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有关比较法的名言警句 正文

有关比较法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1-17 14:03:49

[教材分析]: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

(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

②死于安乐

③国恒亡死即举大名耳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⑥发于声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及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议论文通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和比较法等。引证法的全称为“引用论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法”,是通过引用名入

作文课堂

老师:大家应该记得《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的这句话:“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孔子引用周任的话用意是什么?

学生:借用古代良吏的名言,说明了人在某一个职位上就必须施展出与之相称的才能。

老师:那孔子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而要引用一句古代良吏的名言来说明?

学生:这样更具有权威性,也更有说服力。

老师:对,这就是“引证法”。它的好处是:借用权威性的话语,使文章说理更加深刻透彻,更具有说服力,体现出一种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大家,说话时也会引用古代名言来增强自己言论的说服力,而在后人的文章中,就更是常常见到运用引证法来提升文章权威性的例子了。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吕氏春秋》中的《察今》一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邪。”莫邪,是古代有名的宝剑。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把剑,只要锋利就行,不一定非要像莫邪那样有名。这启示我们,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并不一定要名扬四海,我们提倡学习名人成功的

上面这一语段即使用了引证法,引用了‘察今》中的“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邪”阐明我们提倡学习名人成功的经验和奋斗精神,而不是盲目崇拜名人头顶上的光环这一道理。

学生:老师,哪些材料可以作为引证时使用的论据呢?选取这些材料的要求是什么?

老师:引证时可用的材料十分广泛,比如著名作家、权威人士的有关言论,科学的公理和定理,流行的格言、谚语以及各种政策、法规等。引用这些材料时必须注意:第一,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绝不可胡编乱造。第二,这些材料必须具有权威性,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经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第三,引文要准确贴切,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无”的放矢。第四,平时积累这些材料时要认真核实,要确保材料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不能随意添油加醋。

学生:老师,运用引证法必须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老师:引证法的使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找到确切的理论论据,这可以称之为“引”:二是要对所引理论根据加以分析,使之与论题充分联系起来,这可以称之为“证”。许多学生对于“引”是颇费心思的,但对于“证”却往往不够重视;只“引”不“证”或重“引”轻“证”,文章便成了“观点”和“引语”的堆砌。在运用引证法时,找到确切的理论根据是可喜的,但论据本身只是一种材料,它不能代替论证。缺乏论证分析的过程,文章则变成了一种简单拼凑,势必苍白无力。因此,在列出理论根据之后,一定要恰当地加以阐述,要引而有证,引而有说,讲清所引用资料的意思,阐明引用资料的目的,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观点紧密联系起来,使得所引材料真正为我所用,成为文章有机的组成部分。

学生:老师,“引”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老师:从“引”的方式上看,不外乎两种:“直引”和“意引”。“直引”即直接引用,这是我们运用最多的一种方式。而“意引”又可分为“转述”和“活用”两种。“转述”即作者用自己的话转述原文意思,“活用”即化用或套用名言警句,同时加以适当论述。

学生:老师,在“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老师:第一,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定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可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志向远大,可选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批评某些不能持之以恒、一曝十寒的行为,可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等等。

第二,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所以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这样就会犯主客倒置的错误。

第三,要注意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而间接引用只须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

学生:那么“证”又有哪些方法?

老师:“证”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简单介绍三种。

第一种,诠释引证法。即通过对引文的诠释分析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例如: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样样不如老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为老师是错误的。

在这段议论中,作者对“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了解释分析,从而证明“要‘不耻相师…的论点,这样论据与论点得以紧密结合,不致油水两分,

第二种,归纳引证法,即从不同角度引用归纳,证明论点~例如:

古人说的“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写的是沉醉灯影书乡的境界;令人也说“给我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表达的是对书的情有独钟: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还说“只愿我走到香丘尽处的那一天,有人放几本耐看的书在我棺材里,就是下地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见书是她生死相依的伴侣,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

文段引用古今中外的诗词格言,证明了“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的现点,做到了“引”而有“证”,“引”而有“析”,人、我交融、

第三种,反向引证法即从反面引用,间接证明论点例如:

常言道:“时间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疤,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可以抚平一切,时间可以让人忘掉一切”这是我们对痛苦的自我解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可是这并非真理曾经沧海难为水,有些事情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文章先从反面说起,用“时间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疤……”引出自己的观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一文章开头引用的格言谚语,虽然没有直接起到支撑论点的作用,但正因为与作者的'观点相反,从而使作者的观点备受读者关注,

学生:那么在运用“引证法”时我们又需要注意些什么?

老师:一是切忌“引”而不“证”或以“引”代“证”,使文章成为观点和材料的简单叠加:二是要善于分析材料,让所引材料与自己的分析相辅相承,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三是“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材料新鲜,或能从旧材料中诠释出新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总之,写文章既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又“无定法”,全在于我们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

老师: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实践二实践的第一步是多读多思下面,我们来读一篇在引证方面有不俗表现的高考优秀作文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口福建一考生

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从马背上摔下会导致瘫痪的普通人,然而演员克里斯托福·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期中让思维转弯:…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耍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执着是无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远无法找出那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关系,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这种时候,让思维转个弯,也许你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前路荆棘蒺藜、乱石粗粝,何必囿于传统,不肯转弯?无法知道你是否是在第666次实验中侥幸成功的欧立希,是否是尝试了五百多次而成果寥寥的普利斯特利。也许正是由于后者和格林兄弟相同,不愿在原有假设上让步,让思维转个弯,终究把“氯气的发现者”这一称号拱手让人。人生极长又极短,岁月不会容许你做那个徒劳地把巨石重复推到山顶复又使其滚回谷底的西西弗斯。让思维转个弯,无用功只会降低生命机械的输出功率。

