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句话都可以扩大成一篇文章,“我读古诗”这句话当然也扩大成一篇文章;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句话可以扩大成不同结构的文章。写出下面三篇文章,并
在读古诗中成长:开头——小时候——后来——现在——结尾。纵式结构,八段式。
青春因古诗而美丽:开头——李白——陶渊明——李清照——结尾。横式结构,八段式。当然也可以不以诗人划分,而以古诗词的分类来划分,如,田园诗——豪放诗——婉约诗,友情——亲情诗——边关请,等等。
我与读古诗的故事,写读古诗的一件事情。开头——起因——怎么读的——相关事情——给自己的影响——结尾。记一件事,七段式。
一、 李白
太阳部落写于2010.3.26 修订于3.29
恐怕华夏大地上第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物就是李白了。不得知他是否读了一万卷书,但姑且是行走了万里路,他在二十岁的时候游历过成都、峨眉山等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出蜀东游,直到42岁入宫当唐玄宗的文学侍从,几年后辞别皇宫又开始了游历生涯,直至62岁去世,难道这么好几十年还走不了万里路吗?
李白以他的豪放乐观著称于世,同样是辞了官,同样是不落红尘,但是他选择了与陶渊明归隐田园而不出截然相反的方式,把自己的一生徜徉在名山大川和知己好友间。并且他没有白走,一路上且行且歌,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成为中国诗坛第一人,被世人誉为诗仙。
现存的李白诗集共收有诗歌近千篇。这些诗歌,林林总总,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作为初中生,我们要写以李白为素材的中考
依据写作需要,我们把李白的诗歌分为讴歌山河、乡情友情和言志壮情三个部分。
一、讴歌山河。李白给我们留下的著名的山水诗篇,涌动着壮观的山河,奔放的激情,是源远流长的巨幅画卷。我们看看最简单的,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读三十首古诗中就有好多李白那豪放的山水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善于在诗歌中借景抒情、状物言情,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李白早已经把自己的神魂溶于山水间,对山水风景情有独钟,为那宏伟的气派而心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赠裴十四》)“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所以游走山河,寄情山水,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源于他的道家观念,逍遥人生,近山近水,修道成仙;更是他的人生观的写照,豪放的性格,乐观的人生,那高山大河才是他的家园,那里没有世尘的污染,没有人间的尔虞我诈,没有喧嚣的浮
二、乡情友情。李白是性情中人,古道热肠,一生广交朋友,许多诗篇抒发了他的对挚友的真情。李白视朋友为手足,写了大量的送别诗,而李白又以山水为怀,所以往往是把惜别的场面设置在山水中。前面提到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皆如此。还有“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沙丘城下寄杜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李白的心中,有山有水,有朋有友,而那本是壮丽的山壮阔的水,由于朋友的离别也多了一份怅惘和忧思,那山那水那云那天都寄托着李白的友情。我们设想一下,李白在长江流域(也包括黄河流域)多年游走,一路朋友一路歌,但是他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没有不散的宴席,深交数日,总有一别,别时又不知路在何方,那种落寞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山山水水就蒙上了情感色彩,人走情未了,“唯见长江天际流”,接天的长江水已经化作广阔无
李白出蜀东游一发而不可收,再也没回过家乡——四川青莲乡。赤子在外,乡情袅袅,
三、言志壮情。李白的豪情在他的诗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有着宏图大志,这才是他不安于现状,出蜀东游的真实原因。言表志向,抒发情怀,也是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都彰显着生命的不朽,是一个个鼓胀着人生张力的风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游走,原本不是为了写诗,不是为了逍遥,而是要广见世面,结识好友,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当时正值大唐盛世,大好的形势使他欣欣然,要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于大唐帝国。他的这种追求就像自天而降的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由于李白的诗歌才华才华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唐玄宗把他召见进宫,做翰林大学士,实际是唐玄宗的文学侍从。但是由于李白的刚正不阿的品格和豪放爽直的性格,与宫廷难于熔为一炉,受到高力士等人的谗言陷害,此时的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得不辞官而去,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怀诗篇。
李白的诗很多,涉及情感的各个方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不是吗?千年又一季,他那燃烧着人生激情的诗歌,像千古不变的月亮挂在我们灵魂的夜空,明亮而温馨。
李白的诗波澜壮阔,九曲回肠,神韵昭昭,以其独特的浪漫诗情独领中国诗坛。夜空因明月而生辉,诗坛因李白而辉煌。
李白乘诗而翔,投入生活的激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有着远大的理想和高远的人生豪情而又不脱离社会的羁绊,在高昂奋进的精神状态中诉诸人生价值,以富于展望的智慧给我们建起来一个宏伟的精神殿堂。
二、 中学生分类古诗词
分类古诗词
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
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李清照:《念奴娇》)
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李清照:《临江仙》)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张先:《菩萨蛮》)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蒋捷:《女冠子》)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卢祖皋:《宴清都》)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朱嗣发:《摸鱼儿》)
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
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柳永:《曲玉管》)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敖》)
红藕香残玉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八百里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州头。(毛泽东:《沁园春》
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时彦:《青门饮》)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冬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毛泽东:《东云》)
山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清平乐》)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李煜:《望江南》)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清平乐》)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毛泽东:《十六字令》)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
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蘋花满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张炎:《渡江云》)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王
恰归来、南山翠色依旧。(潘希白:《大有·九日》)
水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晏几道:《蝶恋花》)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李之仪:《卜算子》)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韩缜:《凤箫吟》)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张先:《一丛花令》)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王
日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念奴娇》)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陆游:《浣溪沙》)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陈克:《菩萨蛮》)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陈克:《菩萨蛮》)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范成大:《眼儿媚》)
西园日日扫林,依旧赏新晴。(吴文英:《风入松》)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姜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卢祖皋:《江城子》)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刘辰翁:《兰陵王》)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
月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江城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云和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
风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苏轼:《水龙吟》)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清平乐》)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毛泽东:《水调歌头》)
风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张先:《菩萨蛮》)
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范成大:《眼儿媚》)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蒋捷:《女冠子》)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卢祖皋:《宴清都》)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朱嗣发:《摸鱼儿》)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
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晏殊:《清平乐》)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晏殊:《木兰花》)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共。(欧阳修:《浪淘沙》)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宠柳姣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船上管弦江面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
