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贪图享乐的名言和事例 正文

贪图享乐的名言和事例

时间:2024-12-24 11:33:20

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光荣。

2、知道懒惰的人不爱劳动,想靠别人生活是可耻的。

3、知道一些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故事和谚语。

情感

1、赞美、尊重热爱劳动的人和事。

2、不喜欢懒惰的人。

3、愿意参加劳动,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本册四、五两课组成一个单元,对学生进行劳动 教育。关于劳动 教育,各个年级段都进行,但要求有所不同。低年级主要 教育学生从小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要学做简单的家务活儿和当好值日生。在此基础上,本课重点是进行劳动观点的 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本篇课文是以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为例,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 教育。使他们从这个故事中领会为什么说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教法建议:

1、在利用教材时,不仅从老大和老二对劳动的态度及做法上加以对比,还要从他俩的不同结果上加以对比,这样学生更能体会劳动的意义。

2、本课重点进行劳动观点的 教育,不要只停留在具体的劳动上,要注意提炼观点;因为学生年龄小,又不能脱离具体事例空谈爱劳动,精选学生易于接受的、能打动人心的事例。

3、本课 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特别是要树立学生中做得好的为榜样,以提高 教学实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是进行劳动观点的 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关于劳动,人和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人离不开劳动,衣、食、住,都要靠劳动创造出来,应该热爱劳动。也有人从来不爱劳动,你对这两种人有什么看法?我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小懒惰奇遇记》

(引导学生对不爱劳动、懒惰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大家都喜欢爱劳动的人,不喜欢懒惰的人。为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

板书课题:四、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

二、分析故事、启发明理。

1、看图、听故事并提出问题。

(1)老大和老二是怎样分的家,各自是怎样想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小结:在分家这个问题上,老大不但没有让着弟弟反而几乎把所有家产都归了自己,只想自己,为的是不劳动也能享乐。我们都恨他。老二有骨气,决心不靠别人,他要靠自己创造美好生活。我们除了同情,更多的是佩服他的勇气。

(2)分家后,哥俩都是怎样过的呢?结果怎样?人们是怎样对待他俩的?(利用电脑课件引导学生分析)

小结:正像谚语所说: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3)结合老大和老二的事例请你谈一谈对"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理解?

板书:

2,老大听了老二的话以后,会怎样?请你续讲这个故事。

小结:老大如果能悔过自新,变得勤劳同样会过上新生活,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劳动光荣”。反之,他若执迷不悟,不会有人看得起他。人们生活离不开劳动,社会发展离不开劳动。热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光荣的;贪图享乐,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三、榜样引导,加深理解。(学生自己阅读故事)

1、甘祖昌将军当农民的故事。

2、《一团伙的精神》

3、《纺织机旁的孩子》

4、《纺线英雄》

5、《一个普通劳动者》。

6、 夸一夸班上爱劳动的好同学。

读了以上这些故事,听了同学的事例,请结合事例谈一谈你对劳动的理解。

小结: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人们都离不开劳动。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因为勤劳创造了财富,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

四、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在家里,爸爸妈妈辛勤劳动给你们家带来了什么?

2、在学校里,同学们的.劳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老师的劳动有什么意义?

3、工人、农民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了什么?

小结:在学校,同学们用双手打扮校园、教室。老师用智慧传播知识、造就人才。在社会,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最光荣。

4、如果人人都不劳动会怎样?

(引导学生体会:没有劳动人类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没有劳动世界上的财富将不复存在)

板书:劳动 创造财富

五、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的生存离不开劳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更离不开劳动。没有劳动人类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没有劳动世界上的财富将不复存在。热爱劳动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尊敬,是光荣的。不爱劳动,靠别人劳动而生活的人是可耻的。我们少年儿童要从小爱劳动,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少年。

探究活动

做一做

1、请你用2分钟的时间整理收拾一下你的书包。

2、叠一叠你的上衣和裤子,比一比,谁叠得好,叠得快。

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小学三年级

评一评

1、 你认为自己在家里是一个--------的人。(是否爱劳动)

2、你认为自己在学校是一个----------的人。(是否爱劳动)

3、在劳动方面家长希望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括号内:

(                  )。

记一记

名 人 名 言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诱人的聪明得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劳动是神圣的,只有人的劳动是神圣的。——高尔基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选集》

