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峨眉山李白经典语录 正文

峨眉山李白经典语录

时间:2024-11-09 06:21:51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①琼箫:指箫。

②宝瑟:饰以宝玉的瑟。 ③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是蜀地名胜之一。

《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诗人未出川时。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这两句是说,云海茫茫,云中吹箫,如入仙境;石平如几,石上弄瑟,其乐陶陶。云美石奇,景色深幽,吹箫弄瑟,别具神韵,运笔妙甚。

鉴赏:

此诗为五言古体,全篇十六句可分四段,每段四句。用入声质韵,一韵到底。四段的首句,皆用平声字作结,在音调上有振音激响的作用。虽是一首五言古诗,但在结构层次上是非常严整的。

首段“蜀国多仙山,峨眉

第二段首二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具体写峨眉山之高峻

第三段“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接着描述诗人在这样的山光掩映,云

末段前二句“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云烟万态,晴光

陆文华《诗酒李太白》中说,此诗极写峨眉之雄奇无匹,真令人有人间仙境之感,这就难怪诗人会飘飘然有出世之思了。他甚至幻想能遇到仙人葛由,跟着他登上绝顶,得到成仙。当然,当时的李白实际上并不想出世,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正想干一番经国济世的大业,峨眉奇景只是暂时淡化了他的现实功利心。不过,由此也不难看出,名山之游对李白超功利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此诗写寻仙访道,虽然是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1、登上峨眉山的缆车,上往下看,隐隐约约的山道蜿蜒曲折,像条巨龙潜卧在群山中,时隐时现,别有一番风趣。

2、峨眉山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许多珍稀的植物,有珙桐、杜鹃花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夏天,峨眉山是个避暑胜地,有茂密的森林氧吧,空气十分清新,有绿树成荫的山峦。

3、峨眉山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美丽的山峦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4、峨眉山的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树林都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峨眉山上,闪闪发光,美丽极了。

5、峨眉山的秋天,有漫山红叶,层林尽染,远看像火的海洋,近看像一只火红的蝴蝶,飘飘然然;冬天,有洁白如玉的雪,摸起来软软的,像个棉花糖。

6、峨眉山,它高耸入云,山顶被云雾笼罩着,只能看到半山腰。山上的树木很多,空气清新,令人神清气爽。

7、峨眉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往下看,云好像在脚下漂浮;峨眉山可真险啊!危峰兀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90度的垂直石梯,看着就让人胆颤心惊,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从悬崖上跌下山谷,摔得粉身碎骨。

8、峨眉山可真美啊!早晨可以看到日出江山红胜火;永葆奇胜的佛光,晚上还可以看到万盏圣花照峨嵋,冬天还可以看到浩瀚无际的银色世界,还有那金顶上壮观的云海。

9、时值隆冬,峨眉山就是白雪的世界,山下微雨,山上雪!绕过山脚,便能看到山边零星的尚未融化的残雪温润的依附着青草树木,伴着细雨轻泣,那零星的残雪逐渐相依相连形成了大片的雪毯,竟而覆盖了整个山林,山野一片银白。

10、飞扬的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涓涓漫舞,峨眉的山腰便笼罩在薄雾和飞雪中,朦胧中让你觉得犹如到了仙境一般。

11、峨眉山那挺拔的青松,即便是承载着再厚实的雪,它依然巍峨挺立,就像身着军服披着白色斗篷持枪的哨兵,坚守着自己的岗哨。

12、自古峨眉天下秀!这秀美的峨眉山被白雪笼罩着没有了鸟儿的`鸣叫,淙淙泉声,唯一能听见的是那踏雪行走时发出的沙沙声让峨眉更显静美。

13、站在峨眉的山顶,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近处的山一片碧绿,就像翠绿色的中国画颜料从天下倾泻而下,铺了一层在山上似的。

14、峨眉山,就好像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一样,山中的瀑布、小溪、半山腰的停车场、农家乐尽收眼底。新鲜的空气,凉爽的微风,造就成这幅美丽的画卷。

15、站在峨眉山的金顶,云雾从山下冉冉生起,顿时白茫茫一片,成了云的海洋,山峰和游人都在云雾之中迷茫。

16、峨眉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使唐代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

17、峨眉山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点得婀娜多姿。

18、进入峨眉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万壑飞流,水声潺潺;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19、峨眉一年四季,栩栩如生,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20、登临峨眉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人心旷神怡。

《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