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蘋花满
雨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时,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毛泽东:《菩萨蛮》)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
雪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贺铸:《石州慢》)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
叹奇与路遥,夜雪初积。(姜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李清照:《菩萨蛮》)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陆游:《汉宫春》)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贺新郎》)
草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柳永:《蝶恋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沙行》)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点绛唇》)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张先:《菩萨蛮》)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张先:《菩萨蛮》)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姜
芳草唤愁,愁来难奈。(贺铸:《感皇恩》)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刘辰翁:《摸鱼儿》)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王
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朱嗣发:《摸鱼儿》)
柳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
宠柳姣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
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李叔同:《送别》)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沙行》)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张先:《千秋岁》)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毛泽东:《蝶恋花》)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张先:《千秋岁》)
赤阑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陈克:《菩萨蛮》)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周邦彦:《应长天》)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柳永:《采莲令》)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吴文英:《八声甘州》)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鸟
惊塞雁,起城鸟,画屏金鹧鸪。(温庭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姜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辛弃疾:《鹧鸪天》)
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残,
春讯飞琼管,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卢祖皋:《宴清都》)
河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苏轼:《洞仙歌》)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
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柳永:《曲玉管》)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吴文英:《夜合花》)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吴文英:《三姝媚》)
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吴文英:《瑞鹤仙》)
江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鸳鸯,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苏轼:《青玉案》)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苏轼:《临江仙》)
夜阑风静
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柳永:《采莲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船上管弦江面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李煜:《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州头。(毛泽东:《沁园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水调歌头》)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晁冲之:《临江仙》)
湖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晁冲之:《临江仙》)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
看画船,尽入西冷,闲却半湖春色。(周密:《曲游春》)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周密:《曲游春》)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吴文英:《夜合花》)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吴文英:《祝英台近》)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吴文英:《莺啼序》)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吴文英:《高阳台》)
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吴文英:《八声甘州》)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张炎:《渡江云》)
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着娉婷。(卢祖皋:《江城子》)
海
夜阑风静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伴零落。(李叔同:《送别》)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毛泽东:《十六字令》)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忆秦娥》)
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吴文英:《莺啼序》)
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吴文英:《三姝媚》)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王安石:《千秋岁引》)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刘克庄:《贺新郎》)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张炎:《渡江云》)
云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晏殊:《木兰花》)
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自长。(晏几道:《阮郎归》)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碧云冉冉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李清照:《临江仙》)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泽东:《清平乐》)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泽东:《水调歌头》)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
楼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清平乐》)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李清照:《念奴娇》)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苏轼:《丑奴儿》)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道:《临江仙》)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张先:《菩萨蛮》)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张先:《青门引》)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陈克:《菩萨蛮》)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刘克庄:《贺新郎》)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蒋捷:《女冠子》)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
画楼帘暮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卢祖皋:《江城子》)
舟
夜阑风静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玲》)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柳永:《采莲令》)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红藕香残玉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李煜:《望江南》)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陆游:《谢池春》)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姜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晏几道:《清平乐》)
住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背西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
酒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阶行》)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平乐》)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欧阳修:《浪淘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红酥手。黄縢酒。(陆游:《钗头凤》)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酒酣胸胆尚开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晏几道:《临江仙》)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毛泽东:《菩萨蛮》)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毛泽东:《蝶恋花》)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周密:《高阳台》)
