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心情说说 > 老木工手艺发说说 正文

老木工手艺发说说

时间:2024-12-25 16:19:44

最初看到“背影”这个标题,我就想写“远逝的背影,一世的悲伤”。可是,我担忧写不好,就未敢动笔。我一直希望自己写出的文字,能够给予读者一点希望、一点光芒、一点温暖、一点信心和斗志。所以,我一直在歌颂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让真情和人性美充满我的文字,用感人的故事净化自己的心灵和灵魂。于是,我就写了《转身、不倒的背影》。我的愿望是好的,只是文字很拙劣,不是人喜欢的那种。因为,那些远逝的背影,一直让我坐卧不安和悲伤。所以,我还是动笔了,权是写给自己,愉悦自己,不希求什么。

——写在前面

表兄遗世独立的背影……

在众多的表兄弟中,我和冰表兄的关系最好。我们深厚的兄弟情谊的建立,应该追溯到少年时期。那时,我们两家都很贫穷,而我们两个都是有个性、有理想、上进、爱学习的好孩子。因为,各方面都颇相近。所以,我俩就成了铁哥们。读书的命运也是一样的悲哀,因为穷,表兄他先我两年辍学,被迫跟随老姨夫学习木工手艺。我辍学后,最喜欢走动的亲戚家,除了外婆家就是表兄家了,我喝酒的本事大约就是在他家练就的。他们一家人不但视我如亲人,而且很尊重我。一个毛孩子受到这样高的礼遇,自然会心生感激和报恩之心的。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很关注他们家的点滴动态变化。

因为,都是从贫困中走出的苦孩子。所以,我俩都很珍惜靠自己的辛勤打拼换来的幸福生活。表兄更是谨慎、和表嫂视财如命,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拼命地赚取金钱,从不花浪费钱。这是指他家的各方面开支上,面子和人情礼份上还是不吝啬的,而且,比谁都周到。所以,他的邻里关系、族里关系都处的极好,没有谁会说他家的不是的。表兄夫妻俩苦扒苦奔这么多年,也积攒了很多钱。换了别人,早就鸟枪换炮了。而他们过得依然是原始人般的生活,破旧的老房子,整个家里没有一件现代化的物品,一家人的穿戴也都是极端朴素。不像我和妻,边苦干边享受生活的美好和甜蜜,什么都走在时代的前端。

所以,那天一接到冰表兄出事的电话,我就很为表兄不值、为他伤心流泪。因为,我妻子的手机号刚换,很少有人知道我郑州的号。所以,没人可以联系上我。电话是另一个表兄打的,他也是通过几个环节才找到我的手机号的'。我问:“请问您是哪位?”“我是你表兄。”我再问:“冰吗?”他听了说:“冰出事了,我是明。”我又问:“出什么事啊?”他说:“你来了就知了,赶紧过来。”于是,我惴惴不安的去了。一路上一直在心里琢磨着会是什么事这样急切、神秘,还是明表兄故意为之。到了一看情形,我才知事态的严重性了,是我一直不敢去猜想的结果:表兄悲惨的走了,不再顾他的老婆孩子和父母了……

其实,在我的印象里,冰表兄一直仿佛是个遗世独立的人,在和我家来来往往中就更突兀了。或许是因为曾经沧海、心怀大志,却美梦难成。所以,他的言行都分明不同一般,也看不起那些曾经很有钱、很吝啬的亲戚。而今,他咸鱼翻身、一跃成为亲戚圈里的靠白手起家的能人,就更加鄙夷那些曾经小瞧我们的“老财”了。不过,这只有我知道。因为,这样张扬不恭的话,他只会和我说说,发发牢骚、过过嘴瘾。亲戚碰到一块,脸上依旧是无比亲热的笑容,言行仍然是无比的谦恭,给人的感觉彬彬有礼、得体大方。喝酒也是像我一样低调,最多二两。其实,他的酒量不逊于我,我想如果遇到知己的话,就算喝了千杯他还会嫌少的。

