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1、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出处】《战国策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译文】兵力没有对手强大,不要去挑战,粮食不如对手多,不要打持久战。
2、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
【译文】羽毛虽轻,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轻,但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所毁,就是金石也可以销熔;谗言诽谤多了,即使是骨肉之亲也会消灭。
3、攻大者易危,而民弊者怨于上。
【出处】《战国策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译文】进攻强大的敌人就容易遭到危险;人民疲惫穷困,则容易抱怨君主。
4、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出处】《战国策张仪说秦王曰》
【译文】以治理混乱之国去攻打治理有序之国必遭败亡,以邪恶之国去攻打正义之国必遭败亡,以背逆天道之国去攻打顺应天道之国必遭败亡。
5、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也。
【出处】《战国策张仪说秦王曰》
【译文】假如谨慎做事,依道而行,可以占有天下。
历史评价:
孟子: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甘茂: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
李斯: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刘向: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司马迁: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扬子《法言》曰: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余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诸葛亮: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左思: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李周翰注:四海诸侯虽齐锋攻秦,一言以说,乃能敌之。)
司马贞:仪未遭时,频被困辱。及相秦惠,先韩後蜀。连衡齐魏,倾危诳惑。陈轸挟权,犀首骋欲。如何三晋,继有斯德。
徐夤: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
温会:危轩重叠开,访古上裴回。有舌嗟秦策,飞梁驾楚材。
姚向:秦相驾群材,登临契上台。查从银汉落,江自雪山来。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而仪、秦、衍最著。
苏轼: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影视形象:
1977 电影 《屈原》 张铮
1997电视剧 《东周列国·战国篇》 林京来
1999 电视剧 《屈原》 舒耀瑄
2011 电视剧 《大秦帝国之纵横》 喻恩泰
2015 电视剧 《芈月传》 赵立新
2016年 电视剧 《思美人》 李雨轩
战国时期曾经有“陶为天下之中”的说法,据说著名巨商范蠡就是利用这一交通优势,在今山东定陶地方致富的。然而,秦汉以来更为明确的“天下之中”,则是指河洛地区。河洛地区以经济、文化方面的优胜地位,后来又成为行政的中心。
战国时期,河洛地区“为天下之大凑”(《逸周书·作雒》)、“街居在齐秦楚赵之中”(《史记·货殖列传》)的特殊的地理形势,使得列国兵战往往在这里展开。秦人东进,首先倾力于河洛战事。《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曾经对秦名将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后来不久就派甘茂拔宜阳。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命白起为将,在伊阙会战中大破韩魏联军。三年之后,“东周君来朝。”同年,秦昭襄王亲临宜阳。公元前256年,秦军攻西周。次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秦人占有西周属地对于攻略东方的意义,可以由第二年“天下来宾”得到体现。秦庄襄王即位初,就命令相国吕不韦诛东周君,“尽入其国”,并“初置三川郡”,实现了对河洛地区的全面控制。
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嬴政在统一战争中亲临河洛地区,表明未来的大一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对于这一地区特殊的文化地位的重视。秦始皇平生8次出巡,大约其中6次都行历河洛地区。《史记·留侯世家》记述刘邦与张良在洛阳南宫讨论行封功臣事,说到“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洛阳南宫有“复道”建筑,显然不可能是仓促营造,应是秦时故宫。由“南宫”之定名,可推知洛阳秦宫还不止一处。看来,秦王朝曾经把洛阳看作统治东方的政治重心所在。秦始皇特别信用的重臣李斯,其长男李由被任命为三川郡(郡治在今洛阳)行政长官,而为赵高所忌妒,也有助于说明这一历史事实。
刘邦后来出关击项羽,在洛阳为义帝发丧,又发使者约诸侯共击楚等史实,也可以体现洛阳的战略地位。刘邦初定天下,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他强调关中地理形势的优越,但也肯定了河洛地区的地位。《史记·三王世家》和《滑稽列传》褚先生补述,说到汉武帝所幸王夫人为其子刘闳请封洛阳,汉武帝则以洛阳“天下冲阸”、“天下咽喉”的重要地位予以拒绝。可见,汉代统治者对河洛地区“在于土中”(《史记·货殖列传》)的政治地理及文化地理的形势也非常重视。