愁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阶行》)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陆游:《钗头凤》)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苏轼:《丑奴儿》)
愁无寐,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陆游:《浣溪沙》)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张先:《一丛花令》)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毛滂:《惜分飞》)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吴文英:《高阳台》)
似笑我、闭门愁寂。(周邦彦:《应长天》)
芳草唤愁,愁来难奈。(贺铸:《感皇恩》)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卢祖皋:《江城子》)
三、 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
太阳部落写于2009.10.16
作文,特别是中学作文经常需要引用古诗词、广告、
一、古诗词在作文中的运用方式。
实践表明,把古诗词等名言警句放进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带引号和冒号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五种形式。
1、语录式——摘录
就是放在文章的文章的题记位置,单独出现,做全文的题记。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再如: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语录式类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动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完后另起行在末尾处用破折线引出句子出处,由此做成作文的题记。当然这是题记的一种形式,题记还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文章内文中,就是直接引语的形式,提示语+冒号+双引号+引语内容+末尾标点符号+引号。例如:
《论语中说》:“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如果写成如下的样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因为这句话,包括子曰在内,都是直接来自《论语》,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话语内容中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内。
3. 引号式——套用
引号式和援引差不多,但还有细微的区别,主要是在标点的运用上,一是去掉了引号,二是引用内容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外。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们看见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种情愫总会油然而生。
再看:
秋叶是漫无边际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满目的秋叶,五彩缤纷,给了我们铺陈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也给了我们万千感叹。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只有引号,引号之外别的什么标点都没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此时,我虽然身在温暖的教室里,可是却从内心里平生了“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一点儿浪漫与温暖都没有了。
5、变化式——化用
就是没有引号,把经典、古诗词无形地揉进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一种豪放叫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种情意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种淡然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如:
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可以是点点离人泪,倾述那个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有人的刹那间。
前一个化用是完全的诗句的连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后一个化用是将诗句的亮点词语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们得到了这些方法,才能够运用自如,不至于弄巧成拙。
二,作文中运用古诗词的目的
总体来说是装点自己的作文,让它更美更深刻,但也不是简单的装潢门面。
1、突出文章中心,使主题更鲜明。当然突出主题有好多方法,而用诗词来点缀是不错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头上戴了夺人眼目的饰品。
请看下例:
文章主题:感悟秋天之美。文体:写景抒情散文。文题:这里的秋天静悄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里秋天的美在于她给了我们一片静明的世界。
当然,把经典用在文章的开头和中间都能突出主题,若当做题记,主题作用就更加明显。
2、引出人物。有时,人物不好出场,就采取人没登场先有声的办法,就像戏剧的台后唱段一样。例如:
命题:留在心底的风景。素材:李白事迹。主题:男儿当自强。文体:记人抒情散文。可以这样开头:
“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我每当想起这句诗就想起了李白,也只有李白可以写出这么豪放的诗句。……
3、引出事件 例如:
李白有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赏识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的美景,更有过“床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的切腹乡愁。那是他客居长安而不得志的一个中秋月夜,……
4、抒情。
比兴抒情:我们家乡的这挂瀑布,虽然没有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但是也不乏小夜曲般的柔美。
推波助澜:我原以为,妈妈离开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是啊,我的心里空牢牢的,想妈妈的滋味如同刀割,真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啊。
当然了,引用古诗最大的作用在于抒情。
李白其实很快乐
袅袅檀香,一杯清著,一轮蝉娟,一捧盛菊,手边是虚掩的书卷,读完李白的诗作,我不禁为他扼腕叹息,本有天生之才,却无奈仕途坎坷;本有豪情壮志,却怎敌官场黑暗。我为他遗憾,为他不平,我想他一定是不快乐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来,一路高歌,一路豪饮,放浪不羁,这就是你,唐诗上的不朽传奇,诗仙李色。
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
你我伴灯而坐,相对无言。你默默饮酒,我在旁静静思索。我敬佩你的才华,也为你最后的离开而惋惜。你是这样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却难踏仕途,平步青云;你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难入官场,最后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涩想必如同那难以斩断的流水,滔滔不绝,一滴一滴都是你的 了目水。
然而你却笑着摇头,缓缓道出你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原来我一直都错了。
你是一位诗人,却也是一位卫士。你用笔书写自己的伤春悲秋,你用文字捍卫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许在你离开时,心里的确会有苦涩与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对你的吸引,黯然的离开却让你拥有了最高洁的自我。在别人看来,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会大流,你却以自牺前途r 为代价,宁可相忘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绝不同流合污。原本以为你是无奈的,却没想到其实你很快乐。你为坚守自我而快乐,你为纵情美景而快乐,你为远离官场而快乐,你为那一片心里的净土而快乐。
我终于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正内涵,在你看来,苦闷和悲伤只不过是高洁的副产品,坚守自我的你其实很快乐。
李白三唱
初一学生郑羽帆2009.4
微风吹过,吹皱了我心里的一湖春水,桃花随风飘落,李白沐着花雨,披着花瓣,在我心田上缓步而来。
悠悠李白情
李白的情怀,豪放不羁,是奔腾的黄河水,以雄伟的姿态奔向大海;也是毅力的泰山松,以坚毅的性格矗立于泰山之巅;更是天上的行云流水,在空茫的云天上翻腾激越。
李白的情怀,也像是采来的一束山花,浪漫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李白的浪漫,总是在他的诗中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心里有一泓浪漫的溪水,清澈,清凉,多情而又柔美,流到读者的心里,缠缠绕绕,流淌着花儿的芬芳。
荡荡李白诗
李白的诗,不仅浪漫,也大气。李白的豪放、坚毅,在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豪情,就像这天上来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令世人赞叹和感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大气,超凡脱俗,他以宽大的胸怀俯
李白的诗,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流转自然,景象万千,思想深刻,海纳百川。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化在了诗里,飘荡在壮美的风景中,使诗句多了几分深厚,少了几分空虚。
远远李白志
李白的一生,看似潇洒,其实有许多不如意。
李白本想以自己的才能报效大唐。虽然被召入宫,风光一时,但逃脱不了被奸人所害的下场,不得不被迫离宫。而他的豁达正在于乐观的态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不因离京而痛苦,也不因实现不了抱负而悔恨,反而更加自信乐观,毫无顾忌地奔向了他心灵的故乡——游历山水间,逍遥人生。
李白,我心中的歌声,每日余音绕梁不止……
沉醉于菊花盛开的世界
初中一年级学生栗颖写于2010.3.21
秋风瑟瑟,一丛菊花傲霜盛开。荒草凄凄中的一抹鲜黄,使我沉醉在这迷人的世界里。
她,生不择境,从不挑剔,大树下,荒路旁,乱石间,只要有一抔泥土她就会在这生根,成为她欣欣然的乐园。也许这就是古代诗人推崇他的原因吧。
菊花,不与百花争春,却在深秋中绽放;本是隽秀美丽,却以平淡见于世人;生就了婀娜多姿,却娇羞地山里姑娘般。陶渊明隐居田园便对菊花一见钟情,那是因为看见了知己,“黄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来往于田间的陶渊明不正如这“此花开过更无花”的深秋中的菊花吗?“花开并无百花从,独立疏离趣味浓”,每当他看见那独开的菊花,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佩她的不与白花争春的品质,欣赏她那朴素淡雅的风韵。
不仅陶渊明,古代的人们都对菊花寄托了曼妙飘渺的感情。
九月初九,重阳的日子,也是赏菊花的时光,李清照写下了“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词句,她看着那菊花孤独地开在秋风中,不知不觉地牵出了对丈夫的思念。那菊花脸上浮着清霜秋露,是在流泪吗?秋日里的黄花,左右都是荒荒然的凄凉,有谁与她分担忧心的烦恼和心酸?