我一直不解,他怎么会因酒命丧黄泉。他的身体很好,不胖不瘦,干练有力。在我的印象里是没有生过病的人,也没有饮酒过量过。这不是我追寻的根源,就不在此探究了。据说,他们几个不错的朋友在一起喝酒,然后打牌,后来他骑着摩托车就走了。可能是速度太快,也可能是酒喝高了,失去了辨别能力,在直线行驶不到两百米的路程里,撞在了路边唯一的一棵直径六公分的树上,前额撞破了,送到医院,已经无法抢救了。就这样撒手人寰,不再顾及年迈的父母双亲和妻儿了。好在他留下了那么多的钱和价值几十万的绿化苗木,也够妻儿衣食无忧了。只是苦了爹妈,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我上了礼,然后,又单独给二姨和二姨夫点钱。他们坚决不要我的钱,我说:“小时候您们是那样疼爱我,就算再多的钱也报答不了您们的恩情。以后,我就是您们的儿子,我会经常来看望您们的。”两位老人泪眼婆娑,一直在流泪。我知道他们在担忧以后的生活,也在恐惧以后生活的变故……我也无能力改变什么,唯有安慰二老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不要想那么多,想了只会徒增烦恼和忧愁……

想起去年正月十六,表兄来我家回拜时的情景,我的心里直发酸,眼泪稀里哗啦的往下流。本来说好所有的亲戚都在初八那天来我家的,我好一起招待。在饭店等表兄很久,最后他说有急事要处理,改天再单独来。那天他来了,吃过饭,坐了一会,就要走了。我知道他的脾气,也就没有再三挽留。看着他一身朴素的衣装、一脚泥泞的鞋子,看着他逐渐远去的背影,我和妻子不约而同的都感慨起来了:何为幸福?只要自己心满意足、认为幸福就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无关享乐、无关衣食、无关风月。这是我从表兄逐渐远去的背影里,感悟出的。想他各方面都比我优秀,而他拥有的一切却都不及我。而他,知足常乐,很爱他的那个不像家的家,很爱他的那个粗糙的妻,他不恋红尘不贪风月不贪玩,只求妻子儿女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过得幸福,至于自己怎样都无所谓。所以,声色犬马、吃喝玩乐的诱惑就都被他拒之门外,也从没为之动过一点点心。

而今,唯一知我解我和我情投意合惺惺相惜的表兄走了,这万丈红尘中还有谁会解我烦忧、破我寂寞、慰我心安呢?这个不知疲惫、不怕跌打、狠心的家伙竟然丢下我们决绝的走了,不顾一切的走了。可是,他却把那个仿佛遗世独立的背影以及忧伤和悲痛永远的留给了我和他的亲人。为他的妻子儿女留下了那么多的血汗钱以及上百万元的绿化苗木,够他的亲们一世衣食无忧了。也许,他的灵魂累了,觉得没有了他,他的儿女们也能茁长成长和幸福了,没有了心结、没有了担忧。所以,不再眷恋无边的红尘苦海,心向往着天堂的宁静与清幽。我想,这与他或许是一种人生的快乐和永恒。那些痛彻心扉、令人无不垂泪的场面等等,不都无言的记录了他在红尘的价值和无私奉献的短暂的人生吗!而我,总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怀想有他在的点点滴滴,那些无比美好的时光镜头总会让我回到从前、让我清泪飞扬,怀念是无止境的……

那么,就让我用这些朴素的文字作为祭奠和追忆,送给我最亲的冰表兄吧!他永远是我最牵挂的亲人!也祝他天堂快乐、幸福、安好!我想,此刻清泪飞扬的我,一定也被烙印在冰表兄的眼眸中了,他是不会忘记我的,就如我铭记他一样真诚……

《栎树托梦》

从前,有一个叫石的木匠,带领弟子去齐国。走到曲辕这个地方时,看见一棵被奉为神社树的大栎树,栎树的树荫可以遮蔽几千条牛,树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树临山而长,高出山顶八十尺才生长枝干,这些枝干可以造几十条大船。很多人都围着这棵大树观看,赞叹不止。木匠石的弟子们也停下来围观,但木匠石连看都不看一眼,照样不停地赶路。