《史记·货殖列传》说:“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俨然是联系地域相当宽远的经济中心。当地取得特殊成功的富商如白圭、师史等,其行为风格其实也表现出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师史“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能致七千万”。汉武帝时代的理财名臣桑弘羊也是洛阳商人之子。《汉书·地理志下》在分析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时指出,“周地”风习,有“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的特点。班固说,这是“周人之失”。然而,如果承认商业对于增益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则“周人”对于经济流通的贡献,其实是值得肯定的。《汉书·食货志下》又记载,王莽“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五都”,即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而“洛阳居中”,也说明随着关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洛阳的地位愈益重要。
到了东汉时期,洛阳及其附近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居于领导地位,商业活动尤其繁荣,以致“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后汉书·王符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后汉书·仲长统传》),洛阳成为全国“利之所聚”的最重要的商业大都市。当时,据说“其民异方杂居”,“商贾胡貊,天下四会”(《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注引《傅子》),事实上洛阳已经成为东方世界的经济中心。
《荀子·大略》说:“欲近四方,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这表明,在所谓天下之中的“中央”之地施行统治被传统社会的统治者看作是天经地义的制度。西汉定都长安,有依托关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经济条件的动机,也有“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战略地理方面的考虑《史记·留侯世家》。至于汉武帝时代,政治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一统”的政体已经巩固,于是有封周子南君以期继承周祀的举措。汉武帝封周后诏中,有“瞻望河洛,巡省豫州,观于周室,邈而无祀”的感叹(《汉书·武帝纪》),透露出对以往居于“天下之中”的“周室”的深心敬仰。由于当时东方的经济也得到突出发展,于是,接受“王者必居天下之中”思想的人们在进行新的政治设计时,视线频频集中到河洛地区。王莽夺权之后,在进行“分州定域”的.新的政治地理规划时,提出了“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的设想,随后确定了将迁都于洛阳,“即土之中雒阳之都”(《汉书·王莽传中》)的时间表。不过,由于新莽政权的迅速崩溃,这一计划没有能够实现。东汉建国,定都洛阳。全国的政治重心正式东移。
东汉时,国立学校太学的发展进入空前的繁荣期。汉光武帝刘秀爱好经术,于是“四方学士”“云会京师”。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经,“观听者盖亿万计”(《后汉书·儒林列传上》)。朝廷要求贵族子弟入学受业,甚至匈奴王子也远道前来就读。一时“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后汉书·翟鬴传》)。据说汉顺帝时,进一步扩建太学校舍,于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推算洛阳当时人口大约19.3万多人,而太学至三万余生,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出身洛阳的名士,西汉时期有杰出的青年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汉武帝时代,有一位著作等身的“小说家”虞初在文学史上也享有盛名。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小说家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其中“《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属于虞初名下的作品竟然超过小说类论著总数的68.33%。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于是说:“本志篇帙,莫此为众。”后来的小说家尊奉虞初为始祖。借名“虞初”的晚世小说如所谓《虞初志》、《虞初新志》、《续虞初志》、《虞初续志》、《广虞初新志》等,也都可以看作对汉代河洛文化代表人物之一虞初的一种纪念。《后汉书·王充传》说,王充“到京师,受业太学”,“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洛阳书肆”中所卖书籍有“众流百家之言”,人们可以方便地阅读,可见洛阳当时有相当优越的文化环境。除了数量众多的太学生而外,洛阳市民似乎普遍地有慕好文化的风气。《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蔡邕书丹于碑,正定《五经》文字,来观看和摹写的人,每天有一千多辆车,以致堵塞了道路。“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的情景,可以看作是“洛阳纸贵”之前另一能够体现洛阳人文化素养与价值取向的著名史例。