啊,菊花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生就了高雅不俗的气节,只有在这荒秋才能见证她那“宁愿包头至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精神,这正如白居易的诗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从不炫耀,不落世尘,不随波逐流,不在那百花盛开的时候绽放,不在百花凋谢的时候零落,更不在冷凉的秋风里低下自己高贵的头,活出一个独特的自己。这就是菊花的魅力。
也有人由此看到了菊花的霸气,“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这个人就是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花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正像陶渊明的诗句“黄花开林耀,青松冠裂岩”,万木萧萧的时候,只有菊花和松树彰显着生命的色彩,也似毛泽东所说“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高洁,典雅,气节,霸气,伤感而又坚定,盛开在草木荒荒的秋风里。啊,那一丛丛的菊花,有谁能不沉醉在这凄美的世界呢?
古诗作文教学资料
1、陶渊明(作者:佚名)
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份量到底有多重/ 值得用千年时光/细读它的刻度/袖间一袭清风把功名抖落/半截锄头/一滴浩月/把命运的纹路隐在岁月的云雾/用庐山的水洗净朴素的目光/读醉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进平平仄仄的酒杯里/饮醉所有的诗歌词赋/躬耕在贫瘠的泥土里/强健着精神/偶尔歇歇 /就用文字/丈量/从彭泽县
2、李白(作者:祝成明)
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巅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你将大唐的太阳推向天空,/唐诗披着三千丈白发/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门山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过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驶进三月烟花的意境/诗歌的上游,是从天上奔流而下的黄河
说什么功名利禄,钟鼓馔玉/抵不过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气,有一星灵感/便是冲天烈焰/酒是翅膀/掠过千年万年的时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样/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拽长永恒的乡愁
李白,你总是那么放浪/长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壶/另一只又丢弃在了山水间/无家可归的酒香/飘过宋元明清/你神仙一样的忧伤和幸福啊/将栖在那一枝浪漫上/将深入那一缕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飘宋元明清/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养我们的/整个民族。
3、白居易(作者:陈实旭)
弹琴的人在水上,听琴的人在马上,弹琴的人和听琴的人相遇在一条船上。这条船便是一张琴了,被水的手指拨响。所谓知音,便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心事被琴说穿,被水流传。人人都在世上寻找知音,却不知道在何时会偶然出现机缘。今夜,谁在那一勾残月下,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四野,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庐山多愁善感的情怀,在一个古代的夜晚,被诗与琵琶说尽。
浔阳江水在琵琶上翻滚流淌,白司马搁下酒杯,用悲怆在琴弦上定音。一曲终了,弹琵琶的手指在弦上轻轻滑落。于是,载满秋怨的小舟随琴声的消逝而永远消逝。而诗人则踏着湿
4、李清照(作者:凌波仙子)
一方斜阳铺成诗笺,把水中那棵被柔风摇动的柳树,想象成你写诗的模样。
黄莲树下,琵琶声声。你夜夜点一盏灯,让跳动的火焰将书卷的墨香点染眉心的红痣。
捧读你静坐窗下的剪影,是秋风的乐趣;捧读唐诗宋词的意韵,却是你唯一的感动。
曙光浮浮沉沉,夕晖明明灭灭,岁月枯枯荣荣。
多少次掀开季节的窗帘,却未能寻到你无语的花影;多少次扣响思念的檐铃,却未能听到你透明的笑声。
煮一壶温暖的香茗,旧年的雨露就象清澈的泪,淡淡的甘甜之余隐隐有一丝寂寞的苦涩。
为何你的一生,是情诗情句垒积起来的一生,从多情走向多情,从寻寻觅觅走向冷冷清清,走向沧凉沉郁,走向晓风疏雨萧萧的归来路。
从旧愁走向新愁,你足足走了一生啊,可你还是没有走出心头上的愁字。
你的愁字有说不尽的意味,有无尽的美好。如风过浩渺的湖面,如夕暮蒙蒙中的秋色,如窗前憔悴的黄昏疏雨,如年年插在雪里醉醺醺的梅花。
空寂夜空,一对深情的眼睛满含期盼。独坐黄昏,等雁鸿飞来,任残阳淹没希望。萧声纷纷如雨,无意中淋湿你的双眸。
是诗意的日子很消瘦。
且坐在自己的影子里,读风,读月,读云。
任寂寞的游思为你抒情,写下不朽的诗章。
相聚,在你心中是美的;分别,只有在你诗词中才美丽无双。连同那绵绵的恨意,开出绝世的忧郁之花。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河时灭?柔弱的你尽仰天长叹:“恨生非男儿,不能跃马挥戈,驰骋疆场……”
绿红肥瘦也罢,不过江东也罢,你那一鸿颤栗的情愫已深深的播撒进亿万人的心田之中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人比黄花瘦的不仅是你,万千心事难寄的不仅是你,乍暖还寒时凄凄惨惨戚戚的也不仅只你。
可你抬头低首之间,有一种破裂的声音令你不能忘怀。总见感悟的碎片闪着花的光芒,缀满遗憾。于是泣血撰写《金石录》完成了亡夫遗愿……