郁悒幽囚,悲天悯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当人人都在“恨不能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时,麦克阿瑟一句“幸运的是我们只会失去一次生命”,有如木锋醒世。当世人皆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怨“幽窗冷雨一灯孤”之时,偏有人朗声道“肯信来年别有春”,“明年春色倍还人”,如清夜鸣钟。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暂到让人不舍得用郁郁寡欢来把它填满。让思维转个弯,在消逝中找寻美丽,在失去中找寻收获。

于是,当道边柳絮吐白,上下纷飞,不妨放下心中执念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让思维转个弯,相信“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于是,当名缰利锁桎梏了周围的人,不妨放下心中坚信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让思维转个弯,庄周的“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亦不失为一种人性的率真与可爱、意气的豁达与豪迈”。

须知道,当把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奖”和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双双揽入怀中之后,“超人”克里斯托福·里夫(不再是演员).最庆幸的就是在那场不幸发生之后,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个弯。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方法解密

这篇高考优秀作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作者很善于运用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哲言睿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何妨让思维转个弯”。这些杰出者中,有科技界的泰斗,也有娱乐界的明星;有文学界的大腕,也有哲学界的巨擘……他们的语言有的充满睿智、饱含哲理,有的极富文采,有的充满诙谐……它们都从正面或反面印证了一个真理:人在困厄中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当你遇到极难解决的问题时,何妨让思维转个弯。换一个思路,你就有可能得到一片全新的天地。文章引用频频,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全无“掉书袋”之艰涩

特别值得赞赏的是作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平时紧张的学习中能够积累如此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范围之广令人惊叹在运用时,作者几乎皆为直接引用,而且用得恰到好处,这也证明了作者并非机械记忆,而是完全做到了理解、消化、吸收,并融入到了自己的整个知识体系中,所以才会有考场上材料的信手拈来和使用时的得心应手。有句话叫“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考场上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一定浸透了这位中学生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摘要】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

【关键词】心理教育方法

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一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可供利用的因素

1.勤奋向上的教育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渴望了解未知的东西。在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勤奋是必不可少的。各名人大家都是经过不懈的勤奋努力才取得成功的,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我”“执经叩问,行深山巨谷中,不嗜衣饰豪华”终有所为;荀子的《劝学》一文就是劝勉大家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以量变求质变的。

2.谦虚谨慎的教育

谦虚使人进步,只有时刻保持谦虚的胸怀,才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得进步。《伶官传》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提倡谦虚的精神。《石钟山记》中作者考察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这种谨慎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3.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教育

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应如何面对新事物呢.是像《断魂枪》中的沙子龙不肯传艺,只在回忆中生活呢.还是像《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那样,战战兢兢,怕出乱子,顽固地维护旧事物呢.还是像《宽容序言》中所说那样对新事物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呢.

4.增强意志力的教育

只有决心没有毅力,是不会成功的。勤奋+决心+意志力=成功。古人登山“入之愈深,见之愈奇”,他们乘风雪,登滑石,攀高峰,终于领略雪中泰山之趣味。这启示我们:拥有非凡的意志力、坚定的信心,就有可能得到更多更好的收获。

5.心理承受力的教育

要教育青年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正视失败。在困难面前,不能丧失信心,而应该勇敢地在失败中崛起。这时,一颗能够承受挫折、坚强的心灵就极为重要。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数次被陷害、罢官、放逐,但他仍旧不改初衷,提倡“美政”,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6.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高中生已经在思考人生目的,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他们今后走入社会大有裨益。《项链》中玛蒂尔德的人生观是不可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凯勒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使之“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方法

1.背景分析法

了解背景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动机、创作中的艰辛,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许多名篇巨著往往是“不平则鸣”“忧愤”的产物。“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写出这段名言的作者司马迁学习了前辈们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态度,创作了《史记》,这是一部令史学界和文学界都震惊的奇书,也是一部面对挫折的抗争史的见证。其创作过程异常艰难,许多学生都想象不到。这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史记》的创作背景。很多学生听了之后,对司马迁肃然起敬,其心灵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2.拓展法

主要是讲清文意,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而言的。只有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以此为辐射点,进行联想。如:《伶官传序》中论述了人事的作用,所谓的人事就是人的主观努力。文中指出“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其意都是说要谦虚谨慎,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以此文意,让学生联想还有哪些名言阐述了此道理。经过思考,学生列出了许多名言警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而且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当学生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时,就会抓住机遇,用行动改变未来。

3.比较法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既可在同类课文中比较,也可在不同课文中比较。既可以比较相同处,也可以比较不同处。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可比较“我”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结果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勤奋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比较中,心理逐渐走向成熟。

4.辩证分析法

高中生已具有一定辩证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为客观的评价周围的人和事。在教授《项链》一文时,对于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学生最初形成了她无可厚非和她太不值得了两种极端化思想。在同学们的争论中,我引导大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评论她。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

(1)可以理解她的虚荣心,毕竟人往高处走,但她那种人生来就是享乐的观点是不对的,人生还应有更崇高的追求;

(2)肯定了她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偿还债务的能力,认识到她在面对不幸时坚强果断的一面。这样,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玛蒂尔德这个人,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乐,明白了要通过正当手段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

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