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论语第十四篇名言 正文

论语第十四篇名言

时间:2025-01-09 14:30:54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与子路一起来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孔子说:“求!难道这不该责怪你吗?这个颛臾,古代君主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并且领地在鲁国的国境中,是鲁国的附庸潘属,为什么要攻打他呢?”冉有说:“是季孙想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赞同。”孔子说:“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人的力量去担任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盲人还用得着辅助的人吗?而且你说的话真是错了!老虎与野牛逃出了栅栏,龟壳与美玉在柜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冉有说:“眼前这个颛臾,城墙牢固,并且与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占据它,将来一定会给子孙留下后患。”孔子说:“求!君子就讨厌那种不说自己贪心而一定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过,诸侯与大夫,不担心人民贫穷,只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太少,只担心社会不安。因为如果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人必和谐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就不会倾危。能做到这样,远方的人如果还不驯服,就致力于礼乐教化使他们自动来归。来归之后,就要安顿他们。现在由与求二人辅助季孙,远方的人不驯服却没有办法让他们自动来归,国家分崩离析却没有办法保全,反而想在国境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孙所忧虑的,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内部)呀!”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孔子说:“天下有道,制礼作乐,军事征伐,由天子作决定;天下无道,制礼作乐,军事征伐,由诸侯作决定。由诸侯作决定,大概传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由大夫作决定,传五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由卿、大夫的家臣来掌握国家的命运,传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政权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里。天下有道,黎民百姓就不议论朝政了。”

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译文:孔子说:“(鲁国的.国君)失去国家政权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季孙氏)手里有四代了,所有,三桓的子孙就衰微了。”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有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三种朋友有益,三种朋友有害。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友,那是有益的。与装腔作势的人为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友,与巧言善辨的人为友,那是是有害的。”

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乐,以诉说别人的优点为乐,以结交许多良友为乐,那是有益的。以骄傲自满为乐,以纵情游荡为乐,以饮食欢聚为乐,那是有害的。”

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文:孔子说:“与君子相处要注意三种过失:不到该说话的时候就说了,叫做急躁;到了该说话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没有看他的脸色反应就说了,叫做眼瞎。”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有三点戒惕:年轻时血气不稳定,应该警惕的是好色;到了壮年血气正当旺盛,应该戒惕的是好斗;到了老年血气衰弱,应该戒惕的是贪求。”

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要成为君子,必须敬畏以下三者:敬畏天赋使命,敬畏政治领袖,敬畏圣人的言论。至于小人,不了解天赋使命而不敬畏,奉承讨好政治领袖,轻慢侮辱圣人的言论。”

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孔子说:“生来就明白人生正途的,是上等人;学习之后明白人生正途的,是次等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人生正途的,是更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肯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人了。”

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要成为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是否明白,听的时候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表情考虑是否温和,容貌与态度考虑是否庄重,说话的时候考虑是否真诚,做事的时候考虑是否敬业,遇到有疑问考虑是否向人请教,临到发怒时考虑是否麻烦的后患,见到可欲的东西考虑该不该得。”

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好象追赶不上,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象伸手碰到滚烫的水。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来磨练他的志节,实践道义来贯彻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但是不曾见过这样的人。”

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百姓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陈亢请教伯鱼(孔子的儿子)说:“你在老师那儿,听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诗》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诗》,就没有说话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诗。又有一天,他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礼》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礼》。我听到的是这两件事。”陈亢回去以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对自己的儿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论语的读书笔记1

《论语》中有许多深奥的古代语言等待着我们自己去探索、解说。如孔子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让我们不要去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需要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他人。

而它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几个人之中一定有一个人比我做得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贵的知识,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读。

论语的读书笔记2

读了孔子的《论语》一书,我的心得体会是: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孔子所提到的学习,不只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做事。因此,孔子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实践,把所学的东西反复实践,真正掌握了,才会体会到喜悦。

读完了这一文,我知道怎样学习是最有效的。

论语的读书笔记3

《论语》一书都是写做人的道理,比如说:“有些人喜欢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有些人学而不厌,谦和待人。”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做人只要行为正当、品格高尚就好,还有要以德服人,心胸宽大。

《论语》这本书真不错!

