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茅盾文学十大名言 正文

茅盾文学十大名言

时间:2024-10-02 08:32:28

少儿类

《寻找鱼王》 张炜 著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2015年新作儿童文学作品,一段失传已久的大地故事,一个男孩生命之初的奇幻旅程。一个八岁的孩子在父亲的陪伴下出门远游、苦苦寻找“鱼王”学艺,找到了传说中的老鱼王,也从老人的口中得知了鱼王家族一段精彩离奇、不为人知的民间传奇历史。

《将军胡同》史雷 著

儿童的视角、京腔京韵的故事和生动流畅的语言,讲述了抗战时期老北京人在民族气节、品德大义上的一段传奇。

作品塑造了一位极具个性的“图将军”,将其性格中的义气、侠气、局气表现得酣畅淋漓。对老北京风物节令、物候时序、日常生活的展现充满了历史文化内涵。作品浑然天成、气象高远,有鹤立之势。

《致成长中的你 十五封青春书简》 殷健灵 著

作者以朋友的身份,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少男少女倾心交谈。用精微之笔探悉少年人隐秘曲直的

《森林里的小火车》彭学军 著

一条铁路,一列小火车,三代人的期冀与守望,一个村庄的繁荣与沉寂,给人以多重思考与品味。

主题出版类图书

《抗日战争》王树增著

这是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战史,全书以丰富翔实的叙述,将真实可感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著名作家王树增的三卷本战争题材力作,透过苦难梳理民族历史,带你一同追忆和铭记,充满血泪与光荣的民族史诗。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王义桅著

“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辩证论述,讲述古今丝绸之路故事。凸显“世界养育中国,中国回馈世界主题”。

《谢觉哉家书》谢觉哉著;谢飞编

谢觉哉(1884—1971),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延安五老”之一,知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谢觉哉家书》收录其家书百余封,涉及教育、修养、历史人文、家国往事。

《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 朱云汉著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影响放置在宽广的历史坐标与理论视野中作者在梳理过去三百年世界史的演进脉络,深入观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构成与运作机制,批判性透视全球政治经济旧秩序的真实本质与宰制机制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意涵这个大问题。

《读懂中国农业》张云华著

《读懂中国农业》不讲农业技术,不讲晦涩难懂的大道理,讲的都是大家关心的身边事和热点事。《读懂中国农业》系统论述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十高”与“十低”特征,并相应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与十大战略选择。

科普类图书

《癌症·真相 医生也在读》菠萝著

这是一本关于癌症的深度科普之作,作者是抗癌药物研发一线专家,以通俗流畅又略带俏皮的语言,多角度解毒癌症真相。翔实、易懂、接地气。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潘富俊著

一位热爱古典文学的景观植物学家,在古典文学的绝妙好辞与植物世界的苍翠斑斓之间摸索潜行。左手文学,右手科学。编织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还原了诗词歌赋中的植物原貌。

文学艺术类

《装台》 陈彦著

戏是被照亮被注视的人生,装台人,则站在人生的侧面。作者从人们习焉不察的世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人物形象。小说写古往今来,无从逃遁的生命之重,曲尽悲欢。以现实主义手法,写出了人生经验的复杂纹理,细密而结实。

《曲终人在》 周大新著

一部为反腐新闻补充官场生态和深层细节的小说!一个好人在官场的艰难作为!一本倡导风清气正的小说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赵声良著

敦煌石窟精美绝伦,神秘厚重。本书按时间轨迹向读者展现了敦煌石窟宏阔的发展脉络和纷繁的艺术特征。作者专注研究敦煌石窟三十年,文兼顾艺术性与可读性。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徐风著

顾景舟(1915-1996),壶艺泰斗,是当代陶艺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他的作品工艺精湛,气质高雅,形式多样,将“工”和“艺”两者的结合做到了极致。他把紫砂工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黑白男女》 刘庆邦著

小说以三个死难矿工家庭为主线,展现了普通百姓在灾难面前互相温暖、自尊自强自立的动人故事,是一部发散人间自有真情在的蕴含正能量的小说。

《新诗十讲》 孙玉石著

北大十堂经典新诗课,以富有生命感的精湛解读,打开新诗审美世界的大门。

人文社科类

《故宫营造》单士元著

行走74年,本书汇集了单先生毕业研究精华,将故宫的营造历程,规模形制,细节寓意等,进行了权威解读,抽丝剥茧,可谓字字珠玉。让读者体会到绚丽庄严的古代文明和中华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言浅说》瞿蜕园著

呈现了文言的历程、文法、体裁、风格、应用范例等,见骨见肉的精华。普及文言知识的经典之作。

《唐宋家具寻微》 扬之水著

作者将史料、文物、绘画、诗文交互呈现,将唐宋时期的家具、居室布置及生活用具,一一恢复到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中。

《楚亡:从项羽到韩信》 李开元 著

楚汉之争的千古绝唱,为世人津津乐道,太史公语焉未祥。作者追随太史公的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揭示了从秦末到汉兴的大量史实真相,复活了中国历史上这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国史讲话: 春秋》 顾颉刚 著