所有现存的好东西都是创造的果实。——《牛津辞典》

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医生。——奥斯特洛夫斯基:《演讲书信集》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劳动是幸福之父。——富兰克林

人类的劳动是唯一真正的财富。——法郎士

人们的真正财富是劳动本领。——伊索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高尔基

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列.托尔斯泰

要热爱劳动,只有劳动才给人类带来最伟大的幸福。——奥勃鲁切夫

我们时代的劳动,既是伟大的权利,也是伟大的义务。——雨果

读一读,谈一谈劳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纺织机旁的孩子》

朱德的母亲是个勤劳的人,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整天不歇着,总是纺呀纺。母亲把自己“纺”老了,也把朱德“纺”大了。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四五岁的时候,朱德就开始帮着母亲干活计。在几个兄弟中间,母亲更疼爱他,干活的时候,总喜欢把他带在身边。到了八九岁,这个喜欢在泥里滚的孩子已经长得虎头虎脑,,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有时,他从外面回来,看见母亲在灶上满脸是汗水地忙东忙西,便悄悄地把书一放,就去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他常常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到了农忙,干脆告假,整日跟着母亲下地劳动。母亲也手把手地教他怎样锄草,怎样间苗,怎样救活倒伏的庄稼。

朱德一生都很怀念自己的母亲,他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地说:“我应该感谢母亲,他教会我劳动,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30多年的军事生活中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有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劳动除去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他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人获得巨大的精神财富。

内容预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一、文学常识

l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l“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l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孔子合称“孔孟”,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二、原文

舜发(1)于畎(2)亩(3)之中,傅说举(4)于版筑(5)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6),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7)。

故(8)天将降大任(9)于是(10)人也,必(11)先苦(12)其心(13)志(14),劳(15)其筋骨,饿(16)其体肤(17),空乏(18)其身,行拂(19)乱(20)其所为,所以(21)动(22)心忍(23)性,曾(24)益(25)其所不能。

人恒(26)过(27),然后(28)能改;困于(29)心,衡(30)于虑,而后作(31);征(32)于色,发(33)于声,而后喻(34)。入(35)则无法家(36)拂(37)士,出(38)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注释

(1) 发:被起用。(2) 畎:田间水沟。(3) 畎亩:田间。

(4) 举:被举用。(5) 版筑:筑墙时,两边用木板夹住,中间填土,用杵捣实。

筑:捣土用的杵。(6) 举于士:从狱中释放出来并被任用。士:狱官。

(7) 市:市场。(8) 故:所以。(9) 任:担子,责任。

(10) 是:这样。(11) 必:一定。(12) 苦:使……苦恼。

(13) 心:心意。(14) 志:志向。(15) 劳:使……劳累。

(16) 饿:使……忍饥挨饿。(17) 体肤:身体。(18) 空乏:穷困缺乏。

(19) 拂:违反,阻挠。(20) 乱:扰乱。(21) 所以:用这些来……

(22) 动:使……惊动,使……震撼。(23) 忍:使……坚忍。(24) 曾:通“增”,增加。

(25) 曾益:增加。(26) 恒:常常。(27) 过:过失。这里是犯错误的意思。

(28) 然后:这样以后。(29) 于:在。(30) 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31) 作:奋起。(32) 征:征验,表现。(33) 发:吐发。

(34) 喻:了解,明白。(35) 入:在里面,指国内。(36) 法家:有法度的世族大臣。

(37) 拂:辅弼,辅佐。(38) 出:在外面,指国外。

四、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样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身上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灭亡。

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五、字词、句式

1.字音、字形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孙叔敖(áo) 百里奚(xī) 筋(jīn)骨 行拂(fú)乱其所为 衡(héng) 拂(bì)士

2.通假字

①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② 衡于虑。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③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3.词类活用

① 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穷困缺乏。

动心忍性。动:使……惊动。

② 名词用作形容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4.一词多义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反,阻挠)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辅佐)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发于声(表现)

5.特殊句式:困于心:状语后置,“于心困”。

六、理解性默写

全文的中心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课文第三段是承接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观点,其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行拂乱其所为”而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苦其心志”而言;“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动心忍性”而言。

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七、简答题

1.概括全文主旨。

通过一些历史人物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磨难的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逆境对成才的作用,进而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揭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2.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二段--举例论证,说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主要论述了人处于逆境才能奋发向上,国无忧患就会遭受灭亡的道理。