弟子们看了好一阵,才急忙跟着追木匠石,一个弟子气喘吁吁地问木匠石:“自从我拿着斧子跟您学手艺,还没见过像刚才那棵栎树那样的好木材,来往的人都停下来观赏,您却像没看见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木匠石听后,回答说:“算了,你不要再说了!这是一棵毫无用处的散木,用它造船会沉,用它做棺材很快就会腐烂,用来做器具又不结实,用来做门和窗户就会像云心木一样流出树脂来,用来当柱子又容易被虫子蛀蚀。这是一棵不能用作材料的树,没有任何用处,别人也不会砍伐它,所以,它才如此长寿。”

弟子们听了,都佩服地点了点头。

不久,木匠石从齐国回来,又路过这棵大栎树。栎树托梦给木匠石,对他说:“你把我和可作材料的树相比吗?那些山楂树、梨树、柚子树等,果实成熟了就被摘掉,树干树枝常常被扭拉折断,这都是因为它们有用,所以才遭此痛苦。我好几次险些被人们砍伐,就是因为人们认为我有用。现在好了,人们都认为我无用,我可以不被人们砍伐了。这就是无用之用,为我之大用。假使我有用的话,还能长这么大吗?你这个寄生人间的人,怎能用常理来评论我呢?”

木匠石醒后,便把他的梦告诉了弟子们,弟子们说:“既然栎树追求无用,那它为什么要生长在社庙旁边供人膜拜呢?”

木匠石忙说:“这是秘密,你们不要乱说。这棵栎树是想用社庙来保护自己,否则它就会被人们砍掉。这棵栎树保护自己的方式同它物不一样,按照常理是无法理解的。

《狐狸求职》

狐狸在山里生活。它拼尽全力,整天为生计奔忙,但是收效并不如意,它常常挨饿、受冻。不仅如此,它还常常遇到危险。一天,狐狸偷了农人的一只鸡,刚好被一只大黄狗发现,大黄狗忽然扑了过来。狐狸赶紧放弃了那只鸡,拼命地逃跑,差一点儿就被大黄狗给捉住。狐狸想,假如有一天不幸被狗咬住,那么性命就没了。它越想越害怕。

它很羡慕家畜们的有规律而又平静安逸的生活。牛耕完田后便回到牛棚,那里有主人早已准备好了的上等饲料,它可以慢慢地享用了;狗负责看家护院,一日三餐吃得饱饱的,有时还能吃到骨头;猫逮住老鼠当点心吃,本来挺爽的,还会得到主人奖励的鱼。它们实在太幸福了。

狐狸对此很不服气。它认为自己的先天条件并不比牛、狗、猫差,可是,为什么自己的生活状况却远远不如它们。想到这,它感到忿忿不平。它认为这是老天不公平,亏待了自己。

狐狸对牛说:“咱们比一比,看看到底是谁聪明。”牛回答说:“当然你聪明了。在动物世界里,你是公认的聪明动物,我自愧不如呀。”

狐狸对狗说:“咱们比一比,看看谁的相貌更美丽一些。”狗说:“当然是你的相貌更美丽。我觉得自己长得很丑,根本比不上你。”

狐狸对猫说:“要比机灵,你说谁更胜一筹?”猫说:“你是动物界的机灵鬼,这是大家公认的。我爱睡大觉,谈不上机灵。我需要向你学习才是。”

通过与牛、狗、猫的对话,狐狸增加了自信。它想,既然我比牛、狗、猫优秀,农人肯定会高看我一眼的。也许,主人会让我当它们的头领,指挥它们做事。于是,它便神气十足地去找农夫求职。它表示,它会像牛、狗、猫一样,尽心尽力,成为农人家里的优秀打工仔,决不会辜负主人的`希望。

农人说:“凡是到我这里打工的动物,都能胜任一项工作。比如,牛力大,能耕田;狗警觉,能看家护院;猫有捕鼠绝技……你说说,你能干什么?”

