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童年,但我们可以让童心伴随我们终生。
3、我们的班级生活应该为孩子们留下温馨的记忆。
4、做最好的班主任。什么是最好?通俗地讲,就是你和学生之间难舍难分。
5、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会波澜壮阔。
6、民主就是一种尊重,每一个老师的行为都是教育资源。
7、教育人应该有一颗童心,童心比爱心更重要,爱心需要培养,而童心只需要保持。
8、写作让我的事业插上了翅膀。
9、诚实比100分更可贵。
10、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11、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12、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平凡的工作。
13、教育要有一点浪漫的气息。
14、多一条爱好,就多一条同学生走在一起的道路。
15、我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任何“过分”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16、不要做别人,做自己;不要重复自己,要创新。
17、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是我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位学生;这颗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地拨动了我的情弦??”
18、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19、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20、先生之最大的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再次读《爱心与教育》一书,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震撼来概括,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对优生的慈爱,对后进生的仁爱,体现出他对民主、平等、博爱教育思想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下面是爱心与教育读书摘抄,欢迎参考阅读!
柳斌同志概括的素质教育三要义: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主要是通过为每个人的个性发展来实现的;中学阶段德育要培养学生的三个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意识;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教育多样性、培养目标多样化。一句话,素质教育是真正把学生当作人的教育。
手记一:爱心与童心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高素质的教师,第一条应该是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李镇西的主要做法有:记住每一个学生的生日,给他们过集体生日;关心生病、家庭困难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帮助;带学生包饺子、野餐。
手记之二:与顽童打交道
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对后进生,要帮助他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不能把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浇灭(苏霍姆林斯基语)。
“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后进学生”的教育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自省),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
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二: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培养优生六大方法:
一是引导优生树立远大志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有关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使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经常激励优生,“我是要干大事业的”。
二是帮助优化认识自己。让他们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方面的素质,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三是教育优生保持童心。防止优生虚荣自私、骄傲自大、心胸狭隘,引导他们与同学平等相处,在主动为同学服务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同时对待荣誉和分数学会淡然处之和互相谦让,以培养豁达淡泊的心境。
四是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告诉优生“不要自己埋没了自己”,而要培养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勇气、毅力和能力。
五是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创设一些机会让他们品尝失败滋味。
六是培养优生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从解题时的独特方法到作文时的新颖构思,从独当一面地开展班级工作到积极参与各种课外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要引导学生“多想想办法”,“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总之,只要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其创造力培养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手记四: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男女同学的交往应该是等距交往、公开交往、坦然交往。所谓等距交往,就是对班上所有异性同学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除了临时的班级工作需要,要避免同某一异性过多的接触。所谓公开交往,就是尽量在公开场合同异性交往,而不要单独交往。所谓坦然交往,就是言谈举止要自然大方,坦荡庄重。
如何改变孤僻性格?一是学会大声说话;二是尝试抛头露面;三是主动关心他人;四是积极投身集体。
人在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中,是有各种各样的内容的。它们能形成完全不同的幸福,价值都是同样的珍贵和巨大。幼年时父母的慈爱,童年时好奇心的满足,少年时荣誉心的树立,青年时爱情的热恋,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受到晚辈敬重的尊严,以及暮年时回顾人生毫无悔恨与羞愧的那种安详和而满足,这一切,构成了人生全部可能的幸福。它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欢乐,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珍贵的回忆。——《磨亮女性成才的利剑》。
手记五:沉重的思考——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
德育要真正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切合学生的心灵。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理解学生中引导学生。这也是德育的艺术所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并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在自然而然的气氛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是使这种影响产生高度效果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学生不必在每个具体情况下知道教师是在教育他。教育意图要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教育有四个支柱,这就是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李镇西在一份调查答卷中对有关问题的回答:
1、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本教育论著: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诗(马卡连科),陶行知论德育。
2、最重要的师德有哪三点: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永远不要对任何学生绝望。
3、对自己启发最大的三句教育名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4、对学生的教育赠言有哪三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天生我材必有用。忠实于少年时代的友爱、热情和誓言,这是人生最严肃的事情。
5、您所采用的教学艺术有哪三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思维的王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燃起思考的火焰;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展开思想的碰撞。
