。
“我的孩子脾气这么坏,真拿他没办法!”熊妈妈叹了口气,到菜园里干活去了。
小熊见没人理他,脾气越发大了,他的肚子变成了一个**的气球。
一阵风吹来,小熊像气球一样飘起来了。
“我要飞到大树上的蜂巢里喝蜂蜜!”小熊怒气冲冲地说。
可是,他没能在大树上停下来,而是被风儿吹到乌云里了!
“我不是小鸟,不想上天!”小熊叫起来。
天上好冷啊!小熊缩成一团,身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此时,熊妈妈正在给青菜浇水,忽然,一个像小熊一样大的冰雹落到她身边。
“**的冰雹!”熊妈妈惊讶地说。
“妈妈,我不是冰雹,我是你的孩子!”冰雹裂开一个口,跳出来一个小熊——他惭愧地低下头,然后扑进妈妈温暖的怀里。
温馨提示:
小熊为什么会变成冰雹呢?因为他爱发脾气,爱发脾气的人不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只会让人觉得寒冷。小朋友,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还会乱发脾气吗?记住,要试着给亲人和朋友送去温暖,而不是“冰雹”。
三
[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文]冬天的时候要照料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到清爽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平安;外出离家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当面禀告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
[故事]孝敬父亲的小黄香
东汉时期,有个小孩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对父亲非常孝顺。这年的冬天,十分寒冷。黄香在睡觉的时候,感觉被窝里简直像个冰窟窿,浑身直打颤。正当黄香即将睡去时,他突然想到:我的床这么冷,父亲的床不也一样吗?透过窗户,他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唉,都这么晚了,父亲还在劳作,真是辛苦呀!黄香一骨碌爬起来,向父亲的床走去。他一头钻进了父亲的被窝。嗬,真凉啊,父亲的棉被比自己的要薄!黄香躺在父亲的被窝里,冷的有些受不了了,他就一边躺着,一边背诵白天刚学过的诗文。过了一会儿,被窝里就渐渐暖和了。劳累了一天,疲劳不堪的父亲来到自己的床边,正准备睡觉,忽然发现了躺在被窝里的黄香。“我的儿,你这是在干什么呀?”父亲惊讶地问道。黄香忙从被窝里爬了出来,匆匆向自己的床走去。“我这是为父亲温暖席被啊,您劳累了一天,这样睡进去也可以驱驱风寒。”小黄香边走边说。“嗬,嗬,我家的香儿真懂事,真懂事!”父亲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四
[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人刚出生时,其禀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来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性才会千差万别。如果对孩子不从小就进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因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发生改变。教育好一个人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故事]小不不
有一只小兔,别人叫他干这干那时,他总是连想都不想就摇着头说:“不!”所以大家都叫他“小不不”。
兔妈妈说:“到外头去拔点嫩草尖儿回来做凉拌菜,好吗?”
“不去!”“小不不”站着不动。
兔妈妈只好说:“你站在这儿好了,我去拔!”
这时,“小不不”冲出去说:“不,我去拔!”
后来,兔妈妈抓到这个规律,当她想让“小不不”做什么的时候,总是反着说。
比如,兔妈妈想让“小不不”去拾些玉米叶子,她就会说:“小不不,我们还有新鲜的玉米叶,你不用去拾了!”
“小不不”就说:“不,我就要去!”
可是有一天,这个办法失效了。这天,兔妈妈要出门,得晚上才能回来。她希望“小不不”好好待在家里,因为晚上草原上会有狼出没。于是,兔妈妈说:“小不不,你晚上一接妈妈吧,因为晚上草原上会有狼。”
“不,我才不去接你!”“小不不”说。
兔妈妈满意地走了。
天黑了,“小不不”开始不安起来,他想,“妈妈会不会有危险呢?我要去接她……不,她让我去,我偏不去。”
过了一会儿,“小不不”又想:“唉,草原上有狼出没,妈妈怎么可能让我去接她呢?我一定是听错了,我要去接妈妈。”想到这儿,“小不不”冲出了家门。
草原上真可怕啊,阴森森的,“小不不”走了没多远,就碰上了一只大灰狼。
“小不不”拼命地跑啊,小鞋子跑丢了,衣服跑乱了,当他一头扑到兔妈妈的怀里时,已经抖成一团了。
兔妈妈拿着棍子吓跑了大灰狼,再看“小不不”,已经吓得说不出话来了。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小不不”再也不那样任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