带伤的鸟儿跌落满枝的寂寞,再愁一千零一遍也不堪回首。任表白枉自伫,白发欺人,只一种滋味浓在心头。
又溢出心头。
5、李煜(作者:阿呱)
梧桐锁了清秋/ 月光轻轻将往事
故国南望/ 只是山/也只有山/不见旧时宫阙/烟花歌舞/突兀的将是蜃景/眨眼/就灰飞烟灭
只恨春风太得意/ 恨起绵绵絮语如酒一般醉人/酒醒成客/ 雕栏玉砌/已埋记忆/ 或卷在西风里欲说终还休/静静上了西楼/风微微摇着落叶/ 似曾耳熟/ 却不敢去追问《后庭花》。
6、苏轼(作者:李晓玉)
大江东去,月亮不再圆。
悠远……连石头也生了锈。
大水如歌啊!收藏了你的一生,以及你的诗卷中的赤壁。
一粒被大浪淘洗过的芒砂,被经年的星斗老成海滩上的一枚鹅卵石,卧听涛声。
时光若水,送远了一叶扁舟。
时光不老,再来一壶浊酒,看江水漫如春潮。
心灵深处的花瓣 一考生
在一阵迎面吹来的风中,她们如花瓣般在风中蹁
菊花——李清照
是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两颊绯红的少女,踏着带着醉意的舞步,盈盈地从远处走来;是那个“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妻子,孤守空房,寂寞与相思在眼中凝成忧伤的河流,在你的心头荡漾;是那个“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豪杰,向你传达着爱国之心,报国之意。
是这样一名女子,下笔便如菊花般脱俗淡雅,金黄的铁甲包不住你暗涌的忧伤,于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月光花——席慕容
皎洁的月光之下,月光花绽放。于是,你来了,你踏月而来,带着前世的记忆和淡淡相思的味道。你说你愿化作一棵开花的树,却只是让自己最后调落了一地的花瓣;你说当年逐渐隐没在落日后的群岚,青春便成了一本太仓促的书。
你如月光一般,只在月光下,慢慢地盛开,再缓缓地凋零。只是在某个新雨后的夜晚,润湿的空气中传播着青涩并且纯净的味道,偶尔地被我嗅出你的往昔,绘出你的容颜。
野玫瑰——三毛
人们说,沙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沙漠的深处藏着一口井。于是,你肩负着美好的理想去了,于是,你不顾亲人的劝阻去了,去了那遥远的撒哈拉,去寻找那一口只属于你的井,日日夜夜为你存在。
你像风雨中的野玫瑰,带刺,坚韧的外表盖不住你原来柔软的心。但你任风吹雨打,在荒无 人烟的沙漠中,你咬牙,坚持住了,柔弱的心在艰辛的旅途中变得勇敢、无畏。
这些花瓣不时地在我心中飞扬,挥洒着欢笑与泪水,她们带着不同的故事在我的心灵中飞扬,旋转,舞蹈,最终沉淀在我心灵深处,永不腐败。
【灵犀一点】作者巧妙地把李清照比喻为菊花,席慕容比喻为月光花,三毛比喻为野玫瑰,形象贴切。文章用人物自身的作品及其意境来演绎主人公的故事,显得诗意芬芳,难怪她们是作者心灵深处的花瓣,永不腐败。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横向组合法构造主体,文面干净,利用作家原作品的语言写作家的故事,塑造他们的性格,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同学们不妨试一试,利用我们在第一章节里提供给同学们的语言素材积累材料,采用该文的构思模板形式,以“我心中的旗帜”为题,写写你对古典人物的独特认识。
诗词韵里读春天 张桂玲
这个早春的寒气太重,企盼中却未见随风摇曳的柳丝儿含青吐绿,未见草长莺飞的影子裁出春天的新装,2006年的春天啊,在望穿秋水的企盼中姗姗来迟……
寒风阵阵中,终究还是按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生于乱世中的才女李清照的一首《蝶恋花》,读来更令人怦然心动。暖阳融融,晴风缕缕,冰消雪融,沉睡了一冬的思绪,终于在含情柳眼婉约梅腮中飞扬起来。“风乍起,吹皱一湖春水”,那吹皱的,岂止是水呢,也是满湖波动的心思啊!一句“春心动”,不知撩动了多少闺中少女细细密密如柳丝儿般缠绕心头的心事。
追随着女词人的足迹,来到她《减字木兰花》的卖花担上,寻找另一种春天的风情。但见得“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一担春花,泪染轻匀,如红霞万朵,晨露犹带,此时眼前之花已非花,乃是词人一种心情的写照。读着读着,仿佛叫人看到了千年之前的那样一个清晨,忽闻得卖花人吆喝声的易安,笑微微翩翩然从屋内闪出,精挑细选出一支沾满朝露的鲜花来,对着菱花铜镜流连顾盼着欲
领略过易安的水样柔情,再漫步到杜甫堂中去感受一番男儿眼中的春天——“林花著雨燕支湿,水
春天从易安的唇边滑落,春天从《诗经》泛黄的纸页中舞过,春天在杜工部的笔下摇曳,春天是如此多姿多彩。春天的花事花情,开在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里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袅”中,也绽在洪昇《长生殿?禊游》之“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间……春天的婉约雅致与柔情缱绻,真是如一川烟草,满城柳絮,说不尽,道不完。诗词韵里的春天仿佛是一个梦,沉淀着浓睡了一冬之后忽然苏醒过来的一份欣喜与柔情。
沉浸在诗词韵里,张开心灵的眼睛。读春,你还会发现,春天的情怀又何止一种呢?万千的伤春之绪与惜春之情,尤其是面对桃红谢了晚春匆匆将逝之际,更有无数文人墨客难遣的情怀寄于其中。“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那是无尽的落寞失意与无人能解只可意会的一种感伤在诗句间流淌啊。只是在这个寒意仍浓,花事还早,春色尚不足的初春时节,也许是不宜搬出来伤怀的。
三月里的一天我就这样在诗词韵里静静地读着春天,时有暗香盈袖,清气氤
【灵犀一点】也许注定了有某些情结,要在经历中刷新,成为生命中难忘的一站,也许注定了有一些淡淡的思绪,会于不经意间在指尖舞蹈,而后诗意地放飞。
掬一捧书香在手——一段时光,一剪心情,几点思考,几点收获。
、掬一捧书香,目光在书页中游移,倾听过去,触摸现在,叩响未知。
掬一捧书香,心灵在书页中舒展,含英咀华,渐次丰盈,不断自醒。
古典的春天,透过泛黄的纸页,
