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的主要历史功绩
第一件:创立科举制。在魏晋时期,朝廷选官用人采用的都是九品中正制。因为这一制度的实施,导致上层官员全被世家大族把持,下层士族无出头之日。所以社会上真正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门阀衰落,九品中正制已经不再适用,所以便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隋炀帝继位后,设立了进士科,通过科举取士来选拔人才。而也正是这一制度的设立,才让真正的饱学之士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第二件:开通京杭大运河。很多人都说,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自己在江南游玩方便。如果仅仅是那样的话,那你们就太小看隋炀帝的智商了。他开通大运河固然有贪图享乐的思想,但更多是为了沟通南北水道,满足社会的'航运发展的需求。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地区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件:三征高句丽。在汉朝时,陈汤斩首匈奴王后说了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虽然过了近2000年,但现在听到这话,仍叫人热血沸腾。
当时高句丽抢占了中国在东北的地盘,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发兵攻打高句丽何错之有?唯一的失误就是,他在与高句丽作战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国内的综合情况,将大量的徭役摊派在百姓身上。最后国家也开始动荡不安。所以杨广在历史上也曾作出过贡献,并不能对他全盘否定。
隋文帝改革的作用
隋文帝致力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南北朝以来,由于中原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给予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深远的影响。隋文帝在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上,对周边各民族政权,尽可能使他们臣服,维护国家安定。
隋文帝改革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影响巨大的变革运动,为后世的行政制度奠定基础。
中国历史上,能够以短短几十年影响后世千百年的王朝,只有秦与隋。隋朝开国的隋文帝杨坚和继位的隋炀帝杨广,都是历史上的明星皇帝。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杨坚出生在陕西冯翔县的 般若寺,由尼姑智仙抚育长大,13岁还家,15岁袭车骑大将军,20岁继承父爵,晋封隋国公。但促使杨坚下决心篡位称帝的,却是妻子独孤氏的名言“骑虎之 势,必不得下”。
杨坚的父亲杨忠与岳父独孤信本是生死挚友,独孤氏小杨坚14岁,所以隋文帝是历史上成了名的`“惧内”皇帝。最后还是听信独孤皇后 和次子杨广的蛊惑,废掉长子杨勇的太子位,改立杨广为太子。
独孤皇后死了不到三年,杨广就杀了病中的父亲,自己继位做了皇位。隋文帝杨坚在临死之前,才后 悔过分听信皇后的话,受了儿子的欺骗,便捶床叹息说:“独孤误我”!但是为时已晚。
隋炀帝杨广初登大宝,踌躇满志,作诗说:
“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
杨广是个荒淫出了奇的人,他杀父弑兄、奸母淫嫂,无恶不作,还经常自负地引镜自照,摸着自己的脖颈说“好头颅,谁当斫之”?
暴 君杨广也还办了几件好事:一是在洛阳建了一座新都城,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全长四千里,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和交流,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无休止的劳役和赋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公元612年,杨广调动大兵113万、民夫300万,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大败,全 国震荡,流寇四起,隋王朝的统治坐不稳了。
杨广不断派兵征剿,并亲自坐镇江都(苏州、扬州)指挥。他身边的禁卫军将士,多是陕西关中地区人,眼看跟着隋炀帝没有生路,无不想开小差回家。
将军宇文化 及利用这个机会,发动兵变,把隋炀帝杨广抓了起来。杨广对监视他的人说:“我何罪之有?”军士们说:“你相信奸邪,拒绝忠告,穷奢极侈,发动战争,使男子 死在战场,妇儿走上绝路,这就是你的罪。”
隋炀帝无话可说,自己解下汗巾被勒死了。统治中国的隋王朝,只传了两代三十八年就宣告灭亡了。后世学者,习惯以“隋唐”并称,因为隋朝的历史太短,实在是三百年李唐王朝的过渡期。
唐朝不是以阴谋篡位得的天下,而是像汉初一样,是以武功实力开国立业的。
【原文】
凌虚台记
作者:苏轼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1)。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2);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3)。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4)。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5)。此凌虚之所为筑也(6)。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7)。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8)。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9)。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10)。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11)。昔者荒草野田,露露之所蒙翳,抓虺之所窜伏(12)。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13)?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14)。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15)。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16)?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17)!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18)!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19)。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20)。”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21)。
【注释】
(1)国:指都市,城邑。这里用如动词,建城。起居:起来和休息。南山:终南山的简称。主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
(2)于:比。
(3)而:连接两个句子,表示并列关系。丽:附着,靠近。扶风:宋称凤翔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这里沿用旧称。
(4)太守:官名。宋称知州或知府,这里沿用旧称。
(5)所以:的问题。
(6)所为筑:所以要建筑的原因。所为,同“所以”。
(7)陈公:当时的知府陈希亮,字公弼,青神(今四川青神县)人。宋仁宗(赵祯)天圣年间进士。公,对人的尊称。杖履:指老人出游。
(8)累累(léiléi):多而重迭貌,连贯成串的样子。旅行:成群结队地行走。髻(jì):挽束在头顶上的发。
(9)恍然:仿佛,好像。
(10)从事:宋以前的官名,这里指属员。作者当时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是陈希亮的下属。
(11)知:事先知道,预知。
(12)昔者:以往,过去。者,起凑足一个音节的作用。蒙翳(-yì):掩蔽,遮盖。虺(huǐ):毒虫,毒蛇。窜伏:潜藏,伏匿。
(13)岂:怎么,难道。
(14)相寻:相互循环。寻,通“循”。
(15)秦穆: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的君主,曾称霸西戎。祈年、橐泉:据《汉书·地理志·雍》颜师古注,祈年宫是秦惠公所建,橐泉宫是秦孝公所建,与本文不同。传说秦穆公墓在橐泉宫下。汉武:即汉武帝刘彻。长杨、五柞(-zuò):长杨宫,旧址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本秦旧官,汉时修葺。宫中有垂杨数亩,故名。五柞宫,旧址也在周至县东南。汉朝的离宫,有五柞树,故名。仁寿。宫名。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三年建。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境内。九成:宫名。本隋仁寿宫。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五年重修,为避署之所,因山有九重,改名九成。
(16)特:止,仅。
(17)既已:已经。而况于:何况,更何况。
(18)犹:还,尚且。
(19)而:如果,假如。或者:有的人,有人。以:凭借,依靠。后边省去代凌应台的“之”。夸世:即“夸于世”,省去介词“于”,在。而:表示顺承关系。
(20)不在:是说“台”和“足恃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乎:同“于”。
(21)既:已经,译成现代汉语时也可以用“以后”或“了”来表示。以言:即“以之言”,省去指代作者意见的“之”。
【译文】
居住在南山脚下,自然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凭借(靠山)最近而要求住得最高,那么这位置必然能达到。但太守的住处,(开始)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不是事情得失的原因,但是按事物的道理却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
就在它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杵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不同之处。”(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活动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而求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其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其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百倍于区区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几百年之后,想要寻找它们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相比之下这座高台又怎样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相比于人之间的得失,来去匆匆又如何呢?或者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因为要是世上真有足以(你)依仗的东西,就不在乎台子的存亡了。”
已经对陈公说了,下来后(我便)为他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