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学术大师,古史辨学派创始人,中国现代民俗学、历史地理学奠基人。本书是先生以现代科学方法,书写春秋历史的讲义作品。着重书写春秋时期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简明扼要,言浅意深。

《孔学古微》 徐梵澄 著

20世纪60年代,侨居南印度的徐梵澄先生,开始向印度乃至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文化传统之菁华,第一本便是《孔学古微》。书中,徐梵澄先生旨在向外国学者全面介绍孔子,包括生平、著作,教导以及思想。在徐先生看来,这是一本关于讲述君子品格的书。

《白杨礼赞》原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赏析:

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热烈赞美之情,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四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文章开头点出白杨树“不平凡”后,不写白杨树怎样的“不平凡”,而是调转笔锋,先写“扑入”“视野”的高原风貌,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高原风景画:初看,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细瞧,近处麦浪翻滚,远处连峰祈福。作者把自己置身画面中写出了在此时此地的感受:‘‘雄壮”、“伟大”,但又有些“单调”。这为正式描写白杨树作了环境铺垫和气氛渲染。第三段,作者用“刹那间”、“猛抬眼”把视线引向“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但又不立即说出这种树木的名字,而是用一设问句来提醒,有如临其境的感觉。接着用自己的惊奇之感来点出悬念。第四段,作者才点出“那就是白杨树”,并用一个转折复句对白杨树作了热情赞颂,油然而生敬意,深感“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第三部分为第五至第六段,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第五段一开头,作者就用“力争上游”点明白杨树的外观体现的精神气质,接着连用两个“笔直”突出了白杨树体现这种精神气质的外观特点。再接着具体描绘了白杨树: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绝无横斜逸出”;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然后由“形”进一步深入到“神”,高度赞颂了白杨树“努力向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第六段,作者再次直抒胸臆,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为七至八段,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作者用别具一格的审美眼光,从白杨树的朴实风格、内在的美质,联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以及他们团结一致、坚持抗战,用血写出了新中国历史的革命精神和意志。文章一连用四个反诘语气的句式,层层联想开去,一气呵成,感情激越,气势不凡。第八段囊括上文。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在作者反复吟咏不平凡的白杨树“跟北方农民相似”的赞语中,感情浓烈地揭示了出来。

第五部分为最后一段,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作者把“贵族化的楠木”与“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进行对比,一“那”一“这"表现出界线分明的爱憎。结句再次点题,回应开头,简洁有力。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矛盾的文章《白杨礼赞》入选了我国的

茅盾白杨礼赞原文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延伸阅读:茅盾作者介绍

笔名趣事

现已获得证实的沈雁冰的笔名有98个,然而在众多笔名中“茅盾”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这个笔名的来源也有一个小小的故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沈雁冰被迫隐居在上海,郁郁不得志的他开始用笔来宣泄心中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小说《幻灭》。小说完成后沈德鸿开始投稿,可许多的报社却不敢登他的文章。这使得他内心十分矛盾,于是他在手稿上署名“矛盾”。稿子最后交给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叶圣陶认为小说很好,但是看了这个名字却提出了意见,认为这个名字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茅盾的读书之道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茅盾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作家,他不仅创作了《子夜》《春蚕》等影响深远的作品,还捐出自己的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以鼓励长篇小说的创作。除了长篇小说外,茅盾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和读书以及文艺理论相关的篇章,从中可以窥见茅盾的读书轨迹和他所推崇的读书方法。

茅盾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当同龄孩子都在学《三字经》时,茅盾具有维新思想的父亲和知书达理的母亲为他选择了上海澄衷蒙学堂出版的《字课图说》作为识字教材。在茅盾故居陈列室里,就存放着一部《字课图说》,茅盾晚年时还曾经回忆这本书带给他的欢乐。

8岁时茅盾入小学读书,但因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常常缺课。在母亲的教授下,他很快读完了《论语》。后来有一天,茅盾在放废旧物品的屋子里发现了一箱小说,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他的父母发现他偷看小说后非但没有阻止他,反而提供了更多的小说给茅盾,从此茅盾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说迷。

中学时代的茅盾大量阅读了《古诗十九首》《庄子》《荀子》《韩非子》《孟子》等传统文化典籍,从而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大学时,茅盾在老师的指导下精读了《典论·

对于如何读书,特别是如何读名著,茅盾有自己的独特感悟。他曾经这样说过:“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各章节段落的结构;第三遍就要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记忆精炼的字句。”很多名著茅盾不只读三遍,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读了五六遍,再比如《红楼梦》,他熟练到可以背诵其中的不少篇章。与此同时,他还主张:“诵读文学名著,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过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

正因为如此,茅盾对很多书的点评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曾经盘点阅读过的文学作品,并重点分析了《三国演义》《三个火枪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西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的文学内涵甚至写作技巧和笔法。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