读诗能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读出藏在文字背后的画面,能读出自己的联想,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浪漫旅行。读诗能读到该文作者这个境界,确实也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请同学们采用这篇文章的构思模板结构,根据小学中学以来你积累的古典诗词,分别以“诗词韵里看雪景”(或古典的雪)、“ 诗词韵里赏明月”(古典的月)、“诗词韵里读乡愁”(乡愁是一首忧伤而美丽的歌)等作文。做好这个作文,既解决了诗词的复习,加深了诗词的理解,又强化了写作,陶冶情操。
吴字开头的诗句
1、 吴国分牛斗,晋室命龙骧。《过王濬墓》李隆基
2、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卜算子·蜀客到江南》
3、 吴霜羞鬓改,无语对红妆。《临江仙·多病渊明刚止酒》
4、 吴盐兼味发清香。圣心此意与天长。《浣溪沙》
5、 吴松江影漾清辉。山远翠光微。《朝中措·吴松江影漾清辉》
6、 吴门古都会,畴昔记曾游。《水调歌头·吴门古都会》
7、 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水调歌头·濯足夜滩急》
8、 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秋思》
9、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
10、 吴船渐起晚潮生,蛮榼未空寒日短。《木兰花/玉楼春》
11、 吴门归去後,一别动经年。《临江仙·材刃纵横森武库》
12、 吴侬如有问,为我说归期。《临江仙·一去吴山三改火》
13、 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张好好诗》
14、 吴起弃骨肉,用释鲁君疑。《杂兴》
15、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乌栖曲》
16、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杂诗》
17、 吴姬十五语如弦,能唱当时楼下水。《玉楼春》
18、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9、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忆江南·江南忆》
20、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21、 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相和歌辞 乌栖曲》张籍
22、 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吴宫怨》张籍
23、 吴王醉后欲更衣,座上美人娇不起。《吴宫怨》张籍
24、 吴门向西流水长,水长柳暗烟茫茫。《送远曲》张籍
25、 吴姬采莲自唱曲,君王昨夜舟中宿。《乌栖曲》张籍
26、 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蘋洲。《霅溪西亭晚望》张籍
27、 吴越主人偏爱重,多应不肯放君闲。《送浙西周判官》张籍
28、 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送友人卢处士游吴越》张籍
29、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相和歌辞 江南弄》李贺
30、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裴回。《舞曲歌辞 拂舞辞》李贺
31、 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杂曲歌辞 少年乐》李贺
32、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李凭箜篌引》李贺
33、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李贺
34、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凤凰台》
35、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寄东鲁二稚子在金陵作》
《登岳阳楼》教案1
教学目标: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4、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重点: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器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上一课时导入
二、初步感知
1、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关于律诗和绝句
(见课后练习五)
3、背景
此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当时杜甫57岁,漂泊于湖南一带,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异常困苦,加之既老且病,心情悒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作之一。
4、熟读、背诵、了解大意
5、找出押韵的字,并指出押何韵。
6、找出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二、分析理解
首联:
1、分析对仗。
2、上联反映了诗人怎能样的心情?下联呢?
明确:上联: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
下联:如愿已偿的兴奋之情今昔对比
3、律诗开头两句本可为必对仗,作者却破格写成一联且自然流畅,是何用意?
明确:加强“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登楼赏景,夙愿得偿的兴奋之情。
颔联:
1、分析对仗。
2、此联主要写什么?