狐狸支吾了半天,也没有回答上来。

《庖丁解牛》

从前,有一个叫丁的厨师,特别善于宰牛。梁惠王知道后,便请他为自己宰牛剔肉。

庖丁宰牛剔肉时,凡是他手碰到的地方,肩靠到的地方,脚踩到的地方,膝盖顶着的地方,都发出淅沥沥、哗啦啦和谐的响声。只见他挥刀一刺,哗的一声,骨肉更分开了。一切声响,都和音乐的节奏一样,姿势优美,犹如古代的《桑林》之舞;动听的声音,仿佛是古乐《咸池》的旋律。

看到这里,梁惠王拍手称赞说:“啊,太好了!太好了!技术怎么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境地呢?!”

厨师丁放下刀子回答说:“我知道宰牛的规律,这比掌握一般的宰牛技术更进一步。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不知从什么地方才可以进刀。三年以后,我对牛体结构已完全了解,呈现在眼前的,已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了,我知道该怎样剖开牛体。到了现在,我宰牛的时候,不用眼睛去看,而是凭精神去接触牛体,感觉器官的功能都不用了,精神的作用活跃起来了。”

说到这儿,厨师丁见梁惠王大惑不解的样子,又接着解释道:“在肢解牛体时,要顺着牛体的自然生理结构,把刀子插进筋骨间缝隙,通过骨节间的孔道,一切动作都完全顺着牛体结构本来的样子进行。刀子所经过的地方,连经络、筋腱都没有碰过,更何况那些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要用刀割肉;那些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这是因为他们在肢解牛体时,要用刀子去砍骨头。”说到这儿,厨师丁拿起自己的刀,掂了掂说道:“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宰的牛也有几千头了,然而刀锋还像刚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要知道,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刀锋却薄得几乎没有厚度,把这样的刀锋插入有空隙的骨缝中去是宽宽绰绰的,舞动刀子也有回旋的余地。十九年过去了,我的刀子还是这样的锋利。尽管如此,我也从不掉以轻心,每当遇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便把动作放慢,下刀也很轻。当牛体哗地一下分开,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时,我便提刀站立,环顾四周,从容自得,心满意足,把刀子插拭。干净,好好地收藏起来。”

听到这里,梁惠王说:“太妙了!有幸听您的这番话,我从中悟出了养生的大道理啊!”

木匠刨师傅的阅读题

刨师傅来自江西。时隔20多年了,当年刨师傅巧手建造的木瓦屋早已被钢筋水泥房替代,父辈一代还常常想起他的手艺,想起他的憨笑,想起他在村里修建屋呀仓呀桥呀庙呀时的点点滴滴。

叔公说,刨师傅不姓刨,姓曹,第一次到村里做木工时,才20出头,做工细,手头快,尤其刨得一手好板花。在老家的客家方言里,刨和曹,音相近,于是大家都叫他刨师傅。他也热情地应。

说来遗憾,村里人至今不知道刨师傅究竟是江西哪里人,甚至他的真名是什么,也没人说得出。叫不出名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刨师傅手艺好,人品好,做事从不偷懒,这就让乡亲们感到足够了,压根儿也没有想过去探究人家的确切名字和住址。那时,做木工活儿,2块钱一天,好多个年头后才升到8块一天。随着手头一年年好转,勤快的村里人开始添置谷仓、家具,木工活儿做不完。其间,有不少木匠师傅到村里找活干,大家总觉得比不上刨师傅,宁愿推延些时间,也要等着刨师傅。

刨师傅早睡早起,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磨斧修锯磨铁刨,然后利索开工。午饭后,稍稍坐着打个盹儿,又开始干活。村里人过意不去,劝他不要那么卖力,只要按乡亲们下地农作的时间出工就可以了。他说,没事,习惯了。有时下了工,乡亲带着坏了的锄头柄、犁耙柄找他,他也总是一忙就到夜深。尽管如此,第二天,他又早早出工了。