●在书中:能看到绝顶的风光、海底的世界、大西洋冰凉的海水、热带雨林的狂躁、还有阿拉斯加淘金者的命运、 能与秦始皇对话、聆听古代圣贤的教诲、还能重温很多自己经历过、尝试过、但是写不出来的东西。
●(令黔首自实其田是一个很好的政策,但是呢这个政策出台之后呢,不排除里面有潜在的暗流涌动,就是一些反秦的情绪的人,做出了一些跟这个政策初衷相违背的一些举措)土地制度改革的失败,让嬴政备受打击,他知道自己找到了问题的根结,但为什么却没有解决问题,嬴政找不到答案。这时已经四十四岁的嬴政开始渐渐衰老,但是国家潜伏的危机,始终没有解决,如何挽回渐行渐远的民心,成为嬴政最大的心结。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秦始皇二十六年?喏,这还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铜权衡 ————玄色《哑舍Ⅱ》
●无题
吾笑当年秦始皇,坑儒数个骂名扬。
孰料百年千年后,大巫重来小巫枉。
●敖是龙王的姓。这并非什么秘密,在许多的中国传说中,都共同记载有这件事,西游记也这么写的。敖家的第一代,不是人类,是龙。据说,就是传说中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四大龙王。龙帝有四子,分封他们到四海为龙王。长子封为东海青龙王,名为广;次子封为南海红龙王,名为绍;三子封为西海白龙王,名为闺;幼子封为北海黑龙王,名为炎。四龙王虽为龙身,却能变成人形,取得中原和昆仑之间的封土,并世代享有祭祠宗庙。龙种的尊贵后裔,能呼风唤雨,于半日之间腾云赴万里。推想此事,或许应该看看位于黄河上游的龙王封神之地。南齐邵继善的著作补天石奇说余话里,有这段记载文章。也有伪书之说的这本古书,若依照传承,则是转写自秦始皇焚书而失传的古代竹简内容,而集大成者。但是,如果真非伪书,究竟 ————《创龙传》
●在我死之前,我要去把秦始皇挖出来,自己躺进去,
等到后人发现了我后,把我当秦始皇供起来,
将来还会有人指着我对他的孩子说:“看!,这就是秦始皇。”
●此时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秦法的天下推行与帝国的改革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唯一保障,可是嬴政企盼的民心,又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果呢?规模浩大的工程和战争,让社会超负荷地运转,曾有学者做过一个推算,秦帝国时期从东南沿海,运粮食到西北的河套地区,这个成本比战国时期的输送成本高出了200倍。在湖南里耶出土的竹简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服徭役的刑徒,此时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许多百姓开始加入徭役的大军,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些百姓就死亡了七分之一,繁重的徭役,让整个东方的百姓,彻底反感秦帝国的统治方式,在他们心中统一远远不如传统的分封制。秦帝国统治的原六国地区,这些并不稳固的社会底层,由此走到了火山爆发口。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项羽看见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见了秦始皇,说:“大丈夫生当如是。”项羽在江畔流了血,刘备在长安着了龙袍,那谁是英雄,刘邦?可他不择手段、厚颜无耻;项羽?可他草莽情怀、妇人之仁。刘邦带着弟兄们封侯拜相,项羽只能和他的弟兄们听乌江冰冷的江水声;人们赞扬项羽的英雄伟岸,唾弃刘邦的小人计量。可究竟谁才算英雄?
●西洋开化,比我国迟二千多年,其进化才至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故其弱肉强食与我国春秋战国极相似,而达尔文之互竞说,遂应运而生。要防小孩抢夺食物,不得不用专制手段,故墨索里尼之治意大利,希特勒之治德意志,与商鞅之治秦绝似,而皆收同一之效果,因其为同一时期之产物故也。秦始皇统一六国了,仍复厉行专制,二世而亡,这是世界更进化了,等于身体长大了,再穿小孩衣服,不得不破裂;文景之世,政尚宽大,号称郅治,这是儿子长大了,父母不加干涉,他能独立成为好人。后来历代常有变乱,这是儿子长大成人,父母过于放纵,遂日流于非的原故。然因其日流于非,而遂欲以待婴孩之法,待长大成人之儿子,则又不可。 ————李宗吾《厚黑学全本》
●在嬴政的诏令下,昔日的东方六国的书籍,遭遇了一场巨大的浩劫,无数珍藏的典籍被付之一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事件,但是这个不计后果的举动,得罪了整个天下的读书人(焚书对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极大地破坏和摧残,百家争鸣时候的那些那么珍贵的典籍,我们都见不到了,这确实是对中国文化,是一次非常大的破坏。秦的这个做法,他的最初的动机就是,不许别人提不同的意见,他是把这个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这个风气,他实现了一个终结)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公元前213年,李斯向嬴政上呈一道奏折,他建议整个帝国应当统一言论与思想,一切违背帝国统治理念的书籍,都应彻底摒弃焚毁。面对李斯的提议,嬴政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这位划时代的改革者,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开始质疑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妥协,此时的嬴政决定重新竖起法家治国的大旗。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