明确:描写洞庭湖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大意?
明确:吴楚这片辽阔的原野从这里东南分割,天地万物在你的怀抱中日夜沉浮。
4、上下联各侧重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下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5、“浮”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颈联:
1、分析对仗。
2、大意?
明确: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字的音讯,年老多病只有一叶孤舟相随。
3、主要内容?
明确:写登楼沉景而生在感慨。
分析:在宏大壮阔的洞庭湖面前,诗人顿感自己的涉小无助,自然联想到自己艰难的处境,“无一字”,突出了孤独;“有孤舟”表现了悲苦。写湖景壮阔→叙处境凄凉,触景生情,前后对比,诗境顿时不同。这是诗人的精心构思,有意拿二者对照,前后映衬,借此引出更深的思索和感慨。
尾联:
1、大意
明确:北面的关山仍然饱经战火,倚靠着楼窗远眺,我不禁涕泪交流。
2、内容
明确:抒发诗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慨。
3、此联与颈联有何联系
明确: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不禁感时伤世,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作者联想到正是连年的战乱,造成音书不至前后形成对比。山河依旧,国难家愁,年老多病,壮志难酬,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怆然涕下。尾联绾上结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诗并非一般的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人民的重大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写作特点:
1、对比强烈。2、对仗工整。3、用字精当。4、感情深沉。
三、巩固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
《登岳阳楼》教案2
学习目标
1、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地鉴赏诗歌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重点难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流程自 主 学 习 案
【自学指导】一、复习导入:背诵学习过的杜甫《登高》一诗,说说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意象:
意境:
情感:
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二、了解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
1、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2、诵读提示。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四、初步感知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南坼( )乾坤( )凭轩( ) 戎马( ) 涕泗流( )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吴楚东南坼 (2)、戎马关山北
(3)、凭轩涕泗流 (4)、乾坤日夜浮
3、《登岳阳楼》选自 ,作者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人们誉为“ ”,他被人们称为“ ”
4、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意象: —— 感受:( )
意象: —— 感受:( )
意象: —— 感受:( )
合作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怎样的景和怎样的情?“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鉴赏品析
1.讨论探究《登岳阳楼》的主旨意境:
2.讨论探究《登岳阳楼》的艺术技巧:
达 标 检 测 案
1、按原文填写
⑴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 。
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的诗句是 , 。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3.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 )
⑵戎马关山北(戎马: )⑶凭轩涕泗流(凭轩: )
4.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5.杜甫、范仲淹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抒的情有所不同,请简单加以分析。
《登岳阳楼》教案3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21教育网
二、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及节奏
三、初知意象
1.明确大意。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2.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孤舟——孤单漂泊)
3.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四、缘景明情
1.首联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诗人身临其境,胸襟自非平常可比。表现了今日得上岳阳楼一偿夙愿的喜悦。)
2.颔联具体描写了什么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具体描写临楼纵目洞庭湖的壮阔景象。 表现出诗人壮阔的情怀和气吞山河的气魄。)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4.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不是。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关心人民、关心国家的思想感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学完这首诗后,你最喜欢哪一联?为什么?
五、拓展提升
1.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2.杜甫、范仲淹的借景抒情,哪一个对你触动更大?为什么?
《登岳阳楼》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2、在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深切感情。
3、当堂背诵诗歌。
4、培养学生喜欢读诗的习惯,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显示课题)
二、读准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诗歌的美。那现在就让我们赶紧去朗读一下这首诗吧。】
2、请一个学生朗读。【读准字音:旌,徙】
3、齐读诗歌。
4、明确诗歌节奏。【读准字音只是诵读的前提。朗读诗歌,还需注意节奏。尤其是律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划分。】(显示诗歌节奏划分)
5、学生根据PPT的节奏划分自由朗读。
6、学生齐读,要求读出停顿。
三、读懂诗歌
1、解释关键词:帘旌、徙倚、凭危、吊古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
3、PPT显示诗歌大意,学生齐读
四、读透诗歌
1、找诗眼。
【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悲
2、“悲”在何处?
