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赵孟頫
●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赵孟頫
●或许,赵孟頫代表了一种心灵与外在现实两相矛盾下妥协的圆融。喜欢他的书法,称赞这“圆融”;不喜欢他的书法,也常以这“圆融”解释他一路委曲求全的“姿媚”。
书法美学已无法把“字”与“人”做完全的分割。“书品”也就是“人品”。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赵孟頫
●有时想想,我们要的日子无非是静水流深,花开富贵之后的散适,赵孟頫的日子太滋润太富贵了,字也是富贵清丽的,几乎可以感知那日子的`温度和光泽。何况,他有那样红颜知己的妻子管道升。
回想起那些古人,这样琴瑟和谐的文化眷侣委实不多,赵孟頫和管道升可排第一,虽不是青梅竹马,但时举案齐眉,一起写诗画画篆印。虽然李清照和赵明诚也是这样伉俪,到底只有半生缘。一辈子活得又深情又诗情画意的,只有赵孟頫和管道升。 ----雪小禅《惜君如常》
●“诗书画三绝”第一个在作品上集大成的人物,应该是赵孟頫。
赵孟頫具体说出:画奇石用了书法上的“飞白”皴擦,画枯木用了古篆字的笔触,画墨竹需要了解精通写字的“永字八法”。
赵孟頫重新界定了“书画同源”这一古老成语的全新理解,也清楚昭告了新文人美学以书法主导绘画的精神实质。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赵孟頫《仙吕·后庭花》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作者:管道昇,字仲姬、瑶姬,赵孟頫之妻。 ----管道升《我侬歌》
●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 ----赵孟頫
●”陈雯雯,路明非的初次暗恋对象,长达三年,无疾而终,花落赵孟华。“如果路明非有一本人生档案,在他年纪很大以后回头读,关于陈雯雯的只是这些而已。没牵过手,没看过电影,没去旅行过,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一段乏善可陈的暗恋。在渐渐模糊的记忆力,偶尔闪过的是入学那天白色的裙裾,和映在女孩脸上的光影。
光影破散凌乱,无关紧要。 ----江南《龙族》
●后来我才明白,也许凯撒之于陈墨瞳,就好像诺诺之于路明非,夏弥之于楚子航,Sakura之于上杉,EVA之于芬格尔,源稚生之于矢吹樱,风间琉璃之于樱井小暮,楚子航之于苏茜,苏小妍之于楚天娇,高幂之于万博倩,叶胜之于亚纪,陈雯雯之于赵孟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么一个人,或许她(他)并不是你的谁,但她(他)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一有想拔掉的念头就生疼。没了她(他),就空了一大片,无论怎么努力也填不起来。你吃着烛光晚餐喝着昂贵的酒,我在街头的炭火边吃着烤鸡翅,我们之间从重工区到CBD区隔了很多大楼很多荒地,像是两个世界,但我还是能感觉你的存在。
●善观书者,澄神端虑,净几焚香,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挟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得吾书者,并奉赠此。 ----赵孟頫
1、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才算是有智慧、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算是聪明的,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才算是有力量、能克服自己缺点错误的人,才算是坚强的人。
2、人的一生或许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但无需在学校完成。 ——蒙田
3、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随园诗话》
4、读书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虽然现在出版的书已浩如瀚海,"于书无所不读"已不可能了。但是,读书还应该注意面广一些。——姚大均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应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6、博览群书实属没有必要,应当找那些能消除你心中的疑团的书来读。
7、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好书读多了,熟能生巧,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思路开阔,文笔流畅。这就像孩子玩积木,只有一块还不是搭积木,两块也不行,三块可以搭一个小门,只有越多的积木,才越搭越好。当编辑也是如此,如果看的不多,把对的改错了,那就不好了。——冰·心
8、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金缨
9、学习前人是起点,超越前人是目的。
10、读书是学习他人,创作是创造自己。
11、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王充
12、士大夫三月不读书,则义理交于胸中。——黄庭坚
13、虚弱者无力承受他们在书中读到的杰出见解,因为那只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犯错误的机会。——哈利克法斯
14、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自必从记忆入手;记忆的对象若是阅读之后看出来的要点,因它条理清楚,印入自己较容易。若不管重要与否,而把全部平均记忆,甚至以全部文句为记忆的对象,那就没有纲领可凭,徒增了不少的负担,结果或且全部都不记忆。所以死用记忆绝不是办法,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很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与判断,接着择要记忆,才合于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叶圣陶
15、我读的书大致分这么几类:甲类是业务上需要的,必得有目的有系统地去读——这属于我正在研究的问题的范围。乙类是为了欣赏观摩而阅读的。此外还有二类书,读法有些不雅。一类放在厕所里(作为丙类),另一类放在枕畔(作为丁类)。还有一种戊类,这大都是版式很小的书。每逢去医院或车站接人,我必带上一本,为等候时翻阅。还有己类,根本不打算一页页地读。纯然为了查找用的。特别是工具书,像中外百科全书。——萧乾
16、真理有时候可能变得暗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李维
17、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18、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在谈话。
19、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 ——[尼]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20、书籍是寂寞时的朋友。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法]杜阿美
2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作者:(明)冯梦龙
22、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 作者:(英国)谚语
23、令伯支离晚读书,岂知词赋称相如。——《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唐·卢纶
24、世界是世界的强者,只有强者,才能排除万难,改造世界,驾驭世界。
25、读书须是遍布周游。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朱熹
26、酿蜜不嫌花少;读书不弃分与秒。
27、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车尔尼雪夫斯基
2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作者:《格言联壁》
2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佚名
30、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
31、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32、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路,如征新土壤。
33、读书于思想犹如运动之于身体,运动使人健壮,读书使人贤达。
34、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佚名
35、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36、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佚名
37、一本好书,犹如一个生命的精华。
38、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39、学习并不是有兴趣就可以的,它还需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40、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明)唐寅
41、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42、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达·芬奇
43、古往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44、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作者:曾国藩
45、有的孩子在写片假名,有的孩子在画图画,有的在读书,也有的在做体操。小豆豆旁边的女孩子好象已经会写平假名了,正在往笔记本上抄。小豆豆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稀奇,心里根本平静不下来,无法和大家一样立刻进入学习。
46、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47、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出处:神童诗劝学