我5岁上小学那年,刨师傅正为我家搭盖牛栏。父亲请他为我做个文具盒。他十分乐意地接了活儿,花整整一天为我做了个用抽屉推拉的精巧木盒。年底结算工钱时,无论父亲如何塞,刨师傅也坚决不收这一天的工钱。他说,他不识字,看到娃子上学就羡慕,能为娃子做点事,花点力气,值。那笔盒,我一直用到读初三那年。

有一年夏天,一个中年人急匆匆翻山越岭进村。那是刨师傅的老乡,刚从江西出来,他带来消息,刨师傅的女儿在家得了重病,要一大笔钱医治,家人急等他回家。刨师傅抱头号啕大哭。那天,他正给我叔公做事。他找到叔公,说这些家具只做到一半,你能找到合适的师傅就叫合适的师傅做,如果等我,可能要搁置些时日,具体要等多长还说不清楚,所做的20多天就不要算工钱了,很对不起。消息传遍小村,村民连夜有钱的借钱,没现金的甚至翻箱倒柜拿出家里值钱的银元、首饰,为刨师傅凑了上千元。

眨眼已是第二年春天。原本刨师傅每年都是过了正月就出来,可他过了3月也还没来。夏天过去了,还没来。心细的叔公给刨师傅放在家里的`铁锯,抹了防锈油。次年春天,刨师傅依旧没有出来。有村民说,刨师傅不会来了,把他的工具卖了吧。也有人提议,写封信给他。这时,大家才发现竟不知他的名字和地址。还是叔公有耐心,他劝大家不要门缝里瞧人把人给看扁了,再等等吧。

果真,第三年春天,刨师傅来了,带着因恶性肿瘤截去右肢的6岁宝贝女儿英子。他没有带现金出来还大家。他说,只能慢慢还了,家里欠下的债务不止村里这些。

他继续为叔公做家具,工钱还按两年前的5块钱算。英子吃住在叔公家,每天1块钱伙食费另付。叔公说,工价已涨到8块了,你按8块算吧,我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为此,刨师傅十分坚决:那时就是5块一天,是我给耽搁的事,你没有怪我,我怎么还能多收你钱呢?几番“讨价还价”,刨师傅才勉强同意折中算。

到后一年8月,刨师傅借的钱还清了。出村那一天,村中老少都去送他,送了一道又一道山梁。但时至今日,令我们这些后辈依旧不解的是,既然情谊那么深,为什么不问问人家住址呢?

对此,叔公摇摇头,留下意味深长的一丝遗憾:“嗨,那时,一年到头去趟小镇都十分难得,村里没有一个人去过一次县城,更别说远在天边的省城了。人家刨师傅是另外一个省的,离我们应该有十万八千里吧,问了也白问。”

1、“木匠刨师傅”是个怎样的人?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村尾艄公庙精美的木雕窗花,村头观音桥没用一钉一铆的丹楹刻桷,村后李氏祖厝气势恢宏的碧瓦朱甍,无不让人惊叹他的手艺。

(2)到后一年8月,刨师傅借的钱还清了。出村那一天,村中老少都去送他,送了一道又一道山梁。

3、文中多次提到不知道刨师傅究竟是江西哪里人,甚至他的真名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描述。

4、文章结尾叔公说的那句话,作者为什么会认为留下意味深长的一丝遗憾?请联系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木匠刨师傅的阅读答案

1、刨师傅是个心灵手巧、技艺高超、勤劳肯干、不图钱财、待人热情、勤快的人。

2、(1)通过排比句,把木雕作品写的极其生动侧面写出了刨师傅的手艺高超。

(2)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村中老少送刨师傅,衬托了刨师傅待人好、人缘好的品质。

3、写不知道他是哪里人,甚至不知道他的真名是什么,作用是突出表现手艺高超是重要的,至于是哪里人、叫什么并不重要。

4、作者之所以留下遗憾,就是不知道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地址是多少最重要的是像这种手艺高强又不图钱财的好人很难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