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与植树有关的古诗或格言 正文

与植树有关的古诗或格言

时间:2024-10-02 06:30:24

种树

——【唐】于鹄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诸徐卿觅果栽

——【唐】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种柳戏题诗

——【唐】柳宗元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观种树

——【唐】孟郊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

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

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中国古代文人也大力提倡种植树木,大多有着博大的情怀,既关心江山社稷,又关注民生疾苦,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为人们接受和传诵。他们不仅追求文化素养,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植树便是重要一项。

李白诗歌以豪放见长,其中描写壮丽山河、朋友真情之中自有豪情万丈,但他也有细腻的情思。“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从中可以看出,李白也曾经种过树,虽然只是一棵桃树,并且自栽种以后就没有去浇水治虫服侍它,但是李白心中还是记挂这棵树的。虽说这首诗并不是写种树的经历,但他对这棵桃树的深情厚谊还是跃然纸上。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诗中更多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有着莫大的悲悯情怀。他不仅在作品中抒发这样的情感,在生活中也亲自参与劳动。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四川成都筑造草堂,为了居住环境的优美,曾四处寻找树苗。杜甫在诗中描述找寻苗木的情景,“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求得苗木以后,杜甫亲自栽种,并写下自己植树感受:“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从中可以看出,杜甫不仅自己植树,还精心规划、细心伺弄、耐心修剪,俨然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仅本身姓柳,而且也痴爱柳树。说来也巧,他又到柳州任刺史,带领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积种植柳树,还因此作了一首含有很多“柳”字的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说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但是他并不是为了爱柳而种柳,诗的下半部分说出了他为民造福的崇高情怀,“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留下植树诗的诗人还有很多,例如白居易以种树为乐,“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都显示了其爱树植树的情怀。苏轼少年时曾种松树数万株,并在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初移一寸土,琐细如稻种。”现在杭州西湖著名景点“苏堤春晓”,就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带领百姓修浚西湖,在湖堤上种树留下的。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一起来看看有关于植树节的'古诗吧!

《观种树》孟郊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

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心意已零落,种之仍未休。

胡为好奇者,无事自买忧。

《紫藤树》李白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种树》于鹄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植树》董奉

阳春三月到,太阳当空照。

鸟儿喳喳叫,花儿对我笑。

带上小水桶,扛上小铁锹。

提着大铲子,肥料不可少。

挖个小土坑,栽上小树苗。

用土把坑填,用水把苗浇。

指数有造林,欢乐可不少。

1、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苏东坡

2、奉乞桃树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杜甫

3、更作世间儿女态,乱栽花竹养风烟。——王安石

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门口,墟里上孤烟。复直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

5、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白居易

6、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

7、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冯玉祥

8、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白居易

9、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白居易

10、大地回春,植树造林,植树诗话,启迪后人,植树爱树,绿化家园。——李华

11、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

12、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渐作惠化传。——柳宗元

13、 楼东一株树,枝叶拂青烟。桃树我所栽,别来向三年。——李白

1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15、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

16、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苏东坡

17、 生态平衡说,当今大课题。林稠花有信,土固水无泥。四野千山绿,周天万类齐。全民勤垦植,伊甸乐园兮。——《植树节遐思》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张谓

拓展:

中国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x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1.

2.

3.

4.

5.

6.

7.

8.

9.

10.