4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作者:刘向
49、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作者:程端礼
50、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5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2、我始终相信,女性与生俱来的敏感与偏执会在远行的见闻里被打磨,回归到她应有的温润如玉的样子。亦或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和心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53、时代变了,现在机遇比以前更多,但代价更高,人们变懒了,不愿意读书不愿意思考。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得出来的。当代人不读书,根本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什么的问题。作者:梁文道
54、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作者:莫泊桑
55、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56、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57、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美]阿尔考特
58、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英]弥尔顿
59、不好的书也象不好的兄弟姐妹一样,可能会把你伤害。——英国谚语
60、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61、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玖书之法也。――陈善
62、读书,这个我们数见不鲜的平凡进程,现实上是人的心灵和高下古今一切民族的雄伟智慧相勾结的进程……
63、读万卷书,学习百家讲坛。行万里路。——刘彝
64、读书时人生一大乐事。——吕兰美
65、读书就和吃饭一样,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餐不吃感觉饿,一天不读感觉慌。——作者:刘耀鸿
66、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黄庭坚
67、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宋]
68、随处是缔造之地,每天是缔造之时,人人是缔造之人。——陶行之
69、外韧之味,久则可厌;念书之味,愈久愈深。
70、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念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7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澜中飞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贵重的货品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72、念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73、进修有如母亲一般慈祥,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悦来哺育孩子。
74、学问不都是在书本上得来的,在事实上得的履历,也就是学问。 —— 陈毅安
75、相识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1、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2、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明·李贽《续焚书》
3、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宋·邵定《山中》
4、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唐·耿湋《咏宣州笔》
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6、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7、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8、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9、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1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5、拳要打,字要练。
16、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1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18、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20、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21、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2、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2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24、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2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26、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27、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28、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29、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32、字无百日功。
33、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34、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35、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37、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38、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9、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0、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41、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2、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3、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4、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5、书肇于自然。——蔡邕
46、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48、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4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0、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5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5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53、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4、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55、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56、字怕练,马怕骑。
5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8、项穆: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
59、王羲之:字之形势不宜上阔下狭,如此则重轻不相称也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 稳
60、颜真卿: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
61、欧阳询: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其均齐
62、王羲之:分间布白,远近宜均
63、蒋和:布白有三;字中这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初学分布,皆须停匀;既知停匀则求变化,斜正疏密错落其间
64、陈绎: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处捺满,险处提飞;捺满则肥,提飞则瘦
65、王羲之:分均点画,远近相须,播布研精,调和笔墨;锋纤往来,疏密相附
66、项穆: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书宜长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犹世之论相者不肥不瘦不长不短为端美也
67、张怀瑾: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有离合之势
68、王羲之:二字合为一体,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