第四段--突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的另一版本见下)

第一段--列举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一个人成就大业都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折磨的观点。

第三段--谈人论国,进一步阐述观点。

第四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第一段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都经历艰苦磨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即逆境成才。

5.孟子从反面论证亡国的原因,但正面意思很清楚,这就是:

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磨难。

6.孟子认为国家长久不衰的条件: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7.请写出有关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强,争取更大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期末总结作文 篇1

这周三,我们终于考完了试,这次期末考试,我自我感觉良好,这不,数学试卷一发下来,我就高兴的“灰”上了天。

一发下卷子,我就拼了老命的做,一开始十分顺利,就是遇到了一个对我比较难的选择题,我愣了一会儿,最后终于决定咬咬牙填上个我认为对的答案,接着就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继续做,好像忘了我是蒙的,接下来就又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啦,我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后,才松了一口气,在这一刹那,老师竟然同时说道:“来,最后一个把卷子收起来,没做完的'先不收。”顿时,我的人生观崩塌了,难道我就这么慢吗?“你就这么慢,就只有几个没做完的了”同桌说道。好吧,我承认我这么慢。

苦苦等待了两天,总算数学卷子发了下来,一发下卷子,我就看正面醒目的红数字:96。妈妈呀!96分,上帝不会又宽恕我了吧,竟然比上次多五分,哦!又有炸鸡吃了。我好开心啊。

我在发下卷子后仔细的看了一遍错题,发现有的是因为粗心,但是殷老师的名言是:粗心就是不会!所以我就有的是不会,例如一道填空题:右图是一个(),它的右面是(),这个长方体的正面的长是(),宽是(),它的表面积是()。我把这个长方体的正面的长、宽以为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所以就填错了。

这次大家的成绩都不错,我的成绩也不错,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改掉错误!

期末总结作文 篇2

夜色低垂,星月如坠。如墨如水的夜空,银河上,是否有人荡着双桨划艇,如此一想,学习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老师捧着成绩单,庄重严肃地宣布成绩,虽然已经知道了,可老师说的时候却仍然是很紧张,心弦也绷紧了不少。这次我的成绩不能说是太好,毕竟还没有独占鳌头,可也不能说是不好。因为和上次相比有所进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一定不能骄傲自满,因为满意会失去继续奋斗的信心,使人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我也知道,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或许这次我只是侥幸,题并不难、攻江山易守江山却难:“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年级里有多少人虎视耿眈地盯着前十名的荣誉,而我这次跻身入了这行列,便不能再掉队。

填补缺陷的人生才有意义。通过这次考试我检测到了自身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语文作文我一向是三十二三分,这次却只有二十九分,一是因为态度不端正,字就拉了不少整体美感,再者就是内容空虚浮华,只有表面的侃侃而谈而无具体事例。还有英语的听力和基础的单词,多听录音,单词当堂消化。下去一定要复习。地理更是应该多读图,多记图,各种地形及气候类型、特点,必须真切地学会。如果考试前就把这些做到,我想我这次考得定会更少有遗憾。

“好汉不提当年勇”如今,这已经成为历史了,“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现在我们更应该在暑段期间查缺补漏。在初二的新学期里更上一层楼,这次考试不错的,继续努力,考得不好的,更应该发愤图强与其他人齐头并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假期若是贪图享乐那么无数人就会在这个弯道上从你身边呼啸而过,那样的差距很难弥补。”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成绩各有干秋,问题在于自身。自我省察,发现并改正问题,严于律己,奋斗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出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期末总结作文 篇3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说再过两个星期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听心里突突直跳,因为我还有好多东西没有复习。

晚上回到家后,我吃完饭的就早早的打开了课本复习习题,爸爸看到我这样子很好奇,因为往常我回到家都会打开电视机看动画片,我对爸爸说,等两星期我们就要期末考试了,我要好好学习,不再浪费时间去玩了,爸爸听后笑着点了点头。每天我都会学习到九点,很多以前的题不会的现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对期末考试已经没有了恐惧,而是满满的自信。

期末考试了很快就来临了,我的心一点也不紧张,到了考试那一天,我自信满满,卷子发下来以后,我看到题目我都做过,我心里十分开心,因为我努力了,自然会取得好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