论语的读书笔记4

论语这本书,是由孔子的弟子所写,里面写的是孔子的话。

孔子有非常多弟子,七十二位弟子精通六艺,他们被称为七十二贤。在古代,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才施教”,以及“仁”。能够实现恭敬、宽容、信用、勤敏、慈惠,加上克服自己、合乎礼节,这时,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仁”了。

我认为孔子对国家有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人。

论语的读书笔记5

前几天,我们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感受很深。

这本书一共写了三十个小故事,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卧冰求鲤》。王祥让我大为感动。虽然是继母,但仍然用自己的生命来感动她,用像生母一样的爱去爱她。有一首诗写得好: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论语的读书笔记6

五年级这一年,白老师让我们背诵了《论语》这本世界的瑰宝,里面有许多条,值得我们小学生学的。

在这里我懂得了要尊敬长辈,爱护同学,还有老师,因为这里面孔子写的特别好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巧言令色,鲜亦仁。”等

总之这本论语我一定要坚持背下来,那样做什么事就不会小鸡肚肠、埋怨别人了。

论语的读书笔记7

昨日,我读了《论语》。

我读的是论语里面的《里仁第四》:子曰:参乎,无道一以贯知。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曽子曰:父子之道,中束,而一已。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那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一段。他们的意思我说一下:父母不在身边,就不能到很远的地方,想到一个地方必须有一个固定的地点,以便父母能找到你。

论语的读书笔记8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论语》学习班。

我读了《论语》,知道了《论语》是一本我国古代经典的书籍,通过这本书,可以跟古人交流,向古人学习。我喜欢的人物有子路、颜回、南宫——喜欢的句子有“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我的志向是当一名音乐家,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论语》中就有许多谈论音乐的内容,我学习《论语》之后,收获很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

论语的读书笔记9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年都不改变父亲教给我们的行为作风,就可以说是尽了他的孝道了。

我觉得这句话的确没错,这不正是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吗?人做事就是要讲信用,要尽到本能的孝道,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论语的读书笔记10

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它不是像古时那种极端的选择,而是日常生活里的一种为人方法,它让我们改变生命状态,以欢乐的信念去面对世界,去建立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我们真正愿意去拥有这颗心的'时候,仁爱就来到了我们的生命里,我们与世界将会变得美好!

论语的读书笔记11

论语是一本教育我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懂得做人的中华文化经典的一本书。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其中有几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这几句话是: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又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因为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的益处多多,这是浮躁的人的清凉剂,修心养性的最佳方法,所以我希望同学们也尝试着阅读。

论语的读书笔记12

今天我拿的绘本是《论语》,虽然没有全部读完,但是读了里边的个别章节,就觉得很深奥。

孔子都说:学过的东西要随时复习,这应该是一件快乐而高兴的事情,我也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所以我很欢迎好朋友去我家玩。

我还要每天反省自己的过错,一定要改正。

论语的读书笔记13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本书,共二十篇。它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记录了一条条充满智慧、发人深省的语录。《论语》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内涵:首先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其次是人格的塑造即自我修养;再次是学习;最后是先进的教育理念。

《论语》中的思想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用简洁的语言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朗朗上口的至理名言吧!

论语的读书笔记14

论语太深奥了,我也看不太懂。听妈妈说,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通过论语我知道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质是现在人中少有的。他教会我们如何接人待物,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

他能被我们后人称为“圣人”那都是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累积的经验和思想,跟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译文:孔子说:“要成为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是否明白,听的时候考虑是否清楚,脸上的表情考虑是否温和,容貌与态度考虑是否庄重,说话的时候考虑是否真诚,做事的时候考虑是否敬业,遇到有疑问考虑是否向人请教,临到发怒时考虑是否麻烦的后患,见到可欲的东西考虑该不该得。”

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好象追赶不上,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象伸手碰到滚烫的水。我见过这样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避世隐居来磨练他的志节,实践道义来贯彻他的理想,我听过这样的话,但是不曾见过这样的人。”

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百姓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陈亢请教伯鱼(孔子的儿子)说:“你在老师那儿,听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诗》吗?’我回答:‘没有。’他说:‘不学《诗》,就没有说话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诗。又有一天,他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了《礼》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礼》。我听到的是这两件事。”陈亢回去以后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对自己的儿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他国人则称为寡小君,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