6、优秀家长最重要的素质:人格高尚,不仅仅以分类苛求孩子,理解教育规律。
7、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善良、正直、有志。
8、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的策略:设法增强其信心,暗中降低学习要求,创造其成功的机会。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
关于李镇西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早就听说过,只是没有读过他的书。最近,买了一本他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爱心与教育》",刚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部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工作第一线,辛勤探索素质教育的结晶,以手记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
说实话,我才只看完了他的手记一,就被其中所记录的教育故事深深地打动,几次不知不觉地热泪盈眶。如果说,单纯的理论套套谁都懂,那么李镇西老师触动读者心弦的则是一个个朴实真挚、载满真情的案例,记录着他与学生之间的情与爱。
李镇西老师说,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他首先是一种充满感情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因为有了这颗爱心与童心,李镇西老师几乎整天都和学生泡在一起,把一位学生家长送给他的一筐鸡蛋用煤油炉一天煮一个,全部又让这位学生吃了;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背着一位患病的学生步行上医院,他还在每一个学生的生日里给他们送上自己的贺卡……老师在用爱心感动着学生,学生同样用童心来回报老师。
是的,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首先让我联想到了我的中学班主任老师,他和李镇西是属于同一个年代的人,对待学生严格,有爱心,有着满腔的热情,他把正直、善良传授给学生,他把青春把爱心统统奉献给了学生。回忆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我很自豪成为了老师的学生,尽管十几年过去,当初老师眼中那个单纯朴实的学生已经为人妻为人母,可是,我永远都会记得老师的崇高形象,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几位这样的老师呢,然而我却遇到了,我是幸运的。老师的一生很平凡,但他的教育人生却是永远星光璀璨,在他的生命中能够拥有像我一样牵挂他的学生,他也是幸福的。
读着李镇西老师的故事,回忆着最尊敬的老师,我不断地衡量自己,其实,我真的差得太远了,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也接受着家长和孩子们的对我的"有爱心的老师"的赞许,可是,当面对这样一面镜子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很惭愧,如果我真的有爱心,班级里就不会有像小雯那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因为我的爱心不够,导致与其家长产生的问题也就存在;如果我真的有爱心,班级里那些特殊生就不会一直那样没有起色;想想我曾经的工作,想想我曾经的失败,对比李老师这颗高尚的仁者之心,真是相形见绌,惭愧万分。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要心中有爱,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对于教育也同样,只要自己有充分的爱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只能说明爱心不够。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2
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
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对于工作多年的我来说,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当我读到李老师的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使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给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他把学生比作“容器”,要向这个容器里面注入高尚的道德思想,美好的情操教育。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的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书中的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的形象,在李老师对他所写的近五十页的教育手记中,我深深地感到转化一名后进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与耐心。教育不是神话,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渐变的,甚至会经常周而复始地回到原点。在我看来,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然而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稀缺的就是耐心与恒心了。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不断反思自己:假如万同是我的学生,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羞愧无比!我想我做不到,我会伤心、愤恨、绝望、无奈,会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宽慰自己,理直气壮地把万同清除出我的心灵之外,因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
《爱心与教育》让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三心二意”。三心——指爱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诚意。我读了这本书后,一定会好好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不忘李老师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
拜读了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之后,李老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执著的爱深深打动了我。
李老师曾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李老师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师生之间多么朴素,多么和谐的情谊呀!
“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李镇西教师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导思想。《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也是作者爱心与智慧的升华,也是一曲用爱心来谱写的教育之歌!
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心贴心。让我们的爱心化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每一个学生心间生根发芽,直至爱满人间。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也说过“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读过之后,我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奉献我们的爱心。上课要面面俱到,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下课后多与学生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给学生以指导,鼓励与关心。让学生感到对他们的关注与关爱。
当然,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这就涉及到李老师教育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民主教育,懂得互相尊重,宽容学生,我们才能获得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抓住教育契机,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取得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为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课堂,而不是只有老师是权威的一言堂。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同学们的理解是多种思路的,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总之,在爱的呵护下,创设自由民主的课堂,是我读完《爱心与教育》之后最大的收获。我决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让智慧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诚的朋友;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