【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
【品析诗句,朗读相辅,明确重读字】
概括:景悲——己悲——国悲
3、圈点出品析得出的重读字,结合停顿,明确诗歌感情基调,配乐朗读诗歌。
【只要我们将诗歌的重音和节奏准确地读出来,那么诗歌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五、挑战自我
当堂背诵诗歌《登岳阳楼》
六、诗歌总结
朱光潜先生曾说:“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希望正处于敏感多思、多愁善感的诗般年华的同学们,能通过诗歌,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情趣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板书: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悲 己悲
《登岳阳楼》教案5
学习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一、课程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李白的送别诗,现在我们看到最后一首《登岳阳楼(其一)》,这是陈与义的一首七言律诗。(转身板书)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的意思,登岳阳楼就是登上岳阳楼游玩的意思,这里的其一是指诗人一共写了两首,这是第一首。下面我们再看看作者陈与义的相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
请大家看到课本的注释部分,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北宋时做过官,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这首诗还是比较容易弄懂的,下面同学们跟我把这首诗读一遍。
三、整体感知
老师带读诗文。
四、诗文赏析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两句交待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以及初次登楼所见之景。“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近处岳阳楼上的“帘旌”没有风而静止不动,远处的夕阳在缓慢下沉。初临此地,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境遇以及国家政治,北宋就像这即将落下的夕阳,再没有办法挽回,这是对时局的一种感慨,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上句“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下句写了在傍晚时徘徊在岳阳楼这个有湖有山的地方。登楼有感,不禁想起了关于岳阳这个地方的故事来,想当年三国时期的吴与蜀正是在此地因争夺荆州而兵戈相见。在这样有山有水的岳阳楼畔,诗人没有尽情享受山水之乐,而是用“徙倚”二字展现了诗人的举动,在傍晚时,诗人只在岳阳楼畔徘徊。再联系一下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那是北宋灭亡三年后,想到这大好河山已经易主,那种爱国之心使得诗人在这里徘徊,这也是思想上的徘徊,想到时局,感慨万千,“徙倚”二字将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诗人不远万里来到岳阳游玩,靖康之变三年来,自己如今站在楼上还眺望着远方。此处“万里”和“三年”一虚一实,交待了诗人来到此处登楼的路途及具体的时间。其中,“还望远”不仅仅只是诗人登楼的望远,也是诗人联想当时国家政治危亡,对将来的一种迷茫之感。这两句诗人联系时局,表达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北宋已经危亡不可挽救。“老木沧波”既写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同样也是诗人对当时国家政治局势的一种暗示。国破家亡,悲从心来。
中心思想:这首诗写了诗人登楼的所见所感,虽是抒写到岳阳楼游玩,但心系国家政事,忧国忧民,借登楼来谱写了一首爱国诗篇。
五、板书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首:地理位置
颔:登楼怀古伤时
颈: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暗写时局,悲从心来
《登岳阳楼》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在四川呆不住了,就坐船顺长江东下,到处飘游到荆州也呆不下,又沿洞庭湖向南飘游,这时杜甫已58岁,还不到60岁,但身体已衰弱不堪了。右臂偏枯瘦,耳朵聋了,而且是老肺病。他全家都住在小船上,飘泊不定。到了岳阳,他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放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想不到转过年来的冬天,他就在水上的一条小船里与世长辞,永远停止了歌唱。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二、朗读
三、整体感知
⒈请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疏通文意。
从前听说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阳城楼。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在东南两方,日月星辰好像在洞庭湖上漂浮。亲人朋友没有一个字的音信,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伴随着自己。关山以北依然硝烟四起,倚着栏杆我不禁潸然泪下,泪水奔流。
⒉前两联和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前两联侧重于写景状物,后两联侧重于叙事抒情。
四、课内探究
⒈颔联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状物有何特点?
状写吴楚、乾坤、日月之景。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雄浑阔大,景象宏伟绮丽。
⒉颈联、尾联写了哪些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由音信断绝的家事写到老病飘零的孤苦;由战乱未止的国事写到老泪纵横的悲伤;由个人不幸写到国家不幸——身世之悲与国家之忧两相交融。由身家及至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
⒊试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赏析本诗。
问题1:颔联和颈联有何内在联系?
颔联写雄浑阔远的景象,颈联写孤身飘零的身世。景是阔景,情是哀情,以雄浑阔大之景反衬孤身悲苦之情。唯有景之阔大,方能显出孤身漂泊之小,才能彰显境遇之悲苦。“日月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喻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慨。
问题2:颔联和尾联有何内在联系?
颔联气象宏奇伟丽,壮阔无比;尾联由身家遭遇及至时事国运,诗人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为国家危难落泪。从壮阔无比的景中可以窥见杜甫胸襟之高,这是以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景象映衬了诗人心忧黎民、情系社稷、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诗人将湖山之胜与家国多难结合起来抒写,营造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江山的壮阔与胸襟的博大,在诗歌里互为表里。虽悲伤,却不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⒋首联今昔对比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昔日满怀游赏之情,诗人想登楼览景,一展济苍生、安黎民的宏伟抱负——憧憬欣喜;今日满腔流落之苦,匡扶社稷、济世报国的理想化为泡影——身不由己,悲苦无奈。昔日血气方刚,才高志远;今日老病孤舟,壮怀未酬。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天下至今兵荒马乱,因而只能老泪纵横了。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的感伤。
五、课外延展
请将杜甫这首诗与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两首诗同时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周宏丽景象,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仿佛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人间一般。最后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不同。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登岳阳楼》教案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的经典名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 具: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大屏幕投影)
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与“山东的蓬莱阁”并成“四大名楼”)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
①屈 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③许 棠:“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④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⑤杜 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⑥刘禹锡: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⑦诗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你记住了几副写岳阳楼的名联?
①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②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③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④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⑤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二、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三、 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四、诵读并默写这首诗
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深沉缓慢。
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
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
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五、赏析诗歌
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①翻译: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
②问题:“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③概括简析:首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①翻译: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
②问题:“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曹操咏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体现了一种“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联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宋代刘辰翁语)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③概括简析:颔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①翻译: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②问题:颈联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
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从宽阔转到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到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诗的前后相互衬托,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
③试分析颈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
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①翻译: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②问题: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
在尾联中,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种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诗的意境从狭窄转到宽阔,由个人的悲苦转而想到国家的衰颓。由此可见,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六、探究总结全诗
1.主旨意境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2.艺术技巧
①意境博大深远,风格沉雄悲壮
②全诗对比强烈,对仗工整
③用词精当,含意深刻。
七、课后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①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如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②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登岳阳楼》教案8
知识目标
1、背诵本诗。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通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风格。
能力目标 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教学难点 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三、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四、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五、链接
(一) 写洞庭湖的佳句
1、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